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优质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
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成 为文明发源地。
从图中圈出文明城市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1.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
域开始出现国家。摩亨佐·达
罗和哈拉帕是当时最为著名的
城市。
摩亨佐·达罗城遗 址
2.公元前15世纪,来自中亚的
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
服当地居民,陆续建立一些小
国。
3.公元前6世纪,半岛逐渐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 教
释迦牟尼
1、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时间: 公元前6世纪
3、地点: 古印度
4、教义: 众生平等、消灭欲望 刻苦修行、忍耐服从
5、发展: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6、传播: 7、著作:《金刚经》 8、重要节日: 浴佛节
腊八节
涅槃节
世界三大宗教
北非、西亚 伊斯兰教
亚洲 佛教
欧洲、美 洲基督教

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 阿育王 王基本统一半岛

明 图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明 图
哈拉帕残留的土 墙

哈拉帕的内城
哈拉帕谷仓遗址
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确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特点
(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材 料: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 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迫害”。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_优质课件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_优质课件

目的: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 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了社 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 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 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 “儿子,你不耍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 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 (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 (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 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 郁而死。
一、地理环境
自然条件
气候 河流 土壤
温暖湿润 定期泛滥 肥沃
印度河恒河流域 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 政治、文化的中心, 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 源地。
文明历程
公元前 25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出 现了城市国家。 其中,以哈拉 帕和摩亨佐·达 罗最著名。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哈拉帕残留的土墙
哈拉帕的内城
并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获奖课件ppt】历史部编版《古代印 度》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历史部编版《古代印 度》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苦谛
【获奖课件ppt】历史部编版《古代印 度》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分别是 件多么 痛苦的 事啊!
你不必难过, 人生痛苦多得 很,生、老、 病、死,得不 到自己想要的 东西,和自己
【获奖课件ppt】历史部编版《古代印 度》_ 优质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2. 佛教的教义
①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的特 种姓制度。 ②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 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 化了社会矛盾, 阻碍了印度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 度虽已废除,在 当今印度社会仍 有影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了森严 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 (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农民、牧民、商人)从事农、牧、商业; (4)首陀罗:(被征服者)从事农、牧、渔和手工业; 3.特点:种姓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
如来佛祖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 2.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C
___吠___舍____
农民、牧民、手工 供,供养第一、第二等
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
D
__首__陀___罗___
被征服者、贫困破 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产失去土地的人
三个等级服务
3.探究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社会 关系。
种姓制度说明了古代印度四个等级地 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佛教却说明了古代 印度人渴望“众生平等”。
度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贱民”还遭受到奴隶一样的歧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课件PPT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课件PPT完整版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 段方法 ,初步 学习围 绕中心 句概述 自然段 主要内 容。

4.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 多的知 识。从 植物妈 妈的办 法中, 学生能 感受到 大自然 的有趣 ,生发 了解更 多植物 知识的 愿望, 培养留 心观察 身边事 物的习 惯。

5.根据诗歌内容,课文中配有相应的 插图, 形象地 描绘了 三种植 物传播 种子的 方法, 同时告 诉小读 者植物 传播种 子的方 法有很 多,仔 细观察 就能得 到更多 的知识 。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
官吏
政大权
吠舍
农民、牧民、向国家纳税,向神庙
手工业者、 上供,供养一、二等
商人

首陀罗
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 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干最低贱的职业,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1.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 世纪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教义
四谛说 苦谛:指人生的各种痛苦,一共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求 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受阴; 集谛:人生多苦的根源是欲望; 灭谛:消灭人生痛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 道谛:要消除欲望就要修行,修行的途径被称为“八正道”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分化产生 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 意为颜色、品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印度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印度课件【优秀课件】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称之为: “身毒”( 《史记》) “天竺”(《汉书》)
India(英语)
古代印度地图





印度河上游
恒河
文明历程
BC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BC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 建立一些小国
BC6世纪起半岛逐渐 统一
BC3世纪孔雀王朝阿 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再次分裂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梵天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 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种姓制度的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 一种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了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印度课件【优秀课件】
一阶层?(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D 2.如图,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
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印度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古代印度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古课代《印古度代》印优度质》课课件件 (共24 张PPT)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
哪里?归纳其发展历程是什么?
兴起
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入侵
外来民族侵扰
强盛
约公元前23世纪
衰落
孔雀王朝时期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古课代《印古度代》印优度质》课课件件 (共24 张PPT)
佛教的传播: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越南
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柬 埔寨等
龙 门 石 窟
想一想:深受印度佛像艺术
影响的中国石窟有哪些?佛
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中国
云 冈
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什么? 石

西汉传入中国 白 马 寺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古印度这块肥沃 的土地上产生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在这里 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种姓制度界线森严,对在当 今印度社会仍然产生消极影响。佛教成为了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古课代《印古度代》印优度质》课课件件 (共24 张PPT)
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古课代《印古度代》印优度质》课课件件 (共24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古课代《印古度代》印优度质》课课件件 (共24 张PPT)
哈拉帕遗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古课代《印古度代》印优度质》课课件件 (共24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4 张PPT)
梵天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4 张PPT)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2张PPT)

拓展: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佛教呢?想想为
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佛教主张人民应忍耐、顺 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治 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 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 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 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后来, 阿育王也信了佛教,并把它定 为国教。大建佛塔、寺院、也 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佛教开始
向外传播。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①②③ B.
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佛教传入后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你听到人们谈论“因果报应”“众生平等”等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判断他们谈论的最可能是( )
佛教传入后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古代印度
D.
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巩固练习:
1.2017年10月16日,印度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 岁少年赛·拉姆因自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
印九度年的 级名历称史起上源册于第印一度单河元,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因框此三, :种释姓迦制牟度尼又创叫立瓦佛尔教那制度。
后来印度陷入分裂状态。
佛教主张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
2017年6月16日,印度以所谓的“保护不丹”为由非法进入西藏洞朗地区而导致中印两国一度在洞朗地区紧张对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共25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共25张PPT)

(通过修道达到涅槃,超脱生死,避免轮回,
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佛祖像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3)简要说说佛教的传播情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 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 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探究三 佛教的创立
阅读教材,找出下列问题: (1)佛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2)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 壮大,成为印度的国教?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 门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 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教义通俗易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因而成为 印度的国教。
拓展延伸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 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 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通婚。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c

练测促学
3、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4、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 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 .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创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HISTORY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 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 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 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雅利安人
材料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 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并逐渐征服土著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雅 利安人来自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 雅利安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其二他们的外貌与当地土著居民有很 大的差别。
——《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 世界》
材料二:雅利安人虽发源于里海以东,然而是东入印度,西入欧洲的 民族,故又称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包括很多种:入印度的,叫作印度 人;余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条顿人、斯拉夫 人……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世界通史》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图片展示:
HISTORY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印度
新课导入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 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 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 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 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 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河 流域文明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 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优质课件

无关的是(
)
D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5、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
B 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6、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
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
产生于(
)
A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7、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
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文明起源与发展:
(2)公元_前__1_5_0_0_年左右,来自中亚
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
_雅__利___安__人__,陆续在_印__度__河___流__域__ 和_恒___河__流___域__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
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文明起源与发展:
(5)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 始向外传播。公__元__前__1_世__纪_,佛教 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 地。后由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 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6)基本教义:
释迦摩尼
乔达摩•悉达多
菩提树
相传佛陀就在这棵菩提树下悟道六年
佛陀说法
四大流域:
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
四大古国: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四大成就: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万里长城
四大种姓:
婆罗门、刹地利、吠舍、首陀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优质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优质课件
历史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材 料: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 但结果并不理想。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 等级森严的阶层。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 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 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最近,在孟买附近的巴 尔克尔城,法院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族”通婚而杀害4 人的迪利普·蒂瓦里等3名男子死刑。最高法院指出,这种 “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 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做“民族的诅咒”。 ——东方网文章《印破陋习出新招:不同种姓通婚奖 励1000美元》
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古印度象兵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河流 域文明
地理位置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古 代 印 度
婆罗门
森严的种姓制 度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随堂训练
1.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 (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A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 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B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2、古代印度鼎盛时期有哪些表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30张PPT)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

缅甸和泰国等



⑦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
仰 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光 寺
3.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 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 字。
1.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 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对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的理解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只存在于虚幻的 世界中,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 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于统治地位的统 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众生平等”的。 所以,它只是用来安慰人民的“麻醉剂”。
⑥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
莫 高 窟


石 窟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B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
姓制度的是( )
A、 B、
C、
DD
3.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 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A
D、婆罗门
4.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
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D
C、佛教
D、《天方夜谭》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 “出身高贵的人”。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进入鼎 盛时期:华氏城
阿育王(Asoka)是印度孔雀王 朝君主(公元前273~前236年在 位)。阿育王之名可意译为“无忧 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
(1)公元___前___1_5年00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4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43张PPT)

你还知道哪些古印度文明在文 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 人类文明作出的独创性的贡献?
在文学方面: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在哲学方面: 人们根据传说绘制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图古巴比伦 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 辑学。 在自然科学方面: 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 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所谓 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 只是通过 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 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 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④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 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 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 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出现小国 公元前1500年 左右,来自中 亚雅利安人, 陆续在印度河 流域和恒河流 域定居下来, 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 出现了许多小 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鼎盛时期
古印度南亚古代摩揭陀国的奴隶制王朝
孔雀王朝(公 元前324一前 187)统治时期 是古代印度文 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 外,印度基本 上实现了统一。
弟子首次结集于七叶树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发展
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 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佛教提出 “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通俗易 懂,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2 四谛:苦、集、灭、道。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1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12张PPT)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3时58 分6秒 上午3时 58分03 :58:062 1.8.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5 日星期 四上午3 时58分 6秒03: 58:0621 .8.5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上午 3时58 分21.8.5 03:58A ugust 5,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5日 星期四3 时58分 6秒03: 58:065 August 2021
古埃及
古印度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521.8.5 Thursday, August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3: 58:0503 :58:050 3:588/ 5/2021 3:58:06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5 03:58:0 603:58 Aug-21 5-Aug-2 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03:58: 0603:5 8:0603: 58Thurs day, August 05,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5 21.8.50 3:58:06 03:58:0 6Augus t 5, 2021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佛教 时 间: 公元前6世纪 地 点: 印度 创始人: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两人在种姓制度中的社会等级不同,而遭到歧视和凌辱。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四、种姓制度
1. 产生的历史背景: 与雅利安人的军事征服与内部分化有关
2.种姓制度的内容: 人为地将社会分裂为: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集团。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梨俱吠陀》最后一 章《普鲁沙赞歌》提 到吠陀诸神分割原始 巨人普鲁沙时,由其 身体不同部分产生: “他的嘴变成了婆罗 门,双臂变成了罗阇 尼亚(刹帝利),双腿 变成了吠舍,双脚生 出首陀罗。”
佛教的传播
北路
印度 南 路
传播方式:对印度佛经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印度贱民还是比较安于现状的。如果父辈是 蹬三轮的,小孩也基本会一样。如果父辈是 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了极 个别例子,像出身于卖茶水家庭的莫迪,凭 借自己天赋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绝 大多数贱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生 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
印 度 贵 族 出 行 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材料:据新德里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日前发 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人吊死。 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 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等级的种姓。据当 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 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 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 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思考:材料中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被吊死?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雅 利 安 人 进 入 印 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三、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人是操印欧语的 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 附近,以游牧为生。
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 前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 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 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 居民,取代了印度原有文 明。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 最低贱的职业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 安人”,意为“出身高贵 的人”。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孔 雀 帝 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统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摩亨佐·达罗下摩城亨(佐电·脑达复罗原遗图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垃圾箱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谷仓
大浴场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原人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古代印度
一、古印度的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得名于印度河。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哈拉帕
摩享佐·达罗 二、古印度城市国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9 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