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路导语:数学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因为良好的数学基础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保证。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和科技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路,以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运算技巧和概念的灌输,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然而,数学思维能力是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关键。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 提倡思维导图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归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框架和逻辑思维模式。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展现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步骤。
2. 引入思维训练习题:在每章节的学习之后,可以设计一些思维训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些习题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是逻辑推理题,让学生锻炼归纳、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引入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难以理解和运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1.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场景或故事情节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教授加法运算时,可以引入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模拟购物过程中的加法运算,从而将抽象的运算概念转化为实际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实践操作: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知识,更加注重实践和操作。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如制作数学游戏,组织数学竞赛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界也逐渐引入科技手段来促进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科技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 数学软件和应用的应用:选择一些优质的数学软件和应用,如数学练习软件、数学游戏等,让学生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数学学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五年级的数学科教学工作。
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自己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班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普遍对学数学不感兴趣。
这个学期,我有的放矢地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搞一些数学小竞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学数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
一学期来,成效有所提高。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
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
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
大班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
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1时光如流水,弹指一挥间,一个学期又将过去了。
本学期来,本人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意志品质、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如下,本人就这个学期来,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一个简要的回顾总结。
一、求新思变,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怎样教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评价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有效地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自己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摸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二、常抓课堂管理、营造和谐、活跃氛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为此,本人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
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
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
三、注重常规,提高质量、搭建桥梁上课就如行军打仗,胜利与否,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真真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在常规教学中,认真作好每一节课的课前准备(一是,备教材,了解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二是,备教法,数学学科有其独特之处,每一个教学内容、知识点因其内在的`特点,教学方法上也应不尽相同,不能按部就班,一个方式、方法。
四、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激发兴趣学生因其先天与后天因素及成长经历的不同造成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种素质也各尽不同。
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再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
当然,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奋力前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实践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新思路
实践小学数学教学,探索教学新思路【摘要】《小学数学大纲》指出:“小学教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点,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数学课程应具有新目标。
专家们认为,与其让学生多学习一点知识,不如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期望的新课程应该是:知识面宽一些,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低一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高一些,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一些。
小学数学的未来。
除了较为稳定的传统内容外,还要注重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的引入,思维方法的教授,活动课的开设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课开设一、在概念教学中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
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以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约数的概念,找出1、2、3、4、5、6、18的约数,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纳成下表:自然数约数1 12 1、23 1、34 1、2、45 1、56 1、2、3、618 1、2、3、6、9、18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自然数的约数的个数,提问:“按照约数的个数把表内的自然数分成几类?”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
于是,有的学生说分成两类:有1个或2个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约数。
有1个、3个、5个……奇数个约数;2个、4个、6个……偶数个约数。
还有的学生说分成三类:只有1个约数;有两个约数;有3个或3个以上的约数。
……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请学生翻开课本,看看书上是怎样分的?再请学生说出,同时老师板书:只有一个约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约数3、5质数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它约数4、6、18合数。
这样,通过学生主动观察、比较、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抽象概括出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征。
数学教学设计新思路5篇
数学教学设计新思路5篇数学教学设计新思路1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
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小学数学常用教学方法技巧
小学数学常用教学方法技巧
以下是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1.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通过使用教学卡片、数学游戏、教学工具等多种资源,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视觉化教学:通过图表、图形等可视化工具展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和解决问题。
3. 分步教学: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步骤,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解题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应用场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5.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 提问引导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
究精神。
7. 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和考试外,还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作品展示、小
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四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一学期行将过去,可以说紧张繁忙而收获多多。
我们认真实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假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成效。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四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方法5篇,欢迎大家浏览分享鉴戒,期望大家爱好,也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方法1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摸索的问题。
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行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四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进程。
课前准备不流于情势,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存了许多有益的体会与启示,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
在《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运算题运算,学生发觉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视察数字特点,变序、加括号到达简算。
设计不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
突出进程性,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进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运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融入多样化数学活动,丰富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
融入多样化数学活动,丰富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指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面临较大的作业与课外补习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改善我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措施,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地提出课后服务活动这一概念,既缓解了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回家的困难,同时又落实了双减政策。
目前,课后服务活动已经在我国中小学内实行了一段时间。
课后服务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从学生终身的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学习十分关键。
数学学习一直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内容。
此外,数学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学习数学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规律,进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因此,有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地提出将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融入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的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多样化;数学活动;课后服务活动课后服务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学校正常放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目前,课后延时活动也正在我校落实中。
但目前随着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的不断实行,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从学校现阶段的安排来看,活动安排较为单调。
长期如此安排,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并不能实现其存在的意义。
因此,如何让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的内容丰富起来也成为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入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将以丰富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为出发点,进一步探索多样化数学活动的新思路。
一、将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融入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的基础保障1.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是保证课后服务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学校形成完整的课后服务体系,将保证数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定高度,能够有效的对学校资源进行调度,老师也可以依据规定的时间和班次安排对应开展活动,避免因职业划分不清楚造成混乱,影响后续具体工作开展。
当代小学数学新思路教学的探讨
死教书 ;有些教师 “ 以高考为马首是 瞻” ,生怕学生不 懂 ,增
添 了 许 多 课 外 内容 ,整 节 课 “ 滔滔不绝 ” ,忽 视 了教 学 教 程 中
的另外一个学 习主体—— 学生 ,结果学 生 “ 唯师是从 ” ,一旦
离 开课 本 , 离开教师 , 就 不 知 如 何 解 题 了. 数 学 教 材 的 改 革 是 让 我们 转 变 数 学 教 学 教 育 观 : 数学源于生活 , 也应用于生活. 我 们 的 教 学 设 计 应 贴 近 学 生 实 际 ,注 重 对 学 生 思 维 、创 新 能 力 的培
教 学 探 讨
当代 小 学数 学新 思路 教 学 的探 讨
尹 习雄
( 贵 州 省 大 方 县 大 方镇 大 屯 小 学 贵 州 大 方 5 5 1 6 0 0) 摘 要 :新 课 标 下 强 化 基 础 分 析 找 准 教 学 的 落 脚 点 是 研 究教 学 方 法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它 与 教 学的 其 他 内容 有 着 紧密 的
一
、
改 变 数 学 教 学 观
长久 以来 ,教师都受凯洛夫在 《 教育 学 》里所倡导 的 “ 权
利 主 义教 育学 ”的 影 响 ,强 调 强 制 性 的管 理 ,学 生 在 强 制 性 的 措 施 下被 动 地 接 受 知识 . 课 改后 , 高 中数 学 的 教 材 做 了很 大 的 整 改, 编 排 的都 是 最 基 础 的知 识 . 有些教师 “ 以书 为 本 ” ,教死 书 ,
系 ,提 高 学 生 运 用 数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从 而 提 高 学 生的综合素质。 2 、 自主 探 索 ,就 是 要 引 导 学 生 开 展 思 考 、分 析 、操 作 、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新思路新教法——以“有理数”教学设计过程为例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新思路新教法∗以 有理数 教学设计过程为例◉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㊀吴光潮◉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㊀吴和贵㊀㊀摘要: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 顶层设计理念先进,并已从宏观上提出举措,但落地很难 ,一线教师已在教学理念㊁新课程改革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不足㊁不当,严重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实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度研究教材,思考㊁设计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的新思路㊁新教法.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核心素养;新思路;新教法㊀㊀1引言章建跃博士曾就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现象 指出:顶层设计理念先进,并已从宏观上提出举措,但落地很难.细究其因,很多无奈,作为新课程改革主角的一线教师,已从教学理念㊁新课程改革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不足㊁不当,严重影响着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实效.本文中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 1.2.1有理数 的教学设计过程为例,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度研究教材,设计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的新思路㊁新教法.本节 有理数 内容,课时安排为1课时,教材呈现仅一页之多,一个核心概念 有理数 .如何把这1分钟即可读完的寥寥数语,在一课时内,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落实新课改要求㊁突破旧套路地讲授给学生?2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内涵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与本节相匹配内容)指出[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素养 十个核心词 ,重视 四基 ㊁ 四能 ,重视立德树人 德育的渗透.另外,本节内容 有理数 是概念新授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要遵循概念教学中的一般规律:背景 归纳共性特征 概念形成 关键词辨析 概念同化 概念应用.基于此,本节课的设计从教材分析到教学目标㊁教学过程,均需要领会新教材的实施逻辑,重点思考:在哪个教学环节,如何实施落实㊁渗透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活动.2.1研读新教材及教师用书,深挖教材内在价值新教材是如何表述知识编排逻辑体系?教材如何展示每一个知识点的发生㊁发展过程?提供了哪些教学素材(为什么要用这个素材?)学生参与知识发展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什么?现行新教材以及配套教师参考用书编写均已深刻且系统地将教材教法㊁新课程改革先进理念㊁学科素养等蕴含其中.反复研新读教材及配套教师用书,挖掘«标准»在教材中的诠释,是获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线索的有效途径.2.1.1 有理数 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主要知识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2].本节内容同时为数系进一步扩充到无理数㊁实数做知识储备,本章的知识及其思想∗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项科研课题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学习支架搭建策略的研究 (课题编号:G D S PG2021GC012)的研究成果.方法是后续数系的进一步扩充学习的基础,研究方法亦基本相同.数及其运算 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前两个学段已经安排了自然数㊁正分数及其运算等学习内容.本章作为第三学段教科书的开篇,是在前两个学段的学习基础上,继前一节 正数与负数 学习后,对新数 的进一步认识,通过逐步增加新的 数 而将数的范围进行逐步扩充到 有理数 .知识结构体系(如图1):图12.1.2新教材编排逻辑活动1㊀ 思考 :回想一下,我们认识了哪些数?评注:唤醒学生认知经验,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活动2㊀我们学过的数:正整数㊁零㊁负整数㊁正分数㊁负分数.分别列举具体数字.评注:从抽象到具体,符合学生认知;为后面从具体的 数集 (教材用 便签 式从 集合 的观点介绍 数集 )中归纳出共性特征,从而完成数的分类,渗透一点现代数学 集合 知识.活动3㊀归纳 整数(正整数㊁负整数㊁零) ㊁ 分数(正分数㊁负分数) 的概念;归纳 有理数(整数㊁分数) 的概念.评注: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形成概念.教材用 便签 说明 这里 (即 有限小数㊁无限循环小数 ,没有展开论述)可以化成 分数 .活动4㊀数系的扩充:正整数 (增加)零㊁正分数 (增加)负整数㊁负分数 (数系扩充到)有理数.评注:通过逐步增加新的数而将数的范围逐步扩充,渗透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活动5㊀练习(2个题).评注:熟悉数的分类和巩固概念,渗透一点现代数学 集合 知识.综上:(1)注重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如图2).图2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呈现教材,认真解决好与学生学习心理的适应问题.(2)注重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如图3).图3把独立思考㊁自助探究基础上归纳结论看成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过程.(3)注重学习方式的构建过程.以有理数知识的发展过程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观察㊁(实验)㊁比较㊁归纳㊁(猜想㊁推理)㊁反思的数学思维活动.(4)注重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栏目引导学生的思考㊁探究活动,在领悟有理数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归纳㊁概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培养用数学的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问题的习惯.2.1.3七年级学情分析从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成分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成分为主的转折期.因此,教材内容的呈现必须注意具体性㊁形象性,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抽象㊁概括要求[2].从而既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又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向高一阶段发展.从学生知识认知水平看,可以分清楚正数与负数㊁分数与整数的区别;但对有理数的概念及将有理数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一定的认知障碍.有理数概念对于七年级学生是一个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在它之后还将学习无理数㊁实数概念.多数学生只是单纯机械记忆而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这就会导致他们对有理数以及后续无理数㊁实数这三个抽象的数学概念混淆不清.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分析3.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作用.(2)体会数的扩充的基本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分类,感受数学分类讨论思想.(3)经历 有理数 数系的扩充过程,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与生活㊁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数学学习常用的观察㊁归纳㊁抽象㊁概括等数学方法.(4)通过亲身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评注: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依照课程目标的分类方式表述:知识与技能㊁数学思考㊁问题解决㊁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按照本案例将知识与技能㊁数学能力㊁数学思想方法㊁数学情感㊁德育渗透等条目逐条列出.3.2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分类,体会数系扩充的基本思想,领略数学文化,获得数学学习常用的观察㊁归纳㊁抽象㊁概括等数学方法.评注:教学重点不应仅包含学科知识,还应包含积累的经验㊁学科能力㊁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等.3.3教学难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和分类.评注:教学难点主要取决于教材设计的认知要求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差距(知识基础㊁经验基础㊁思想方法㊁学科能力等);突破难点,需要以教材要求为标准,改变或加强教材某些方面的设计.3.4课前准备(在学习这节课的前一天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请搜集并整理:负数㊁有理数的相关数学小故事及数学史,并在下一节课与同学们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㊁接触凝聚了中国古人智慧的«九章算术»等典籍,了解数系扩充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中获得突破当前 有理数 问题情境的启示.另外,为课中的交流分享做准备,让学生梳理前人攻坚克难㊁排除万难的经历,在数学文化中感受数学概念的历史传承,融入背景起源促概念生成.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形成背景的重要途径,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与生活㊁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分享㊁学会与人合作,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当其时!图43.5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图4)㊀㊀设计意图:基于上述理念内涵㊁课标和教材研读分析,设置教学架构:重点关注渗透新理念㊁基本思想㊁基本活动经验的 切入点 ,并具体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及实施方案.3.6教学过程环节1:旧知回顾,提出问题.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请举例说明.ʌ学生活动ɔ学生会独立思考,作答 小学学过自然数㊁正分数,初中学了 负数 .ʌ教师活动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梳理㊁完善㊁反馈;并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概念㊁例子(含有理数 的各类数各至少3个).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㊁梳理旧知,在学生头脑中构建 自然数 正分数 负数(新数) 数系的简单扩充.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各类 数集 ,一方面学生举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强化对 数 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后续 有理数 概念的形成及分类提供自然生成的素材.问题2:初中所学的 负数 又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ʌ学生活动ɔ学生甲从生活生产方面以及课本上节课的学习经验作答;学生乙 分享 负数 数学小故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明确提出了负数,并提出了区分正数负数的方法;元朝数学家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中还提出了正负数的乘法法则;欧洲最早提到负数的是在著名的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算术».ʌ教师活动ɔ对学生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完善㊁补充.在数的学习中,数系的扩充是核心,而其扩充的动力,一是人类社会生产㊁生活发展的外在需要,二是满足数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对于后者,我们知道,在自然数集中,2-1没问题,而1G2就不行了!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扩充数的范围,使其既包括原来的自然数,也包括-1,-2,-3,,这样负数就更加不可少了.设计意图:搜集的故事不一定具有普适性,但通过资料查阅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扩大知识面,乐于分享,渗透数学文化㊁数学史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从数学的封闭性角度对新数的引入进行补充,让学生对数系的扩充有了更丰富㊁更理性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无理数㊁实数等数系的进一步扩充打基础,还有助于知识准备和方法准备.环节2:类比归纳,形成概念.问题3:在大家列举的这些数中,在正的自然数前面加上 - 得到的结果就叫负整数,把所有负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负整数集.那么以此类推,大家还有什么发现ʌ学生活动ɔ学生独立思考㊁自主探究.从列举的这些数中,在正的分数前面加上 - 得到的结果就叫负分数,把所有的负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负分数集;把所有正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正整数集;把所有正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正分数集;把所有整数集中在一起,组成整数集;把所有分数集中在一起,组成分数集.ʌ教师活动ɔ教师引导学生从 以此类推 的不同角度,独立思考㊁自主探究:结合列举的数,类比㊁归纳出各类数集.特别引导:0可以归属于哪一类?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只能归类于整数集.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类比迁移,注意概念特例的分析,渗透数学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问题4:从刚才的过程,我们引入了 集合 的说法,它可以将各种数进行归类.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将上述数分成2类?3类呢?应该如何分ʌ学生活动ɔ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并汇报.分成2类:整数+分数;分成3类:正数+0+负数.ʌ教师活动ɔ给足时空,引导合作探究.强调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分类完成后,教师分别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点出 有理数 的概念,板书㊁完善分3类的表述方法(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㊁0㊁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㊁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㊁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方法1:按定义分类(如图5).图5㊀㊀方法2:按符号分类(如图6).图6㊀㊀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数的各种归类方法,从中探寻分类的方法,明确分2㊁3类,给学生尝试㊁猜想㊁验证㊁合情推理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归纳出有理数的概念以及分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5:为什么整数和分数可以 统称 为 有理数 ? 有理数 的由来有谁知道吗?ʌ学生活动ɔ学生思考㊁疑惑㊁倾听㊁分享有关有理数的数学史料:明朝科学家徐光启,他在翻译«几何原本»时,没有现成的㊁可对照的词,许多译名都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徐光启将 r a t i o (比) 译成了 理 ,即 理 就是比的意思,所以 有理数 应理解为 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而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 有道理的数 .ʌ教师活动ɔ根据学生分享的情况点评或补充.有人为便于大家理解,把 有理数 改称为 比数 (两个整数之比),从这个意义上讲: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 1的 比数 ,所以和 分数 一样有着共同的属性,可以与之 统称 为 有理数 .那么,同理自然就有 非比数 无理数 了,这将是我们后期要学习的内容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有理数的相关史料,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回顾再现有理数名字的由来,让学生明晰概念的本质,就不难将它与整数及后续无理数概念区分清楚,进而也能在文化的熏陶中受到思维的启发,提高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和过程记录着概念的形成㊁发展背后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中融入数学史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于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中,深受前人锲而不舍㊁不断进取精神的震撼,这也将激励学生的学习品质.环节3:知识运用,同化概念.问题6:给出一组数:-1,12,1,-0.5,2,-3,0,23,0.1,0.3˙,-52,2.25,你能试着将它们分类吗?ʌ学生活动ɔ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展示分享或板演,尝试按照两种方式分类(答案略).ʌ教师活动ɔ评价与反馈.指出:由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也把这些小数看成分数.设计意图:同化概念.通过对数的分类的练习,体验数的分类的思想和原则,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环节4:综合练习,巩固概念.(略)环节5:总结提炼,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和数学思想㊁基本活动经验等.4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新思路 的反思4.1重视基于一般观念等先进理念引领下的教材研读和单元主题教学㊀㊀章博士所言落地很难 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就是一线教师备课研究教材不够㊁不充分,当前存在的教材使用现状:对教材简单处理,随意删改;网上下载课件或教案,不用教材;对课本例题不够重视,层次把握㊁拓展㊁再利用意识不强;不注重题后反思㊁规律总结;对章节知识整合不够,条理不清.从本文案例中,不难得出: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的一般方法,首先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内涵要求及本节课可以落实的要求㊁途径,其次要在深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在的价值.实际上,教师在一般观念㊁大概念㊁深度学习等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教材㊁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结构㊁构建整体框架㊁优化教学设计㊁找好教学关注点(数学对象㊁研究内容㊁研究路径㊁研究方法㊁研究结果㊁知识应用)㊁明确 如何教 .基于新课程目标以及核心素养更注重知识的整体构建,积极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是有效途径.4.2重视基于新课程理念㊁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教学活动设计㊀㊀基于研究教材内在的逻辑㊁层次关系,思考新课改理念及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渗透的 点 ,并据此设计㊁组织教学活动.不弃教材㊁不惟教材,必须以教材内在逻辑为蓝本㊁依据,合理创设(增加或改编优化)数学情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㊁落实 四基 ㊁培养 四能 ㊁发展 两过程 , 对本内容学习和研究具有广泛㊁持久㊁深刻影响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思维策略方法 (一般观念)重点关注.本文教学案例, 有理数 数系扩充发展㊁数学概念形成与辨析㊁应用等,教学活动的设计既遵循教材内在逻辑关系,又通过问题串设置系列活动,融入数学文化内容.蕴藏的数学文化背景,使学生在浓厚数学文化气息中对本节课所学习的抽象的 有理数概念 形成过程有了深刻认识,起到了对学生情感㊁态度的培养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习有血有肉的数学概念,让学生从根源及本质上理解数学概念㊁应用数学概念的同时培养数学思维,教会学生思考,进而提升数学素养.4.3重视基于数学文化教学资源的活动开发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多是介绍数学史,通过历史故事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本文案例,数学文化的渗透通过 课前 课外作业㊁以查阅搜集资料, 课中 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分享㊁补充的形式实施分享㊁经历数系建构,提升学科认知,深刻感悟有理数.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开发了教学资源,落实了国家 双减 背景下作业的多样化.基于数学文化教学资源的活动开发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数学与人文相融合,使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有机整合,落实核心素养,这正是新课程标准下追求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改革理念已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教法, 变 是绝对的, 不变 是相对的,以不变应万变,九九归一,不离其宗 新教材 已用最朴素的方式呈现着 新课程 的 新理念 ,我们一线教师只要坚持深度研读教材㊁分析教材和灵活使用教材,基于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 新教法 ,教育的理想才可以真正落地.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G7,64G65.[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G5,16.Z。
2024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继续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一步确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工作的理念,改进教研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重点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发展。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数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
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理念:运用它们,使学生有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3、定期(双周二下午)开展科组活动,集体评课,备课,听课、互相交流学习教学经验。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
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强教研组建设,正常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
要求全体数学教研组成员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2)做好教师工作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查测试,及数学应用能力(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评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一、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一些“调查” 、“体验” 、“操作”等实践性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三者关系应用题前可布置学生做一回小小调查员,完成下列表格:品名黄瓜白菜萝卜猪肉单价(元)数量(千克)总价(元)这样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减缓他们在学习上坡度,对他们深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
再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锅盖、脸盆的圆心在哪儿;……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感悟生活,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成了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口号。
2024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6篇)
2024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总结一学期来,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学中我能不断转变思想和观念,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
这学期一直以来我时时关爱学习差等生,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下面是我这个学期在教学中主要所做的几方面工作: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上课前,善于从网上搜集各种教学信息,比如在教学"位置的确定"一课时我看了好多网上发表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还看了网上的示范课录象,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我的教案、课件。
课上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并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并在网上发帖、回帖、与同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认真做好了各项教学常规工作1、备好课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从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思路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激发兴趣数学知识往往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情境教学则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
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在购买商品和计算价格的过程中,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或者在教授图形的知识时,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各种建筑物和物体的形状,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图形在生活中的存在。
创设情境时,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确保情境具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二、游戏化教学,寓教于乐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竞赛游戏,如抢答、小组对抗等。
在游戏中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所学知识。
还可以利用数学拼图、数字迷宫等游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控制游戏的时间和节奏,确保游戏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避免让游戏成为纯粹的娱乐活动。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小组内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发挥引导作用,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STEM 教育理念为教学提供新思路
S小学科学cience2022.12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是重点学科,对于提升学生智力、开发想象力均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基本目标与STEM教育理念相符,这也为STEM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一、STEM教育与小学数学的关联性STEM教育理念,从四个方面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突破口,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
S指的是科学,科学是一门深入探索性的学问,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促进数学相关知识的吸收;T指的是技术手段,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评价等;E本意指的是工程,在教学领域,可以简单理解为设计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形式;M是数学学科。
以上述四个方面的融合,促进小学数学的提升,是本文分析的关键点。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个方面的融合并不是自然而然结合的,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数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数学核心素养。
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
首先,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需要动用大量的脑力活动。
在教学中,面对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可以采用推导的方法进行探究,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解决难题的最佳途径。
进而言之,这样的学习过程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难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智力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其次,STEM教育中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融合统一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
因为人不是单一发展的个体,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多元化,不应被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科,对培养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有着重要影响,STEM教育理念的融合,能为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二、STEM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价值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仅凭教师的讲解并STEM教育理念为教学提供新思路◇倪彩萍(甘肃:民乐县文化产业园区小学)〔摘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STEM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2024年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模版(2篇)
2024年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模版《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
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
暑假,我又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八年了,在这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
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
最近,我又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一、教师必须要对教材重新认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生活即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必要性和算理。
改变了课程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随笔心得5篇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随笔心得5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随笔心得1几年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第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10厘米,求圆的面积.粗略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吗?那么一条半径的长度是5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第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圆柱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圆柱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好,因为学生在制作圆柱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再如〝将正方体钢胚熔铸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几厘米,求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听了很多老师的公开课和示范课,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当然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情境设置的一些要点.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是做秀,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其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教学情境之特点:一.创设的情景要充满趣味性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消极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二.创设的情景要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是大有用处的.三.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进学生的交往,体验情感,提高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通过教研活动,以及在课堂中的实践,我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要把数学课上得像语文课一样既生动有趣又有很浓的数学味道.第二.对于一些后进生,学习兴趣不高,作业不能自觉完成,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利用辅助教学手段来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运用得还不够.第四.对于后进生辅导工作由于时间问题或其它原因经常还不到位.回想自己数学的教学.整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为了克服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时常反复思考自己的教学教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总之,以后的教学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我相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随笔心得2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随笔心得3很快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对该学期的工作作总结:一.基本工作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二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中能做到认真负责,深入班级对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以及学生接受能力.探索能力.学习成绩等做了深入了解,根据实际情况联系新形势下创新工作教学的特点具体做了以下工作:1.从学生的听课抓起.通过观察学生大部分比较聪明,但他们的学习习惯相当差,自由散漫,惟我独尊.课堂上至少有半数学生不会听课,自主学习意识更加单薄.针对这种情况,针对他们的聪慧特点从他们自主学习抓起,教他们学会学习,怎样探索,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等措施.从而达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2.从基本功抓起.有的学生数学基本功很差,甚至是最基本的加减计算错误率都很高,我只得想方设法方法训练学生,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此我在班级中采取了〝每天一练〞.〝小小?医生?就是我〞——学生与学生动,相互找错.久错等活动强化学生基本功的提高.3.紧抓学生作业不放,想尽办法杜绝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发现这批学生很懒.接手这个班时,课后作业近半数.课堂作业至少有三分之一同学不按时交,拖欠作业现象十分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做有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与其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采取当堂作业当堂交,家庭作业次日早上到校必须交的办法.学生交后立即检查,及时批阅.如有拖欠作业的,一经发现,必须马上解决.前一天家庭作业或当天上午数学课上的作业未完成,中午解决;下午数学课上的作业未完成,放学后解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拖欠作业的问题,现在基本杜绝拖欠作业的现象.4.培优辅差.这学期我本着培优辅差的工作思路,采取让优等生〝优上加优〞.让差生〝有若变优〞的措施,成立了〝智慧星〞〝我也行〞两个数学兴趣小组.前者是本班的数学优等生组合,对这部分同学注重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后者是本班的后进生组合,对他们采取树信心.培训兴趣.加强基本技能的补习与训练,以提高班级整体素质.5.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可更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我把学生的家长电话号码作以记录,随时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这里的〝汇报〞不单单是给学生〝告状〞,而多半是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其家长交流沟通,使其家长增强配合教师积极教育孩子的信心,以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让其终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终生受益.三.做好单元过关教学质量检测,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每一个单元,都要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认真编写单元过关教学质量检测题,检测情况用A.B.C.D评价.检测后,师生共同认真分析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反思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以后更好的进行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并根据检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二次过关.四.教学反思(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总之,本学期我教学态度认真,任劳任怨,不迟到.不早退,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积极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再接再厉,不断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随笔心得4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一个长_米.宽_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例如,〝字母表示数〞中的第一课〝a能表示什么〞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游戏中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活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又如〝用刀切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的切口图形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结论.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想教师应该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例如,我曾经布置这样的作业,〝用一张正方形纸片,你能做成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的盒子吗?自己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在学生交的作业中,我发现平时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做盒子时非常认真,也很漂亮,尽管在所编的问题中有些错误.可成绩好的一些学生虽然解题正确,可是做出的盒子却是敷衍了事.为此,我及时表扬了制作认真的学生,同时也暗示制作不认真的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4.改变数学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生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苏教版数学三年级随笔心得5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新课标引导下结构化教学在课堂中实践的探索——以《生活中的比》一课为例
新课标引导下结构化教学在课堂中实践的探索——以《生活中的比》一课为例摘要:本文以新课标引导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为探讨主题,以《生活中的比》一课为例,探索了该课堂如何在实践中进行结构化教学。
通过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生活中的比》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乎了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尤其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也就要去教师要做出创新。
在新课标的引入趋势下,也有效的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
而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与喜爱。
本文以《生活中的比》一课为例,探索了新课标引导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
一、小学数学《生活中的比》结构化教学的目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中的比》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更是需要精心设计和优化,以便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1]。
首先,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一个人综合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归纳、抽象思维等能力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综合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生活中的比》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比的概念,灵活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其次,教学目标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的比》这一章节中,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将比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比如,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大小、长短、高低等现象,引导学生学会用比的方式来描述和比较,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相关教育专业书籍和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则,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秉承着不断学习的理念,不断读书学习,记录读书笔记,反思评估,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阅读过的与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
首先,我推荐一本名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的书。
这本书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方法。
其中最有价值的章节是“启发式教学法”,这一方法适用于小学学生,通过提问、探究和演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在我的实践中,我运用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我还推荐一篇名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文章。
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其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除了书籍和文章,我还喜欢浏览教育专业的网站,例如“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网站”等。
这些网站可以帮助我了解最新的教学标准和方法,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和参考资料,帮助我更好地规划教学课程,改进教学策略。
阅读和记录读书笔记是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记录读书笔记时,我通常会注意以下几点:1. 重点抓取:记录书籍或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关键概念、重要方法和技巧,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2. 反思总结:针对书籍或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反思评估,总结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现中。
3. 分享交流: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分享给同事或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和探讨,共同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生活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摘要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因此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便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生活提取数学数学眼光观察社会
生活造就数学,同时数学又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
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任务。
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由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日常的生活现象导人新课,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真实感,感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不神秘、遥远。
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如果你到商场去买袜子如何才能知道多长的
袜子适合你穿呢?假如你是警察如何通过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呢?……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
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
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哪些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
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那么上面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导入新课,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新知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而小学生却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因此为了学生们更轻松的理解掌握新知识,在教学中我经常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
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位置与方向”问题时,存在着现实生活中的方向与地图方向不太一样的情况,于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让学生以教室门口为起点,走到教室某处。
同位之间一人言语指示方向另一人按指示行走。
经过10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
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
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位置与方向问题的理解。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
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
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门口超市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我和学生到食堂利用圆柱形的水桶和直尺算出了一个称砣的体积。
实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搜集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知识只有巩固才能更好的加以运用。
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比如,去年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北京奥运会刚过一年,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这届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
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学生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如“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得100枚奖牌,其中金牌数占51/100,夺得金牌多少枚?”另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估算:中国夺得奖牌总数大约占全部奖牌数的几分之几?有人说1/20,有人说1/15,于是我就问:要知道估算的对不对,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深入日常生活,应用新知
在长期的教学中,数学教学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过多机械的在做大量的单却并不是多实用的练习和题型,而忽视了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脱离现实生活的题材。
这样的训练必然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与使用能力的提高。
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鉴于此,我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就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关的实际问题并鼓励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学校正好组织学生为西南干旱地区捐款,我让学生从辅导员那调查出各班捐款情况并制成统计表,之后计算出平均每个班级捐款多少元。
这样既唤起了大家的爱心又引导了学生如何从实际中找出数学问题并应用新学知识。
以此为方向鼓励学生通过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数学教育心理学》喻平,著
2 《科学用脑与数学教学》廖正义,著
3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周桂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