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知识

合集下载

人体穴位常识及人体穴位全图

人体穴位常识及人体穴位全图

人体穴位常识及人体穴位全图人体穴位常识及人体穴位全图一、穴位:神庭、人中、天突、中府、紫宫、灵墟、膻中、天府、鸠尾、中脘、孔最、四满、关元、大赫、曲骨、气冲、劳营、髀关、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下巨虚、涌泉、失眠、会阴二、肩髃、辄筋、大包、曲池、偏历、维道、合谷、府舍、环跳、风市、阴陵泉、地机、阳棱泉、三阴交、大钟、商丘、太白三、风府、大椎、天髎、大杼、肩髎、身柱、肺俞、膏肓、神道、心俞、神堂、至阳、肝俞、中枢、胃俞、小海、命门、肾俞、大肠俞、阳关、四渎、膀胱俞、中髎、秩边、腰俞、外关、长强、股门、委中、承山、昆仑四、经络图【人体穴位常识】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

合起来为3 6个致命穴。

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

歌诀有:‘百会倒在地,尾闾不还乡,章门被击中,十人九人亡,太阳和哑门,必然见阎王,断脊无接骨,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1、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

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

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

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

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免费)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免费)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免费)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名中医朱卿提供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头颈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人体40个常用穴位功效(建议收藏)

人体40个常用穴位功效(建议收藏)

人体40个常用穴位功效(建议收藏)1百会穴——引气血上行百会穴:解决脱发烦恼第一要穴 ( 脱发、发质不好)操作方法:以手握空拳,用急速、间歇性手法敲打点压百会穴,每次5分钟左右。

注意力度要适中。

或者用梳子梳理头部,直至头皮微微发烫为止。

或者用手指干梳头每天起床和睡前各做一次。

穴位定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直上连线中点。

2大钟+天柱——醒神健脑大钟、天柱:醒神健脑、大脑保健用于精力不足昏昏沉沉者。

操作方法:按揉大钟穴和天柱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

如此反复按压,不拘时做。

穴位定位:大钟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往下1厘米。

天柱穴位于后脑骨正下方凹处。

在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

3率谷穴——偏头疼率谷穴:偏头疼气血瘀阻型,症状:眼冒金星视力模糊一阵阵跳疼重者伴有恶心想吐平时爱生气。

操作方法:每天晚上11点按摩率谷穴,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

也可不拘时做。

不仅治疗偏头疼还可以促进睡眠。

穴位定位:率谷穴位于耳尖上边、正对着耳朵尖1.5寸的地方。

4解溪穴是头晕目眩的解药解溪穴:气血不足头晕目眩者一起身头晕眼前发黑睡觉不踏实爱做梦易遗忘。

操作方法:每天按压解溪穴10次,每次10秒钟后松开,再按下一次,坚持一个月;做转脚腕运动。

(盘腿坐在床上,双手分别握住脚踝和脚掌缓慢转动;坐在椅子上脚尖着地,以脚腕为轴转动。

每次左右脚各转动100下早晚各一次长期坚持保健效果很好的)。

穴位定位: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脚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5神庭配印堂——精神疲惫神庭配印堂:(头昏脑胀精神疲惫的经常使用电脑、重脑力劳动者)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然后在此两穴进行点按,每次3--5分钟至有微热,不拘时做。

如果睡前按揉两穴可让你睡得香甜,失眠多梦的症状会消失不见。

穴位定位:神庭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人体13个穴位详细介绍及功效(附图)

人体13个穴位详细介绍及功效(附图)

穴位1、太阳穴【定位】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

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

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容易破坏人的平衡机能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2、风池穴【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3、肩井穴【定位】在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4、曲池穴【定位】在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全屈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

②热病。

③高血压。

④癫狂。

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

⑥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疼痛。

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症。

5、内关穴【定位】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6、合谷穴【定位】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中医穴位精准讲解

中医穴位精准讲解

中医穴位精准讲解
穴位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指身体上特定的几个点位。

这些点位能够显著地影响身体各个部位器官的功能活动,调整人体的阴阳
平衡,起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下面是关于一些常见穴位的精准
讲解:
1.大椎穴:是人体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1.5横指的位置,也是治疗颈
椎病和肩周炎的重要穴位。

2.太冲穴:位于足底第1、2跖骨之间凹陷处,是治疗失眠、高血压
和心悸的常见穴位。

3.次髎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3横指的位置,是治疗膝关节疾病和
跟腱炎的重要穴位。

4.劳宫穴:位于手背掌骨远端的中线处,是治疗头痛、眩晕和肩颈背
部疼痛的重要穴位。

5.血海穴:位于肚脐下方3横指的位置,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和腹
胀的常用穴位。

6.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下1/3与踝骨后内侧之间,是治疗妇
科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

7.后溪穴:位于手背腕骨尺侧桡骨突之间的凹陷处,是治疗便秘和痔
疮的常见穴位。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穴位的精准介绍,穴位有多种分类方式,不同的穴
位治疗的疾病也有非常丰富的疗效,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中医师的诊断来
确定使用的穴位。

常用穴位汇总分类

常用穴位汇总分类

常用穴位汇总分类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是身体上特定的点位,通过按压或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下面是常用的穴位汇总,按照功能进行分类:1.头部穴位:-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点处。

-头维穴:在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点的头部后方.-神庭穴:在前发际正中点的头部前方.-四神聪穴:位于耳垂与前额连线的中点.-神门穴:在头顶及头发的分界线上,两耳垂连线的中点.-大林穴:位于耳后下方.-陶道穴:在头侧面,耳下角前方.-玉枕穴:在颈椎第一、第二关节的旁小窝.-头陷穴:在额骨窝的最低点处.2.颈部穴位:-风池穴:后项部,两侧颈椎棘突旁.-天柱穴:在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天宗穴:两颈椎棘突与耳后连线的中点.-颈巅穴:在头部中线上方,头顶与后发际骨连线之中点.-颊车穴:在下颌角前方颈侧面.-颧压穴:在颧骨下缘.-手三里穴:在肩胛骨下方,第一肋间隙内.3.胸腹部穴位:-大椎穴:在胸骨上角两侧凹陷处.-俞府穴:背部肩胛骨中点.-承浆穴:在胸骨下端凹陷处.-心俞穴: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凹陷处.-足三里穴:在胫骨前外侧面,距膝盖外侧缘3寸处.-大包穴:在脐中下3寸处.-中脘穴:在腹直肌脐中点与胸骨下端连线中点处.-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处.4.背部穴位:-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点处.-脊中穴: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腰五穴:在腰椎顶骨棘突下方凹陷处.-肺俞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凹陷处.5.腰骶部穴位:-命门穴:在脊椎棘突最低的一点处.-大杼穴: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6.上肢穴位:-阳池穴:在手背与食指肌腹之间的凹陷处.-尺泽穴:在前臂尺侧,桡骨与尺骨之间,当手腕横纹与尺头相连的中点处.-曲池穴:在肘横纹尺侧端旁开1.5寸处.-肩井穴:在肩部外侧,当颈项肌腱与肩峰肌腱交叉之处.7.下肢穴位:-足三里穴:在胫骨前外侧面,距膝盖外侧缘3寸处.-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踝关节下方外缘.-至阴穴:在脚背尺侧趾甲下0.1寸处.-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踝关节下方内缘.。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免费)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免费)
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 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躯干部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曰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 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 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
5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即是。

《人体穴位图解》课件

《人体穴位图解》课件
掌握足部穴位的位置,有助于舒缓脚部疼痛、改善睡眠质量。
经穴的功能
补虚损
经穴具有补益作用,可以调 理身体的虚弱状态,增强防 御能力。
清热解毒
通过刺激经穴,可以清热解 毒,促进体内病气的排出。
疏通经络
经穴的刺激有助于疏通闭塞 的经络,恢复气血的正常循 环。
活血化瘀
通过刺激经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引 起的疾病。
经脉穴位图
头部穴位
掌握头部穴位的位置,有助于缓 解头痛、失眠和眼疲劳等问题。
面部穴位
了解面部穴位的作用,可促进面 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质量。
颈部穴位
刺激颈部穴位,可以缓解颈椎病、 肩颈疼痛等问题。
经脉穴位图(续)
胸部穴位
了解胸部穴位的位置,有助于促 进呼吸系统的运作,舒缓气喘等 问题。
腹部穴位
刺激腹部穴位,可以改善消化系 统的功能,缓解胃肠道问题。
解郁安神
经穴的刺激具有舒缓情绪、安定神经的作用,对 抗日常压力。
使用穴位的注意事项
1 穴位选择
根据不同病症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 刺激。
2 操作方法
正确的穴位操作方法可以提高疗效,避免不 必要的伤害。
3 使用禁忌
了解穴位的使用禁忌,避免不适当的刺激影 响身体健康。
4 穴位保养
注意穴位的保养,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 防病能力。
腰部穴位
了解腰部穴位的位置,有助于缓 解腰背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等问 题。
经脉穴位图(续)
手臂穴位
掌握手臂穴位的位置,可改善手 臂肌肉痛、手指麻木等问题。
手部穴位
刺激手部穴位,可以调节体内气 血,促进整个身体的平衡。
下肢穴位
了解下肢穴位的作用,可缓解腿 部酸痛、水肿等问题。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

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21个穴位人体361穴位详解高清彩图"脾经"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一、隐白穴(脾经) yǐn bái别名:鬼垒穴,鬼眼穴,阴白穴取穴方法:隐白穴位于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穴位解析:1)隐白。

隐,隐秘、隐藏也。

白,肺之色也,气也。

该穴名意指脾经体内经脉的阳热之气由本穴外出脾经体表经脉。

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为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气为蒸发外出,有不被人所觉察之态,如隐秘之象,故名。

2)鬼垒、鬼眼。

鬼,与神相对,指穴内气血来自地部。

垒,堡垒也,土堆也。

眼,孔眼也。

鬼垒、鬼眼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之内部。

理同隐白名解。

3)阴白穴。

阴,地部也。

白,气也。

阴白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地部,且为肺性之气。

理同隐白名解。

4)脾经井穴。

井,地之孔也。

因本穴有地部通道与脾经体内经脉相通,为孔井通道,故为脾经井穴。

5)本穴属木。

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地之地部的气化之气,其性温湿,有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附注: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隐白穴意义:脾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外输脾经体表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位处地之上部天之最下部。

运行规律:湿热之气由地之地部上至地之表部。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主治疾病: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人体穴位配伍〗配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出血症。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二、三阴交穴(脾经) sān yīn jiāo别名:承命穴,太阴穴,下三里穴取穴方法: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全身人体穴位图和注解

全身人体穴位图和注解

全身人体穴位图和注解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头颈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中医人体穴位讲解

中医人体穴位讲解

中医人体穴位讲解一、头部正面及背面所有穴位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皆上会于头部,而且头部上还汇集了众多的穴位,这些穴位与经脉联系在一起,起到了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

因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

早晚用双手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下面就针对一些典型的穴位做一下简单的介绍:1、头维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处。

主治疾病:指压头维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2、发际穴:发际穴位于太阳穴上部发际的前额发际点,也就是用手按发角会感到疼痛之处。

主治疾病:指压发际点可以除去睡意,即时见效,非常灵验。

3、阳白穴: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2厘米处穴。

主治疾病: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4、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

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

按压有酸胀感。

5、攒竹穴: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主治疾病: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6、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7、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主治疾病: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

8、四白穴:位于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2厘米处。

主治病症: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9、迎香穴:位于鼻翼外旁约1厘米处,鼻唇沟内。

人体穴位讲解

人体穴位讲解

人体穴位讲解人体穴位是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和按摩疗法中。

它是指人体表面特定的位置,通过按压、刺激等方法,达到促进气血流通、舒缓疼痛、预防疾病的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穴位是一个特殊的概念,也是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系统地讲解人体穴位相关的知识。

1.人体穴位的分类人体穴位根据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经穴: 也称经脉穴,指位于经脉上的穴位,涉及到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的流动。

例如手太阳小肠经的天池穴、足少阳胆经的胆经穴等。

(2)络穴: 也称皮穴,指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穴位,主要是通过刺激络穴可以改善气滞、血瘀等症状。

例如肩井穴、合谷穴等。

(3)奇穴: 位于特殊的部位,不隶属于某个经脉或者穴位系统,例如三阴交、关元穴等。

2.人体穴位的作用人体穴位通过按摩、刺激能够引起身体内部的脏腑经络、气血等系统的反应,以达到以下作用:(1)调节气血:按压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循环,缓解气血不畅、血滞症状。

(2)促进新陈代谢:适当的按摩穴位可以增强机体各种物质的代谢能力。

(3)抵御疾病:经常按摩某些穴位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身体更健康。

(4)促进身体机能:适当的按压穴位,能够促进各个生理系统的正常运转。

3.常用的人体穴位(1)风池穴:位于颈项部,有导风散热的作用。

(2)天柱穴:位于脖子后部,是缓解颈椎病的重要穴位。

(3)四白穴:分布于手掌心部,缓解手部肌肉酸痛、手指僵硬等问题。

(4)涌泉穴:位于足底,是治疗失眠、内分泌失调等主要穴位之一。

(5)大椎穴:位于背部正中央,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力,并且缓解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总之,人体穴位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且在现代医学中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治疗领域。

今天的介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述,如果您对人体穴位还有更多的问题或者想要了解更深入的内容,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者按摩师。

人体362个穴位详解

人体362个穴位详解

人体362个穴位详解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系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措施:少泽穴位于人体的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少泽穴(小吉穴,少吉穴)解析:1)少泽。

少,阴也,浊也。

泽,沼泽也。

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

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经体内经脉,穴内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的经水,经水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如热带沼泽气化之气一般,故名。

2)小吉、少吉。

孝少,阴也、浊也。

吉,吉祥也。

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气化之气为无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湿之气。

本穴物质虽为小肠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湿热水气,但因其从体内出体表后水液气化散去了较多热量,成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后其温度并不算高,无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对于天部中的金性之气来说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

3)小肠经井穴。

井,地部孔隙也。

本穴属井,是因本穴有地部孔隙直通地之地部,故为小肠经井穴。

4)本穴属金。

属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营变化体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体表的水湿之气,其运营变化为散热冷疑缩合,体现出肺金的秋凉特性,故其属金。

附注:手太阳经所出为“井”。

少泽穴意义:小肠经体内经脉的高热水气由此外输体表。

气血特性:气血物质为温热的水湿之气。

运营规律:水湿之气不断地散热液化,所散之热上传天部,液化之液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生发金气。

主治疾病: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汁少、乳痈。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通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前谷穴Qián gǔ取穴措施:前谷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全身最重要的72个穴位讲解

全身最重要的72个穴位讲解

全身最重要的72个穴位讲解一、尺泽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

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

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立止,操作完毕,患者屈肘止血。

2.膝关节病:直刺,有适当针感时,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膝关节;也可针完起针后叫患者活动膝关节。

二、孔最1.外感时可发汗(用远红外线照射该穴7~8分钟),或针刺捻转使周身微热。

2.鼻衄:直刺0.3~0.5寸,针感酸胀至鼻衄止。

三、列缺1.阴茎、睾丸、尿道病:弹拨或用针斜刺,使针感向肘方向传导。

2.慢性咽炎:配照海穴(针列缺时,针斜向肘,使局部酸胀,针照海要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每隔5分钟捻针1次)四、太渊1.膈肌痉挛(呃逆):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

2.脉管堵塞:针法同上。

五、鱼际1.支气管哮喘:用1寸针向掌心方向刺入0.3~0.5寸,使局部酸胀,哮喘会迅速平复,肺部哮鸣音消失,体表压痛消失。

2.岔气:针法同上。

六、少商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

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七、合谷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

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八、手三里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

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人体穴位讲解

人体穴位讲解

人体穴位讲解人体穴位是中医经验之丰的重要部分,穴位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理,疾病的防治以及保健养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关于人体穴位的详细讲解。

一、什么是穴位?穴位是经络系统中一定位置的结合点,人体经络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结合,是一种运行于人体内部的能量系统。

经络的流通,就是人体内部气血的流通,对调节身体机能、维护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穴位分类1. 经穴:又称经络穴,是经络经脉上的穴位,主要与五脏六腑和经络相关。

2. 奇穴:奇穴是人体经脉之外的穴位,包括头面、手足、躯干等部位的穴位,主要对缓解疾病症状有效。

3. 俞穴:俞穴是一种辅助治疗的穴位,按摩俞穴可以达到治疗全身病症的效果。

4. 络穴:络穴是穴位中的一个类别,位于人体的络脉上,主要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

三、常用穴位1. 风池:风池穴位位于头部后颈部,按摩可缓解头疼、失眠等症状。

2. 太溪:太溪穴位位于足部足跟部位,按摩可以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3. 支沟:支沟穴位位于手臂外侧、肘部附近,按摩支沟可以缓解手臂酸痛、肩周炎等疾病。

4. 命门:命门穴位是位于腰背部的一个穴位,按摩可缓解腰酸背痛。

5. 气海:气海穴位位于人体腹股沟部位,按摩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肠胃不适等症状。

四、穴位按摩方法1. 穴位按压法:使用手指或手掌按压穴位,按压时间一般为5~10秒钟,需有适当的力度。

2. 穴位转动法:旋转穴位有助于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

3. 穴位推拿法:穴位推拿是通过手法和力度的控制,刺激相应穴位,缓解身体疲劳、调节身心,常用于保健养生。

五、注意事项1. 按摩穴位时需要心情平静,避免紧张和焦虑情绪。

2. 体质较弱、年龄较大、孕妇等人需谨慎按摩。

3. 按摩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为10~15分钟,可以适当休息。

4. 按摩前需要将手擦热,以增加刺激效果。

穴位按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调节身体平衡的方法,但在操作时需要掌握正确方法,适量按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穴位归纳总结

穴位归纳总结

穴位归纳总结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上特定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区域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从而治疗或缓解一些疾病。

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中,穴位的名称和作用有着详细的记载,这些穴位的归纳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一、头部穴位1. 百会穴(Baihui Xue)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顶凹陷处,是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症状的重要穴位。

2. 太阳穴(Taiyang Xue)太阳穴位于眼眶下方的颞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眼疾和面部神经痛等病症。

3. 额部太阳穴(Ebu Taiyang Xue)额部太阳穴位于人体前额骨突起处,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头晕和面部神经痛等疾病。

二、上肢穴位1. 内关穴(Neiguan Xue)内关穴位于手腕两根骨头之间的凹陷处,是治疗心脏病、胃病和内分泌失调的重要穴位。

2. 鱼际穴(Yujii Xue)鱼际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上方,常用于治疗手指麻木、疼痛和关节炎等病症。

3. 少商穴(Shaoshang Xue)少商穴位于人体拇指甲根处,多用于治疗咽喉疾病、口腔溃疡和声音嘶哑等疾病。

三、胸腹穴位1. 心脉俞穴(Xinmai Yu Xue)心脉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常用于治疗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症。

2. 胃俞穴(Weiyu Xue)胃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常用于治疗胃病、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疾病。

3. 中枢俞穴(Zhongshu Yu Xue)中枢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该穴位能够调节脊柱相关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四、下肢穴位1. 阳陵泉穴(Yangling Quan Xue)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是治疗足部肿痛和关节炎的重要穴位。

2. 三阴交穴(Sanyinjiao Xue)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常用于调节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问题。

3. 足三里穴(Zusanli Xue)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侧,多用于治疗腹痛、腹泻和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

史上最全!人体最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建议收藏)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璇玑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的作用: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的作用: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的作用:治疗胃肠胀痛、腹泻、不思饮食中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的作用: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的作用: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中极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的作用: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的作用: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的作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的作用: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的作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的作用:治疗腹泻、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的作用:治疗脐周痛带脉穴的作用: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的作用: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的作用:治疗腹痛气冲穴的作用: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泻、腹胀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商阳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阳溪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的作用: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的作用: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的作用: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半身不遂肩髃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的作用: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的作用: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的作用: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的作用: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的作用: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的作用: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的作用:治疗喘息中魁穴的作用: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的作用: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的作用: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伏兔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的作用: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的作用: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丰隆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的作用: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的作用: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的作用: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地机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的作用: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悬钟穴的作用: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的作用: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的作用:治疗一切疾病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中封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的作用: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的作用: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的作用: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一、基础知识经络遍布于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人体各个部分的基本途径。

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份,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窍、皮肉、筋腱和骨骼之间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由于经络系统的这种联系,使生命有机体的各个部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内部协调而稳定,并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

经气来源于真气,真气来源于先天之元气,又依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根本的动力。

一方面,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

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有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

另一方面,经气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

针刺治疗必须"得气",针和灸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经气被激发,从而才能疏通经脉,通行周身,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促使生命有机体的功能活动向正常状态恢复。

经络的反应性和传导性还表现在抵御外邪、传入疾病和反应疾病方面。

由于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因此,当人体正气充足时,经脉之气就能首当其冲,奋起抵御外邪的入侵;而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经络便会成为疾病的传入通路。

邪气(致病因素)侵入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并且还会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份。

脏腑病变有时也会通过经络传出体表,在体表某些部位出现压痛、结节、隆起、凹陷、充血等反应,这类反应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疾病。

根据病变的部位可以分析其所属经络脏腑,这种方法就叫作"分经论证";而根据各条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临床症候的,称作"分经辨证";根据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在相应的经脉进行治疗,则称作 "循经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穴位网2.按晴明穴食指尖点按睛明穴,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3.揉按四白略仰头,眼光下移到鼻翼的中点。

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4.揉按太阳穴按压太阳穴(眼尾与眉梢之间凹陷处)。

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5.按压攒竹穴攒竹穴在眉毛内侧顶端。

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6.按压风池穴风池穴在耳后枕骨下。

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7.凝神浴面将两手掌心搓热,吸气,两手由承浆穴(嘴角)沿鼻梁直上至百会穴(前额),经后脑按风池穴,过后颈,沿两腮返承浆穴,呼气。

做36次。

1..... 精明--鱼腰--上明--瞳子髎--承泣--巨髎2.....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球后--四百只要你每天坚持这两组穴位按摩,可以控制近视度数增加,还可以缓解视觉疲劳。

要是你配合这中医穴位定位丸按摩的话,那么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食疗你的假性近视部分。

提高你的视力。

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缓解眼睛疲劳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图)。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天我们都在用眼睛观望外面的景色,生活中更离不开眼睛。

然而,用眼过度,眼睛会出现疲劳感。

怎样缓解眼睛疲劳呢?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拇指上的穴位,即明眼穴、风眼穴等,缓解眼睛疲劳。

缓解眼睛疲劳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按摩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大穴位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穴位功效:明眼、风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与眼睛有关的症状。

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人体的五个重要穴位和两个“长寿穴”穴位名称位置取穴功能和作用临床应用神阙脐中脐中温补元阳健脾温肾肠鸣泄泻腹痛胀满脱肛下焦虚寒等气海腹正中下1。

5寸脐下2横指培补元气益肾固精治疗心、脑、肾、脾、胃等症。

如慢性肠炎、妇女附件炎、水肿、阳痿、性欲低下。

老年人用于抗衰老关元腹正中下3寸脐下4横指温肾固精补元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心悸、怔仲、阳痿、遗精、崩漏带下等命门第2腰椎下肚脐正对的背部补肾壮阳健脾益肾头昏耳鸣、水肿、阳痿、遗精、腹泻、食欲减退等肾俞命门旁各1。

5寸命门左右2横指补肾壮阳益精安神肾虚腰痛、遗尿、水肿、阳痿、耳鸣耳聋、头晕健忘、妇女崩漏症等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手掌握住外膝盖中指所对处补益脾胃调和气血培补元气强身健体主治:心脑肾脾胃肝等脏腑病症。

如慢性胃肠病、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慢性肝病、心脏病。

涌泉脚心凹处脚心凹处健身壮体补肾壮阳降低血压用于高血压所致的头晕目眩、心悸心慌、慢性咳喘、慢性腹泻、水肿等头部穴位图(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人体重要穴位图常用奇穴(47穴)穴名位置主治刺灸法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头项胀痛,眩晕,神经衰弱,癫痫向前或向后平刺15~22毫米,可灸印堂两眉头联线中头痛,眩晕,鼻炎,感冒,高向下平刺7.5~15点 血压,失眠,小儿惊厥 毫米,或点刺,可灸鱼 腰 眉毛中间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险下垂,目翳,目赤肿痛乎刺7.5~15毫米,禁灸 上 明 眉弓中点直下,眶上缘下凹陷处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 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直刺15~30毫米,不挺插太 阳 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头痛,偏头痛,感冒,面瘴,三叉神经痛,眼病直刺或斜刺F ,5~15亳米,或点刺,禁灸球 后 眼平视,在眶下缘外侧l/4与内侧3/4交界处 近视,视神经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玻璃体混浊,内斜视沿眶下绦慢针直刺10~15毫米,不灸 鼻 通 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 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向内上方斜刺7.5~15毫米,可灸 金津(左)玉液(右)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卷舌取穴 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消渴 点刺出血夹承浆承浆旁开1寸,地仓直下,摸取三叉神经痛,面瘫,面神经痉挛,齿龈溃烂,唇口疗疮面颊斜刺或平刺15~25毫米,不灸下颧骨颊孔处 浮肿牵 正 耳垂前0.5~1寸处面瘴,腮腺炎,口腔溃疡同上,可灸翳 明 翳风后1寸处 近视,远视,夜盲,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耳鸣,眩晕,腮腺炎,头痛,失眠,精神病同上安 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 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精神病,瘟病 直刺25~30毫米,可灸 百 劳 大椎上2寸,旁开1寸瘰窃,落枕,咳嗽直刺15~22毫米,可灸 祟 骨第六颈椎棘突下 感冒,疟疾,项强,支气管炎,癫痫 向上斜刺15~25毫米,可灸【玉枕穴位位置图】【图解玉枕穴位的位置】玉枕穴位于人体的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按摩玉枕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头痛、枕神经痛、目眩、视神经炎、目痛、青光眼等2、缓解治疗鼻塞、嗅觉减退等3、解决脱发掉发等【温馨提示】按摩玉枕穴的功效:升清降浊、通经活络玉枕穴位配伍:玉枕穴配大椎穴治头项痛。

针刺玉枕穴的方法:玉枕穴平刺0.3~0.5寸。

按摩玉枕穴的方法:两手掌心捂住两耳孔,两手五指对称横按在两侧后枕部,两手食指按压,然后叩击玉枕穴,可以听到类似击鼓的声音,一般击24或36下就可以了。

经常按摩玉枕穴可以固肾补肾元,同时还能醒脑,防治头痛疾病。

【络却穴位位置图】【图解络却穴位的位置】络却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按摩络却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头晕、眩晕、癫狂、精神病2、缓解治疗目视不明、白内障等【温馨提示】按摩络却穴的功效:传输头部浊气络却穴位配伍:络却穴配风池穴治头晕。

针刺络却穴的方法:络却穴平刺0.3~0.5寸。

【通天穴位位置图】【图解通天穴位的位置】通天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按摩通天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头痛、眩晕等;2、缓解治疗鼻塞、鼻渊、鼻衄、鼻出血等。

【温馨提示】按摩通天穴的功效:清热除湿。

通天穴位配伍:通天穴配迎香穴、合谷穴治疗鼻疾。

针刺通天穴的方法:通天穴平刺0.3~0.5寸。

【承光穴位位置图】【图解承光穴位的位置】承光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按摩承光穴位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癫痫、鼻塞、目视不明、眩晕。

【温馨提示】按摩承光穴的功效:清热明目、疏风散热、祛风通窍承光穴位配伍:承光穴配百会穴治头痛。

针刺承光穴的方法:平刺承光穴0.3~0.5寸。

特别注意:承光穴是不可以灸的,因为承光穴的气血是由五处穴提供的,水湿成份比五处穴还少,施灸只能敖干承光穴内部的水分,因此灸后容易使颅脑受损,所以承光穴是禁灸的【五处穴位位置图】【图解五处穴位的位置】五处穴位于头部,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曲差穴上0.5寸。

【按摩五处穴位的作用与好处】治疗癫痫、头痛、目眩等。

【温馨提示】针刺五处穴的方法:平刺五处穴0.5~0.8寸。

五处穴位配伍:五处穴配合谷穴、太冲穴治头痛、目眩。

特别注意:五处穴是不可以灸的,因为五处穴气血空虚为正常,若采用灸,就会使水湿气冲刺五处穴内,五处穴的正常空穴态就会破坏,所以五处穴是不可以灸的。

【曲差穴位位置图】【图解曲差穴位的位置】曲差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按摩曲差穴位的作用与好处】治疗头痛、眩晕、鼻炎、鼻窦炎、鼻塞、目视不明、结膜炎等。

【温馨提示】按摩曲差穴的功用:清热明目、安神利窍、清絷降浊。

曲差穴位配伍:曲差穴配合谷穴治头痛、鼻塞。

针刺曲差穴的方法:平刺曲差穴0.3~0.5寸,局部酸痛。

艾灸曲差穴的方法:艾条温灸曲差穴5~10分钟。

如果您因为过度疲劳而导致的头晕眼花、眼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可以经常按摩曲差穴,曲差穴对这些都有很好的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眉冲穴位位置图】【图解眉冲穴位的位置】眉冲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穴与曲差穴连线之间。

【按摩眉冲穴位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头痛、眩晕、鼻塞、癫痫、目视不明等。

温馨提示】【人体穴位配伍】配太阳穴治头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

按摩眉冲穴的功效:利目窍、散风清热、镇痉宁神。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鼻子不通或者头疼、晕眩,可以用手按揉眉冲穴,因为按揉眉冲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不适。

更重要的是如果经常按揉眉冲穴还可以开通神窍、安宁心绪、调理头部疾病【图解瞳子髎穴位的位置】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按摩瞳子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去除眼角皱纹,缓解治疗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白内障、目翳、青少年近视眼、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温馨提示】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临泣穴、睛明穴治目生内障;配少泽穴治妇人乳肿;配养老穴、肝俞穴、光明穴、太冲穴、治疗视物昏花。

瞳子髎穴位刺灸法:向后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指按摩瞳子髎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图解迎香穴位的位置】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按摩迎香穴位的作用与好处】1、缓解治疗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等2、缓解治疗感冒、牙痛、嗅觉不灵、口眼歪斜、面痒、胆道蛔虫症等【温馨提示】按摩迎香穴的方法: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