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基础讲义-6-1

合集下载

生态学基础讲义

生态学基础讲义

系统目的 生态系统的稳定
及功能
及繁荣
主要能量 太阳能,自然辅
来源
助能
稳定性
稳定
稳定机制 自然信息调控
开放程度 开放程度小
优化结构 提供人类所需的产品
太阳能,自然辅助能、 人工辅助能 亚稳定 自然调控
人工直接调控 社会经济间接调控
开放程度大
组装结构 研究、产品、人类生活
工业能 不稳定 人工调控
相对开放或封闭
泽、泥炭和冻土。 ➢ (3)人工湿地:下分10类,主要有水产养殖、灌溉
地、盐池、污水处理池和水库。
生态学基础讲义
主要湿地类型
➢ 湖泊
洞庭湖湖滩湿地
生态学基础讲义
洪泛区
生态学基础讲义
沼泽
若尔盖高原的生沼态学泽基础化讲义河流
海滨湿地
江苏大丰沿海湿地
绿色长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生态学基础讲义
人工湿地
湖滨湿地水生植物生态系列图
生态学基础讲义
4.4.3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学基础讲义
湿地定义
➢ 国际湿地公约(Ramsar公约) 的定义: “湿地系指 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 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 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
➢ 湿地(Wetlands) 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 大生态系统,淡水湿地被当作濒危野生生物的最 后集结地。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学基础讲义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学基础讲义
半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学基础讲义
表1 不同生态系统特点比较
比较内容 组成
自然生态系统 组成成分复杂
半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课件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课件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
•13
五、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 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例。特指某一营养级 的能量输出和输入间的比率。
1、常用的几个能量参数
1)摄取量(I):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对植 物来说就是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日光能;对动物而 言就是动物吃进的食物能。
2)同化量(A):动物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能量;
生长效率通常:植物 〉动物;小型动物 〉大型动物; 幼年的 〉年老的;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组织生长效 率 〉生态生长效率。
3、营养级位之间生态效率
1)消费效率(或利用效率)
消费效率=(n+1)营养•级生态学的基础摄生态入系统量/ 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16
2)林德曼效率
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的同化量/n营养级的同化能量 或生态生长效率= n+1营养级的摄取量/n营养级的摄入
(2)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
以热带雨林生产力为最高。
由热带雨林温带常绿林 落叶林 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 温带草原 荒漠,依次减少。
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纬度增大而降低的 原因。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
•21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它们的净初级生产力平 均为1500 g/m2.yr,产量较高。
生态系统由英国Tansley A.G. (1935年)提出。
生态系统的核心是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已成为当前生态学最重要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
•2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环境(abiotic environment)

《生态学基础》课件

《生态学基础》课件
总结词
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是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通过采取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减少碳排放并增加 碳汇,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 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05
CATALOGUE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总结词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核心过程,它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如何被循环利用。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水、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这些元素在生物体之间循环利用,通过生 产者的光合作用、消费者的摄食和排泄、以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过程实现。物质循环的平衡对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生态学主要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 生态平衡等方面。它研究生物种群如何适应环境、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种群与环境 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外,生态学还研究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演化和分布,以及生态
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的生态观、近代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三个阶段。
种群的特征
种群具有空间特征、时间特征、 遗传特征和数量特征。
种间关系的类型与机制
竞争
指两个或多个物种在资源利用上发生冲突, 导致生长受抑或死亡的现象。
寄生
指一个物种寄生于另一个物种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捕食
指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为食的现象。
互利共生
指两个物种通过相互合作,彼此都能获得益 处的现象。

基础生态学第六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基础生态学第六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种的相对盖度。 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
森林群落常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
(3)频度(frequency)
频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常按包含该种个 体样方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计算:。
频度=某物种出现样方数 / 样方总数 × 100%
通常将频度划分为5个等级:A级——频度为1%~20%;B级——频度为21~40%; C级——频度为41%~60%;D级——频度为61%——80%;E级——频度为81%~ 100%。 Raunkiaer的标准频度图解:
• (3)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 种入侵和定居。
中度干扰假说是在研究潮间带群落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
(2). 群落交错区的特点
•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
•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的阻抗相对较低 •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
edge effect and ecotone
(3) 群落交错区
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相邻生物群落的生态张 力地区。森林与非森林群落的交错地带为森林线; 还有乔木线,单株树木都不能生存的地带。
中度干扰假说 4.3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4.4 岛屿与群落结构
4.1 生物因素
1 竞争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由于竞争导致生态位的分化,因此,竞争在生物群落结构
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接近的种类之间。
同资源种团(guild)是指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同资源种团内的种间竞争十分激烈,它们占有同一功能地位,是等价种。 如果一个种由于某种原因从群落中消失,别的种就可能取而代之。
第六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态学基础知识》课件

《生态学基础知识》课件

生态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总结词:平衡与影响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03
生物种群与群落
种群的概念与特征
总结词
种群是生态学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空间和时间三 个基本特征。
群落的演替与变化
总结词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环境变化和物种竞 争的影响。
详细描述
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演替受到环境变化和物种竞争的影响 。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土壤变化、地形变化等,这 些因素会影响物种的适应性,从而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 度。物种竞争则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 的相互影响,竞争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优势物种的出现和 演替的进行。
04
生物与环境关系
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总结词
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是指生物在长期 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 形成的不同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以 及由此产生的物种多样性。
VS
详细描述
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表现在许多方面, 如不同物种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各异 ,这些特征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 环境条件。此外,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也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因为它 们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总结词
种群增长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增加的过程,受到内源调 节和外源调节的共同作用。
详细描述
种群增长是指种群数量随时间增加的过程,是生态学中 一个重要的概念。种群增长受到内源调节和外源调节的 共同作用。内源调节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竞争、捕食、疾病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种群的出生 率和死亡率,从而调节种群数量。外源调节则是指环境 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如气候、食物、栖息地等,这 些因素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调节种群数 量。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绪论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3.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5.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6.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7.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2.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3.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4.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5.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米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6.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9.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也称短板理论;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13.限制因子定律: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当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1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15.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16.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即内稳态,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从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能量环境1.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2.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成具有丰富能量的糖类,然而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m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3.黄化现象:指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4.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温度高、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5.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6.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小麦、凤仙花及牛蒡;7.短日照植物长夜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牵牛等;8.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9.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及番薯等10.上湖层:夏季湖泊上层的水受风的搅动,水温较一致,称为上湖层;11.斜温层或温梯层:在上湖层以下,水温变化剧烈,每加深1m;水温至少下降1度,这层水称为斜温层或温梯层;12.下湖层:斜温层以下的部分称为下湖层;13.常温动物:维持大致恒定的体温的动物;14.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15.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的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16.内温动物:是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兽;17.冻害:当温度低于-1度时,很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这种损伤称为冻害;18.冷害:指喜温生物在0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它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19.发育温度阀: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阀温度,或称为生物学零度;20.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阀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称生理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21.春化:一些物种的种子只有经历了预寒冷后才能发育和开花,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22.驯化及气候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23.贝格曼规律: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24.阿伦规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的趋势;25.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又称异温动物;26.适应性低体温:内温动物的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27.风: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称为风;3.物质环境1.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2.田间水持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水;3、土壤质地: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黏砂;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4、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微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5、土壤的生物特性:是土壤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6、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的总称;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1、种群及其基本特性1、种群:是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系统更高组织层次——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2、实验种群:指实验室内饲养或培养的一群生物;3、无性系分株:构件生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死亡和腐烂,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分离的个体,这些个体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并且基因型相同,这样的个体被称为无性系分株;4、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他其他生物种群如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5、种群大小:是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6、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目;7、内分布型简称分布: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种群的内分布型一般可分为均匀的、随机的和成群的几种;8、建筑学结构:指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它是决定植物个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和个体间相互作用的;9、出生率: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不论这些个体的产生是通过分裂、出芽、卵生、胎生还是别的生产方式;10、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11、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12、特定年龄出生率:就是特定年龄组成内每个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13、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这是一个瞬时率;14、最低死亡率: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15、生态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死亡率;16、特定年龄群的特定年龄死亡率:是死亡个体数除以在每一时间段开始时的个体数;17、迁入:是个体由别的种群进入领地;迁出:是种群内个体离开种群的领地;18、种群统计学:就是种群的出生、死亡、迁移、性比、年龄结构等的统计学研究;19、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下而上的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个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一般有以下3类:典型的金字塔型锥体基部宽、顶部狭,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增长型种群、钟形锥体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都保持不变,代表稳定型种群、壶型锥体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说明种群正处于衰老阶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代表下降型种群;20、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21、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一组个体称做同生群,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22、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23、特定年龄存活率lx:种群从出生到年龄成长到x期开始时存活个体所占的比率;24、生命期望: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25、净增殖率:将存活率与生殖率相乘并累加起来,即得净增殖率;26、K—因子分析:根据观察连续几年的生命表系列,我们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从而可判断哪一个关键因子对死亡率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成为K—因子分析;27、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28、世代时间:是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29、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时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30、种群的衰落:指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捕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当一个地域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迁出大于迁入,R0<1,r呈现负值后,如果这种趋势长期得不到恢复,种群就会衰落,进而消亡;31、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32、非密度制约因子:如果因子对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等参数产生的影响在各水平种群密度下都是均一的,即其所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则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33、密度制约因子:有些因素对种群初级参数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密切相关,当种群密度达到很高时,这些因素的不足会加剧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竞争作用,从而导致种群增长率的下降,这些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大小决定于种群密度的高低,称为密度制约因子;34、集合种群: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35、局域种群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36、斑块:指的是局域种群所占据的空间区域;37、集合种群动态:是指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2、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1、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2、物种:3、基因库:种群内所有个体基因的总和构成种群的基因库;4、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5、多态现象:种群在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态现象;6、地理变异:指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有显着的差异,称为地理变异;7、渐变群: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型的渐变,表型特征或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8、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9、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过了瓶颈;10、建立者种群: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移植者的基因型,从而产生的种群叫建立者种群;11、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的差异越来越大;此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12、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处于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个体是最适时,选择淘汰两侧极端个体,属于稳定选择;13、定向选择:如果表型与适合度的关系是单向型的,选择对一侧极端个体有利,则选择属于定向型;14、分裂选择:如果种群的数量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两侧的表型具有高适合度,而他们中间的表型适合度低,则选择是分裂的或歧化的;15、表型:直接观察所感受到的生物的结构和功能;16、配子选择: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发生在配子上,称为配子选择;17、亲属选择:如果个体的行为有利于其亲属的存活能力和生育能力的提高,并且亲属个体具有同样的基因,则可出现亲属选择;18、群体选择:一个物种种群如果可以分割为彼此多少不相连续的小群,自然选择可在小群间发生,称为群体选择;19、性选择:动物在繁殖期经常为获得交配权而通过某些表型形状或行为进行竞争;20、物种形成:选择性进化的关键阶段是形成新的物种,即物种形成;21、基因流:描述的是基因在种群内通过相互杂交、扩散和迁移进行的运动;22、异域性物种形成:与原来种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种,为异域性物种形成;异域性物种形成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大范围地理分隔使两种群独立进化造成的物种形成;另一类是异域性物种形成方式发生在处于种分布区极端边缘的小种群中;23、邻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相邻,仅有部分地理隔离的种群;24、同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化种群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25、适应辐射:像这种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起源,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类型,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的现象,叫做适应辐射;3、生活史对策1、生物的生活史:指其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2、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3、休眠:指生物因为当前环境苛刻,而未来预期会更好,就可能进入发育暂时延缓的状态;4、滞育:昆虫的休眠称为滞育;5、冬眠:响应冷环境的深度蛰伏叫做冬眠;6、夏眠:一些种类的鸟和哺乳动物,可以通过类似于冬眠的夏季休眠来渡过沙漠长期的高温和类似的生境,这种休眠叫做夏眠;7、变态:个体生活史中的形态学变化叫做变态;7、种内与种间关系1、拟寄生:是一种寄生的形式,也称作重寄生,发生在一些昆虫种类主要是拟寄生蜂和蝇,拟寄生者在寄主体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引起寄主死亡;2、偏利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而对另一方或有益;3、偏害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对另一方或有害;4、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5、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6、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对于植物而言,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7、自疏: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8、雌雄同体:产生雌雄配子的动植物就是雌雄同体的,但雌雄同体的并不一定都是自体受精的;9、闭花受精:某些植物有花,但从不开,仅能通过自体受精而生殖,这叫闭花受精;10、性比:通常以种群中雄体对雌体的相对数来表示,如雌雄个体数相等,则性比为1:1,性比也可以用雄体占种群总数的比例来表示,如雌雄数相等,其比例为.氏性比理论: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比倾向于1:1,这种倾向的进化原因叫做Fisher氏性比理论;12.稀少型有利:如果母体偏向于生产性别较少的后代,则母体的适合度就比较高,这就是稀少型有利;13.局域交配竞争:在同胞姐妹间存在交配竞争的情况下,母体如果产同样数量的雄仔和雌仔就会形成浪费,因而性比偏于雌,这叫做局域交配竞争;14.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15.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16、领域行为:指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17、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18.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9.阿利氏规律: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20.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21: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22.干扰性竞争: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或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23.似然竞争:相互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以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结果相似,称为似然竞争;24.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25.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26.性状替换:偶然,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叫做性状替换;27.捕食:可定义为一种生物为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28.Jazen把协同进化定义为: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29.捕觅食对策:就是动物为获得最大觅食效率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30.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微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繁殖、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生长,但不繁殖;拟寄生物也称重寄生物,比如食尸动物31.互利共生:是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32.专性互利共生:指永久性成对组合的生物,其中一方或双方不可能独立生活;33.兼性互利共生:共生者可能不互相依赖着生存,仅是机会性互利共生;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1.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2.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3.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4.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5.伴生种:它与优势种相伴生存,但对群落环境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6.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7.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中;8.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上的一个实测数据;9.相对密度:是指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10.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11.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12.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13.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称为显着度;14.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15.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16.数目或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17.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18.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基于在一个无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他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19.香浓-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20.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21.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22.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23.同资源种团: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成为同资源种团;24.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平静的中断,对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25.波动: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是指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变动;但这种变动只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通常将这种变动成为波动;波动可分为三种: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偏途性波动;26.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演替分为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分;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分;自养性演替和异样性演替按照群落代谢特征;水生基质演替系列黏土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水生演替系列、旱生基质演替系列黏土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按照基质划分;27.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3.非物质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4.生产者:是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5.消费者:是针对生产者而言,即它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因此属于异样生物;6.食草动物:是直接以植物体为营养的动物;食草动物可以统称为一级消费者;7.食肉动物:即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者,可以统称为二级消费者;8.大型食肉动物或顶级食肉动物:即以食肉动物为食者,它们可以统一称为三级消费者;。

《生态学基础讲义》课件

《生态学基础讲义》课件

外来入侵物种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种群数量,使一些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而面临灭绝的风险。
气候变化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栖息地,防止生境丧失和破碎化。
建立自然保护区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提高公众意识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过度开发和利用,以及禁止非法捕猎、采矿等活动。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它驱动着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作用等过程,生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固定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这些过程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城市生态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优化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例如,通过城市绿化、雨水收集等方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修复
对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例如,土壤污染修复、水体生态修复等。
生态学前沿研究领域
VS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是生态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关注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导致大气污染,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破坏陆地生态系统。
工业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等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03
02
01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影响生物的栖息地和分布范围。
全球变暖
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等,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物的生存。

生态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基础知识精编资料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科之一.初期主要研究植物,后来逐渐涉及动物和人类.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向生态学的不... 生态学生态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生态学及其发展(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Ec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黑格尔于1869年提出的。

他把生态学定义为“自然界的经济学”。

其英文词首和经济学(Economics)是相同的,均来自于希腊文,表示家庭居处或环境的意思,可见,生态学与经济学、家庭、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后来有的学者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或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或生活着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生态学中所说的生物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最近,由于人类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也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等方面,把人类这一生物种也列入生态系统中,来研究并阐明整个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问题。

(二)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科之一。

初期主要研究植物,后来逐渐涉及动物和人类。

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向生态学的不断渗透,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动力,使其成为多学科、较活跃的科学领域之一。

二、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就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地球上的生物十分庞杂,其中包括动物2000万种以上,植物30多万种,微生物10多万种。

这些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传递和信息的交流,从而引起环境与生物自身的变化。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对环境具有依附性和适应性,但生物也不是被动的适应环境,生物也具有其本身独特的遗传特性。

生物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作用于环境。

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的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生物种群(Population);在一定自然区域的环境条件下,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称为生物群落(Commun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4 生态对策

生物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并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的对策就
是生态对策。

r-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r) 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如昆 虫、细菌、杂草及一年生短命植物(是物种形成的丰富资 源泉)。

K-对策者: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 息环境,不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种群密度较稳定,如乔木、大型肉食动物。(物种保护对

4.4.5 种群的社会等级及分工

社会是进化的最高阶段。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 择中均有优先权。强者首先获得了交配和产后代的机会, 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社会等级在动物界中相当普遍(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兽 类)。高地位的优势个体身体强壮、体重大、性成熟度高、 具有打斗经验。 社会等级制形成社会分工,使社会的成员分为职责、行为、 形态各异的“等级“。

两类作用往往互相联系,难以分开。例如,气候因素影响 食物供给,后者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内源性因素的密 度制约作用(种 群内部个体间)
外源性生物因素 的密度制约作用 (种群之间、食物)
种群密度
外源性非生物因素的非密度 制约作用(光、温、水等)
2. 种群调节理论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种群参 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 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 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 食物因素:英国鸟类学家ck认为,就大多 数脊椎动物而言,食物短缺是最重要的限制因 子。 自动调节学说:将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分 为行为调节、内分泌调VES
4.2.5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r m):指在环境条件(食物、领地
和邻近的其他有机体)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
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又称为生物潜能或生殖潜能。

r m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可以用来和实际条件 下的增长率进行比较,其差值可视为环境阻力的 量度。

某种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即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 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该系统或环境对该种群的容纳量
(K)。

容纳量的大小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温、光、水、养分等 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二是食性、行为、 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

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K)时,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当种群数量低于K时,则趋向于增加。
4 种群的衰落和灭亡
当种群长久处于生长不利条件下,或在人
类过度捕猎、栖息地被破坏的情况下,其 种群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即种群衰落, 甚至灭亡。
个体大、出生率低、生长慢、成熟晚的生
物,最容易灭绝。
5. 种群平衡

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成为
种群平衡.
4.3.3 种群调节
1. 种群调节作用:当种群数量偏离平衡水平上升或 下降时,有一种使种群数量返回平衡水平的作用, 叫种群调节作用。 影响种群调节的因素: (1)密度制约作用:包括种群内和种群间。如随种 群密度的上升,死亡率增高,或生殖力下降,或 迁出率升高。生物间捕食、竞争、动物社会行为 等。不改变环境容量。 (2)非密度制约作用:包括温度、光照、风、降雨 等气候因素。通过环境的变动而影响环境容量, 从而达到调节作用。



陆生植物也有极为严重危害的,如贯叶金丝桃
紫茎泽兰在我国南方引起过暴发。
湖泊富营养化(梅梁湖,2002)
2006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
3. 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
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 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 称为生态入侵。
欧洲的穴兔 植物中的仙人掌、
4.2.3 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指种群产生新个体占总个体数的
比率。

生理出生率(最大出生率)—种群在理想 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率。 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在一定时期 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

死亡率

生理死亡率:在最适条件下所有个体都因 衰老而死亡,即每个个体都能活到该物种 的生理寿命。

当(K-N)>0,种群增长;当(K-N)=0,种群的数量
稳定,当(K-N)<0,种群个体数目减少。使种群数量 总是趋向于环境容量,形成一种S形的增长曲线。
S GROWTH CURVE
J curve compared to an S (sigmoid) curve
The J curve of population growth is converted to an S curve when a population encounters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 caused by one or more limiting factors
一个物种种群的聚集程度和密度一样,随
种类和条件而改变,过疏或过密,都可能 有限制性影响。种群总是避免过分分散和 过分拥挤,使种群内个体获得最佳的生活 和生存条件。
4.4.3 种内竞争与自疏
动物种内竞争:分摊竞争和争夺竞争两种
类型 植物种群内的竞争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
Y W d C
2. 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阻滞增长

种群增长都是有限的,因为种群的数量总会受到食物、空
间和其它资源的限制。将环境容量(K)引入种群增长方程:
dN K N rN( ) dt K

Logistic(逻辑斯蒂)方程。(K-N)/K-逻辑斯蒂系数,其 生物学含义是随着种群数量增大,最大环境容量当中种群 尚未利用的剩余空间,实际上也是环境压力的度量。



社会分工形成了社会的整体性,同时,每个个体也丧失其 独立性。
大丰麋鹿
4.4 种群的种 间关系
4.5.1 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
相互作用类型 对种群的影响
甲种群 0
+ + + + +


集群分布

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极不均匀, 常成群、成簇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 种群的这种分布格局叫—。

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式。
如橡树和雪松的种子没有分布能力, 常落在母株的周围形成集群。植物的
无性繁殖导致的集群。动物可能被共
同的食物、水源、隐蔽所等吸引到一 起。如蛾类的趋光、蚯蚓的趋湿。
群聚与阿利氏原则
(2) 世代重叠种群的指数增长

有些生物世代重叠但是连续进行繁殖的,而且 没有特定的繁殖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种群的 数量变化可以用微分方程表示为:
dN rN dt
Nt N 0e
rt

若r>0,种群的数量按指数曲线的形式无限增 长;若r=0,种群的数量相对稳定,若r<0, 种群数量呈指数式下降。
4.3.2 种群的实际数量动态

一种生物进入或占领新栖息地,首先经过 种群增长建立种群,以后可出现不规则或 规则的(周期性的)波动、种群大暴发、 物种生态入侵、种群衰亡等。
1. 种群波动

指种群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这种摆动 是由内因和外因不断变化引起的。

首先,自然界环境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变化。这两种
情况都影响种群数量的波动。

其次是生物内部的自动调节,当生物的个体数目超过平衡 水准线时,生物数量就减少,当生物的数量减少到平衡水 准线以下,个体数减少的结果使密度变稀。
不规则波动
不由 同非 年生 份物 变因 动子 引特 起别 的是 。气 候 因 子 在
2. 种群暴发或大发生

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大发生。 最闻名的大发生见于害虫和害鼠。 索马里1967年一次蝗灾;1967年我国新疆北部地区发生鼠 害;赤潮是种群暴发的典型例子。 水生植物暴发造成危害的例子也很多。如槐叶萍、伊乐藻、 风眼莲。
紫茎泽兰(飞机草)
生态入侵
水葫芦
生态入侵
紫茎泽兰
五爪金龙
滩涂上的互花米草
原产于英国南海岸的盐 沼地,1979年我国从美 国引进后,1980年在福 建沿海等地试种,目的是 保滩护岸、改良土壤、 绿化海滩和改善海滩生 态环境,但米草扩展速 度极快。1988年,三沙 湾地区互花米草面积仅 占滩涂总面积的1.82%, 到2003年已占滩涂总面 积的43.04%。每年米草 以约5%的速度扩展。
-2/3自疏法则
C d W
a
lg d lg C a lg W
-2/3自疏法则
4.4.4 隔离和领域性

种群中个体产生隔离或保持间隔可以减少对生存 需求的竞争,对种群调节有重要作用。

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群常将它们的 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块地 方就叫领域。 高等动物的隔离机制是行为性的,而低等动物或 植物则是化学性的,如有的微生物产生抗菌素。
4.3 种群的数量 动态及调节
4.3.1 种群增长的理论模型
单种种群数量动态随时间的变化有两个基
本增长模型:
指数增长(J-型增长 )
逻辑斯蒂增长(S-型增长 )
1 .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
在无限环境(环境的空间、食物等资源是
无限的)或近似无限环境条件下,一些种 群的数量按指数增长,其增长曲线像“J” 型,所以也叫J-型增长。
世代分离的种群和世代重叠的种群的指数
增长模型有所不同。
(1) 世代分离种群的指数增 长

如果所研究的种群为世代不重叠的生物,即一个世代只 生殖一次。 N t 1 R0 Nt 到第t个世代的种群数量为:

N t N 0 R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