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第九章食品标准与安全性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摘要:一、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概述二、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三、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主要内容四、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规范作用五、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实施与展望正文:一、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概述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用于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等活动的一部专门法律,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是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以确保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食品安全法是在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食品事故频发的背景下出台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食品产业链的复杂性,食品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对于规范食品市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强化了政府监管的职责,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共六节,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的禁止行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食品生产经营的卫生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

其中,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法的核心内容,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生产经营的禁止行为包括禁止生产经营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等。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则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剂量和禁止使用的添加剂等。

四、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规范作用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

2.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的禁止行为和卫生要求,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的概念食品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通过口腔摄入经过消化吸收后,为身体提供能量、营养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物质。

食品不仅包括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主食、菜肴、水果等,还包括各种饮料、调味品等。

食品的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包括植物、动物等。

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工艺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对食品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安全卫生和方便食用的食品的过程。

食品加工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洗、切割、烹调、冷却、包装等环节。

不同的食品原料和产品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同一种食品原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三、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食品工业是指以食品原料为基础,通过食品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食品的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食品工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功能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

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化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功能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个性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特色化食品的需求。

四、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工业的科学。

它以食品原料为基础,研究食品的加工原理、加工技术、加工设备、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食品原料的加工特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包装、食品贮藏、食品品质检测等。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一、食品干藏原理食品干藏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降低食品的水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脱水和干藏是有效的食品保藏手段。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食品中添加剂成分的判断和安全性的评估。

本文将探讨食品添加剂成分的判断方法和安全性的评估指标,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和风险。

一、食品添加剂的判断方法1. 阅读产品标签和成分表:食品标签和成分表是我们最直接获取食品添加剂信息的方式。

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成分表,了解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并注意添加剂的名称和含量。

2. 借助食品添加剂数据库:一些相关机构或食品安全网站会提供食品添加剂数据库,我们可以通过搜索食品名称或添加剂编号来获取详细的添加剂信息。

这些数据库中通常包含了添加剂的性质、用途、安全性评估等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添加剂的情况。

3. 咨询专业人士:如遇到对某种添加剂成分判断不确定的情况,可以向相关的食品专业人士咨询,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咨询师等。

他们能够提供权威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

二、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指标1. 可食用标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通常是根据其可食用标准来进行的。

可食用标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体能够安全摄入的添加剂最高允许使用量。

各国和地区的可食用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参考本国或地区的标准。

2. 毒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是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可以评估添加剂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性,如致癌性、致突变性、致过敏性等。

毒理学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判断添加剂安全性的依据。

3. 长期追踪和监测:对于一些新型的食品添加剂成分,尤其是在市场上应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长期追踪和监测至关重要。

通过长期追踪和监测,可以观察添加剂对人体的长期影响和潜在风险。

这种监测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人体生化指标监测、大样本临床试验等方式进行。

4. 国际标准和规定:国际标准和规定也是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新食品安全法每章节主要内容

新食品安全法每章节主要内容

新食品安全法每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1.本章主要介绍了新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2.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和监管机构的职责,以确保食品安全。

3.规定了相关术语的定义,为后续章节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解释。

第二章:食品生产经营许可1.本章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许可制度,包括许可的申请、审批和管理。

2.强调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对食品安全的保证和监管。

3.规定了许可证的种类和管理要求,以及吊销和注销许可证的程序和条件。

第三章: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管理1.本章重点关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质量控制。

2.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强调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控制和监管。

4.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检验、检测和记录要求,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第四章:食品标识、广告和宣传1.本章规定了食品标识的基本要求,包括食品名称、成分表和营养信息。

2.强调了食品标识的真实、准确和明确,禁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3.规定了食品广告的管理要求,包括广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4.强调了对食品广告的监管和违法行为的处罚。

第五章:食品安全监督管理1.本章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机构设置。

2.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力,包括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和检查。

3.强调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加强监督力度。

4.规定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程序,及时控制和消除风险。

第六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控1.本章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监控。

2.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

3.强调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包括食品抽检和食品召回。

4.规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第七章: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食品安全风险提示1.本章规定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原则和方式,包括食品安全标准和监测结果。

第九章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性质量控制ppt课件

第九章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性质量控制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 编号:CNCA-N-004:2006 2006-1-发布2006-5-实施
目次 1.目的和范围 2.认证依据 3.认证依据使用要求 4.认证申请人 5.认证级别 6.认证方式及要求 7.申请人/认证证书持有人的权利和...... 8.认证程序 9.认证证书的保持 10.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使用 11.申诉和投诉 12.认证收费 附件1术语和定义 附件2检查人员要求 附件3认证机构要求 附件4农业生产经营者组织质量管理体系 附件5农业生产经营者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附件6认证机构之间证书转换 附件7产品认证范围 附件8检查表
• 科技依据:确定标准时必须分析产品的特定性 质,对其关键质量指标进行限定;对新技术、 新产品制定新标准;随着技术发展要对旧标准 进行修订;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分 析标准。
• 相关的国际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在出口食品标 准的制定中,所制定的标准必须等同或高于进 口国标准。
3.制定食品标准的程序
概述——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体系认证: ISO HACCP 有机食品(动态) 登记、注册:规范 (如GAP、GMP 静态) 抽样检验:标准 (样品代表性)
凭样:样品 (外观控制)
第一节 食品标准与标准化
• 食品标准 • 食品标准化 • 食品标准的制订 • 食品标准的执行 •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 • 技术壁垒与食品标准 • 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 国际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国际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
比较项目 性质 主要活动
食品法典委员 会(CAC)
政府间的国际 组织
专门从事国际 食品的标准化 工作,以及制 定其制标程序
国际标准化组 织(ISO)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食品进出口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食品安全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有责任。

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技术要求,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轻食品安全风险。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接受监督检查,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三章食品生产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前提下,从事食品生产。

第九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生产记录和食品流通记录,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浮现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控和控制。

第四章食品质量与安全第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确保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第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第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取样检验,并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第五章食品标识第十四条食品标识应当真实、准确、清晰、易懂。

第十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食品标签、说明书、使用说明等食品标识中标明与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成份相关的信息。

第十六条食品标签应当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信息。

第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食品标签的真实性负责。

第六章食品进出口第十八条食品进口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经主管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口。

第十九条食品出口应当符合进口国家或者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第九章食品包装标准与法规

第九章食品包装标准与法规
5
第一节 国际食品包装标准与法规
一、国际性标准化组织的食品包装标准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标准化机构 性质:非政府性 组成:各国标准化团体 宗旨: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
利于国际资源的交流和合理配置,扩大各国科技 和经济领域的合作 主要活动:制定国际标准
2
前言:
法规是含有立法性质的管制规则,由必要的权力机 关及授权的权威机构制定并予颁布实施的有法律约 束力的文件。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有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 一种规范性文件。 一个自愿执行的标准可以被吸收到法规中,这样它 的条款就变成强制性的了。
3
前言:
34
三、其他包装技术规范与质量保证
(一)包装工艺规范 包装工艺规范应包括产品和包装材料,按规定 的方式将其结合成可供销售的包装产品,然后在 流通过程中保护内包装产品,并在销售和消费时 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5
三、其他包装技术规范与质量保证
(二)包装成品规范 包装成品规范是以用户的观点考察产品与包装 的结合体,强调满足用户对包装成品的要求和对 生产商也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包括保证产品的 最终性能特色和商品的形象要求。
标准 DB52/ 535-2007 贵州米酒
23
标准编号示例
企业标准
遵化市万博特食品厂的企业标准 Q/WBT0001S-2011 速食粥 Q/WBT0002S-2011 八宝粥 Q/WBT0003S-2011 水煮花生米罐头
以上企业标准信息来源于河北省卫生厅网站
24
第二节 我国装标准与法规
二、食品包装法规
1、《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包装的限制性条款 p286。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摘要:一、食品安全法的概述二、食品安全法的目的和原则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四、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1.食品生产和经营的许可制度2.食品添加剂的管理3.食品标识和说明书的规定4.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5.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6.食品安全监管和法律责任五、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修订正文: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的专门法律。

全文共九章,涵盖了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

一、食品安全法的概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定义,即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二、食品安全法的目的和原则食品安全法的原则主要包括:预防为主、风险评估、全程监管、社会共治等。

这些原则体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社会性。

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食品安全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消费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等。

四、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1.食品生产和经营的许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者食品经营许可证。

2.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实行许可制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应当在食品标签上标明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用途、用量、使用范围等。

3.食品标识和说明书的规定:食品标识和说明书应当真实、准确、科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

4.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食品安全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应当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5.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食品检测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应先修高等数学,应用概率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进行。

该课程是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直接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更是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因此,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研究与相关知识普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学习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与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才能取得丰厚的利润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以现代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科学的观点,系统阐述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基础,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控制与数理统计方法、质量的经济性与质量成本管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检验管理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现代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新方法和发展动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与食品企业相关的产品设计、生产、商贸流通和管理等工作服务。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食品检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是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直接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更是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研究与相关知识普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学习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与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

第九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评价及风险分析

第九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评价及风险分析
者,则不必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2)如果最大无作用剂量 人可能摄入量100
倍——300倍者,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3)如果最大无作用剂量≤ 人可能摄入量50倍
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
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评价原则 (1)如果最大无作用剂量≥人可能摄入量100倍
者,则可考虑用于食品,制定ADI。 (2)如果最大无作用剂量 人可能摄入量50倍—
凡属尚无资料可查、国际组织未允许使用的, 先进行第一、二阶段毒性试验,经初步评价后, 决定是否需进行进一步试验。
从食用动植物可食部分提取的单一高纯度天然 香料,如化学结构及有关资料并未提示具有不 安全性的,一般不要求进行毒性试验。
其他食品添加剂: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 WHO以公布ADI或不需规定者,要求进行急性 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首选Ames试验 或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1)如果3项试验为阳性,一般应放弃受试物 用于食品。
(2)如果其中两项试验为阳性,且短期喂养 试验表明该受试物有显著毒性作用,则放弃用 于食品。
(3)如果一项试验为阳性,则可从上述其他 备选遗传毒性试验选两项遗传毒性试验。
(4)如果4项试验均为阴性,则进入第三阶段 毒性试验。
短期喂养试验
试验方法 : 试验动物 大鼠、小鼠和家兔 动物分组和剂量设计 至少设4个组,1个空白对照,3
个试验组。剂量原则以LD50的1/4、1/16、1/64 ,或 以亚急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高剂量组,其 1/30左右为低剂量组,在期间设一组。 P254
3.繁殖试验
目的:检查受试物对试验动物繁殖生育功能是 否有影响的试验。
染毒剂量与分组
正式试验一般设5~7个剂量组,组距: (LD100-LD0)

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的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和法律? 我国颁布的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和法律?
1979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年 国务院颁发了《 品卫生管理条例》 品卫生管理条例》。 1983年7月1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 年 月 日 会议通过的《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试行) 开始实施以后, (试行)》开始实施以后,国家又陆续制订 和颁布单项法规和相应的检验方法。 和颁布单项法规和相应的检验方法。
2 确立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一是对国务院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进行明 确界定。 确界定。 国务院质量监督、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 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 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 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 督管理。 督管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 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 食品安全信息公布、 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 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 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 。(第 故。(第4条)
三是为防止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行其是、 三是为防止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行其是、 工作不衔接, 工作不衔接,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 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 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 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 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 承担责任。( 。(第 承担责任。(第6条)
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 概述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预防食物中毒和其它食源性疾病以及对人体 的慢性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的慢性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就必须加 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 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一、概述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第九章中规定了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与评估措施。

本文将介绍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监测与评估对象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是必要的。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规定,监测与评估的对象包括:1.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相应的监测与评估制度,对生产经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与评估。

2.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3.食品安全科研机构:食品安全科研机构应当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的专业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监测与评估方法为了更好地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法第九章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1.监测方法:包括采样、检测和评价等环节。

采样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当进行抽样检测,以获得客观、真实的数据。

监测结果应根据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2.风险评估方法:应用科学的方法,评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通过综合评估,确定食品是否安全,以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信息公开:食品监测与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向公众公开,以增加食品安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对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过监测与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2.预防食品安全事故:通过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可以提前预警和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通过公开透明的监测与评估结果,可以增加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五、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挑战与对策在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1.检测技术和手段的提升:应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效率。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

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最新版)目录1.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概述2.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执行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4.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5.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责任正文一、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概述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为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而制定的一部专门法律。

全文分为十章,其中第九章是关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执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

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执行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营养、安全的要求,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企业参与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

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是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制定和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同时,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报告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四、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是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信息。

五、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责任食品安全法规定了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对于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有其他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食品安全手册内容

食品安全手册内容

食品安全手册内容第一章:食品安全概述食品安全是指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确保人们在消费食品时不会受到任何有害物质的侵害。

本手册将介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其中涉及的各种方面。

第二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2.1 食品安全法2.2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2.4 食品安全标准与规范2.5 食品生产许可证及监督管理第三章: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3.1 生产环境与设施管理3.2 原料采购与供应商管理3.3 食品生产工艺与管理3.4 食品存储与运输管理3.5 食品销售与供应链管理第四章:食品安全质量控制4.1 原材料检验与采购合格率4.2 生产工艺控制4.3 产品检验与合格率4.4 食品包装与标签标识4.5 不合格产品处理与追溯管理第五章:食品安全风险防控5.1 污染源控制5.2 交叉污染防控5.3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限量要求5.4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5 消费者投诉与风险回应第六章:员工培训与管理6.1 食品安全培训计划与内容6.2 食品安全意识教育与培养6.3 食品安全责任与追究第七章:食品安全监测与检验7.1 食品抽检与监测7.2 食品安全检验与检测方法7.3 检测设备与仪器管理第八章:问题与风险管理8.1 食品安全事件处理8.2 食品召回与发布警示通知8.3 食品风险评估与管控8.4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与报告第九章:食品安全文化建设9.1 食品安全价值观与文化理念9.2 员工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9.3 食品安全文化评估与建设本手册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食品安全的所有方面,旨在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和落实科学、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公众的健康和权益。

遵循本手册的指导,将使食品生产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同时,本手册还适用于餐饮、食堂、学校、医院等集体食堂以及个人家庭的食品安全管理。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食品环境。

食品安全学大纲 王际辉主编2017版本

食品安全学大纲  王际辉主编2017版本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总学时数:54 学分:3理论学时:54 实践学时:0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课。

课程地位:《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食品学基本概念及方法,同时还应得到鉴定方法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鉴别食品安全。

二、总体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

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理论知识,以及食品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从事食品安全的理论及动手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食品学知识基础和能力。

《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为以后他们从事食品检验和加工做好理论准备,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发展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王际辉主编.食品安全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主要参考资料:1.钟耀广主编.食品安全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孟凡桥主编.食品安全性.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3.许牡丹、毛跟年编著.食品安全性与分析检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五、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标掌握食品安全学的概念,熟悉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食品安全学的历史及研究进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安全性的历史观第二节食品安全性的现代内涵第三节食品安全性的监控(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国内外食品安全概况。

2、重点、难点重点: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

难点: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

(四)教学建议以课堂讲授为主,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02.28•【文号】主席令第9号•【施行日期】2009.06.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五章食品检验第六章食品进出口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

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条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

食品安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

添加剂是用于提供食品质量、保持食品稳定性、增加食品口感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等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然而,有些添加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正确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一、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功能在深入探讨如何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功能。

食品添加剂按照功能可分为增稠剂、固化剂、稳定剂、酸化剂、膨松剂、着色剂等多种类型。

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旨在保证食品的质量和食用时的口感。

对于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其成分及安全性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添加剂进行研究和判断。

二、寻找可信赖的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研究为了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我们需要寻找可信赖的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研究来进行参考。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如美国的FDA、欧盟的EFSA等。

这些机构会对不同类型的添加剂进行评估和监管,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限制。

同时,还可以参考各种学术研究论文、食品产业协会等的研究成果,以了解不同添加剂成分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

三、了解添加剂成分的生产来源与加工工艺在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时,还需要了解这些添加剂成分的生产来源与加工工艺。

一些添加剂成分可能源自天然物质,如某些色素可以从植物中提取,而某些防腐剂可以从细菌发酵中得到。

这些天然来源的添加剂成分通常相对较为安全。

另一方面,一些添加剂成分可能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其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此外,了解添加剂成分的加工工艺也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其安全性,是否存在残留物或者不良反应产物等。

四、了解食品中添加剂成分的含量和接触方式在判断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与安全性标准时,考虑添加剂的含量以及与人体的接触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的,应阐述对它们的要求。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感官要求,表述产品的色泽、滋味与气味、组织形 态等,的要求。
– 理化指标,包括产品的特性指标和卫生指标。 – 产品的特性指标是指能反映产品特点、质量特征的
指标。 – 如:罐头的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的指标,蛋白类饮
料的蛋白质含量等是比较关键的特性指标,必须予 以规定。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制定地 方标准。
–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 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 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 方标准即行废止。”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一、食品标准的用途 –(一)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性 – (二)国家管理食品行业的依据 – (三)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二、食品标准的分类 (一)按级别分类 – 国家标准(用GB表示)、行业标准(用SB、NY、SN、
QB等表示)、专业标准(用ZBX或ZBB表示)、地方标 准和企业标准五级。 – 从行政级别上,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 专业标准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高于企业标准。但 内容上却不一定与级别一致,一般来讲企业标准的一 些技术指标应严于地方、行业或国家标准。
第二节 食品标准的制订程序
二、食品产品标准的制订程序 (一)准备阶段 (二)起草阶段 (三)审查阶段 (四) 报批阶段
第三节 常用食品标准目录
到1996年底,我国共发布1553项食品相关标准。 部分常用食品标准目录。 一、食品加工产品及农副产品标准; 二、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 三、食品检验方法标准; 四、食品及加工产品卫生标准; 五、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 六、食品添加剂标准。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2.内容上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 准
–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缩写为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所制定的标准。
–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权威的区域标准,主要 经济发达国家的标准,国际团体标准。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美国国家标准(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ANS)
必须与国家标准相一致,或严于国家标准。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二)按性质分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标
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是强
制性标准,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也是强制 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 食品卫生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因为它是食品卫生 的基础性标准,关系到人体健康。
– 根据食品的不同和需要,指标有所不同, 可增减一些化学指标。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微生物指标通常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 项指标,有的还包括霉菌指标。
– 菌落总数可以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 – 大肠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是
食品卫生中重要的微生物指标。 – 大肠菌群数系以每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可能
后果(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者从严。
第二节 食品标准的制订程序
(3)考虑食用情况,长时间大量食用者从严。 (4)考虑对象,供儿童、病人食用者从严。 (5)考虑该化学物质在烹调加工过程中的稳
定性,稳定性强者从严。
第二节 食品标准的制订程序
(二)其他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制订程序 其他理化指标种类很多,首先收集样品,进 行分析测定,得出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国情、 先进标准,最后确定关键性的指标。 微生物指标的制订程序也基本相同,在制订 时对采样的要求更为严格,因为采样如果不 严格,测得的数据就不具有代表性,制订的 标准就失去了准确性。
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 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和贮存。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范围中,阐述标准的规定内容与适用范围。 – 引用标准中:一般列出标准文本中引用到的相关标
准目录。 – 定义中,明确其具体含义,使标准更加准确、清晰,
便于使用。 – 原辅材料中,涉及食品原料的相关标准,没有相关
第九章 食品标准与安全性
– 食品标准是食品行业中的技术规范,它涉及食 品领域的各方面。
– 食品标准从多方面规定了食品的技术要求和品 质要求,是食品安全的保证。
– 包括: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工 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各类食 品卫生管理办法等。
–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程度不同, 分为:
– 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和不等效采用三种。 – 等同采用是指技术内容相同,编写方法完
全相对应,采用的符号为“≡”, – 在电子数据处理中用idt或IDT表示。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等效采用是指技术内容等效,仅有不影响技 术经济效果的差异可以接受,编写基本相对 应。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有些指标必须与其他指标联合,才能反映真实情 况。
– 如液体型酸奶,是用奶与食用酸调和并稀释而成, 营养价值下降,但口感好,利润可观。
– 只规蛋白质含量,企业就增加植物蛋白来达到 合格。因此,须规定脂肪等牛奶中的成分指标。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理化指标中的卫生指标包括: – 有害重金属如锡、铜、铅、汞和有害元素砷、有害
微生物指标。 – 感官指标一般规定食品的色泽、气味和组织形态,
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内容的较多。 – 并非所有的卫生标准都有三项,有的只有理化指标,
而无感官和微生物指标,如《食品中总砷允许量标 准》。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理化指标包括:食品中金属离子和有害元 素的限定,如砷、锡、铅、铜、汞的规定, 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有毒物质及放射性 物质的量化指标。
– 围绕预防、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和化学污染,保证卫 生质量,对企业的工厂设计、选址和布局、厂房与 设施;废水和废物的处理;设备、管道和工器具的 卫生;卫生设施;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原料的卫生、 产品的卫生和质量检验以及工厂的卫生管理提出规 范要求。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三、食品标准必须规定的内容 – (一)食品卫生标准必须规定的内容 –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的内容: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
数(MPN)表示。 – 对致病菌都作出“不得检出”的规定。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食品卫生标准除规定以上内容外,还规 定相应指标的检测方法。
– 检测方法已逐步形成标准,在食品卫生 标准的制定中引用。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二)食品产品标准必须规定的内容 –食品产品标准内容包括: –范围、引用标准、相关定义、原辅材料要
– 食品产品的保质期要求。在保质期内,理化指标还 是微生物等指标应是合格的。
– 味精、食盐就可以不标注保质期。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三)其他食品标准 – 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
准、食品添加剂标准。 – 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主要规定检测方法、过程,使
用的仪器及化学试剂; – 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不同于一般标准的格式,内容上
法规,充分考虑安全,并从我国实际出发。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我国肉类制品的标准大多采用了国际标准。 – 我国婴幼儿强化食品、辅助食品、配方食
品也积极采用了CAC CODEX STAN标准。 – 断奶期配方食品、钙强化饼干、铁强化固
体饮料等婴幼儿食品标准也都非等效采用 了CAC的标准。 – 出口罐头也都尽量采用了国际先进标准。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大部分的食品产品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但 也有强制性标准,如QB2299—97“午餐肉 罐头”标准就是强制性的。
– 推荐性食品标准代号形式为; “GB/T××××”或“QB/T××××”等, 而强制性标准无“T”,字母T表示推荐的意 思。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三)按内容分类 – 食品标准包括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
化学物质的残留(如添加剂、农药)和产品的微生物 指标。 – 产品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强制性的国家卫生标准。
– 产品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是食品产品标准的核 心,其确定在大量测定并参考国际标准,根据我国 实际确定的。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标准中规定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需规定相应 的检测方法。
– 食品产品标准中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 存也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是文字叙述的条款。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四、食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情况 – 食品标准正处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 – (一)为什么要同国际接轨 – 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索赔事件。 – 我国产品的安全、卫生性能较差。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二)食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情况 – 1.标准的编写结构和形式的改变 – 1995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标准编写形式, 具体改变和要求按GB/T1.1—1993《标准 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第l 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规定的格式 几乎完全与国际标准相一致。
– 采用的符号为“=”,eqv或EQV表示。 – 不等效采用是指技术内容有增或有减,编写
方法不完全相同和对应。但水平应和被采用 的标准水平相当。 – 采用的符号为“≈”,neq或NEQ。
第一节 食品标准简介
– 根据国际《标准守则》规定: – 在一切需要制定技术规程或标准的地方,
均应以国际技术规程或标准为依据。 – 要求签约国对采用国际标准承担义务。 – 食品标准的制定,需结合我国有关政策和
第二节 食品标准的制订程序
– 一、食品卫生标准的制订程序 – (一)食品卫生标准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制订程
序 – 根据食品毒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