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升初数学专项试题-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
小升初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专题练习《平均数问题》答案详解
经典应用题—专题09《平均数问题》一.选择题1.(2019•厦门)最近一次数学测试,甲、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8分,甲、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0分,乙、丙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他们三人的平均成绩是()分.A.88B.90C.92D.94【解答】解:(882902922)23⨯+⨯+⨯÷÷=÷5406=(分)90答:他们三人的平均成绩是90分.故选:B.2.(2018秋•长安区期末)在期中测试中,小明语文、数英语的平均分是91分,语文和数学共考了178分,他的英语考了()分.A.92B.95C.98⨯-【解答】解:913178=-273178=(分)95答:英语得95分.故选:B.3.(2019秋•普陀区期中)小亚测量自己走10步的路程,4次结果分别为4.8米、5米、5.1米、5.2米,小亚从家出发走到学校门口要走928步.小亚家到学校大门口大约是多少米?正确式子是() A.(4.85 5.1 5.2)4928+++÷⨯+++÷⨯B.(4.85 5.1 5.2)10928C.(4.85 5.1 5.2)410928-++÷⨯⨯D.(4.85 5.1 5.2)410928+++÷÷⨯+++÷÷⨯【解答】解:(4.85 5.1 5.2)410928=÷÷⨯20.1410928466.32=(米)答:小亚家到学校门口大约是466.32米.故选:D.4.(2019春•雨花区期末)踢毽子比赛,小红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6个,小丽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2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红一定比小丽踢得多B .小红一定比小丽踢得少C .小红和小丽踢的个数一定相同D .无法确定谁踢得多【解答】解: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虽然知道小红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6个,比小丽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2个多,但是平均数只不表示这组数据中某一个具体数据,所以无法确定谁踢得多.故选:D .5.(2018秋•祁东县期中)甲数是乙数的23,乙数是丙数的34,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6,乙数是( ) A .36B .24C .13D .48 【解答】解:23(363)(11)34⨯÷++÷91083=÷ 36=答:乙数是36.故选:A .6.(2019•益阳模拟)明明数英语、语文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语文96分,数学是( )分.A .90B .95C .98【解答】解:953(9691)⨯-+ 285187=-98=(分)答:数学得了98分.故选:C .7.(2019•深圳)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某次电脑技能比赛.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为a 分,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比丙的成绩低9分,比丁的成绩高3分,那么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 )分.A .6a +B .4 1.5a +C .46a +D . 1.5a +【解答】解:(293)4a a a +++-÷(46)4a =+÷1.5a =+答: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 1.5)a +分.故选:D .二.填空题8.(2019秋•闵行区期末)一箱橙子有47个,小胖任意取出6个,称得它们的质量为1386克,那么这箱橙子大约重 11 千克.(四舍五入到个位)【解答】解:1386647÷⨯23147=⨯10857=(克)10857克10.857=千克10.857千克11≈千克答:这箱橙子大约重 11千克.故答案为:11.9.(2018秋•乐亭县期末)红红参加少年宫组织的讲故事比赛,5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为:96分,95分,94分,89分,96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红红最后的平均分数是 95 分.【解答】解:(969594)3++÷2853=÷95=(分)答:红红最后的平均得分是95分.故答案为:95.10.(2018秋•盐山县期末)丫丫期中检测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她语文得了 93 分.【解答】解:语文成绩为:(9524)2⨯-÷1862=÷93=(分)答:她语文得了93分.故答案为:93.11.(2019秋•松江区期中)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1,其中甲乙两个数和的一半是39,丙数是105.⨯-⨯【解答】解:613392=-18378=105答:丙数是105.故答案为:105.12.(2019秋•普陀区期中)小丁丁期末考试语文、数英语三科平均成绩为92分,其中语文86分,英语92分,他的数学成绩是98分.⨯--【解答】解:9238692=--2768692=(分)98答:英语成绩是98分.故答案为:98.13.(2019秋•沛县期中)3个数的平均数为1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这时3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6.⨯-⨯【解答】解:113103=-3330=3-=936答: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6.故答案为:6.14.(2019秋•沛县期中)张军参加演讲比赛,十名评委的评分是:91分、96分、89分、94分、90分、92分、93分、91分、93分、92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张军最后的平均得分是92分.+++++++÷【解答】解:(9194909293919392)87368=÷=(分)92答:张军最后的平均得分是92分.故答案为:92.15.(2018秋•东台市校级月考)5个数的平均数是3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0,这5个数的平均数就变成25,那么改动的数原来是65.-⨯+【解答】解:(3025)540=⨯+5540=+2540=65答:改动的数原来是65.故答案为:65.16.(2018•广州模拟)7位评委给一位小歌星评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是9.64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是9.65分,最高分是9.7分.⨯-⨯【解答】解:9.6569.645=-57.948.29.7=(分)答:最高分是9.7分.故答案为:9.7.17.(2017•长沙)某班统计数学成绩时,平均成绩为80分,复查时,发现学生小华的成绩不是85分,而应该是75分,学生小芳的成绩不是88分,而是73分.重新计算后,该班平均成绩为79.5分,该班有学生50人.-=(分)【解答】解:857510-=(分)887315+=(分)101525÷=(人)250.550答:该班有学生50人.故答案为:50.三.判断题18.(2018秋•盐山县期末)小明的身高是1米45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35厘米的游泳池中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判断对错)【解答】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在平均水深1米45厘米的游泳池,并不代表每处的水深都是1米45厘米,可能比1米45厘米深,也可能比1米45厘米浅;所以,他在平均水深1米35厘米的游泳池游泳,可能有危险;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9.(2018秋•桑植县期末)一次比赛中一班有12名同学参加,二班有15名同学参加,我们可以用平均成绩来比较两个班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情况.√(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两个班人数不相同,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平均数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情况,所以可以用平均成绩来比较两个班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情况,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0.(2015春•武城县期末)一分钟跳绳,小丽前两次跳的平均数是120下,要使三次跳的平均数是125下,她第三次应跳135下√(判断对错)⨯-⨯【解答】解:12531202=-375240=(下)135答:她第三次应跳135下.故答案为:√.21.四(1)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了30件,第二天上午做了12件,下午做了24件.四(1)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24)322++÷=(件).⨯(判断对错)++÷【解答】解:(301224)2=÷662=(件)33所以原题算式错误.故答案为:⨯.22.记不超过10的质数的平均数为M,则与M最接近的整数是4.√(判断对错)【解答】解:10以内的质数有2、3、5、7M=+++÷(2357)4=÷174=4.258≈4即M最接近的整数是4,原题的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四.应用题23.(2019秋•闵行区期末)小丁丁和妈妈去餐馆吃饭,点好单后小丁丁算出平均每人餐费80元.正好碰上妈妈的同事张阿姨,3人一起用餐,还加了两个菜,加菜后平均每人餐费增加了6元.新加的两个菜总价是多少元?⨯+【解答】解:6380=+1880=(元)98答:新加的两个菜总价是98元.24.(2018秋•盐都区期末)学校第二季度各月用水量统计如表:学校第二季度平均每天用水多少吨?++÷++【解答】解:(96120148)(303130)=÷36491=(吨)4答:学校第二季度平均每天用水4吨.25.(2018秋•高碑店市期末)四年级6个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其中5人的平均成绩是87分,加上王涛的分数后,平均成绩是88分,王涛得了多少分?⨯-⨯【解答】解:886875=-528435=(分)93答:王涛的考试成绩是93分.26.(2019秋•松江区期中)小胖要参加书法等级考试,他规定自己每天都要写25个毛笔字.这个星期,他前三天都按时完成任务,星期四、星期五因为生病每天只写了15个毛笔字,星期六写了30个,那么他星期天要写多少个毛笔字,才能保证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都写了25个?⨯-⨯-⨯-【解答】解:25725315230=---175753030=(个)40答:他星期天要写40个大字.27.(2019秋•福清市校级期中)国庆期间小丽一家去登山,上山用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走0.75km,下山时原路返回,用了2小时,他们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答】解:40.752(42)66=÷=(千米/小时)1答:他们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28.(2017•重庆模拟)小方参加了若干次考试,在最后一次考试时他发现:如果这次考试得100分,那么他的平均分是90分:如果这次考试得70分,那么她的平均分是84分,则小方一共参加了多少次考试?-÷-【解答】解:(10070)(9084)=÷3065=(次)答:小方一共参加了5次考试.29.(2014秋•上海期中)现有浓缩果汁280ml,加入2升水后平分给8个小朋友喝,平均每人能喝到多少毫升果汁?=毫升【解答】解:2升2000+÷(2802000)8=÷22808=(毫升)285答:平均每人能喝到285毫升.30.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上坡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下坡的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现在汽车从A地出发,上坡用了4小时,下坡用了3小时,从原路返回时,下坡速度改为每小时80千米,而上坡速度不变,求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千米)【解答】解:604240⨯=(千米)1003300+⨯(240300)2=⨯5402=(千米)1080÷=(小时)240803÷=(小时)3006051080(4335)÷+++=÷108015=(千米/时)72答:这辆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72千米/时.五.解答题31.(2019•保定模拟)在一次国内体操锦标赛中,一名运动员的得分情况为:9分、9.2分、8分、8.7分、9.5分、9.1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他最后得多少分?+++÷【解答】解:(99.28.79.1)4364=÷=(分)9答:他最后得9分.32.(2018•广州)有一些互不相同的正整数,平均值是100,其中有一个是108,如果去掉108,平均数就变为99.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解答】解:设正整数个数有n个,根据题意得n n-=-10010899(1)n n-=-1001089999-=-109910899n n9n=所以剩下的8个数之和为:998792⨯=;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最大时,其余7个数最小;7个数之和最小123456728=++++++=所以这个最大数最大为79228764-=答: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最大是764.33.(2018•保定模拟)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解答】解:(74153)(43)+⨯÷+,(7445)7=+÷,1197=÷,17=(小时);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34.(2016秋•巴中月考)小敏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是93分,英语成绩是84分.她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答】解:(969384)3++÷2733=÷91=(分)答:她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1分.35.(2015秋•烟台校级月考)只需列出综合算式,不必计算解答.(1)某地区去年降水量是427毫米,比前年减少29,这个地区前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2)小英在一次测验中,语文、数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语文90分,英语94分.小英的数学得了多少分?【解答】解:(1)2 427(1)9÷-74279=÷549=(毫米)答:这个地区前年降水量是549毫米.(2)(933)(9094)⨯-+279184=-95=(分)答:小英的数学得了95分.36.(2019•郑州模拟)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返回时,速度提高15,结果提前1小时到达甲地.甲、乙两地相距440千米,求这列火车的往返平均速度.【解答】解:往返速度比161:(1)1:5:655=+==因为甲、乙两地的距离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所以往返的用时之比为6:5去时用时1(65)6÷-⨯116=÷⨯6=(小时)反回时用时615-=(小时)4402(65)⨯÷+88011=÷80=(千米/小时)答:这列火车的往返平均速度80千米/小时.37.(2018春•辽宁月考)某次射击训练中,某一小组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7.7环,则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4人.【解答】解:设得到8环的有x人,则:6173892(132)7.7x x⨯+⨯++⨯=+++⨯84567.77.7x x +=⨯+87.746.245x x -=-0.3 1.2x =4x =答:成绩为8环的人数是 4人.故答案为:4人.38.(2017秋•丰台区期末)暑假期间,小明一家准备开车去草原旅行,有A 、B 两条线路,A 线路全长485千米,平均每小时大约可行驶60千米,B 线路全长620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驶80千米,按这样计算,走哪条路更节省时间? 【解答】解:148560812÷=(小时)36208074÷=(小时) 因为1387124>, 所以走B 线路更节省时间.答:走B 线路更节省时间.39.(2018春•金牛区期末)体操比赛有六位裁判评分,去掉最高分9.8分后,剩下的五个分数的平均分就比原来的平均分少0.05分,再去掉最低分9.42分后,剩下的四个分数的平均分是多少分?【解答】解:[(9.80.055)69.89.42]4-⨯⨯--÷[57.39.89.42]4=--÷38.084=÷9.52=(分)答:剩下四个分数的平均分是9.52分.。
小升初平均数问题专题突破训练(附答案)
小升初平均数问题专题突破训练(附答案)一、单选题1.平均数是一组数据()。
A. 平均水平的代表B. 其中的一个数C. 最中间的一个数2.某班统计数学成绩,平均成绩是84.1分,后来发现小红的成绩是96分,被错记成69分,重新计算后,平均成绩是84.7分,那么这个班有()名学生.A. 41B. 43C. 45D. 473.有四个数:84,76,X,90,它们的平均数为80,则X为()A. 70B. 71C. 72D. 734.5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2分。
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分。
A. 1B. 0.5C. 0.8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的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与第二组数的个数的比是()A. 90:39B. 30:13C. 91:39D. 以上都错二、填空题6.在一次体操比赛的决赛中,五名裁判给四名运动员分别打分如下表:根据比赛规则,每名运动员的最后得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三个分数的平均分.本次比赛的的金牌获得者是几号运动员.你是用列算式解答的这道题吗?不列算式可以解答吗?7.从4 个整数中任意选出3 个,求出它们的平均值,然后再求这个平均值和余下1 个数的和,这样可以得到4 个数:4、6、5 和4 ,则原来给定的4 个整数的和为.8.刘洋期末考试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86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刘洋英语考了________分。
三、应用题9.某次比赛中,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将一等奖中最后的四人调入二等奖,这样二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分,得一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4分。
求原来一等奖比二等奖平均分多几分?10.小山骑自行车过桥,上桥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下桥速度为每小时24千米,而且上桥与下桥所经过的路程相等,中间也没有停留。
最新小升初数学《差倍问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差倍问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应用题1.王红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白鸡的只数正好是黑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各有多少只?2.爸爸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4倍,爸爸比小红大30岁,爸爸和小红今年分别是多少岁?3.想一想,算一算.(1)买一瓶墨水和一个文具盒应付多少钱?(2)买一本童话书和一瓶墨水应付多少钱?(3)买一支铅笔和一个文具盒应付多少钱?(4)小明用10元钱去买一个文具盒,应找回多少钱?4.小明在一次数学练习中得了75分,已知共有25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道或不做扣1分。
那么小明做对了多少道题?5.两个数的和是11.63,小强由于粗心,在计算时将一个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结果得5.87,原来两个加数各是多少?6.玻璃瓶里装着一些饮料,把饮料增加到原来的2倍,称得重5千克;把饮料增加到原来的4倍,称得重9千克,问原来瓶里的饮料重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7.星期天兄弟去钓鱼,如果哥哥比弟弟多钓26条,哥哥钓的鱼是弟弟的3 倍,求哥哥、弟弟各钓了多少条?8.新光小学的人数比宏扬中学少1260人,已知宏扬中学的人数是新光小学的2.5倍.宏扬中学和新光小学各有多少人?9.五年级学生捐款比六年级少150元,六年级捐款是五年级的1.6倍.五、六年级各捐多少?10.嘟嘟和泡泡各有一些玻璃球,嘟嘟说:“你的玻璃球的个数比我少 1/4。
”泡泡说:“你要是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
”嘟嘟原来有多少个玻璃球?11.甲书架上有32本书,乙书架上有57本书,甲每天增加4本书,乙每天增加9本书,多少天后乙是甲的两倍?12.赵明有一份资料要复印25份.根据左边的价格表,算一算赵明选哪种印法更省钱?13.一只野兔每秒跑15.5米,一只小鹿每小时跑90千米,小鹿和野兔谁跑得快?14.看图计算.15.下图中哪个苹果是正确的?16.某工厂为支援地震灾区赶制一批帐篷,第一天生产了总帐篷数的第二天生产了总帐篷数的 7/天共生产帐篷4400顶。
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
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一、和倍问题1.白兔有540只,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5倍,灰兔比白兔多多少只?(1)先求灰兔有多少只?(2)再求灰兔比白兔多多少只?2.果园里有21棵桃树。
梨树是桃树的4倍,苹果树是桃树的3倍。
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3.仓库共运进货物1260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120吨货物到乙仓库,则两个仓库的货物一样多,求甲乙两仓库原来运进货物各多少吨?4.桌子上有两堆小棒,从第一堆里拿10根放进第二堆,两堆小棒就一样多.哪一堆小棒根数多?多几根?5.植树节那天三四年级同学去植树,四年级5个班植了720棵树,正好是三年级3个班同学植树棵数的的2倍,三四年级同学共植了多少棵树?6.植物园里玫瑰花和菊花一共有392棵,玫瑰花的棵数是菊花的3倍。
两种花各有多少棵?7.养殖场养了320只鸡,鸭的只数比鸡的4倍多78只。
鸭有多少只?8.图书室新买来200本科技书,新买来的故事书是科技书的5倍,两种书共有多少本?9.学校科技小组的人数是体育小组的人数的1.6倍,如果科技小组调12人到体育小组,两个小组的人数正好相等.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10.果店运回苹果和梨子共200千克,苹果的千克数是梨子的1.5倍,运回的梨子和苹果各是多少千克?11.甲、乙两人共有203.5元钱,乙的钱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甲的钱数一样多,甲、乙各有多少元钱?12.甲书架上有32本书,乙书架上有57本书,甲每天增加4本书,乙每天增加9本书,多少天后乙是甲的两倍?13.一篮苹果比一篮橘子重2.4千克,苹果的质量数是橘子的1.2倍。
一篮苹果和橘子各有多少千克?14.请你用1,2,3,4,5,6,7,8,9这九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拼凑出五个自然数.让第二个是第一个的2倍,第3个是第一个的3倍,第四个是第一个的4倍,第五个是第一个的5倍.求这五个自然数分别为多少?15.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5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
小学数学小升初《和差倍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数学小升初《和差倍问题》应用题专项练习1.公园里要种植柳树和松树共72棵,其中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57,柳树和松树各多少棵?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3.展览馆共规划124个展位。
目前,已落实的参展展位是未落实的展位的3倍。
已落实和未落实的展位各有多少个?4.小宇和妈妈打算乘动车组列车去外婆家过春节。
他们买动车组列车票一共用去了639元。
小宇的动车组列车票价是妈妈的一半。
小宇的动车组列车票价是多少元?5.买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付12元钱。
钢笔的价格是圆珠笔的5倍。
买一支钢笔多少钱?6.一个梯形下底的长度是上底的4倍,如果将这个梯形的上底延长36厘米,这个梯形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分别有多长?7.小红和爸爸一起称体重,爸爸比小红重48千克,且爸爸的体重正好是小红的3倍。
小红和爸爸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8.甲乙两车从相距31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2.4小时相遇。
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驶1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9.师徒二人共加工240个零件,师傅给徒弟40个,他们俩加工的个数就同样多。
原来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零件?10.今年小婷家的果园大丰收,收获的苹果和油桃共274箱,其中苹果的箱数比油桃的箱数少16箱。
你知道苹果和油桃各有多少箱吗?(先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再解答)11.果园里种着桃树和梨树,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1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12.亮亮做了112朵小红花,明明做了64朵小红花,亮亮给明明多少朵,两人的小红花就同样多了?13.王老师看了一本54页的书,看了4天后,剩下的比已看的少2页,王老师平均每天看多少页?14.水果店运进一批水果,其中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336千克,苹果和梨各运进多少千克?15.周末毛超到马小跳家玩,马小跳爸爸对毛超说:“我和马小跳的年龄加起来是48岁,我的年龄是马小跳的5倍”。
小升初数学平均数应用题
应用题:平均数1、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动的数原来应该是多少?2、四(1)班有40个同学参加考试,其中2个同学缺考,平均成绩是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后各得99分,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李明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75米。
李明上、下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4、养鸡小组养了15只母鸡,2只公鸡,每只鸡平均每个月下蛋25只,一个月共下蛋多少只?5、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了60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30千米,问往返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6、小明第一、二两次测验的数学平均成绩60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70分,第三次是多少分?7、三年级一班有45人,三年级二班和三年级一班的平均人数是47人,三年级二班比三年级三班少1人,三年级三有几人?8、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30,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4,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32,则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是多少?9、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为78,去掉的数是多少?10、把198个自然数,1、2、3、……、198平均分成三组,并使这三组的平均数相等,那么这三个平均数的和是多少?11、以下20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401 398 400 403 399 396 402 402 404 403399 396 398 398 405 401 400 400 402 40312、期中考试中,小明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87分,数学、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90分,英语、常识两科的平均分是88分。
已知常识成绩比语文高10分,试问各科成绩是多少?13、摄影小组为第一小队同学拍摄一张集体照,一张底片和三张照片共收成本费2.70元,加印一张照片收费0.4元,第一小队有十五个同学,如果每个人要一张照片(底片费由十五人共同分担),那么每人应付多少元?14、一辆汽车由甲城开往乙城,从出发到两城中点,平均每小时40千米,从中点到乙城,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5、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千克,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千克,乙棉田亩产170千克,乙棉田有多少亩?16、用12元1千克的甲级糖,7元1千克的乙级糖,6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8元的什锦糖。
小升初数学专项试题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小升初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1.从1开始,按1,2,3,4,5,…,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到某数为止,把其中一个数擦掉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59017,擦掉的数是多少?2.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六(1)班5名男生的总分是405分,7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7分,本次竞赛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王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外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9.5分,数学,外语两科平均成绩是95分,他外语成绩是多少?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三个自然数,让同学计算它们的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
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40.24。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数字都对。
正确答案是多少?5.10个人坐成一个圆圈做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告诉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问报5的人心里想的数是多少?6.小王的气步枪射击最佳成绩是10.9环,训练时,小王打了5发,平均成绩是10.2环。
为了尽快达到平均成绩10.6环。
小王至少还要打多少发?7.六年级学生做泥人玩具,一班48人,共做266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每人做6个。
这三个班平均每班做多少个?8.小区5号楼2012年新搬进的3户安装了空调,2013年又搬进1户,也安装了相同功率的空调,但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为最多只能同时使用3台空调,那么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可以使用空调多少小时?9.甲、乙、丙、丁四人平均有邮票38张,甲与乙的平均张数是42,乙、丙、丁三人平均张数是36,求乙有邮票多少张?10.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30岁,且在四个人中没有小于21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这个是多少岁?11.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3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2千克,求乙的体重。
12.爷爷和爸爸在1994年的年龄和是127岁,十年前爷爷比爸爸大37岁,爷爷2014年多大?爸爸2016年呢?13.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前3天修了360米,后5天修筑150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筑公路多少米?14.丁丁和妈妈在餐馆吃饭,平均每人餐费是70元。
小学数学小升初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六年级)专题考试卷.doc
小学数学小升初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六年级)专题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从1开始,按1,2,3,4,5,…,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到某数为止,把其中一个数擦掉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擦掉的数是多少?【答案】55【解析】1、2、3、4、5…如果不擦掉的话,平均数应该是中间那个数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而擦掉一个之后平均数是即:;说明剩下的数个数是34的倍数,而平均数又接近34,所以剩下的数的个数是68,那么原来就有69个数。
这68个数的和是:68×(34+)=2360,前69个数的和是:1++2+3+…+69=2415,由此即可得出擦掉的数字。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擦掉一个数字后剩下的数字有68个,那么原来就有69个数字。
这68个数的和是:68×(34+)=2360,前69个数的和是:1+2+3+…+69=2415,所以擦掉的数是:2415-2360=55答:擦掉的数是55。
考点:平均数问题。
点评:抓住“1、2、3、4、5…如果不擦掉的话,平均数应该是中间那个数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进行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题文】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六(1)班5名男生的总分是405分,7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7分,本次竞赛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答案】84.5分【解析】根据“平均成绩×人数=总成绩”算出女生的总成绩,进而根据“男生总成绩+女生总成绩=全班总成绩”计算出全班总成绩,继而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405+87×7)÷(5+7)=(405+609)÷12=1014÷12=84.5(分)答:本次竞赛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84.5分。
小升初数学冲刺11---平均数应用题(答案版)
小升初数学冲刺11---平均数应用题(答案版)小升初数学冲刺11---平均数应用题基础达标1.数学小组8名同学的一次数学竞赛成绩如下:85 77 90 84 75 86 70 84求这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
【解答】85 +77+90+84+75+86+70 +84=80+(5-3+10+4-5+6-10+4)÷8=81.375分2.红星小学五年级第一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有3人得100分,4人得96分,其余5人共得348分。
第一小组这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解答】(100*3+96*4+348)÷(3+4+5)=86分3.益民糖果店配混合糖,共用去每千克24元的奶糖10千克;每千克18元的软糖20千克;每千克12元的硬糖20千克。
这样配成的混合糖每千克至少应卖多少元?【解答】(24*10+18*20+12*20)/(10+20+20)=16.8(元)4.某车间6月份生产一批零件,前12天平均每天生产1200个,后18天平均每天比前12天,平均每天多生产220个。
问:6月份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解答】200*18/30+1200=1332(个)或[1200*12+(1200+200)*18]/30=1332(个)5.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20千米,15小时后到达,到达乙地后立即转向返航,只用了12小时就回到甲地。
求这艘轮船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答】20*15*2/(15+12)=9222(千米/小时)6.李晓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得87分,数学和英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6分。
他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解答】(87+96*2)÷3=93分7.5个数的平均数是30,如果把这5个数按从小到大的数序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5,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解答】25*3+35*3-30*5=308.某校六年级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捐款情况统计如下表:班级一二三人数 32 28 32捐款数(元) 80 84 89.6(1)这个学校六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解答】(80+84+89.6)÷3,=253.6÷3,≈84.53(元).答:这个学校六年级平均每班捐款84元.(2)六年级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解答】(80+84+89.6)÷(32+28+32),=253.6÷92,≈2.76(元).答:六年级平均每人约捐款2.76元.(3)六三班比六一班平均每人多捐多少元?【解答】89.6÷32-80÷32,=2.8-2.5,=0.3(元).答:六三班比六一班平均每人多捐0.3元.能力创新1.下表为一栋居民楼内家庭人口情况统计表,请算出这栋楼平均每户有几口人家庭人口数(人) 2 3 4 5户数8 23 6 3【解答】(2*8+3*23+4*6+5*3)÷(8+23+6+3)≈3.1人2.甲乙丙丁4个数的平均数是38;甲与乙的平均数是42,乙丙丁3个数的平均数是36,求乙数是多少?【解答】42*2+36*3-38*4=403.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测试,有2名同学因病缺考,参加考试的38名同学的平均分数是89分,缺考的2名同学补考后各得了99分。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平均数问题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平均数问题在小升初的数学考试中,平均数问题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点。
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理解和掌握平均数问题,对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平均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平均数=总和 ÷个数。
例如,有一组数 3、5、7,它们的总和是 15,个数是 3,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 15 ÷ 3 = 5。
在解决平均数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种典型的题型。
一、已知几个数的平均数,求这几个数的总和例如:一组数的平均数是 8,共有 5 个数,那么这 5 个数的总和是多少?我们可以根据“总和=平均数 ×个数”来计算,即 8 × 5 = 40。
二、已知几个数的总和与个数,求平均数比如:有 6 个数,它们的总和是 48,那么这 6 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同样根据公式“平均数=总和 ÷个数”,可得 48 ÷ 6 = 8。
三、移多补少求平均数假设一组数为 5、7、3、9、11,平均数是 7。
我们可以发现 5 比 7少 2,3 比 7 少 4,9 比 7 多 2,11 比 7 多 4,通过将多的部分补给少的部分,使得它们都达到平均数 7。
四、加权平均数问题在一些情况下,每个数据的重要性不同,这时就需要用到加权平均数。
例如,某次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别为 80 分、90 分、70 分,它们的权重分别为 3、4、3。
那么加权平均成绩=(80×3 +90×4 + 70×3)÷(3 + 4 + 3)。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加深对平均数问题的理解。
例 1:在一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分别是 85 分、92 分、88 分,请问小明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首先,我们求出三科成绩的总和:85 + 92 + 88 = 265(分)然后,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成绩= 265 ÷ 3 = 8833(分)例 2:某班有 30 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 80 分,其中20 名男生的平均成绩是 75 分,那么女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全班总成绩= 30 × 80 = 2400(分)男生总成绩= 20 × 75 = 1500(分)女生总成绩= 2400 1500 = 900(分)女生人数= 30 20 = 10(人)女生平均成绩= 900 ÷ 10 = 90(分)例 3:有五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 6 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16,请问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改动前五个数的总和= 18 × 5 = 90改动后五个数的总和= 16 × 5 = 80总和减少了 90 80 = 10被改动的数原来是 6 + 10 = 16在解决平均数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找出总和、个数以及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题(带答案)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题(带答案)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题(带答案)(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和-差)2÷=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方法②:(和+差)2÷=较大数;和-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155)25-÷=;(155)210+÷=.(二)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或 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50(41)10÷+= 10440⨯= (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 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80(51)20÷-= 205100⨯= 二、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三、植树问题(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1 直线两端植树: 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棵数1-); 株距=全长÷(棵数1-); 2 直线一端植树: 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数;3 直线两端都不植树: 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数1+);(二) 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棵数=总距离÷棵距; 总距离=棵数⨯棵距; 棵距=总距离÷棵数. 四、方阵问题在方阵问题中;横的排叫做行;竖的排叫做列;如果行数和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就是所谓的“方阵”。
小升初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专题练习《和倍问题》答案详解
经典应用题—专题02《和倍问题》一.选择题1.(2018秋•江苏期末)明明有25张画片,东东有17张画片,东东送给明明()张画片后,明明的画片就是东东的2倍.A.3B.4C.9【解答】解:17(2517)(21)-+÷+=-1714=(张)3答:东东送给明明3张画片后,明明的画片就是东东的2倍;故选:A.2.(2017•长沙)一辆接送学生的汽车,离开车库时,车上只有一个司机和一个学生,后来共有3个车站有学生上车,一路上没有学生下车.在第一个车站以后的每一个车站,上车的学生数是在前一站上车的学生数的两倍.当汽车到达学校的时候,车上的学生人数只可能是()A.48B.43C.35D.32【解答】解:从第一站开始,车上有学生人数为1人,到后来第一站时,车上人数为x,第二站上车人数为2x,第三站上车学生人数为224⨯=,x x一共有24171+++=+,x x x x由此可知车上的学生人数只可能是7的倍数多1,经过分析可知43761=⨯+,符合.故选:B.3.(2015•石林县校级模拟)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20,并且差是减数的3倍.差是()A.40B.20C.45D.60【解答】解:设这个算式的减数为x,由题意得:+++=33120x x x xx=812015x=;x=⨯=;315345答:差是45.故选:C.4.(2015秋•姜堰市校级期中)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水900毫升,已知甲的容量是乙的容量的2倍.甲容器的容量是()毫升.A.300B.600C.450【解答】解:900(21)÷+9003=÷=(毫升),300⨯=(毫升)3002600答:甲容器的容量是600毫升,故选:B.5.(2013•广州)甲、乙、丙三数之和是2013,甲数比乙数的2倍还少3,乙数是丙数的2倍,甲数是( )A.288B.576C.1149D.1152E.1155【解答】解:由和倍公式可得:丙数:(20133)(2221)288+÷⨯++=;甲数:288431149⨯-=.故选:C.二.填空题6.(2019春•泰兴市期末)学校图书室有图书60000本,其中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5倍,科技书有36000本【解答】解:设故事书的本数有x本,科技书的本数为1.5x本,+=x x1.560000x=2.560000x=24000⨯=(本)1.52400036000答:科技书有36000本.故答案为:36000.7.(2018秋•泗洪县校级期末)甲乙两数的和是12.1,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与乙数相等,甲数是11 ,乙数是 .【解答】解:乙数为:12.1(101) 1.1÷+=;甲数为:1.11011⨯=.故答案为:11,1.1.8.(2017•长沙)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数又是丙数的3倍,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132,那么甲数为 72 .【解答】解:设甲数为x ,则乙数为12x ,丙数为13x , 1113223x x x ++= 111326x = 72x =,答:甲数为72.故答案为:72.9.(2017•长沙)甲、乙、丙三个数之和为180,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是丙数的2倍,那么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120、40、20 .【解答】解:甲数是丙数的:326⨯=;由和倍公式可得:丙数:180(621)20÷++=;甲数:206120⨯=;乙数:20240⨯=.答:甲、乙、丙数各是120、40、20.故答案为:120、40、20.10.(2016秋•泸西县校级期末)甲乙两数的和是36.6,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分别是 24.4 和 .【解答】解:设乙数是x ,则甲数是2x ,236.6x x +=336.6x =12.2x =12.2224.4⨯=答:甲乙两数分别是24.4和12.2.故答案为:24.4,12.2.11.(2017•广州)两个自然数的和是286,其中一个数的末位数是0,如果把这个零去掉,所得的数与另一个数相同,那么原来两位数的积是6760.【解答】解:设末尾有0的数为x,则另一个数为0.1x,由题意得:0.1286+=,x xx=,260x=⨯=;0.12600.126⨯=;260266760答:原来两位数的积是6760;故答案为:6760.12.(2017•廉江市模拟)用一个自然数与它自己相减、相加、相除所得的差、和、商三个数加起来恰好等于101,这个自然数是50.【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10101)250答:这个自然数是50.故答案为:5013.有黑白棋子共150颗,将它们分成50堆,每堆3颗.其中只有1颗白棋子的有15堆,不少于2颗白棋子的有25堆,只有白棋子的堆数是只有黑棋子的堆数的2倍.这150颗棋子中黑棋子有65颗.【解答】解:①只有一个白棋子的有15堆;②不少于2颗白棋子的有25堆,即全为白棋子和2个白棋子的堆数之和是25堆;③黑白棋子总共有50堆,由①和②可知,没有白棋子即全为黑棋子的有50152510--=堆;④只有白棋子的堆数是只有黑棋子的堆数的2 倍,则只有白棋子的有10220⨯=堆;⑤由②可知,2个白棋子的有25205-=堆所以,全为黑棋子的有10堆,只有2个黑棋子的有15堆,只有1个黑棋子的有5堆.黑棋子的颗数为1031525165⨯+⨯+⨯=(颗)答:这150颗棋子中有65颗黑棋子.故答案为:65.14.小聪和小明共有画片120张,小聪的画片张数是小明的3倍.小明有画片30张,小聪有画片张.【解答】解:设小明有画片x张,则小聪有画片3x张,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x3120x=4120x=30⨯=(张)30390答:小明有画片30张,小聪有画片90张.故答案为:30,90.15.被减数是84,减数是差的3倍,减数是63,差是.÷+【解答】解:84(31)=÷844=21⨯=21363答:减数是63,差是21.故答案为:63,21.16.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解答】解:160(31)=÷1604=(本)40-=(本)16040120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三.判断题17.(2015秋•成都期末)一束花里有百合和玫瑰共24枝,百合的枝数是玫瑰的3倍,百合有18枝.√(判断对错)【解答】解:24(31)÷+=÷244=(枝),6-=(枝),24618答:百合有18枝,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8.(2013春•广南县期末)小军把320毫升水倒入4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4则大杯的容量是160毫升.√.(判断对错)【解答】解:3202160÷=(毫升),答:大杯的容量是160毫升.故答案为:√.19.甲数是360,乙数是甲数的4倍,求甲、乙的和是多少,列式是:360(41)⨯+.√.(判断对错)【解答】解:甲数是360,乙数是甲数的4倍,则求甲、乙的和就是甲数的(41)+倍,求甲、乙的和是多少,列式是:360(41)⨯+.故答案为:√.四.应用题20.(2019秋•广饶县期末)某水果店上周卖出香蕉和苹果共70箱,其中苹果箱数正好是香蕉箱数的1.5倍,苹果和香蕉各卖出多少箱?【解答】解:70(1 1.5)÷+70 2.5=÷28=(箱)702842-=(箱)答:苹果卖出了42箱;香蕉卖出了28箱.21.(2019秋•濉溪县期末)甲乙两个盒子里放有乒乓球,甲盒中的球是乙盒中的3倍,两盒球共有48个,甲、乙两盒各有多少个乒乓球?【解答】解:48(31)÷+484=÷12=(个)12336⨯=(个)答:甲盒有36个乒乓球,乙盒有12个乒乓球.22.(2018秋•浦口区校级期末)水果店共有苹果和香蕉500千克,苹果卖出了120千克,香蕉又运进20千克,这时苹果的千克数恰好是香蕉的3倍,水果店原有苹果和香蕉各多少千克?-+=(千克)【解答】解:50012020400÷+400(31)=÷4004=(千克)100-=(千克)1002080-=(千克)50080420答:水果店原有苹果420千克,原来有香蕉80千克.23.(2018秋•博兴县期末)张明家的果园里有葡萄树和香蕉树一共1500棵,葡萄树的棵树是香蕉树的4倍,果园里葡萄树有多少棵?÷+【解答】解:1500(41)=÷15005=(棵)300⨯=(棵)30041200答:果园里有葡萄树1200棵.24.(2018秋•营山县期末)小明和小强集邮,小明集了170张,小明把自己的邮票送20张给小强后剩下的邮票正好是小强现在邮票的1.5倍,小强原来有多少张邮票?【解答】解:设小强现在有x张邮票,则小明现在有1.5x张,+=x x1.5170x=2.5170x=68-=(张)682048答:小强原来有48张邮票.25.(2019春•无锡期末)学校为舞蹈队的女同学购买上衣和裙子,一共用去1188元,买上衣用去的钱是买裙子的1.2倍,买上衣和裙子各用去多少钱?÷+【解答】解:1188(1.21)=÷1188 2.2=(元)540-=(元)1188540648答:买上衣用去648元,买裙子用去540元.26.(2018春•广州期末)虎门外语学校四.五.六年级学生在迎亚运征文活动中共有325人获奖,四年级比五年级多做18人,六年级比四年级多做25人.三个年级各有多少人获奖?+-÷【解答】解:(3251825)3=÷3183=(人)1061061888-=(人)+=(人)10625131答:四年级有106人获奖,五年级有88人获奖,六年级有131人获奖.27.(2017秋•玄武区校级月考)学校举行义卖活动,甲班有书120本,乙班有书90本,两班卖出同样多后,甲班剩下的书刚好是乙班的4倍.两班各卖出多少本书?【解答】解:设两班各卖出x本,由题意得:-=-⨯120(90)4x x-=-1203604x x-+=-+x x x x120436044+=1203360x+-=-1203120360120xx=3240x÷=÷332403x=.8028.(2013秋•纳雍县月考)白兔和灰兔共有75只,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1.5倍.白兔和灰兔各有多少只?【解答】解:灰兔只数:75(1 1.5)÷+75 2.5=÷30=(只)白兔只数:30 1.545⨯=(只);答:白兔45只,灰兔30只.29.学校购买720本图书分给高、中、低三个年级段,高段分得的比低段的3倍多8本,中段分得的比低段的2倍多4本.问高、中、低段各分得图书多少本?【解答】解:设低段分得x 本,则高段分得(380)x +本,中断分得(24)x +本,2438720x x x ++++=612720x +=6708x =118x =中断:21184⨯+2364=+240=(本)高段:31188⨯+3548=+362=(本)答:高、中、低段各分得图书362本、240本、118本.五.解答题30.(2018秋•枣强县期末)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0,如果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同.求这两个数.【解答】解:较小的数是:÷+572(101)=÷5721152=⨯=,较大的数是:5210520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20和52.31.(2018秋•成华区期末)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上是0,若把这个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相差468.【解答】解:较小的数是:572(101)52÷+=,较大的数是:5210520⨯=,-=52052468答:这两个数相差468.故答案为:468.32.(2018秋•望江县期末)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其中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2.1亿平方千米.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解答】解:陆地面积:÷-2.1(2.41)=÷2.1 1.4=(亿平方千米)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1.5 2.4 3.6答:地球上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千米.33.(2019•岳阳模拟)学校食堂买回黄瓜和茄子共98千克,其中黄瓜是茄子的2.5倍,学校买回黄瓜、茄子多少千克?÷+【解答】解:98(2.51)=÷98 3.5=(千克)28-=(千克)982870答:学校买回黄瓜70千克,买来茄子28千克.34.(2018秋•龙湖区期末)实验小学五年级有学生55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解答】解:女生人数:÷+550(1 1.2)=÷550 2.2=(人)250男生有:250 1.2300⨯=(人);答:女生有250人,男生有300人.35.(2018秋•古丈县期末)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列方程解)【解答】解:设桃树x棵,则杏树就是3x棵,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x+=,3180x=,4180x=,45⨯=(棵),则杏树有:453135答:桃树45棵,杏树135棵.第11 页/ 共11 页。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题难(带答案)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专题难(带答案)应用题专题一、和差倍问题(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和-差)2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方法②:(和差)2较大数,和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155)25,(155)210.(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或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50(41)1010440(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较小的数字)倍数几个倍数(较大的数字)或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比如两个数之差是80,大的数是小数的5倍。
找出这两个数字。
方法:80(51)20205100第二,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3.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两人的年龄都增加了相同的数量。
回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若干年后,年龄,年龄差,倍数差,年龄更小,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三、植树问题(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1直线两端植树: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总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棵数1);2直线一端种树:全长的树数;统计总长度和株距;株距全长棵数;直线两端不种树:株数为1,总株距为1;株距总长度(株数1);(二)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棵数总距离棵距;总树距;棵距总距离棵数.四、方阵问题在方阵问题中,横的排叫做行,竖的排叫做列,如果行数和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就是所谓的“方阵”。
方阵的基本特征是: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每层总数就少8.每侧人数(或物)与每层总人数的关系:每层总数[每边人(或物)数1]4;每边人(或物)数=每层总数41.实心正方形:人(或物)总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分析:和倍、差倍问题-
2017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分析:和倍、差倍
问题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
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
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7 )辆。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18 × 5+7=97 (辆)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乙绳长 29 米,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各减去多少米?
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 3-1 )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
列式( 63-29 )÷( 3-1 ) =17 (米)…乙绳剩下的长度,17 × 3=51 (米)…甲绳剩下的长度, 29-17=12 (米)…剪去的长度。
1。
小升初数学专项试题-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通用版
27.兩個水池共蓄水40噸,甲池注進4噸,乙池放出8噸,甲池與乙池水的噸數相等,兩個水池原來各蓄水多少噸?
28.甲、乙兩倉存糧噸數相等,甲倉取出80噸,乙倉取出50噸後,乙倉存糧的噸數是甲倉的2倍。甲倉原來存糧多少噸?
12.爺爺和爸爸在1994年的年齡和是127歲,十年前爺爺比爸爸大37歲,爺爺年多大?爸爸2016年呢?
13.一個修路隊,修築一段公路,前3天修了360米,後5天修築150米,這個修路隊平均每天修築公路多少米?
14.丁丁和媽媽在餐館吃飯,平均每人餐費是70元。碰上媽媽的同事張阿姨,於是3人一起用餐,還加了兩個菜,加菜後平均每人餐費增加了6元,新加的兩個菜總價是多少元?
15.五年級一班有42人,在一次數學競賽中,全班的平均成績是92分,已知女生的平均分是92.5分,男生的平均分是91.45分。女生比男生多幾人?
16.為了回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號召,深圳市某小學四(1)班42個學生和三位老師去公園裏植樹,共植樹150棵。平均每個學生植樹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17.四個同樣的杯子,杯中裝水高度分別為4cm,5cm,7cm,8cm。求這四個杯子中水面的平均高度。
6.小王的氣步槍射擊最佳成績是10.9環,訓練時,小王打了5發,平均成績是10.2環。為了儘快達到平均成績10.6環。小王至少還要打多少發?
7.六年級學生做泥人玩具,一班48人,共做266個;二班50人共做292個;三班47人,每人做6個。這三個班平均每班做多少個?
8.社區5號樓新搬進的3戶安裝了空調,又搬進1戶,也安裝了相同功率的空調,但4臺空調全部打開時,就會燒斷保險絲,因為最多只能同時使用3臺空調,那麼在24小時內平均每戶可以使用空調多少小時?
小升初数学专项试题-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
小升初数学专项试题-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1.从1开始,按1,2,3,4,5,…,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到某数为止,把其中一个数擦掉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擦掉的数是多少?590 172.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六(1)班5名男生的总分是405分,7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7分,本次竞赛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王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外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9.5分,数学,外语两科平均成绩是95分,他外语成绩是多少?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三个自然数,让同学计算它们的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
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40.24。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数字都对。
正确答案是多少?5.10个人坐成一个圆圈做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告诉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问报5的人心里想的数是多少?6.小王的气步枪射击最佳成绩是10.9环,训练时,小王打了5发,平均成绩是10.2环。
为了尽快达到平均成绩10.6环。
小王至少还要打多少发?7.六年级学生做泥人玩具,一班48人,共做266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每人做6个。
这三个班平均每班做多少个?8.小区5号楼2012年新搬进的3户安装了空调,2013年又搬进1户,也安装了相同功率的空调,但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为最多只能同时使用3台空调,那么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可以使用空调多少小时?9.甲、乙、丙、丁四人平均有邮票38张,甲与乙的平均张数是42,乙、丙、丁三人平均张数是36,求乙有邮票多少张?10.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30岁,且在四个人中没有小于21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这个是多少岁?11.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3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2千克,求乙的体重。
12.爷爷和爸爸在1994年的年龄和是127岁,十年前爷爷比爸爸大37岁,爷爷2014年多大?爸爸2016年呢?13.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前3天修了360米,后5天修筑150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筑公路多少米?14.丁丁和妈妈在餐馆吃饭,平均每人餐费是7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小升初平均数与和差倍应用题闯关
1.从1开始,按1,2,3,4,5,,,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到某数为止,把其中一个数
擦掉后,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590
17
,擦掉的数是多少?
2.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六(1)班5名男生的总分是405分,7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7分,本次竞赛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王小华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外语两科的平
均成绩是89.5分,数学,外语两科平均成绩是95分,他外语成绩是多少?
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三个自然数,让同学计算它们的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
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40.24。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数字都对。
正确答案是多少?
5.10个人坐成一个圆圈做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数,并把自己
想好的数如实告诉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
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问报5的人心里想的数是多少?
6.小王的气步枪射击最佳成绩是10.9环,训练时,小王打了5发,平均成绩是10.2环。
为了尽快达到平均成绩10.6环。
小王至少还要打多少发?
7.六年级学生做泥人玩具,一班48人,共做266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每人做6个。
这三个班平均每班做多少个?
8.小区5号楼2012年新搬进的3户安装了空调,2013年又搬进1户,也安装了相同功率的空调,但4台空调全部打开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为最多只能同时使用3台空调,那么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可以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9.甲、乙、丙、丁四人平均有邮票38张,甲与乙的平均张数是42,乙、丙、丁三人平均张数是36,求乙有邮票多少张?
10.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30岁,且在四个人中没有小于21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这个是多少岁?
11.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3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2千克,求乙的体重。
12.爷爷和爸爸在1994年的年龄和是127岁,十年前爷爷比爸爸大37岁,爷爷2014年多大?爸爸2016年呢?
13.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前3天修了360米,后5天修筑150米,这个修路队平均每天修筑公路多少米?
14.丁丁和妈妈在餐馆吃饭,平均每人餐费是70元。
碰上妈妈的同事张阿姨,于是3人一起用餐,还加了两个菜,加菜后平均每人餐费增加了6元,新加的两个菜总价是多
少元?
15.五年级一班有42人,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92分,已知女生的平均分是92.5分,男生的平均分是91.45分。
女生比男生多几人?
16.为了响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号召,深圳市某小学四(1)班42个学生和三位老师去公园里植树,共植树150棵。
平均每个学生植树多少棵?(列方程解答)
17.四个同样的杯子,杯中装水高度分别为4cm,5cm,7cm,8cm。
求这四个杯子中水面的平均高度。
18.沃尔玛超市去年第三季度共卖出电视机192台,第四季度卖出电视机216台。
这个超市去年下半年平均每月卖出电视机多少台?
19.少年歌手大奖赛的裁判小组由若干人组成,每名裁判员给歌手的最高分不超过10分。
第一名歌手演唱后的得分情况是:全体裁判员所给分数的平均分是9.64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则其余裁判员所给分数的平均分是9.60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则其余裁判员所给分数的平均分是9.68分。
求所有裁判员所给分数中的最低分最
少可以是多少分?这时大奖赛的裁判员共有多少名?
20.两个金鱼缸里共有金黄25条,甲缸里新放入6条,乙缸里取出3条,这时乙缸还比甲缸多2条金鱼。
求甲、乙两缸原来各有金鱼多少条?
21.一个商人将99粒波子放入两种盒子里,每个大盒子装12粒,小盒子装5粒,恰好可装完。
如果大小盒子的总数大于10,问有多少个小盒子?
22.两根绳子共长48.4米,从第一根上剪去 6.4米,从第二根上剪去7.4米,这时两根绳子一样长,求这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23.商店共有足球、篮球、排球213个,足球比排球多26个,篮球比排球少38个,商店里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24.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120本书,如果从上层拿15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
样多。
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能否用两种不同的想法做呢)
25.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和一个熨斗共540元。
已知一张椅子的价格比一个熨斗多60元,桌子单价是椅子的2倍。
请问一张椅子多少元?
26.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去支援,使得甲处的人是乙处的2倍,应调往甲、乙各多少人?
27.两个水池共蓄水40吨,甲池注进4吨,乙池放出8吨,甲池与乙池水的吨数相等,两个水池原来各蓄水多少吨?
28.甲、乙两仓存粮吨数相等,甲仓取出80吨,乙仓取出50吨后,乙仓存粮的吨数是
甲仓的2倍。
甲仓原来存粮多少吨?
29.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
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30.育才小学有教师108人,其中女教师人数是男教师的3倍。
男教师有多少人?31.某日停电,房间里同时点燃了两支同样长的蜡烛。
这两支蜡烛的质量不同,一支可
以维持3小时。
另一支可以维持5小时,当送电时吹灭蜡烛,发现其中一支剩下的长度
是另一支剩下长度的3倍。
问:这次停电多少小时?
32.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共存粮170吨,后来从甲库运出30吨,给乙库运进10吨,这时甲库存粮是乙库存粮的2倍,两个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参考答案
1.55
【解析】1、2、3、4、5,如果不擦掉的话,平均数应该是中间那个数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
均数。
而擦掉一个之后平均数是590
17
即:
12
34
17
;说明剩下的数个数是34的倍数,而平均
数又接近34,所以剩下的数的个数是68,那么原来就有69个数。
这68个数的和是:68×(34+12
17
)=2360,
前69个数的和是:1++2+3+,+69=2415,
由此即可得出擦掉的数字。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擦掉一个数字后剩下的数字有68个,那么原来就有69个数字。
这68个数的和是:68×(34+12
17
)=2360,
前69个数的和是:1+2+3+,+69=2415,
所以擦掉的数是:2415-2360=55
答:擦掉的数是55。
考点:平均数问题。
点评:抓住“1、2、3、4、5,如果不擦掉的话,平均数应该是中间那个数或中间那两个数
的平均数”进行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4.5分
【解析】根据“平均成绩×人数=总成绩”算出女生的总成绩,进而根据“男生总成绩+女生总成绩=全班总成绩”计算出全班总成绩,继而根据“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405+87×7)÷(5+7)
=(405+609)÷12
=1014÷12
=84.5(分)
答:本次竞赛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84.5分。
3.93分
【解析】根据题干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可得:语文,数学,英语三
科总成绩为:92×3=276分;语文,外语两科的平均成绩是89.5分,可求得语文与外语的
成绩总和是89.5×2=179分;数学,外语两科平均成绩是95分,则数学与外语的总成绩是
95×2=190分;后两者的总成绩加起来,比三科的总成绩正好多加了一次外语成绩。
解:89.5×2+95×2-92×3
=179+190-276
=93(分)
答:他的外语成绩是93分。
4.40.23
【解析】因为自然数都是整数,所以这13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一个整数;又因为40.24×13=523.12,40.2×13=522.6,所以可以知道这13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523;用523除以13,结果即可求出。
解:自然数都是整数,所以这13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一个整数;
又因为40.24×13=523.12,40.2×13=522.6,
所以可以知道这13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