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共16页文档

合集下载

7、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45页精选文档

7、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45页精选文档

鸦片战争
时间
目的
为了打开中
1840—1842年
国大门,侵略 掠夺中国
结果
签订中英 《南京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甲午战争
为了侵略,掠 1894—1895年 夺中国
签订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了中国半 殖民地的 程度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1900-1901年
为了扑灭义
和团的反帝 斗争,扩对中 国的侵略
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甲午中日战争
(一)背景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强大起来,
也加入到侵略中国的行列中。
(二)时间
1894年----1895年
经历了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旅顺 战役,威海卫战役,
日本打败中国。
1895年,在日本马关,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内容: P66 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 日本;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后来“赎回”辽东半 岛的3000万两,中国赔偿的白银相当于当年日本国库 收入的四倍多 。
《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揭开变法运动序幕
政治派别 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等
主要措施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参见 《精析》P30
使当时人们意识到,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 教训(启示) 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效仿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
三、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目的:为了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维护清 朝的统治利益
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
意义: 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鸦片战争战败和《南京条约》及附件的签订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最终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发展史
形成 初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曲折发展 萎缩发展
必修1:第一单元——列强侵化华史 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 九一八事变(1931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南昌起义(1927年8月)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10月) 土地革命(1931年)
长征(1934—1936年)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重庆谈判(1945年8月)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
解放战争(1946—1949)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必修2第二单元)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27—1949)
中国人民抗争史:(必修1第三单元 选修1 选修2)
主要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辛亥革命(1911—1912年)
二次革命(1913年)
护国运动(1915年)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程咱们聊聊中国近代史,那段波澜壮阔、风雨兼程的日子,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让人看得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话说回来,中国近代史的开篇,那叫一个“风云变幻”。

清朝末年,国力衰弱得跟老太太爬楼梯似的,慢悠悠还直喘气。

这时候,外头那些列强们,就像是一群饿狼,瞅准机会就扑上来,想咬咱们一口。

鸦片战争一响,国门轰然洞开,咱们这才惊觉,原来外面的世界已经这么强了。

1.1 屈辱与觉醒那会儿,咱们签了不少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简直就是往心窝子里插刀子。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但这也让不少人开始觉醒,意识到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

于是,有人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想要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强大自己。

1.2 革命的火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的火种逐渐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开来。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这可是个大事件啊,老百姓们欢呼雀跃,感觉像是迎来了新的春天。

虽然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但至少咱们迈出了那一步。

二、探索与曲折革命胜利后,中国并没有立刻走上坦途。

相反,接下来的路更加曲折坎坷。

2.1 军阀混战那时候,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各个势力为了争地盘、抢资源,打得不可开交。

老百姓们生活在枪林弹雨之中,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2.2 抗日战争更让人揪心的是抗日战争的爆发。

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咱们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跟日本鬼子拼了命地干。

这场战争打了好多年啊,牺牲了无数先烈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每当想起那段历史,心里就沉甸甸的。

2.3 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国内又陷入了内战的漩涡。

国共两党为了争夺政权打得不可开交。

这场战争同样残酷激烈啊,好在最后咱们共产党赢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三、发展与崛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3.1 经济建设那时候的中国一穷二白啊,啥都得从头开始。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详解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详解



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开端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南京 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
条约》签订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完全形成,于此同时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 宣布:“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 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近代史结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结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
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一)鸦片战争 (二)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开端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国共内战 (六)抗日战争 (七)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 争开始 (八)新中国成立
鸦片战争

一、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它展示了中华 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胜利是第一次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年,英国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 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中,一些爱 国知识分子惊醒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 发动的侵华战争,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 条约》、《北京条约》等,是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 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 度,进一步加深了。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国共内战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起“八
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城市中心论 的指导下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均失败。在危急关头,毛泽东
领导秋收起义余部转向井冈山,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
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迅速发展壮大。这时,由于受王明“左 ”倾思想的影响,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 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 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革命保留了革命火种。
抗日战争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
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
,中国作为主要战场, 钳制了日军的60%兵力 。一直到1945年,中国 人民坚持了八年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 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 9日日本正式对中国战区 投降,并签署投降书,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义开始了侵华战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 “八一三事变”先后爆发,全面侵华战争 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中国人民开 始了全面抗战。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
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 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 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 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迅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 民主、统一的道路,开 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新时期。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一)鸦片战争 (二)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开端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国共内战 (六)抗日战争 (七)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 争开始 (八)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

一、中国近代史时期:民主革命时期(1840年——194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任务:反对外国侵略,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

5.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4.清朝后期的统治。

四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发布时间:2022-05-12T03:49:19.744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1月总第402期作者:张凤霞[导读]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里辛初级中学271104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临时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民国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都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1840年—1842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英中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860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签订《中法条约》。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1901,八国联军进北京,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农耕社会、机器工业社会和互联网社会三个阶段。

农耕社会时期,中国先后有了从封建帝国到民国的政治剧变。

社会上,学问一发展,明清时期有大量经典著作出现,晚清时期开始从欧洲寻求机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和思想角度,进行科学创新,在国家统治、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机器工业社会时期,中国走过由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发展的历程,整个社会迅速嶙峋地转型,把旧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使得中国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绝佳平台。

在新的场景下,机器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经历了技术的发展升级,推动中国走上急速发展的道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尤其发达,所谓互联网社会,指的是当今时代,网络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技术越来越便捷,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全方位发挥作用,开展社会经济活动,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文化创新,推动人民生活服务的改善,促进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从农耕社会,到机器工业社会,再到互联网社会,展现了极大的变化,创造出人类发展史上的绚烂画卷,为新时代贡献着开拓未来的精彩。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总结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先后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国家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中国人民逐渐觉醒,开始了反侵略的斗争。

同时,晚清时期也是中国内部改革的时期,新政运动兴起,推动了一系列变革。

二、辛亥革命(1911年)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但他试图复辟帝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抵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成立,开始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政治动荡。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加剧,经济落后,民生困苦。

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年-1928年)在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了国共合作。

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发展。

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起义在南方兴起,发动了北伐战争。

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共同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五、国共内战与解放战争(1927年-1949年)国共内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战争期间,国共两党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

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长征,最终与国民党展开了决定胜负的解放战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六、新中国建立与改革开放(1949年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工业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总结起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晚清时期的侵略和变革、辛亥革命的开创、北洋政府时期的动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内战与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建立与改革开放的阶段。

中国近代史的演变

中国近代史的演变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 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 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 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 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 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 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 号召救国图强。 康有为是参与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之一,自50年代以来很 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他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 作用评价较低,这是因为有两种说法一直为多数研究者所 接受,一曰:康氏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跌入了帝国主 义的圈套”,成为其“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与洋务派 主张的“以夷制夷”并无二致。一曰:戊戌变法失败以后, 康氏的政治思想倒退到反对民权、膜拜君权的立场,最终 堕落为保皇党,成了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农民运动的暴风骤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惨痛失败,迫 使清政府里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僚深深地认识到,古老的中 国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于是,他们以“自强”为目的,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掀 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社会改革运动。由于它以办洋务为特 征,故后人称之为“洋务运动”。它始于1861年总理衙门 成立,基本上迄于1895年的“公车上书”,延续30多年, 是清末“同光新政”的主要内容。 “洋务”一词是由 “夷务”演化而来。历史上,“夷务”主要指与夷人打交 道和驭夷之策。近代初期,视外国人为“夷人”。第二次 鸦片战争前后,李鸿章等人率先用“洋人”、“洋务”, 取代“夷人”、“夷务”。洋务原指与洋人有关之事。但 洋务运动中的洋务,则专指当时向洋人学习,引进西方长 技的各种活动。如梁启超所言:“‘洋务’综其大纲,不 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 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 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其间有兴学堂、派学 生游学外国之事,大率皆为兵起见。否则以供交涉翻译之 用者也”(《李鸿章》,页11))。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总论:列强发动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使中国由独立的国家向半殖民地国家过渡。

面对民族危机,统治者以“中体西用”的原则展开自救,但由于变革的不彻底导致甲午战争战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西方的经济侵略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逐渐向资本输出为主。

这使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但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阻碍,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后中西交流增多,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的服饰,餐饮,建筑,娱乐等领域都可见到西方影响的印记(西装、西餐、西式住房开始传入中国,近代大众报刊的出现)。

政治: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爆发的原因,结果,影响;《南京条约》和中美,中法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政治史26,27页,经济史70,72,73页);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黄海海战(1894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内容及危害)和反割台斗争(1895年);(政治史33—35页)经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影响,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背景,指导思想,内容,从现代化看影响及不足;政治上洋务运动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自救行为;经济上表现为积极引进西方的技术,开办了一批军工及民用企业;其经营方式特殊。

关于这批企业的性质,学术界争议很大,只须知道它们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即可。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产生的条件,时间,发展状况,影响。

经济史35,36页);中国邮政试办(1866年);中国建造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近代轮船业发端(1865年);中国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877年)电话传入中国(1882年);(经济史76—78页)文化:早期维新思想。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79张)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79张)

解题技巧:1、看清问题,把握问题中的限制词语。2、找出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句。 3、组织语言,尽量精简。
训练设计
材料: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中写 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 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 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 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 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 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 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 请回答: (1)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 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2)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 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 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第一阶段 内 容 (1840--1860 )
第二阶段 (1860— 1895)
第三阶段(1895-1919)
第四阶段 (1919-1927)
第五阶段 (1927--1949 )
“师夷长 思 鸦片战争 康有为梁启 孙中 毛泽东思 想 后林则徐、 技” 超的维新变法 山新三 想(工农武装 魏源等有 “中体西 思想 民主义 割据 ) 用” 识之士 孙中山三民 马克 思主义 “开眼看 主义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 世界” 民主共和 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 (新思潮 实业救国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 的萌发)、 陈独秀李大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钊等的民主和 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社会最深刻最重要的时 科学 代主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国近代史啊,就像是一场波澜壮阔又充满曲折的大戏。

中国在近代之前呢,就像一个家底厚实的大家族,一直过着自己安稳富足的日子。

可这西方列强啊,就像是一群贪婪的强盗,瞅准了这个大家族有点与世隔绝,没跟上他们那些新花样,就想办法来占便宜。

你看那鸦片战争,英国用鸦片这东西来毒害中国人,就好比是在大家族的井水里下毒啊。

这还不算,还借着这个事儿挑起战争,强迫咱们签那些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一签,就像是这个大家族被强盗闯进家门,抢走了不少宝贝,还划走了家族的一块地。

香港岛就这么被割走了,这可是家族的骨肉啊,能不心疼吗?这时候的中国,就像一个受伤的巨人,有点懵,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些从来没见过的状况。

接着呢,太平天国运动起来了。

洪秀全就像是一个有想法的愣头青,想带着一群被压迫的族人重新整顿这个大家族。

可是啊,这个愣头青虽然有冲劲,可没什么管理大家族的经验。

内部争权夺利的,就像一群孩子抢糖吃,最后啊,这个运动失败了。

但这也让家族里的人都开始思考,咱们是不是得变一变了。

甲午战争就更惨了,日本这个曾经的小弟,突然变得张牙舞爪的。

咱们的北洋水师那也是费了不少心血组建起来的啊,就像家族里精心培养的一群勇士。

可是呢,一场海战下来,被打得七零八落。

《马关条约》又割地赔款,台湾就这么被割出去了,那感觉就像是把家族里最听话最勤劳的一个分支给硬生生地分出去了,多难受啊。

这时候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彻底坐不住了,大家都在想,咱们不能再这么被欺负下去了。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就像是一群想给家族带来新规矩的革新者。

他们想把西方那些好的东西学过来,让家族重新兴旺起来。

可惜啊,那些守旧的势力太强大了,就像一群顽固的老头老太太,抱着老祖宗的规矩不放。

变法就这么失败了,可是这股想变革的劲儿已经在家族里传开了。

八国联军侵华呢,这就像是一群强盗联合起来打劫。

火烧圆明园,那可是家族里最华丽最珍贵的宝库啊,就这么被糟蹋了。

《辛丑条约》又让家族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感觉就像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共18页

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共18页
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回顾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40--1949)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40--1949)

2、政治体 近代化 领 和 资产阶级 和 3、
文化近代化 的 , , , 文化 阶段 近代化 的中 资产阶级 领域 在政治领域 阶段 的 ,政治 主 , 资产阶级 和 ,经济 发展, 发展, 文化 主 和 。
(三)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19——1949) 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 )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 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1 曲折前进 , 民 前 , 行了 民 , 了 近代化进 , 的 和 , 民族 的发展 。 , 的 在 下 。 , 与 族 , 近代化 境。 , 民 的 , 的 了民 的 发展。 2 新发展 , 在 阶级 为近代化 。 ,近代化的 内 阶级民 和 为 新民 的 。 , , 为新 的 ,为 民 化的 新发展 。 阶段 了 阶级 近代化的 , 新发展阶段。 近代化进 新发展阶段。 表 现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 起步阶段( )
1840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 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 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经济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 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 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 表 官 办、官 办、 办的 程。 现 阶级开始 办近代工业。 2、政 上:洋务派 “中 为 , 为 ”, 政 制近代化 上 日程。 3、 化上:开始了“ 技人 务的主 ”, 。 办 ,
小结: 小结: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讨论题: 讨论题: 因素, 结合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及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利 因素, 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说明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 、农业是基础: 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 、政治是前提: 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 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 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真正实现现代化。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 知识、 知识 人才是关键: 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 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 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才 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 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