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第7章 政治权利
政治学原理中政治权利的名词解释

政治学原理中政治权利的名词解释在政治学中,政治权利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政治领域中所拥有的特权和自由。
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涵盖了个体自由、权利保障以及民主制度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探讨政治权利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政治权利的定义政治权利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政治和法律框架下所享有的特殊权力。
它包含了诸多方面,如选举权、言论自由、参政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等。
这些权利不仅仅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是民主社会中确保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基本保障。
政治权利使个人能够在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行使他们的权力。
这些权利的实现需要政府保障和法律支持,以确保个人或群体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二、政治权利的分类政治权利可以根据其性质和范围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治权利分类:1.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每个公民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所享有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是个体作为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
2.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指个人在经济领域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私有财产权、职业选择自由和合理工作条件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公正性。
3.社会权利:社会权利是指个体在社会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权、健康权和住房权等。
这些权利确保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和福利。
三、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政治权利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说明政治权利的重要性:1.个人自由保障:政治权利保障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
选举权和言论自由使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选择自己的领导人,而宗教信仰自由则保护了个体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自由。
2.权力制衡:政治权利能够有效制衡政府的权力。
通过选举权和参政权,公民可以选择并监督政府代表的行为,避免政府滥用权力和腐败。
3.民主治理:政治权利是民主治理的基石。
只有当每个公民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参与决策时,才能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简述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领域内享有的一系列基本权利和自由。
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一份子,政治权利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和影响政治决策的机会,确保了公民在政治体系中的平等地位。
本文将重点介绍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知情权和抗议权。
1. 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之一。
它赋予公民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力,能够直接参与政治体系的决策过程。
选举权确保了公民能够在公正和平等的条件下行使投票权,选举他们认为代表自己利益和价值观的人担任政府职务。
公民通过选举权能够参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选举,并对政府的组成和政策产生影响。
2. 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本权利。
它保障了公民有权利自由地寻求、持有和传播信息,无论是通过口头、书面、媒体或其他形式。
言论自由是一项关键权利,它为公民提供了批评政府行为、参与公共辩论、表达对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不满的平台。
这项权利的实施需要确保公民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例如不发表鼓吹暴力和仇恨言论。
3. 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公民能够组织和加入社会团体、政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权利。
它保障了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来组织和加入团结在一起的集体行动。
结社自由的实施使公民能够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通过组织和合作来推动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
4. 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了解政府和政治决策的权利。
它包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以及透明和公开决策过程的权利。
知情权为公民提供了监督政府行为的手段,并使政府更加负责任和透明。
公民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和其他渠道了解政府的政策、决策和资源分配信息,进而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
5. 抗议权抗议权是公民通过和平方式表达不满和反对的权利。
它允许公民以集会、示威、请愿和其他合法方式表达自己对政府和政策的反对意见。
抗议权使公民能够通过大规模集体行动向政府提出要求,促使政府倾听公民声音并作出改变。
综上所述,政治权利是确保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影响政府行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1.2政治权利与义务

中国冠军跳水运动员田亮和郭晶晶为我 国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赛场上获得了很多荣 誉。在雅典奥运会后,有商人看到了商机, 力邀他们两人签约娱乐公司,出唱片,拍电 影。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国家体育总局 禁止运动员在役期间签约娱乐公司。郭晶晶 服从规定按时回到了国家队参加训练;但田 亮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参加商业活动,拒绝 回国家队参加训练。国家跳水队在警告无效 后,宣布开除田亮出国家跳水队。 田亮为什么被开除出国家跳水队?
• ③意义: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和标志.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6)班干部、三)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你认为这两个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 (1)这两个观点不同。 (2)观点一揭示出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 的关系,即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 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 确保权利的实现。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3)观点二是错误的。权利即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 享受的利益,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二者是有 区别的。虽然两者在法律上是相对应的,但并不意味 着二者在生活中是完全对等的。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 准则
一、神圣的权利
不可非法剥夺
庄严的义务
不容推卸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 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 的(最基本、最重要)。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79年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时间】1979年07月06日【实施时间】1980年01月01日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刑法的指导思想、任务和适用范围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三节共同犯罪第三章刑罚第一节刑罚的种类第二节管制第三节拘役第四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第五节死刑第六节罚金第七节剥夺政治权利第八节没收财产第四章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一节量刑第二节累犯第三节自首第四节数罪并罚第五节缓刑第六节减刑第七节假释第八节时效第五章其他规定第二编分则第一章反革命罪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章妨害婚姻、家庭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刑法的指导思想、任务和适用范围第一条相关法规:1篇1处相关司法解释:4篇8处相关判例:2篇2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宪法为根据,依照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实行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相关法规:1篇1处相关司法解释:1篇1处相关判例:6篇8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相关法规:1篇1处相关司法解释:3篇3处相关判例:5篇5处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飞机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政治权力-内容

政治权力-内容政治权力第一节权力与政治权力一、权力的含义及特征(一)权力的词源追溯与发展1、中国古代:权,从木从雚,衡器。
本义:黄花木,因其坚硬、难以变形,被用于秤之杆、锤之柄、拄之杖。
引申:衡器。
权力,权为衡器,权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
衡量审度:“权,然后知轻重”——孟子2、英语:英语中的权力(Power)一词来源于法语的pouvoir,后者源于拉丁文的potestas或potentia,意思指的是“能力”。
今天的英语语境中,权力通常作为能力(capacity)、技巧(skill)或禀赋(talent)的同义词。
3、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权力的界定:马克斯·韦伯:“一般地说,我们把权力理解为:一个人/一些人在社会行为中,甚至不顾参与该行为的其他人的反抗而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拉斯韦尔:“权力是施加影响的过程,既借助于因不遵从所欲政策,予以(实际或威胁予以)严厉剥夺,从而影响他人政策的过程。
”权力,简言之,就是一种A迫使B实施B不受强迫本不会去实施的行动的能力。
(二)理解权力的角度1、理解权力的两个角度:(1)power to,做某事的能力,或者得到想得到的东西的能力。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政治权力就是政府利用公民认可而实现集体目标(如建立法律和秩序、保护国民免受攻击、谋求经济增长等)的能力。
”(2)power over,对某人的控制能力。
罗伯特·达尔(R. Dahl):“权力就是影响力,凭借这种影响力,A以某些方式改变了B的行动或倾向。
”2、解释权力的三个层面:(1)从微观的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个人所具有的品质或属性,表现为能力或潜力。
(2)从中观的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控制、统治和支配,表现影响力或控制力。
(3)从宏观的国际政治角度看:不平等的分配物;“霸权”和“实力”;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
3、权力的本质:影响力。
权力一般被认为是人际关系中的特定影响力,即根据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政治权利和义务:(共33张PPT)

权 利
义 务
孪 生 兄 弟
•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关系: 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 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 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 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 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要求: • 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2.公民拥有那些政治权利?
3.选举权的条件、意义
4.政治自由的内容
5 监督权的内容
6 政治义务有哪些 7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意义 8.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9 权利义务的关系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 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通过视频直播与网民进行 在线交流,网民积极提出 意见和建议
政治权利和自由
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 用不超过140个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 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 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 民在微博上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 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4)因此,题中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等方式表达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依照本法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 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 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 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 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 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 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
政治权力的作用课件

•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 的核心。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 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 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再次,社会政 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
政治权力的作用
• 政治权力的作用
• (一)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
• 政治权力作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政治 权力作用具有双刃剑的效用;政治权 力作用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政治权力 的后果常常呈现多方面力量的平行四 边形的合力。
• 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有暴力方式、压 力方式、命令方式、规范方式、说服 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等。
政治权力

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political
legitimacy),就是指 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基础上实施统治 的正统性或正当性。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实 施统治在多大程度上被公民视为合理的和符 合道义的。 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legality):是否符合 法律规定。
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 P)明确指出
权力就是一种影响力;
权力就是决策。
古今中外权力的象征
古埃及图特卡蒙 (Tutankhamun——第 18位埃及法老王, 公 元前1336至1327年统 治埃及)法老墓穴出土 的黄金的王座。木质的 框架用金箔或银箔包裹, 并镶嵌有各种各样的宝 石。
猎鹰标志,这种被用来 狩猎的鸟是远古神圣权 力的象征。
象征对于中国,尤其皇族统治者来说是非常
重要的。事实上,皇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从 生到死,从休闲到宫廷礼仪都在被他们权力 的象征所包围着。包括青铜器、古代钱币、 瓷器、宗教器物、绘画书法、正式和非正式 的服装、宫廷用品、首饰和珠宝等
中国古代权力象征——鼎
权力象征——玉玺
清朝顺治玉玺
太平天国玉玺
“权力是一种能力,是对他人和资源的支配能
力。正由于此,它才具有极大的魅力。表现 在政治生活中,权力体现为对公共资源和组 织成员的支配能力,它不仅成为获取和维护 利益的手段,而且,本身就成为一种价值。 所以,个人之间、家族之间、王室之间、党 派和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就 是权力斗争。‛
5、权力的要素与结构
要素: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
力、作用方式等 结构:方向和方式、运行的层次、运动的时 间、作用的结果等
6、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类型
政治学原理教学课件7第七章政治权力

财富是政治权力的物质基础。
暴力 暴力是政治权力的核心部分,由暴力
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三个因素构成了国 家强制性力量。
2.主观构成要素
能力素质 包括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它是政治权力主
体保持其政治权力的重要条件。
身份资格 指政治权力主体的社会规定性及外部特征,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现象和实质
一、政治权力现象
(一)权力的含义
衡量审度的意思 制约别人的能力
(二)权力产生的条件
权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是利益冲突,只要有 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利益冲突,只要有利益冲 突,就会有权力现象出现。
政治权力是在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出 现的,并且是建立在一定的财产关系的基础上 的。
身份资格对获得政治权力主体地位并保持政治权力有重要影 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理论与策略 理论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对自己追求的政
治目标及其原则的描述;策略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弱化对方力 量强化自身力量的方式和技巧。
组织 指若干个人的集合体,产生一种超过全体成员力
量的新的力量。
三、政治权力的具体特性
政治权力总是与阶级相联系:
第七章 政治权力
本章内容简介及教学任务
政治权力是阶级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是 解开政治之谜的钥匙。自每个人 与政治权力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并与一定物 质利益结合在一起。
本章教学任务是介绍政治权力的本质、特征、类 型、运行、原则以及政治权力制约机制等理论问题。
层级原则 政治权力主体必须划分成若干层级行使权力,
否则将导致权力被滥用。
时效原则 政治权力主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政治权
力客体产生影响,发生作用,否则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政治权利和义务

东山岛军事演习
问题: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3、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 两个保证
普法进入课堂
问题: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
问题:
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性 保证、表现、职责
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法律赋予人们的的权力 和利益, 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
辨一辨
1、我国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是怎样的?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有哪些?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 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 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 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政 治 性 义 务
(不定项)在国外旅游,国人可以看到许多 中文标牌.有一类中文指示我们中国人感 到耻辱:”请不要随地吐痰”、“请勿大 声喧哗”等。这告诫我们( ) A、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 B、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维护自己 人格和国格 C、公民要维护国家安全 D、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D
1.在我国,下列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 ①18周岁以下的公民 ②文化水平低,行使此项 权利有困难的公民 ③信仰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义 的公民 ④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⑤在中国 居住不满一年的公民 A.②③⑤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政治社会学3 政治权力

❖ 从事实来看,凡是缺乏公共政治权威的地方,往 往是充满仇杀、战争的地方。
❖ 2、政治权力的效用及其限度
❖ 政治权力的效用与限度 ❖ 政治权力在塑造公共公共生活方面的优势: ❖ 第一,强制且无偿征税的优势; ❖ 第二,禁止或允许的优势; ❖ 第三,节约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优势; ❖ 第四,遏制搭便车的优势;
囚犯乙
交代 不交代
交代 A(-5,-5) B(0,-8)
囚 犯 甲
不交代 C(-8,0) D(-1,-1)
❖ (2)政治合作的困境 ❖ 石油输出国组织;军事同盟;
❖ (3)政治生活的组织化 ❖ 其一,博弈的双方自觉或强制进行合作 ❖ 其二,建立公共权力(机构)来克服政治
合作困境或难题。 ❖ 加强公共权力的权威,提高公共权力的
义主宰着国家的一切领域。 ❖ 王权—官僚机构构成一条直线推演的权力体
系居于整个社会的核心地位。
❖ (2)神权(虚化)服务于王权
❖ 2、社会契约论。
❖ 自然状态-社会契约-政治权力
❖ 所谓自然状态学说,就是设想人类在远古时期存在一 种自然状态,在此状态中没有阶级、国家、政府和法。
❖ 洛克曾经这样分析:“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 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惟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 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洛克这里所说的“协 议”、“同意”就是契约。
❖ 国家(政治)权力起源于人们的契约。
❖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权力工具说。
❖ “国家(政治权力)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 上的产物”,
❖ 它表示“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 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 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 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政治学原理课程第7章 政治权力

第七章政治权力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代社会,政治权力越来越和人们的物质利益结合在一起,关系到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等,每个人实际上都与政治权力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
教学内容: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征、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关系和类型、对政治权力的制约。
教学重点: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关系、对政治权力制约。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征一、政治权力的涵义(一)权力产生的根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权”是一个单字词,等同于权力,“权”的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衡量审度的意思,二是指制约别人的能力。
在英语表述中,权力也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做某事的能力,二是指对某人的控制能力1.权力产生的根源是人的社会性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权力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人的自然本性。
从根本上说,权力产生的根源是人的社会性。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人类生存和繁衍所需要的社会物质生产,所以社会是人类生存的方式。
人类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因生存的需要和物质生产的需要,必然会结成横向的协作关系,这是人类共同利益所要求的。
人又是有生命的物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殊需要和要求,相互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就必然要求建立纵向的权力关系,来制约与人类共同利益不协调的个人利益,使每个人的意志和行为相对一致,不至于破坏横向的协作关系和损害人类的公共利益。
由此可见,权力是在横向协作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纵向指挥力量。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凡是大的生产过程,就都会产生权力现象,正如恩格斯所说:“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统一的意志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
”从权力产生的过程来看,权力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推选出的氏族部落首领,他行使的权力就是管理整个部落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一般公共权力。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权利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在政治系统中,个体或群体享有的权利。
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政治权利的定义、种类、保护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政治权利的定义政治权利是指在政治领域中,人们享有的行使权利的能力。
它是人们在政治制度中享有的权利,是一种法律规定的权利。
政治权利内部包括各种形式,涉及各个社会方面。
通常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和结社自由等方面。
政治权利是在专门的法律体系中进行规定和制定的。
这些法律保护个人和群体享有的政治权利,主要是政治体系的机构和制度所保障的个人权利。
政治权利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公民身份核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政治权利的种类政治权利主要有以下几种:1、选举权选举权是指合法公民通过投票选举出他们认为最适合担任某一职务的代表。
在民主国家中,公民享有选举权是至关重要的,在选举中举行的公平的选举通常需要政治权利来保证。
2、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指个人在不侵害他人权利的前提下,拥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这是一项基本人权,承认了个人思想和信仰自由,并允许人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辩论和研究。
3、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指个人或群体组建政治或社会团体。
4、示威游行自由指人们在不影响他人权利的情况下,有权通过示威游行等方式表达其政治或社会主张。
5、知情权知情权是指公民有权自由获取信息,并在必要时传播信息。
它是公民控制政府和其他组织的一项基本手段。
6、投诉和上访权公民投诉和上访权是指公民可以向政府或法院提出抱怨或要求解决的权力。
三、政治权利的保护政治权利的保护是维护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行政保护行政保护是指政府保障公民权利的行政机构。
通常包括政府机构、监督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
2、法律保护法律保护主要由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组成。
法律保护是维护公民权利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法律是不分人和事的公正规则。
3、政治保护政治保护是指公民权利受到保护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环境。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了解什么是政治权利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集会自由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组织和参加集会的权利;结社自由则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组织和参加社会团体的权利。通过行使集会、结社自由权,公民能够组织或参加各种团体活动,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愿,并对国家政策产生影响。集会、结社自由权的行使也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03
CHAPTER
政治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
政治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一个人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政治权利与义务相互促进
政治权利的行使能够促进义务的履行,而义务的履行也能够保障权利的实现。
01
02
政治义务则是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政治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自由和权益。
言论自由权是指公民享有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权利。
总结词
言论自由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艺术创作等各种形式。公民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对公共事务进行评价和监督。言论自由权的行使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详细描述Βιβλιοθήκη 总结词集会、结社自由权是指公民享有组织和参加集会、结社的自由。
公民应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政治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公民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应了解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提高维权意识,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维权意识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存在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2讲政治权力

三、谁得到权力?
个性论:权力取决于个性 资源论:权力的大小与资源的占有成正比
权力资源
人格 武力 财富
权力
象征 知识 组织
四、如何运用权力
权威:权力在政府官僚体系中通过命令方 式来实施 交换:权力在市场体系中通过互惠、自愿 的方式来实施和说服 说服:权力在训导制度中通过意识形态灌 输的方式来实施。
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 语》)、“权,然后知轻重。” 语》)、“权,然后知轻重。”(《孟子》)的说法
2、西方学者的观点
权力是有预期地努力的结果 权力意味着在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 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权的区别
第一,权力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无论权力如何运作,都要以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 和维持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但是暴力却与之恰恰 相反,它以彻底摧毁社会关系为目的,暴力的使 用者总是企图从肉体上折磨或消灭对方,不会把 对方当作跟自己拥有同等人格的人。
第二,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关系,这 种制度化依赖于对权威的运用,争取被支 配者的认同。暴力则与权威无关,也不需 要被支配者的认同,暴力的基础是身体、 技术、武器和设备等工具,暴力的效果不 取决于权威,而取决于工具是否先进,性 能是否优越,人数是否占优,越是如此就 越容易达到制服甚至消灭对手的目的。
3、多元主义
多元主义的前提是人民民主,但是实现民 主的途径,或曰对政治权力实施大众化控 制的途径,则应是多元主义的,即通过众 多专门的、竞争性的集团来控制政治过程。
第三,权力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并且最终要形 成一定的秩序。暴力则从来都不是稳定和持久的, 相反暴力的特征就在于即时的打击,即便是人们 都认为合理的暴力,也就是正当防卫,也只能发 生在对暴力威胁的即时回应上,一旦错过时间就 蜕变为复仇而不是防卫。暴力无法容忍秩序,暴 力的运用恰恰意味着打破秩序,是对秩序的威胁, 因此单靠暴力根本不可能建立秩序,迷信暴力就 只能建立朝不保夕的暴政。
政治权利(1)

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指每个公民享有参与政治、表达意见、选择领导人等权利。
在各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中,政治权利也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
一、政治权利的意义政治权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权利,它赋予了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自由和尊严。
政治权利的行使,可以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主化进程。
政治权利还可以加强人类社会的统一和和谐,以及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政治权利的种类1.选举权:选举权是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权的行使,参与到选举活动中来,从而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或政治组织。
2.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前提下自由表达意见和言论。
它反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3.组织自由:组织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自由组织自己的政治团体、社会团体,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
4.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自由加入政治团体和社会团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
结社自由的行使,可以让公民了解到更多的政治信息,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来。
5.知情权:知情权是指公民有权知道政府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政策和计划,以及政府工作的进展情况等。
知情权的行使,可以增强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功能,保证公正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三、政治权利的应用1.参与选举:在各国的政治制度中,选举是政治权利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自己认为合适的候选人或政治组织,以促进民主化进程和政治发展。
2.参与政治辩论:政治辩论是民主和政治权利的核心,公民有权对政治选手的政治主张提出质疑、反驳,以促进政治选手在政治辩论中更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推进民主政治进程。
3.关注公民议案:公民议案是一种政治权利的表现形式,它是由公民发起的关注公共事务的法律和法令。
公民可以通过发表意见、签名、组织群众等方式,共同制定法律和法令。
简述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简述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一、公民政治权利包括哪些
1、公民政治权利包括:
(1)选举与被选举权;
(2)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的权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二、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有哪些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
3、民主管理;
4、民主监督;
5、民声舆论。
民主决策即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民主管理即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主要有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
民主监督即信访举报制度,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公民参与能
够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定。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大到国家的政治决策,小到工厂的分配政策,都涉及到利益关系的协调。
政治权利(课件+说课)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条件
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 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知识拓展】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 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四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含义】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通过材料分析,理解监督权的行使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
03 的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
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含义)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广泛而真实,为公民的幸福而有尊 严的生活提供保障。
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自由不是没有边界的
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 思考:公民享有的这些自由是否等于绝对自由?
自由≠绝对的自由
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不能滥用权利。(范围)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 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求)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 过程进行。(守程序)P44
1.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 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热 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
作业
观察身边的环境,我们如何更好行使 政治权利,谈谈自己的想法,课下小组集 体讨论,上课展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政治学原理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 2.如何正确评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3.人权问题是如何提出和发展的?如何正确评析当代西 方国家的人权口号? 4.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人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 5.为什么说政治权利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如何看政治权利在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意义?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二节 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平等权 平等权 2.参政权 参政权:选举权、复决权、创制权、罢免权 参政权 3.自由权 自由权: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 自由权 罢工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二节 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政治权利是严格限制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的。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种种政治权利, 但在一些具体的法律中对公民行使上述权利又加以种种限 制。 再次,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 占统治地位,因而真正享有各种政治权利,“当家作主”。
现代政治学原理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政治权利的概念、特性、基 本内容和政治权利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论述。 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政 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和 意义;正确认识两种人权观的联系和区别。政 治权利的实现程度是检验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 重要标志。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 石永义 刘玉萼 张璋 组编 编著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Hale Waihona Puke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七章 政治权利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一节 政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
1.政治权利是一个历史范畴。 2. 2.各国国情不同,政治权利在各国实现的性质和程度也不 同。 3.政治权利不同于公民享有的经济、文化、社会权利,也 不同于政党、社团成员在其组织中享有的权利。 4.公民的政治权利与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5.政治权利的性质是由政治权力的性质所决定的。 6.政治权利对公民政治活动具有规定性。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二节 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982年宪法关于政治权利的规定: 年宪法关于政治权利的规定: 年宪法关于政治权利的规定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4.平等权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现代政治学原理
第三节 政治权利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统治。 2.有利于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有利于生产力的 发展。 3.有利于反对政府官员中的腐败现象。 4.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