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可编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结合区文化部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通知,加强对本镇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歇马镇基本情况
歇马镇位于北碚区西南部,幅员面积58.5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8万余人,是重庆市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百个经济强镇”之一。歇马镇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抗战时期,民国政府立法院、司法院、最高法院、检察署等六大机构都迁建于此。世界名人教育家晏阳初博士曾在此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其居住的“晏宅”小院保护完好。重庆十大景观之一的磨滩瀑布坐落于此地,其落差有34米,气势磅礴,声震山谷,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
二、歇马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镇文化建设在上级各部门和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致力于打造文化强区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2016年,随着网络整合,资金问题日益突出,加之镇财政紧张,对文化工作投入捉襟见肘,出现近两年我镇文化工作有滑坡现象:一
是资金瓶颈导致公共文化设施弱化。广播施舍未及时更新检修,图书室藏书和电子阅览室有待优化更新;二是文化队伍职能弱化。现我镇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编制为9人,实际在编7人,在岗1人,无专职职工;三是年轻文化专干严重匮乏。从镇到村社,都无文化专干;四是文化活动被动,见子打子,未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精神食粮。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文化建设环境良好
我镇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文化服务活动中心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文化艺术专职人员 4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成为全镇宣传文化事业的生力军。每年用于文化站业务的经费也逐年增加。文化中心活动正常。目前,建成了全镇10个行政村图书室,10个文化中心户、三农讲堂、健身场所等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活动开展正常,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底蕴深厚,队伍庞大,文化建设阵地广泛
近年来,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依托北碚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切实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使文化阵地由平面的、单一的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乡文化站通过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电影公映、送书下乡等,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看电影、看戏、看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目前,建成了全镇10个行政村图书室,10个文化中心户、三农讲堂、健身场所等文化阵地建设实现了全覆盖;镇拥有秧歌队、腰鼓队、太极拳(剑)队、高跷队等5支文艺队伍,每个村都有一支以上的文艺演出队伍,常年参加文化活动的人员达2000人以上。天马村农家书屋念好“建、
管、用”三字真经,建成3年来,逐步成为全村1728户、5363名村民增才干得实惠的“黄金屋”、培养培育新型农民的知识库、缩差共富的助推器,2016年被授予重庆市“十佳书屋”称号。
(三)结合实际,创新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结合本镇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特色,不断提升节会文化品味。
1、文化中心户和基层文化指导员“两条腿”走路,探索群文活动新路径。
从2003年起,中心就推出了文化指导员制度,落实基层文化指导员30人,他们在基层普及文化知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今年中心又推出了文化中心户制度,在每个行政村落实了1户中心户,并在人、财、物上保障其发挥作用,带动和辐射了1600多户群众参与其中。
2、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投入常态机制。
今年,镇筹集资金30多万元,对文凤、虎头两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全镇实现了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并逐步向社一级延伸,打牢最基层文化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乡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自身环境、场地简陋、经费紧缺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工作开展难度大,特别是以文补文方面,没有固定资金收入,给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具体情况是:
(一)专业人才紧缺
现我镇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编制为9人,实际在编7人,在岗1人,无专职职工,由于缺乏专业文化人员的指导,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化水平低,而且素质参差不齐,文艺后备人才相当缺乏,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县、乡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化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室、文化户开展活动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主要靠临时筹集。经费的匮乏,造成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三)文化建设观念滞后
对于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建设上打不开路子、迈不开步子,缺乏创新意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发展文化事业的探索。
(四)文化保护及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薄弱
我乡由于受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民俗文化挖掘力度《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附送:
乡镇文化改革发展年终工作计划
乡镇文化改革发展年终工作计划
乡镇文化改革发展年终工作计划
乡镇文化改革发展年终工作计划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加快文化大改革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文化建设高潮,全面提升我镇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经过认真调查深入研究,特制定我镇xxxx年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计划。
一、xxxx镇文体事业发展情况 xxxx镇文体事业发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被国家、安徽省命名为“全国亿万体育健身先进乡镇”、全国文化“双百工程”和安徽省“杜鹃花工程”示范点,是安徽省文明创建工作“先进乡镇”,多次被安庆市评为“文明示范乡镇”。xxxx镇现有500平方米综合文化站,内设有多功能大厅、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展览厅、办公室、资料室等娱乐活动室。xxxx电影院建于1980年,有专职放映员2名,有数字电影一套。电影院场地面积550平方米,设置观众座位席600个,可容纳700多观众,年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科教、文化影片100场次左右,还送电影下乡(xxxx、冶溪两个乡镇)是目前全县仅存的唯一一所乡镇级电影院。镇内文体活动经常性开展,成立了腰鼓队、舞蹈队、夕阳红老年健身队等多个文艺骨干队伍,有乒乓球馆和篮球运动场地多处。大部分群众积极性高,积极参与政府或文化部门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并自发组织开展多项文体活动。
二、境内历史文化概况 xxxx镇是全县历史文化大镇,历史文化悠久:有佛教名山--司空山,有三个新石器古文化遗址,有xxxx老街,有唐、宋、元、明、清各时期高僧古塔林,有唐、宋年间古牌坊、古寨址、古桥、明清时期高官古墓葬、古宗祠、明清时期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