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的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的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的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

狭义而言, 离子色谱法是以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对离子性物质进行分离, 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流出物电导变化的一种色谱方法。《离子色谱原理与应用》 [1] 中对离子色谱法的定义是:利用被测物质的离子性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液相色谱法。

发展历史

1975 年, Small 等人 [2] 成功地解决了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柱流出物的难题, 即采用低交换容量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柱, 以强电解质作流动相分离无机离子, 流出物通过一根称为抑制柱的与分离柱填料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柱。这样, 将流动相中被测离子的反离子除去, 使流动相背景电导降低, 从而获得高的检测灵敏度。从此, 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离子色谱法( ion chromat ography, IC) , IC 也从此作为一门色谱分离技术从液相色谱法中独立出来。1979 年, Gjerde 等 [3] 用弱电解质作流动相。因流动相本身的电导率较低, 不必用抑制柱就可以用电导检测器直接检测。人们把使用抑制柱的离子色谱法称作双柱离子色谱法( double column IC) 或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suppress ed IC) , 把不使用抑制柱的离子色谱法称作单柱离子色谱法( s ingle column IC) 或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nonsuppressed IC) 。

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有3种分离方式,它们是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用于3种分离方式的柱填料的树脂骨架基本都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但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基和容量各不相同。HPIC用低容

量的离子交换树脂,HPIEC用高容量的树脂,MPIC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3种分离方式各基于不同分离机理。HPIC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HPIEC主要为离子排斥,而MPIC 则是主要基于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

离子交换色谱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4] ,应用离子交换的原理,采用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来分离离子,这在离子色谱中应用最广泛,其主要填料类型为有机离子交换树脂,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为骨架,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形成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引入叔胺基而成季胺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此交换树脂具有大孔或薄壳型或多孔表面层型的物理结构,以便于快速达到交换平衡,离子交换树脂耐酸碱可在任何pH范围内使用,易再生处理、使用寿命长,缺点是机械强度差、易溶易胀、受有机物污染。

硅质键合离子交换剂以硅胶为载体,将有离子交换基的有机硅烷与基表面的硅醇基反应,形成化学键合型离子交换剂,其特点是柱效高、交换平衡快、机械强度高,缺点是不耐酸碱、只宜在pH2-8范围内使用。

离子交换色谱是最常用的离子色谱。

离子排斥色谱

它主要根据Donnon膜排斥效应,电离组分受排斥不被保留,而弱酸则有一定保留的原理,制成离子排斥色谱主要用于分离有机酸以及无机含氧酸根,如硼酸根碳酸根和硫酸根有机酸等。它主要采用高交换容量的磺化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填料以稀盐酸为淋洗液。

离子对色谱

离子对色谱的固定相为疏水型的中性填料,可用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或十八烷基硅胶

(ODS),也有用C8硅胶或CN,固定相流动相由含有所谓对离子试剂和含适量有机溶剂的水溶液组成,对离子是指其电荷与待测离子相反,并能与之生成疏水性离子,对化合物的表面活性剂离子,用于阴离子分离的对离子是烷基胺类如氢氧化四丁基铵氢氧化十六烷基三甲烷等,用于阳离子分离的对离子是烷基磺酸类,如己烷磺酸钠,庚烷磺酸钠等对离子的非极性端亲脂极性端亲水,其CH2键越长则离子对化合物在固定相的保留越强,在极性流动相中,往往加入一些有机溶剂,以加快淋洗速度,此法主要用于疏水性阴离子以及金属络合物的分离,至于其分离机理则有3种不同的假说,反相离子对分配离子交换以及离子相互作用。

青岛聚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创环保)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目前已成功挂牌登陆新四板(股权简称:聚创环保股权代码:801400),旗下拥有青岛聚创宏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青岛聚创美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聚创时代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智汇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聚创世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聚创华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拥有“聚创”“聚创环保”“美益家”等多个独立品牌。聚创环保专注于环境检测类仪器仪表,公司业务涉及到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固废、工业环境、食品安全、生物仪器、实验室等几大领域,服务的客户群体包含环保系统、安监系统、科研院校、第三方检测、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生产制造行业。聚创环保现设立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一对一式产品咨询、调试、维护以及后期开发定制服务,全国范围内布局多家代理商、经销商,预计成立服务网点上百个,业务遍及全国。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分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分原理2).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即相信群众(前提),依靠群众(手段),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目的)。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转变。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价值观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和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重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1、什么是哲学(三个层次P3-4)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重在从整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内容和普遍形式。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提供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唯心(两者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做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意念、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条件: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阶级基础:19 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傅立叶、欧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哲学的物质P39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与物质的关系问题P41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而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情况分析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我国的“汽车大国”的梦想一度那么遥不可及。我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起步格外艰难。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也逐渐成熟壮大,并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但国外汽车企业毕竟只是为了从巨大的我国市场上获取利润,“市场换技术”可以帮助我国汽车企业获得发展,但却也会扼杀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丢掉自主品牌,使我国的汽车企业仅仅成为国外汽车企业在我国的装配工厂。因此,我国的汽车企业必须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掌握属于自己的汽车关键、核心、前沿技术,拥有真正的自主品牌,才能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壮大。 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发展 1.1 创建成长阶段 我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起步;1958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东风牌轿车,奠定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迈出了它艰难但却坚毅的第一步。虽然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汽车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但随后的20多年由于国家不开放,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轿车工业技术水平更是由于政策导向问题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1.2 初级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1984年至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我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上各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建立了600多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积累资本200多亿美元,占全国汽车工业资本总额的40%以上;同时,我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1000多项汽车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与国外处于同等水平。由于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生产、产品开发技术,还带动了汽车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世界一些著名的整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均加大了合资企业的科研开发投入和人才培训工作,并已将在华的合资企业发展纳入全球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1.3 高速发展阶段 中共十四大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将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汽车工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汽车工业在1992-2002的10年内平均年增长15%,是同期世界汽车年均增长率的10倍,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更是首次超过200万辆,2002年产量居世界第5位,2009年我国更是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产销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轿车产销量为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而且基础工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生产的主要汽车产品技术、性能与国际市场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说此时的我国汽车工业资本已经是世界汽车工业

离子色谱化学抑制器的进展

离子色谱化学抑制器的进展 马惠昌昝军昝保真 (北京历元电子仪器公司,北京,!"""#$) 摘要介绍了离子色谱化学抑制器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了化学抑制器的类型及其特性。关键词化学抑制器离子色谱 !前言 基于电导检测的离子色谱法是!%&$年诞生的,由于淋洗剂具有很高的电导值,在电导检测之前需要通过化学抑制器降低背景电导值,以提高信噪比和分析灵敏度,消除样品中的平衡离子。为此曾先后研制出填充柱抑制器,纤维膜抑制器,微膜抑制器,电渗析抑制器和带脱除二氧化碳功能的电渗折抑制器等。 关于膜抑制器的工作原理已有文献介绍[!],本文不再赘述。笔者以为,一个好的化学抑制器应该具有如下的特点: (!)抑制容量大,能大幅度降低背景电导值(降至’"()"!*); (’)化学平衡快,能较快地稳定背景电导值; ())死体积小,应尽量少展宽色谱峰; (+)再生方便,最好不用另配再生液和增加输液泵; ($)使用寿命长,且薄膜不易破损; (,)在抑制淋出液中基体离子的同时,如能脱除-’./)气,消除水负峰,则更为理想。如无脱气功能,也要求抑制器能适当改善水负峰和氟离子峰间的距离。否则氟离子难以测定。 从戴安公司化学抑制器的发展历史来看,!%&$年用的是填充柱抑制器,其抑制容量有限,且需离线再生。!%#$年有了微膜抑制器(00*),增加了抑制容量,允许梯度分离。!%#&年推出自动再生抑制器,!%%!年有了’11微膜抑制器,!%%’年推出*2*自动抑制器,采用平板膜设计,通过电解水连续产生再生离子使淋出液得到抑制,免除了使用再生液或离线再生抑制器。!%%&年有了*2*3"型抑制器,!%%#年推出*2*345627超级抑制器,可用电化学再生方式或化学再生方式,抑制容量高,*2*系列只适用于水性流动相。’"""年推出00*#型抑制器,其抑制容量高,适用于含少量溶剂的淋洗剂。当流动相中溶剂含量8+"9时,只能用00*抑制器。’""!年生产的7:;<=宇宙神电化学再生型抑制器,属于小抑制容量、低噪声型。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戴安公司先后生产了!"种型号的化学抑制器,拥有不少与化学抑制器相关的专利[’3#]。 "化学抑制器 化学抑制器商品按其结构和原理大致可以分为填充床式(包括匣舱式和柱式)微膜型、膜柱复合型和电渗析型以及带脱气装置的新型抑制器。再生方式又分为化学再生和电化学再生两种方式。 "#!填充床抑制器(包括匣舱式和柱式) 戴安、万通、岛津、5<>?<:和北京历元公司[%]都有这类产品。戴安公司的第一代产品就属于这一类型,靠再生液再生。万通公司的为柱式抑制器,用三支大小完全相同的柱子,一支再生好的柱子连接在分析柱和电导检测之间,第二支柱子在再生流路中,第三支柱子在用水洗,三个柱子顺序切换,其优点是总能用新再生的抑制柱,缺点是三个流路使系统复杂化。岛津公司采用双柱式抑制与再生切换进行方式,电极置于柱子两端。5<>?<:公司的抑制柱(+@, A’"11)像个小型干电池,采用直接插入和拔出的方式,使用十分方便,用户可在$分钟内完成更换操 ,分析仪器’"")年第)期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马惠昌,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湿化学自动分析研究。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物质与世界)【圣才出品】

第一章物质与世界 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见表1-1) (1)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见表1-1) 表1-1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 (2)辩证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 ①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创立,标志着人们对物质的哲学理解的现代转折,并且同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为唯物主义乃至整个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2.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与运动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而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①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 ②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2)运动的定义,特点及存在形式(见表1-2) 表1-2 运动的定义,特点及存在形式 考点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1.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人类社会的产生有其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自然前提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基础,则是劳动。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 ①具体地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

离子色谱的发展历史及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 狭义而言, 离子色谱法是以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对离子性物质进行分离, 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流出物电导变化的一种色谱方法。《离子色谱原理与应用》 [1] 中对离子色谱法的定义是:利用被测物质的离子性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液相色谱法。 发展历史 1975 年, Small 等人 [2] 成功地解决了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柱流出物的难题, 即采用低交换容量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柱, 以强电解质作流动相分离无机离子, 流出物通过一根称为抑制柱的与分离柱填料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柱。这样, 将流动相中被测离子的反离子除去, 使流动相背景电导降低, 从而获得高的检测灵敏度。从此, 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离子色谱法( ion chromat ography, IC) , IC 也从此作为一门色谱分离技术从液相色谱法中独立出来。1979 年, Gjerde 等 [3] 用弱电解质作流动相。因流动相本身的电导率较低, 不必用抑制柱就可以用电导检测器直接检测。人们把使用抑制柱的离子色谱法称作双柱离子色谱法( double column IC) 或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suppress ed IC) , 把不使用抑制柱的离子色谱法称作单柱离子色谱法( s ingle column IC) 或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nonsuppressed IC) 。 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有3种分离方式,它们是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用于3种分离方式的柱填料的树脂骨架基本都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但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基和容量各不相同。HPIC用低容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是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分离分析方法,在石油化工、生命科学、环境、医药及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简要介绍液相色谱分析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从使用频度、应用范围、检测效率、检测准确度及在本领域分析方法中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石油化工;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 O657.7+2 文献标识码:A 高效液相色谱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迅猛的发展,是一种常规的分离技术色品分析仪的应用最广是在化学领域上,食品与环境的领域上也出现多方面的应用。其中,化合物的分析就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以及生活性的化合物等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体积排除法,亲和色谱法等,进行离子分析。 一、高液相色谱分析仪发展现状 随着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的转换,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成为国际分析化学界发展较快的学科,高效液相色谱是由液相系统组成,分别是检测器,色谱柱,记录仪等三个方面的部分组成,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科研工作者需要提升准确度以及精确度和灵敏度显示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经常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气相色谱法(OC)进行含量测定,而液相色谱法(LC)只是用于对组分标样的测定和分离的可能性研究。色谱法是一

种分类和混合的开发技术,是在191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并且命名的技术,将植物的叶色素和石油醚,通过装有白色的碳酸钠颗粒的玻璃管,再用石油醚进行全面的冲洗,玻璃管的内壁出现不同颜色的色带,随着冲洗剂的不断转变,色带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冲洗,不同的色带以不同的速度向下移动并且分离,色谱法由此得名。 二、色谱分析仪的使用及工作原理 色谱柱通称为不锈钢柱,内装填充剂,常用的是硅胶作为填料,用于正相色谱,化学键固定相,根据色谱化学键的固定相,可以用来作为反相或者是反高的要求。输液系统要为 HPLC仪器提供流量恒定、准确、无脉冲的流动相,同时还要提供精度好、准确度高的多元溶剂梯度。早在2003年国家标准中就已经规定了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糖精钠和安赛蜜的检测方法,在质检机构中已经将之作为一种常规检验项目的基本检测方法来进行操作。近几年随着色谱柱填充制备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可以一次性分离糖精钠、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高的要求。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 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

历史唯物主义常用原理及方法论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3、价值观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第一部分历史观(3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同步的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表现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指导老师:郭文英 实验人:王壮 同组实验:余晓波 实验时间:2016.3.21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离子色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测定方法。 3. 掌握离子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色谱法中使用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的基团和能离解的离子。当样品加入离子交换树脂后,用适当的溶液洗脱,样品离子即与树脂上能离解的离子进行交换,并且连续进行可逆交换分配,最后达到 平衡。不同阴离子(32,,,F Cl NO NO ---- 等)与阴离子树脂之间亲和力不同,其在 交换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根据离子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可对样品中的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应用电导检测器。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离子色谱仪;阴离子分析色谱柱;阴离子分析色谱保护柱;超声波发生器;真空过滤装置;注射器 试剂:20ppm 、30ppm 、40ppm 、50ppm Cl -和3NO -标准溶液、未知样。 五.实验内容 1. 打开电脑,打开power ,后打开IC 软件,等power 灯不闪后,就可以使用了。 2. 按下列条件设置仪器参数:淋洗液流量为0.8mL/min ;数据采集时间为10min ,设置完后扫基线。 3. 阴离子的定性分析:分别吸取0.5mL 各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4. 测定未知水样。取0.5mL 未知样按同样实验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表1. 不同浓度F-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2.不同浓度Cl-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3. 不同浓度 NO-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3 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所测得的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名词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指人们对于生活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的观点、根 本看法。 2、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 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哲学:就是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去表现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抽象的概念运动形式,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体现出特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哲学具有二重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3、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 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第二,意识与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4、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5、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 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唯心主义:凡是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从思想和感觉 到物”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心主义。 7、唯物主义:凡是主张物质自然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坚持“从物到 感觉和思想”认识路线的,属于哲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8、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灵、 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9、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 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0、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 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11、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12、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 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1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 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4、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 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1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宝马汽车的发展史

宝马汽车的发展史 摘要:自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以来,德国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历练,已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献给世人。纵观德国众多汽车品牌的演变,可以发现德国汽车各品牌都有着自己家族的特征,无论汽车如何发展,德国汽车的家族基因都会变成标志一代代继承下来。德国宝马汽车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德国宝马汽车发展的研究,分析出宝马汽车的传承与创新,未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宝马汽车;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 1 车标故事 宝马标志中间的蓝白相间图案,代表蓝天,白云和旋转不停的螺旋浆,喻示宝马公司渊源悠久的历史,象征该公司过去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又象征公司一贯宗旨和目标:在广阔的时空中,以先进的精湛技术、最新的观念,满足顾客的最大愿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气势和日新月异的新面貌。 2宝马的历程 2.1 发展历程 BMW,全称为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是德国一家世界知名的高档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总部位于慕尼黑。BMW 在中国大陆、香港与早年的台湾又常称为“宝马”。 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怀着很大的野心制造汽车,他这一决定,为汽车历史写下了光荣的一页,那就是受到今天万千车迷爱戴的德国BMW车厂了。1917年7月20日,吉斯坦·奥托退休后,BFW公司便开始重组,正是BMW(Bayerische Motoren Werke),英文是人们熟识的Bavarian Motor Works。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为战败国,他们的飞机被“凡尔塞条约”列为“战争武器”禁止生产,而宝马车厂要直到1923年方可生产汽车。 五年之痒,BMW终于可为将来而努力奋斗了。他们先卖出旧的厂房,然后购入BFW的工厂、存货,把BFW的商标注册,那个原身是BFW的商标沿用至今,最后购入希利奥士(Helios)摩托车厂的制造权,但后来发觉Helios的摩托车一无是处,差点把BMW拖垮,幸而他们在飞机工程的卓越成就,在飞机总工程师菲力土(Max Fritz)的协助下,扭转了劣势,自始带领BMW公司迈向辉煌成就的开始。 1929年7月,BMW推出首辆汽车303这才是真真正正属于BMW的。1933年,在德国的柏林车展上,BMW展示了他们最新的303型,它是由工程师费迪拿(Fritz Peidler)协助下完成, 303型之后再延伸至315,319,320及3231型,BMW的创作源泉正在长流不息间。 1937年,人们看见BMW开始制造游客车(Touring Car)市场,也就是今天统称为三厢式四门房车,并获得成功,她是一款4/5门房车,名326型,对象是中上阶层

中国离子色谱学科的卓越贡献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员介绍

中国离子色谱学科的卓越贡献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牟世芬研究员介绍 牟世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分析仪器学会、中国色谱学会和北京色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色谱》、《现代科学仪器》等杂志编委。 自80年代起,牟老师便与离子色谱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三十年,她一直潜心于离子色谱的研究,开创了我国离子色谱应用的先河,为我国离子色谱技术的应用、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牟老师是我国离子色谱学科的开创者,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离子色谱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培养了国内第一批离子色谱领域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是我国离子色谱界公认的权威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1997年当选为国际离子色谱科学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得对离子色谱学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国际奖(每年评选一名),是全世界仅有的几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科学家,也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70余篇离子色谱领域的学术论文,其中80 余篇发表在国际SCI刊物上。编著了5本离子色谱专著,其中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离子色谱》一书,是我国第一本该领域的专著。先后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其中主要奖项有:1999年,对离子色谱学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国际奖;1999年,中国科学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分别于2001与2006年,先后2次获CAIA一等奖(排名第1,该奖为国内分析化学领域最高奖);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4)。. 对于国产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牟老师也有自己的见解。随着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和离子色谱技术的迅速发展,离子色谱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分析技术之一,离子色谱的应用范围从常见阴、阳离子和有机酸,发展到过渡金属及其不同氧化态、水溶性极性有机化物、氨基酸和糖类化合物等,已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农业、能源、饮用水、半导体工业、医学等众多领域的常规检测和科学研究。但首选与首推的最主要的应用是对常见阴离子与阳离子(碱金属、碱土金属与胺类化合物)的分析,特别是对阴离子的分析,目前是其它技术难以取代的。https://www.360docs.net/doc/066635528.html,/Article/66945-1.shtml 牟老师强调:“离子色谱的方法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固定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谱柱--离子色谱的‘心脏’。近年来各种色谱柱技术发展迅速,与HPLC色谱柱的主要不同是:大部分HPLC色谱柱填料的基质是硅胶,而离子色谱色谱柱填料的基质多为有机高聚物,适用pH范围宽,作为常规分析的方法,使用起来更方便。”目前离子色谱柱研发重点集中在:新型离子交换柱填料、高效高容量柱、整体柱、快速柱和高选择性柱。联用技术IC与AAS、AFS、ICP-MS以及MS等的联用是近几年IC应用发展的另一个热点。比如IC与原子荧光联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方法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5、价值观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方法论〗:(1)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6、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总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汇总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阻碍作用。 【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应用范围】: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等社会意识是以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根本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大大加强。 2、价值观与社会存在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②价值观能动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方法论】: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1)价值观是人们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如何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应用范围】:①人是自然的朋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的生态价值观。②正确对待网络。③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正确的价值选择。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最高的价值观。⑤党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4、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凡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 【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善于对事物作出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作出正确的具体的价值选择。按规律办事,一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对违背规律,离开人类的根本利益去思考、处事。 【方法论运用】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1)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作为最高标准。(2)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作为重要标准。(3)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作为具体标准。 5、坚持集体主义 【原理内容】:(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内容: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方法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应用范围】:运用此原理说明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义务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坚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尤其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与人文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6、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二者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同时,二者也会发生矛盾。【方法论】: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切实维护个人正当利益;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反对割裂二者关系,将二者对立起来。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对市场经济具有调节作用。 【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继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反对把二者对立起来。 【应用范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保证市场交易原则的贯彻。 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原理内容】: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的社会性制约着自然性。【方法论】:反对人性自私论 【应用范围】:①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违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不符合历史和现实。②动物本能的自保性不是人的本质;个人正当利益不等于自私。③青年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担负起历史责任。 9.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 【原理内容】: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会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作用。反过来,就会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同时,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方法论】: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个人活动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按社会规律办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现有条件去创造新的条件,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

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则..

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离子色谱法对仪器的要求和分析方法。所用仪器应具备输液泵、离子交换色谱柱、抑制器以及检测器(电导检测器、安培检测器、吸光度检测器或者其中任一种检测器)等。系统中应含完成分析任务所必需的附件—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等。 本标准适用于多种阴离子、阳离子、有机酸、糖类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 1.4-88 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GB 3102.8-93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3 定义 3.1 电导 conductance 电阻的倒数称为电导,单位为西门子,符号是S。它的导出单位为微西门子,符号是μS。1S=106μS。 3.2 电导率 conductivity 25℃时,一立方厘米液体的电阻的倒数,以Ω1·cm1或S/cm 表示。 3.3 抑制电导检测 suppressed conductance detection 在分离柱后,采用离子交换膜或离子交换柱将淋洗液中的淋洗离子转变为弱酸、弱碱或水,使淋洗液的背景电导降低,同时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称为抑制电导检测。 3.4 分辨率(分离度) resolution 评价色谱柱对相邻双峰分离情况的指示: 分峰的分离情况。分辨率按

式中 R—相邻两组分峰的分辨率 tR1——组分1的保留时间 tR2——组分2的保留时间 W1——组分1的峰底宽度 W2——组分1的峰底宽度 4 方法原理 不同的色谱柱中装填有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活性交换基团能与样品中的离子及流动相中的淋洗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此种交换作用又因不同离子与树脂上的活性交换基团之间的静电力或亲和力存在差异,与树脂静电力或亲和力大的离子易被保留而难于被洗脱,静电力或亲和力小的离子则易于洗脱。随着淋洗液的流动,样品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交换基团不断地发生交换—洗脱—再交换—再洗脱,最终被淋洗液带到检测器中形成高斯分布型色谱峰。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峰的流出时间即保留时间固定,以此作为组分离子的定性依据。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正比于组分的浓度,积分仪拾得此信号给出组分的定量结果。 图1 分辨率示意图 5 试剂和材料 5.1 配制淋洗液、再生液的试剂纯度应是分析纯(A.R)或分析纯以上试剂。 5.2 去离子水应满足以下要求: 5.2.1 电导率:<1μS/cm(20℃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