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行政争议(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合集下载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则。

2. 掌握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和行政诉讼的基本内容。

3. 理解行政法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中的作用。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1.1 行政法的定义1.2 行政法的特征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1 行政合法性原则2.2 行政合理性原则2.3 行政公开原则3. 行政行为3.1 行政行为的分类3.2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3.3 行政行为的无效与撤销4. 行政主体4.1 行政主体的概念与分类4.2 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4.3 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5. 行政诉讼5.1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5.2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5.3 行政诉讼的程序与制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则、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和行政诉讼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件,引导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法庭模拟法:组织学生进行法庭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的表现。

2. 考试成绩:期末笔试,测试学生对行政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评价:法庭模拟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行政法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4. 法庭模拟器材:法庭模拟活动所需器材。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则。

2. 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和行政诉讼的基本内容。

3. 行政法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2.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和无效、撤销的条件。

3. 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界定。

七、教学安排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第一章:行政法基本概念与原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

2. 让学生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3. 让学生了解行政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2.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3.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4. 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门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引发学生对行政法的兴趣。

2. 讲解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阐述行政法的定义,解释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

3. 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介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如依法行政、行政公开、行政公正等。

4. 讲解行政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分析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门的关系。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进行分析讨论。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行政法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定期进行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行政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行政法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行政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行政法知识。

八、教学时间:本章内容计划授课时间为2学时。

九、教学难点:1. 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2.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十、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行政法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2. 收集典型的行政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制作教学课件,展示行政法知识和案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第十二章-文档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第十二章-文档资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及资格
行政复议申请人,是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 害其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 请,要求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依法作出裁决 的人。 1.复议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复议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益的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维持决定
维持决定是行政复议机关经过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认为其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从 而做出否定申请人的指控,肯定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 为合法、正确的决定。 1.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2.适用依据正确。 3.程序合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时间条件
时间条件又称申请时效,申请时效是对申请复议权的 时间限制,超过申请时效,将丧失申请复议的权利。


(三)形式条件
形式条件是指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应当提交书面复议 申请书。当然,申请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也可以 口头申请。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受理
行政复议的受理是指复议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后, 行政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而决定立案受 理的活动。申请人的申请行为与行政复议机关的 受理行为结合,标志着复议申请的成立和复议程 序的开始。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行政复议的排除范围
(一)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 (二)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做出的调解和 其他处理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行政复议主体与管辖


一、行政复议机关
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内部设立具体负责办理复议案件的机构 是行政复议机构。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1 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解释行政法的概念阐述行政法的主体、客体及内容分析行政法的基本特征1.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介绍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解释各个原则的含义及应用1.3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概述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行政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章:行政行为2.1 行政行为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行政行为的含义列举行政行为的种类,如行政命令、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2.2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阐述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等2.3 行政行为的无效与撤销分析行政行为无效与撤销的条件和后果讨论行政行为撤销的法定程序和途径第三章: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3.1 行政组织的定义与分类解释行政组织的概念列举我国行政组织的种类,如国务院、地方政府、部门行政机构等3.2 行政组织的法律地位与职能阐述行政组织的法律地位及其行使的职能3.3 行政人员介绍行政人员的概念、资格与职责分析行政人员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第四章: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4.1 行政许可的定义与特征解释行政许可的概念阐述行政许可的性质、特征和适用范围4.2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实施分析行政许可的设定条件、程序和期限讨论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监督与法律责任4.3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适用列举行政处罚的种类,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阐述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程序和救济途径第五章:行政诉讼概述5.1 行政诉讼的定义与特征解释行政诉讼的概念阐述行政诉讼的性质、特征和目的5.2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排除事项分析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讨论行政诉讼排除事项,如抽象行政行为、国家行为等5.3 行政诉讼的诉讼参加人介绍行政诉讼的原告、被告及第三人的概念与资格分析各个诉讼参加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第六章:行政诉讼的诉讼程序6.1 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解释起诉的条件与程序阐述受理行政诉讼的法院及其管辖权6.2 行政诉讼的第一审程序分析开庭审理、证据交换、法庭辩论等环节讨论第一审程序中的法律适用与裁判结果6.3 行政诉讼的第二审程序介绍第二审程序的启动条件与程序阐述第二审法院的审理范围与裁判规则第七章: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7.1 行政诉讼裁判的种类与效力列举行政诉讼裁判的种类,如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变更判决等阐述各类裁判的效力与执行前提7.2 行政诉讼裁判的执行解释执行行政诉讼裁判的程序与主体分析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7.3 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介绍非诉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类型阐述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程序与法律后果第八章:行政复议8.1 行政复议的定义与特征解释行政复议的概念阐述行政复议的性质、特征和目的8.2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与排除事项分析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讨论行政复议排除事项,如抽象行政行为、国家行为等8.3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介绍行政复议申请的条件与程序阐述受理行政复议的机关及其职责第九章:行政赔偿9.1 行政赔偿的定义与归责原则解释行政赔偿的概念阐述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如违法原则、过错原则等9.2 行政赔偿的范围与标准列举行政赔偿的项目,如赔偿金、赔偿物品等阐述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与赔偿方式9.3 行政赔偿的请求与处理介绍行政赔偿请求的条件与程序阐述行政赔偿的处理方式与赔偿决定的上诉途径第十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适用与发展10.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适用问题分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讨论解决适用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0.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趋势概述我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现状预测未来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现实的影响10.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与研究强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法学教育与研究中的重要性探讨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的途径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难点解析:行政法主体范围的确定,行政法客体的识别,行政法特征的深入理解。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行政行为、行政组织、行政强制、行政诉讼等基本制度。

3. 培养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行政组织及其职能3. 行政行为及其分类4. 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5.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与程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制度和程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提高学生运用行政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行政法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行政法教材。

2. 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行政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让学生了解行政法的基础知识。

2. 第二课时:讲解行政组织及其职能,让学生掌握行政主体的基本情况。

3. 第三课时:讲解行政行为及其分类,让学生了解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定。

4. 第四课时:介绍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让学生了解行政强制的法律适用。

5. 第五课时:讲解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与程序,让学生熟悉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

教案编写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行政法基本概念与特征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通过对比民事法、刑事法等其他法律体系,帮助学生理清行政法的特点。

2. 行政组织及其职能:通过图表、实例等方式,生动展示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职能划分。

3. 行政行为分类: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行政行为的法律特征和适用情况。

4. 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执行: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和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教案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
教师姓名

所属系所

适用专业

法学专业
学历层次

函授本科
继续教育学院制
教学进度计划
学 时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2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
第三章 行政行为概述
2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
2
第五章 具体行政行为
0
第六章 行政合同
0
第七章 行政指导
二、行政法治原则
三、公正、公开原则
四、控、护统一原则
五、行政效率原则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行政法的概念;
2、行政法的作用;
3、行政法的特点
4、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授课题目:
第二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课时安排2学时课序 Nhomakorabea第2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掌握行政主体、公务员、行政相对人的概念;掌握行政主体的分类、特殊类型的行政主体以及我国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法律地位;了解公务员法的立法宗旨以及相关的公务员具体制度。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类型,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职权及其优益性,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转移与丧失,外部行政主体,内部行政主体以及行政主体资格的确认,被授权组织与委托组织的概念与特征,理解第三部门含义与意义,公务员及其职务关系,公务员的法律地位,行政相对方的含义、法律地位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行政许可、行政合同、行政强制。
本章难点:行政强制。
教学过程设计

[法律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法律资料]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理解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的关系1.2 教学内容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定义、特征与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法案例,理解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的关系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法定义与特征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法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二章:行政组织与行政行为2.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组织的类型与特征了解行政行为的种类与效力理解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则行政组织的类型与特征行政行为的种类与效力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则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组织的类型、特征与行政行为的种类、效力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行为案例,理解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则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组织类型与特征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行为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三章:行政诉讼制度3.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诉讼的定义与特征掌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3.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的定义与特征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的定义、特征与受案范围、管辖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案例,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定义与特征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四章:行政诉讼参加人4.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原告与被告的身份与权利了解第三人的地位与作用理解代理人制度4.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原告与被告的身份与权利第三人的地位与作用代理人制度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原告、被告的身份、权利与第三人、代理人的地位、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案例,理解原告、被告、第三人与代理人在案件中的角色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原告、被告身份与权利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案例中第三人与代理人角色的分析能力第五章:行政诉讼的证据与证明掌握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与特点了解行政诉讼证明的标准与程序理解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提供与质证5.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与特点行政诉讼证明的标准与程序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提供与质证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特点与证明的标准、程序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案例,理解证据收集、提供与质证的重要性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证据种类与特点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案例中证据收集、提供与质证的分析能力第六章:行政诉讼的第一审程序6.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的步骤与期限了解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的特殊规定理解第一审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6.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的步骤与期限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的特殊规定第一审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的步骤、期限与特殊规定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第一审案例,理解当事人在程序中的权利与义务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步骤与期限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第一审案例中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分析能力第七章:行政诉讼的第二审程序7.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启动条件与期限了解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审理范围与方式理解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7.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启动条件与期限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审理范围与方式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启动条件、期限与审理范围、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第二审案例,理解当事人在程序中的权利与义务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启动条件与期限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第二审案例中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分析能力第八章: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8.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裁判的种类与效力了解行政诉讼裁判的执行程序与方式理解行政诉讼裁判执行中的特殊问题8.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裁判的种类与效力行政诉讼裁判的执行程序与方式行政诉讼裁判执行中的特殊问题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裁判的种类、效力与执行程序、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案例,理解特殊问题的重要性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裁判种类与效力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九章: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9.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标准与范围了解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程序与方法理解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对行政行为的影响9.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标准与范围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程序与方法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对行政行为的影响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标准、范围与程序、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案例,理解其对行政行为的影响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标准与范围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司法审查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章: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10.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的规定了解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的具体案例理解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的意义10.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的规定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的具体案例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的意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排除事项的规定与案例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排除事项的案例,理解其意义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与排除事项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适用范围、排除事项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一章: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与适用11.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法解释的种类与效力了解行政诉讼法适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理解行政诉讼法解释与适用对案件审理的影响11.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解释的种类与效力行政诉讼法适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行政诉讼法解释与适用对案件审理的影响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解释的种类、效力以及适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法解释与适用的案例,理解其对案件审理的影响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解释种类与效力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解释与适用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二章:行政诉讼法的改革与发展12.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了解行政诉讼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成果理解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与趋势12.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行政诉讼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成果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与趋势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成果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法改革与发展的案例,理解其重要性与趋势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历史发展与现状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改革与发展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三章:行政诉讼法的国际经验13.1 教学目标掌握国外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了解国外行政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与启示理解行政诉讼法国际经验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13.2 教学内容国外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国外行政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与启示行政诉讼法国际经验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外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制度以及主要特点与启示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外行政诉讼法案例,理解其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外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与制度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国外行政诉讼法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四章:行政诉讼法的实践应用14.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法在实际案件中的应用与操作了解行政诉讼法实践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理解行政诉讼法实践应用对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推动作用14.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在实际案件中的应用与操作行政诉讼法实践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行政诉讼法实践应用对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推动作用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在实际案件中的应用、操作以及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法实践应用的案例,理解其对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推动作用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实践应用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实践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第十五章:行政诉讼法的未来展望15.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法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了解行政诉讼法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理解行政诉讼法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贡献15.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行政诉讼法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行政诉讼法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贡献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发展趋势、未来展望以及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行政诉讼法改革与发展案例,理解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贡献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政诉讼法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的理解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改革与发展案例的分析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培训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培训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培训教案(先案例导入)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一门公法课程,言其为公法,旨在表明它所规范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与公共行政组织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系。

其中,最为典型的公共行政组织,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行政机关,但公共行政组织还包括其他行使公共行政管理权力的组织。

公法课是一门可以充分反映人类复杂情感的课。

政府或者享有公共权力的组织,是一个抽象的实体。

尽管我们在与它们打交道的时候,始终是同具体的、和我们一样的官员接触,但是,面对有强制力量作为后盾的他们,一旦我们个体的人处在被管理者地位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自己的弱小。

弱小的我们,有时候依赖政府,有时候希望政府离我远点。

依赖政府,是因为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必须仰仗政府的力量,来维护我们的权益,不受他人的威胁;远离政府,是因为我们害怕政府会滥用权力、侵犯我们的权益。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复杂情感之下,与政府发生着直接、间接的关系,公法的理想就是要用一系列规则,把政府的“善”最大可能地发挥,把政府的“恶”最大可能地限制。

二、行政法的基本概念:1.行政的基本涵义行政是组织的一种职能或者功能。

职能、功能在英文表述上是一致的,即function,在汉语里,职能也往往是指事物、组织本身具有的功能或者应起的作用。

行政,就其最为广泛的意义而言,是指组织的执行和管理职能,有公行政和私行政之分。

行政法讲的是公行政,是指组织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管理活动。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国家行政机关从事的领域广阔、层级结构分明的公共行政管理。

但是,公行政除了国家行政之外,还包括一些具有公共管理权能的非政府组织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例如公共社团(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等)、公共事业单位(如公立学校等)在某些事项上行使与国家行政类似的公共管理职能。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3.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3.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5.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讲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讲解行政法的定义、对象、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行政法的基本认识。

3.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15分钟)讲解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如合法性原则、公正原则、适当程序原则等,帮助学生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4.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定义、对象、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行政诉讼法的基本认识。

5.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15分钟)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如诉讼主体、诉讼程序、诉讼程序等,帮助学生理解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

6.讲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10分钟)讲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如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帮助学生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重要性。

7.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概括,引导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总结。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五、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作业批改: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熟悉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和行政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提高对行政法律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了解其历史和发展。

2、熟悉行政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掌握行政诉讼法的程序和实体规定,了解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4、熟悉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和行政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相关法律制度解决实际问题。

5、提高学生对行政法律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教学内容1、行政法概述a.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b.行政法的基本原则c.行政法的历史和发展2、行政组织法a.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b.行政编制和公务员制度c.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3、行政行为法a.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分类b.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c.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d.行政合同和行政指导4、行政诉讼法a.行政诉讼法的概念和特征b.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c.行政诉讼的程序和实体规定d.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5、行政争议解决机制a.行政调解和仲裁b.信访制度和调解委员会制度c.行政裁决和行政复议6、行政法律责任a.行政法律责任的概念和分类b.行政违法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c.行政赔偿责任和补偿责任7、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a.典型案例解析与讨论b.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诉讼或调解演练c.社会实践调查与报告分享8、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学习与解读。

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效力:一般高于民法和刑法,下位法需服从上位法。

行政组织的定义:行政组织是指依法设立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进行行政活动的国家机关。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 第十二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 第十二章
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查,认为上诉符合法定条件,应予 以受理;如果认为不符合法定条件,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2 受理的法律后果
上诉受理后,即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第一,意味着案件进入了第二审程序。 第二,当事人可以撤回上诉。 当事人撤回上诉需要满足以下 条件: ① 须在法院受理上诉之后至第二审判决作出之前; ② 撤诉基于上诉人真实的意愿; ③ 应得到法院的准许。当事人撤回上诉后,在上诉期内仍可
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第 18 页
休庭合议
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进入评议室进行秘密评议。合议庭评议案件时,遵循少数服从 多数的原那么,并应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要如实记入笔录。
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第 19 页
宣告判决
宣告判决,是指法院向当事人及社会公开案件审理结果的诉讼活动。宣告判决有两种 方式:一种是当庭宣判,当庭宣判后,应当在10日内向有关人员送达判决书。另一种是定 期宣判,即庭审结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决,定期宣判后,应立即发给判决书。
四、上诉的受理
第 28 页
1
上诉受理的程序
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如果发现内 容有欠缺,应当限定期限,通知上诉人补正。上诉状内容无 欠缺,原审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 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答辩状。
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后,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 案卷,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三、第一审程序制度
〔一〕撤诉
撤诉是指在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之后、作出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第 20 页
申请撤诉
原告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 撤诉基于原告真实的意愿。 ② 应得到法院的准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授课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学时设计]内容讲授6学时,含课堂讨论1学时。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与课外作业。

[教学目标]本章的基础理论概念是涉及整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最重要的基本概念,是学习本课程首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因而本章既是本课程学习的一个入门,也是本课程学习的一个基础,因此,本章内容的讲授应放慢节奏,结合其他法律部门及现实事例,使学生理解、领会这些基本概念,并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本章的基本内容:行政法的含义及特点、行政法渊源体系及其效力与适用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基本精神、行政法上行政的基本含义与特点、行政法适用的公共行政领域及其范围、行政法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的特殊性、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从而深刻认识并掌握行政法的核心是对行政权的规范及其精神。

进而,为顺利学习本课程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一、行政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学习行政法首先应搞清楚的就是关于“行政”的概念。

(一)一般含义的行政与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就行政的原始意义来说,行政是讲一种组织与管理活动,即一定组织机构基于特定目的对一定范围内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就行政的主体与性质来看,行政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国家行政或公共行政(也称“公行政”);另一类是指社会组织内部行政或“私行政”。

前者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律规范授权组织对公共行政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后者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对其内部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仅限于公共行政而非一般含义的行政,即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目的而设立一定组织机构或者授权某些组织采取法定手段与方式对公共行政事务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与一般含义的行政在主体、性质、目的、手段等方面都有显着的区别。

(二)公共行政范围之界定行政法上的公共行政是指有了国家职能分工以后,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事务职能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和调整对象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理解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门法的关系1.2 教学内容行政法的定义与特征行政法调整对象: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效率原则行政法与宪法、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门法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基本原则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法的规定和原理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的定义、特征、基本原则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二章:行政主体与行政行为2.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主体的概念与分类了解行政行为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理解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和违法责任2.2 教学内容行政主体的概念与分类: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政行为的种类: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合同、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行政行为的违法责任:行政赔偿责任、行政追偿责任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和违法责任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行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章:行政程序法3.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掌握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内容:听证程序、行政决定程序、行政诉讼程序了解行政程序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3.2 教学内容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参与原则、效率原则听证程序:听证的适用范围、听证的组织程序、听证的结果行政决定程序:审查程序、决定程序、送达程序行政诉讼程序: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与上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听证程序、行政决定程序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程序法的应用和意义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听证程序、行政决定程序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程序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行政诉讼法4.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诉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了解行政诉讼程序的各个阶段及其法律效力理解行政诉讼法的意义和作用4.2 教学内容行政诉讼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排除范围行政诉讼法的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平等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行政诉讼程序: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与上诉行政诉讼法的意义和作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促进法治建设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诉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行政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诉讼程序和法律效力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诉讼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五章: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与判决5.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原则和方法掌握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和适用条件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和上诉程序5.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有利于原告原则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第六章: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方法6.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理解法律解释在行政案件中的作用和限制了解行政案件中法律适用的实践中的具体操作6.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文义解释、立法意图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特殊方法:客观目的解释、主观目的解释、比较解释、类推解释法律解释在行政案件中的作用和限制:尊重立法机关的立法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适用在行政案件中的实际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法律适用在行政案件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七章: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和适用条件7.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确认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赔偿判决理解各种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灵活性和复杂性7.2 教学内容确认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无效、行政行为不成立撤销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不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履行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不作为违法、行政不作为不当、行政不作为程序违法变更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不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赔偿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不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导致损害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判决的种类、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案件判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八章: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和上诉程序8.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和执行措施掌握行政案件上诉的条件和程序了解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中的期限和时效8.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判决的送达、执行的开始、执行的终结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措施: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强制执行行政案件上诉的条件和程序:上诉的主体、上诉的期限、上诉的受理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中的期限和时效:上诉期限、执行期限、时效的中断和延长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执行措施、上诉的条件和程序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的实践操作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判决的执行程序、执行措施、上诉的条件和程序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案件判决执行和上诉程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九章: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与监督9.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措施掌握行政案件判决的监督机制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意义和作用9.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途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措施:撤销判决、变更判决、履行判决、赔偿判决行政案件判决的监督机制: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法院的监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法治建设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途径、救济措施、监督机制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实际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第十章:行政案件判决的救济与监督的意义和作用10.1 教学目标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行政机关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掌握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10.2 教学内容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的意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高公民法治意识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意义: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机关的公信力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法治建设的意义:维护法律权威、促进法治进步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案例分析、社会影响评估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行政机关和法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实际应用和效果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对公民、行政机关和法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案件判决救济与监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一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1.1 教学目标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基本原则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具体运用了解基本原则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重要性11.2 教学内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平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基本原则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具体运用:案例分析、法律适用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基本原则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具体运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二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发展阶段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12.2 教学内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法治建设需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发展阶段: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促进法治进步、保障公民权益、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和主要发展阶段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历史发展背景和主要发展阶段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三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未来发展13.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趋势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13.2 教学内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法治环境、行政权力、公民权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发展趋势:法治化、规范化、国际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司法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等问题案例分析: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未来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十四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与研究14.1 教学目标了解行政法与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历史发展、未来发展以及教学与研究等内容。

第十二章 行政复议与行政信访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行政复议与行政信访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教学课件
1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规定,将 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 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 行政机关、信访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在受理、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违反《信 访条例》的规定,不依法及时履行职责的;或者在处 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作风粗暴,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 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 行政机关、信访机构工作人员在信访中承担行政 处分和刑事责任的情形。 4 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 分。
第二节 行政信访
一、行政信访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信访关系主体及其法律地位 三、行政信访程序 四、法律责任
一、行政信访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 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 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行政信访作为一种行政行为,与行政复议等行为相比, 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 1 受案范围的广泛性。 2 信访形式的多样性。 3 信访处理的协调性。
(二)信访事项的受理
1 信访机构受理的信访事项 2 行政机关受理的信访事项 3 紧急信访事项的受理
(三)信访事项的办理
1 2 3 4 5 查明事实 分类处理 听证 复查 复核
(四)信访事项的督办 (五)办理时限 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信访事项应当 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 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 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 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蒙大行政法教案12行政复议

蒙大行政法教案12行政复议

第十二章行政复议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行政复议的意义、行政复议的范围、复议申请资格和复议机关的确定、行政复议的程序和复议决定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学时:6学时教学重点: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申请资格、复议机关的确定;复议决定的类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一、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一)行政复议的概念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相对人行使行政救济权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释义:1.行政复议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行政主体作出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行政复议法》第1条规定:“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取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与原《行政复议条例》第1条相比,突出了行政复议监控行政权的功能。

2.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即行政复议是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在审查被申请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的基础上,依法作出的一种行政行为。

没有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行为,行政复议作为监控行政权的一种法律制度就不可能发挥其内在功能。

因此,保护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权,以及设置便利于行政相对人行使申请权的法律程序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3.行政复议的标的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作出的,直接可以作为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者行政主体强制执行的依据。

对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的抽象行政行为,如果属于行政立法范畴,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如果行政相对人认为一般抽象行政行为违法,可以在对相应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一并申请复议,或者通过申诉等其他法律监督途径解决。

(二)行政复议的特征1.行政复议所处理的争议是行政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 D.市政府打假办公室以自己的名义对企业给予没收企业
营业执照处罚的 ➢ 2、金某因举报单位负责人贪污问题遭到殴打,于案发当
日向某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报案,但派出所久拖不理。金 某向区公安分局申请复议,区公安分局以未成立复议机构 为由拒绝受理,并告知金某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下列哪 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金某可以向某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 B.金某可以以某派出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C.金某可以以某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D.应当对某区公安分局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动 的

主➢
地域管辖 两种选择管辖的情况(经复议/ 限制人身)
体➢
不动产所在地专属管辖的情况
➢ 复议机关
涉及垂直领导的问题
(注意两类问题)
涉及复议转送的问题
10
二、行政诉讼管辖法院
➢ 1、级别管辖(原则上由基层法院管辖一审 案件)
中级法院
①被告为中央专利或商标部门、各级海关、省部级单位、 证交所②被告为县级以上政府且基层法院不宜管辖③重大 共同诉讼集团诉讼④重大涉外或涉港澳台案件⑤国际贸易 案件⑥部分反倾销反补贴案件
诉讼
接到诉状后7日内,存在先予 受理的情况
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复议 接到申请后5日内
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不予受理 只受不理
应理不理
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对该裁定10日内可上诉
①无管辖权法院应移送至有管 辖权的法院,后者不得再次移 送
14
2、垂直领导对复议机关的影响
➢ 部门的派出机构 本部门

级主管部门

同级政府(垂直领导除外)
15
四、行政诉讼原告与行政复议申请 人
➢ 1、与行政行为有 行政相对人

➢ 直接利害关系 行政相关人

行政 诉讼原告 行政复 议申请人
16
案例题
➢ 一小区已建有A幼儿园,为满足需要,某区人民政府拟在 该小区内再建一所幼儿园。张某和李某先后向某区人民政 府提出申请,张某获批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乙市铁路运输法院 ➢ B.甲市刘某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 C.乙市铁路公安分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D.乙市公安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13
三、行政复议管辖(复议机关)
➢ 1、行政复议管辖(复议机关)
类型
被申请人
复议机关
说明
条块管辖 县级以上政府部门
同级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
国安机关虽是政府组成部门,但此处 除外
行为者
一 一般机关 般 情 授权行政 况 委托行政
派出机关
原主体被撤销
不作为案件
特 派出机构与 殊 内部机构 情 况
多个机关的 共同行为 经复议后起诉的
被告
被申请人
该机关 被授权组织 委托机关
与行政诉讼被告的确 定相同,都是看行政 主体标准
派出机关
继续行使职权的主体,或撤销它的 主体
有作为义务的机关
1989年《行政诉讼法》,1999年《行政复议法》
2
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 1、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示意图

职权标准:复议诉讼相同
➢ 概括性规定 行为标准:复议诉讼不同

结果标准:复议诉讼相同

➢ 肯定式列举
否定式列举
3
案例题
➢ 1、刘某与高达公司签订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后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对该 预售契约作出预售预购备案登记。后刘某了解到高达公司向其销售的房屋 系超出规划面积和预售面积的超层部分,刘某遂以区房地产管理局违法办 理备案登记,造成自己购买的房屋为违法建筑为由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 一说法不正确?
被撤销或变更的原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均可作原告
合伙企业以字号为原告,其他合伙以合伙人为共同 原告
联营、合资、合作企业的投资人均可以自己的名义 起诉
土地使用权人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等可以企业的名 义起诉
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等等,企
业或其法定代表人可以起诉
18
五、行政诉讼被告与复议被申请人
20
第三节 行政争议的过程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
➢ 一般过程(起诉,受理,审理); ➢ 特殊过程(撤诉与缺席审判,合并审
理,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行为, 行政诉讼中对其他争议的处理)。
21
一、起诉时限
➢ 1、起诉时限
诉 告知诉权 作 为 不知诉权
不知内容
诉不作为
复议后起诉的
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3月内,有例外则从例外
十二章 行政争议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1
第一节 行政争议内容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含义 ➢ 1、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
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 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 政机关或法定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 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 的活动。 ➢ 2、行政诉讼——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 请求,通过法定程序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从而解决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的活动。
仅在超越职权种类时为所属机关; 其余情况下均为自己
共同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转列 为第三人)
以所属机关名义行为 时为所属机关;
以自己名义行为时则 为自己
作为共同被申请人
复议维持原机关为被告;复议改变复议机关为被告;复议 不作为原告对谁不服谁就是被告。
19
案例题
➢ 1、下列哪些情形下复议机关和行政诉讼的被告是重合的? ➢ A.公安派出所作出劳动教养决定的 ➢ B.街道办事处向居民摊派管理费的 ➢ C.税务所未经税务局局长批准拍卖扣押的货物抵缴税款
➢ A.对缴纳税款和罚款决定,李某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 B.李某对上述三行为不服申请复议,应向某县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
局申请 ➢ C.对扣押行为不服,李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 D.该国税局扣押李某中巴车的措施,可以交由县交通局采取 ➢ 2、甲省乙市人民政府决定征用乙市某村全部土地用于建设,甲省人
公司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2002年6月1日,公司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 记手续,并取得土地管理局签发的抵押证书。后因公司未依约还款,某银 行提起诉讼。2003年2月4日,法院作出民事判决,认定土地管理局在办 理抵押证书时某公司并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该项抵押无效,判定银行无权 主张土地使用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办理抵押登记的土地管理局应对银行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B.法院的民事判决可以作为确认抵押登记行为无效的依据 ➢ C.银行须在2005年2月4日之前行使赔偿请求权 ➢ D.银行在向土地管理局请求赔偿之前,应当先确认抵押登记行为违法 6
诉讼(实线表示) 复议(虚线表示)
③复议选择但终局
④复议前置且终局
7
案例题
➢ 1、李某购买中巴车从事个体客运,但未办理税务登记,且一直未缴 纳税款。某县国税局要求李某限期缴纳税款1500元并决定罚款1000 元。后因李某逾期未缴纳税款和罚款,该国税局将李某的中巴车扣押, 李某不服。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22
2、行政诉讼起诉时限知识结构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政诉讼起诉时限
➢ 起诉作为的情况
起诉不作为的情况
经过复议的情况
知道 诉权 的情 况
不知 不知 道诉 道内 权的 容的 情况 情况
有法 定履 行期 的情 况
无法 定
履行 期的 情况
紧急 情况
复议作为 的情况
复议不作 为
的情况
23
二、诉讼与复议的受理
审查期限 予以受理
限制人身自由案件(原告所在地包括 户籍地、经常居住地、被限制人身自 由地) 不动产纠纷案件
12
案例题
➢ 甲市刘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乙市铁 路公安分局给予拘留10天的处罚,刘某不服向乙 市公安局申请复议,乙市公安局将处罚结果更改 为罚款200元。刘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对此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有哪些?
相邻权案件 公平竞争权案件
经复议案件 有受害人的案件
信赖保护案件 合伙人案件
投资人案件
农地承包案件 股份制企业案件
非国有企业案件
侵害采光、排水、通风、通行等权利皆可起诉
当事人公平竞争权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皆可起 诉
复议的申请人、第三人、利害关系人均可起诉
加害人与受害人同时起诉的均是原告,但不是共同 原告
➢ A.某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李某和张某的申请之日起20 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 B.某区人民政府按照张某和李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 准决定是不合法的
➢ C.李某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张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 政诉讼
➢ D.A幼儿园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 提起行政诉讼
17
2、行政诉讼原告与行政复议申请人的确认
D.只能提起行政诉讼
9
第二节 争议结构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 审查争议者(行政诉讼管辖法院,行政复议机关);提起争议者(行诉原告,复议申 请人);受到争议者(行诉被告,复议被申请人)。
➢ 一、审查争议者示意图
审➢
查➢
行 政

诉讼管辖
活➢
级别管辖
基层法院管辖的一般原则 专门法院不管辖的绝对原则 中院、高院、最高院管辖的例外 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一般原则
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3月内,且在(应)知道行为 内容2年内
(应)知道行为内容之日起3月内,且在行为做出之日起 不动产20年内,其它5年内
有履行期的在其届满后可起诉,无履行期的推定履行期为 60天,紧急情况可以立即起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