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60道题】1.确定探伤灵敏度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A.根据频率和压电晶片的厚度进行计算B.用人工缺陷的反射信号幅度确定C.与同种探头进行比较D.确定探头的振荡时间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1.602.象质计的局限性是()。
A.不能提供可检出缺陷尺寸的度量指示B.不能提供底片灵敏度的永久证据C.不能比较两种透照技术的质量高低D.不能验证所用透照工艺的适用性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1.603.裂纹类面状缺陷的检出率,不仅取决于底片的灵敏度,还取决于()。
A.缺陷自身的高度B.缺陷宽度C.缺陷与射线束的角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 得分:1.604.射线检测要求对底上缺陷评定应进行()四定。
A.长度、亮度、黑度、级别B.定性、定位、定量、定级C.定性、定黑度、定深度、定级D.定水平位置、定长宽比、定级别、定危害成度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1.60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超声波能量高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方向性好D.超声波穿透能力强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1.606.下面哪条不是液体渗透试验的特点()。
A.能精确地测量裂纹或缺陷深度B.可发现浅的表面缺陷C.可在现场检验大型工件D.使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材料可获得较高或较低的灵敏度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1.607.通常检测焊缝的常用超声波检测方式是()。
A.纵波直接接触法B.表面波直接接触法C.横波水浸法D.横波直接接触法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 得分:1.608.一定能量的射线穿透物质时的吸收程度,取决于物质的()。
A.原子序数B.密度C.厚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 得分:1.609.渗透检测的检测速度与磁粉检测和涡流检测相比()。
A.较快B.快C.相同D.较慢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 得分:1.6010.下来关于超声波检测缺陷自身高度测定方法错误的是()。
无损检测基本知识

一、钢结构基本知识钢结构:用钢材作为原材料,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框架或网架等结构。
焊缝:焊件经焊接后形成的结合部分,通常由熔化的母材和焊材组成,有时全部由熔化的母材组成。
无损检测: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对试件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焊接方式为最常用、最重要的钢结构部件的连接方式。
二、焊接基本知识1、焊接定义广义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同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金属焊接:通过适当手段,使两个分离的金属物体(同种或异种)产生原子(分子)间的结合而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
2、焊接方法常用方法:(1)、熔焊: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2)、钎焊:采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
(3)、压焊:电阻焊(点焊、对焊)3、焊接接头(1) 接头形式:对接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
(2) 坡口形式:不开坡口、V型坡口、X形坡口、单U型坡口、双U形坡口。
4、焊接缺陷焊接缺陷: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中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或连续不良的现象。
缺陷分类: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及其它缺陷。
5、焊接检验非破坏性检验主要指外观、无损检验等。
其中的无损检验又包括射线探伤(熔合性焊缝、一级焊缝)、超声波探伤(一级、二级焊缝)、磁粉探伤(表面、近表面缺陷)、渗透探伤(表面缺陷)。
三、无损检测基础知识无损检测: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接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射线检测:Radiography Testing (RT)超声波检测:Ultrasonic Testing (UT)磁粉检测:Magnetic Testing (MT)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 (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ET)声发射检测:Acoustic Emission (AE)引用标准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7- 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T 3034.1-1996 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 3034.2-1996 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ZBY 230- 84(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Y 231-84(JB/T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ZBY 232-84(JB/T10063-1999)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ZB J04 001- 87(JB/T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一)、射线检测(RT)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可穿透物质和在穿透物质时能量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ppt课件

ü 当射线穿过密度大的物质,如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时,射线被 吸收得多,自身衰减的程度大,使底片感光轻;当射线穿过 密度小的缺陷(空气)时。则被吸收得少,衰减小,底片感光 重。这样就获得反映零件内部质量的射线底片。
件有时会限制检测的进行。例如有内件的容器,有厚保温层的容器, 内部液态或固态介质未排空的容器等均无法检测;采用双壁单影法透 照虽然可以不进入容器内部,但只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容器,对直径较 大(一般大于1000mm)的容器,双壁单影法透照很难实施。此外射线 照相对源至胶片的距离(焦距)有一定要求,如焦距太短,则底片清 晰度会很差。 (7)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比较困 难。 除了一些根部缺陷可结合焊接知识和规律来确定其在工件中厚度方向 的位置,很多缺陷无法用底片提供的信息定位。 缺陷高度可通过黑度对比的方法作出判断,但精确度不高,尤其影像 细小的裂纹类缺陷,其黑度测不准,用黑度对比方法测定缺陷高度的 误差较大。
(2)标记齐全,摆放正确。必须摆放标记有设备号、焊缝号、底片 号、中心标记和边缘标记等标记应距焊缝边缘5mm。
(3)在评定区内无影响评定的伪缺陷:如划伤、水迹、折痕、压痕、 静电感光、显影斑纹、霉点等。
评定项目包括缺陷定性、定量和定位,对照标准评出工件质量等级, 写出探伤报告。
1.6 射线的安全防护
(5)无法得到缺陷直观图象,定性困难,定量精度不高
超声波探伤是通过观察脉冲回波来获得缺陷信息的。 缺陷位置根据回波位置来确定,对小缺陷(一般10mm以 下)可直接用波高测量大小,所的结果称为当量尺寸;对 大缺陷,需要移动探头进行测量,所的结果称指示长度或 指示面积。由于无法得到缺陷图象,缺陷的形状、表面状 态等特征也很难获得,因此判定缺陷性质是困难的。在定 量方面,所谓缺陷当量尺寸、指示长度或指示面积与实际 缺陷尺寸都有误差,因为波高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超声 波对缺陷定量的尺寸与实际缺陷尺寸误差几毫米甚至更大, 一般认为是正常的。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全)

除了管道和无法进入内部的小直径容器只能采用双壁透照外,大多数容器壳 体的焊缝照相都采用单壁透照,透照时可以把射线源放在外面而把胶片贴在 内壁(称为外透法),也可以把射线源放在里面而胶片贴在外面(称为内透 法)。
山东特检院工程中心
1.1射线照相法的原理
x射线管是一种两极电子管,将阴极灯丝通电,使之白炽,电子就在 真空中放出 ,如果两极之间加几十千伏以至几百千伏的电压(叫做管 电压)时,电子就从阴极向阳极方向加速飞行,获得很大的动能,当 这些高速电子撞击阳极时,与阳极金属原子的核外库仑场作用,发生 轫致幅射而放出x射线。
未焊透等 • 使用过程中缺陷:如裂纹、减薄、氢损伤(氢鼓泡、氢
致裂纹)、腐蚀等
山东特检院工程中心
按检测对象分: 铸件:气孔、夹渣、夹砂、密集气孔、冷隔、密集气孔、
缩孔和疏松、裂纹 锻件:缩孔和缩管、非金属夹杂物、夹砂、龟裂、锻造裂
纹、白点 钢管:纵裂纹、横裂纹、表面划伤、翘皮和折叠、夹杂和
够达到质量要求的焊接工艺。又如,在进行铸造工艺设计时,通过射线照相
探测试件的缺陷发生情况,并据此改进浇口和冒口的位置,最终确定台适的 铸造工艺。
四、降低生产成本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进行无损检测,往往被认为要增加检测费用,从而使
制造成本增加。可是如果在制造过程中间的适当环节正确地进行无损检测,
就是防止以后的工序浪费,减少返工,降低废品率,从而降低制造成本。例
如,在厚板焊接时,如果在焊接全部完成后再无损检测,发现超标缺陷需要
返修,要花费许多工时或者很难修补。因此可以在焊至一半时先进行一次无
损检测,确认没有超标缺陷后再继续焊接,这样虽然无损检测费用有所增加,
但总的制造成本降低了。又如,对铸件进行机械加工,有时不允许机加上后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60道题】1.确定探伤灵敏度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
A.根据频率和压电晶片的厚度进行计算B.用人工缺陷的反射信号幅度确定C.与同种探头进行比较D.确定探头的振荡时间正确答案: [B]用户答案: [B] 得分: 1.602.象质计的局限性是( )。
A.不能提供可检出缺陷尺寸的度量指示B.不能提供底片灵敏度的永久证据C.不能比较两种透照技术的质量高低D.不能验证所用透照工艺的适用性正确答案: [A]用户答案: [A] 得分: 1.603.裂纹类面状缺陷的检出率,不仅取决于底片的灵敏度,还取决于( )。
A.缺陷自身的高度B.缺陷宽度C.缺陷与射线束的角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用户答案: [D] 得分: 1.604.射线检测要求对底上缺陷评定应进行( )四定。
A.长度、亮度、黑度、级别B.定性、定位、定量、定级C.定性、定黑度、定深度、定级D.定水平位置、定长宽比、定级别、定危害成度正确答案: [B]用户答案: [B] 得分: 1.60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超声波能量高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方向性好D.超声波穿透能力强正确答案: [B]用户答案: [B] 得分: 1.606.下面哪条不是液体渗透试验的特点( )。
A.能精确地测量裂纹或缺陷深度B.可发现浅的表面缺陷C.可在现场检验大型工件D.使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材料可获得较高或较低的灵敏度正确答案: [A]用户答案: [A] 得分: 1.607.通常检测焊缝的常用超声波检测方式是( )。
A.纵波直接接触法B.表面波直接接触法C.横波水浸法D.横波直接接触法正确答案: [D]用户答案: [D] 得分: 1.608.一定能量的射线穿透物质时的吸收程度,取决于物质的( )。
A.原子序数B.密度C.厚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用户答案: [D] 得分: 1.609.渗透检测的检测速度与磁粉检测和涡流检测相比( )。
史上最全的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1、什么是无损探伤/无损检测?(1)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
(2)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Testing(缩写NDT)2、常用的探伤方法有哪些?无损检测方法很多据美国国家宇航局调研分析,认为可分为六大类约70余种。
但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缩写UT);-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RT);-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MT);-渗透检验Penetrant Testing (缩写PT);-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缩写ET);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有:-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缩写AE);-泄漏检测Leak Testing(缩写UT);-光全息照相Optical Holography;-红外热成象Infrared Thermography;-微波检测Microwave Testing3、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
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往往又造成声阻抗的不一致,由反射定理我们知道,超声波在两种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交界面上将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与交界面两边介质声阻抗的差异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关。
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目前便携式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大部分是A扫描方式的,所谓A扫描显示方式即显示器的横坐标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时间或者传播距离,纵坐标是超声波反射波的幅值。
譬如,在一个钢工件中存在一个缺陷,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造成了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又被探头接受到,在显示屏幕中横坐标的一定的位置就会显示出来一个反射波的波形,横坐标的这个位置就是缺陷在被检测材料中的深度。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

一、无损检测基础知识1.1无损检测概况1.1.1无损检测的定义和分类什么叫无损检测,从文字上面理解,无损检测就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对试件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但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损检测的定义,对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在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三个名称,即:无损探伤(Non-destructive lnspction),无损检测(Non-des tructive Testing),无损评价(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一般认为,这三个名称体现了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无损探伤是早期阶段的名称,其内涵是探测和发现缺陷;无损检测是当前阶段的名称,其内涵不仅仅是探测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一些其它信息。
而无损评价则是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的发展阶段,无损评价包涵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它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试件的结构、性质、状态,还要求获取全面的、更准确的、综合的信息。
射线检测(Radiographyic Testing,,简称RT),超声波检测(Uitrasonic Tes ting,简称UT),磁粉检测(MagneticTesting简称MT),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简称PT)是开发较早,应用较广泛的探测缺陷的方法,称为四大常规检测方法,到目前为止,这四种方法仍是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检验和再用检验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其中RT和UT主要用于检测试件内部缺陷。
PT主要用于检测试件表面缺陷,MT主要用于检测试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
其它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简称ET)、声发射检测(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1.1.2无损检测的目的用无损检测技术,通常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1、保证产品质量;2、保障使用安全;3、改进制造工艺;4、降低生产成本。
无损检测基础知识教学教材

⽆损检测基础知识教学教材⼀、⽆损检测基础知识1. 1 ⽆损检测概况1.1.1 ⽆损检测的定义和分类什么叫⽆损检测,从⽂字上⾯理解,⽆损检测就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对试件进⾏检查和测试的⽅法。
但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损检测的定义,对现代⽆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为⼿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的结构、性质、状态进⾏检查和测试的⽅法。
在⽆损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三个名称,即:⽆损探伤(Non-destructive lnspction),⽆损检测(No n-destructive Test in g),⽆损评价(No n-destructive Evaluatio n)。
⼀般认为,这三个名称体现了⽆损检测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损探伤是早期阶段的名称,其内涵是探测和发现缺陷;⽆损检测是当前阶段的名称,其内涵不仅仅是探测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些其它信息。
⽽⽆损评价则是即将进⼊或正在进⼊的发展阶段,⽆损评价包涵更⼴泛,更深刻的内容,它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试件的结构、性质、状态,还要求获取全⾯的、更准确的、综合的信息。
射线检测(Radiographyic Testi ng,简称RT),超声波检测(Uitraso nic Test ing,简称UT),磁粉检测(Mag netic Testi ng 简称MT),渗透检测(Pen etra nt Testi ng简称PT)是开发较早,应⽤较⼴泛的探测缺陷的⽅法,称为四⼤常规检测⽅法,到⽬前为⽌,这四种⽅法仍是锅炉压⼒容器制造质量检验和再⽤检验最常⽤的⽆损检测⽅法,其中RT和UT主要⽤于检测试件内部缺陷。
PT主要⽤于检测试件表⾯缺陷,MT主要⽤于检测试件表⾯及近表⾯缺陷。
其它⽤于锅炉压⼒容器的⽆损检测⽅法有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简称ET)、声发射检测(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无损检测基础知识1.1无损检测概况1.1.1无损检测的定义和分类什么叫无损检测,从文字上面理解,无损检测就是指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对试件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但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损检测的定义,对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在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三个名称,即:无损探伤(Non-destructive lnspction),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无损评价(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一般认为,这三个名称体现了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无损探伤是早期阶段的名称,其内涵是探测和发现缺陷;无损检测是当前阶段的名称,其内涵不仅仅是探测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一些其它信息。
而无损评价则是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的发展阶段,无损评价包涵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它不仅要求发现缺陷,探测试件的结构、性质、状态,还要求获取全面的、更准确的、综合的信息。
射线检测(Radiographyic Testing,,简称RT),超声波检测(Uitrasonic Testing,简称UT),磁粉检测(Magnetic Testing 简称MT),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简称PT)是开发较早,应用较广泛的探测缺陷的方法,称为四大常规检测方法,到目前为止,这四种方法仍是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检验和再用检验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其中RT和UT 主要用于检测试件内部缺陷。
PT主要用于检测试件表面缺陷,MT主要用于检测试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
其它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简称ET)、声发射检测(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1.1.2无损检测的目的用无损检测技术,通常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1、保证产品质量;2、保障使用安全;3、改进制造工艺;4、降低生产成本。
1.1.3无损检测应用的特点无损检测应用时,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无损检测要与破坏性检测配合;2、正确选用实施无损检测的时机;3、正确选用最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4、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1.2射线检测(RT)及特点1.2.1射线检测(RT)原理:射线检测的原理是应用射线可穿透物质的性质。
透过物质对射线的吸收衰减效应及对胶片的光化特性实施的,是射线透过物质后的强度分布在底片的再现。
通过底片观察、分析、确定被检物体的完整性和均匀性,从而达到无损检测的目的。
1.2.2射线检测的特点(局限性和优点)1、可以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的定量比较准确;2、结果可直接记录,记录媒介可长期保存;3、体积型缺陷捡出率很高,对面积型缺陷,若检测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4、适宜检测厚度较薄的工件而不适宜较厚的工件,因为检测较厚工件需要高能量的检测设备。
一般大于100mm的工件射线检测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板厚增厚,射线检测绝对灵敏度是下降的,也是说对厚板射线检测,小尺寸缺陷以及一些面积型缺陷漏检的可能性增大。
5、适宜检测对焊接缝,不适宜检测角接焊缝以及板材、棒材、锻件等。
6、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比较困难。
7、检测成本高、速度慢。
8、射线对人体有害。
1.3超声波检测(UT)及特点1.3.1超声波检测(UT)的原理: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可穿透物质,并能在不同声阻抗的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透射的特性。
通过换能器把各种波形显示在荧光屏上,观察、分析荧光屏上的波形和位置,从而达到无损检测的目的。
1.3.2超声波检测的特点(优点及局限性)1、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而体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低;2、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例如直径达几米的锻件,厚度达几百毫米的焊缝,不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例如对厚度小于8mm的焊缝和6mm的板材检验是困难的;3、适用于各种试件,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板材、管材、棒材、锻件,以及复合材料等;4、检验成本低、速度快,检验仪器小、重量轻,现场使用较方便;5、无法得到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困难,定量精度不高;6、检验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7、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定位较准确;8、材质、晶粒度对探伤有影响,例如铸钢材料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因晶粒度大不适宜超声波探伤。
1.4磁粉检测(MT)及特点1.4.1磁粉检测(MT)原理:铁磁性的元件磁化后,当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缺陷且与磁场方向垂直或呈较大角度,由于缺陷内部介质是空气或非金属夹杂物,其磁导率比零件小得多,磁阻大,因此,磁感应线通过缺陷时发生弯曲,一部分磁感应线遵守折射定律,溢出零件表面产生N极、S极并形成可检测的漏磁场,此时当磁悬液或磁粉加到零件表面,在缺陷处的磁粉就会被漏磁场磁化,也形成N极、S极,并沿着漏磁场的磁感应线方向排列堆积起来,形成磁痕,从而显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1.4.2磁粉检测法的特点(优点和局限性)1、适宜铁磁性材料检测,不能用于非铁磁性材料检测;2、适宜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不能用于检查内部缺陷,可检出的缺陷埋藏深度与工件状态,缺陷状态以及工艺条件有关,一般为1——2mm,较深为3——5mm;3、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发现极细小的裂纹以及其它缺陷;4、检出成本很低,速度快;5、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有时对检出有影响,因其难于磁化而无法检测。
1.5 渗透检测(PT)及特点1.5.1渗透检测(PT)原理:工件表面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经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后,再在零件表面施加显象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引缺陷中保留的渗透液,渗透液回渗到显象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紫外线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检测出缺陷的外貌及分布状态。
1.5.2渗透检测方法的特点(优点及局限性)1、除了疏松多孔性材料外任何种类的材料,例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陶瓷材料和塑料等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都可以进行渗透检测;2、复杂的部件也可用渗透检测,并一次操作就可大致做到全面检测;3、同时存在几个方向的缺陷,用一次检测操作就可以完成全部检测,形状复杂的缺陷,也很容易观察出显示痕迹;4、不需要大型的设备,携带式喷罐着色检测,不需水、电,十分便于现场使用;5、试件表面光洁度影响大,检测结果往往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6、可以检出表面张口的缺陷,但对埋藏缺陷或闭合型的表面缺陷无法检出;7、检测灵敏度比磁粉检测低;8、材料较贵,成本较高;9、检测程序多,速度慢;10、有些材料易燃、有毒。
1.6其它无损检测方法简介1.6.1涡流检测(ET):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无损检测方法,导电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产生涡流,根据涡流的大小以及材料某些物理性能等,只要是导电材料均可进行涡流检测。
1.6.2声发射检测(AE):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动态无损检测方法,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变形或断裂,以弹性波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称为声发射,也称为应力波发射,声发射检测就是通过探测受力时材料内部发出的应力波判断容器内部结构损坏程度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
二、《容规》、GB150、GB151中对无损检测的有关规定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2.1.1材料部分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第14条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压力容器。
2、盛装介质为液化油气且硫化氢含量大于100mg/1的压力容器。
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10Mpa的压力容器。
4、GB150第4章和附录C、GB151《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及其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规定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测。
5、移动式压力容器:钢板的超声波检测应按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进行。
用于本条第1、第2、第5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应不低于Ⅱ级;用于本条第3款所述容器的钢板的合格等级不低于III级,用于本条第4款所述容器的钢板,合格等级应符合GB150、GB151或GB12337的规定。
第20条钛材(指钛合金、工业纯钛。
及其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1、对成型的钛钢复合板封头,应做超声检测。
2、钛材料压力容器的下列焊缝应进行渗透检测:(1)接管、法兰、补强圈与壳体或封头连接的角焊缝;(2)换热器管板与管子连接的焊缝;(3)钛钢复合板的复层焊缝及镶条盖板与复合板复层的搭接焊缝。
第21条镍材(指镍和镍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1、对成型的镍钢复合板封头,应做超声检测2、镍材压力热器的下列焊缝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1)接管、法兰、补强圈与壳体或封头连接的角焊缝;(2)换热器管板与管子连接的焊缝;(3)镍钢复合板的复层焊接接头。
第25条主要受压元件复验对无损检测的要求1、用于制造第三类压力容器的钢板必须复验。
当钢厂未提供钢板超声检测保证书时,应按本规程第14条的要求进行超声检测复验。
2.1.2设计对无损检测的要求第30条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应注明无损检测。
第43条用焊接方法制造的压力容器,其焊接接头系数按表3-5选取。
按JB4732标准设计时,焊接接头系数取1.0.表3-5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系数注:1、此表所指无损检测,对钢制压力容器以射线或超声检测为准,对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原则上以射线为准。
2、表中所列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系数上限值指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下限值指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3、相当于双面焊全焊透的对接焊缝指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缝,按双面焊评定(含焊接试板的评定),如氩弧焊打底的焊缝或带陶瓷、钢衬垫的焊缝等。
第47条不属于第46条所规定条件的压力容器,因特殊情况不能检查孔时,则应对每条纵、环焊缝做100%无损检测(射线或超声)。
2.1.3制造对无损检测的规定第69条压力容器组焊时临时吊耳拉筋的垫板割除后留下的焊疤必须打磨平滑,并按图样规定进行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确保表面无裂纹等缺陷。
第71条压力试验后需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
第76条4)焊缝咬边的要求:(1)使用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钢材及铬-钼低合金钢材制造的压力容器,奥氏体不锈钢、钛材和镍材制造的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球形压力容器以及焊缝系数取1.0的压力容器,其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
(2)上述(1)款以外的压力容器的焊缝表面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边咬边的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