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3_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2 (新版)浙教版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了解事物。
2.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培养概括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
2.通过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讨论问题,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及其方法的实质和等效性。
教学难点:1.内能的概念。
2.应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分析实例。
教学准备课件;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等演示实验。
教学设计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5节的第一课时。
内容属于物质科学。
本节在学习了机械能及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
教师应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
为以后学习能量转化和守恒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于“热能”,学生已经接触到多次,但是概念模糊。
本节以“内能”为主题,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着手,从微观的角度(微粒运动)和宏观的表现(温度)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概念,易于接受。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内能的概念、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及其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对学生来说,内能的概念及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比较抽象,他们在生活中和小学《科学》中对物体的内能虽有所了解,但对热平衡的概念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但从年龄特点上来看,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多讨论分析,争取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
针对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我将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启发诱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本节课我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让学生在“兴趣—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知识和规律,并内化为能力。
《第三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物体的内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物体的内能》作业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温度、分子运动的关系。
2. 学会计算物体的内能,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内能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理论巩固(共计30分)1. 内能概念解析(5分):解释什么是内能,列举几个内能的实例。
2.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10分):阐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联系,举例说明。
3. 分子运动与内能(5分):简述分子运动如何影响物体的内能。
二、计算题(共计40分)1. 已知某物体的质量与温度,计算其内能(10分)。
2. 分析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条件下内能的大小(10分)。
3. 结合实际,分析生活中与内能相关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20分)。
三、实践探究(共计30分)1. 观察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如手握热水杯),并描述其过程(5分)。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不同材料对热传导的影响(10分)。
3. 利用家中的物品制作一个简易的热能转化装置,并解释其工作原理(15分)。
四、作业拓展(选做,不计分)可查找有关内能在科技、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案例,进行归纳总结。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同学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理论题需有清晰的思路和完整的解答过程。
3. 实践题需有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步骤描述。
4. 拓展题需附上查找的资料来源和自己的见解。
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未交者按未完成作业处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答案完整度、思路清晰度、计算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对于实践题和拓展题,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实验步骤描述和资料收集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展示。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2. 对于优秀作业,教师将予以表扬,并分享其优点。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热机教案
课题热机姓名学习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能利用燃料的热值进行简单的计算。
4、能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角度认识热机的效率。
重难点理解热机的四个冲程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展示目标我们平时坐的汽车,大家知道它的动力怎么来的吗?环节二:自主学习(15分钟)(一)热机1、图1实验观察并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
思考;(1)看到什么现象?(2)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3)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4)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5)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小结】:上面的装置就是一个简单原始的热机。
2、热机是指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的装置。
热机应用历史上从蒸汽机到内燃机,________、_______ _。
大多数交通工具,都使用它们3、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________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__ ____和____ ___4、汽油机(1)汽油机是利用作燃料来工作的。
(2)构造:。
(3)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______个冲程。
包括: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四个冲程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的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汽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小结】:一个工作循环有个冲程,飞轮转动周,对外做功次,活塞往复次,其他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5、柴油机(对比汽油机学习)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分:(二)燃料的热值1.()kg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是(),符号()反映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只与燃料的()有关。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5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2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5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2深圳市智民实验学校李冬梅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白水的比热的意义,了解物体吸、放热的计算,燃料热值的意义2技能目标:掌握热量的计算,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3情感目标: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燃料的热值,吸、放热的计算难点:燃料热值的理解和吸、放热的计算三,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指导四,板书设计:第五节物体的内能一,热量1,水的比热容的意义:2,比热容的单位:3,热量的公式:4,单位:焦二,燃料的热值1,什么是热值?2,燃料完全燃烧的放热公式: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前的预备知识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用表示,热量的单位是。
2,以下事例是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a用水袋给手取暧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c用嘴呵气给手取暖d把手放在火炉边取暖3,探究:在热传递过程中,如何计算传递了多少热量呢?[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热量[1]自学课本97页,完成下面的填空检验你的自学能力1.在热传递过程中我们利用来计算物质吸收的热量.2.水的比热是,3.水的比热容表示质量为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是焦4.用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用表示物质的比热,(填字母)5.我们把千克的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和物质的热值.[2]思考交流1、将初温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它们吸收的热量哪个多?2、将一壶水加热到100℃和60℃,哪次吸收的热量哪个多?3、将质量、初温相同的一壶水和一壶煤油都加热到100℃,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3]热量和比热的计算1,水的比热4、2×103J/〔Kg·℃〕物理意义是: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42000焦耳的热量.试计算:2千克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焦尔的热量.2千克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焦尔的热量.思考交流:a:一壶冷水,水的质量为2千克,把水从20℃加热到100℃,吸收了多少热量?”B:一壶热水,水的质量为2千克,把水从100℃冷却到20℃,放出了多少热量?”总结:热量的计算公式:(写汉字表达示)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t0)=cm△t(△t表示温度的变化)单位:焦耳注:在计算时要统一单位.例500g的铝块,温度由100℃降低到15℃,放出了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m=△t=C铝=求:解:答:练一练:5千克的铁块,吸收4.37×105J了热量,问铁块的温度由10℃升高到多少?C=0.46×103J/〔Kg.℃〕铁思考:燃烧是什么变化?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试说出燃料的种类和常见的燃料?3燃料的热值考考你:什么是热值?。
浙江省九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
课题 3.5物体的内能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理解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方法,知道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知道燃料的热值。
2、技能领域:能过学习内能和改变内能的方法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源意识,为节约能源做准备。
重点热量难点热量的计算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板书设计第5节物体的内能三、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四、燃料的热值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什么是热传递?它有哪几种形式?(二)新课教学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物体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对流——通过液体或气体(流体)自身的流动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辐射——热量不通过物体媒介,直接由高温物体发射到低温物体的传递。
演示实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设疑: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小图钉为什么会掉下来?金属棒的内能为什么会增大?金属棒上各部分是不是同时达到相同的温度,为什么?出示:采用冷敷降低体温,并填空(课本113页图3-56)结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也是焦耳。
思考: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图中发生的现象讨论:有一个装有铁屑的烧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小结: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本质上有所区别。
2、燃料的热值引入:从人类最早发明火种开始,介绍人类使用燃料的历史。
说明人类获利内能主要是从燃料中获得。
燃烧: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
从能的转化角度看,是将贮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注:单位质量、燃料的种类、完全燃烧三个要素。
浙教版科学九上《物体的内能》word教案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2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2.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亮度热能的变化;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4.认识燃料的热值,说明生物体能量的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
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
并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概念,从热量联系到燃料,又引出了燃料的热值概念。
教学过程:一、内能1、引入:(1)滚摆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下运动,机械能如何变化;有阻力情况(现实情况下)下的机械能如何转化?(2)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2、红墨水扩散实验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表明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此可以推知,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从温度的高低来间接反映。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
同时,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内能。
我们以前所说的“热能”是内能的俗称。
教学中要提示注意“大量”两字,指出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单个分子谈热能、温度等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讨论: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过渡:内能与机械能能相互转化吗?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先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实例: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2、演示克服摩擦做功实验: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入约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
用稍宽一点的布带,绕在金属管外,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
现象解释:迅速来回拉绳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气体膨胀,橡皮塞被弹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浙江省温州市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教案 浙教版
3.5物体的内能教案【教材分析】关于“热能”,学生已经接触到多次,但是概念模糊。
在学习机械能后,有必要来了解这种常见的能量。
本节以“内能”为主题,从热能和内能的关系入手,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着手,从微观的角度(微粒运动)和宏观的表现(温度)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概念,易于接受。
本节的重点在于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然后再学会热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和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引出热量和燃料热值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了解内能的概念。
⒉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
⒊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内能的变化。
4 、学会热量的计算5知道燃料的热值。
技能目标:⒈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了解事物。
⒉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⒊培养概括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⒋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情感目标:⒈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
⒉通过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讨论问题,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及其方法的实质和等效性。
【教学难点】⒈内能的概念。
⒉应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分析实例:热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等演示实验。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引人: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1、运动中的物体2、飞流直下的瀑布3、杯中静止的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一种能量的形式:内能。
新课学习:一、内能【回忆实验】将红墨水滴到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现象。
提问1:这是什么现象?(扩散现象)提问2:产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1、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提问3: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相应的能叫什么能?(内能)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粒子做热运动(微观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5节物体内能》教案(新版)浙教版
游学海敢搏浪誓教金榜名。
决高考,改命运。
凌破浪空,擎天日《第 5 物体的内能》授课目1、认识内能的看法。
2、理解做功和是改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程中能量化和移的3、知道量的看法,知道功和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化。
4、知道机的种和机中能量的化。
授课重点做功是改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
授课程引入:我都知道,运的物体拥有能,高的物体拥有能,能燃的物体拥有化学能⋯⋯ 些宏的物体都拥有必然形式的能。
那么,微的粒子可否也有能量呢?一、内能(能):墨水散(学生回以前所学的相关知)。
教: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运(运)越烈。
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运的粒子所拥有的能。
例明物体的内能,并它的特点。
所有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相关。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0℃以下的冰也拥有内能。
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引入:生活领悟――冬节气手很冷,经常经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感觉很烫;野外生计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1、演示实验:战胜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教师讲解:(1)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战胜摩擦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高升;(2)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高升,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
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教师讲解: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自己的内能就会减少。
小结:从能的转变看,经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变的过程。
功可以用来胸襟内能改变的多少。
3、联系与应用。
( 1)为什么气温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地面周边密度较小的空气吸取太阳辐射膨胀而上升,推挤周围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上层气团因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而下沉时,气团缩短,外界空气挤压气团,对气团做功,赌气团的内能增大,温度高升。
( 2)为什么用气筒给自行车打完气后,摸一下气筒外的外壁,会变热?当我们给充足气的轮胎放气时,能看到在气门芯周边有一些小水珠,能讲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吗?三、热传达可以改变内能1、复习回顾:什么是热传达?它有哪几种形式?热传达:使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许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1 浙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1(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材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 第三章第五节物体的内能教材分析《内能》是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热学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
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但是印象不深刻,借用Flash动画,回忆起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运用类比的方法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科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求学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科学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归纳科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类、综合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第5节 物体的内能(共2个课时) 教学PPT课件
做功
改变物体内能的 两种方法
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实质也不相同,但是 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讨论: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如果你没有看到 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 用了什么方法吗?
巩固习题:
下列物理现象中,哪些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哪 些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A.锯条在石块上摩擦,锯条发热 B.热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 C.一壶水放在地上,开水变为温水 D.用锤子反复击打一个铁片,铁片温度升高 E.用打气筒往车胎内打气,打气筒变热 F.水从高山上落下,水温稍有升高
(2)柴油机的应用 柴油比较便宜,但柴油机比较笨重,主要用在载 重汽车、拖拉机、坦克上面。
燃料燃烧时能量如何转化?
为什么火箭用的燃料是氢而不是汽油?
一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你知道热值的意义吗? 请看常用燃料的热值表 举个例子吧! 一起做下面练习!
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107焦/千克,则完全燃烧50克酒 精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思考: 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 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 为什么沿滑梯下滑时会发烫?
它们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1)对物体做功, 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少; 3)物体克服摩擦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1)火柴为什么会掉下来?
(2)金属棒的内能(热能) 为什么会增大?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会 有什么不同?
练习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里装有20℃的水20千克,若发动 机工作时放出1.26×106焦的热量并被水吸收,则水的温 度会升高到多少?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习题)《物体的内能》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5节物体的内能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温度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正确使用各种温度计。
温度计等。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温度1.引出温度的概念;2.提出自学要求,看第一框题,在课本上划出温度的概念,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3.梳理总结,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1.回忆生活,气温高了觉得热,气温低了觉得冷,得出温度的概念。
2.按要求看书自学,对温度的概念、单位等形成进一步的认识。
(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二、温度计1.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
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
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2.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4.温度有哪些种类?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
6.巡视学生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
7.强调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说明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符合“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T=273+t。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燃料的热值学案
燃料的热值【学习目标】1、理解热值的定义;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燃烧时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会查热值表,会说出热值的物理意义;3、会利用公式Q放=mq进行燃料燃烧放热和热效率η=Q吸/Q放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燃料的热值,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燃料燃烧放热和热效率的简单计算。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观察演示实验填写下表:温度燃料加热前水的温度/℃燃料燃尽后水的温度/℃水温的变化/℃10g酒精10g碎纸片2、实验表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3、_____ __某种燃料________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燃料的热值用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 ___,读作:。
4、质量为m、热值为q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5、汽油的热值是,读作: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燃料的热值是物质的_____ ____。
(1)同种燃料热值___________,不同燃料热值一般___________ (相同/不相同) ;(2)热值只与燃料的__________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3)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热值大的放出热量__________;(4)完全燃烧不同燃料放出相同热量,热值大的质量的__________。
7、火箭发射应用液氢作为燃料,是因为氢的__________大。
【课堂训练】1、2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0×107J,则这种燃料的热值是多大?2、完全燃烧140 g焦炭(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能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能使30kg 20℃的水温升高到多少度?3、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达标检测】1、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2、由于国际原煤价格上涨,少数不法商人把一种黑色石头掺在优质煤中高价出售,客户为了不上当受骗,辨别煤中是否掺杂的最恰当方法是检测下面哪一个物理量()A. 热值B.内能C. 温度D.比热容3、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杯酒精倒去一半,剩下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_,热值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4、完全燃烧0.5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J。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知道分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讲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1cm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
1、体会物质中分子数量之大。
2、教师演示: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2、细心观察玻璃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
3、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中的?
3、讨论、交流。得出分子在运动着,二氧化氮分子与空气分子进入到对方瓶中,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花露水的味道比较熟悉,学生容易判断出来。
(激起学生的情绪)
3、引导:我们能闻到香味,但不是同时闻到的。那么关于这个现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3、提出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向外传、香味为什么会传开等问题。
4、引入课题:“分子热运动”。
4、明确学习内容是“分子热运动”。
二、
扩
散
现
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课堂训练
见《学案》
2、(先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学生不明其中的道理,成功率较低。教师再做,激起学生的情绪)
观察:从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中体会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启发:分子间有斥力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3、讨论并回答:液体和固体也都不容易被压缩。
做例题巩固
4、归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最新科学:3.5《物体的内能》教案(浙教版九年级上)
课题第5节物体的内能(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4、知道燃料的热值重点难点分析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教学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机械能转化内能演示器、压缩空气引火仪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提问: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
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二、新课教学(一)内能(热能)演示:红墨水扩散(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学生思考学生观察学生听讲引入: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演示实验: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1)克服摩擦做功:(如课本图3-52所示)(2)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时看到棉花燃烧起来解释:(1)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2)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1)如课本112页的图3-54实验(2)生活例子:开啤酒瓶,观察瓶口发生的现象。
解释: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
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九年级科学上册 3.5《物体的内能》学案 浙教版
物体的内能班级姓名学号组别【知识要点】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2.比热容的定义:。
单位:。
3.热量的计算公式:。
4.燃料的热值计算:。
5. (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个冲程组成;(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次,燃气对外做功次;(3)在压缩冲程中,能转化为能,在做功冲程中,能转化能。
【例题】1.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A.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2.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3.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排气冲程 D.做功冲程4.关于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以对外做功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5.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水1 0.1 10 22 0.2 10 4煤油3 0.1 10 14 0.2 10 2(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冷天搓手取暖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C.烧水时水温升高D.下滑时臀部发热6.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变式l 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冷却效果好。
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物体的内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知道燃料的热值。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对信息、数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渗透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燃料的热值。
三、教学难点燃料的热值。
四、教学器材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设计意图本堂课是“物体的内能”的第二课时,在前一堂课里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热运动、做功、热传递。
本堂课由热传递过度到利用公式Q=cm(t-t0) 进行一些定量的计算。
本堂课的重点是燃料的热值,由于是第一次遇到“热值”这一概念,所以符号、单位、物理意义都要逐一讲解,使学生能理解这个物理量的意义,并且能运用公式Q=mq进行相关计算。
计算时若学生清楚地理解每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能在题中准确找到相关的数据,则计算难度不高。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在前一堂课中,我们学习了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什么?生:热量。
师:今天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疑问:如何定量地计算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的热量有多少呢?(二)新课探究1.热量的计算师: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在八年级时学过比热容的概念,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生:4.2×103焦/(千克·℃)。
师:这表示什么含义?生: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多少?(4.2×103焦×2= 8.4×103焦)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多少?(8.4×103焦×10= 8.4×104焦)师:请同学们学生小组讨论,推导由比热容来计算物体吸放热量的公式。
教师引导:Q吸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质量,t0表示加热前的温度,t表示加热后的温度。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位于浙教版科学九上第3章第5节,在第2节《机械能》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七上第4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的学习中,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且温度越高,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这些已有的知识对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都是有利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
(二)技能目标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事物。
2.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二)难点:理解内能的概念;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引出内能概念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有动能吗?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斥力)之间有势能吗?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二)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矿泉水放入冰箱冷藏/冷冻后拿出来,内能消失了吗?为什么?(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放冰箱前后内能改变了吗?为什么?(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三)理解改变内能的方法机械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可以改变。
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矿泉水的温度?我们把这些改变内能的方法分成两类,一类热传递,一类做功。
1.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条件(温度差)结果(等温)方向(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局部传递到低温局部)2.做功:(1)活动一: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现象并解释。
《第三章第5节物体的内能》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物体的内能》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物体的内能”。
在初中科学课程体系中,内能是物态变化、热量传递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能量转换与守恒等更高级科学概念的重要起点。
因此,本节课将围绕内能的概念、单位、表示方式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学习。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理解内能的概念及物理意义,了解内能的单位;理解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与内能的关系。
2. 技能与操作:能够识别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内能变化,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热量的传递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树立物质变化与能量守恒的科学世界观。
三、评价任务1. 课堂互动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和准确度,评价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变凉、冰块融化等)引出内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学习:讲解内能的概念、单位及表示方式,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与内能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物体状态变化时内能变化的实验演示,如摩擦生热、水结冰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内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
5. 教师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强化对内能概念的理解。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课堂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计算能力。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并记录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思考。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内能概念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能力等方面。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5物体的内能-学案(2)
物体的内能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从能量转移的角度认识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了解热量的概念。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
目标1学习流程:1、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目标2学习流程:1、小组讨论:物体温度变化,内能就发生变化,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物体温度?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热传递,热传递发生的条件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热量,热传递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10分钟)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冰没有内能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
(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4)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了解热功当量的意义。
(5)培养学生综合宏观量来分析微观量的方法和能力
(6)通过分子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类比来培养学生用类比方法来分析问题。
2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七年级(下)课程中已经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空间;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混乱运动。
(2)学生在九年级(上)课程中已经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其大小因素。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三个概念(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掌握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热传递与功的关系)。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了解热功当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1、区分温度、内能两个物理量;
2、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势能曲线。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
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1.分子的动能、温度
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因此,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
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所以研究个别分子运动的动能是没有意义的。
而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需要将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求出来,这个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学习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时,我们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扩散也加快。
依照分子动理论,这说明温度升高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用上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来说明,就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如果温度降低,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
因此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标志”的含义是指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表示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或减小。
温度不变,就表示了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
其他宏观物理量如时间、质量、物质种类都不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但是,温度不是直接等
于分子的平均动能。
另一方面,温度只与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意义上的平均动能相对应,对于个别分子
或几十个、几百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大小与温度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知道,温度这个物理量在宏观上的意义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而它又是大量分子热运动
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这是温度的微观含义。
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活动3【活动】学习新课
2.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
如果分子间距离约为10-10m数量级时,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此距离为r0 当分子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要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斥力做
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这种情形与弹簧被压缩时弹性势能增大是
相似的。
如图1中弹簧压缩,弹性势能Ep增大。
如果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
引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这种情况与弹簧被拉伸时弹性势能
增大是相似的。
如图1中弹簧拉伸,Ep增大。
从以上两种情况综合分析,分子间距离以r0为数值基准,r不论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都
增大。
所以说,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分子势能最低点。
如果分子间距离是无限远时,取分子
势能为零值,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逐渐减少至r0以前过程,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而且距离减少,分子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其数值将比零还小为负值。
当分子间
距离到达r0以后再减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分子间距离减小过程中,克服斥力做
功,使分子势能增大。
其数值将从负值逐渐变大至零,甚至为正值。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
r的变化情况可以在图2的图象中表现出来。
从图中看到分子间距离在r0处,分子势能最
小。
既然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那么在宏观上什么物理量能反映分子势能的大小变
化情况呢?如果对于确定的物体,它的体积变化,直接反映了分子间的距离,也就反映了分
子间的势能变化。
所以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
【课件演示】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活动4【活动】学习新课
3.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是由
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提问学生:宏观量中哪些物理量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标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到一个确定的物体,分子总数是固定的,那么这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
宏观量——温度和体积决定的。
如果不是确定的物体,那么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质量、温度、
体积和物态来决定。
(2)物体机械运动对应着机械能,热运动对应着内能。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同时还可以
具有机械能。
例如在空中飞行的炮弹,除了具有内能,还具有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1)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大小是由质
量、温度、体积和物态来决定。
(2)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同的
活动5【活动】新课学习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3)、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而热传递的过程只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新建立了三个物理概念: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要知道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区分温度、内能、热量,知道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2)要掌握两个物理规律: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3)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而且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
一.判断下面各结论是否正确?
(1)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2)同样质量的水在100℃时的内能比60℃时的内能大。
(3)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4)内能相同的物体,温度一定相同。
(5)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或者说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答案:(1)、(2)是对的。
二.课本课后习题
三.练习册上相关练习(似乎班级程度自行挑选)
活动8【活动】板书
一、分子的动能
1、分子的平均动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二、分子势能
1、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
2、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三、物体的内能
1、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四、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做功是其它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而热传递是内能之间的相互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