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最新交易成本研究综述

最新交易成本研究综述

David、Joseph 和 Charles建立了一个证券收 益模型,在他们的模型中,交易成本不仅 包括佣金和价差,而且还包括预期的价格 影响和机会成本。
利用这个模型,他们计算出从 1963- 1990 年,大证券交易所和小证券交易所的 平均交易成本占其市值的比例分别为 1.2% 和 10.3%【20】。
张五常在其《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中以记件 工资契约为例,将科斯的企业观与阿尔钦和 德姆塞茨的企业观综合起来,他不仅认为企 业存在的原因是节约交易成本,而且认为企 业关系是一种市场关系,甚至是一种高级的 市场关系——要素市场关系。
在治理结构选择问题上,威廉姆森将交易成
本应用于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独创了新 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交易成本 经济学。威廉姆森强调不同的治理结构应 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匹配的目的 是节约交易成本。
在生态经济学领域,目前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
非常多,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侧重于污染物排放 交易机制的交易成本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激励 机制的运用。
在一项对水从农业领域转移到其他用途的研 究中,Colby(1990)研究了政策引致的交易成本, 包括律师费、工程和水文研究费用及付给政府 机构的费用。Colby 的研究表明,政策引致的交 易成本平均每英亩一英尺(灌概的水量单位)为 91 美元,但是各州之间差异很明显:科罗拉多 州为 187 美元,新墨西哥州为 54 美元,犹他州 为 66 美元。如果用时间来测量等待政府机构审 批政策引致的交易成本,科罗拉多、犹他州和 新墨西哥分别为 29个月、5个月和4.3个月。
我国学者缪仁炳和陈志昂(2002)【14】基于 Wallis 和 North 对经济活动的划分,采取以劳
动分工为基础的核算方法,按职业划分交易 人员与非交易人员,对我国 1978-2000 年的交 易成本测度结果表明,交易成本比重从 1978 年的 28.4%上升到 2000 年的 43.2%,交易成 本与经济增长(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8,

文献综述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内容以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文献综述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内容以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内容以及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一、前言根据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岀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而且又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机制。

15与企业通过契约形式完成交易不同,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苣从而达成交易。

企业有时可以依靠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将原木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

而选择用市场方式还是企业方式进行资源配置的关键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

企业通过内化的市场交易来减少交易费用。

随着企业的扩大,管理费用随之扩大,当两者相抵时,企业停止增长。

企业规模的极限限左了单个企业规模的有限性。

因此,面对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单个企业无能为力,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许多单个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这样就在一泄程度上减少了交易费用,而且协同的管理费用相对于单个企业的管理费用为低。

这样参与联盟的个业都能获得较同行业同类个业自主生产更大的利润,因此,个业愿意参与协同工作,服从核心企业的任务分配与调控,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创意产业演化过程中,企业与个业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联盟,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行为动机。

为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创意产业内的成员企业加强彼此合作,优化白身所在的协同绩效,往往会通过签订有效的契约来激励彼此之间达成更为密切的合作,避免成员企业的投机行为,节省交易成本。

运用交易成木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创意产业的演化。

创意产业演化是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亨的基础之上的。

二、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内容(-)微观视角的定义1.科斯对交易成本的定义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首次提岀了交易成本概念。

科斯说,“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组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

这里所说的市场运行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

然而,尽管科斯一直认为《企业的性质》一文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明确地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经济分析",但是在这篇文章里,他没有给交易成本下一个明确的左义。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一、关于交易成本内涵的研究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思想源自于科斯1937 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

在该文中,科斯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

他说:“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

……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1】。

他认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一代价就是交易成本,为节约交易成本,企业代替了市场,当企业代替市场所节省的交易成本与所增加的管理费用相等时,企业规模达到均衡点。

在1960 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明确使用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且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

他指出,“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订契约、实施监督以保证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等等。

这些工作通常是要花费成本的”【2】。

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至少包括以下三个项目:(1)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

价格是不确定的,要将其转化为已知,进行市场交易的当事人必须付出代价。

(2)谈判和签约的成本。

因为交易人之间常会发生纠纷、冲突,这就需要讨价还价,签订和履行合约。

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3)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本)。

例如签订长期契约时面临的更大不确定性,在以后解决交易细节问题时需要花费的成本。

肯尼斯.阿罗(K.J.Arrow,1969)【3】最先使用“交易成本”这一术语,他指出,“市场失灵并不是绝对的,最好能考虑一个更广泛的范畴——交易成本的范畴,交易成本通常妨碍了(在特殊情况下则阻止了)市场的形成”。

他进而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和排他性成本;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成本。

C.J.Dahlman(1979)从缔约过程来说明交易成本,他认为,交易双方欲达成协议,必须相互了解,将可能的交易机会告知对方,而这种信息的传递和获得是要耗费时间和资源的;如果交易的一方有多个经济代理人,那么在决定交易条件时,还会产生某些做决策的成本;相互同意的条件确定后,还有执行所订协议的成本以及控制和监督他方以确定是否按照所订协议履行其责任的成本。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文3000字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的增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成本控制的研究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对成本控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

一、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1. 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数据,对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预测和计划,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确定偏差和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直接成本法是将所有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相应的成本中心,以便更好地掌握成本的来源和用途。

间接成本法是将所有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数分配到各个成本中心,以实现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控制。

2. 现代成本控制方法现代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活动基础成本控制(ABC)、目标成本控制(TC)和生命周期成本控制(LCC)。

ABC方法是根据活动的实际资源消耗情况,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以实现成本的精确掌控和合理分配。

TC方法是根据企业的利润目标,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然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实现目标成本的控制和实现。

LCC方法是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成本考虑,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以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和控制。

3. 成本控制策略成本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成本是通过降低各项成本的支出,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以实现总成本的降低。

提高效率是通过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减少浪费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实现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降低。

优化资源配置是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二、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长两个方面。

成本的降低是通过成本控制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实现各项成本的降低和优化,从而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

交易成本测度研究综述

交易成本测度研究综述

交易成本测度研究综述引言不同数量的交易成本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即它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市场形成和有效运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量化交易成本对研究制度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交易成本深入分析的过程是对各行业和经济整体运行态势的“定制”说明的发展,它使得经济学的研究以一种更实际的方式与现实相结合。

交易成本本身是一个开放概念,不同角度的分析各有偏颇,对其进行量化研究的重点是如何选择合宜的定义及有效的变量对其进行描述。

这可能会产生选定的理论变量与使用定义之间的偏离,实际使用的数据与替代变量之间的偏离,影响了测度结果的有效性和解释能力。

本文将从交易成本的直接测度、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下交易成本对个人决策和企业决策的影响、公共政策中的交易成本这三个方面展开文献梳理和展望。

交易成本的直接测度(一)交易成本的宏观经济学测度理想情况下要对交易成本进行精确测度,就需要对每项市场交易进行逐一检验并对各种相关成本进行分离,但这种做法显然不具备可行性。

因此,Wallis and North(1986)在其对美国经济1870-1970年间交易成本测度的开创性研究中,采取将市场交易进行逐步分解的方式,直至获得他们认为是交易成本的部分。

他们首先将市场交易活动从各种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并根据是否参与市场交换划分为交易部门和非交易部门,同时进一步区分了转换费用和交易费用。

虽然他们是按照传统的经济学做法考虑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但在实际测度中仅用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来最终表示交易成本的量,即以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中提供交易性服务的员工工资额作为交易成本的量,并通过GNP的调整来进行纵向比较。

对每一笔市场交易进行成本分离和测度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而对整体市场交易部门的规模进行估算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

他们的结论显示在这100年间,美国的交易成本/GNP增长了将近一倍,交易部门的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扩大。

沿着Wallis and North(1986)的思路,Dollery and Leong(1998),Ghertman (1998),Dagnino-Pastore and Farina (1999),Van Dalen and Van Vuuren(2005),缪仁炳、陈志昂(2002)对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阿根廷、荷兰、中国等国的交易成本进行了测度,及卢现祥、李小平(2008)从三大产业角度的测度,笪凤媛、张卫东(2009a)对中国非市场交易费用变化的估算,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一个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一个文献综述
( 西财 经大学 经 济学 院 ,江 西 南昌 3 0 1 ) 江 3 0 3
【 要】传 统 贸 易理 论 所讨 论 的 形成 比较 优 势 的 成 本 ,主要 为 生 产 成 本 。但 是 ,在 现 实国 际 贸 易活 动 中 , 交 易 摘 成 本 在 塑造 一 国 比较 优 势 时也 发 挥 着 重要 作 用 。通 过 回顾 国际 贸 易 中的 交 易 成本 及 其 与 生产 成 本 和 贸 易成 本 的 关 系、 国 际 贸 易 中 的 交 易成 本 的影 响 因 素及 其 度 量 、 引入 交 易 成本 分析 的 国 际 贸 易 变化 之 相 关 文献 ,指 出 :现 有 文 献 未 严格 区 分 “ 易成 本 ” 和 “交 易成本 ” 贸 ,迄 今 为 止 新 制度 经 济 学 中对 交 易 成本 的测 度 与 贸 易理 论 中基 于
21 0 0年 7月 第3 2卷 第 7期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0 N TEM PO R Y ECO N O M Y & M AN AGEM EN T AR
J . 1 u1 20 0
VO . 2 NO. I 3 7
国际贸易 中的交易成本 : 一个文献综述
杨青龙


引 言
现实 中 的 国际 贸 易活 动 往 往 受 到机 会 主义 行
贸 易 中 的 交 易 成 本 逐 步 为 人 们 所 重 视 。 新 制 度 经 济 学 认 为 , 交 易 的 本 质 乃 产 权 的 交 易 ,而 “ 权 产
为 倾 向的 干扰 ,国际贸 易 中的交 易成 本 是重 要 的 。 比如 ,在宏 观 层 面 ,美 国一 方 面宣 扬 自由 贸易 政 策 ,力 方面在 保护主 国在 贸 图在 全球 义大 易政 全 金 旗 策 球 范 围 内推 融 危 机袭 来 ,对 其诸 多 上 “ 尔反 出 行 时 产 尔 贸 易 自 由化 ,美 国又举 业 实 施 贸易 ” 的做 法表 ,但 另 一 起 了 贸 易 保 护 。美 明在 国际

成本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成本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成本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英文回答:Cost Management: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Cost management is a critical aspect of business operations, as it enables organizations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reduce expenses, and improve profitability.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ost management research, exploring its various dimensions, methodologies, and best practices.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The concept of cost management has evolved over time, from its roots in traditional accounting practices to its modern emphasis on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numerous theories and frameworks to explain cost behavior and optimize cost management processes. Theseinclude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target costing, and value-based costing (VBC).Cost Classification and Estimation Techniques.Cost management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ost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nd estimation techniques. Direct costs are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specific products or services, while indirect costs are shared acrossmultiple activities. Estimation methods, such as time and motion studies, parametr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provide reliable estimates for various cost elements.Cost Reduc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Organizations employ various strategies to reduce costs and optimize their operations. Value analysis, process mapping, and lean manufacturing principles help identify and eliminate waste and improve efficiency.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assess thepotential outcomes of cost-saving initiatives.Technology and Cost Management.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cost management practices.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s provide real-time data and analytics for better cost monitoring and decision-making. Cloud comput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automate cost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task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Cost Management.Cost management practices vary across countri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regulatory, and cultural facto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ace challenges in applying uniform cost management standards and achieving cost synergies across their global operations.Emerging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Current trends in cost management include a focus on sustainabilit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Researchers are exploring the use of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enhance cost management capabilities.中文回答:成本管理综述。

关于企业交易成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交易成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交易成本理论的文献综述姓名:***学号:************学院:管理科学学院课程:企业理论指导老师:***日期:2014年5月25摘要:人类的成长来源于对宇宙的思索,之所以发展,也离不开探索。

而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在当今世界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企业的存在也并非是偶然的,从企业理论的角度来讲,由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因此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这一思想,最早源自于1937年科斯发表在《经济学》上的《企业的性质》,作为交易成本理论的开山鼻祖,科斯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向我们详细的解释了企业存在之原因,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其表述为“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交易所执行一笔交易所花费的成本”。

关键词: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科斯,交易成本测量一、关于交易成本内涵的研究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正如生产活动存在着生产成本,交易活动也必然存在着交易成本。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周内经济组织的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

通过这一定义,交易成本被看做是一系列的制度成本,如:信息成本、契约的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等。

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来的,并且它的这一理论为新古典经济学原有的零交易成本的假设前提做了修正和改进,使得经济学理论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以交易成本为零作为前提假设条件的,这一假设确实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同时它本身也存在着问题,例如:它无法解释市场中为什么存在不同的交易形式,物物交换和借贷于货币的交换,拍卖形式以及双边讨价还价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又比如:既然市场是人们生产生活中进行合作最有效的形式,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存在?再比如:在企业中进行分工合作的人,为什么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进行合作?而科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旨在修正和补充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中对于交易成本假设这一不够完善的理论。

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解释综述论文

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解释综述论文

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解释综述论文供应链管理的兴起源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两者关系紧密,相互影响。

从交易成本含义的界定和交易成本相关理论的对于实践中供应链的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交易成本的经济学解释进行综述,归纳交易成本的内涵。

【关键词】交易成本谈判费用关系成本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TC)最早起源于制度经济学, 科斯(Coase?R?H )认为交易成本(费用)就是市场上发生的每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费用[1]。

1937年科斯第一次开辟了交易费用分析的新思路[2]。

科斯通过研究企业性质,认为市场运行过程中,各组织的交易存在着交易费用,它是“运行价格机制的成本”,包括2 项:(1)获取市场信息的费用;(2)谈判和履约的费用。

科斯首先打破了交易零成本的观念[3],认为任何交易都会产生正成本;然后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对企业之间的交易展开了分析,指出从现实环境的观察中,经济学家同意价格机能是一种较佳的协调机制,但也承认企业家的协调功能。

后来,阿罗认为[4] “交易活动是构成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把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系统的运行费用”,“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成本。

”达尔曼(D ahlm an?C?J)认为[5],交易成本包括获取信息的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以及执行和控制成本。

这些都属于传统的交易成本理论。

威廉姆森在正式提出交易成本的内容前,曾分析不同资产专用性下的治理成本,并总结了不同的治理结构[6]。

后来在1996 年出版的《治理机制》中提出交易成本包括:(1)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成本;(2)使协议适应预期不到的突发事件成本;(3)实施协议的成本;(4)终止协议的成本;(5)获取市场信息的费用;(6)为避免冲突而进行的谈判并付诸法律而支付的费用。

1986年,马修斯[7]提供了这样一个定义: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监督及强制合同执行的费用,与生产费用不同,它是履行一个合同的费用。

交易成本经济学综述

交易成本经济学综述

科 斯从节约 交易费用 的角度解释 了企业 产 生原因及 业的边界 ,食业是 以一个 市场 契 约代替 了一 系列市场契 约 ,是一 系列契约 的连 结。企业 的性质就是 一种被选择 的可以 节 省交易成本 的组织 ,把在 市场上交 易成本 很 高的交易 内化 于企业之 中。威廉姆森 和克 莱 因等 将企业 视为治理结 构,威廉姆森 用资 产 专用性 、交 易的不确定 性和交易频 率三个 维度 来刻画交 易的性质 ,其基本结 论是:在 不确 定性足够 大的前提下 ,资产 专用性和 交 易频率 决定规制 结构的选择 。而杨小凯 和黄 有光 则建立 了企业分析 的…般契约模 型,在 《 专 业化与经 济组织》 中将 企业定义 为贸易 伙伴 之间 的一 种剩余权结 构,它使 一方有支 配 另一方劳动 的权利 ,并拥 有双方合 约的剩 余权 ,企业 以问接定价的方 式来降低交 易费 用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不足和低效。 Al c h i a n和 Wo o d wa r d在团队生产背景下 探讨 了资产专用 性与企业所 有权配置 间的关 系…一 “ 在资本主义制度 中,企业所 有权 状况 可以保护某些 团队成员 的企业专用性投资 ” , 他们还 认为对企业 的定义太 狭窄,而 “ 更 重 要 的足考 察各种 形式的 团体 活动 以理解 组织 形式 的原因和结 果,无论它 是社会俱乐 部、 运动 团体、婚姻 ,还是用于 出售的商 品和 服 务 的生 产 ” 。
交易成本经 济学的研 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


交 偶 易 然 关系 的治 理 ,交 易成本经 济学转移 了人们 的注 意力 , 使之更多地转 向了对交易后契约 的研究 。 交 易成本经 济学采用微 观分析 方法 、比 较制度分析方法,将交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 , 最重 要的是交 易成本 ,然后 由交 易成本而研 究各类合 同,从各类 合 同中发现相应 的治理 结构 ,由此考察各种 经济制 度,再从效 率上 对这些制度进行 比较 。威廉姆森 : “ 这里使用 的一般微 观分析 方法有普遍 应用的价值 。 因 为这样才 能把交 易当作基本 分析单位 ,才能 切实 突出交易 的各种属性 ,才能根据 具体情 况,去设计各种制度 ” 它结合 了经济学、组 织理论和 契约法 ,强调交 易成本的节约 和事 后治理 的重要性 ,是~种跨 学科、交叉 研究 的理论 与方法 。科斯 同样强 调微观 、比较分 析方法 ,科斯在 其著作 《 企 业的性质 》中采 用 比较 的方法研 究企业和 市场,从 而探 究企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将对成本管理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成本管理概述成本管理是指在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规划、控制、分析和优化的一种管理活动。

成本管理旨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成本管理文献综述1.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成本管理阶段:以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为代表,主要关注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2)战略成本管理阶段:强调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关注成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

(3)作业基础成本管理阶段:以作业为基础,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动态监控和优化。

2.成本管理方法研究(1)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作业的分析,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有助于企业发现成本浪费的环节,从而降低成本。

(2)目标成本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定产品目标成本,通过成本策划、成本控制等手段实现成本降低。

(3)供应链成本管理:关注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成本优化,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3.成本管理实践应用研究(1)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2)服务业成本管理:关注服务业的特点,如人力成本、服务质量等,探讨如何实现成本优化。

(3)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从组织结构、制度、流程等方面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效果。

三、总结成本管理文献综述展示了成本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结合,以期为我国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注:本文仅为范文,禁止用作其他用途。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成本控制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1 引言在不断寻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今天,成本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重视成本。

我国汽车行业历经多年,对成本控制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我国整体汽车制造业的成本控制体系还处于初中期的探索过渡阶段.而SAP系统是由德国SAP 公司开发的企业资源计划大型系统集成管理软件,包括财务、成本,资产、销售、原材料、生产等企业管理所有的基本功能,二者的相结合也使得成本控制体系更加完善,针对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情况,许多国内外专家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 研究成果2。

1 国外文献研究Anthonia和Chiaka(2014)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的记录,在阿南布拉州小企业经营者的库存控制和定价能力的需要。

在研究中采用了一个描述性的调查研究,其中涉及280个注册的小企业运营商在国家。

研究发现,记录保持,存货控制和定价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但占有的水平仍低于预期.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最后提出了一个培训计划,是基于安装在小型企业运营商的对记录保持和库存控制技能的计划,需要的业务操作。

Onojah和Unegbu(2013)认为折旧是一个复杂的术语,会计实务标准状态下(SSAP)折旧是磨损.当它被看作是价格的下跌,应谨慎使用,尤其是在预期中的经济使用年限的资产是短暂的或用新技术时间的通用性,从而使恢复或替换资产的账面价值是非常困难的。

Marie,Aleksej和Anthony(2013)基于对英国的服务管理中小企业(SME),投入到SAP业务的研究。

实证研究突出了在面临真正的单一的SAP系统中,成本所出现的困难和过程的困难,是以确定的第三方供应商可以集成或定制SAP业务之一。

2。

2 国内文献研究金勇,张文敏(2013)认为SAP 系统对生产型企业在降低采购成本、精确库存控制、合理安排计划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明了 SAP 系统对企业采购的整合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并且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在企业现金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产品成本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模板范本】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模板范本】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摘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1.成本控制理论文献回顾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人们不断地寻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得质量更优、数量更多的劳动成果,通过交换最大限度的实现超过社会平均劳动耗费水平的经济利益,这种价值规律和利益机制的动机,正是成本控制产生的理论基础.[1]1.1国外研究文献成本控制产生于19世纪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随着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化大生产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现代意义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基本形成,成本控制也就开始在企业管理中确立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回顾成本控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

这一时期成本控制方法主要有标准成本制、预算控制、变动成本法、价值工程。

(1)标准成本制泰罗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科学管理学说.他提倡的定额管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等都体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思想,其中标准化原理不仅带来时间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而且推动了成本会计、成本核算的改革.受其影响,随后在会计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应运而生。

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生产定额或标准制定出产品的目标成本,并根据目标成本实施成本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

(2)预算控制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控制成本有效的办法除了制定标准成本以外,还有预算编制.1921年,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案》,对于企业实行预算控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竞相采用预算控制。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预测等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预测四个方面综述相关文献,以全面了解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它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和计算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标是准确计算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成本信息,以便于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决策。

相关文献研究了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的成本核算模型和算法,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它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成本水平。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利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相关文献研究了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如精益生产、价值工程和成本意识培养等,以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

第三,成本分析是对企业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成本分析的目标是找出成本的组成和变动规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关文献研究了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如成本构成分析、成本变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成本,找出成本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成本预测是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和估计的过程。

成本预测的目标是为企业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目标。

相关文献研究了成本预测的方法和模型,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和专家判断等,以提高成本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预测等方面。

相关文献研究了成本管理的方法、技术和策略,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和效益。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成本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成本管理在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下的应用情况,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和实用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交易费用理论文献综述新制度经济学发源于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的两篇巨著,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

之后在哈耶克、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完整理论体系。

本文将只对其中的交易费用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一、交易费用的定义尽管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并且交易费用理论也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最核心、最具原创性的概念,但是关于交易费用的定义却在不同经济学家那里有不同的解读。

“交易费用”的概念首先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1937)提出,他认为交易费用是为完成交易所必需的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文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也即发现价格的成本,具体包括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

肯尼思·阿罗(1969)是第一个使用就“交易成本”这一术语的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

威廉姆森(1985)则把交易成本规定为经济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代价和费用;张五常(1983)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

二、交易费用的成因在科斯的分析中,科斯并没有专门分析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团。

科斯首先赋予“交易”以稀缺性,或者说,他首先认识到交易(活动)的稀缺性,就使分析“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有了基础、但科斯并没有明确指出;稀缺就是产生交易费用的根源尽管他实际上已经揭示出了这一点,他只是从实事出发,把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但他没有分析其产生原因。

交易成本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文献综述

交易成本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文献综述
1 7 0
Wi n c o o p( 2 0 0 4 )认为,贸易成本是 除了生产商 品的边 易部门和非交易部 门,并通 过计算在市场上能通过 定
际成本之外 的把商品送达最终使用者的过程 中所发生 价反映的交易成本来 代表交易成本 的大小 ,通过测算
的一切费用 ,包括运输 成本 ( 既包括运费也包 括时间 发现 ,美 国 的交 易 成本 占 G N P的 比重 由 1 8 7 0年 的
成本 ) 、政策壁 垒 ( 关 税和非关税壁 垒 ) 、信息成 本、 2 4 %增加到 1 9 7 0年的 4 7 % ,他们 由此得到一个一般性 合同执行成本 、汇率成本 、法律 和监 管成本 以及 当地 结论 ,即交易成本 占 G N P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
作者简 介 : 杨青龙 ( 1 9 8 2 ~) ,男 ,湖北荆 门人 ,南京财经 大学国际经 贸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 师,经济学博 士,研 究方 向: 综合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刘双 ( 1 9 9 0一 ) ,女 ,山 东济宁人 ,南京财 经大学国际经 贸学院硕士研 究生,研 究方 向: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 。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青年项 目 “ 综合成本 上涨对长三 角地 区产业升 级的影 响研 究” ( 1 2 C J Y 0 0 4 ) ,项 目负责人 :扬 青 龙 ;江苏省 高校 “ 青蓝工程”创新 团队和优 秀青年骨干教 师资助项 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 工程 资助项 目。
济 发展 产 生 重 要 影 响 。在 这一 背 景 下 ,交 易 成 本 的大 “ 交易成本 在 经 济 中 的作 用 相 当于 物理 学 中的摩 擦
_ 4 ;汪丁丁 ( 1 9 9 5 )指 出,交易成本 是制 度选择 小可能对一国 ( 或地 区)产业升级的进程 、速率 和方 力” 向产生重要影响。为此 ,笔者将 现有文 献分为如下三 的机会成本 ,由每一个 博弈 主体的最高主观价值所 决 1 9 9 7 ,P . 3 )将交易 成本定义 为转移 、 类进行梳理 : ( 1 )关于交易成本 的内涵、外延与测算 定 ;巴泽尔 ( 方法 ;( 2 )关于产业 升级 的内涵 、外延与评价 方法 ; 获取和捍卫权利 的相关成本 。

关于企业交易成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交易成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交易成本理论的文献综述姓名:***学号:************学院:管理科学学院课程:企业理论指导老师:***日期:2014年5月25摘要:人类的成长来源于对宇宙的思索,之所以发展,也离不开探索。

而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在当今世界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企业的存在也并非是偶然的,从企业理论的角度来讲,由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因此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这一思想,最早源自于1937年科斯发表在《经济学》上的《企业的性质》,作为交易成本理论的开山鼻祖,科斯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向我们详细的解释了企业存在之原因,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其表述为“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交易所执行一笔交易所花费的成本”。

关键词: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科斯,交易成本测量一、关于交易成本内涵的研究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正如生产活动存在着生产成本,交易活动也必然存在着交易成本。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交易成本包括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周内经济组织的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

通过这一定义,交易成本被看做是一系列的制度成本,如:信息成本、契约的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等。

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来的,并且它的这一理论为新古典经济学原有的零交易成本的假设前提做了修正和改进,使得经济学理论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是以交易成本为零作为前提假设条件的,这一假设确实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同时它本身也存在着问题,例如:它无法解释市场中为什么存在不同的交易形式,物物交换和借贷于货币的交换,拍卖形式以及双边讨价还价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又比如:既然市场是人们生产生活中进行合作最有效的形式,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存在?再比如:在企业中进行分工合作的人,为什么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进行合作?而科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旨在修正和补充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中对于交易成本假设这一不够完善的理论。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

成本管理文献综述范文前言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实现盈利的关键之一。

在现代企业中,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本管理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本文将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成本管理是指企业按照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工具来管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它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盈利。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两大方面。

成本核算主要是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明确、分类和计算,以便于企业了解各项成本的来源和支出情况,并对经营决策做出合理的判断;成本控制则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控制不必要的支出,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等。

市场环境的变化会改变企业的需求、产品定价和竞争状态等,从而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

产业结构则影响着企业的价格、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则决定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全面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和活动基础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控制是最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综合应用成本控制的各种手段,使企业的成本从总体上得到有效控制;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积极寻求成本削减的手段,它通过制定成本目标,采取适当的成本管理措施,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活动基础成本管理则是一种新兴的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清楚地划分出每个活动的成本,着重降低非价值增加活动的成本,从而实现成本管理的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外,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时还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如成本控制表、成本预算表、成本收支表、成本效益分析表等。

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决定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据学者研究,成本管理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成本领先策略、成本平衡策略、文化策略和动态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易成本文献综述一、交易成本的含义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

他认为,企业的存在是由于“使用价格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一代价就是交易成本。

在1960 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明确使用了交易成本的概念,他指出,“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和谁交易、告诉人们自己愿意交易以及交易条件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拟订契约、实施监督以保证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等等。

这些工作通常是要花费成本的”。

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至少包括以下三个项目:(1)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

价格是不确定的,要将其转化为已知,进行市场交易的当事人必须付出代价。

(2)谈判和签约的成本。

因为交易人之间常会发生纠纷、冲突,这就需要讨价还价,签订和履行合约。

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3)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或成本)。

例如签订长期契约时面临的更大不确定性,在以后解决交易细节问题时需要花费的成本。

在科斯之后,众多学者对交易成本的概念进行了自己的理解。

肯尼斯•阿罗最先使用“交易成本”这一术语,他将交易成本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和排他性成本;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成本。

奥利佛•威廉姆森进一步发展了交易成本这一概念。

他认为交易成本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

威廉姆森将合同方法作为分析交易最基本的方法,把交易成本划分为合同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成本和签订合同之后的“事后”交易成本。

事前的交易成本包括起草、谈判和维护一项协议的成本;事后的交易成本包括:当交易偏离了所要求的准则而引起的不适应成本;倘若为了纠正事后的偏离而做出双边努力,由此而引起讨价还价成本;伴随建立和运作管理机构而带来的成本;确保各种承诺得以实施的保证成本。

同时威廉姆森还对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他特别强调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这三种因素。

按照威廉姆森的见解,倘若上述三个因素不是同时存在的话,交易成本就不会存在。

张五常从一般意义上定义交易成本,他认为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没有交易、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滨逊•克鲁索经济中的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他还将交易成本的概念扩展至“制度成本”,其中“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订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

从而,在张五常的交易成本理论里,所有的组织成本都是交易成本。

诺斯从组织生产的角度来说明交易成本。

他将交易成本界定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

在他看来,交易成本不仅与组织生产的制度结构有关,还与生产的技术条件有关。

汪丁丁从博弈均衡的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理解,并从机会成本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定义的尝试。

他认为,交易成本只能通过制度选择的多人博弈过程的均衡状态来确定。

埃格特森与巴泽尔定义角度类似,明确将交易成本概念与产权概念联系起来,前者将交易成本定义为“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用”。

后者则将交易成本定义为“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

杨小凯则将交易成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生交易成本,一类是内生交易成本。

前者是指交易双方在决策前就知道其水平的交易成本,它包括运输费用、贮藏时商品腐化造成的费用,交货不及时造成的费用,执行交易时的各种费用,甚至税收等。

而内生交易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所谓广义交易成本是该种交易成本水平要在决策的交互作用之后才能得到的,它由交易次数和每个交易的成本之积决定。

狭义的内生交易成本则是指“机会主义行为使分工的好处不能被充分利用或使资源配置产生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歪曲”,它是能够利用博弈工具加以刻画的。

这些解释通过与最优状态的比较突现了交易成本的效率损失性质,但由于最优状态的难以确定性,使得这类定义更加具有理论意义而少了一些操作性。

虽然上述交易成本概念的表达各有不同,但究其实质却是一致的——市场并不能自动、无成本地调整,市场交易者存在了解市场信息的困难,经济运行不是平滑无摩擦的。

因此,交易成本是经济运行的摩擦力,它不但包括市场运行的费用,也包括企业组织内除生产成本外的管理成本、制度成本等。

经济学家们对交易成本的表述尽管不一致,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理解。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思想,仅局限于对市场定价机制的解释,注意到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转存在代价,企业替代市场的原因就在于企业内部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并未对交易成本的具体构成和形成机制进行详细描述。

阿罗、威廉姆森和汪丁丁对交易成本的理解则推广到微观比较经济制度分析上,使一些问题更明朗化,交易成本作为一种制度选择的分析工具。

只是汪丁丁更明确地指出交易成本的一种机会成本性质。

杨小凯的解释则将交易成本从制度比较分析推广到了对制度最优化的分析,从效率损失的角度对交易成本进行刻画,但其理论性强于实际操作。

张五常从产权的角度将交易成本扩展到对整个人类制度分析,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就会耗费交易成本,但未对交易成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诺斯从人类分工所执行的功能入手,进一步细化了交易成本的内涵,在考虑制度对交易成本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技术因素。

埃格特森与巴泽尔则从产权的角度明确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

埃里克.弗鲁博顿和鲁道夫.芮切特以及厉以宁的表述使交易成本内容更具体化,明确指出交易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费用表现形式。

交易成本作为新制度经济学重要的基础性概念,尚缺乏一致性的理解。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经济学家基本已达成共识,即市场活动存在成本,只是对这样的成本发生原因、表现形式有着不同角度的理解。

在关于农产品交易的实际研究中应用广泛的是Williamson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解,他将交易成本分为三类: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监测)成本,这种观点。

其中,信息成本产生于预期的一项交易,是指获得价格和产品信息的成本以及识别合适交易对象的成本,获得价格信息的成本取决于市场价格信息容易获得的程度和价格的不确定性;谈判成本是实际达成一项交易的成本,可能包括委托成本、一项交易条款实际达成的成本和正式起草合约的成本;执行(监测)成本是确保交易另一方遵守交易条款所耗费的成本。

二、交易成本的测量方法在交易成本的测量方面,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宏观层面――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在宏观层次的交易成本的测量上,Wallis和 North的工作颇富开创性。

他们对交易成本的计量的基本思路如下:(1)划分经济活动。

将整体经济活动划分为交易活动和生产转换活动。

转换活动是直接把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交易活动是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交易成本就是与进行交换相关的、执行交易功能的成本;转换成本就是把投入转换为产出、执行转换功能的成本。

(2)界定测量内容。

并非所有的交易成本都能在市场上通过定价反应,所以仅计量可以通过市场定价反应出来的各种交易成本。

(3)明确交易活动类型。

交易活动包括交易产业的交易服务和非交易产业的交易服务。

交易产业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为产权交换而提供交易服务的各种部门。

非交易产业的交易服务是指为内部提供交易服务的职业活动,这些职业人员包括业主、经理、主管等。

(4)测量方式。

加总交易产业的价值和非交易产业的交易服务人员的薪酬。

他们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即经济越发达,交易部门的规模也越大,交易成本占 GNP 的比重也越大。

Wallis和North关于交易成本的测量方法被其他学者仿效。

Ghertman以比较视角研究了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四个发达国家在 1960-1990 年间交易成本的变动趋势,通过国际比较提出影响经济效率的因素和相关的政策问题。

他运用交易成本——收入曲线作为分析工具,解释了经济绩效差异相对较小的国家诸如美、日、德、法之间的宏观经济效率差异。

Ghertman发现,收入——交易成本曲线斜率越大的国家,其交易成本越节约。

Dagnino和Farina结合Ghertman 的研究对上述四国和阿根廷经济中的交易成本做了比较研究。

得出一个有意义的命题:政府通过“坏”的法律可能人为地制造交易成本,在这种状况下,交易成本占 GDP 的比重会上升,而人均 GDP 可能减少,这也是对阿根廷经济长期停滞的一个解释。

运用Wallis和North关于交易成本的测量方法,Dollery 和 Leong 对澳大利亚的交易成本也进行了计量,他们发现澳大利亚的交易成本占GNP的比重从1911年的32%上升至1998年的60%,从而证实了 Wallis 和 North 的结论。

Aleksander Sulejewicz 对 1996-2002年波兰经济体中的交易成本进行的计量,结果发现在短短6年内交易成本占GDP的比重从49.70%上升到67.25%。

张五常将全部第三产业的产值以及第一、二产业的量度和监管费用作为总的交易成本,计算出香港的交易成本占其GNP的80%。

我国学者缪仁炳和陈志昂基于Wallis和North对经济活动的划分,采取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核算方法,按职业划分交易人员与非交易人员,对我国1978-2000年的交易成本测度结果表明,交易成本与经济增长(GDP)之间高度显著。

金玉国借鉴North等人的做法,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转换部门和交易部门,借助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对我国外在性交易成本——交易部门所产生的交易成本进行了计量。

研究得出结论,计算期内交易成本的绝对规模是扩大的。

但从相对规模来看,交易成本占GDP的比重似乎没有变化。

交易成本下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制度的变迁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所以他认为,从交易成本节约角度看,近十几年我国体制转型的绩效是十分显著的。

劳泰艳比照上述Wallis等人的方法对我国1990-2003年的不同行业的宏观交易成本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私人交易成本是总交易成本的主要部分,大概占75%左右。

公共交易成本的变化趋势更明显,变化幅度较大。

总交易成本的比重从在1990年开始上升1993年到达顶峰后开始下降,在1996年到达谷底然后又开始上升。

从1993年到2003的走势像一个较平缓的U字。

2.微观层面――比较研究威廉姆森对微观企业层面上交易成本的研究莫定了方法论基础。

在威廉姆森看来,“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是相互依存的”,尽管直接计量“事前”和“事后”的交易成本很困难,但可以通过对制度的比较来对交易成本做出测量。

例如,如果要用G1、G2表示一组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G*是被选中的安排,C1和C2是制度安排方案所对应的交易成本,则可以得到如下式子:若 C1< C2,G* = G1若 C1> C2,G* = G2(1)威廉姆森指出,首先要揭示各类组织(制度)安排有所区别的组织属性如何影响与组织相关的成本,然后以差别化方式将上述成本的发生与交易的各个可观察维度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