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政治思考题1

合集下载

政治思考题答案

政治思考题答案

政治思考题答案思考题专题一: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一)从自然观的演变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的自然观也不同。

在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经历了原始的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一、原始的宗教自然观。

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人要适应它。

在此阶段许多自然现象还不能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论和对自然、图腾、灵魂、祖先的崇拜及巫术的发展。

二、古代朴素自然观。

其本质是对万物本原研究的探讨。

最早对“自然”作哲学思考的是古希腊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三位哲学家。

他们思考的问题是: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

他们一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单一的物质性本原构成,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去找出这个本原是什么。

泰勒斯认为本原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定”,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

米利都学派通过对流行的宗教观念的改造,在事实上肯定了本原不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而且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但它的局限在于它无法解释宇宙的秩序问题。

继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将自然由什么构成转化为了自然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问题,突出了数学方法的意义。

随后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俩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论断,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

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真理。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促进了唯心主义的发展。

三、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自然界及万物是由上帝创于虚无之中;地球是宇宙不变的中心,这是上帝的创造和安排;自然界万物自己是不能运动的,而是在上帝的推动下运动的,运动又服从造物主的目的;人类由上帝创造,人类既不能理解上帝的目的,更不能改变上帝的意志,一切只能服从。

博士-政治考题参考答案

博士-政治考题参考答案

博士-政治考题参考答案政治考试补充材料(C1班唐鸿生整理,仅供参考)《资本论》思考题1、怎样理解《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什么?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思考题1、如何理解《形态》对共产主义的阐释?以上问题答案在资料中已有,下面的问题请供参考2、如何理解《提纲》、《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提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具体而言,《提纲》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P23-25,也可以先补充一些《提纲》的主要内容,即P17-23具体而言,《形态》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P35-36,也可以先补充一些《形态》的主要内容,即P28-35《共产党宣言》思考题1、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言》中一般原理及其运用的论述,谈谈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反对空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资本论》的写作长达四十年,资产阶级的庸人们曾嘲笑马克思不讲求实际,马克思却说:“我们这些不实际的人却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而揭露那些卑躬屈节惟命是听的所谓历史学家们所捏造出来的东西,”“我嘲笑那些所谓‘实际的’人和他们的聪明。

如果一个人愿意变成一头牛,那他当然可以不管人类的痛苦,而只顾自己身上的皮。

但是,如果我没有全部完成我的这部书(至少是写成草稿)就死去的话,我的确会认为自己是不实际的。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是理论上的权威,但仍坚持不断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也虚心听取不同的声音,对于错误或失误之处能够勇于做自我批评,所以才使得其理论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学理论历年真题2010-2015

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学理论历年真题2010-2015

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学理论历年真题2010-2015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学理论)2010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本理论一、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政治文化2.政治参与二、论述题(2题,每题40分,共80分)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奥尔森“利益集团”理论述评考试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一、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3.行为主义政治学4.精英主义民主理论二、论述题(2题,每题40分,共80分)1.评析社群主义民主2. 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2011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本理论论述题(2题,每题50分,共100分)3.论述历史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4.论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模式考试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论述题(2题,每题50分,共100分)1.评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基本要义2. 评述二战后政治学规范理论的最新发展2012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本理论论述题(2题,每题50分,共100分)1.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建设2.试述政治稳定的基本理论。

考试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论述题(2题,每题50分,共100分)1.霍布斯自然权利思想述评2. 亨廷顿“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理论评析2013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本理论论述题1.试述国内外学界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主要争论点2.论我国权利运行制约与监督的理论依据和体系建设。

考试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论述题1.洛克《政府论》主要思想评析2. 评述罗尔斯《正义论》的主要思想观点2014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本理论论述题1.论我国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2.“新权威主义”政治思潮评析考试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论述题1.试述格劳秀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2. 试述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论析的主要内容2015年考试科目:政治学基本理论论述题1.试述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50分)2.试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路径(50分)考试科目: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论述题1.托马斯·街复兴分权制衡思想评析(50分)2. 试述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中关于政治文化分类思想(50分)。

博士政治试题及答案

博士政治试题及答案

博士政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所有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三权分立制度答案:D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改革开放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A. 宪法B. 民法C. 刑法D. 行政法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7.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对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8.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制度,旨在实现法律的普遍适用、公正执行和有效监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特征及其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博真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博真题

武汉大学200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宣读1、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0分)2、论述“灌输”理论(30分)3、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什么?如何促进人的社会化?(40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1、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0分)2、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30分)3、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和提升的措施。

(40分)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马克思主义学说史》1.试论述马克思主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论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观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马克思主义学说史》1.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2.试论列宁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思想3.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2.试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互关系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马克思主义学说史》1.试述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理论,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谈谈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2.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评析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犯了“原罪”,及还在不具备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沙夫:《处在十字路口的共产主义运动》的观点。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马克思主义学说史》1.试述列宁的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2.试论构建社会和谐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2.试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发展的历史贡献及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政专业考博真题《马克思主义学说史》1.在评述马克思主义史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态度的基础上,阐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博士政治考试-内容参考

博士政治考试-内容参考

一如何认识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引发了经济危机。

因此,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1、基本矛盾的存在原因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其表现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个别企业的高度组织性、计划性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这种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控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的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生产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政治课思考题答案

政治课思考题答案

政治课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试述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在科技观方面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新科技革命有紧密联系,将最新科技成果及时总结、概括、纳入马克思主义体系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

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新科技革命的关系,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与新科技革命进行系统地、深刻地、完整地把握。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方式时,考察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对科学力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在《共产党宣言》里,他们表述了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看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农业和工业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那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劳动里呢?”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中国四大发明给欧洲历史进程带来的巨大影响。

2、如何全面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根据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中,形成了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对社会生产与历史发展的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者也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

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就是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政治思考题汇总

政治思考题汇总

政治思考题汇总第一篇:政治思考题汇总自然辩证法思考题汇总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3、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4、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在哪些方面有了新发展?5、学习《自然辩证法》对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有何意义?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简述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5、填空: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中的()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别是(第二章系统自然观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与演化方式一、选择题1、德布罗意提出(A:量子假说C:物质波假说2、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A:分叉C:对称破缺3、一个系统有序程度越高,则熵就越小,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反之,无序程度越高,则熵就越大,信息量就越小。

信息和熵是互补的,信息就是A:负熵C:序参量4、1916年爱因斯坦创建的广义相对论,以广义相对性原理、等效原理出发,推断出在引力场中,时钟(A:不会变C:会变慢5、复杂性和层次结构正是起源于某种对称性的(A:不可逆C:有序化,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

B:测不准原理D:光量子假说B:涨落D:进化 B:熵D:对称性B:会变快D:会停止 B:分叉D:破缺)性质,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

)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的自然观。

)),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光的路程要弯曲。

)。

6、由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表征的科学革命是关于()的。

A:高速领域B:宇观领域C:微观领域D:宏观领域7、混沌理论表明,只要确定性系统具有稍微复杂的非线性,就会在一定控制参数范围内产生出()。

A:蝴蝶效应B:内在随机性C:混沌吸引子D:自相似性8、由分形理论、混沌理论等学科表征的科学革命是关于(A:高速领域C:微观领域9、曼德布罗特在数不是整数而是分数。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专业课试题 1:政治学原理(政治学研究院所辖相关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专业课试题 1:政治学原理(政治学研究院所辖相关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1(政治学研究院相关专业)一、简答1、政党性质与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特性(参考答案)所谓政党,就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从马克思主义对政党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政党的性质如下:首先,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是围绕共同的阶级利益,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组织,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党之间的斗争是各阶级和各阶层斗争的集中体现。

其次,政党具有一整套夺取或实行阶级统治的政治纲领。

政党的政治纲领所表达的是政党谋取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谋取政权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它集中反映了某个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体现政党的基本性质。

再次,政党由特定阶级或阶层的骨干分子组成。

政党一般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由相当数量的党员组成,并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的行动。

群众、党员的共同行动的采取一般都是由政党中最有影响、最有经验和最有权威的领导集团来领导。

最后,政党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为了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政党一般都会有一套以阶层结构为特征的组织体系来动员和组织本党的党员和群众参与政治生活,与此相应,政党在政治活动中也具有与组织相配套的纪律来约束成员的行动。

但是组织和纪律的严密程度会因国家和政党的不同而不同。

党的十六大通过修改后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党章的这一表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指明了党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

一、党的阶级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发展到现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和被剥削阶级两大利益集团已不存在,工人阶级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意义也已经不复存在,如何理解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阶级性是我们认识党的性质的一个重点。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政治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答: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当代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2、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1)社会学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一般将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看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1、理论,而活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2、理论内容: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结合。

3、理论贡献:柏拉图的《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雅典政治》。

4、古罗马时代被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7年共和制时代:公元前27钱-476年帝国时代。

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和法律的研究当中,罗马的法学家以及早期基督教的思想是西方政治研究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体现。

主要代表有西塞罗、塞涅卡等。

(一)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时代:1、时间:476年-14世纪2、研究主题:关于政治世界的神学性解释3、理论内容: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讨论被置于神学架构之下,在政治问题上,人们要为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组织、政治秩序和各种政治现象寻找一种终极的解释,为政治的合法性提供说明。

中世纪人们对政治问题的神学性解释成了神学政治学。

4、理论贡献: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他们为天主教辩护,主张神权之上,君权神授,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国家的概念。

5、使神学政治理论逐渐衰弱下去的重大历史事件:民族国家的兴起: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

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马基雅维利,他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博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范文

博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范文

博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范文1、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是(? )[单选题]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答案)D.深化文明交流,借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79. 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A.帝国主义不容许B.封建主义不容许C.无产阶级产阶级不允许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正确答案)4、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理论,是()[单选题] *A.毛泽东思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答案)D.科学发展观5、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单选题]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正确答案)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6、下列对我国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富民之路③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进步的伟大变革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单选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单选题] *A.道路自信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D.文化自信(正确答案)8、“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 )[单选题] *A.2020年2025年B.十九大二十大(正确答案)C.二十大二十一大D.2035年本世纪中叶9、9. 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和()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

政治学思考题标准答案(完整版)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作者:————————————————————————————————日期:2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重点问题: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p5四点+意义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系统论p8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

输入→输出→反馈→二次输入→……。

博弈论p9~12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P15~16政治哲学:what should be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what is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P2220世纪70-8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三基本特征:一、制度中心论。

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

博士政治试题及答案

博士政治试题及答案

博士政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C2. 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 国家权力B. 政治文化C. 政治组织D. 政治参与答案:A3. 政治稳定是()。

A. 经济发展的前提B. 经济发展的结果C. 政治改革的前提D. 政治改革的结果答案:A4.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是()。

A. 选举B. 游行C. 请愿D. 罢工答案:A5.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B. 传统C. 宗教D. 强制答案:B6. 政治权力的来源是()。

A. 经济基础B. 军事力量C. 政治制度D. 社会舆论答案:A7. 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是()。

A. 效率B. 公平C. 民主D. 法治答案:C8.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

A. 君主制B. 共和制C. 民主制D. 所有以上答案:D9. 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B. 文化传统C. 政治信仰D. 社会结构答案:C10. 政治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经济增长B. 教育水平C. 政治制度D. 社会稳定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制度的功能包括()。

A. 维护社会秩序B. 保障公民权利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统一答案:A B D2. 政治参与的途径有()。

A. 选举投票B. 参与政党活动C. 参与社会运动D. 参与政策讨论答案:A B C D3. 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包括()。

A. 强制力B. 法律D. 意识形态答案:A B D4. 政治合法性的表现包括()。

A. 法律认可B. 传统继承C. 民众支持D. 道德认同答案:A B C5. 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包括()。

A. 指导政治行为B. 塑造政治文化C. 影响政治决策D. 维护政治稳定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区别。

博士 政治考题参考答案

博士 政治考题参考答案

政治考试补充材料(C1班唐鸿生整理,仅供参考)《资本论》思考题1、怎样理解《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什么?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思考题1、如何理解《形态》对共产主义的阐释?以上问题答案在资料中已有,下面的问题请供参考2、如何理解《提纲》、《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提纲》、《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具体而言,《提纲》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P23-25,也可以先补充一些《提纲》的主要内容,即P17-23具体而言,《形态》的地位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P35-36,也可以先补充一些《形态》的主要内容,即P28-35《共产党宣言》思考题1、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言》中一般原理及其运用的论述,谈谈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坚决反对教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反对空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资本论》的写作长达四十年,资产阶级的庸人们曾嘲笑马克思不讲求实际,马克思却说:“我们这些不实际的人却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而揭露那些卑躬屈节惟命是听的所谓历史学家们所捏造出来的东西,”“我嘲笑那些所谓‘实际的’人和他们的聪明。

如果一个人愿意变成一头牛,那他当然可以不管人类的痛苦,而只顾自己身上的皮。

但是,如果我没有全部完成我的这部书(至少是写成草稿)就死去的话,我的确会认为自己是不实际的。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是理论上的权威,但仍坚持不断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也虚心听取不同的声音,对于错误或失误之处能够勇于做自我批评,所以才使得其理论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马克思真诚地表示:“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

考博面试时事政治类题目

考博面试时事政治类题目

考博面试时事政治类题目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单选题]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答案)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8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7.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 [单选题]*A、社会福利(正确答案)B、医疗保险C、社会红利D、生育保险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单选题] *A.真理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5、9. 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和()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

* [单选题] *A、农业结构B、工业结构C、产业结构D、区域经济(正确答案)6、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成功的开创了()[单选题]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答案)D.社会主义制度7、中美的贸易战争引发多方关注,人们担心带来经济复苏缓慢乃至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单选题] *A消费不足B.消费过剩C.生产不足D.生产过剩(正确答案)8、68. 通常把基尼系数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70. 消费方式主要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信贷消费。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实际,反映的是()[单选题]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已经改变C.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强国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11、94. 消费能促进生产,所以在消费中多用一次性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月9日思考题1、马克思提出,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必须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

这一论述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请谈谈你对这个思想的理解。

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

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

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实现这一“和解”,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

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

一句话,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再次,“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

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到那个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他们从来没有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

人们正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才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

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

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这就明确告诫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

2、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否则这两个问题都无法解决。

请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谈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一、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在恩格斯看来,我们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报复”者我们人类,即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产品普遍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使得坏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二、人们争先恐后开发现在的自然,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这种剧烈“透支”效果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发现其替代品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可逆的环境退化速度超过了环境恢复的速度。

这就势必造成生产消费能力的无限性和地球环境资源承载有限性的矛盾,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循环)过程,及至威胁到人类本身。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有: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

三、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不可或缺。

联系是客观的,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尊重事物固有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发展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1.没有环境支持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2.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要求促进发展,而且还必须获得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份额。

这要求我们必须明确:1.发展代价过于沉重必然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2.人类不能在摆脱贫困和阻止环境退化两者之间进行单项选择,除非同时兼顾,否则两个目标都无法实现;3.人们必须对发展的行为有所限制,不能以造成环境不可逆破坏的方式来谋求发展;4.可持续的关键是“转变”,而不是走“转移”、“转嫁”的路线,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模式,克服由此产生的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弊端。

因此,就必须将对有限环境资源的“透支”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调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利用与保护、索取与补偿的关系等等。

(这一点东西很多大家看着随便抄抄)四.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条件。

联系我国现状,中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可持续发展“。

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只观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和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以摈弃。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原则:1、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

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

的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

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2、可持续性原则。

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已的生活方式。

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已的消耗标准。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真诚地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确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

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

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活愿望的机会5、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是人类整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阶跃性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程。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2.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3.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综上可知: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