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
高一数学重点考点总结

1.1集合知识点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定义1>元素: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集合概念的三个性质(1)描述性:集合是一个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像点、直线一样,只能描述性地说明. (2)广泛性:凡是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组成集合的对象.(3)整体性:集合是一个整体,已暗含“所有”、“全部”、“全体”的含义,因此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那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全体,而非个别对象.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集合的三要素)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里是确定的.它是判断一组对象是否构成集合的标准.2>互异性:给定一个集合,其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个集合中,同一个元素不能重复出现.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先后顺序之分.例1、给出以下四个对象,其中能构成集合的有( ) ①某中学的年轻教师;②你所在班中身高超过1.80米的同学; ③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的比赛项目; ④1,3,5.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2、已知集合S 中的三个元素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3、元素与集合的表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例3、设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a, a+d, a+2d},也可表示为{a, aq, aq 2},其中a 、d 、q ∈R ,求常数q.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a 在M 中),或者a M ∉(a 不在M 中),两者必居其一.5、常用数集及其方法N 表示自然数集,N*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例4、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①0∈N *;②-32∈Q ;③π∉Q ;④0∉N ;⑤2∈R ;⑥-3∈Z ;⑦0∈Z ;⑧0.9∈R.6、集合的表示法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2> 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称其为数集;{(x ,y )|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其中(x ,y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所以称为点集3> 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体现描述法的形式,不要漏写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所具有的性质,且用“|”隔开.集合表示中的符号“{ }”已包含“所有”、“全体”等含义,例5、用列举法表示集合∈-xx 26|{Z ,∈x Z} 例6、6|),{(2+-=x y y x ,∈x N ,∈y N}例7、列举法:由所有小于10的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例8、描述法: 表示正偶数集.7、集合的分类1>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3>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知识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子集B A ⊆(或)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1)A ⊆A(2)A ∅⊆(3)若B A ⊆且B C ⊆,则A C ⊆ (4)若B A ⊆且B A ⊆,则A B =A(B)或B A真子集A ≠⊂B(或B ≠⊃A )B A ⊆,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1)A ≠∅⊂(A 为非空子集)(2)若A B ≠⊂且B C ≠⊂,则A C ≠⊂BA集合 相等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 ⊆B (2)B ⊆AA(B)集合中元素个数和集合子集个数的关系: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例8:已知集合M 满足M ≠⊂ {1,2,3},且集合M 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试写出所有的集合M.例9、求{1, 2}⊆⊆A {1, 2, 3, 4, 5}的所有集合A . 例10、知识点三:集合的基本运算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 B{|,x x A ∈且}x B ∈(1)A A A = (2)A ∅=∅ (3)AB A ⊆ A B B ⊆ BA并集A B{|,x x A ∈或}x B ∈(1)A A A = (2)A A ∅= (3)A B A ⊇ A B B ⊇BA补集C U A{|,}x x U x A ∈∉且;.U U A C A A C A U φ==()U U U C A C B C A B =()U U U C A C B C A B =例11、已知A ={x|x ≤-2或x>5},B ={x|1<x ≤7},求A ∪B ,A ∩B.例12、已知集合A ={x |(x -1)(x +2)=0},B ={x |(x +2)(x -3)=0},则集合A ∪B 是( ) A .{-1,2,3} B .{-1,-2,3} C .{1,-2,3} D .{1,-2,-3}例13、已知U ={1,2,3,4,5,6,7,8},A ={1,3,5,7},B ={2,4,5},则∁U (A ∪B )=( ) A .{6,8} B .{5,7} C .{4,6,7} D .{1,3,5,6,8}例14、设集合1|),{(2+==x y y x A ,∈x R ,∈y R},集合25|),{(x y y x B -==,∈x R ,∈y R},求B A . 例15、设集合1|{2+==x y y C ,∈x R ,∈y R},集合25|{x y y D -==,∈x R ,∈y R},求D C . 例16、已知{}{}|10,2,1,0,1A x x B =+>=--,则()R C A B ⋂=( )A .{}2,1--B .{}2-C .{}1,0,1-D .{}0,1例17、已知A ={x |-2≤x ≤5},B ={x |k -1≤x ≤2k +1},求使A ∩B =∅的实数k 的取值范围. 例18、。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1集合及其表示1、集合的含义:“集合”这个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上体育课或者开会时老师经常喊的“全体集合”。
数学上的“集合”和这个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而已。
所以集合的含义是: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比如高一二班集合,那么所有高一二班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就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如集合A={a,b,c}。
a、b、c就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相反,d不属于集合A,记作d?A。
有一些特殊的集合需要记忆: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①列举法:{a,b,c……}②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
如{x?R|x-3>2},{x|x-3>2},{(x,y)|y=x2+1}③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A={(x,y)|y=x2+3x+2}与B={y|y=x2+3x+2}不同。
集合A中是数组元素(x,y),集合B中只有元素y。
3、集合的三个特性(1)无序性指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没有顺序,如集合A={1,2},集合B={2,1},则集合A=B。
例题:集合A={1,2},B={a,b},若A=B,求a、b的值。
解:,A=B注意:该题有两组解。
(2)互异性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为{2}(3)确定性集合的确定性是指组成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必须明确,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情况。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A包含于B,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A=B,A、B两集合中元素都相同。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练 习
1. 下面的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1)小于2004的数; (2)和2004非常接近的数.
2.再看下列对象: (1) 2,4,6,8,10,12; (2)我校的篮球队员; (3)满足x-3>2 的实数; (4)我国四大名著; (5)抛物线y=x2上的点.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 小写的拉丁字母 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集合 A, 记作 a∈A;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不属于集合 A,记作 a A.
作业
活页:提能演练一
第2课时 集合的表示
回顾复习
1.集合与元素的定义; 2.集合元素的特征性质: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4. 数集及有关符号;
集合的表示
“我国的直辖市”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解释为:
许多的人或物聚在一起。
康托尔(G.Cantor,1845~1918).德 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他于1895
年谈到“集合”一词.
在现代数学中,集合是一种简洁、高雅的数学语言, 我们怎样理解数学中的“集合”?
通知 8月27日上午8时,高一年级的学生 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 校长室
例1:已知A由: 2,(a 1) a
2
, a 3a 3
2
三元素构成且 1 A ,求实数a的值
变.已知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1、0、x, 若 x 2 A ,求实数x的值。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 小于10的所有偶数;(2) 中国的直辖市;(3) 单词book中的字母;(4) 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5) 方程x2-5x+6=0的所有实数根;(6) 不等式x-3>0的所有解;(7) 某高中全体高一学生.二、数学建构问题1以上实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导学生说出:一定范围内,确定的,不同对象.然后通过学生回答,总结出集合的含义)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集合B.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元素a、元素b.问题2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A={1, 3},问:3, 5哪个是A的元素?(2) “所有素质好的人”能否构成一个集合A?(3) A={2, 2, 4}表示是否准确?(4) A={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是否表示同一个集合?由上述问题可以归纳出集合中元素的特征:①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x是A的元素”或者“x不是A的元素”这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②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能重复出现同一元素.③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问题3元素与集合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解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记作a∈A,读作“a属于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记作a∉A或a⋷A,读作“a不属于A”.问题4常用的数集有哪些?它们分别用什么数学符号表示?解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问题5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1) 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置于“{}”中,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列举时与元素次序无关,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集合的相等关系: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称这两个集合相等,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天津,重庆,北京,上海}.思考“问题情境”中的集合都能用列举法表示吗?如果能,请表示出来.(2) 描述法:将集合中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x|p(x)}的形式.{x|p(x)}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p(x)指元素x具有的性质,如{x|x为中国的直辖市},{x|x-3>0, x∈R}. (3) Venn图:有时用Venn图示意集合(如图1),更显直观.(图1)问题6按照元素的个数,集合该怎样分类?(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3)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如{x|x2+x+1=0, x∈R}=⌀.三、数学运用【例1】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1) 所有的好人;(2) 小于2012的数;(3) 和2012非常接近的数;(4) 小于5的自然数;(5) 不等式2x+1>7的整数解;(6) 方程x2+1=0的实数解. (见学生用书课堂本P1~2)[处理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定义判断.[规范板书]解(1)(3)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因此,只有(2)(4)(5)(6)能够构成集合.[题后反思]解决这类题目要抓住集合中元素的两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例2】用符号“∈”或“∉”填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一数学必修一之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集合与元素的概念1.集合:(1)概念:一般地,某些确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其中的对象可以是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等等万事万物,每一组的对象或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2)集合的两个特性:整体性和确定性在指定一个集合时,必须有明确的标准,这就构成了集合的确定性;所有符合标准的元素的全体构成集合的整体性。
[例题]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C )A.所有的正数 B.等于2的数 C.接近于0的数 D.不等于0的偶数2.元素:(1)概念: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集合中的一个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
对于尚未确定的集合而言,元素具有任意性。
(2)元素的三个特性(属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具有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①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②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③元素的无序性: 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排名不分先后)。
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把集合定义为:由一些确定的、互异的对象构成的一个全体就叫集合(简称集)[例题] 若集合M = {a,b,c}中的元素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 D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二、集合的分类(一)按集合中元素的多少来分:①有限集——元素个数是有限个(其中包括空集、单元素集)②无限集——元素个数是无限个③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即元素个数为0属于有限集):空集记作∅或{ }注意{∅}表示含有空集的单元素集合,并非空集,空集为集合中的元素。
(二)按元素的属性来分:①数集——元素全部由数组成;②点集——元素全部由点组成,如角平分线;③解集——由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构成的集合;(其中一部分属于数集如自变量或应变量的值,一部分属于点集或序数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x-2a)<0
当B A时,画数轴知2a≥1或a+1≤-1, 1 即a≥ 或 a≤-2. 2 而a<1,∴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 1 (-∞,-2]∪[ ,1). 2
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B={x| x=2k+1,k∈Z}.
说明:
(1)列举法和描述法是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两种方 法各有优点,用什么方法表示集合,要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 不宜采用列举法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 +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 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集合的含义: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从1991~2005年的15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
(5)所有的正方形;
归纳总结这些 例子 (6)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3cm的所有点 ; ,你能说出 它们的特征吗? (7)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解;
n ② {x|x= n 2
, n ∈ N*且n≤5}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6 (1)A=﹛x∈N︱1 x∈Z﹜
6 B=﹛1 x∈N
(2)
︱ x∈ Z ﹜
3. 求集合{3 ,x , x2-2x}中,元素x应满足的条件。
4. 若-3 ∈ {a-3, 2a+1, a2+1},求实数a的值.
●
集合理论是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发现的,他 创造的集合论是近代许多数学分支的基础.
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第1课时)教案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常用数集的记法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活动尝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数学中也有类似的分类。
如: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质数”、“合数”如:2x-1>3,即x>2所有大于2的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如:自然数的集合0,1,2,3,……结论: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三、师生探究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例1:判断下列一组对象是否属于一个集合呢?(1)所有3的倍数(2)很大的数的全体(3)中国的直辖市(4)young中的字母(5)book中的字母(6)所有的偶数(7)所有直角三角形(8)满足3x-2>x+3的全体实数(9)方程210x x++=的实数解(10)评注:判断集合要注意有三点:范围是否确定;元素是否明确;能不能指出它的属性。
四、数学理论△集合理论是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发现的,他创造的集合论是近代许多数学分支的基础。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1.1.1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一)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 小于 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 方程x 2 = 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 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 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自然数集,记为 N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自然数集, •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记为 N *或N +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 •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为 Z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 •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为 Q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 •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为 R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
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 x ∈ A x满足的条件}
说明: 1、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 说明: 、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 2、多层描述时,准确使用“且”、“或”; 、多层描述时,准确使用“ 3、描述语言力求简明、准确; 、描述语言力求简明、准确; 4、多用于元素无限多个时。 、多用于元素无限多个时。
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 解:⑴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 设小于 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 A={0,1,2,3,4,5,6,7,8,9}. } A={
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 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因此 集合A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 集合A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例如 A={9 A={9,8,7,6,5,4,3,2,1,0}. }
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 具体方法 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 号及以取值(或变化 范围,再画一条竖线 或变化)范围 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 号及以取值 或变化 范围 再画一条竖线 在竖线后写出这个 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