2015年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职业分析调研报告(电气自动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构建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根据部级课题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和积累的经验,研究开发3年培养高级工的电气自动化设备装设与维修专业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通过课程分析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形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工作项目为内容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专业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
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国际国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企事业部门急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工业电气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本专业正是培养这种既有实践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工作环境好,多年来一直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毕业生供求比长期保持在1:5左右。
三、本专业人才职业面向及培养情况分析
(一)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本专业作为我院的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一流,实习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又从社会上招聘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及综合动手能力的培训。该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做到与现代企业发展同步。
2015年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职业分析调研报告
一、本次市场调研基本情况
我们采用问答调查表和座谈会等形式先后调查了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广东木几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单位。就企业单位对一线或基层维护、管理岗位人员学历层次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应学习的课程、企业招聘人才的途径和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企业对毕业生专业类证书的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表和座谈会中反馈的信息获知市场概况如下。
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过程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整个教学过程,研究制定综合考核办法,在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实施教
学质量监控等措施,建立以各岗位综合技能为主导,对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使能力培养形成横向多元化、纵向层次化。构建具有一定综合度,完成循序渐进的能
力递进的学习过程。
工作过程
行动领域
能力要求
学习领域
(课程)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
检测与维护仪器仪表
1.掌握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电子元器件
3.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并进行检测与维护
电工技术*
电子技术*
电子测量与自动检测*
维护电气设备
1.具有机械基础知识
2.掌握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
机械基础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气施工
1.了解电气施工规范标准
2.具有熟练的识图绘图的能力
3.掌握电机的特性及拖动调试方法
电气工程及管理
电机与拖动*
机械制图及AutoCAD
电气系统开发与设计
程序设计
1.能绘制流程图,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2.能够应用一种高级语言进行简单编程
C语言程序设计
系统编程与开发
1.能够熟练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及组态软件进行编程应用
维护、管理能力;家用电器维修能力。
4)能力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电气电子线路计算机制图能力;编制安装工艺的能力;常用电机维修能力、PLC、变频器应用能力;电气控制柜、开关柜安装、调试及维护能力;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及维护能力。
3.专业课程体系与设置(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
(二)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通过对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通过对用工信息的收集整理 通过劳动信息网点的建立及用工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信息反馈电气自动化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数控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为代之的的是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新型的现代化加工企业而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 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型的电气自动化人才。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闻名的世界工厂已成全球主要的生产制造业基地,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机械、汽车、电子、通信等现代制造领域,均需要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此相关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广东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这两大支柱产业的高速发展扩大了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珠三角电子行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其次新技术、新工艺、新元件、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以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需要大量既懂技术、管理,又具备操作技能的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生产产品为载体,提高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认知,模
拟生产现场或把教学场所从单一的课堂转移到一体化的课堂和实习地点、再通过
工学交替,进厂实际操作,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唯一手段。因此,我们将聘
四、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发展分析
(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设置分析
1.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类工矿企业生产现场,从事各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面向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公司,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并可从事自动化技术类产品的开发、装配、测试、营销、推广工作;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管理。
2.专业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
在工矿企业的维修部门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工作;在电气开关厂、电气控制成套设备厂从事生产设备的操作、产品检验和生产管理工作;在电力公司从事安装、
维修工作,在变电所从事值班、运行维护工作;在电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及电子设备生产企业的营销部门从事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
1)素质要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并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有创新、公关交际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
8、教学设施配置不够合理,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数量不足,功能落后于企业要求;
9、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够强,“一体化、双师型”教师不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未能有机融合;
10、学生岗位适应期相对较长,岗位融合度或过渡期长,据交流发现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中没有结合企业文化和岗位的技能要求。
2.掌握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硬件结构和编程方法,及把单片机硬件、开发系统、程序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应用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1.能够理解过程控制技术相关理论
2.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3.掌握变频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
变频器应用技术*
(二)专业教学改革及发展思路分析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传统的三段两站式(三段即在校的教学分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生产实习课;两站即校内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企业综合技能和适应能力实习)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体化、三合一”(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知识要求:掌握必备的数学、外语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工程系统知识;电气、电子线路的读图、计算机制图知识。
3)技能要求:熟练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具有熟练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气、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能力、计算机制图能力;常规电气控制设备、小型PLC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电力电子线路和典型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能力;供配电系统操作、运行、
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及创业能电气设备基本维护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电气系统设计电气仪器仪表的使用检测与维护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熟悉电气施工工艺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控制器的应用及编程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能力维修及应用能力电气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能力能力电气工程师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本专业作为我院的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一流实习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又从社会上招聘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及综合动手能力的培训
存在问题
1、理论、实训教学中都存在开设课时不足或者学生掌握情况不理想,而企业比较注重;
2、在技能教学方面,主要是部分同学基本技能不扎实,针对企业具体岗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同时各企业的产品差别很大,要求的技能方向不一。
3、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能力为本位”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在教师中还没有形成,“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仍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被动接受”依旧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4、教学内容陈旧,部分教材更新跟上企业的发展,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5、课程体系与企业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基础课程量偏大、传统课程多、一体化课程还需进一步加大,职业指导设置不够合理;
6、专业培养目标没有对接企业需求,和企业岗位目标有明显差距,存在脱节现象
7、缺乏与企业全面合作办学的机制,还没有做到完全按企业需要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