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知识点全面总结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3)是用杠杆吊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臂 L1、阻力 F2、阻力臂 L2
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调;实验中是靠移动
(4).如图 7-7 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 F 的力臂,并用字母 L 表示。
来改变力臂的, 靠
增减
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3、杠杆的平衡条件(内容)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 F1l1=F2l2。 注: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 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
F1 l1 F2 l2
(3) 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 O; (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 l1 和 l2 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如图所示,以翘棒为例。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哪一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 用“F1”表示。这个力 F1 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
3.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 1/2, 要保持扛杆仍然平衡,可以( A.减少一个钩码 C.减少三个钩码 ) B.减少二个钩码 D.把钩码向左移一个小格
4.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 4 牛, 阻力是 12 牛, 当杠杆平衡时,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
2

(5)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 l1>阻力臂 l2,则平衡时 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 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 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 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并且比不使用杠杆, 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 杠杆1、杠杆(1)杠杆的概念:。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说明:a、杠杆不一定是直的,但必须是硬棒;b、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c、动力、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3)力臂: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

画法:①;②;③;④;⑤。

注意:力臂若画成实线,实线要在线段的两端画箭头,再标上l;虚线要用大括号括起来再标l。

2、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首先要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①②。

(2)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处理数据用力和力臂相乘而不相加是因为。

(4)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即:。

3、做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12.2 滑轮1、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定滑轮①定义: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但。

④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与重物上升高度关系:。

3、动滑轮①定义: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的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但。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⑤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与重物上升高度关系:。

4、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即: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升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④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与重物上升高度关系:。

⑤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说明:绳子段数n: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中间画一条线,将定滑轮与动滑轮分隔开,数出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即为吊着重物的绳子段数。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的基本现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并了解一些与此相关的概念和定律。

下面是对该章节的知识点的总结。

一、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线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关于法线对称。

3. 光的反射应用:反射现象广泛应用于镜子、光学仪器、光通信等领域。

二、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折射时,遵循斯涅尔定律:折射光线所在平面上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光的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3. 光的折射应用:折射现象广泛应用于透镜、棱镜、眼镜等光学器件,也是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基础。

三、光的全反射1. 光的全反射现象: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会完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

2. 光的全反射应用:全反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显微镜、望远镜等。

四、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现象: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呈现出不同的折射角度,使得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分离开来。

2. 光的色散应用:色散现象在光谱仪、彩色分光计等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第十二章介绍了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分别阐述了反射定律和斯涅尔定律。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重要概念,并学习了光的全反射和色散现象。

这些知识点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光的基本特性,还为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光学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我们才能更好地应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A.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B.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C.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D.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答案:DA.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W有甲W总甲=G甲ℎF甲×s甲=G甲ℎF甲×3ℎ=G甲3F甲①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W有乙W总乙=G乙ℎF乙×s乙=G乙ℎF乙×2ℎ=G乙2F乙②若F甲=F乙且G甲=G乙,乙的机械效率大于甲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B.由①②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若F甲=F乙,根据①②,因不知G甲与G乙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甲、乙机械效率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故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GℎGℎ+G动ℎ=GG+G动③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可知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G+G动n则提升物体的重力为G=nF-G动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可知,甲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较大,根据③式有η=GG+G动=11+G动G故可知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故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各种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A.定滑轮B.动滑轮C.筷子D.船桨答案:BA.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B.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若不计轮重和摩擦,可以省一半的力,故B符合题意;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XX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XX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XX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2.1、杠杆1、基础知识杠杆: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支点到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支点到的距离,用L2表示。

2、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首先要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①②。

(2)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处理数据用力和力臂相乘而不相加是因为。

(4)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即:。

3、做关于杠杆题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

4、杠杆的分类:类型特征结论好处常见应用实例l1>l2F1<F2l1<l2F1>F2l1=l2F1=F212.2、滑轮:定义特点实质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但可以定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使用动滑轮可以,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动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杠杆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即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在摩擦绳重不计时:F=,S=。

*&*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有:*&*轮轴和斜面:(1)轮轴是由具有公共转轴的轮和轴构成。

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它是一种省力杠杆(此时有=,比如门把手、汽车方向盘、拧螺丝的扳手等);当动力作用在轴上时,它是一种费力杠杆。

应用实例:、、、。

(2)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当需要将重物向上提起时,利用斜面比直接向上提要省力,当不计摩擦力时,有:=(其中h是斜面的高度,S是斜面的长度)。

拉力的方向应是。

使用斜面可以,应用实例有、、。

12.3、机械效率、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汇总大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汇总大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水平向左匀速拉动A物体,A物体5s内移动了100cm,且A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2N,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拉力F大小为4N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WD.拉力F在5s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3J答案:AB.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则n=3,5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3×100×10-2m=3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绳=s绳t=3m5s=0.6m/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A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W有=fs物=12N×100×10-2m=12J拉力做的总功W总=W有η=12J80%=15J拉力F大小F=W总s绳=15J3m=5N拉力F做功的功率P=W总t=15J5s=3W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拉力F在5s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5J-12J=3J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图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春稻谷”的示意图。

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由题知,阻力F2大小不变,若要更省力,即减小F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可知,可以增大l1或减小l2或同时增大l1和减小l2。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减小了l1,l2不变,F1将增大,故A错误;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l1减小,同时l2增大,F1将增大,故B错误;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l1减小,l2增大,F1将增大,故C错误;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减小l2同时增大l1,F1将减小,故D正确。

知识点归纳12章物理

知识点归纳12章物理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一、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二、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

八下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第十二章光的传播是八年级物理课本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的原理和相关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第十二章内容的总结。

光的传播是一种能量传递的过程。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能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自由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是299,792,458米/秒,约等于30万千米/秒。

光的传播可以遵循直线传播原理。

光沿直线传播的原因是光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反射是光遇到物体后原路返回的现象,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现象,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由斯涅尔定律描述。

透射是光穿过其中一种透明介质的现象,透射的角度和入射角有关。

光的传播可以用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来解释。

在一些实验中,光表现出波动特性,例如干涉、衍射和折射等现象。

这是因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产生波动现象。

但在其他一些实验中,光又表现出粒子特性,例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等现象。

这是因为光也具有粒子性,可以被看作由一些粒子(光子)组成的。

光的颜色与光的频率有关。

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颜色越偏蓝;光的频率越低,波长越长,颜色越偏红。

光的频率范围从红光到紫光,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光的主要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和紫。

光的强度可以用光的亮度来描述,亮度与光的功率和表面积有关。

光的功率是光的能量传递速度,单位是瓦特,可以通过光源的功率和传播距离来计算。

光的亮度越大,功率越大,照射的表面积越小,亮度和表面积的平方成反比。

光产生的推动力可以用光的压力来描述。

光的压力是光对物体施加的压力,与光的功率和面积有关,可以通过光的功率和表面积来计算。

光的压力越大,功率越大,面积越小,与表面垂直的光线传播时光压力最大。

光的传播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光能够通过光纤传输信息,光纤通信可以传输大量的数据,并具有高的抗干扰性能。

此外,光也可以用于照明、摄影、激光技术和光的检测等领域。

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将对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第十二章主要涉及到电流与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的测量方法、电功率以及平衡电桥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一、电流与电阻的基本概念1. 电流: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决定,单位为安培(A)。

2. 电阻:指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的特性有关,单位为欧姆(Ω)。

二、电阻的测量方法1. 串联电阻测量: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大小。

2. 并联电阻测量: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大小。

三、电功率1. 电功率的定义: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或消耗,单位为瓦特(W)。

2.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即P = I * U。

3. 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电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P = I^2 * R。

四、平衡电桥1. 平衡电桥的作用:用于测量电阻的值,通过调节电桥上的可变电阻使电桥平衡,从而得到待测电阻的大小。

2. 平衡电桥的原理: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当电桥上的电阻达到平衡时,电桥两边的电势差为零。

3. 平衡电桥的实验步骤:先接入电源,调节电桥上的可变电阻,观察电桥两边的电压差,直到电桥平衡为止,然后根据平衡条件计算待测电阻的大小。

通过对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与电阻的基本概念,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平衡电桥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环节。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初二物理第十二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流与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的测量方法,电功率以及平衡电桥等内容。

新人教版物理第12章 简单机械 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第12章 简单机械 知识点归纳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第1节杠杆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2、几个名词支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 l2●三、作图(力臂的画法)1)寻找支点、力的作用线。

2)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

(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3)用大括号把线段两端连上,并标上对应的符号l1 l2注:当力F与杠杆垂直时,力臂L最长,力F有最小值。

(直线型杠杆)当力F与支点O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时,力臂L最长,力F有最小值。

(如图)★四、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l1> l2特点:省力但费距离,如:钳子、撬杆、动滑轮、轮轴、斜面等费力杠杆:l1< l2特点:费力但省距离,如:筷子、镊子、钓鱼竿、船桨等等臂杠杆:l1= l2特点:即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如:定滑轮、天平第2节滑轮1、分类:定滑轮:在使用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省力杠杆)3、滑轮组1)定义: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公式1()F G Gn=+动物S nh=(n为与动滑轮相连接的绳子有效段数)●4)能按照要求画出绳子的绕线方法OA4、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轮轴:省力杠杆 例:门把手、方向盘、水龙头、扳手●2)斜面:省力杠杆 例:楼梯、盘山公路、a 、定义: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必须多移动距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复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知识点复习
举例:盘山公路、搬运滚筒、斜面传送带等
斜面(注意!!!)
在不计算任何阻力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100%
如果摩擦力很小,则可达到很高的效率。
即用F1表示力,s表示斜面长,h表示斜面高, 物重为G。不计无用阻力时,根据功的原理, 可得:F1s=Gh。
有用功
(1)概念:达到一定目
额外功
(1)定义:并非我们需

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 衡。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 臂; 公式表达为: F1L1=F2L2
杠杆示意图画法
(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 O;
(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 延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 l 1
和 l 2 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1)概念: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2)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P
总t
斜面:W总=fL+Gh=FL
机械效率
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公式:η= W有用/ W总
斜面:η=W有用/W总=Gh/FL (G为物重,h为斜面竖直高度,F为拉力大小,L为斜面长度。) 定滑轮:η=W有用/W总=Gh/FS= Gh/Fh=G/F 动滑轮:η=W有用/W总=Gh/FS= Gh/F2h=G/2F
滑轮组
概念:定滑轮、动滑轮组
合成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 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滑轮组:若不计轮 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 力)拉力F=1/n G物;只忽 略轮轴间的摩擦, 则拉力F=1/n(G物 + 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 (或vF)=n倍的重物移 动的距离SG(或vG)。

新人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2章知识点全面总结

12简单机械杠杆知识点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说明:①“硬棒”不必定是直棒,只需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都能够当作杠杆,杠杆能够是直的也能够是随意形状的。

② 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

两个条件缺一不行。

比如:撬棒在没有使用时就不可以成为杠杆。

杠杆的形状能够是直的,也能够是弯的,但一定是硬的,固定点能够在杠杆的一端,也能够在杠杆的其余地点。

2、杠杆的五因素:五因素物理含义支点杠杆能够绕其转动的点,用“O”表示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阻力阻挡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 O 到动力 F1 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 O 到阻力 F2 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3、八点透析杠杆的五因素① 杠杆的支点必定在杠杆上,能够在杠杆的一端,也能够在杠杆的其余地点。

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一样,支点的地点也不行能不一样。

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②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管是动力仍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互相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成效正好相反。

③ 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④ 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⑤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要改变。

⑥ 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假如力的作用线恰巧经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⑦ 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⑧ 力臂的三种表示方式:选择哪一种方式,依据个人习惯而定。

4、力臂的画法:第一步:先确立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立动力和阻力。

人的目的是将石头撬起,则人应向下使劲,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

这个力 F1的作用成效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阻力的作用成效恰巧与动力的作用成效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的作用成效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的压力,用“F2”表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综合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综合知识点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高h=1m,长s=5m,小车重50N,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将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不计斜面和小车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拉力F做的功大小等于50JB.斜面对小车支持力做的功大小等于50JC.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D.斜面一定不能省功B解析:BA.不计斜面和小车之间的摩擦,拉力做功等于小车重力做功为W=Fs=Gh=50N×1m=50J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支持力垂直于斜面,与小车运动的方向垂直,做功为0,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斜面是一种费距离省力的简单机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根据机械功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斜面也一定不能省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1(6N)将物体(G=9N)沿直线匀速拉动s1的距离,做功W1,借助滑轮组,F2使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s1,F2所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2,做功为W2,则()A.W2一定小于W1B.s2一定小于s1C.F2一定大于G/3D.F2一定大于F1/3D解析:D水平拉力F1将物体沿直线匀速拉动做功:111W F s =;借助滑轮组,使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 2,做功:222W F s =;A .做功21W W W =+动,故A 错误;B .有3股绳子承担213s s =,故B 错误; CD .()2113F G F =+轮,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方式分别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绳自由端的拉力比乙的大B .甲绳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比乙小C .两种方式,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D .两种方式,机械效率相等D 解析:DA .由图知道,甲是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乙是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由于将同一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且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及绳重,所以,绳自由端的拉力是:F 甲=F 乙=12G 总, 故A 错误;B .由于甲乙做的总功都是克服钩码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由s=nh 知道,s 甲= s 乙=2h ,即两者自由端拉力做的总功相等,故B 错误;C .由于不知道两者做功的时间,由WP t= 知道,不能比较两者的功率大小,故C 错误;D .根据W=Gh 知道,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相等,由W W η=有总知道,两种方式,机械效率相等,故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简单机械杠杆知识点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说明:①“硬棒”不一定是直棒,只要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都可以看成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①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力的作用;二是能绕固定点转动。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如:撬棒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成为杠杆。

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固定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

2、杠杆的五要素:五要素物理含义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用“O”表示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①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它位置。

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也不可能不同。

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

①动力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跟杠杆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

①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某个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lll力的方向改变,力臂一般要改变。

①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如果力的作用线恰好通过支点,则力臂为零。

①力臂的表示与画法: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①力臂的三种表示方式:选择哪种方式,根据个人习惯而定。

4、力臂的画法: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

人的目的是将石头撬起,则人应向下用力,此力即为动力,用“F 1”表示。

这个力F 1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的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的作用效果杠杆应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的压力,用“F 2”表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并标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符号“l 1”“l 2”。

知识点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可以认为杠杆是平衡了。

2、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杠杆和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实验步骤: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在调节时,如果杠杆的左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杠杆的右边下沉,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简称“左沉右调,右沉左调”。

②如图所示,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时杠杆两边收到钩码的作用力的大小都等于钩码重力的大小。

把支点右方的钩码对杠杆施的力当成动力F 1,支点左方的钩码对杠杆施的力当成阻力F 2;用刻度尺测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把F 1、l 1、F 2、l 2的数据填入实验表格中。

③改变动力F 1和动力臂l 1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F 2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再做两次实验,将结果填入实验表格探究归纳:只有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才平衡注意:①试验中,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杠杆的重心刚好在支点,重力的力臂为0,以消除杠杆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便于测量力臂(或从带有刻度的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①试验中应改变钩码的个数或位置进行多次试验,得出普遍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

①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的平衡条件表达式:动力x 动力臂=阻力x 阻力臂,即动力臂阻力臂阻力动力=;公式表示为21212211l l F F l F l F ==,即应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统一。

4、杠杆转动方向的判断①当2211l F l F ≠时,杠杆的平衡即被破坏,原来静止的杠杆就要转动起来,原来匀速转动的杠杆将变速转动。

①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例F 1和F 2,如果产生的效果不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若使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将一定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是动力时,另一个就称为阻力。

但杠杆是否转动、怎样转动,应看F 1l 1与F 2l 2的大小关系,并不单纯取决于F 1、F 2的大小关系,也不单纯取决于力臂l 1和l 2的大小关系。

也就是说,影响杠杆转动的因素不单是力,也不单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积。

①转动方向的判断:当F 1l 1>F 2l 2时,杠杆沿F 1的方向转动;当F 1l 1<F 2l 2时,杠杆沿F 2的方向转动。

知识点三、生活中的杠杆1、等臂杠杆:天平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在使用中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省力杠杆:利用撬棒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动较重的重物,省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长,虽然省力,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省力却费距离。

3、费力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动力比阻力大,这类杠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不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虽然费力,却省了距离。

归纳总结:三种杠杆的比较力臂关系平衡时力的关系优缺点应用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撬棒、瓶盖起子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镊子、钓鱼竿注意:①凡省力的杠杆必定费距离,凡费力的杠杆必定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①判定杠杆的种类,主要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进行判断,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为省力杠杆,反之则为费力杠杆,对于较复杂的杠杆,最好在图上找到支点、动力、阻力,然后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进行比较。

对于一些不容易判断力臂大小的杠杆,我们可以根据杠杆是省距离还是费距离的角度来判断,如用筷子吃饭时省距离,则筷子为费力杠杆。

①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的应用不同,省力杠杆一般应用在阻力很大的情况下,而费力杠杆一般用在阻力不大的情况下,是为了省距离,使用起来方便。

滑轮知识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滑轮是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3)滑轮的轴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4)滑轮的实质: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以看做连续旋转的杠杆。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分别使用同一物体在不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使用动滑轮时匀速运动,记录整个过程需要用力的大小,物体移动的距离及动力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然后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钩码两个,滑轮两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等。

实验过程:①按图甲所示测出钩码的重力G。

①按图乙所示安装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按图丙所示安装动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换用数量不同的钩码,重复上面的步骤。

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使用简单机械情况拉力大小F/N钩码提升10cm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cm拉力方向不使用简单机械24610上使用定滑轮24610下使用动滑轮12320上①对比用甲、乙两图所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定滑轮时,拉力F与钩码重力G相等,绳端移动的距离s与钩码升高的高度h相同。

(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力,绳子的重力)①对比用甲、丙两图所作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时,拉力F=1/2G,绳端移动的距离s=2h。

(忽略动滑轮与绳的重力和摩擦力)实验结论: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①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注意事项:①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

①动力的方向与并排的绳子平行。

①选用质量较小的动滑轮。

①保证滑轮轴间摩擦较小。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①定滑轮可以看成一个变形的杠杆,滑轮的轴相当于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即l1=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可知: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可见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由于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所以使用定滑轮时,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下降的距离s相等。

①动滑轮也可以看成一个变形的杠杆,支点O在滑轮的边缘上,动力臂l1为滑轮所在圆的直径,阻力臂l2为圆的半径,因此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两倍,故动力F1是阻力F2的二分之一,即使用动滑轮能够省一半力,可见,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则需要费一倍的距离,即被提升的物体每上升h,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4、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图中物体全部匀速运动,物体的重力都为G)种类图示表达式定滑轮F=GF=f,f为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动滑轮知识拓展:(1)使用定滑轮时,拉力F 不沿竖直方向而改为其他方向时的拉力大小的分析,改变拉力F 得方向,右图中杠杆的示意图可以得出L 1=L 2=r ,由杠杆平衡条件知,F 1=F 2=G ,因此低于定滑轮来说,施加在绳端的力无论朝哪个方向,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在绳重和摩擦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所用的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

(2)使用动滑轮时,拉力F 不沿竖直方向时的拉力大小的分析:L 2=r,而L 1<2r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得F 1>1/2F 2,当重物匀速上升时,F 2=G ,则F 1>1/2G 。

由此可见,对于动滑轮来说:①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

①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a.动滑轮与重物一起匀速移动。

b.动力F 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一致;c.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5、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比较 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钩码重 GG拉力大小 F=G (不靠路摩擦) F=1/2G (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重) 方向与钩码上升方向相反 与钩码上升方向相同 钩码移动距离 h h 拉力移动距离 s=h s=2h 省力情况不省力省一半力 改变力的方向情况 能改变力的方向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 事例升旗起重机知识点二、滑轮组1、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同时要多移动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