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2: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练习
历史(人教版选修3)练习5.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五单元第5课一、选择题1.19世纪晚期,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国大党是()A.穆斯林的政治组织B.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C.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联合的政治组织D.代表地主阶级的一个政党解析:国大党是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答案:B2.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分歧有()①是否脱离英国独立②如何成立新国家③是否实行对等原则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解析:考查对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关系的理解。
①项是二者的共同要求。
答案:B3.下列关于英国殖民统治者给予印度独立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印度半岛各族人民多年斗争的结果B.符合历史发展潮流C.有利于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D.是英国尊重印度主权独立的体现解析:A、B、C三项均表述正确。
印度独立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印度独立后一分为二,造成了印度的分裂,因而D项表述错误。
答案:D4.1947年,印巴分治是()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派矛盾的反映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印巴分治是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宗教矛盾突出是印度的一个特点,英国这样做是利用矛盾制造矛盾,所以①项是正确的;②项“长期武装斗争”应是英国政府改变殖民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印巴分治的原因,排除②项;④项是阿以冲突的原因,排除。
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5.印度和巴基斯坦矛盾与冲突的焦点是()A.克什米尔问题B.在阿富汗建立新政府的分歧C.打击恐怖主义问题上的分歧D.宗教矛盾尖锐化解析: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它一再成为印巴冲突的导火线。
答案:A6.第一次印巴战争刚实现停火,就有军事评论家指出:“这只是暂时的休战。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A.英国对印巴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B.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得以基本解决C.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根本解决D.印巴双方都未取得明显的胜利解析: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导火线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但该次战争仍未解决这一问题,并成为以后冲突的重要根源。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五单元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1)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两国敌对的原因有( )①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②宗教信仰的差异③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巴基斯坦头顶上的帽子,如果我们容忍印度摘走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作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②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3、对克什米尔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①居民大多数是穆斯林②居民大多数是印度教徒③印巴分治之前是印度的一个土邦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1947年“印巴分治”是()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派矛盾的反映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有许多相同点,下列各项中不是相同点的是( )A.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 B.都有大国操纵和干预C.都因为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而引起 D.争夺的焦点都是丰富的石油资源6、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②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③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④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④ D.②③④7、下列分裂局面,哪一项是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形成的( )A.印巴分治 B.巴勒斯坦地区分治C.南北朝鲜分裂 D.两个德国的形成8、阅读下列两幅与印巴战争有关的图片,该图片主要反映了( )A.国际调停 B.联合国的干预C.战争的激烈程度 D.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9、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10、下列有关印巴冲突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②宗教信仰的差异③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新生国家,它成立于( )A.第一次印巴战争后 B.第二次印巴战争后C.第三次印巴战争后 D.《印度独立法案》颁布后12、1947年“印巴分治”是( )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派矛盾的反映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3、1947年印巴分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突出的是 ( ) A.长期受英国的控制 B.经济文化发展长期落后C.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派矛盾尖锐 D.印巴国内分裂主义严重14、第一次印巴战争刚实现停火,就有军事评论家指出:“这只是暂时的休战。
2018年秋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1.19世纪晚期印度先后成立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两个政党。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党是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B.两党从未有过合作的联合C.两党都主张脱离英国独立D.两党在印度独立后政府组成上承认“对等原则”答案 C2.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答案 B3.下列史实与第一次印巴战争相关的是()①克什米尔王公同意加入印度②双方开展了激烈的空战和坦克大战③穆斯林进行“圣战”④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得以解决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4.印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下图展示了印巴边境上双方哨兵在降旗仪式上的较量,双方都在使劲地跺脚与怒吼。
究其根源,双方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应源于()A.宗教信仰的不同B.存在领土争端C.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D.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政见的不同答案 C5.南亚地区与中东地区时常出现紧张局面,共同的历史根源在于()A.争夺自然资源的斗争异常激烈B.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冲突错综复杂C.始终没有解决边界划分问题D.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答案 D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A.民族独立B.民主革命C.宗教自由D.实现和平7.“分而治之”政策的推行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造成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敌视B.造成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和敌视C.会引发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D.印巴并立对英国不利答案 D8.1947年8月,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印度新德里附近的许多居民慌忙地登上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如下图)。
这些居民()A.是被印度当局强制驱逐到巴基斯坦的B.是为了宗教信仰而被迫迁徙的C.是被国际社会强制迁往巴基斯坦的D.是为了逃避战乱而主动迁徙的答案 B9.克什米尔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5.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每课一练(人教选修3)
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基础随堂巩固]1.在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推行的印巴分治方案中,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其导致的结果是()A.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整合B.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C.有利于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D.宗教对立与排斥解析:本题考查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信仰原则。
在宗教比较复杂的南亚地区,宗教原则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依据,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间的对抗和斗争,这也是英国殖民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手段。
答案:D2.下列对印巴分立的叙述表述正确的是()①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②分立的原则依据主要是依据种族划分③按照宗教信仰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④印巴分立后,两国基本上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A.②④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解题时要考虑印巴分立的原因、依据及分治后的状况。
印巴分立的原因与英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策及印度两大党的政见分歧有关;印巴分治时,按宗教信仰将印度一分为二,分治后的印度由于宗教和边界问题冲突不断。
答案:B3.从1947年到1971年,引发右图地区发生了三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②宗教信仰的不同③边界的划分和领土的归属问题④复杂的地形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造成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自然条件不会成为战争的主要原因,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C4.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②居民中穆斯林占大多数③位于南亚次大陆南部平原④引发了多次印巴冲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在印巴之间,故③错误。
答案:C[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9世纪晚期,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
国大党是()A.穆斯林的政治组织B.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C.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联合的政治组织D.代表地主阶级的一个政党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5.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练习-第5单元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五单元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19世纪晚期印度先后成立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两个政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党是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B.两党从未有过合作的联合C.两党都主张脱离英国独立D.两党在印度独立后政府组成上承认“对等原则”解析:选C 国大党是印度教徒的政党组织,故A项错误;两党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方面目标一致,也有过合作反英的经历,故B项错误;但国大党不承认印度独立后政府组成上给予穆斯林联盟平等地位,D项错误.故选C项.2.1947年英国公布的《印度独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①把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并分别向两国移交政权②印度原有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③英国逐渐从印度撤军并最终实现印度独立④在印度的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印度独立法案》规定新成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为英国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原有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①②正确.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分治则是法案制定的过程,与法案内容无关,英国从印度撤军也与法案内容无关.排除③④.故选A项.3.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这两国敌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策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③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④美苏等大国的插手⑤宗教矛盾对立冲突严重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解析:选 B 由于英国殖民者的“分而治之”政策,造成印巴分立,①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放松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②错误;蒙巴顿方案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③正确;美苏插手印巴问题,使问题复杂化,④正确;⑤是两国本身就存在的问题,故正确选项为B项.4.克什米尔地区是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②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③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④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④ D.②③④解析:选C 《印度独立法案》未明确该地区的归属,该地区的居民大多是穆斯林,这一地区引发了前两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解决.5.从1947年到1971年,引发下图地区发生了三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②宗教信仰的不同③边界的划分和领土的归属问题④复杂的地形条件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选C 造成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自然条件不会成为战争的主要原因,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选C项.6.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理由是( )A.印度完全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B.印度曾一度占领巴基斯坦全境C.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D.战后苏联大力援助印度解析:选C 1971年,印度利用巴基斯坦东西部分之间矛盾激化的形势,蓄意肢解巴基斯坦,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果,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于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故C项正确.7.阅读下列两幅与印巴战争有关的图片,它们主要反映了( )巴基斯坦使用的美制“巴顿”式坦克印度使用的苏制米格21战斗机A.国际调停B.联合国的干预C.战争的激烈程度D.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解析:选D 图中两种武器分别为两大国所生产,代表了美苏两大国对交战双方的支持.A、B两项和题干没有联系;两幅图片也不能说明战争的激烈程度,排除C项,故选D项.8.要解决好印巴冲突,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真正和平,你认为应( )A.大国插手B.通过战争打败对手C.联合国斡旋D.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造成印巴冲突的最主要因素是克什米尔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2月,英国首相艾德礼在下议院发表对印度的政策声明,宣布至迟在1948年6月前把政权转让到“负责任的印度人”手里,蒙巴顿被选派来印度办理交接事务.他的助手伊斯梅回忆说1947年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按我们所说的那样去做外,在目前我们别无选择的余地.材料二: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该土邦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位于印、巴、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是战略要地.面积21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蒙巴顿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由选择归属.印度利用印度教徒在该地上层社会所占的优势,控制其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归属印度,遭到巴基斯坦坚决反对……1953年,印、巴总理发表联合公报,主张通过公正无私的公民投票解决争端.但后来印方又反对公民投票,加之外部势力的插手,致使克什米尔争端长期不得解决,而且愈来愈复杂化.——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材料一中所说“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炸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的真实含义指的是什么?英国是打算如何“灭火”的?(2)克什米尔地区争端出现的根源是什么?试举一例类似的民族、领土纠纷予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结合印度独立的浪潮去总结“真实含义”;英国的“灭火”措施根据蒙巴顿方案等有关内容回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总结说明即可.答案:(1)含义:二战结束后,印度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印度独立势在必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打算:调整殖民政策,但仍采取“分而治之”的方针,以避免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完全崩溃,并防止印度人民革命进一步发展.(2)根源:英国蒙巴顿方案中“以教定土”原则和自行选择原则的冲突.举例:巴以纠纷.。
2019-2020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作业: 第五单元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解析:选B。
根据宗教原则来划分统治区域,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不同宗教信仰的区域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2.19世纪晚期,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
国大党是()A.穆斯林的政治组织B.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C.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联合的政治组织D.代表地主阶级的一个政党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国大党是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是由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组成的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3.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分歧有()①是否脱离英国独立②如何成立新国家③是否实行对等原则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解析:选B。
结合所学教材基础知识可知,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分歧主要有②和③所述内容。
①是他们的共同要求,排除。
选B项。
4.1947年8月,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印度新德里附近的许多居民慌忙登上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如图)。
这些居民()A.是被印度当局强制驱逐到巴基斯坦的B.是为了宗教信仰而被迫迁徙的C.是被国际社会强制迁往巴基斯坦的D.是为了逃避战乱而主动迁徙的解析:选B。
1947年8月,印巴实行分治。
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被迫迁往插上宗教标识的地域——巴基斯坦。
5.自分治以来,印巴之间的冲突不断。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这次战争()①双方主要是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②由英国“分而治之”政策所导致③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停火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得到彻底解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
时至今日,克什米尔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④的叙述不正确。
6.在印巴关系史上,双方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下列有关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旧是克什米尔之争导致了第三次印巴战争B.印度意在通过战争肢解巴基斯坦C.战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D.印度通过战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析:选A。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五单元第5课_南亚次大陆的冲突_作业
一、选择题1.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解析:选B。
根据宗教原则来划分统治区域,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不同宗教信仰的区域占有的自然资源不同,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2.19世纪晚期,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
国大党是()A.穆斯林的政治组织B.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C.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联合的政治组织D.代表地主阶级的一个政党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国大党是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是由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组成的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3.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分歧有()①是否脱离英国独立②如何成立新国家③是否实行对等原则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解析:选B。
结合所学教材基础知识可知,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分歧主要有②和③所述内容。
①是他们的共同要求,排除。
选B项。
4.1947年8月,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印度新德里附近的许多居民慌忙登上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如图)。
这些居民()A.是被印度当局强制驱逐到巴基斯坦的B.是为了宗教信仰而被迫迁徙的C.是被国际社会强制迁往巴基斯坦的D.是为了逃避战乱而主动迁徙的解析:选B。
1947年8月,印巴实行分治。
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被迫迁往插上宗教标识的地域——巴基斯坦。
5.自分治以来,印巴之间的冲突不断。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这次战争()①双方主要是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②由英国“分而治之”政策所导致③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停火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得到彻底解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
时至今日,克什米尔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④的叙述不正确。
6.在印巴关系史上,双方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下列有关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旧是克什米尔之争导致了第三次印巴战争B.印度意在通过战争肢解巴基斯坦C.战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D.印度通过战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析:选A。
整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练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练习一、选择题1.20世纪40年代以后,700万伊斯兰教徒背井离乡,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许多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往印度。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教徒的爱国心切B.《印度独立法案》的实施C.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D.印巴战争的结果2.自分治以来,印巴之间的冲突不断。
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 ) ①双方主要是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②由英国“分而治之”政策所导致③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停火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得到解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关于三次印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印巴战争受到联合国的干预,划定了双方停火线②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均多于印度控制区③第二次印巴战争由于东巴基斯坦危机而爆发④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小规模的冲突仍不时发生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②④4. 19世纪晚期后,印度先后成立了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两个政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党是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B.两党从未有过合作的联合C.两党都主张脱离英国独立D.两党在印度独立后政府组成上承认“对等原则”5.在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推行的印巴分治方案中,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其导致的结果是( )A.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整合B.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C.有利于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D.宗教对立与排斥6.第一次印巴战争刚实现停火,就有军事评论家指出:“这只是暂时的休战。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英国对印巴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B.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得到基本解决C.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未根本解决D.确定的停火线使巴基斯坦占有大部分地区和人口7.克什米尔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有人将之比做“乐土”,爱尔兰诗人穆尔则视之为“人间天堂”,它曾是蒙古皇帝和英国统治者的夏季避暑胜地。
该地区( )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②居民中印度教徒占多数③引发了三次印巴战争④归属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8.从1947年到1971年,引发南亚次大陆地区发生了三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②宗教信仰的不同③边界的划分和领土的归属问题④复杂的地形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9.要解决好印巴冲突,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真正和平,你认为应( )A.大国插手B.通过战争打败对手C.联合国斡旋D.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课时作业2: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基础巩固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 A.民族独立B.民主革命C.宗教自由D.实现和平解析18世纪中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实力下降,难以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答案 A2.“分而治之”政策的推行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造成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敌视B.造成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和敌视C.会引发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D.印巴并立对英国不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分而治之”政策的理解。
“分而治之”政策是导致引发印巴冲突的根源,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答案 D3.时至今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虽早已崩溃,但殖民统治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
这一行为带来的恶果包括()①造成了原印度境内居民的大规模迁徙②酿成了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仇恨与仇杀③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发展的统一经济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来划分政治区域,造成了大量居民的迁徙,同时加剧了不同信仰之间的仇恨,遗留了克什米尔归属权之争等许多重大问题。
国家的分立,使统一的社会经济被分割。
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 D4.关于三次印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两次的战场都在克什米尔地区B.三次战争的直接目标一样C.都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停火D.第三次战争结束后,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三次印巴战争的比较。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直接目标是东巴基斯坦,前两次则是克什米尔地区。
第三次并不是在联合国调停之下停火的,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答案 A5.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新生国家,它成立于() A.第一次印巴战争后B.第二次印巴战争后C.第三次印巴战争后D.《印度独立法案》颁布后解析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胜,在印度支持下,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宣布成立。
课时作业21: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一、选择题1、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理由是( )A.印度完全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B.印度曾一度占领巴基斯坦全境C.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D.战后苏联大力援助印度2、1947~1971年期间,三次印巴战争的主要相同点是()A.以克什米尔问题为导火线B.因联合国进行调解而停火C.与印度肢解巴基斯坦有关D.没有最终解决印巴的矛盾3、有人认为第一次印巴战争实现停火“只是暂时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A.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B.苏联蓄意肢解巴基斯坦C.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D.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4、印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下图展示了印巴边境上双方哨兵在降旗仪式上的较量,双方都在使劲地跺脚与怒吼。
究其根源,双方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应源于()A.宗教信仰的不同B.存在领土争端C.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D.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政见的不同5、下列关于三次印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第一次印巴战争受到联合国的干预,划定了双方停火线②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均多于印度控制区③第二次印巴战争由于东巴基斯坦危机而爆发④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小规模的冲突仍不时发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下图展示的是1985年孟加拉国总统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莎德赠送给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礼物。
孟加拉国诞生于()凤首箜篌A.第一次印巴战争之后B.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C.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D.中印边界冲突之后7、“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
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真纳的这一言论不能说明()A.克什米尔地区对于巴基斯坦的极端重要性B.巴基斯坦会对克什米尔地区寸土必争C.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地区不会轻易让步D.真纳放弃了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要求8、20世纪40年代末,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以何种方式获得了独立()A.依据宗主国制定的方案B.通过长期战争C.依照亚非会议决议D.按照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9、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的主要目的是()A.帮助犹太人建国B.支持阿拉伯人建国C.削弱自己的对手奥斯曼帝国D.对巴勒斯坦“分而治之”10、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印度独立法案》中未明确其归属②居民中穆斯林占大多数③位于南亚次大陆南部平原④引发了多次印巴冲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时至今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虽早已崩溃,但殖民统治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5.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同步测试卷-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5.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2. 历次中东战争和印巴战争( )A.都是由于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B.都是多个民族国家对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战争C.都是为了争取独立建国的民族生存权利D.都是长期存在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产物3. 下图为印巴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武器,由此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国际调停 B.联合国的干预C.战争激烈的程度 D.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民族独立 B.制定宪法 C.宗教自由 D.实现和平5. 19世纪晚期,印度资产阶级、地主组成了以印度教为主的( ) A.穆斯林联盟 B.国大党 C.民主国家 D.立宪会议6. 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和印度北部 B.居民中既有穆斯林,也有印度教徒C.当地居民中印度教徒占据大多数 D.印巴分立前该地是印度的一个土邦7. 当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不断的根源在于…( )A.民族和宗教矛盾 B.国家利益的驱使C.经济利益的纠纷 D.殖民主义“分而治之”的后患8. 印巴分治是基于( )A.自然条件 B.宗教信仰 C.民族构成 D.历史传统第 1 页9. 1947年“印巴分治”是( )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派矛盾的反映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 1947年英国公布的《印度独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①把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并分别向两国移交政权②印度原有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③英国逐渐从印度撤军并最终实现印度独立④在印度的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11. 英国在印度采取“分而治之”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为印度的独立创造条件 B.保持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C.满足当地人民的自治要求 D.防止大规模的宗教冲突12. 1947年印巴分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突出的是( )A.长期受英国的控制 B.经济文化发展长期落后C.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派矛盾尖锐 D.印巴国内分裂主义严重13. 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5: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练习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一、选择题1. 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2. 历次中东战争和印巴战争( )A.都是由于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B.都是多个民族国家对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战争C.都是为了争取独立建国的民族生存权利D.都是长期存在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产物3. 下图为印巴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武器,由此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国际调停 B.联合国的干预C.战争激烈的程度 D.美苏等大国推动了印巴战争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民族独立 B.制定宪法 C.宗教自由 D.实现和平5. 19世纪晚期,印度资产阶级、地主组成了以印度教为主的( )A.穆斯林联盟 B.国大党 C.民主国家 D.立宪会议6. 下列关于克什米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和印度北部 B.居民中既有穆斯林,也有印度教徒C.当地居民中印度教徒占据大多数 D.印巴分立前该地是印度的一个土邦7. 当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不断的根源在于…( )A.民族和宗教矛盾 B.国家利益的驱使C.经济利益的纠纷 D.殖民主义“分而治之”的后患8. 印巴分治是基于( )A.自然条件 B.宗教信仰 C.民族构成 D.历史传统9. 1947年“印巴分治”是( )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派矛盾的反映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 1947年英国公布的《印度独立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①把印度分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并分别向两国移交政权②印度原有的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③英国逐渐从印度撤军并最终实现印度独立④在印度的部分地区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11. 英国在印度采取“分而治之”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为印度的独立创造条件 B.保持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C.满足当地人民的自治要求 D.防止大规模的宗教冲突12. 1947年印巴分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突出的是( )A.长期受英国的控制 B.经济文化发展长期落后C.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派矛盾尖锐 D.印巴国内分裂主义严重13. 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0第5课南亚次大陆冲突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10第5课南亚次大陆冲突练习第第5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一、选择题1.印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以下图展示了印巴边境上双方哨兵在降旗仪式上的较量,双方都在使劲地跺脚与怒吼。
双方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宗教信仰的不同B.存在领土争端C.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D.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政见的不同2.在印巴关系史上,双方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
以下有关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依旧是克什米尔之争导致了第三次印巴战争B.印度意在通过战争肢解巴基斯坦C.战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D.印度通过战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容忍印度摘走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作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②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什米尔的战略位置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幅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从1947年到1971年,引发印巴发生三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②宗教信仰的不同③边界的划分和领土的归属问题④复杂的地形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时至今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虽早已崩溃,但殖民统治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
这一行为带来的恶果包括〔〕①造成了原印度境内居民的大规模迁徙②酿成了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仇恨与仇杀③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开展的统一经济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又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同步练习:5.5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1.19世纪晚期印度先后成立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两个政党。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党是印度教徒的政治组织B.两党从未有过合作的联合C.两党都主张脱离英国独立D.两党在印度独立后政府组成上承认“对等原则”答案C2.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标准,这一做法()A.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B.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C.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答案B3.下列史实与第一次印巴战争相关的是()①克什米尔王公同意加入印度②双方开展了激烈的空战和坦克大战③穆斯林进行“圣战”④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得以解决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4.印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下图展示了印巴边境上双方哨兵在降旗仪式上的较量,双方都在使劲地跺脚与怒吼。
究其根源,双方矛盾产生的历史根源应源于()A.宗教信仰的不同B.存在领土争端C.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D.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政见的不同答案C5.南亚地区与中东地区时常出现紧张局面,共同的历史根源在于()A.争夺自然资源的斗争异常激烈B.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冲突错综复杂C.始终没有解决边界划分问题D.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答案D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A.民族独立B.民主革命C.宗教自由D.实现和平答案A7.“分而治之”政策的推行造成的影响不包括()A.造成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敌视B.造成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和敌视C.会引发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D.印巴并立对英国不利答案D8.1947年8月,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印度新德里附近的许多居民慌忙地登上开往巴基斯坦的火车(如下图)。
这些居民()A.是被印度当局强制驱逐到巴基斯坦的B.是为了宗教信仰而被迫迁徙的C.是被国际社会强制迁往巴基斯坦的D.是为了逃避战乱而主动迁徙的答案B9.克什米尔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有人将之比做“乐土”,爱尔兰诗人穆尔则视之为“人间天堂”,它曾是蒙古皇帝和英国统治者的夏季避暑胜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5.5 同步练习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理由是()A. 印度完全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B. 印度曾一度占领巴基斯坦全境C. 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D. 战后苏联大力援助印度2. 从1947年到1971年,引发南亚次大陆地区发生了三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殖民主义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②宗教信仰的不同③边界的划分和领土的归属问题④大国的插手干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 世纪40年代末的几年中,700万伊斯兰教徒背井离乡•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许多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往印度,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教徒爱国心切B. 宗教改革C. 信仰势不两立D. 印巴分立4. 1947年印巴分治是①美国和苏联冷战对峙的结果②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矛盾的反映③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④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昭示我们(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B. 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国家间的对抗和战争C. 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仍然存在D.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世界经济的发展二、综合题6. 材料中国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张琏瑰教授认为,当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署前,双方集团已意识到彼此都没有通过武力改变边界的可能,所以双方开始保持克制。
朝韩两方也认识到通过武力实行统一的代价太高,于是都放弃了武装统一的企图。
尽管没有达成文字协议,但是已有了默契。
到了1972年7月4日,朝韩双方发表《北南联合声明》,确认朝韩统一应以和平方法实现,放弃战争。
张琏瑰认为,朝韩间的小打小闹,是双方相互敌视政策的一个表现,也是出于双方内部政治的需要,通过这些小动作,制造紧张局势,从而更便于统治,来显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而在朝韩百姓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敌意,这一点与中东的巴以矛盾完全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基础巩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 A.民族独立B.民主革命
C.宗教自由D.实现和平
解析18世纪中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实力下降,难以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答案 A
2.“分而治之”政策的推行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造成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和敌视
B.造成不同宗教信仰居民之间的隔阂和敌视
C.会引发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
D.印巴并立对英国不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分而治之”政策的理解。
“分而治之”政策是导致引发印巴冲突的根源,印巴并立有利于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答案 D
3.时至今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虽早已崩溃,但殖民统治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依旧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蓄意制造了印巴分治。
这一行为带来的恶果包括()
①造成了原印度境内居民的大规模迁徙②酿成了不同宗教信徒间的仇恨与
仇杀③人为地破坏了印度业已建立和发展的统一经济④使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印巴分治,根据宗教信仰来划分政治区域,造成了大量居民的迁徙,
同时加剧了不同信仰之间的仇恨,遗留了克什米尔归属权之争等许多重大问题。
国家的分立,使统一的社会经济被分割。
因此①②③④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 D
4.关于三次印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两次的战场都在克什米尔地区
B.三次战争的直接目标一样
C.都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停火
D.第三次战争结束后,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三次印巴战争的比较。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直接目标是东巴基斯坦,前两次则是克什米尔地区。
第三次并不是在联合国调停之下停火的,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就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答案 A
5.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的一个新生国家,它成立于() A.第一次印巴战争后B.第二次印巴战争后
C.第三次印巴战争后D.《印度独立法案》颁布后
解析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胜,在印度支持下,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宣布成立。
答案 C
6.要解决好印巴冲突,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真正和平,你认为应() A.大国插手
B.通过战争打败对手
C.联合国斡旋
D.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
解析造成印巴冲突的最主要因素是克什米尔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答案 D
能力提升
7.20世纪40年代以后,700万伊斯兰教徒背井离乡,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许多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往印度。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教徒的爱国心切
B.《印度独立法案》的实施
C.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D.印巴战争的结果
解析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按照宗教信仰原则划分了两个不同的国家,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选B。
答案 B
8.印度总理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同样,巴基斯坦总督真纳也曾说:“克什米尔就像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
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印巴两国把克什米尔当做双方争夺的外交砝码②印巴两国都十分重视克
什米尔的战略位置③克什米尔问题是美国蓄意制造的④印巴两国都力图把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取排除法。
克什米尔问题是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并不是美国蓄意制造的,故③错误,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
材料二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
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
材料三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
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公里。
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说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
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
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
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利用。
请回答:
(1)从材料看,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巴基斯坦为何最终分裂。
(3)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是怎样规定的?为何这样规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及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联系“蒙巴顿方案”出台时的国际形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这一大背景去分析,才能理解英国殖民者的真正意图。
关于东、西巴基斯坦的分裂原因从材料四中可以明确得出有效信息。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英国的目的是对印度地区实行“分而治之”,制造分裂,防止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印度,以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2)①维系东、西巴基斯坦的基础并不牢固,虽宗教信仰相同,但两地民族、文化迥异;②两地被印度隔断,相距2 000多公里,联系不紧密;③在苏联支持下印度发动对东巴基斯坦的战争,蓄意肢解巴基斯坦。
(3)克什米尔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宣布独立。
让该地区归属悬而未决正是为了继续操控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