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圆PPT教学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圆PPT教学课件
第2课时
课题引入
飞机
火车
有轮子的交通
工具。
大卡车
自行车
小汽车
课题引入
这些轮子是
怎样固定的
呢?
课题引入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
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
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
轴保持平稳状态,使行进的车
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教学新知
直径(或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在同一圆内所有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好的圆的直径就是8厘米。
【方法小结】在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是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
径的一半,用公式表示是d=2r 或

r= 。
2
【小练习】
1.判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2.判断:在同一圆中d=2r 或

r= 。
2
(×)

)√
知识梳理
知识点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 × )
2. 判断: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
3.判断: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 √ )
知识点3: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同一圆里,d=2r 或

r= 。
2
【例】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距离是4厘米,画好的圆的直径是多
少厘米?
知识梳理
【讲解】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距离是4厘米,说明圆的半径是4厘米,那么画
课堂练习
1.思考:圆与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
2.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圆 )。
3.从(圆心 )到(圆上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圆——圆的认识苏教版(共25张PPT)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圆——圆的认识苏教版(共25张PPT)

探究圆的特征:直径(d)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直径 d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练一练
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 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o
o
o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顶点。
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无顶点。

利用你身边的物体或工具画一个圆
利用你身边的物体或工具画一个圆
利用你身边的物体或工具画一个圆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练一练
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 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o rd d=2厘米 r=1厘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练一练
分别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 和直径,并量出它们的长度。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 圆——圆的认识 -苏教版(共25张PPT)
练一练
填写下表。
半径
(r)
20厘米
3米
7厘米
0.12米
3.9米
直径
(d)
40厘米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对圆的特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圆。

然后,利用圆规和直尺现场画圆,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验证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圆的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圆桌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圆的特点和优势。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直径等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直径,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探索圆的性质。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的定义、特点等。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巩固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

4.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玩具等。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圆的性质。

3.准备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如圆心、半径等。

同时,教师讲解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圆形纸片,让学生亲自测量圆的直径、周长,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他们对图形的认识不再陌生。

但是,圆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圆的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教具,以及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特点。

2.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圆规、直尺等工具,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测量其周长和面积。

4.应用拓展: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圆是轴对称图形•圆周率π是一个定值•周长= 2πr•面积= πr²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圆的定义、性质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特点和应用。

2.探究式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

4.讲解法:教师耐心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3.课件: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等概念的介绍,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大市公开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大市公开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大市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圆的定义、直径、半径、弧、圆周率等。

此章节为后续学习圆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但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物和图形来帮助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较为熟悉,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来加深对圆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圆周率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及其性质。

2.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圆周率的含义及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实物演示-小组讨论-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周率计算器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物品,如硬币、圆饼干等。

3.课件:圆的认识相关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入圆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是由无数个等距离于圆心的点组成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同时,展示直径、半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测量直径和半径,验证圆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圆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圆的应用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2.教学素材:圆形物品、圆规、直尺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车轮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等,加深对圆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对圆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圆的认识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书第六单元圆的认识

1.圆心(O):圆心即圆的中心,所有直径相交于圆心。
2.半径(r):半径是圆上任意一点与圆心所连的线段,同圆内,半径有无
数条且都相等。
3.直径(d):直径是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同圆内,直径有无
数条且都相等。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
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字母关系式为d=2r或r=d
端。
圆的各部分名称 如右图所示。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
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 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
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如
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叫作圆心,圆 心决定圆的位置。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 点的线段是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半径 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通过圆心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用各种方法画圆,感知圆的基本特征 用硬币、三角板中的圆、一端固定的线等来画圆。
1.实物画圆的局限性:圆的大小是固定的, 不能随意变化。
2.系线画圆的优点:适合画较大的圆,尤 其是在地面上画圆时最合适。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封闭图形。
知识点2 圆的各部分名称 你也能用圆规画一个圆吗?先试着画一画,
A,B,C,D……连接这些点与圆心会得到半径 ,如OA,OB,OC,OD……半径用字母r表示。
圆有无数条半径。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 都相等。
直径的特征 如右图所示,通过圆心连接圆上任意两点 的线段,会得到直径,如AD,BC,EF……直径用字 母d表示。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通过计算发现: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
圆规两 脚间的距离就 是半径的长度。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知道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特征和性质。

2.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引入圆的概念。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圆的特征,发现圆的性质。

3.采用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卡片等。

2.准备圆规、直尺、绳子等画圆和测量工具。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入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圆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圆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

同时,教师讲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尝试画圆,并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等。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弧等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发现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概念和应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圆形的实物道具,如圆形的饼干、硬币等,用于学生的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学生的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地球、太阳、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是圆?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如圆的半径、直径、弧等,并通过课件和实物道具进行展示和解释。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测量圆形物体的半径、直径、弧等,并记录下来。

南京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

南京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

南京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南京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实践活动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展示。

2.实物道具:圆形物品、圆规、直尺等。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发对圆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圆是什么样的图形吗?圆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基本概念。

同时,教师利用实物道具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点。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圆规和直尺画圆,观察和记录圆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圆,理解圆的性质。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圆规、直尺、绳子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圆形物品、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对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线段,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3)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初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主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的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玩具、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回答到圆形、中心点、半径等。

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同时,教师可以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半径、圆周率等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圆的特征,体会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对圆的概念和特征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圆周率的抽象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理解圆的概念,认识直径、半径等基本术语,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概念、直径、半径的定义,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圆周率的含义和计算,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圆规等教具,以及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3.探究圆的性质:引导学生利用圆规等工具,自主探究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术语,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圆的性质。

4.学习圆的周长:讲解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巩固所学知识。

5.学习圆的面积:讲解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动手计算圆形物体的面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苏教版五下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特性,包括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等概念,并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圆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圆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相关概念时,仍需通过实物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圆特征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方法,以便能熟练地画出圆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等概念,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圆的相关概念,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难点:学生对圆的直径、半径、周长的理解以及圆规和直尺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物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圆规、直尺、铅笔等画图工具。

2.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瓶盖等,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圆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的吗?”让学生思考圆的特性。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圆的定义、直径、半径等概念,并用动画展示圆的周长计算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圆规和直尺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画圆。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尝试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画圆心得和测量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圆的特点和画圆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包括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圆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和性质。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形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圆形物品,如硬币、圆饼干等。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圆的定义、特征、性质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圆饼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圆形的物品,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圆的定义、特征和性质等内容,同时进行讲解。

《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材解读《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知识,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变化。

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而且也能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一些新的内容,使学生的广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圆的有关知识也是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0-11岁之间,学习了近五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的能力。

本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长、面积公式,并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学生已具备探究平面图形特点的能力,由于本课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的转化,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都存在差异,所以学习时归纳概括圆的特征有一定的困难,发展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也有难度。

教学工具圆规、圆片、课件、直尺、学习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
·
O
• 返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G
E C M o F B D N H
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能画100 ( × 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 )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 (× 做直径。
)
填表:
物品名称 手表表面 直 径 半 径
• 直 径
• 圆 心
• 圆 • 半 径 • 等 圆 • 关 系
• 练 习
直径 d
圆心
·
O
半径 r
·
• 返
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o
• 返
同圆内,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o
• 返
r d

r
o
r d
r

r
o
r
d

o
r
r
r
d

o
r
d=r+r
d=2r
d r= 2
• 返
等圆的半径相等,直径相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的 认 识
1.在观察、操作、画圆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 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 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 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 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厘米 5.2厘米
2.5厘米
1厘米
易拉罐罐底 一元硬币表 面
2.6厘米
1.25厘米
• 小圆半径3厘米,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深入思考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 应装在哪里?
• 请说出下图中每个圆的半径。 (单位:厘米)
16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 做半径。
O
这些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曲线 图形。
B C
O
A
O
C
A
E
O
F
D
B
AB
CD
C
E
O
F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D
A
E
O
F
B
AB
E
O
F
• 请你用折一折、量一量、画 一画、比一比等研究方法, 利用直尺、圆规等工具开展 研究活动。 • 把你的发现与你的伙伴充分 交流。 • 确定一名同学把小组的发现 记录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