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自读文本 读《伊索寓言》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鲁人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
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
问题导学
1.第1、2段,作者为什么要从两类人、两种关系说起?
2.第3段中,“它至少给予我们三种安慰”应如何理解?
3.卢梭和作者对儿童该不该读《伊索寓言》的态度有何异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自主探究
认真研读课文最后一段,并思考:《伊索寓言》真的不宜做现代儿童的读物吗?
文法导析
1.采用了先谈体会,然后类比联想的推理的写法。
作者在开头首先表达了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第二段谈对历史的看法,把古代比作小孩子,由年辈想到了历史,由它们的共同点——阅历的深浅,人们的态度构成类比。
2.幽默反讽的语言。
寓言中的故事都是讽喻和比况,具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本文以九则故事为主体,作者洞烛世相,一一纠正浅薄的认识,进行独到、深刻的分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独到、深刻的见解,表达幽默、含蓄、风趣,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请运用夸张、讽刺手法写一段文字,以此来针砭某一社会时弊。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1)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栖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哪里去?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也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人都不喜欢我的叫声。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不会受欢迎的。”当你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2)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1991年11月钱钟书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寂寞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八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后归隐田园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以为自己会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
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善于改变自己》
文本图解
读《伊索寓言》⎩⎪⎪⎪⎪⎨⎪⎪⎪⎪⎧ 阅读方法:思慕看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寓言故事⎩⎪⎪⎪⎨⎪⎪⎪⎧⎭⎪⎪⎪⎬⎪⎪⎪⎫蝙蝠 影射无德无行者蚂蚁 影射发死人财者狗 影射妄自尊大者天文学家 影射下野攀高者乌鸦 影射嫉贤妒能者田蛙 影射自以为是者母鸡 影射爱财吝啬者狐狸 影射贪心不足者狼 影射虚伪愚蠢者归纳主旨:儿童不宜阅读《伊索寓言》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
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参考答案:
【问题导学】
1.提示:①为了纠正《伊索寓言》浅薄的见解,首先要树立一个观点,人类历史比作人的一生,古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是成人时期。这就使人明白了《伊索寓言》那样浅薄、幼稚的原因。又由于成人总是喜欢小孩子,这就使人明白了人们喜欢《伊索寓言》的原因,即:我们反比古人复杂了,思慕古代也许只是喜欢其幼稚,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作者洞烛世相,就从第一部分开始。②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经验,以此入题,容易理解我们思慕古代,有如大人喜欢小孩子一样。说两类人,目的是说大人与小孩子的关系,第二种人只是一个比较,有比较,就清楚大人对小孩子的喜欢含有卖老(居高临下,摆老资格)的成分。作者对下面九个寓言故事的纠正,在第一部分中立下了基调。
2.提示:“三种安慰”都是讽刺。(1)“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实质上就是对于狡猾的智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2)“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实质上是远比古代的人狡猾。(3)我们“进化”了,把人类的早期看作“穷朋友”“小孩子”,这“进化”,实质上是越来越狡猾。
3.提示:同:都不满于当时所处的社会;都认为儿童不宜读《伊索寓言》。
异:(理由不同)卢梭怕寓言把淳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作者怕寓言把淳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处理世事会处处碰壁。
原因:卢梭有复古主义倾向,希望孩子们都能保持古朴与纯真,自然有此担忧,而作者则有着进步的历史观,相信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绝不可能倒退回去。然而,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要有一个过程。在目前情况下,既然不能使社会一下子好起来,那只有增强应对的能力,不能太简单幼稚。否则,只能处处碰壁。
【自主探究】
提示:不是。①作者认为这部书太纯正了,不能反映出现代社会的复杂与奸诈。②能不能读,怎么读,全看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生活。
这段话是作者批评、嘲讽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伊索寓言》早已成了世界名著,无论是儿童抑或成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教益。《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正如许多文学名著一样,有着不可限定的丰富的意义指向,作者从中读出如许新意,也正是源于它的这个特色。《伊索寓言》是触发作者产生诸多思考与体验的源头,是作者借以“浇自己之块垒”的酒杯。
【技法导练】
创意激活
讽刺的手法是指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一般采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夸张的语言、写实手法,这些是形成讽刺艺术的基础。
范例展示
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