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2)网上作业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阅读与写作2》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阅读与写作(2) 试题一、论述题1.科学小品的基本文体特征有哪些?写作科学小品时需要重点注意什么?2.什么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从一篇议论文人手,指出为什么议论的“三要素”缺一不可?3.什么是叙述中的插叙和补叙?谈谈二者的区别。
二、写作题(任选一题.70分)1.请围绕“人与社会”的话题,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实际表达你的感受、见解和思考。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自拟标题,字数在800字左右。
2.你是怎么理解下面这段话的?请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自拟标题,联系教育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文体不限。
西班牙巴莱拉在《佩比塔·希梅尼斯》中曾经写道:“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
我认为,试卷代号:208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阅读与写作(2)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年7月一、论述题(必选第一题.15分;后两题中任选一题,每题15分。
共30分)1.科学小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a.短小性。
它讲的道理小,篇幅小,然而就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产生作用等又是很大的。
b.知识性。
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传递给读者。
c.文学性。
它要以优美颐面、形象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
d.思想性。
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一点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省。
科学小品的写作,首先要求作者具有较深厚的生活功底,以及科学和文学修养。
其次,要注意联系现实,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宣传、支持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展示科学的新趋势,提高读者的知识水准。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阅读与写作(2)》题库及答案一一、论述题(任选两题。
每题20分。
共40分)1.举例说明,写作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2.简述写作素养的具体内容,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3.结合个人写作实际,辨析感悟生活和激发想象的关系。
二、写作题(任选一题。
60分)1.阅读《凝视崇高》一文。
根据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
凝视崇高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这是一个崇尚“轻”的时代,从太太的体重到人生的信仰,从历史的评说到音乐的节奏,以“轻”为美已成为风范。
究其原因,我们的共和国虽说年轻,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战争的瘢痕上已开满了鲜花,关于火与血的故事已羽化为神话。
世界上两大阵营的消弥,使我们在瞬间模糊了某种长期划定的界限。
当人们发现以往的沉重已无处附丽,调转头来寻觅久已遗失的“轻松”,是反叛也是回归。
更不要说文化大革命中的样板戏的“高、大、全”,让许多人以为那就是崇高。
人心世道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在一个充满阴霾的早上发现金钱是那么可爱。
中国人喜欢矫枉过正,因为我们的人口多,大家同时发现了一个真理,同心协力人多力量大的结果就是把它逼近谬误。
一位研究历史的长者对我说,这一次金钱大潮对知识分子信仰冲击的力度,甚于以往历次政治运动。
那时是别人看不起你,这一回是叫你自己看不起自己……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
人们不谈信仰,不谈友谊,不谈爱情,不谈永远。
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被视为正常,大马路上出现了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人们可以理解小偷,却要把救人者当作异端……文学家们(请原谅我把一切舞文弄墨的人都归人其内)便有了自己的选择。
电大课改网上作业《阅读与写作》

1.释名词解2.社会学阅读社会学阅读:注重开掘文章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强调作品与文章作者、社会环境的关系。
其主要方法是体现时代性,强调政治性,注重社会性,挖掘思想性。
3. 2. 文化学阅读文化学解读:通过文本的具体表层结构如文字语言、文学形象,以及文本所表现的习俗、制度、科技、经济等,来透视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4. 3. 语义学阅读语义学阅读:以文本为中心、通过语义分析把握作品的意义、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
5.接受美学接受美学阅读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6.非线性网络思维非线性网络思维:是由众多点相互连接起来的、非平面的、立体化的、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它类似于人的大脑神经和血管组织的一种思维结构。
如何理解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简答题1所谓“一体两面”,说的是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都会成为“瘸子”,也可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体两翼”,是飞鸟的两个翅膀,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应该互相渗透互补,相得益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
没有阅读修养的写作,就象井底之蛙,视野狭窄。
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能力就会受到抑制.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
阅读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吸收和重构,写作是主体由内而外的倾吐和表现。
2文本阅读的基本方法把握不同文体的表达手法;辨别不同文体的结构类型;驾驭不同文体的语言体式;再现不同文体的主题形态。
它侧重于文体的结构因素。
3文化学解读的主要方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其文化内涵通过习俗制度透视其思想原则通过经济结构透视其价值观念通过科学技术透视其哲学基础通过文学艺术透视其审美趣味4.接受美学阅读的基本特征以读者中心文本的召唤结构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论述题结合阅读与写作的实践,谈谈其对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 _阅读与写作2_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01任务一、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1. 如何处理材料?答: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
剪裁指对材料的取舍、详略处理,取舍在上面“材料选择”中说过了,这里只谈详略处理。
一般来说,剪裁的原则是:对表现主题起主要作用的要详,起辅助作用的要略;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新的、人所不知者要详,旧的、人所共知者要略;突出强调的要详,含畜委婉的要略。
组合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合理地配合、组织起来,以增强文章整体效果的手段。
组合的规律为:材料要互相支持,而不互相排斥;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
2. 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答:表达有五种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在写作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组合搭配。
1.直叙和曲叙。
这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直叙就是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文章的写作目的、作者的立场观念、人物的思想性格乃至事件的内在意义等,都十分明显地袒露于个体的叙述之中。
曲叙和直叙不一样。
曲叙就是委婉曲折的叙述方法。
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立意等非常含蓄内在。
作者只是叙述一种事实,至于如何理解,就是读者的事了。
这种技巧使文章更耐琢磨、更有韵味。
2.实写与虚写。
它们也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下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窨,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基本表达手法在不同文体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具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综合起来使用的。
3.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
国开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2.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文章是写给读者捍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品拿给读者看。
人心世道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在一个充满阴霾的早上发现金钱是那么可爱。中国人喜欢矫枉过正,因为我们的人口多,大家同时发现了一个真理,同心协力人多力量大的结果就是把它逼近谬误。一位研究历史的长者对我说,这一次金钱大潮对知识分子信仰冲击的力度,甚于以往历次政治运动。那时是别人看不起你,这一回是叫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
人们不谈信仰,不谈友谊,不谈爱情,不谈永远。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被视为正常,大马路上出现了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人们可以理解小偷,却要把救人者当作异端……
文学家们(请原谅我把一切舞文弄墨的人都归入其内)便有了自己的选择。
于是我们的文学里有了那么多的卑微。文学家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卑微,读者们心有灵犀浅吟低唱他领略卑微。卑微像一盆温暖而浑浊的水,每个人都快活地在里面打了一个滚儿。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然后披着更多的灰尘回到太阳底下。这种阅读使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原来世界已一片混饨,我们不必批判自身的瘰疬,比起书中的人物,我们还要清洁得多哩!
我常常在作品里写到死亡。这不单是因为我做过多年的医生,面对死亡简直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崇高这块燧石在死亡之锤的击打下,易于迸溅灿烂的火花。死亡使一切结束,它不允许反悔。无论选择是正确还是谬误,死亡都强化了它的力量。尤其是死亡之前,大好大恶,大美大善,大彻大悟,大悲大喜,都有极淋漓的宣,成为人生最后的定格。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说人临死前,爱说真话,死亡是对人的大考验。是死到临头还不说真话,那这人也极有性格,挖掘他的心理,也是文学难得的材料。
国开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答案见后几页题目1.教学实践活动:创作任意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或写作任意体裁与题材的文章1篇(字数不限)(100分)。
要求:1.主要根据下编写作论各章的教学内容选择作品体裁。
2.同班或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不可选择相同题目的文章,更不可有相同的分析文字,否则均无分数。
【答案】: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含义及区别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办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素质教育是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需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1.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同。
“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强调的是选择功能。
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人,强调的是发展功能。
2.教育检测标准不同。
“应试教育”重知识,以考试分数决定质量的高低、教学的优劣、办学的好坏。
而素质教育却是在重基础的同时,注重能力,强调全面提高素质,强调的是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教育过程不同。
“应试教育”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无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
而素质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4.教育方法和内容不同。
“应试教育”是以“应考”为出发点和落足点的教育。
而素质教育则兼顾人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自我价值,体验自我力量,磨炼自身意志,发挥各自的特长,以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
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实现转轨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应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使每个人的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逐步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
那么,要实现这个“转变”,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素质:①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即热爱事业,献身教育,热爱孩子,精心育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国开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以上的努力已经把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好多好多。但是,超过张芷沅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学会观察、了解。最好懂得深入基层,注重过程。
我只有拿起一些名著了解方法。在这步中,我了解了许多作家。如:秦文君、李瑛、田汉、三毛、叶至诚、曹文轩等。我学会了他们的写作方法。更多的时间,我还是留在学校写作。了解同学的语气,了解同学的脾气,了解同学的习性。这都是很重要的。从小细节中写出大事情。如:郑萍军的口头禅:别吵,再吵我杀了你。女生都叫张芷沅家界。女生都管张婧瑜为金鱼。我们男生都叫王子浩为王瞾。这都是很重要的。
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
二、通过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跟柢”。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新课程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书读多了,胸中列书万卷,视野随之开阔,在写作时,就会构思,就会遣词造句,语言就会如“万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择而出”。
我在小荷上的前三十多篇作文。基本上没多高的水准。一、字数太短,二、文笔太烂,三、读得让自己都听不下去。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作文在班上总是抬不起头。这时候,我开始奋斗了。首先,要多写。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年至少要写八十篇作文。要受到这样的磨练,就必须要有恒心,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苦。以后的日子,我隔三差五就在小荷上面发表文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只知道。让我懂得什么叫写作。然后,我更要感谢小荷。是它使我学会了写作。当然,也不要忘掉我的对手——张芷沅。是她让我懂得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奋斗,什么叫追求。是她使我树立了写作的理想。超越她,是我最大的愿望。最后,还要感谢小荷上所有的会员,因为你们的作文,所以才有我的今天。衷心感谢你们。
阅读与写作2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01任务一、论述题(共3 道试题,共45 分.)1. 如何处理材料?答:材料的处理是指将文章所用的材料大体选好之后,即将写入文章时所做的一些技术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剪裁和组合。
剪裁指对材料的取舍、详略处理,取舍在上面“材料选择”中说过了,这里只谈详略处理。
一般来说,剪裁的原则是:对表现主题起主要作用的要详,起辅助作用的要略;复杂难懂的要详,简单明确的要略;新的、人所不知者要详,旧的、人所共知者要略;突出强调的要详,含畜委婉的要略。
组合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相互关系,将它们合理地配合、组织起来,以增强文章整体效果的手段。
组合的规律为:材料要互相支持,而不互相排斥;材料之间要有密切联系,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拼凑。
2. 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答:表达有五种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在写作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组合搭配。
1.直叙和曲叙。
这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直叙就是直截了当的叙述方法,文章的写作目的、作者的立场观念、人物的思想性格乃至事件的内在意义等,都十分明显地袒露于个体的叙述之中。
曲叙和直叙不一样。
曲叙就是委婉曲折的叙述方法。
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立意等非常含蓄内在。
作者只是叙述一种事实,至于如何理解,就是读者的事了。
这种技巧使文章更耐琢磨、更有韵味。
2.实写与虚写。
它们也是一组对立的叙述技巧。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下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文章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窨,使文章更具含蓄之美。
实写和虚写常常组合使,相互补充,效果更佳,人们称之为“虚实相间”。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这五种基本表达手法在不同文体中虽各有所侧重,但在具体文章中,这五者却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互相交织、综合起来使用的。
3.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
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写作编作业1 一、名词解释1、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指在正式行文之前必须的重要的构思过程?它包括主题提炼、文体确定、材料选择、谋篇布局、选择表达技巧、思考读者意识、形成写作提纲这一系列过程。
、文脉 2 文脉就是我们常说的“脉络”?指文章中为表现主题、组织材料而形成的统摄首尾、贯穿始终的思想内容和条理。
它与“线索”是一组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构要素。
3、表达方式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确定的文章表情达意的技巧?表达方式主要又五种?分别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4、读者意识是指由于写作目的和诉诸对象的不同?而要求作者在写作之前对读者群体的研究意识。
一般包括对读者自然情况的划分和对读者心理角度的划分。
5、结构提纲是指作者运用相应的语言文字?将酝酿、构想所形成的文章意思系统以纲要的形式固定下来。
6、语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的特定环境。
分为语言的语境和非语言的语境两大类别。
二、简答题1、写作的前提和基础~1?、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2?、考虑作者生活的积累和思想的修养~3?、进入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2、确立主题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原则?~1?、要满足社会的客观要求。
~2?、要顾及读者的接受效果。
要求?~1?、深刻、新颖。
~2?、鲜明、集中。
3、主题提炼的方法沿着正确的途径?调动各种思维方式?对材料深入发掘?从而便能够形成一个明确或相对明确的观点、情思或感受。
4、材料选择的原则和要求原则?~1?、有力地表现主题。
~2?、使总体构思更加明确化。
要求?~1?、真实、确凿。
~2?、充实、典型。
~3?、新颖、生动。
5、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规范、准确、鲜明、简洁、质朴、生动6、文脉的内涵文脉就是我们常说的“脉络”?指文章中为表现主题、组织材料而形成的统摄首尾、贯穿始终的思想内容和条理。
它与“线索”是一组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构要素。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阅读与写作(2)》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专题研讨(100分)(一)讨论题目(二)要求:从6个问题中选择其中2—3个题目发言。
1.谈谈你的写作经历。
答:小时候最先开始写的作文应该是看图说话,或许是想象力不够,记得那时绞尽脑汁都编不出几句话。
之后,慢慢地写起了记叙文,那样的平济,总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毕竟不是每天的生活都会充满乐趣,生活也一如它的平淡无奇。
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到书店买了几木作文书。
从此,我不怕写作文了,因为我有作文书。
我背下了好词好句,研究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进行仿写。
我还对写作文做了小结:开头要能吸引该者;结尾或点明中心,或引人思索;主要内容中应用上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还要用上成语之类的好词;中心思想必须表达爱国爱家乡,弘扬真善美,要有真情实感。
当然,总是仿写也不会进步,还得创新,有自己的特色。
好作文髙不开好字,这也是我写作经历中的一个感悟。
念初中那时有一次期中考,30分的作文我考了27分,心里有几分得意。
不料得知有一同学竟得了28分,于是心里失衡,问了语文老师,老师说他作文写的也就一般,但字写得太好了,忍不住就给了 28分。
这件事深深印在我的心底,直至今日还记忆犹新。
于是我不甘示弱,买了几本字帖,临摹起来。
虽说念书那会儿也曾经参加过作文竞赛,但至今我的作文还是不怎么样,肯定也当不了作家,但我爱看书爱买书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家里的那些书最后还受益了我的孩子。
2.谈谈你对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文体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运用的理解。
答:你对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文体在教学的理解。
严格地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是在不同的标准下划分的体裁类别。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按照表达方法的标准来划分的体裁类别。
下面先来谈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区别。
一、记叙文记叙文就是其语言的表达方法以记叙为主,以叙事、写人、状物、描景等为主要写作目的的文章体裁样式。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盗传必究大作业撰写要求:(1)分析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 1 篇;(2)根据教材上编阅读论各章的教学内容选择任一体裁的一个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
名篇鉴赏篇赏析(一)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一、苏轼的生平与创作(1)《前赤壁赋》中,苏轼在文中是如何通过水月之喻,以旷达掩蔽无奈的?苏轼的身上,既有儒家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广泛吸收了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的人生哲学,二者构成了苏东坡洒脱无拘,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巧妙的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等的矛盾并在文学作品中充分表现。
文中的最后一段,也即文章的中心段,苏轼以水月之喻,借助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
“逝者如斯,(写水的变)而未尝往也;(写水的不变)盈虚者如彼。
(写月的变)而卒莫消长也。
(写月的不变)所以,从变化的角度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一段实际上反映了苏轼的思想,文章中既有人生短暂若蜉蝣的消极思想,又有万物无尽,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这一段也可看出苏轼所受老庄佛禅的影响,常常透过无限的宇宙空间来体验人生,观照自然。
本赋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水月之喻,正是作者以旷达(与客共享清风明月)掩蔽无奈的特定心情写照。
(2)试比较前、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写重游赤壁,既能照顾前篇,而又别开一路。
前:写万顷之水 ----------------------------后:写千尺之崖与客泛舟-------------------------------------独自攀岩秋色------------------------------------- 冬景枕籍舟中--------------------------------------独睡屋内气氛幽雅宁静----------------------------惊险恐怖消极中带旷达,旷达中不失自信,终则快乐安逸--------------------由乐到悲,终至飘渺。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阅读与写作2》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阅读与写作(2) 试题 2011年1月一、论述题(必选第1题,后两题中任选一题,每题20分。
共40分)1.写作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答:写作实践中,文本艺术构思的诸多方面,如主题核心的确立、结构线索的安排、材料的检索和剪裁、艺术手法的选择和采用、语言色彩的浓淡、文面审美的处理等等,都充满着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2.从一篇议论文的分析人手,指出为什么议论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答:议论类文体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要素不全,议论往往就无法顺利进行(5分)。
议论类文章是否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就要看它在“议论三要素”的表现上。
所谓“议论三要素”,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和谐统-(5分)。
“论点”,是文章中要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基本观点,简单地说,就是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论点要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一篇议论类文章的成功与否,论点是最根本的因素,它是议论类文章的“灵魂”和思想所在。
“论据”,是使论点成立的理由和根据(5分)。
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在议论类文章中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3.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作文指导的原则。
答: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唯一执行者和完成者。
从写作动机,到构思文章框架,再到动笔起草,直到最后定稿完成,都是由学生自觉地、独立地完成。
教师的作用只是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
应该让学生没有任何束缚,完全自由发挥。
激发兴趣,诱发潜力。
作文指导时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处于良好状态。
激励斗志和激发兴趣是教师写作前引导的最基本目的,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写作的欲望,是“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得到训练,也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来。
宽松命题,指导审题。
好的命题应该宽松,要撤除一切樊蓠。
命题的宽松是建立在整个写作环境宽松的基础上的。
阅读与写作(2)形考册答案(系统下载)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论述题(任选1题,共40分)1.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2.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1、相同点:在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时,都要求真实、典型和具有实效性。
不同点:第一、在篇幅上,消息一般都是简要地报道事实,篇幅较短,情节难以展开;通讯可以而且要求对内容作详细、深入的报道,篇幅较长。
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不做议论和抒情;通讯则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灵活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灵活多变,生动自由。
第三,在人称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以显示其客观真实,作者隐身其后;通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述,显得既真实又亲切。
第四,在语言上,消息比较朴素简洁,而通讯则比较生动形象。
第五,在时效上,消息较快,通讯相对较慢一些。
2、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
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
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捍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品拿给读者看。
二、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
(60分)答:读《凝视崇高》有感《凝视崇高》开头写道: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但苍老的头颅永远不会被淹没,因为它有思想。
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文学命运。
面对金钱,面对卑微,文学家们包括一切舞文弄墨的人该思想些什么呢?中国人爱追赶潮流。
一听说喇叭裤正流行,明儿一街的喇叭裤;一听说染金发时髦,明儿大街上全是金发俊男美女。
若再加上一旁有人鼓噪,就更加趋之若骛了。
那些鼓噪者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呢?若他们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适时地泼以冷水,那就不会把真理逼近谬误了。
2021年国开 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小学教育专业阅读与写作(2)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姓名:学号:班级:分校、学习中心:2020年秋季启用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学习测验(100分)一、论述题(任选1题,共40分)1.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相同点:在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时,都要求真实、典型和具有实效性。
不同点:第一、在篇幅上,消息一般都是简要地报道事实,篇幅较短,情节难以展开;通讯可以而且要求对内容作详细、深入的报道,篇幅较长。
第二,在表达方式上,消息多侧重于叙述和描写,不做议论和抒情;通讯则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可以自由灵活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灵活多变,生动自由。
第三,在人称称谓上,消息一般只用第三人称,以显示其客观真实,作者隐身其后;通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使用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述,显得既真实又亲切。
第四,在语言上,消息比较朴素简洁,而通讯则比较生动形象。
第五,在时效上,消息较快,通讯相对较慢一些。
2.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答:修改定稿对于文章及文章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修改定稿可以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
经过修改定稿,不仅会去掉文章的毛病,而且会大大改善作品,使文章更趋完善,从而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
第二、修改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作者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修改也是向读者负责。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文章的价值也要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因此,好的作者应用拿给读者最上乘的成品,而决不把残次品、不成熟的作品拿给读者看。
二、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
(60分)凝视崇高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这是一个崇尚“轻”的时代,从太太的体重到人生的信仰,从历史的评说到音乐的节奏,以“轻”为美已成为风范。
究其原因,我们的共和国虽说年轻,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战争的瘢痕上已开满了鲜花,关于火与血的故事已羽化为神话。
新疆电大一体化阅读与写作(2)第3次平时作业-1

得分:18分1、以下不属于调查报告的特点和作用( )。
A:真实性B:针对性C:指导性D:独有性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D2、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生平事迹和思想发展的传记,是指( )。
A:日记B:调查报告C:自传D:总结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C3、应用文体的特征很多,( )是应用文体的本质特征。
A:实用性B:广泛性C:时效性D:简明性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得分:18分1、演讲稿的特点有( )。
A:有声性B:临场性C:表演性D:计划性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 B C2、解说词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
A:附着性B:拓展性C:分合性D:其他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 B C3、调查报告的书写,应该遵循( )。
A:要深入调查,占有资料B:要认真研究,抓住本质C:要观点鲜明,材料翔实D:要结构精当,语言准确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 B C D424得分:24分1、电脑文本语言的特殊风格主要表现为简明化、符号化。
A:对B:错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B2、演讲稿是为即席演讲而写,演讲者无需预见这些情况,也无需做准备。
A:对B:错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3、应用文的性质是由它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即写应用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它有具体、明的实用目的和明确、固定的使用对象。
A:对B:错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4、调查报告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导语、正文和结语。
A:对:错得分:6分本题分值:6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四、名词解释(共3题,共15分)待批阅1、总结本题分值:5分您的答案:总结是通过对本人、本单位或本地区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的回顾,写出的带有规律性和指导性的书面材料。
教师评价:2、评论本题分值:5分您的答案:评论,是报刊言论的总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盗传必究大作业撰写要求:(1)分析文学作品,撰写鉴赏文章1篇;(2)根据教材上编阅读论各章的教学内容选择任一体裁的一个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
史铁生与《墙下短记》(节选)《墙》与史铁生的其它许多作品一样,如《我与地坛》《有关庙的回忆》,作家在文中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
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也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家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
大家知道: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初中毕业后去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在某街道工厂做工7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休养。
对于史铁生来说,有两种刻骨铭心的经验,一种是成长于六、七十年代的中国青年普遍体验的“知青”的“走过青春,理想失落”的群体,另一种则是非普遍性的不能自给自足的生存困境的个别体验,尤其是后一种,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有他独自来完成。
在知青生涯成为永远的过去后,在他无数次摇着轮椅走向地坛,这样一个分离的我令他感到与世界的分离,开始思考从群体中分离出来的个体命运。
在这篇散文中,作家的沉思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也是文章的三个段落。
第一部分:从开——“探秘的欲望终于要探到意义的墙下。
文章开篇,以议论入手,从总写有关往事与记忆的人生感悟出发,引出墙。
而写墙,作者也是先写记忆中的墙,而与墙有关的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是有一些无奈和悲悼的,“墙很长,很长且荒凉”“不可能是那么长的墙,只可能是记忆作怪。
”“记忆在这儿又出了差误……”因为是回忆,作家记忆中的景物,因其与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相关,业已打上了感情懂得烙印。
所以,这里,墙,既是实景,更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展露。
墙,作为一种建筑,本无所谓荒凉,作者在这里把它与人生经历作了牵连,一段并不愉快的往事,使作家感到友谊的脆弱和不可把握以及人与人的隔离。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期末写作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阅读与写作(2)》期末写作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7)写作题1.请围绕“人与社会”的话题,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实际,来表现你的感受、见解和思考。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自拟标题,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理论:个人的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这个载体,而且社会为个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了空间和可能,而个人的价值或其他的东西的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会的成长和成熟。
社会既是为你提供了上述,当然伴随带给你的附属产品其中一部分就是社会上其他人的竞争。
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间有目标的人都会做个计划,之后才上路,我们不必知道成功,当我们站在这条路上的时候那所谓的成功巅峰就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对我们来说过程事重要的,而结果只是给别人看的,抑或事证明自己走过的证据。
明白这点你就可以上路。
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有的来自于困难的主体,有的来自困难的周围的因素,但是当我们战胜了这些困难后发现都是必须的,而我们竞争的舞台是社会,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
当力战困难时,当然与你处在竞争人会千方百计的阻止你,来自主观性的困难考验着你,他们也许会嘲笑你,会陷害你,会污蔑你,你只要对他们的话采取不理的态度,当然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能打击对方的就打击对方,能做对自己由利的事当然去,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而这个主观能动性其中一部分就包括你的天赋,但天赋别乱用,只有用到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地能力,还有天赋天生很小,要经过后天的磨练才能发现。
天赋要尽量,这句话很对,但是不可乱用,当然我说的是在处理问题上方面上,其实平常还是要多培养自己的天赋。
当有一天你面对的问题即使处理掉时,发现自己的天赋没有用时,你也可以将天赋在社会上作为自己的特长展示于社会这个大舞台,你会发现这个看似没有用的东西将创造属于你的成就。
剩下的自己整理。
2.请结合以下材料,联系社会和个人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或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任务阶段性测验1(主观题阅卷)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论述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
1. 如何处理材料?
2、表达有几种方法?你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表达技巧的?
3. 谈谈文章修改的意义。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70 分。
)
1.阅读《凝视崇高》一文,根据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认识或感受文章。
凝视崇高
文学浮动于金钱与卑微之中,躯体已被淹没,只剩下一颗苍老的头颅。
这是一个崇尚“轻”的时代,从太太的体重到人生的信仰,从历史的评说到音乐的节奏,以“轻”为美已成为风范。
究其原因,我们的共和国虽说年轻,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战争的瘢痕上已开满了鲜花,关于火与血的故事已羽化为神话。
世界上两大阵营的消弥,使我们在瞬间模糊了某种长期划定的界限。
当人们发现以往的沉重已无处附丽,调转头来寻觅久已遗失的“轻松”,是反叛也是回归。
更不要说文化大革命中的样板戏的“高、大、全”,让许多人以为那就是崇高。
人心世道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在一个充满阴霾的早上发现金钱是那么可爱。
中国人喜欢矫枉过正,因为我们的人口多,大家同时发现了一个真理,同心协力人多力量大的结果就是把它逼近谬误。
一位研究历史的长者对我说,这一次金钱大潮对知识分子信仰冲击的力度,甚于以往历次政治运动。
那时是别人看不起你,这一回是叫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
人们不谈信仰,不谈友谊,不谈爱情,不谈永远。
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被视为正常,大马路上出现了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人们可以理解小偷,却要把救人者当作异端……
文学家们(请原谅我把一切舞文弄墨的人都归入其内)便有了自己的选择。
于是我们的文学里有了那么多的卑微。
文学家们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卑微,读者们心有灵犀浅吟低唱他领略卑微。
卑微像一盆温暖而浑浊的水,每个人都快活地在里面打了一个滚儿。
我们在水中荡涤了自身的污垢,然后披着更多的灰尘回到太阳底下。
这种阅读使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原来世界已一片混饨,我们不必批判自身的瘰疬,比起书中的人物,我们还要清洁得多哩!
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绝不是卑微。
福克纳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诗人和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昔日的骄傲。
为此,人类将永垂不朽。
”
这就是伟大作家的良知。
面对卑微,我们可以投降,向一股股浊流顶礼膜拜。
写媚俗的文字,趋炎的文字,将大众欣赏的口味再向负面拉扯。
一边交上粗劣甚或有毒的稗谷,换了高价沾沾自喜,一边羞羞答答地说一句“著书只为稻粱谋”。
其实若单单为了换钱,以写字做商品是最慢而且利益菲薄。
总觉得稿费的低廉未尝不是好事,在饿瘦了真正的文学家的同时,也饿跑了为数不少的混混儿,起到了某种清理阶级队
伍的作用。
其实卑微并不是我们的新发现,它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精神财产,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伴随
我们整个历史。
在文学作品中,它也始终存在,只是从未做过主角。
好比鲁迅先生鞭挞过的“二丑艺术”,就是一种形象的卑微。
二丑什么都明白,表面上唯唯喏喏,背后里指点江山,但他依旧为虎作伥。
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是一种构造精细又孱弱无比的生物,对大自然和对其它强大生物的惧怕,使人类渴望崇高。
我很小的时候到西藏当兵,面对广漠的冰川与荒原,我体验到个人的无比渺小。
那里的冷寂使你怀疑自身的存在是否真实,我想地球最初凝结成固体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
山川日月都僵死一团,唯有人,虽然幼小,却在不停地蠕动,给整个大地带来活泼的生气。
我突然在心底涌动奇异的感觉——我虽然草芥一般,却不会屈服,我一定会爬上那座最高的山。
当我真的站在那座山的主峰之上时,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崇高。
它其实是一种发源于恐惧的感情,是一种战胜了恐惧之后的豪迈。
也许是青年时代给我的感受太深,也许我的血管里始终涌动军人的血液,我对于伟大的和威严的事物,有特殊的热爱。
我在生活中寻找捕捉蕴涵时代和生命本质的东西,因为“崇高”感情的激发,有赖于事物一定的数量与质量。
我们面对一条清淡的小河,可以赞叹它的清纯宁澈,却与崇高不搭界的。
但你面对大海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它的澎湃会激起你命运的沧桑感。
我这里丝毫不是鄙薄小河的宁静,只是它属于另一个叫做“优美”的范畴。
我常常将我的主人公置于急迫的矛盾变幻之中。
换一句话说,就是把人物逼近某种绝境,使他面临选择的两难困惑之间。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会遭遇无数次的选择。
人们选择的标准一般是遵循道德习惯与法律的准则,但有的时候,情势像张开的剪刀刈刻着神经,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眼前的窘境。
在这种犹疑彷徨中,时代的风貌与人的性格就凸现出来。
人们迟疑的最大顾虑是害怕选择错了的后果,所以说到底,还是内在的恐惧最使人悲哀。
假如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恐惧,做出合乎历史顺乎人性的抉择,我以为他就达到了崇高。
日新月异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层出不穷的“选择”场地,这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幸运。
我常常在作品里写到死亡。
这不单是因为我做过多年的医生,面对死亡简直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因为崇高这块燧石在死亡之锤的击打下,易于迸溅灿烂的火花。
死亡使一切结束,它不允许反悔。
无论选择是正确还是谬误,死亡都强化了它的力量。
尤其是死亡之前,大好大恶,大美大善,大彻大悟,大悲大喜,都有极淋漓的宣,成为人生最后的定格。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说人临死前,爱说真话,死亡是对人的大考验。
是死到临头还不说真话,那这人也极有性格,挖掘他的心理,也是文学难得的材料。
我常常满腔热情地注视着生活,探询我不懂的事物,对世界充满好奇。
我并不拒绝描写生活中的黑暗与冷酷,只是我不认为它有资格成为主导。
生活本身是善恶不分的,但文学家是有善恶的,胸膛里该跳动温暖的良心。
在文学术语里,它被优雅地称为“审美”。
现如今有了一个“审丑”的词,丑可以“审”(审问的审),却不可赞扬。
当年我好不容易爬上那座冰山,在感觉崇高的同时,极目远眺,看到无数耸立的高峰,那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界的地方。
凝视远方,崇高给予我们勇气,也使我们更感觉自身的微不足道。
因为山是没有穷尽的。
要求:
1.主题明确,有自己要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
2.思路清晰,全文要浑然一体。
3.材料充实,要力争真实经历的事情,而不拾人牙慧。
4.表达清楚,语言流畅。
5.议论要要素齐备。
02任务阶段性测验2(主观题阅卷)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0
一、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30 分。
)
1.我谈人物传记的写作。
2.比较消息和通讯的异同。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70 分。
)
1.以《我的母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字数在800字左右。
03任务阶段性测验3(主观题阅卷)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30 分。
)
1.举例说明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教案的编写。
二、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70 分。
)
1.你是怎么理解下面这段话的?请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自拟标题,联系教育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文体不限。
西班牙巴莱拉在《佩比塔•希梅尼斯》中曾经写道:“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到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
我认为,应当认识恶。
”
04任务阶段性学习测验(主观题阅卷)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
1.写作实操,涵盖教材7个单元。
根据所学单元内容,自选一种体裁练习写作一短文。
05任务教学实践活动(主观题阅卷)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
1.各小组自行确定所阅读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有组织地参观、阅读或观看一部电影或一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讨论后撰写鉴赏文章1篇(1000 字左右)
07任务小组学习(主观题阅卷)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
1.由学生讨论后形成个人学习总结(1000字以上)。
08任务学习记录(主观题阅卷)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
1.由所在电大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
学生提交任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