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以下是本册的知识点概述: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周长约为40075公里。

它的形状和大小对于进行地理研究和制作地图至关重要。

2. 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变化。

3.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从地球表面通过北极点的线路到达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长度,而纬度则是从南北两极到达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长度。

4. 地球的地理格局地球被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地球上形成了多种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

地球的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1. 太阳系的结构和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一些卫星、小行星等组成,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2.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它位于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的轨道上。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地理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地球的内部圈层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薄壳,地幔在地壳之下,地核则位于地幔之下。

2. 地球内部圈层的运动地球内部的圈层运动主要包括地壳的运动和地幔对流。

地壳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而地幔的对流则影响着地球的地理形态。

四、板块构造与地理环境1.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地壳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地质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的对流作用下不断移动。

2. 地球地壳运动的地质灾害地质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地壳变形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地理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水资源的利用与水问题1. 水的分布和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宝贵,它广泛分布在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等形式中。

人类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原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要学会根据迁入率迁出率大小判断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4、世界人口增长的特征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特点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②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③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知识点二: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1)原因: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晚婚晚育甚至不愿意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水平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

(2)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等。

2、人口增长过快(1)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阶段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带来的问题:①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②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3)解决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高一地理必修2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2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人口自然增长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 出生人口×100% 死亡率= 死亡人口×100%总人口总人口注意:①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

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较大。

②人口地区差异:目前世界人口接近70亿,人口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欧洲。

世界上超过一亿的国家有11个,由多到少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其中亚洲亚洲国家有6个。

③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自然增长率越大,增长速度越快。

只要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数就在增加3.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生物学规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等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自然灾害上层建筑文化教育水平、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等根本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依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 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2 从数值上区分人口增长的模式目前高低界值大约是:出生率的界值是2%,死亡率的界值%,自然增长率的界值%。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传统型”(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低低低”型增长缓慢,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已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高低高型,但韩国,古巴,新加坡,乌拉圭已经是三低型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中国“高低高”型向“低低低”型过渡增长率较低,增加人口多;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人口基数大人口基数大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套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套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套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将接触到各个层面的地理知识。

在高一地理必修二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有关地球的内外部结构、板块构造与地壳运动、地形的形成与发展、气候与季风、人口与城市发展等内容。

下面是地理必修二的全套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的内外部结构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近似于椭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2.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又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分为上、中、下三层;-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第二节:板块构造与地壳运动1. 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若干个构造单元(板块)组成的;- 板块可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2. 地壳运动的类型- 地壳运动可分为构造地貌运动和地震活动。

第三节:地形的形成与发展1. 岩石的类型与特征- 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形成方式。

2. 地形的形成与发展- 地形的形成与风化、侵蚀和物质运移有关;- 侵蚀作用包括河流侵蚀、风蚀、冰蚀等。

第四节:气候与季风1. 气候与气候因素-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天气状况;- 气候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

2. 季风与季风气候- 季风是指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气流;- 季风气候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第五节:人口与城市发展1. 人口与人口问题- 人口是一个地区居民的总数;-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等。

2. 城市与城市体系- 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 城市体系包括超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总结:以上介绍了高一地理必修二课程的全套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内外部结构、板块构造与地壳运动、地形的形成与发展、气候与季风、人口与城市发展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了解地貌的形成与变化、认识气候与人口等重要的地理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高一地理内容繁多,需要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地理。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梳理(一)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高一地理必修二每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每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每章知识点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对于地球的认知是地理学的基础。

本章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基本结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图的使用。

1. 地球的基本结构地球由固态的地壳、流态的地幔和铁镍合金构成的核心组成。

地壳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围的一层,表面厚度不均,海洋地壳较薄,陆地地壳较厚。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呈近似于椭球体,但由于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地球在赤道处略为膨胀,而在两极处略为扁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27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极半径约为6356.8公里。

3. 地图的使用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是人们观察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分布的重要工具。

在使用地图时,需要了解地图的比例尺、方向标和图例等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读懂地图上的信息。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主要介绍宇宙中的地球位置以及与宇宙其他天体的关系。

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条件。

1. 太阳系的形成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众多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

太阳系的形成是由一个巨大的分子云逐渐坍缩而成的,其中太阳质量占据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绝大部分。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的内部行星地带,距离太阳约 1.496亿公里,成为第三颗从太阳算起的行星。

地球的轨道呈椭圆形,公转周期为365.24地球日。

3. 地球与宇宙其他天体的关系地球与宇宙其他天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例如,地球从太阳获取能量,并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等方式向宇宙释放能量。

第三章:碰撞地壳构造和地理环境本章主要介绍地球地壳的构造特点以及地理环境对地壳形态的影响。

了解地球地壳的构造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

1. 地壳构造的特点地壳构造是指地壳上地理现象的总体分布格局和形态特征。

地壳构造包括大地构造和小地构造两个层面,大地构造是指地球上大范围地理现象的总体分布格局;小地构造是指地球上局部地理现象的形态特征。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通过对地理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

以下是高一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汇总。

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固体地壳、可塑性的地幔和外核、液态的内核组成。

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穿过地球南北两极的线,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位置;纬度是指与地球赤道呈90度的线,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纬线。

地球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形状投影到平面上,以便于观察和研究。

2. 自然地理要素地形:地球表面的起伏和形态,包括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等。

水系:地球表面的水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

气候:一定区域内长期的天气状况和变化规律。

植被: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土壤:地球表面上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带有生物活动的自然物体。

3. 人文地理要素人口: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城市:人口聚集、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中心的区域。

农业:农作物的种植、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区域分布规律。

工业:商品生产、加工和制造业的集中区域。

交通:陆地、水路、空中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4. 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利用卫星等遥感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基于卫星导航和测量技术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系统。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方法。

生态系统:地球上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通过对高一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汇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结构、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地理学科让我们更加关注和保护地球这个我们生活的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一、岩石和地壳运动1.岩石的类型岩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火成岩是从地下深处熔岩冷却凝固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岩屑在水下积聚形成,如砂岩、页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2.地壳的构造地壳是地球固态物质的最外层,由地壳板块构成。

地壳板块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它们互相靠近或远离,造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壳运动现象。

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气候与人类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类会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如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类更适宜从事农业生产;而在寒冷干燥的地区,人类则更适宜从事畜牧业或以渔猎为生。

2.资源与人类地球上的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水、风、太阳能等,人类可通过合理利用维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非可再生资源如矿石、化石燃料等,人类需节约使用,以免资源枯竭。

三、经济地理1.城市与工业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是工业的集聚地。

在城市中,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工业化也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2.农业与农村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农村地区的农田、农作物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

四、人口地理1.人口与城市化人口的分布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聚集在城市中,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

城市化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也衍生出城市扩张、人口失衡等问题。

2.人口与资源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

人口过多,资源供给不足,将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社会问题增加等。

因此,人口控制与合理利用资源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关键。

综上所述,高一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归纳笔记包括岩石和地壳运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经济地理和人口地理四个方面。

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篇一太阳直射点移动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超完整)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超完整)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超完整)1.行星运动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转的轴线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23.5度,形成了地球的季节和昼夜交替现象。

2.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核、外核、下地幔、上地幔和地壳五部分组成。

其中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3.地壳的构成和地质作用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基性岩、酸性岩和盐岩。

地质作用包括构造作用(地震、火山、地堑等)和侵蚀作用(河流侵蚀、风蚀、冰蚀等)。

4.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

其中地下水储量最大,但需要注意地下水过度开采可能导致地面塌陷等问题。

5.气候类型和气候带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寒带冷漠气候等。

气候带则分为赤道气候带、副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6.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需要通过环保政策和个人行动等方式予以解决。

7.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为基础,整合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等领域提供支持。

8.水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持续从海洋、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中蒸发、输送、下降、流入海洋的过程。

碳循环包括陆地碳汇、海洋碳汇、生物碳汇和大气碳汇等,对于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9.地球自然灾害地球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泥石流、洪水、干旱、风暴潮等。

预警和防灾措施能够减轻受灾程度和救援难度。

10.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一、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四、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1、城市形态的概念: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 [ 理解记忆 ]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 记忆 ]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 ,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 理解 ]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3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 记忆 ]
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 , 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 理解 ]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4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 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 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 等)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 死亡率 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可以通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得出自然增长率。

某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风俗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人口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初期的传统型人口模式也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过渡型的人口模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而20世纪中期到现在的现代型人口模式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也呈现出类似的模式。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包括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等。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包括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

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三个特点。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判断可以通过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以及长期性来确定。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

对于迁出地来说,人口密度减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也会减轻,但同时也会出现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

对于迁入地来说,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导致人口密度增加和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有的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如德国、俄罗斯等。

-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快,如印度、尼日利亚等。

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一些原始部落。

-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多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多为此模式。

-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转变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从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从出生率的下降开始的。

3. 人口的迁移。

- 人口迁移的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 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例如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

- 二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 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是从东部地区迁往内地和边疆地区。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大量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例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与气候有关。

- 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如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等。

- 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如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吸引人口迁入西部。

二、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高一地理科目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科目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科目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高一地理科目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篇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过程: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

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温室效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地面。

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2.高一地理科目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篇二时间计算(1)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时刻、昼长、夜长等则为地方时的计算;凡没有特别说明的都为计算区时。

(2)北京所在的时区(东八区)、伦敦所在的时区(零时区或中时区)要当常数记忆。

(3)北京时间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时间标准。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时。

(4)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区分开。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早晚往往是针对同一地点来说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小时间越早;而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是针对不同的地点来说的,一般来说是根据同一纬线上看到日出的早晚来区分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

(5)在进行新旧一天的计算时,新旧一天可结合地方时的早晚来判断,建议画出极点俯视图来辅助计算,以避免混乱。

在计算区时时,直接按照区时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不需要考虑日界线。

3.高一地理科目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篇三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地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的⽂章,供⼤家学习参考!第⼀章 地球和地图——在宇宙中⼀、宇宙的天体⾃然天体——恒星、星云、⾏星、流星体、彗星……⒈天体⼈造天体——宇宙飞船、⼈造卫星……⒉天体系统地球地 ⽉ 系太 阳 系⽉球银河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⒊恒星、星云⾼速运动炽热⽓体a.恒星⾃⾝发光体积⼤密度⼩b.星云——云雾状的天体体积更⼤、密度更⼩⒋太阳外部结构光球—— ⿊ ⼦⾊球—— 耀 斑太阳活动 11年⽇冕——“太阳风”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a.光热——⽣命b.⾃然现象c.短波d.指南针e.极光⒍太阳系a.中⼼——太阳(99.86) 近⽇⾏星(类地⾏星)共向—⾃西向东b.九⼤⾏星:⽔⾦地⽕|⽊⼟|天海冥 巨 ⾏ 星共 ⾯ 远 ⽇ ⾏ 星近 圆c.⼩⾏星:⽕、⽊之间d.卫星:⼟卫(最多)彗核——冰e.彗星彗发——⽓体彗尾f.流星体——陨星陨⽯陨铁g.⾏星际物质⒎地球是有⽣命的⾏星a.远近适中→温度适中→液态⽔(0~100℃)b.质量体积⼤⼩适中→⼤⽓→O2→⽣命第⼆章 地球的⼤⼩、形状、运动⼀、地球仪⒈⾚道——周长:2πr≈4万㎞⒉地轴⒊两极⒋⾚道半径——6378㎞平均半径6371㎞⒌极半径——6356㎞⒍形状——⾚道略⿎,两极稍扁,不规则球体⒎表⾯积——5.1亿㎞2南北⽅向⒏经线等 长不能⾃成圆圈 0°本初⼦午线180°W0°180°E经度 西经东经⼤ ⼩ ⼩ ⼤东西半球:20°W→160°E东西⽅向⒐纬线不 等 长能⾃成圆圈纬度:90°N60°(0°~30°低纬,30°~60°中纬,60°~90°⾼纬)30°0°30°60°90°S⒑经纬——定位、定向例:A(50°N,116°E),B(70°S,160°W) ⾃ 转⼆、地球转动 公 转 物质运动⼀地球的⾃转中⼼——地轴北极上空看——逆时针⒈概况⽅向——⾃西向东周期——24⼩时南极上空看——顺时针⒉地理意义⑴昼夜交替晨昏线不发光不透明调节地球“体温”⾃ 转⑵时差a.时间 刻 段1°——4′b.地⽅时15°——1⼩时360°——24⼩时c.时区24个东⼀区中零时区西⼀区 22. 5W 7. 5W 7. 5E 22. 5E相差⼀个时区,相差⼀⼩时东早西晚,“东+西-”东⼗⼆区⽐西⼗⼆区早24⼩时(⼀天)东西⼗⼆区时刻相同,⽇期差⼀天⽇界线180°经线“之”字形“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时“乌鲁⽊齐时”——东6区⒊⽔平运动物体发⽣偏向——⽓流;⽔流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地球的公转中⼼——太阳⒈概况⽅向——⾃西向东周期——365(366)5时48分46秒近⽇点 远⽇点1⽉初 7⽉初⒉怎么公转?a.地轴与公转轨道平⾯成66.5°交⾓(⾚道⾯与公转轨道平⾯成23.5°交⾓)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b.地轴的指向不变3.21 春分直射点——→⾚ 道6.22 夏⾄——→北回归线9.23 秋分——→⾚ 道12.22冬⾄——→南回归线⒊地理意义a.引起正午太阳⾼度(⾓)的变化3.21春分9.23秋分 由⾚道向两极递减6.22夏⾄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由直射点纬度向两侧递减12.23冬⾄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b.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3.21,9.23昼夜平分6.22北半球昼>夜纬度越⾼,昼越长66.5°N以北,极昼南半球昼<夜纬度越⾼,昼越短66.5°S以南,极夜12.22北半球昼<夜纬度越⾼,昼越短66.5°N以北,极夜南半球昼>夜纬度越⾼,昼越长66.5°S以南,极昼c.四季的变化天⽂四季:夏季:太阳⾼度,昼最长——热秋季:太阳⾼度渐⼩,昼渐短——凉冬季:太阳⾼度最⼩,昼最短——冷春季:太阳⾼度渐⼤,昼渐长——温民间四季:⽴春、⽴夏、⽴秋、⽴冬积温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d.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第三章 地图⼀、地图三要素NWE⒈⽅向S经纬线、经纬度在两极上空看:N——逆;S——顺指向标⒉⽐例尺(缩尺)= 图 距 实地距离=1xa.线段式1∶10000000⼀⽐⼀千万b.数字式1千万分之⼀ 1 10000000c.⽂字式:图上1厘⽶代表是第100㎞⽐例尺越⼤,表⽰范围越⼩,内容越详细⽐例尺越⼩,表⽰范围越⼤,内容越简略⒊图例(符号),注记(⽂字,数字)⼆、地图上的⾼度⒈绝对⾼度——(海拔)⒉相对⾼度——(H-h)⒊等⾼线a.等⾼线密集——陡b.等⾼线稀疏——缓c.陡崖:d.⼭峰:e.鞍部:f.等⾼线向⾼处弯曲凸出——⼭⾕g.等⾼线向低处弯曲凸出——⼭脊⒋地形剖⾯图⒌分层设⾊地图蓝——⽔(乳⽩⾊——⼤陆架>-200⽶)绿——平原<200⽶浅绿浅黄——丘陵黄——⾼原褐——⼭地、⾼原第四章 地壳和地壳运动⼀、地球内部圈层⒈地壳化学元素(氧12、硅14)—→矿物—→岩⽯⼭地⾼原50~70㎞海 沟6㎞平均厚度17㎞陆 地 33㎞⒉地幔——2900㎞,铁、镁、软流层——岩浆源地⒊地核——2900~6371㎞,铁、镍⼆、陆地地形⒈⼭地⒉丘陵⒊⾼原⒋平原⒌盆地三、海底地形⒈⼤陆架⒉⼤陆坡⒊⼤洋底四、地形变化与地质作⽤⼒的来源表 现结果⒈内⼒作⽤放射性元素蜕变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崎岖不平⒉外⼒作⽤太阳能、重⼒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平坦五、地壳的⽔平运动与升降运动⒈⽔平运动☆——⾼⼤褶皱⼭系⒉升降运动——⾼低起伏a.褶皱b.地堑——⾕地、裂⾕c.地垒——⼭六、⽕⼭⒈构造死⽕⼭⒉分类休眠⽕⼭活⽕⼭⒊分布:环太平洋、东⾮⼤裂⾕、地中海、⼤西洋⼭西⼤同——死⒋中国台湾、新疆——活东北——休眠七、地震——波⒈岩⽯圈⼝天然震动⒉先上下颠,左右前后摇晃⒊有关名词⒋震级——能量⼤⼩⒌烈度——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⒍影响烈度因素a.构造地震(⽕⼭、陷落)b.震级⼤⼩c.距震中远近d.震深e.建筑物强度⒎分布⼋、板块学说⒈岩⽯圈由六⼤块拼合⽽成⒉⼤洋板块(太平洋板块)⒊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⒋板块处在运动中 张裂←→裂⾕,海洋 相撞→←⼭脉,海沟九、外⼒作⽤与地表形态⒈风化作⽤——对岩⽯的破坏作⽤物理⒉侵蚀作⽤——对岩⽯的破坏作⽤的再破坏化学⽣物风⼒搬运——⼲旱地区(风蚀蘑菇、柱、城堡、沙丘)⒊搬运作⽤流⽔搬运——湿润地区(冲击岛、冲积平原、三⾓洲)冰川搬运海浪搬运风 ⼒⒋堆积流 ⽔分选(有规律)海 浪冰 川——⽆分选⒌固结成岩——沉积岩⼗、⼈类活动与地形⒈地形是影响⼈类活动四⼤⽂明古国—农业国—冲积平原—河流⒉⼈类改变地形——填海造陆(荷兰、⽇本……)第五章 地球上的⼤⽓⼀、天⽓——短时间⼤⽓物理状况⽓候——长时间天⽓平均 ⽓温、降⽔、⽓压、风⼆、⽓温 ℃平均⽓温⽓温最低⽓温三、⽓温⽇变化、年变化——午后2点(14点)⒈⽇变化最低——⽇出前后⽉北半球7⽉(8⽉)⒉年变化南半球1⽉(2⽉)最低⽉北半球1⽉(2⽉)南半球7⽉(8⽉)四、⽓温的⽔平分布⒈⽓温总是由⾚道向两极递减⒉南半球平直,北半球弯曲⒊⼀⽉北半球等温线:⼤陆上向低纬;海洋上向⾼纬 七⽉北半球等温线:⼤陆上向⾼纬;海洋上向低纬⒋最热不在⾚道,北回归线,北⾮撒哈拉沙漠 冷 北半球——西伯利亚(寒极) 南半球——南极⼤陆-89℃(寒极)五、⽓温的垂直分布-0.6℃/100M↑六、降⽔(⾬、雪、雹);㎜等降⽔量线⽔汽不饱和→饱和促使空⽓上升的动⼒⒈类型午后2点(热雷⾬)a.对流⾬⾚道附近冷锋b.锋⾯⾬暖锋准静⽌锋——“梅⾬”,6⽉上旬~7⽉中旬(淮河——南岭)c.地形⾬——⾼⼤⼭脉的迎风坡⼭腰d.台风⾬——热带低⽓压——⽓旋——台风—→强台风(逆)⒉降⽔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夏⾬型a.季节变化冬⾬型年⾬型b.年际变化七、⽓压——⼤⽓对下界的压⼒(百帕)⒈⽓压与⾼度的关系——反⽐⒉⽓压与⽓温的关系——反⽐⒊⽓压与风——空⽓从⾼压流向低压⒋地球上的七个⽓压带、六个风带 极地⾼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压带 东北、信风带⾚道低压带⒌⽓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向南北位移1⽉南移有些地区⼀年中交替控制7⽉北移⒍季风海洋与陆地热⼒性质差异→⽓温中⼼→风⽓压带风带位移(亚洲南部)⼋、影响⽓候的因素⒈纬度(最基本):寒、温、热不同的⽓压带、风带,⽓候不同在相同的⽓压带,风带,⽓候不同⒉⼤⽓环流 亚热带东岸 冬⼲夏⾬的亚热带季风⽓候(⽓压带、风带、季风)(冬西风、夏副⾼)西岸 冬⾬夏⼲的地中海⽓候低纬吹向⾼纬的风——多⾬⾼纬吹向低纬的风——少⾬⼤陆性(⽓温、降⽔)海洋性⒊地⾯状况海拔地 形⾼⼤⼭地——迎风坡、⼭腰降⽔多暖流——增温、增湿洋 流寒流——降温、减湿CO2↑⽓温升⾼(全球)⒋⼈为影响氟化物——臭氧层—→紫外线局 部九、世界上的主要⽓候类型(类型:特点、成因、分布)冬 夏70°60°50°40°30°20°15°10°极地⽓候(苔原、冰原)夏 冬70° ⾼ 纬60°50°40°35°30°20°旱10°亚寒带针叶林⽓候↑温带↓温带海洋性⽓候温 带⼤陆性⽓ 候温 带季风⽓候亚热带地中海⽓候亚热带季风⽓候↑热带↓热带沙漠⽓候热带季风⽓候 ⾬热带草原⽓候热 带 ⾬ 林 ⽓ 候 0° 0°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候、热带草原⽓候北美洲缺少:热带季风⽓候、温带季风⽓候南美洲缺少:热带季风⽓候、亚寒带针叶林⽓候、极地⽓候、温带季风⽓候欧洲缺少:热带沙漠⽓候、热带⾬林⽓候、热带草原⽓候、热带季风⽓候、亚热带 季风⽓候、温带季风⽓候(四种热带⽓候和季风⽓候)⼤洋洲缺少:热带季风⽓候、温带季风⽓候、亚寒带针叶林⽓候、极地⽓候⾮ 洲:除地中海⽓候、热带⾬林⽓候、热带草原⽓候、热带沙漠⽓候外都缺少南 极 洲:只有极地⽓候⼗、⽓候类型的判断(图、表格、⽂字)⒈先看⽓温——温度带——1⽉、7⽉⒉再看降⽔——总量,分配——1⽉、7⽉⒊综合判断——⼼中有数第六章 地球上的⽔⼀、⽔循环海陆间循环(⼤)⒈⽅式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圈⽔⽔ 圈岩⽯圈→各个环节→发⽣连续运动的过程⽣物圈能量交换,物质迁移⒉意义⽔资源成为⼀个可更新系统改变地表形态⼆、海⽔⒈盐度(钠、镁……)——35%a.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域、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降⽔与蒸发的关系b.影响盐度的因素⼤河流⼊(波罗的海最低)洋流——暖流增⾼、寒流降低⒉湿度:由⾚道向两极递减⒊洋流 暖 流按温度分 寒 流a.洋流分类 风海流按成因分 密度流(地中海→⼤西洋) 补偿流(地中海←⼤西洋)b.洋流的分布规律 北半球——顺时针①南北半球在中低纬度存在⼀个闭合的洋流圈②北半球中⾼纬有⼀个逆时针⽅向洋流圈 南半球——逆时针③南纬40°~60°——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有季风洋流冬——东→西(逆)夏——西→东(顺)⽓候——寒流——降温、减湿纽芬兰⽣物——渔场北海道寒暖流交汇c.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北 海秘 鲁航⾏顺逆三、陆地⽔(冰川、河、湖、沼泽、地下⽔)地表⽔⒈⽔系和流域a.⽔系=⼲流+⽀流b.流域外流区域(⼊ 海)——外流河内流区域(不⼊海)——内流河⒉河流的补给a.降⽔(⾬⽔)——最普通b.积雪——温带、寒带(春汛)c.冰川——夏季d.湖泊——起调节作⽤⼀般河流地下⽔→河流e.地下⽔——最稳定,可靠⒊地下⽔黄河下游河流→地下⽔分布区与补给区⼀致a.潜 ⽔⽔位在变化合理利⽤不⼲净防“漏⽃区”补给区与分布区不⼀致b.承压地下⽔⽔位稳定较洁净第七章 陆地上的⾃然带⼀、地理环境——地形、⽓候、岩⽯、⼟壤、⽣物、⽔组成为⼀个综合体⒈地理环境整体性——各要素相互性⒉地理环境差异性⼆、⾃然带位置不同——⽓候不同¬—→⼟壤不同——植被不同(镜⼦)①占有⼀定宽度②⼀定延伸⽅向③带与带之间没有明显界线,是逐步过渡的⒈纬度地带性规律 东西延伸 (以热量为基础) 南北更替⒉经度地带性规律 南北延伸中纬最明显 (以⽔分为条件) 东西更替⒊垂直地带性规律 ⽔平延伸(海拔) 垂直更替⒋⾮地带性规律 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南半球巴塔哥尼亚沙漠世界地理第⼋章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陆地 29% 北半球⼆、⼤洋北冰洋四⼤洋印度洋⼤西洋“S”太平洋——马⾥亚纳海沟——11034m三、⼤洲(七⼤洲)⒈名称⒉洲界亚洲—欧洲———乌拉尔⼭—乌拉尔河—⾼加索⼭—⼟⽿其海峡亚洲—⾮洲———苏伊⼠运河亚洲—北美———⽩令海峡欧洲—⾮洲———直布罗陀海峡南美—北美———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第九章 亚洲⼀概 述⼀、是世界第⼀⼤洲⒈临三⼤洋海岸线曲折⼩亚细亚半岛多半岛阿拉伯半岛⒉轮廓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多边缘海——孟加拉湾多岛屿斯⾥兰卡岛马来群岛⼆、地形——⼭地⾼原为主3/4⒈中⾼周低⒉青藏⾼原、帕⽶尔⾼原(⼭结)⒊⼭脉⒋平原和⾼原相间分布三、河流⒈河流呈放射状⒉湖——⾥海(咸) 最深湖——贝加尔湖四、⽓候⒈⽓候复杂多样a.地跨热温寒三带b.东西跨径度⼤c.⾯积d.地势地形复杂⒉季风⽓候显著a.热带季风⽓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压带风带位移b.亚热带季风⽓候海陆热⼒差异c.温带季风⽓候东亚、北亚(太平洋)——海陆热⼒差异⼆⽇ 本⼀、多⽕⼭多地震的群岛国家富⼠⼭、关东平原⼆、资源贫乏森林、⽔⼒、硫磺三、⽓候——海洋性季风:温带、亚热带⼯业基础脆弱——世界上原料、燃料进⼝国,产品主要依赖出⼝ ⼯业:⾼度发达—————典型加⼯⼯业国京滨四、经济阪神 农业:不重要,⾼度发达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名古屋(北海道渔场) (接近原料、燃料地、消费市场)九州北部区国⼟南北两端分散 东京五、城市 ⼤阪 神户三东 南 亚⼀、“⼗字路⼝”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湄公河(国际河)→太平洋中南半岛——北⾼南低、⼭河相间、⼤河南流⼆、组成萨尔温江→印度洋马来群岛——岛(⼭地、多⽕⼭地震)⼤河下游平原——⽔稻(泰国)⼭区:名贵⽊材热带季风⽓候(马来群岛⼩部分、中南半岛⼤部分)三、⽓候热带⾬林⽓候(马来群岛⼤部分、中南半岛⼩部分)四、物产丰富油棕、橡胶——马来西亚⒈热带经济作物椰⼦、蕉⿇——菲律宾⾦鸡纳、胡椒——印度尼西亚⒉稻⽶(泰国出⼝量第⼀)⒊名贵⽊材⒋矿产⽯油(⽂莱)锡——缅甸、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世界锡矿带)五、城市⼈⼝、港⼝四南 亚⼀、南亚次⼤陆(喜马拉雅⼭以南⾄印度洋) 内陆三国:(尼泊尔、不丹、锡⾦)⼆、三种类型国家 沿海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 岛国:(斯⾥兰卡、马尔代夫) 喜马拉雅⼭三、三种地形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德⼲⾼原(熔岩⾼原) 印度河四、三⼤河流 恒河——黄⿇产区 布拉马普特拉河 热带沙漠⽓候——(灌溉)五、三种⽓候 热带季风⽓候——(旱、⾬季)——洪涝 热带⾬林⽓候——(乞拉朋齐——地形⾬)⾼⼭⽓候五印 度⼀、世界⼈⼝第⼆多⼆、⼈种——⽩种⼈(佛教、印度教)⽂明古国(农业)三、农业⒈热量充⾜⒉降⽔丰沛⾼原——亚洲耕地⾯积⒊地形平坦平原⽕⼭⼟⒋⼟壤肥沃冲积⼟⒌⽔源——恒河 ⼩ 麦 ⽔ 稻 (进“⼝”)⒍农产品 棉 花 茶 叶 出 ⼝ 黄 ⿇四、⼯业⒈矿产丰富⿇纺传统⼯业:钢铁—机械制造—化学—电⼒、纺织⒉⼯业棉纺新兴⼯业——电⼒ 新德⾥(⾸都)五、城市 孟买——港⼝,棉纺中⼼ 加尔各答——城市,⼆⼤港⼝六中 亚⼀、位于亚洲中部⼆、以⾼原平原为主三、典型的温带⼤陆性⽓候(⼩麦、棉花、畜牧业)额尔齐斯河(外)四、河流、湖泊锡尔河 咸海(多内流河)阿姆河⾥ 海 矿产——■、▲、有⾊⾦属——冶⾦⼯业五、物产 ⼩麦 农产品 棉花三⼤产棉区:中、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 细⽑⽺、羔⽪⽺六、亚欧⼤陆桥 ⾸ 都——阿斯塔纳七、哈萨克斯坦——内陆国 城市——阿拉⽊图七西 亚⼀、三洲、五海之地⒈苏伊⼠运河——沟通红海、地中海⒉⼟⽿其海峡——沟通⿊海、地中海⒊霍尔⽊兹海峡——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⒋两个跨两⼤洲国家:埃及、⼟⽿其 海⒌古、今 陆 要冲 空⼆、⽯油的海洋⒈油带⒉主要产油国——两伊、联两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产量⼤——1/3储量⼤——60%⒊特点分布⼴埋藏浅出⼝多——60%(90%)油质好⒋输出————————————————油⽥—→地中海 西欧→波斯湾北美直布罗陀←地中海⽇本 海峡苏伊⼠运河海 ↑上 红海马六甲海峡⽣ 霍尔⽊兹海峡霍尔⽊兹海峡命地中海 线 好望⾓⒌畜牧业、灌溉农业a.畜牧业:伊朗(⽺)、阿富汗(紫羔⽪)、⼟⽿其(安卡拉⽺⽑)b.农业——伊拉克(枣椰)——美索不达⽶亚平原(两河平原)⒍阿拉伯国家第⼗章 ⾮洲⼀、第⼆⼤洲 半岛少——索马⾥半岛(⾮洲之⾓)⒈海岸线平直 海湾少 岛屿少——马达加斯加岛(第三⼤岛)①东南向西北倾斜 埃塞俄⽐亚——“⾮洲屋脊”⒉地形②以⾼原为主 东⾮⾼原——乞⼒马扎罗⼭(5895) (700m) 南⾮⾼原 东⾮⼤裂⾕(地堑) 热带⾬林⽓候①以热带为主 热带草原⽓候 热带沙漠⽓候⒊⽓候 地中海⽓候②⼲旱区⾯积⼴⼤③对称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⒋河流 ⽩——⾬林⽓候区①尼罗河(泛滥)(最长) 青——草原⽓候(⼲、湿)②尼⽇尔河(灌溉)⽔量多→少→多⾬ 林③赞⽐西河(⼤裂⾕的起点)⽔量⼤盆 地④刚果河(⽔利资源最丰富)⽀流多1/5落差⼤(⾼原→盆地)⒌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最深⒍富饶的⾮洲①⽓候资源(热量、⽔)森林——名贵⽊材咖啡(埃塞俄⽐亚)②植物资源枣椰草原——农作物故乡油棕 猴⾯包树(波巴布树)⾹蕉⽯油——⾮洲北部、⼏内亚湾沿岸(尼⽇利亚)磷酸盐——摩洛哥③矿产⾦刚⽯——刚果(⾦)铜——赞⽐亚 矿储量⼤黄⾦——南⾮ ⿊⼈④⽔⼒⒎居民、国家①两头⽩,中间⿊ ⾼出⽣率②7亿⼈ ⾼死亡率 增长率☆埃及③“⼆战前”三个独⽴国埃塞俄⽐亚利⽐⾥亚⒏发展中的民族经济“单⼀经济”——“民族经济”——多样化⼆、埃及⒈地跨亚、⾮的⾮洲国家⒉苏伊⼠运河——捷径⾕地⒊尼罗河——⽔源(绿⾊长廊)三⾓洲 灌溉 肥料①阿斯旺⽔坝——⽣态问题 ⾎吸⾍病 盐碱化②长绒棉:(出⼝最多) 三⾓洲后退苏伊⼠运河 沙丁鱼③旅游⾦ 字 塔④劳务输出——侨汇⑤⽯油⒋开罗⒌亚历⼭⼤ 塞得第⼗⼀章 欧洲⼀、亚欧⼤陆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欧多半岛巴尔⼲半岛亚平宁半岛南欧⒈海岸线最曲折伊⽐利亚半岛多边缘海——爱琴海、亚得⾥亚海、⽐斯开湾、北海、波罗的海多海峡——⼟⽿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⒉地形 北:古⽼的、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峡湾、湖泊——芬兰)①南北⾼、中间低 南:年轻、⾼耸的多⽕⼭、地震的阿尔卑斯⼭(宽⾕、湖泊)②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西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东欧平原()③冰川地形⼴布 南北⾼、中部低地势、西风带⒊⽓候 温带海洋性⽓候显著 北⼤西洋暖流+①以温带⽓候为主 海岸线曲折②过渡性 温带⼤陆性⽓候⼴⼤⒋河流①众多——运河多——⽔流平稳——利于航⾏②最长内流河——伏尔加河—→⾥海 运输最繁忙——莱茵河——鲁尔区—→北海(⿅特丹) 流经国家最多——多瑙河——⿊海(芦苇)③湖泊——⾥海⒌居民、国家①⼈⼝密度⼤低出⽣率⼈⼝增长率最低死亡率→⽼龄化增长率②语⾔——印欧语⾔⼆、德国北欧⒈⼗字路⼝西欧东欧南欧北海——波罗的海运河⒉现代化⼯业⾼度发达■褐煤之⾸重⼯业发达▲钢铁→机械制造→车辆⒊鲁尔区钾盐化学、光学鲁尔区■▲△丰富——冶⾦——钢铁——化学(北部)河运(莱茵河、鲁尔河)萨尔区——慕尼⿊(啤酒)、电⼦⒋⾸都波恩柏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地球地 太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⒊恒星、星云高速运动炽热气体a.恒星自身发光体积大bab.自然现象c.短波d.指南针e.极光⒍太阳系a.中心——太阳(99.86)近日行星(类地行星)共向—自西向东b.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巨行星共面远日行星近圆cde彗尾f陨铁ga.远近适中→温度适中→液态水(0~100℃)b.质量体积大小适中→大气→O2→生命第二章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一、地球仪⒈赤道——周长:2πr≈4万㎞⒉地轴⒊两极⒋赤道半径——6378㎞平均半径6371㎞经度大东西半球:20°W→160°E东西方向⒐纬线不等长能自成圆圈纬度:90°N60°(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30°0°30°60°例:自中心——地轴北极上空看——逆时针⒈概况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南极上空看——顺时针⒉地理意义⑴昼夜交替晨昏线不发光不透明调节地球“体温”自a段bc中零时区西一区22.5W7.5W7.5E22.5E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东早西晚,“东+西-”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差一天日界线180°经线“之”字形近日点远日点1月初7月初⒉怎么公转?a.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交角(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成23.5°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b.地轴的指向不变3.21春分直射点——→赤道6.22夏至——→北回归线9.23a3.6.12.b3.216.22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66.5°N以北,极昼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66.5°S以南,极夜12.22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短66.5°N以北,极夜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长66.5°S以南,极昼c.四季的变化天文四季:夏季:太阳高度,昼最长——热秋季:太阳高度渐小,昼渐短——凉春:秋:d第三章地图一、地图三要素NWE⒈方向S经纬线、经纬度在两极上空看:N——逆;S——顺指向标abc⒊图例(符号),注记(文字,数字)二、地图上的高度⒈绝对高度——(海拔)⒉相对高度——(H-h)⒊等高线a.等高线密集——陡b.等高线稀疏——缓c.陡崖:defg黄——高原褐——山地、高原第四章地壳和地壳运动一、地球内部圈层⒈地壳化学元素(氧12、硅14)—→矿物—→岩石山地高原50~70㎞海沟6㎞平均厚度17㎞陆三、海底地形⒈大陆架⒉大陆坡⒊大洋底四、地形变化与地质作用力的来源表现结果⒈内力作用放射性元素蜕变平坦⒈水平运动☆——高大褶皱山系⒉升降运动——高低起伏a.褶皱b.地堑——谷地、裂谷c.地垒——山六、火山⒈构造死火山⒊有关名词⒋震级——能量大小⒌烈度——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⒍影响烈度因素a.构造地震(火山、陷落)b.震级大小c.距震中远近d.震深e⒈风化作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物理⒉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再破坏化学生物风力搬运——干旱地区(风蚀蘑菇、柱、城堡、沙丘)⒊搬运作用流水搬运——湿润地区(冲击岛、冲积平原、三角洲)冰川搬运海浪搬运风力海冰一、天气——短时间大气物理状况气候——长时间天气平均气温、降水、气压、风二、气温℃平均气温气温最低气温三、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午后2点(14点)⒈日变化七月北半球等温线:大陆上向高纬;海洋上向低纬⒋最热不在赤道,北回归线,北非撒哈拉沙漠冷北半球——西伯利亚(寒极)南半球——南极大陆-89℃(寒极)五、气温的垂直分布-0.6℃/100M↑六、降水(雨、雪、雹);㎜等降水量线水汽不饱和→饱和促使空气上升的动力a冷锋bcda.季节变化冬雨型年雨型b.年际变化七、气压——大气对下界的压力(百帕)⒈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反比⒉气压与气温的关系——反比⒊气压与风——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⒋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17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气温中心→风气压带风带位移(亚洲南部)八、影响气候的因素⒈纬度(最基本):寒、温、热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气候不同在相同的气压带,风带,气候不同⒉大气环流亚热带东岸冬干夏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季风)(冬西风、夏副高)西岸冬雨夏干的地中地洋⒋人为影响氟化物——臭氧层—→紫外线局部九、世界上的主要气候类型(类型:特点、成因、分布)冬夏70°60°50°40°30°20°15°10°60°50°40°35°30°20°旱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气候温气温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热带沙漠气候热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四种热带气候和季风气候)大洋洲缺少: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非洲:除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外都缺少南极洲:只有极地气候十、气候类型的判断(图、表格、文字)⒈先看气温——温度带——1月、7月水水岩石圈→各个环节→发生连续运动的过程生物圈能量交换,物质迁移⒉意义水资源成为一个可更新系统改变地表形态二、海水⒈盐度(钠、镁……)——35%a.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域、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bab.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顺时针①南北半球在中低纬度存在一个闭合的洋流圈②北半球中高纬有一个逆时针方向洋流圈南半球——逆时针③南纬40°~60°——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有季风洋流冬——东→西(逆)夏——西→东(顺)气候——寒流——降温、减湿c秘逆a.水系=干流+支流b.流域外流区域(入海)——外流河内流区域(不入海)——内流河⒉河流的补给a.降水(雨水)——最普通b.积雪——温带、寒带(春汛)c.冰川——夏季d.湖泊——起调节作用一般河流地下水→河流eab一、地理环境——地形、气候、岩石、土壤、生物、水组成为一个综合体⒈地理环境整体性——各要素相互性⒉地理环境差异性二、自然带位置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植被不同(镜子)①占有一定宽度②一定延伸方向③带与带之间没有明显界线,是逐步过渡的⒈纬度地带性规律东西延伸北半球二、大洋北冰洋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S”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11034m 三、大洲(七大洲)⒈名称一概一、是世界第一大洲⒈临三大洋海岸线曲折小亚细亚半岛多半岛阿拉伯半岛⒉轮廓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多边缘海——孟加拉湾⒉湖——里海(咸)最深湖——贝加尔湖四、气候⒈气候复杂多样a.地跨热温寒三带b.东西跨径度大c.面积d.地势地形复杂abc二日三、气候——海洋性季风:温带、亚热带工业基础脆弱——世界上原料、燃料进口国,产品主要依赖出口工业:高度发达—————典型加工工业国京滨四、经济阪神农业:不重要,高度发达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名古屋(北海道渔场)(接近原料、燃料地、消费市场)九州北部区三东山区:名贵木材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小部分、中南半岛大部分)三、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大部分、中南半岛小部分)四、物产丰富油棕、橡胶——马来西亚⒈热带经济作物椰子、蕉麻——菲律宾金鸡纳、胡椒——印度尼西亚四南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喜马拉雅山三、三种地形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熔岩高原)印度河四、三大河流恒河——黄麻产区布拉马普特拉河热带沙漠气候——(灌溉)五印⒊地形平坦平原火山土⒋土壤肥沃冲积土⒌水源——恒河小麦水稻(进“口”)茶黄五、城市孟买——港口,棉纺中心加尔各答——城市,二大港口六中亚一、位于亚洲中部二、以高原平原为主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小麦、棉花、畜牧业)额尔齐斯河(外)四、河流、湖泊锡尔河咸海里七西亚一、三洲、五海之地⒈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地中海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地中海⒊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⒋两个跨两大洲国家:埃及、土耳其海⒌古、今陆要冲空油质好⒋输出————————————————油田—→地中海西欧→波斯湾北美直布罗陀←地中海日本海峡苏伊士运河海↑上红海马六甲海峡生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线ab半岛少——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⒈海岸线平直海湾少岛屿少——马达加斯加岛(第三大岛)①东南向西北倾斜埃塞俄比亚——“非洲屋脊”⒉地形②以高原为主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5895)(700m)南非高原东非大裂谷(地堑)(最长)青——草原气候(干、湿)②尼日尔河(灌溉)水量多→少→多雨林③赞比西河(大裂谷的起点)水量大盆地④刚果河(水利资源最丰富)支流多1/5落差大(高原→盆地)⒌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最深铜——赞比亚矿储量大黄金——南非黑人④水力⒎居民、国家①两头白,中间黑高出生率②7亿人高死亡率埃及⒊尼罗河——水源(绿色长廊)三角洲灌溉肥料①阿斯旺水坝——生态问题血吸虫病盐碱化②长绒棉:(出口最多)三角洲后退苏伊士运河沙丁鱼③旅游金亚平宁半岛南欧⒈海岸线最曲折伊比利亚半岛多边缘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比斯开湾、北海、波罗的海多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⒉地形北:古老的、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峡湾、湖泊——芬兰)①南北高、中间低南:年轻、高耸的多火山、地震的阿尔卑斯山(宽谷、湖泊)②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流经国家最多——多瑙河——黑海(芦苇)③湖泊——里海⒌居民、国家①人口密度大低出生率人口增长率最低死亡率→老龄化增长率②语言——印欧语言二、德国北欧⒋首都波恩柏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