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侏罗纪成矿的年代学证据及其找矿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侏罗纪成矿的年代学证据及其找
矿意义
欧阳荷根;李睿华;周振华
【期刊名称】《地质学报》
【年(卷),期】2016(090)008
【摘要】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南段发现的一超大型规模矿床,其银资源量为2.6×104t,锌3.3 Mt,铅1.1Mt,但矿床的成矿时代目前还未得到精确的厘定,这制约了对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认识.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调查基础上,识别出了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有关的斑状花岗岩.该岩体内部发育浸染状方铅矿和矿化的隐爆角砾岩,岩体外接触带硅化、绿泥石化及银铅锌矿化强烈,这指示双尖子山矿床的银铅锌矿化和蚀变作用与斑状花岗岩的侵入作用密切相关.鉴于此,作者对斑状花岗岩的锆石进行了LA-MC-ICP-MS U-Pb 定年,获得该岩体16颗锆石的206 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3±2.3Ma,该年龄可近似代表双尖子山矿床的成矿年龄.上述结果表明,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为与晚侏罗世斑状花岗岩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尽管精确的成矿年龄数据已揭示大兴安岭南段存在侏罗纪成矿事件,但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早白垩世(~135Ma)是大兴安岭南段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峰期,因此忽视了侏罗纪成矿事件的重要性.鉴于双尖子山矿床银、铅和锌的资源量均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作者认为,大兴安岭南段侏罗纪成矿作用的强度可能并不亚于早白垩世,应在今后的找矿勘察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总页数】11页(P1835-1845)
【作者】欧阳荷根;李睿华;周振华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J], 蒋斌斌;祝新友;黄行凯;徐巧;张志强
2.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J], 蒋斌斌;祝新友;黄行凯;徐巧;张志强;;;;;;
3.内蒙古赤峰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金属沉淀机制探讨 [J], 江彪; 张通; 陈毓川; 黄凡; 武广; 孙洪军; 李治远; 李雪娇; 闫洁
4.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锡矿化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吴晓林;赵骏峰;刘文元;武广;江彪;李志远;孙洪军
5.内蒙古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顾玉超;陈仁义;贾斌;鞠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