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余氯 为什么会出现在自来水
自来水中的余氯(漂白粉)到底是什么鬼?
![自来水中的余氯(漂白粉)到底是什么鬼?](https://img.taocdn.com/s3/m/6212b0f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d.png)
自来水中的余氯(漂白粉)到底是什么鬼?自来水原本应该是一种既卫生又安全的饮用水,但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水中细菌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为了消灭水中的细菌,中国目前普遍的自来水净化方式是:氯气杀菌。
今天小编给大家普及下氯对人体日常饮水及生活用水的影响。
1什么是氯?氯气是黄绿色、有强烈窒息性异味、有毒的气体。
它是很强的氧化剂,与二氧化碳接触能形成光气,在高压下可液化为液氯,密度为2.48kg/m3,熔点-102℃,沸点-34.6℃,在空气中呈白色烟雾,极易溶于水、醇和醚,其水溶液称为盐酸。
2氯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添加氯,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目前仍被世界上超过80%的水厂使用着。
所以,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病的副产物,比如三氯甲烷等。
超过一定量的氯,就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所以自来水氯离子的测定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必须检测自来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以及余氯的含量。
余氯等挥发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通道比例3余氯是如何进入人体的?美国著名水专家、营养学家马丁.福克斯(MARITION FOX)博士经过15年对水的研究,在他写的《健康的水》中指出:“整个身体负担的挥发性化学物质(比如余氯)大致可分为:1/3经口摄入,2/3在洗涤或洗浴时通过皮肤和呼吸道摄入。
亿之泉净水器余氯克星余氯既然对人体有伤害,我们该如何去除呢?最直接且安全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家中安装净水器,要想获得饮水和生活用水的双重保障,可选择全套净水方案,前置过滤器是二次污染的克星,把好净水第一关;中央净水机高效吸附余氯产物及其它异色异味,呵护您全家的每一滴用水安全;中央软水机去除水中的结垢因子,沐浴洗发更安全;最后一关是直饮水机,去除水中污染物,达到一开即饮的直饮标准,通过优质可靠的直饮水机,有效保障饮水安全。
人体内的水每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6a08f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d.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余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
余氯是指氯在水中的残留量,它是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的重要指标。
因此,余氯标准的设定对于保障自来水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多少呢?在我国,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0.5mg/L。
这个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水质卫生标准来制定的,其目的是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余氯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从而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那么,余氯标准的制定是如何进行的呢?在我国,余氯标准的制定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
他们会参考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自来水余氯标准。
余氯标准的设定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确定了不同水质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合理余氯浓度范围。
在制定国家标准时,他们会考虑到人体对余氯的耐受性,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对余氯的接受能力,从而确定了0.5mg/L的标准。
此外,余氯标准的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余氯的浓度,确保自来水的余氯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自来水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确保自来水的余氯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余氯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也需要严格执行,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人民健康的作用。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自来水厂能够高度重视自来水余氯标准的执行,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余氯量名词解释
![余氯量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0112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9.png)
余氯量名词解释
余氯量是指水中含氯量减去使用后剩余的氯量。
它是指经过消毒后,水中余留的残余消毒剂含量。
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但也有它的副作用,由于它有腐蚀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水中余氯量的原因。
余氯量是水中含氯量减去使用后剩余的氯量,如果水中剩余消毒剂含量超过一定的浓度,会有不良影响,比如喝水会出现刺激的味道,还可能引起一些皮肤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余氯量虽然不太好,但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它也可以被有效控制和消除,从而避免给人体带来伤害。
主要有两种措施:
一是减少水中含氯量。
水中的余氯量主要受水中的原有氯的影响。
如果水中氯的浓度较高,使用后将会剩余太多的氯,所以需要适当降低水中的氯浓度,以减少水中的余氯量。
二是做好使用后的排放处理。
在使用消毒剂后,要及时处理卫生设施中的余氯水,尽量避免余氯水回流到原水体中,以免给水环境带来污染。
余氯量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加强对水质的监测,不断改善水质,加强对水污染物的控制,着力解决水污染问题,提高水质状况。
水资源的健康是人类的健康的有力保障,维护好水质,改善水环境,确保人们喝到安全的饮用水,是人们的责任和义务。
利用节约水,避免浪费,减少污染,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坚持做
更多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从而着力减少污染源,节约水资源,改善水质。
减少余氯量是维护水质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应届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个保护水环境的重要环节。
自来水用液氯消毒原理
![自来水用液氯消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69c3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e.png)
自来水用液氯消毒原理
自来水用液氯消毒的原理是:
1.液氯在水中能分解为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会与水中细菌、微
生物含有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利用其强烈的氧化性能,使这些营养物质被破坏,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2.液氯本身和有机物相遇,会生成对人体无害的氯代有机物,这
使得它比传统的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更安全、无残留。
3.液氯消毒的效率极高,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自
来水处理等公共卫生领域。
4.液氯消毒的另一个优点是环保,使用液氯消毒不会对环境产生
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
5.自来水经过液氯消毒后,经过净化处理和过滤,可以去除水中
的杂质、异味、异味物质等,使水变得更加清洁、透明,符合饮用标准。
生活饮用水 余氯标准
![生活饮用水 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5857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e.png)
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余氯是指自由氯和氯化物在水中的残余量,是一种用于消毒的重要化学物质。
在生活饮用水中,适量的余氯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证水质安全。
然而,余氯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规定,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标准限值为0.05mg/L。
这一标准是根据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和水质消毒的需要而设定的。
余氯含量若低于0.05mg/L,则可能无法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造成水质不合格;而余氯含量若超过0.05mg/L,则可能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氯化物副产物,对水质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合理含量,各地的自来水厂和供水单位都会对饮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一般来说,自来水厂会通过加氯消毒的方式来保证水质的安全,但在向居民供水时,余氯含量可能会因为管网漏水、水质老化等原因而发生变化。
因此,居民在家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余氯测试盒来检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除了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其他来源的余氯。
例如,游泳池水中的余氯含量若过高,会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含氯消毒剂,若未经充分清洗,可能会残留余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关注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外,还需要注意其他可能的余氯暴露途径,尽量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标准是0.05mg/L,这一标准的设定既考虑了水质消毒的需要,也充分保护了人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并注意其他可能的余氯暴露途径,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通过定期检测和科学管理,我们可以确保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符合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28458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a.png)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自来水中的余氯是指经过氯气或次氯酸钠消毒后,未与有机物质反应而保留在
水中的氯。
余氯在自来水处理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问题。
因此,对于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检测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规定。
其中规定了自来水中余氯的限量标准,即0.05mg/L。
这一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安全的要求而设定的,其目的是保证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也受到地方性标准的影响。
各个地区对于自来水中
余氯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水质情况、消毒工艺等因素不同所致。
因此,除了国家标准外,地方性标准也是自来水中余氯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还受到行业标准的影响。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如食
品加工、制药等,其对自来水中余氯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更加纯净的水质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国家标准、地方性标准和行业
标准的结果。
在实际的自来水处理和监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保证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fe3d52b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d.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那么,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呢?余氯是指氯在水中的残留量,它是衡量自来水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通常会添加氯气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而余氯则是消毒剂消耗后在水中残留的部分。
根据《卫生部关于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的规定》,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应在0.3-0.5mg/L之间。
这个范围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实际消毒需求确定的,既可以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余氯含量低于0.3mg/L时,可能无法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存在安全隐患;而余氯含量超过0.5mg/L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健康问题。
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0.3-0.5mg/L之间,以保证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在实际生活中,自来水厂会根据水源水质、季节变化、消毒剂投加量等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以确保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居民家中也可以通过自来水厂提供的水质报告或自行购买的水质测试仪器对自来水的余氯含量进行检测,以保证家庭饮水安全。
此外,对于特定人群,如孕妇、婴幼儿等,对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可能有更严格的要求。
因此,在饮用自来水时,建议特定人群可以选择经过滤、净化的水进行饮用,以减少余氯对身体的潜在影响。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是0.3-0.5mg/L,这个范围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实际消毒需求确定的。
保证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是保障自来水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来水质量,做到科学饮水,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液氯的作用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液氯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0e3b5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c.png)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液氯的作用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液氯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液氯为黄绿色的油状液体,有剧毒,在15℃时比重为1.4256,在标准状况下,沸点为-34℃,凝固点为-101℃。
在水分存在下对钢铁有强烈腐蚀性。
液氯为基本化工原料,可用于冶金、纺织、造纸等工业,并且是合成盐酸、聚氯乙烯、塑料、农药的原料。
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火、防晒、防热。
用液氯消毒自来水是国内外常用的消毒方法。
为了保持自来水的消毒效果并避免在向用户输送管网的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残留氯含量必须高于0.05mg/L,因此自来水会闻到氯的气味。
氯在水中溶解时会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导致微生物病原体中蛋白质合成酶的破坏和病原体的死亡。
我国规定自来水出厂时的氯含量应在0.05-4mg/L之间。
因此,只要自来水中的残留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4db2117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f.png)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的余氯值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指标之一。
余氯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保持水质稳定和防止细菌滋生而添加的消毒剂余氯的含量。
但是,余氯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自来水余氯值范围是多少呢?
根据相关标准和研究,自来水余氯值的合理范围一般在0.2-0.5mg/L之间。
这个范围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当余氯值低于0.2mg/L时,可能会导致水中细菌滋生,增加致病风险;当余氯值超过0.5mg/L时,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那么,如何保证自来水余氯值在合理范围内呢?
水处理厂需要严格控制加氯剂的投加量,确保余氯值在合理范围内。
加氯剂的投加量应根据水源水质、水处理工艺等因素进行调整,经过反复试验和监测,以确保水质达标。
自来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管网的老化和破损可能会导致余氯值的波动,甚至超出合理范围。
因此,水务部门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管网,确保水质稳定。
居民在使用自来水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余氯值的合理范围。
首先,可以使用活性炭等净水器来过滤自来水中的余氯,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其次,在烧开自来水时,可以将水煮沸一段时间,使余氯挥发掉一部分。
最后,在存放自来水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的柠檬汁或醋,也可以帮助去除部分余氯。
总的来说,自来水余氯值范围应控制在0.2-0.5mg/L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水质卫生安全。
水处理厂、水务部门和居民都应共同努力,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值在合理范围内,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d0b2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1.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其中的余氯含量更是关乎我们的健康。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未被氯化消耗的氯的含量,它是一种用来保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被细菌污染的重要化学物质。
然而,余氯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在0.3mg/L至5mg/L之间。
这个范围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得出的,既能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又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需要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首先,当余氯含量过高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高余氯含量的自来水在饮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发一些慢性疾病。
因此,自来水厂需要通过科学的水处理工艺和严格的监测手段,确保余氯含量不超标。
其次,余氯含量过低也会对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造成影响。
余氯是一种消毒剂,它可以有效杀灭自来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二次污染。
如果余氯含量过低,自来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就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会对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自来水余氯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自来水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自来水处理,确保余氯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我们作为自来水的使用者,也需要关注自来水的余氯含量,选择安全的饮用水源,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之,自来水余氯标准是保障自来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它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我们需要共同关注自来水的质量,呵护好我们的饮用水资源,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希望各地自来水厂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在合理范围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安全。
自来水的污染
![自来水的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a8163ca0dd3383c4bb4cd286.png)
生活用水的污染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市政自来水、井水市政自来水的污染包括:余氯残留、管道污染、水箱水塔污染、微生物繁殖污染地下水的污染包括:生活垃圾污染洗涤废水污染人畜粪便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一、市政自来水污染(一)、余氯污染:1、什么是余氯?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水中余氯有总余氯、游离余氯和化合余氯三种存在形式。
2、余氯的来源:一般都是来自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而残留或者是发生氯气泄漏事故而残留在水中!3、余氯的危害:1)、刺激性很强,对动物呼吸系统有伤害。
2)、易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氯仿、三氯甲烷等致癌物。
3)、作为生产原料的话,有可能起副作用,影响产品品质。
(二)、管道污染:1.管道腐蚀及结垢层对水质的污染水在流经未经涂衬的金属、配件、水箱过程中,由于PH值、溶解氧等作用,会对管道内壁造成严重的腐蚀,产生大量的金属锈蚀物,加之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在管道内壁上,造成管道内壁结垢。
而管道内壁锈蚀,结垢必将导致水中余氯量迅速减少,使管道有效截面积不断缩小,影响管道输水能力。
当管道内水流速度、水压突然变大或方向突然改变时,就会造成短时间的水质恶化,甚至出现“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
2.管道及附属设备受到污染管道埋于地下,被受污染的地下水或污水侵泡,若是管道穿孔、阀门泄漏、接口漏水等未得到及时修复,一旦失压或停水,污水就有可能被吸入,引起管内污染;官道上的排水阀出口低于河床水位或接至下水管道中,若阀门关闭不严,则会引起脏水倒灌,引起管内污染,管道爆裂漏水,关阀后形成负压,脏水吸入管内,管道修复后又未及时冲排形成污染,用户端的用水设备与供水管道相通,无任何隔断措施,突因停水或其他种种原因引起外来水体回流入配水管内,引起污染。
自来水厂输水环节的二次污染主要来自于自来水管网的污染。
自来水注入地下供水管网,经过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到达用户末端。
自来水余氯消除方法
![自来水余氯消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1d65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d.png)
自来水余氯消除方法自来水中的余氯指的是水中添加的消毒剂中的一种化学物质一氯胺,它是一种有效的消毒杀菌剂,常见于饮用水和游泳池等水体中。
然而,在饮用水中过多的余氯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产生氯臭味、对皮肤和眼睛刺激、与有机物反应产生致癌物质等。
因此,了解如何消除自来水中的余氯是非常重要的。
1. 静置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消除余氯的方法。
将自来水倒入一个开口宽的容器中,让它静置一段时间,如24小时左右。
由于氯会随着时间慢慢挥发,因此,余氯浓度会逐渐减少。
这样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植物浇灌或者洗衣服等不需要使用纯净水的用途。
2. 沸腾法:将自来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将水煮沸,然后保持水沸腾一段时间。
氯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所以水的余氯浓度会被大大降低。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余氯,而且会造成水的浪费。
3. 活性炭过滤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很高吸附能力的材料,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等污染物。
将自来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就会吸附余氯等物质,进而减少或消除余氯。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活性炭过滤器,但是它可以有效地去除余氯,并且还可以改善水质的口感。
4. 超滤法:超滤膜是一种具有特殊孔隙的膜材料,可以过滤掉水中的微粒、异味、有机物等杂质。
使用超滤器过滤自来水,可以去除余氯和异味,并且保留水中的矿物质和营养物质。
超滤膜的孔隙直径通常在0.01-0.1微米之间,可以过滤掉余氯分子和细菌等微小的物质。
5. 投加化学剂法:有一些特殊的化学剂可以与余氯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从而起到去除余氯的作用。
一种常用的去氯剂是亚硫酸氢钠,它可以与氯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水,在水中投加适量亚硫酸氢钠可以去除余氯。
不过,在使用化学剂去除余氯时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剂量,以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
总之,消除自来水中的余氯有多种方法可选,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水质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应该注意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042bdf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e.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是多少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残留的氯的化合物,它是一种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然而,余氯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每升不超过0.5毫克。
这一标准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旨在保障公众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余氯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长期饮用高余氯水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还可能诱发癌症等疾病。
因此,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必须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为了监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自来水厂通常会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抽样检测。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氧化氯电极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确保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除了自来水厂的监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检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
比如,可以使用余氯试纸进行测试,只需将试纸浸湿后放入自来水中,根据试纸上显示的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出余氯的含量是否合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婴幼儿和孕妇,他们对余氯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在选择饮用水时需要格外注意余氯的含量。
对于这些人群,建议使用经过专业净化处理的饮用水,或者使用家用净水设备进行二次过滤,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自来水厂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自来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公众也应当关注自来水的质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用水安全。
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确保自来水的余氯标准始终符合国家标准,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5d305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a.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未与有机物质反应形成消毒副产物的氯的含量,它是衡量自来水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自来水余氯标准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监督执行的。
根据《自来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为0.05mg/L。
自来水中的余氯是由于自来水厂在进行消毒处理时加入的氯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
余氯的存在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余氯含量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余氯含量过高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余氯含量过低则无法有效消毒,容易导致水质不合格,增加水源污染的风险。
为了保障自来水的质量安全,国家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做出了严格的标准。
0.05mg/L的余氯标准是经过科学实验和大量数据验证得出的,是对自来水消毒效果的一种科学评估。
而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还对自来水中余氯的监测和检测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自来水厂每日对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进行监测,并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自来水的余氯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除了国家标准外,各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进行监测和管理。
一些地区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水质、人口密度等因素,对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进行适当调整,以保障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余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对自来水消毒效果的一种科学评估和监督。
我们作为自来水的使用者,也要对自来水的质量安全负起应有的责任,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自来水资源,共同维护好我们的饮用水安全。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ee4bf6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f.png)
自来水余氯值范围
(实用版)
目录
1.余氯的概念和作用
2.余氯的标准范围
3.余氯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4.余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正文
一、余氯的概念和作用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氯气的残留量,它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于消毒的氯气的一部分。
氯气在水中溶解后,会形成一定浓度的氯,这种氯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在水中保持一定的余氯值,可以有效防止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因细菌滋生而导致水质下降。
二、余氯的标准范围
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 0.3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
0.05mg/L。
这一标准范围可以保证自来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防止自来水出厂后可能导致的二次污染。
三、余氯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余氯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滴定法,通过对自来水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余氯检测的意义在于确保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防止因氯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导致水质问题。
四、余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在标准范围内,余氯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
然而,如果余氯含量过高,
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水厂生产自来水时,需要严格控制氯的投放量,确保余氯在安全范围内。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d607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e.png)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氯在水中的残余量,它是用来检测水处理过程中是否添加了足够的氯,以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余氯的存在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我们饮用水的安全。
因此,自来水余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被规定为0.05mg/L。
这一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国际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制定的,旨在保障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而余氯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二氧化氯法或者二氧化锰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严格验证和检验的,可以准确地测定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
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加氯是常见的消毒方法之一。
通过向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而余氯的存在则是为了保证水在输送过程中不被二次污染,同时也可以作为消毒效果的一个指标。
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我们饮用水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
虽然余氯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但过高的余氯含量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据研究表明,长期饮用余氯含量过高的水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同时也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因此,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以保障我们的健康。
综上所述,自来水余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我们的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关注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确保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心饮用自来水,保障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加强对自来水余氯标准的监测和执行,确保我们的饮用水安全。
去余氯的原理
![去余氯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937f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1.png)
去余氯的原理余氯是指在处理水的过程中加入的氯气或次氯酸钠后剩余在水中的氯的含量。
在很多情况下,水处理厂为了保护供水管道系统免受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而添加余氯。
然而,即使是在水处理过程中添加的氯量是适量的,高浓度的余氯对人体和环境也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用于饮用水、游泳池和其他水域的水中都需要对余氯进行去除,以保证水质的安全性。
去除余氯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以及生物方法等。
主要的原理包括化学还原、氧化和吸附等。
首先,化学还原是一种常见的去除余氯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还原剂将余氯还原成氯化物离子,从而去除水中的余氯。
常用的还原剂包括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当这些还原剂与余氯反应时,产生的氯化物离子是无害的,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化学还原是一种有效的去除余氯的方法。
其次,氧化是另一种去除余氯的方法。
氧化剂可以将余氯氧化成无毒的氯化物离子。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过氧化钾等。
这些氧化剂可以快速将余氯氧化成氯化物离子,从而去除水中的余氯。
氧化方法对于去除水中的余氯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因此,氧化是一种常用的去除余氯的方法。
另外,吸附是一种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余氯。
吸附剂可以吸附余氯分子,将其从水中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和氧化铝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地吸附余氯分子,从而去除水中的余氯。
吸附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水质无影响,是一种环保的去除余氯的方法。
此外,生物方法也可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利用余氯作为氧化剂进行代谢活动,降解水中的余氯。
这种方法对于去除水中的余氯效果好,且对水质无影响。
然而,生物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去除余氯,且操作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条件。
因此,生物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较少被采用。
总的来说,去除余氯的原理是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将水中的余氯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以保证水质的安全性。
废水中余氯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知识详解
![废水中余氯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f61d3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b.png)
废水中余氯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知识详解1、什么是余氯?余氯是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其作用是保持持续的杀菌能力。
从水进入管网到用水点之前,必须维持水中消毒剂的作用,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病原体危害和再增殖。
这就要求向水中投加的消毒剂,其投加量不仅能满足杀灭水中病原体的需要,而且还要保留一定的剩余量防止在水的输送过程中出现病原体的再增殖,如果使用氯消毒,那么超出当时消毒需要的这部分消毒剂就是余氯。
余氯有游离性余氯(Cl2、HOCl和OCl-)和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和NCl3)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水样中,两者之和称为总余氯。
游离性余氯杀菌能力强,但容易分解,化合性余氯杀菌能力较弱,但在水中持续的时间较长。
一般水中没有氨或铵存在时,余氯为游离性余氯,而水中含有氨或铵时,余氯通常只含有化合性余氯,有时是余氯和化合性余氯共存。
余氯量必须适当,过低起不到防治病原体的作用,过高则不仅造成消毒成本的增加,而且在人体接触时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从概念上看,余氯是针对氯气及氯系列消毒剂而言的,当使用二氧化氯等其他非氯类消毒剂时,就应该将余氯理解为接触一定时间后留在水中的剩余消毒剂。
2、余氯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余氯的测定可以使用碘量滴定法、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亚铁滴定法(GB 11897-89)、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1898-89)等。
碘量滴定法只能测定水样中的总余氯;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通过改变操作程序,能分别测定总余氯和游离性余氯;N,N-二乙基对苯二胺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浓度范围为0.03~5mg/L的游离氯或总氯,通过改变操作程序,还可以分别测定一氯胺、二氯胺和一些化合氯成分。
碘量滴定法适用于总余氯含量大于1mg/L的水样,是测定加氯量常用的方法。
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操作简单,是测定生活饮用水余氯的常用方法,测定范围为0.01~10mg/L。
余氯的概念及余氯的测定方法
![余氯的概念及余氯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d06d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2.png)
余氯的概念及余氯的测定方法余氯的概念及余氯的测定方法。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1.余氯的概念:residual chlorine 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2.余氯的分类: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自来水出水余氯指得是游离性余氯。
一、余氯的测定方法(1) 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 = 2CH3COOK+2HI2HI+HOCl = I2+HCl+H2O(或者2HI+Cl2 = 2HCl+I2)I2+2Na2S2O3 = 2NaI+Na2S4O6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HOCl,OCl~,NH2Cl和NHCl2等。
(2)仪器碘量瓶:250 300ml.(3)试剂1.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2.(1+5)硫酸溶液。
3.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Gr2O7=0.0250mol/L):称取1.2259g优级纯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称取约1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已煮沸放冷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加入0.2g无水碳酸钠及数粒碘化汞,贮于棕色瓶内。
标定:用无分度吸管吸取20.00ml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50ml水和1g碘化钾,再加5ml(1+5)硫酸溶液。
余氯的原理
![余氯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a246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c.png)
余氯的原理余氯的原理是指水处理系统中一种水处理剂的残留。
在水处理系统中,一般会添加余氯来消毒杀菌。
以下是余氯的原理的详细解释。
余氯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氯化剂(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反应产生的氯含量。
水处理中使用的氯化剂一般会被消耗掉,但是残留的氯含量即余氯仍然可以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浓度。
余氯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从而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余氯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个反应过程:氯的分解反应和氯的氧化反应。
首先,氯化剂在水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游离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
例如,次氯酸钠(NaClO)在水中会分解为Na+、ClO-以及H2O。
然后,游离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反应,形成余氯。
这些有机物质主要包括细菌、病毒、藻类、植物残渣等。
余氯与这些有机物质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等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其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从而起到杀菌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作用。
余氯还可以氧化水中的游离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使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氮气和氯化物,进一步提高水的质量。
另外,余氯的形成和消散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温度、pH值、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氯剂的浓度等都会对余氯的形成和残留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余氯的形成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但是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
此外,水中有机物质的浓度越高,游离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与之反应形成余氯的速率也越快。
而氯剂的浓度则是影响水中余氯浓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氯剂浓度越高,生成的余氯浓度也越高。
虽然余氯在水处理中起到了杀菌和消毒的作用,但高余氯浓度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浓度的余氯可能会与水中的有机物质(如苯、亚硝胺等)发生反应,形成有害物质。
此外,余氯还会破坏水中的维生素,降低水的营养价值。
因此,在饮用水的处理中,需要控制余氯的浓度,使其在安全范围内并满足杀菌消毒的要求,同时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余氯作为一种消毒剂在水处理中起到了杀菌和消毒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会出现在自来水中?
氯气由于低廉的价格被很多水厂采用 , 恰恰是为了杀灭细菌加入的氯气给人们带来了最大的伤害 , 它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后产生的三氯甲烷等氯代烃是国际上公认的强烈致癌物质。高温煮沸的水,会产生三氯甲烷。 三氯甲烷之类的致癌物,是癌症和心脏病的主要诱因。生物化学专家认为:将氯加入水中就像启动一个定时炸弹。癌症、心脏病、早衰这些在精神上,肉体上的伤害大都是氯处理水造成的。
什么叫余氯?为什么会出现在自来水中?(2011-12-21 12:45:50)转载▼标签: 欧洲三氯甲烷自来水游离性余氯二氯乙酸家居
自来水中含有水厂添加的杀菌消毒剂-氯。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 60 %的人类癌症与自来水中的余氯有关。而为了避免当年欧洲爆发的黑死病的悲剧重演(非是病毒通过水源传播,使欧洲死亡当时 1/3 的人口)。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氯与水接触 30 分钟后应不低于 0.3mg/L ,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不低于 0.05mg/L 。
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是为了防止发生肠道等传染病。常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添加液氯、次氯酸钠、漂白粉和漂白粉精片等。目前二次供水采用的消毒方法是添加次氯酸钠。
什么叫余氯?可分为哪几种?测定余氯有什么意义?自来水中余氯过低或过高有什么不好?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余氯作了什么规定?
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水媒传染病,自来水在净水处理过程中要添加消毒剂,灭活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由于氯气性价比较高,因此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广泛采用。
专家提醒每个家庭
关注吃水 更应关注用水
据报道,水中余氯及其有毒有害物,80%以上是从皮肤进人体。因此,水中余氯、杂质及管道、水箱等对水质污染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美国健康学、营养学专家马丁博士说过:人类如果能够免遭含氯水的侵害,其寿命可以延长20-30年,每一个家庭都应奉行吃水、用水同一标准,吃水重要,用水同样重要.
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和游离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如果出厂水没有氯或加氯量不够,在管网里就可能使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管网水质,因此在供水管网中必须保证一定的余氯量。
用含氯的消毒药剂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价廉、效果好、操作方便,深受欢迎,全世界通用。但是氯对细菌细胞杀灭效果好,同样,对其他生物体细胞、人体细胞也有严重影响。
1974年荷兰Rook和美国Belier首次发现预氯化和氯消毒过的水中存在三卤甲烷(THMS)、氯仿等消毒副产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又发现另一类卤乙酸(HAAS),致癌风险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 (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迄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在水源中检测出2221种有机污染物,而在自来水中发现65种,其中致癌物20种,致突变物5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