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姓名
班级:
学号:
农村劳动力转移利于弊
摘要:“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和背景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可以看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的,农村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体质改革的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一方面随着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各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地区间的比例失调,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得以初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收入差异使得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乡镇及城市边缘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城乡收入差异引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沿海发达城市,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且待遇的提高也吸引着农村劳动力,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涌动,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问题也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的人口为劳动年龄。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498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为84313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71.2%,2010、201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将略有上升。
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对我国以往农村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潜在优势,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劳动力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价值,因此潜在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而以根据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推算,1998年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已达1.52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9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不仅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会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以上仅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在不同类型的农户中,非农户受教育程度稍高一些,但平局受教育也仅为8.03年,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7年,大体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水平,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续教育;德国的农业劳动力中有54%受过至少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有56%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包括一些文盲和半文盲,其中40%多初中、高中毕业生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由此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我国经济更好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间的配置状态,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何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71.8%还是以农业劳动为主,传统农业生产消耗费大、土地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率低。据分析,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的边际产量接近或等于零。
三、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人口流动及劳动力转移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创始人配第,最早从经济发展角度揭示了人口流动的原因,他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论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间的收入的变化。说明工业的收益大于农业,而商业的收益大于工业,这种比较利益差异的存在促使社会劳动者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刻分析后,认为人口流动的根本动因在于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列宁指出城乡差异是造成城乡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人流流动模式,认为由于以传统农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部门和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不同的劳动边际收益率以及由此产生的工资差异引致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农村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城市工业部门从高劳动生产率和流入劳动力的低工资支付中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不断地扩大以吸收农村部门的剩余劳动力,直到吸收完毕,两部门的劳动生
产率相等,此时完成了一国的工业化过程,经济中的二元结构也得以消除。在刘易斯看来,只有现代化的城市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只是被动地起作用,工业部门增长的动力来自资本积累,它是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动力,工业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动因
美国经济学家托大罗认为,从西欧和美国的经验来看,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他于1970年发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动行为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承认城市失业存在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行为主体比较收益与成本后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含心理因素: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实际的城乡收入差异,它由收入水平和就业概率两个因素决定;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在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很大的条件下,人口流动率超过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以上理论都着眼于研究人口流动及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动力和条件。可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归根到底是受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市场促使人们往比较经济利益高的地方转移。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指出的:“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是进行计算的经济人。在他们小的、个人的、分配资源的领域中,他们是微调企业家,调谐做得如此微妙以致许多专家未能看出他们如何有效率。(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工业化、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