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流程1.孕期管理:为孕妈妈提供定期的产前检查,包括妇科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等。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孕期保健方案,并提供孕期保健教育,指导合理饮食、体育锻炼、心理调适等。

2.生产过程管理:提供规范的生产过程管理,包括监测孕妈妈的胎儿情况、宫缩活动,提供合理的分娩方式选择指导,并确保及时就医。

3.产后康复管理:提供产后恢复的指导和康复措施,包括恢复饮食、恢复运动、产后护理、心理疏导等,并关注乳房健康和乳汁喂养指导。

二、服务质量1.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孕产妇健康管理科室,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护理人员等,确保能够提供全面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2.医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应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服务过程的规范化和质量的可控性。

三、服务内容2.孕妇定期产检: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和孕期阶段,制定产检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妇科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彩超等项目。

4.疾病预防和管理:及时发现孕妇可能存在的患病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对已有疾病的孕妇,应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治疗。

5.产后康复指导和护理:提供恢复期护理指导和恢复运动指导,提供心理疏导和乳房健康指导。

四、服务互动2.定期开展会诊和讨论,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与孕产妇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孕期健康数据和管理过程,以便对孕产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总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服务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提高服务质量,为孕产妇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同时,也需要孕产妇自身重视孕产期的健康管理,积极参与服务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引言概述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指为了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这些规范涵盖了孕产期的各个方面,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管理以及产后护理。

本文将详细阐述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五个部份内容。

一、孕前保健1.1 健康评估:在怀孕之前,孕妇应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检查、疾病筛查和遗传咨询等。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2 营养指导:孕妇在孕前期间应接受营养师的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这有助于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孕妇的身体健康。

1.3 生活方式调整:孕妇在孕前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和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歇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孕期保健2.1 定期产检:孕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B超检查等。

这有助于及时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2 孕期营养补充:孕妇在孕期间需要增加一定的营养摄入量,特殊是蛋白质、铁、钙和叶酸等。

医生和营养师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营养指导,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发展。

2.3 心理支持:孕期是孕妇身心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医生和护士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匡助孕妇应对各种情绪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产前检查3.1 产前筛查: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接受产前筛查,包括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遗传疾病的筛查。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2 产前教育:医生和护士应向孕妇提供产前教育,包括分娩知识、产后护理、哺乳技巧等。

这有助于孕妇增加对分娩和育儿的了解,提高自信心,做好准备工作。

3.3 产前监测:孕妇在分娩前应进行产前监测,包括胎儿心率监测、宫缩监测等。

这有助于及时了解胎儿的情况,确保分娩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引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指针对孕期和产后妇女提供的一系列综合性健康管理措施。

本文旨在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以确保孕产妇在孕期和产后得到全面、科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适用于怀孕和产后的妇女。

其中,怀孕妇女按照孕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

产后妇女指分娩后6周内的妇女。

三、服务内容1. 孕产妇健康评估与筛查1.1 孕产妇个人基本信息采集,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孕次、分娩次数等。

1.2 孕产妇家族病史和个人病史的详细询问,包括遗传病史、慢性病史等。

1.3 孕产妇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听诊等。

1.4 孕产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1.5 孕产妇特殊筛查项目,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2. 孕产妇健康指导与咨询2.1 孕产妇营养指导,包括合理膳食搭配、补充营养素等。

2.2 孕产妇生活方式指导,包括合理运动、戒烟戒酒等。

2.3 孕产妇心理健康指导,包括减轻焦虑、保持积极心态等。

2.4 孕产妇产前准备指导,包括分娩知识普及、产后护理等。

3. 孕产妇疾病预防与管理3.1 孕产妇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管理,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

3.2 孕产妇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如尿路感染、阴道感染等。

3.3 孕产妇其他疾病的预防与管理,如贫血、孕期呕吐等。

4. 孕产妇产后康复服务4.1 产后恢复指导,包括产后饮食、体力活动等。

4.2 产后心理调适,包括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与处理。

4.3 产后乳房护理,包括母乳喂养指导、乳房按摩等。

4.4 产后避孕指导,包括避孕方法选择、避孕知识普及等。

四、服务流程1. 孕产妇健康评估与筛查1.1 孕产妇个人基本信息采集。

1.2 孕产妇家族病史和个人病史的详细询问。

1.3 孕产妇体格检查。

1.4 孕产妇实验室检查。

1.5 孕产妇特殊筛查项目。

2. 孕产妇健康指导与咨询2.1 孕产妇营养指导。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引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为孕期、产期和产后妇女提供全面、连续、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以保障孕产妇身心健康,促进母婴安全。

本文旨在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孕产妇的权益和健康。

二、服务对象1. 孕妇:指已怀孕的妇女,包括初次妊娠和多次妊娠的妇女。

2. 产妇:指已分娩的妇女,包括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妇女。

三、服务内容1. 孕期健康管理服务1.1 孕前健康评估:通过对孕妇的个人史、家族史、遗传病史等进行评估,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孕前保健计划。

1.2 孕期体格检查:定期进行孕妇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尿常规、血常规等项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3 孕期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保证孕妇获得充足的营养。

1.4 孕期健康教育:向孕妇提供孕期保健知识,包括孕期禁忌、运动指导、心理调适等,提高孕妇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产期健康管理服务2.1 产前准备:提前安排住院手续,准备好分娩所需的器械和药物,确保分娩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2.2 分娩过程监护: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的监护,包括宫缩监测、胎儿心率监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分娩并发症。

2.3 无痛分娩:根据产妇的需求和适应症,提供无痛分娩服务,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2.4 产后护理: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包括伤口处理、乳房护理、产褥期护理等,促进产妇的康复和恢复。

3. 产后健康管理服务3.1 产后复查:对产妇进行产后复查,包括子宫恢复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乳房状况等的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2 乳房喂养指导:向产妇提供乳房喂养的指导和支持,解决产妇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 心理疏导: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匡助其调整情绪,预防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3.4 家庭计划指导:向产妇提供家庭计划指导,匡助其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合理安排生育间隔。

四、服务标准1. 服务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务人员提供,包括妇产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引言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指为孕期、产期和产后的妇女提供全面、系统的健康服务,旨在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良好发育。

本文旨在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孕产妇的生育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1. 孕期妇女:指已怀孕的妇女,包括初次怀孕和多次怀孕的妇女。

2. 产期妇女:指已到预产期或已进入分娩过程的妇女。

3. 产后妇女:指分娩后6周内的妇女。

三、服务内容1. 孕期妇女健康管理服务a. 孕前健康评估:包括妇女的基本信息、家族遗传史、既往病史等的收集和分析,以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b. 孕期健康监测:包括孕妇的体重监测、血压监测、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及孕期并发症的筛查和管理。

c. 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并提供营养补充剂的建议。

d. 孕期体育锻炼指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孕周,制定适合的体育锻炼计划,提供运动指导。

e. 心理支持:提供孕期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孕妇应对不适和情绪波动。

2. 产期妇女健康管理服务a. 产前准备:包括分娩方式的选择、分娩计划的制定等。

b. 分娩过程的监护: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胎儿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c. 分娩协助:提供分娩时的呼吸指导、姿势调整等协助措施,减轻分娩疼痛。

d. 产后护理:包括产后休息、乳房护理、会阴伤口护理等。

e. 产后健康评估:对产妇进行身体检查,评估产后恢复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康复指导。

3. 产后妇女健康管理服务a. 产后复查:对产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等,评估产后恢复情况。

b. 乳房护理和哺乳指导:提供乳房按摩、乳头护理等指导,解决乳房疼痛和乳汁分泌问题。

c. 产后心理支持:提供产后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产妇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方式。

d. 避孕指导:根据产妇的需求和身体情况,提供合适的避孕方法和指导。

四、服务流程1. 建立档案:对孕产妇进行信息登记和建档,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孕期检查记录、分娩记录等。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引言概述:孕产妇是社会上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群体之一,其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性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

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1.1 提供全面的孕前咨询和检查服务,确保孕妇身体健康。

1.2 提供科学的孕期保健指导,促进胎儿健康成长。

1.3 提供专业的产后康复指导,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健康。

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2.1 孕前体检和孕期定期产检,包括血压、血糖、B超等检查。

2.2 孕期营养指导,合理膳食和补充营养物质。

2.3 孕期体育锻炼指导,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方式3.1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孕产妇的健康信息和服务记录。

3.2 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服务计划。

3.3 定期跟踪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服务内容。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4.1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应由专业的医疗机构或医生提供。

4.2 孕妇可以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机构进行健康管理。

4.3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设备,确保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性5.1 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有效预防孕期并发症和减少产后并发症。

5.2 孕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性可以提高孕妇和胎儿的生存率和健康水平。

5.3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实施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和提高医疗质量。

结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希望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加强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和监督,为孕妇和胎儿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引言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指为孕期和产后妇女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以保障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和胎儿的良好发育。

本文旨在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格式,以提供详细的内容指南。

二、服务内容1. 孕期健康管理1.1 孕妇健康评估在孕早期,对孕妇进行健康评估,包括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查,以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1.2 孕妇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包括膳食结构、食物选择、营养补充等。

1.3 孕期体重管理根据孕妇的体重指数和孕周,制定合理的体重增长目标,并进行定期体重监测和指导。

1.4 孕期常规检查定期进行孕期常规检查,包括血压、尿常规、血常规、血型、糖耐量等检查,以及孕妇超声检查、羊水穿刺等特殊检查。

1.5 孕期疫苗接种根据疫苗接种指南,为孕妇提供合适的疫苗接种服务,包括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

1.6 孕期心理支持提供孕妇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孕妇应对孕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2. 产后健康管理2.1 产后恢复评估在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身体恢复评估,包括子宫恢复、伤口愈合、乳腺状况等方面的检查。

2.2 产后营养指导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哺乳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包括膳食结构、食物选择、营养补充等。

2.3 产后体重管理根据产妇的体重指数和产后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体重管理计划,并进行定期体重监测和指导。

2.4 产后乳房护理提供产后乳房护理指导,包括正确的喂养姿势、乳腺按摩、乳头护理等,帮助产妇顺利进行母乳喂养。

2.5 产后心理支持提供产妇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产妇应对产后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预防和处理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服务流程1. 孕期健康管理流程1.1 孕妇健康评估孕妇到达医疗机构后,首先进行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查,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1.2 孕妇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案,并进行定期随访和调整。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引言概述: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为了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安全,确保孕产期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内容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1. 孕前保健1.1 健康评估:对孕妇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史、家族遗传史等,以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

1.2 营养指导: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孕妇获得足够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1.3 生活方式指导:指导孕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 孕期保健2.1 定期产检:孕妇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产前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以及必要时的其他检查,如唐氏综合征筛查等。

2.2 孕期营养补充: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孕期的需要,进行营养补充,如叶酸、铁剂等,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2.3 孕期体育锻炼:指导孕妇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体质和改善身体状况。

3. 分娩期保健3.1 分娩方式选择: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顺产、剖腹产等。

3.2 产后护理: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包括伤口清洁、乳房护理、心理疏导等,以促进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健康的发展。

3.3 产后康复训练: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腹肌恢复等,以恢复产妇的身体功能和形态。

4. 产后保健4.1 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和乳房护理方法,防止乳房炎症的发生。

4.2 心理疏导: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产妇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缓解产后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4.3 避免性生活:在产后适当的时间内,避免性生活,以免对产妇身体造成不适或感染。

5. 服务质量保障5.1 专业人员: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营养师等。

5.2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孕产妇的健康档案,记录孕期的检查和治疗情况,以便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所有孕产妇。

二、服务内容
(一)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型、尿常规、肝功能、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2.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一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开展自我监护方法指导、分娩准备教育和母乳喂养指导,并落实孕24周后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

4.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急诊。

(三)孕25~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重点孕妇应在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并酌情增加次数。

1.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有无特殊情况出现,特别要关注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表现特征。

2.测量体重及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其他异常,建议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

3.复查胎位,听胎心率,测宫底高度、腹围,并注意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4.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并督促做好自我监测。

(四)产后访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
医院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出血和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康复正常及出现母乳喂养、产后便秘、痔疮、会阴伤口等问题的产妇要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

3.发现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五)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已康复者进行性保健、避孕、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方面的指导。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三)按照国家有关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

(四)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

(六)将每次随访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孕产妇健康档案上。

(七)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五、考核指标
(一)早孕建册率=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二)产前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三)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过1次及1次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活产数×100%。

六、附件
1.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2.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3.产后访视记录表
4.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附件1
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由医生在第一次接诊孕妇(尽量在孕12足周前)时填写。

若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需同时建立。

随访时填写各项目对应情况的数字。

2.填表孕周:为填写此表时孕妇的怀孕周数。

3.孕次:怀孕的次数,包括本次妊娠。

4.产次:指此次怀孕前,孕期超过28周的分娩次数。

5.末次月经:此怀孕前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

6.预产期:可按照末次月经推算,为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

7.既往史:孕妇曾经患过的疾病,可以多选。

8.家族史:填写孕妇父亲、母亲、丈夫、兄弟姐妹或其他子女中是否曾患遗传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若有,请具体说明。

9.孕产史:根据具体情况填写,若有,填写次数,若无,填写“0”。

10.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11.总体评估:根据孕妇总体情况进行评估,若发现异常,具体描述异常情况。

12.转诊: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13.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孕妇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孕妇。

14.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附件2
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孕周:为此次产前检查时的妊娠周数。

2.主诉:填写孕妇自述的主要症状和不适。

3.体重:填写此次测量的体重。

4.产科检查:按照要求进行产科检查,填写具体数值。

5.血压:血压斜线前填写收缩压,斜线后填写舒张压。

6.血红蛋白值:进行血常规检查,填写血红蛋白结果。

7.其他检查:若有,填写此处。

包括B超、心电图、血糖、ABO抗体效价等检查。

8.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情况,对孕妇进行分类,若发现异常,写明具体情况。

9.指导:做了哪些指导请在对应的选项上划“√”,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10.转诊: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11.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孕妇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孕妇。

12.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产后访视记录表
1.本表为产妇出院后3~7天内由医务人员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检查时填写,产妇情况填写此表,新生儿情况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表”。

2.一般健康状况:对产妇一般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描述并填写。

3.血压:测量产妇血压,填写具体数值。

4.乳房、恶露、子宫、伤口:对产妇进行检查,若有异常,具体描述。

5.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情况,对产妇进行分类,若为其他异常,具体写明情况。

6.指导: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7.转诊: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8.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1.一般健康状况:对产妇一般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描述并填写。

2.血压:如有必要,测量产妇血压,填写具体数值。

3.乳房、恶露、子宫、伤口:对产妇进行检查,若有异常,具体描述。

4.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情况,对产妇进行分类,若为未恢复,具体写明情况。

5.指导:做了哪些指导请在对应的选项上划“√”,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6.处理:若产妇已恢复,则结案。

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7.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