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与苏州园林有关的诗句

与苏州园林有关的诗句《沧浪亭》沧浪亭下水连天,春入姑苏是绿杨。
【作者】苏舜钦《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宋)苏轼(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州阊门留别》元稹《与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梦笔生花,天女散花,满月飞来雪花浮。
《红芍药》明月三五夜,对酒歌楼上。
人不见,水空流,暗滴芭蕉雨。
《寒食上冢》韩翃《苏州阊门留别》老圃秋蔬甲本低,小园荒径草萋萋。
牡丹落尽春无迹,一夜狂风雨折枝。
《红梅花》罗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城东早春》孟浩然《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林升《题临安邸》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一首《如梦令》(《如梦令》)【作者】苏舜钦《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宋)苏轼(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州阊门留别》元稹《与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梦笔生花,天女散花,满月飞来雪花浮。
《红芍药》明月三五夜,对酒歌楼上。
人不见,水空流,暗滴芭蕉雨。
《寒食上冢》韩翃《苏州阊门留别》老圃秋蔬甲本低,小园荒径草萋萋。
牡丹落尽春无迹,一夜狂风雨折枝。
《红梅花》罗隐《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城东早春》孟浩然《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赞美苏州园林的古诗

赞美苏州园林的古诗赞美苏州园林的古诗(第一首)吴门烟水舍连霏,楼阁亭台墙内围。
奇石花光应闭月,清风竹影恰开扉。
长廊曲转窗含翠,小径回环雨带微。
咫尺园中真野趣,同游莫问几时归!(第二首)江南何处觅仙乡,灵秀姑苏花木香。
晨对清泉心不竞,午观翠竹暑全忘。
粉墙黛瓦聊当画,曲水山池好泛觞。
荟萃园林华夏甲,步移景换步天堂。
(第三首)瑶池天竺聚苏州,方寸沧浪自古流。
瑰宝千园东海水,林泉万涌北山楼。
不须手绣天开榭,更有心雕地造舟。
箫客倚歌寻百艳,哪知仙子也忧愁。
(第四首)古典园林盛誉扬,文明遗产姑苏芳。
假山飞瀑曲溪绕,幽径虹桥紫燕翔。
水榭亭台薄雾隐,斜晖竹影画廊长。
露华凝翠馨香沁,举目惊心诗意昂。
(第五首)东园方入旷清殊,亭阁山池翠景图。
兰雪堂前联咏璧,紫薇林外柳环芙。
田居雅趣香秫馆,水榭轩姿卧绣舻。
塔影仙辉携妙境,天然画卷落瑶湖。
(第六首)水乡诗韵胜天堂,亭台轩榭冠江南。
淡雅写意雨惊梦,碧水幽深柳伴岸。
花木寓意景造园,叠石寄情楼见山。
山水艺术盖天下,古典名园入遗产。
(第七首)千岩万壑清流碧,模水范山咫尺间。
闲步园中疑在野,倚阑楼上望远天。
荷风淡淡风光好,垂柳依依景色鲜。
精巧布局诗意美,耐人寻味胜天然。
(第八首)园林最是苏州好,燕尾分波醉煞人。
饮涧长虹花湿透,弄香紫曲月出云。
困烟樨柳霜凝冷,约梦帘栊小烛晕。
落拓西风吹到后,园中仍有一枝春。
(第九首)中园步景颂莲堂,回抱山池坐远香。
西榭桥连沧浪水,东山阁望紫坞棠。
幽亭竹苑闲听雨,画舫芳洲欲野航。
自古文良多墨笔,楹诗图咏喻昆苍。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文章。
关于苏州园林的诗句

关于苏州园林的诗句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谭惟则《狮子林即景》译文:人人都说我居住在城市里,我自己感觉在万山中。
2、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译文: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
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清·李好问《江南风情》译文:苏州古典园林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最为美丽。
4、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译文:一条小径环抱着山林,安然闲静处于城市之间。
5、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唐·杜鹤《游江南》译文:城中屋宇相连没有空地,即使在河上,也架满小桥。
6、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释义:谁说今天不比昨天好,才知道这座城市中还有苏州园林的狮子林这个地方。
7、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释义: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8、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宋·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释义: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9、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释义: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闹干扰。
10、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唐·杜甫《后游》释义: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1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唐·杜甫《后游》释义:江山景色好像在等待着人们去欣赏,花红柳绿,景色更加绚丽无比。
12、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宋·汤仲友《虎山》释义:宝塔高耸在树林之外,山峰隐藏在寺庙中。
赞美苏州园林的经典诗句

赞美苏州园林的经典诗句
•相关推荐
赞美苏州园林的经典诗句
1、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3、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4、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5、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6、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7、环顾卉树森,浓绿弥众象。
稀处现楼台,微风动帘幌。
北方是长安,冠盖属朋党。
白日妖霾现,杀人弃沟壤。
鸡鸣上客尊,狗苟公道枉。
豪游金买笑,怜乞血殷颡。
8、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9、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10、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11、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12、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3、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14、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15、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6、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17、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
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
18、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19、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

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
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11、点绛唇·有怀苏州吴文英?〔宋代〕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
梦游熟处。
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
心期误。
雁将秋去。
天远青山暮。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以时空人事的变化,来反衬词人对苏州的眷念之情始终不变。
结构严密,语言自然流畅,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词运笔轻灵,颇见深情和远韵,是一首婉约深曲疏快的小词。
2、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苏轼?〔宋代〕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词的上片先是直抒思乡之情,谓虽已“甚颜华发”,却是“故山归计”仍未决。
以问句出之,见感慨更深。
词人此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导致了“旧交新贵音书绝”。
而且眼前,“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只有这位歌妓情意恳切,输肝沥胆,是可贵的知己。
这首阊门留别词中,可以看到词人不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侍宴的歌妓,对她以及她们寄予深刻的同情,而且进一步把佳人当作可以推心置腹的知音,把自己的宦游漂泊与歌妓不幸的命运联系起来。
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样有不幸的命运,临别之际,作者自然会触动真情。
下片写与佳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由“殷勤别”到“离亭欲去”,意脉相连,过片自然。
不同的是上片由己及人,下片由人到己,充分体现出双方意绪契合,情感交流。
歌妓擅唱,以歌赠别属情理之中。
但与自己最爱重的知音作别,就必然是未歌先凄咽,以至于泣不成声。
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咽”字说尽了佳人的海样情深。
十月初冬,寒风袭人,但双方只觉得离愁如满天细雨,纷纷扬扬,无穷无尽,一时意忘了冷风吹泪脸。
结句用武则天《如意娘》诗之诗意:“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代诗人杜荀鹤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苏州园林诗词

苏州园林诗词
苏州园林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向往的美景,其中免不了文人对她写作诗词,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州园林诗词一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苏州园林诗词二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苏州园林诗词三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
苏州园林诗词四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苏州园林诗词五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苏州园林诗词六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苏州园林诗词七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苏州园林诗词八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苏州园林诗词九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苏州园林诗词十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关于苏州园林的诗句对联

关于苏州园林的诗句和对联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诗句:
1.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2.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园枉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3. 丘壑在胸中,看叠石疏泉,有天然画本;园林甲吴下,愿携琴载酒,作人外清游。
4. 云树远涵青,恰受两三人坐,屋小于舟。
5. 隔陀听黄鹂,最宜婪尾花开,四壁凝香廉半卷;新醅浮绿蚁,恰好醒心泉澈,一炉飞雪酒初温。
对联:
1. 亭花楼榭慕水香;奇石妙径舞林辉。
2. 沧浪亭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3. 狮子林立雪堂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4.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5. 虎丘花雨亭联:山前倚杖看云起,松下横琴待鹤归。
以上诗句和对联都描绘了苏州园林的美丽和宁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摘抄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摘抄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摘抄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一迳抱幽山,居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关于苏州园林诗句

关于苏州园林诗句苏州园林那可是相当有名,与之相关的诗句也是美不胜收呢。
一、描写苏州园林景色的诗句1.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这首诗把苏州园林那种依水而建,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描绘得超级棒。
想象一下,园林里的建筑就挨着河,河上还有好多小桥,那画面简直绝了。
2.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就这么短短两句,就把苏州园林那种在城市里却有着清幽山林之境的感觉写出来了。
明明在热闹的城市中,可是一进园林就仿佛到了幽静的山中。
二、从建筑角度写苏州园林的诗句1.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园林里的建筑靠近水和石头,水里的鱼仿佛都能听到人的动静,而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都能忘却尘世的烦恼,这得多亏了园林巧妙的建筑布局。
2.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这句虽然直白,但是很明确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江南园林中的地位,也暗示了其建筑的精美绝伦。
三、体现苏州园林意境的诗句1.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在园林里感觉不到外面车马的喧嚣,就像山林在城市之中,这种意境真是妙不可言。
2.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也是在说园林营造出的那种山林之感,让人都忘记了身处城市。
四、诗人在苏州园林中的情感抒发诗句1.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诗人在园林里感受到清风明月的美好,觉得山水都是有情的,这也是他对园林喜爱之情的一种表达。
2.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诗人在园林中看到周围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这种水乡园林生活的喜爱和对当地风情的陶醉。
反正就是说,苏州园林的诗句从各个角度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无论是景色、建筑还是意境,都让人为之倾倒。
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大全

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大全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
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我在此整理了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描写苏州园林的古诗词11、点绛唇·有怀苏州吴文英?〔宋代〕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
梦游熟处。
一枕啼秋雨。
惋惜人生,不向吴城住。
心期误。
雁将秋去。
天远青山暮。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以时空人事的改变,来反衬词人对苏州的眷念之情始终不变。
结构严密,语言自然流畅,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词运笔轻灵,颇见深情和远韵,是一首婉约深曲疏快的小词。
2、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苏轼?〔宋代〕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词的上片先是直抒思乡之情,谓虽已“甚颜华发”,却是“故山归计”仍未决。
以问句出之,见感慨更深。
词人此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导致了“旧交新贵音书绝”。
而且眼前,“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只有这位歌妓情意恳切,输肝沥胆,是珍贵的知己。
这首阊门留别词中,可以看到词人不仅以公平的看法对待侍宴的歌妓,对她以及她们寄予深刻的怜悯,而且进一步把佳人当作可以推心置腹的知音,把自己的宦游漂泊与歌妓不幸的命运联系起来。
同是天际沦落人,同样有不幸的命运,临别之际,自然会触动真情。
下片写与佳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由“殷勤别”到“离亭欲去”,意脉相连,过片自然。
不同的是上片由己及人,下片由人到己,充分表达出双方意绪契合,情感沟通。
歌妓擅唱,以歌赠别属情理之中。
但与自己最爱重的知音作别,就必定是未歌先凄咽,以至于泣不成声。
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咽”字说尽了佳人的海样情深。
十月初冬,寒风袭人,但双方只觉得离愁如满天细雨,纷纷扬扬,无穷无尽,一时意忘了冷风吹泪脸。
结句用武则天《如意娘》诗之诗意:“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苏州拙政园诗句经典

苏州拙政园诗句经典在苏州的拙政园中,古典的园林景观与优美的诗词共同交融,形成了诗词与园林相得益彰的完美画面。
以下是苏州拙政园中经典的诗句中文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座园林的文化韵味吧。
1、“好风景不在远处,挥手间间是江南。
”2、“春过半,留赏景,恨不来时细雨声。
”3、“凭添素日心,恰称斯园林。
”4、“曲水寒,池院闭,寒鸦松下栖。
”5、“乘蜡照盆桑,未必多珍异。
”6、“山水城改旧时心,苏州人家胜园林。
”7、“笋已揭仙罍,花仍启鸡缸。
”8、“轩楼连栋接,叠翠几重分。
”9、“长堤风景如玉带,一带江南。
”10、“虎丘露烟,莲花渚月。
”11、“浯源华岳,湖光半湿。
”12、“洞峰苑柳,斜阳断梦。
”13、“瘦影几壶,梅花万朵。
”14、“藏洞花开乱石间。
”15、“千门万户曈曨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6、“宝刹山前寻旧迹,绿杨新翠接层楼。
”17、“一片宫商横笛嘶,清羽高歌擎长梓。
”18、“金梁平枕,玉菉躏衾。
”19、“韵味犹存睡井中,吴姬曾宴此园林。
”20、“蛟龙未进石云门,净垣铜爵醉红昏。
”21、“园林非酒太难倒,定有天山立雪功。
”22、“雨到吕洞宾处,一尊还我。
”23、“洞庭水已清千里,荷花如皋明五更。
”24、“刘郎红粉佳人笑,春日碧波东都留。
”25、“南音徐起,池鱼欲跃。
”26、“四幅悬珠画鸟雄,三漏半花池鱼跃。
”27、“江南翠竹智一峰,天山流水爱千年。
”28、“木颜道士谈虚无,南园禅客坐诗成。
”29、“黄昏楼阁见思乡,菊花明月最多情。
”30、“前跨纱帘月似水,夜啼顾影思狂吟。
”31、“同登玉陛无限情,若箇昆仑好胜名。
”32、“不吾成归去欲尽,梦随归处断无回。
”33、“白莲散发露华清,新月蜗牛抱后成。
”34、“浦门扣落风帘垂,春砧宵起雨骤吹。
”35、“秋光携手同行,百步一乘之灵。
”36、“一曲琵琶千古恨,依依夜雨洒江南。
”37、“楼台俯渐杏,桥阁会相汀。
”38、“奈何燕子归时,楼高空余恨。
”39、“吟悲背风,问谁同避此秋声。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2、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3、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4、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6、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7、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8、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9、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10、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11、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12、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3、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5、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6、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1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6、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9、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拓展阅读:赞美苏州园林古诗(第一首)吴门烟水舍连霏,楼阁亭台墙内围。
奇石花光应闭月,清风竹影恰开扉。
长廊曲转窗含翠,小径回环雨带微。
咫尺园中真野趣,同游莫问几时归!(第二首)江南何处觅仙乡,灵秀姑苏花木香。
晨对清泉心不竞,午观翠竹暑全忘。
粉墙黛瓦聊当画,曲水山池好泛觞。
荟萃园林华夏甲,步移景换步天堂。
(第三首)瑶池天竺聚苏州,方寸沧浪自古流。
瑰宝千园东海水,林泉万涌北山楼。
不须手绣天开榭,更有心雕地造舟。
箫客倚歌寻百艳,哪知仙子也忧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代诗人杜荀鹤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拙政园兰雪堂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
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
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
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
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
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
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
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
”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
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
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
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
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
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
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
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
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
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
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体。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二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相互衬托、对比,相映成趣。
听雨轩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
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
五代时南唐诗人李中有诗曰:“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宋代诗人杨万里《秋雨叹》诗曰:“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现代苏州园艺家周瘦鹃《芭蕉》诗曰:“芭蕉叶上潇潇雨,梦里犹闻碎玉声。
”这里芭蕉、翠竹、荷叶都有,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是雨夜,由于雨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自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别有韵味。
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在原明正德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
它面水而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
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
荷池宽阔,红裳翠盖,清香宜人。
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
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园主借花自喻,表达了园主高尚的情操。
堂内装饰透明玲珑的玻璃落地长窗,规格整齐,由于长窗透空,四周各具情趣的景物,山光水影,尽收眼底,犹如观赏山水长卷。
室内陈设典雅精致。
小飞虹苏州是水乡,拙政园是水园,有水必有桥。
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小飞虹的型制很特别。
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取南北朝宋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
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
虹,是雨过天晴后横跨大地的一架绚丽的彩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
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
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
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是一座精美的廊桥。
小沧浪小沧浪取北宋·苏舜钦“沧浪亭”名为阁名,寓意遁世归隐。
小阁面阔三间,南窗北槛,两面临水,外形十分别致,似房非房,似船非船,似桥非桥,完全是架在水面上的一座水阁。
水阁横跨池上,将水面再度划分,把到此结束的中园水尾营造得貌似绵延不断,艺术手法高超。
亭廊围绕,构成开敞的幽静水院。
从前苏州古城文人雅士、官宦人家众多,无论是华屋巨宅还是一般住房,都特别注意小空间的修饰,这小空间就是庭院,而水庭院则是这绝无仅有的小沧浪,一方面,它体现了江南水乡风情,另一方面,因水造景,院落内外互相借景而构建了一个特别清凉的环境。
香洲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
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香洲,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
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也很得体。
在中国古典园林众多的石舫中,拙政园香洲大概称得上是造型最为美观的一个。
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
香洲位于水边,正当东、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依岸,由三块石条所组成的跳板登“船”,站在船头,波起涟漪,四周开敞明亮,满园秀色,令人心爽。
烈日酷暑,此地却荷风阵阵,举目清凉。
香洲船头上悬有文徵明写的题额,后人还专门为之题跋。
香洲这条旱船,建筑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胜,使人感到一种对高洁人格的追寻。
荷风四面亭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湖内莲花亭亭净植,湖岸柳枝丝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用在此处十分贴切。
尤其是联中的“壁”字用得好,亭子是最为开敞的建筑物,柱间无墙,所以视线不受遮挡,倍感空透明亮,虽然无壁,然而三面河岸垂柳茂盛无间,四周芙蓉偎依簇拥,不是密密匝匝地围成了一道绿色的香柔之墙吗?动人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使这座岛上的小亭愈发显得多姿多彩,亭亭可人。
风吹墙动,绿浪翻滚,清香四溢,色、香、形俱佳。
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四季皆宜。
若从高处俯瞰荷风四面亭,但见亭出水面,飞檐出挑,红柱挺拔,基座玉白,分明是满塘荷花怀抱着的一颗光灿灿的明珠。
见山楼见山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从西部可通过平坦的廊桥进入底层,而上楼则要经过爬山廊或假山石级。
它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重檐卷棚,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
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
上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楼高敞,可将中园美景尽收眼底。
春季满园新翠,姹紫嫣红;夏日薰风徐来,荷香阵阵;秋天池畔芦荻迎风,寒意萧瑟;冬时满屋暖阳,雪景宜人。
原先,苏州城中没有高楼大厦,登此楼望远,可尽览郊外山色。
相传此楼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所。
见山楼高而不危,耸而平稳,与周围的景物构成均衡的图画。
宜两亭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
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
它踞于中园和西园分界的云墙边,亭基较高,六面置窗,窗格为梅花图案。
登上宜两亭,可以俯瞰中部的山光水色。
从中花园观景,从层层递进的景色展开后,宜两亭突出于廊脊之上,使整个中花园的景色变得绵延不尽,形成非常深远的景观空间,这是造园技巧上“邻借”的典型范例。
“宜两”出自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代白居易曾与元宗简结邻而居,院落中有高大的柳树探出围墙,可为两家共赏。
白居易写诗赞美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以此来比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
当年,拙政园的中园和西园分属两家所有,西园主人不建高楼,而改为堆山筑亭。
西家可以在亭中观赏到他十分羡慕的中园景色,而中园主人在中花园亦可眺望亭阁高耸的一番情趣,借亭入景,丰富景观,岂不妙哉!一亭宜两家,添景更添情,就这样,一句好诗,一段佳话,造就了一个妙亭,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