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的原因有什么

合集下载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

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

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

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

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

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

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

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

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

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

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

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

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介绍

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介绍

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介绍对马海战是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对马海战中俄国以惨败作为了这次战争的结局,而日本却仅仅失去了三艘舰艇,双方的结局相差太多,俄国之前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其他国家实力强大,可是面对日本竟然造成了差不多全军覆灭的惨痛局面,其中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对马海战俄国失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在对马海战中俄国失败的原因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来分析。

俄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主力被日军前后打败,彻底失去了在战争中的主动权。

而日本则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俄军的陆军部队内部争斗还持续不断的进行着,这样一来日军几乎很快就将俄军全部歼灭。

丁字战法是十分成功的,日军方面火炮也十分的熟练,这些都是造成俄军失败的原因。

另外在对马海战中俄国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在运气方面,日本这个小小的国家敢于挑战西方大国俄国,而两国的力量其实也是非常悬殊的,俄国的兵力几乎已经达到了日军的十倍,而海军方面则是日本的三倍,就连战争的预算都要高出日本很多,当时日军的舰队情况十分的简陋,很多设备都只能向英国购买,而俄国则大部分都是自己制造的,这样一场各方面条件差别都十分大的情况下,日军依旧获得了胜利,不得不说运气占据了很大一个方面。

就连日本军官在总结胜利原因的时候都曾经说过运气是十分重要的。

日俄对马海战的战役分析对马海战是一场可以说是奇迹一般的战争,当时的日本以自己微弱的国力挑战了当时犹如庞然大物的俄国,最终却获得了胜利。

那么下面就来对对马海战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日本在国力、科技、兵力都完全不能与俄国抗衡的情况下发动了对马海战。

一八九五年的时候,日本与当时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清政府将辽东半岛与台湾让了出去。

而当时的俄罗斯为了在中国的利益,所以联合了德国与法国向日本施压,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了回去。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推荐文章
印巴战争原因是怎样的热度:印巴战争原因是什么热度: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热度: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热度:甲午战争发生在什么地方热度:
日俄战争发生之前,一些欧洲国家并不觉得日本能够取得胜利,然而作为一个小岛国的日本竟然真的赢得了这场战争,这样的结果是俄国乃至世界都无法预料的。

那么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日本方面来说,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已经快速的崛起,整个国家呈现出上下团结一致的现象,尽管日本曾经也有过一段时间的闭门锁国,但是经过明治维新已经让国家内部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不仅经济、科技方面迅速发展,而且也开始进行了许多军事方面的改革,因此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资金供给上都是非常到位的。

其次,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还应该从俄国方面进行分析。

俄国在这次战争中不仅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没有能够及时的将日军封锁在旅顺之内,让日本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抗和准备,而且后期的时候还失去了重要的指挥官,使得军心不稳。

而日本方面则在有利的时机中让陆军和海军完美的配合起来,致使俄国舰队遭受巨大灾难。

除此之外,日本也掌握了俄国的很多情报,甚至有时候能够提前知道俄国的行动,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能取得胜利就不足为奇了。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日俄战争起因是什么日俄战争结果如何

日俄战争起因是什么日俄战争结果如何

日俄战争起因是什么日俄战争结果如何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是俄罗斯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以下将对日俄战争的起因以及战争的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一、起因:1.欧亚大陆的争夺: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迅速扩张,欲将势力扩展至东亚。

此举引起了日本的担忧,因为日本视东北亚为其势力范围。

2.韩国半岛的争夺:阻碍俄罗斯进一步扩张的是位于韩国的朝鲜王朝,而日本则视朝鲜为自己的影响力范围。

俄罗斯试图通过支持朝鲜王朝来稳定其在朝鲜的地位,这引发了与日本的冲突。

3.俄罗斯渴望港口:俄罗斯一直追求一个冬季不冻港口,以便更好地发展其海洋势力。

其在太平洋港口的争夺引起了与日本的冲突,因为日本也追求在该地区建立军事基地。

4.侵略满洲的双重目的:俄罗斯力图通过它在远东与日本和中国的交界地区满洲的扩张来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确保中国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二是封锁出海口。

二、战争结果:1.俄罗斯的受损:战争初期,俄罗斯帝国军队在日本海海战中损失惨重,丧失了部分海军力量。

陆地战争中,俄军在战略上也未能占据优势。

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俄罗斯军队遭遇了沉重的损失。

2.日本的胜利:尽管日本在战争初期军事实力明显不如俄罗斯,但日军积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发起了一系列成功的进攻。

日本在陆地和海上都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最终迫使俄罗斯帝国于1905年签署《朴次茅斯和约》,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和南满洲的主导地位。

3.海洋霸权的转移:经过战争,俄罗斯失去了其在远东地区的海洋霸权地位,使得日本成为亚洲地区的第一强国。

此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重要的亚洲国家之一总结:日俄战争的起因主要是双方在争夺欧亚大陆和韩国半岛的势力范围,以及俄罗斯力图在远东地区取得港口和控制满洲的目标。

战争结果是俄罗斯受损,日本取得胜利,并成为亚洲的主要强国之一,俄罗斯的远东霸权地位转移到了日本。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5篇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5篇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5篇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1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122.潘家峪惨案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胜利原因(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2全民族抗战日本的局部侵华——全面侵华的前奏原因①历史原因:日本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制定了以侵华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可以说日本发动这次侵华真正是蓄谋已久的;②经济原因:从1929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因此出现经济危机,并经历着危机后的严重萧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缓和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③日本国内的条件: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加剧,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广泛群众基础,并最终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④有力的时机:中国:从1927年——1937年是中国国共十年对峙的十年,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无暇顾及日本;世界: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欧洲国家正遭遇_法西斯的威胁,为了避免引火上身,这些国家对于日本的侵略是持绥靖的态度。

京城往事——第二十二章

京城往事——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京城秘闻(中篇)毕竟,殖民地不同于占领区,不能随意屠杀天皇的‚子民‛。

一自从获知了金泽河的意图,并从中发现了谋财之路后,山下奉文可谓是喜不自胜。

甚至每每想到此处,便会大笑不止,一改往日之神态。

山下的副官——菊池次五郎中佐,在山下还是第三步兵联队联队长的时候就跟随着山下,至今也有五六年的时光了,他真的很少见到山下如今日这般兴奋与‚失态‛。

而在他的日记中关于金泽河事件有过这样一段记述:‚……少将让我们密察金泽河的身分,以及他送来宝物的目的,其实,金泽河的身分在当地相当公开,根本谈不上任何秘密,他是一个正直的,有骨气的人,是一家银行的老板,很受人尊重。

他不知从哪里得来消息,说山下少将所率部队,主要任务是剿杀朝鲜人,以便让日本移民过来居住,使日本更加牢固地控制朝鲜局势。

作为一个银行家、富翁和一个民族主义者,金泽河决定把自己的传家宝贡献出来,企图求得山下少将的宽容。

这是十分笨拙的办法。

少将弄清情况之后,大笑数声,一改他往日庄严沉稳的风格,从此,我们就真正的开了杀戒,把那些稀世珍宝统统收入少将的府库里去……‛二至于,‚Fallen angel‛方面,在雅琳与千惠的竭力调查下,终于查清了金泽河三访山下邸的目的。

说实话,这样的调查结果,其实让仁娜挺吃惊的。

毕竟,最开始的时候,是仁娜对金泽河固有的偏见,蒙蔽了仁娜,使仁娜错解了金泽河,做出了错误的评断,仁娜对此有些惭愧与歉意。

而金泽河为救同胞性命三次拜访山下奉文的事,最终也没能瞒住美惠子。

毕竟,美惠子有这样的特质,只要她想知道的事情,便没有人能够在她面前撒谎。

在获知详情后,美惠子当即在床榻之上下达任务指令:‚依照我对他们的了解,对于这样平白无故送上门来的肥羊,他们一定是不会轻易放过的……我如果所料不错,山下奉文近期可能会对金泽河下手,要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保证‘金泽河’,这位仁义正直的朝鲜志士周全!‛既然美惠子已经下达了明确的指令,‚Fallen angel‛不敢懈怠,便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各相关工作的着手准备。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考试总结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考试总结

一、名词解释(150-200)马噶尔尼访华:清乾隆年间中英两国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动,是为中英两国首次正式通使。

宗藩体制:宗藩体制是东亚地区中国和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间的一种不平等的封建国际系统结构。

宗藩体制是通过朝贡、敕封等一系列封建礼仪来维系的。

政治上,宗藩体制表现为封建礼仪的不平等,如藩邦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宗主国朝贡称臣,使用天朝皇帝年号纪年,宗主国对藩邦进行敕封等,表现了宗藩之间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

经济上,宗藩体制通过朝贡、赏赐及附载贸易,增进了各国的经济交流。

文化上,宗藩体制促进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是中国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

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同文馆:中国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

全称京师同文馆。

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由恭亲王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

次年6月正式开课,直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学生来源初以招收年幼八旗子弟为主,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

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

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蒲安臣条约: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的条约。

又称《中美续增条约》。

1868年,蒲氏美国公使任期届满,为清政府聘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率中国使团出访美、英、法、瑞、丹、荷、普、俄等有约各国。

同年7月未经“咨明中国总理衙门”擅自签订该约。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

对俄国:战争导致少皇专制度遭受削弱,国内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战争导致了革命,是的,它就是被列宁称之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 的“1905”革命)
对亚洲:日俄战争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世界:这场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确
立了日本的强国地位,改变了远东的力量对比。日俄战争是近代历 史上一个里程碑,是非欧洲民族充分觉醒的序幕。
原因分析:
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利是必然的,俄国虽然 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但并未改变俄国的社会 性质,依然为封建君主专制,难以抵抗新兴 资产阶级的冲击,外加中国的中立、英国与 日本结盟、自己政府及官员的腐败无能和指 挥失误、日本渗透的间谍等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俄国的惨败。
1905年6月,美国出面调停。1905年9月5 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规定:俄国承认 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 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日本对朝鲜的任何措置。俄国 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 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俄国将由长 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 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政府。此 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 远让与日本。
三、国际因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19世纪 末到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在争夺中国中矛盾重重 3、1902年英日同盟的形成,给了日本极大支持。(英国历来把俄国看作同它争 夺中国的对手。它企图假手日本阻止俄国南下同它争夺中国长江流域。因此, 英日互相勾结,于1902年1月30日在伦敦签订英日同盟,矛头针对俄国,英美两 国对于日本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输血打气) 4、1902年俄法同盟的形成,把矛头指向英日盟(法国拉笼俄国是为了对付德国, 对俄国远东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德国继续执行其推动俄国东进的政策。它希望由于俄国占领东北而和日本甚至 英国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国调开西部边境的俄军,间接削弱俄法同盟对德国的 压力。因此,德国对俄国1901~1904年间的远东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

日俄战争俄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日俄战争俄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日俄战争俄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战争。

尽管俄国在战斗力上处于明显优势,但最终俄国却被日本击败。

下面将从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探讨俄国失败的原因。

首先,在军事方面,俄国的军队在筹备和组织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俄国的军队缺乏战斗经验,同时还存在许多落后的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

与之相比,日本经验丰富的军队采取了精心策划和灵活的战术,充分利用了速度和机动性优势。

另外,俄国在军事装备上也存在明显劣势。

日本舰队拥有先进的战舰,而俄国在远东地区的舰队缺乏现代化的舰船。

其次,在政治层面,俄国的战争目标模糊不清。

俄罗斯帝国参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展其在远东地区的领土,并实现对大连及其周边地区的控制。

然而,由于政府内部存在不同的意见,俄国在战争目标和策略上没有形成一致,导致军队指挥层面出现混乱。

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在战争目标和策略上有明确的规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致的共识。

第三,在经济方面,俄国的经济实力并不足以支撑一场长期的战争。

俄国在远东地区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网络。

这导致俄军补给线的困难,无法迅速向远东地区输送物资和军队。

另外,俄国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所需的资源和军费开支。

最后,在社会层面,俄国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官僚主义问题。

俄国的官员和将领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利益,忽视士兵和民众的需求。

这导致士兵士气低下,战斗意志不强。

而日本则在军队中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了士兵的训练和人性化待遇,使士气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日俄战争俄国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军事上的弱势、政治目标不清、经济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和社会问题。

这场战争的教训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俄国政府在随后的几十年内进行了一系列军队和社会的。

日俄战争的教训

日俄战争的教训

日俄战争的教训日俄战争,也称为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期发生的一场具有重要历史影响的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对当时的日本和俄罗斯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给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场战争的教训。

资源分配与准备在日俄战争中,俄罗斯在资源准备和战时调度上面临了重重困难。

俄军在运输、补给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而日本则利用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灵活性,有效利用资源并迅速作战,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表明,充分利用资源,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情报收集与利用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情报工作做得相对较好,及时准确地掌握敌情,采取了有效战术,而俄方则在情报工作上存在疏漏,对敌情了解不足,给战局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这提示我们情报收集与利用必须做到及时准确。

战略与战术日俄战争中,日本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充分利用其快速机动的优势,成功地针对俄军的弱点展开攻击。

相比之下,俄方战略较为僵化,未能快速应对变化,导致了一系列失利。

这说明,在战争中,灵活的战术和时刻调整的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军纪和管理军纪和管理问题也影响了日俄战争的走势。

日本军队严格遵守纪律,管理有序,士气高昂,而俄军则存在纪律问题和指挥混乱,影响了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

这提醒我们在战争中,保持良好的军纪和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日俄战争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教训。

从资源分配与准备,情报收集与利用,战略与战术,军纪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历史虽已逝去,但教训永存,让我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以上就是关于日俄战争的教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思考。

日俄战争的理解

日俄战争的理解

日俄战争的理解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日本与俄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冲突,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这场战争的背景复杂,双方势力的碰撞引发了激烈的战争。

本文将从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过程以及战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对日俄战争的理解。

战争爆发的原因日俄战争的爆发源于双方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

俄国在19世纪末逐渐扩张其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范围,而日本则希望通过扩张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来实现国家利益。

其中,俄国在华冈领海内港口的扩张以及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加强,激怒了日本。

此外,俄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也对日本构成了威胁。

因此,双方在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以及在远东地区利益的冲突促成了战争的爆发。

战争的过程战争在1904年2月8日爆发,双方在远东地区进行了陆海空三军的激烈战斗。

在海战中,日本海军凭借出色的战术和装备优势,击溃了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

陆地上,日本军队也展现出高效的组织和作战能力,成功占领了俄国在华冈领海的要点。

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在日本的全面努力下,于1905年签订了《朱函条约》,俄国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受到削弱,日本成为远东地区的霸主。

对东亚地区的影响日俄战争的结果对东亚地区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日本作为战胜国获得了远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其在亚洲的崛起也正式开始。

其次,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地位受到削弱,对俄国国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再者,日本的崛起也引发了其他亚洲国家对殖民主义的反抗,推动了东亚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总的来说,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东亚地区政治格局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综上所述,日俄战争是一场极具影响力的战争,其背后的历史原因、战争过程以及战争后对东亚地区的影响都是我们理解这场战争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日本和俄国在20世纪初的地缘政治影响,以及这场战争对东亚地区的深远意义。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

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原因1.日本地小资源少人多经常地震。

关东大地震几乎摧毁了东京。

占领中国后可往中国移民。

2.日本自古就有占有大陆,称霸世界的野心。

比如明朝时候的侵朝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3.因经济危机使日本国内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政府扩大军事开支和军火产业规模。

这样结果只能选择战争。

4.日本国内少壮派军人纳粹思想严重。

自行其是,擅自发动918事变。

5.30年代中国相对稳定,虽有国共相争。

但因为底子薄,经济发展较快。

日本国内却经济危机停滞不前。

日本当权者坐不住了,再这样发展下去日本就没机会了于是发动战争。

问题的提出作为研究抗日战争的学者,笔者常常会被人问起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小的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大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种种因素,以致我们常常不知如何才能简明扼要地加以回答。

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

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

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

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

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要回答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

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广东省高2021届一模 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高2021届一模 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高2021届一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題3 分,共48分。

1.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

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

这一变化A.延缓了先秦宗法制度的衰落B.模糊了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C.激化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D.促进了夷夏之间的民族交融2.十六国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变化。

例如,后赵政权有孝廉试经的制度;北魏孝明帝以考试选拔御史,参加者八百余人;北齐文宣帝以策试选三百人,参加者达二三千人。

上述材料表明十六国北朝时期A.君主权力有所强化B.九品中正制被废弃C.世族阶层已经没落D.儒学社会影响弱化3.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唐代则是“岁终为断”。

前者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后者则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

这反映了A.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B.粟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减C.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D.历法进行了大规模修订4.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终身服役。

明朝初期实行改革,政府停止给休工时期的工匠发放“薪米盐蔬”,但是“听其营生勿拘”。

这一变化A.顺应了“一条鞭法”的需求B.降低了工匠的生活水平C.促成了官营手工业的繁荣D.激发了社会生产的活力5.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组织成立的强学会是一个“京师高级官员俱乐部”,其成员来自军机处、总理衙门、内阁、翰林院等机构。

这表明A.维新派与守旧官僚合流B.维新派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C.变法成为朝野普遍共识D.统治集团有一定的自救意识6.清政府于1902年制定的新学制中,学段越高,“中学”课程的比重越小,如经学课时在蒙小学堂约占全部课时的1/6,到大学堂示范馆阶段剩下约1/36。

该学制反映出A.浓厚的殖民文化特征B.经世致用人才的培养C.中体西用思想被摒弃D.儒家正统地位的丧失7.1918年以后,知识界和报界积极关注劳工问题,他们改造劳工形象、开展劳工调查、组织劳工教育,并思考“劳工解放”的根本性问题,乃至要让劳工“成为世界的主人”。

日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日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日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日俄战争地区跨度极大,横跨整个西伯利亚,是非常有名的战争之一。

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日俄战争的原因,来欣赏一下吧。

日俄战争的原因为了争夺我国东北领土及矿产资源。

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

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

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日俄战争结果日俄战争结果是日本战胜了俄国,取得了日俄战争的最终胜利。

而由日俄战争结果导致的最为明显的事件则是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战争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俄国作为一个战败国,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使得俄国损失了很多的利益。

战争结束后,日本和俄国双方领导人在《朴茨茅斯和约》上签字,俄国同意了该条约上的所有内容。

第一条内容是有关对朝鲜的统治权,俄国同意日本在朝鲜地区享有多方面的利益,包括军事、政治以及经济;同时,俄国在东北地区的煤矿以及各种物资也通通都归日本所有;日本在朝鲜占有主导地位,只要是日本认为可实施的策略,俄国不能进行任何干涉。

《朴茨茅斯和约》第二条的内容则主要是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

日本在东北地区享有对煤矿的控制权,还包括铁路的使用权。

同时俄国还要将他之前所占领的库页岛割让一部分给日本。

而且在库页岛归属日本后,岛上之前所有归俄国管辖的公共物资及财产都归属于日本。

第三条内容则是关于军队驻扎的问题。

在铁路沿线,除了护卫兵以外,日本和俄国的军队都要撤离出中国东北地区,不再干预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且,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只能用于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不能服务于政治军事领域。

第四条内容,俄国在东北不能够再享有平均主义的权利,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所占领的地区,在日俄战争结束后都归日本所有。

日俄战争议和之原因浅析

日俄战争议和之原因浅析

日俄战争议和之原因浅析日俄战争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帝国主义战争。

1905年5月31日,日俄战争进入议和阶段。

促成日俄战争进行议和是种种复杂因素碰撞的结果,既有交战的双方各自自身原因,又与美、英、法、德四国的国家利益链条产生的国际关系有关。

标签:日俄战争议和;交战双方;各自因素;国际关系变化日俄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北进政策”和俄国帝国主义“远东政策”相抵牾、冲突的产物。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以俄国为首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日、俄两国的第一次交锋,以日本败落告终。

此后,日本把俄国当成了主要竞争对手,发展经济、扩军备战。

1900年,俄国趁中国义和团运动之机企图独占中国东北,实行“门户关闭”政策打破了东亚的政治均势,造成了新的矛盾。

日本和俄国因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而引起的矛盾经过十年累积终至无法调和,只能通过战争解决。

从帝国主义国际斗争的全局来看,日俄战争是国际帝国主义自19世纪末以来重新分割世界领土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交战双方虽只是日、俄两国,但美、英、法、德四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无不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卷入到了这场战争中去,对日俄战争的爆发起到推动作用,并影响了整个战争进程及结局。

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俄国在陆战和海战两战场均失败。

1905年3月,奉天会战结束后,日本却比战败的俄国更急于议和;1905年5月27—28日,俄国在对马海战中惨败,俄国也决定议和。

1905年5月31日,由于日、俄两国均不希望由欧洲列强出面进行调停,所以请了美国出面为议和进行斡旋。

促成日俄战争进行议和的原因是种种复杂因素碰撞的结果,既有交战的双方各自自身原因,又与由美、英、法、德四国的国家利益链条产生的国际关系有关。

一、战胜的日本急于议和之原因战争前期日本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但到了奉天会战后,日本却比战败的俄国更急于议和。

是因为日本“以国运相赌”来进行日俄战争,从日本自身经济资源和人力物力资资源来看,日本要长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是力不从心的。

浅析日俄战争与伊藤博文被刺的内在联系

浅析日俄战争与伊藤博文被刺的内在联系

知识文库 第06期22 浅析日俄战争与伊藤博文被刺的内在联系孙延鹏20世纪初期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此次战争的最后胜利。

日本的一系列侵略行为激起大批朝鲜爱国人士及民众的强烈憎恨,社会矛盾不断升级。

1909年日方重要代表人物伊藤博文,就并吞朝鲜一事与俄国官员在哈尔滨举行会谈时,朝鲜爱国人士安重根对其进行刺杀。

1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东北亚地区近代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也同样是日本帝国主义列强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是为了争相掠夺中国半岛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实际控制权,并在中国东北领土发动的帝国主义列强争霸战争。

1.1 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甲午战争后,日本长期奉行以侵略中国并吞朝鲜为目的的“大陆政策”。

起初日本的目标是控制朝鲜半岛,使朝鲜成为日本帝国的卫星国,但事实的情况是,日本并没有在甲午战后立即兼并朝鲜。

相反,允许朝鲜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是“大韩帝国”。

大韩帝国成立后,宫廷内部分化成亲日、亲俄两派,而亲俄派的势头逐步显现胜出态势,朝鲜国内不断展现出现排日情绪。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采取的政治以及外交政策、日本帝国主义政界精英、军事精英以及媒体舆论都表现出明显好战的倾向。

沙皇俄国开始推行的远东地区政策也存在弊端,在政治上从统治者到大臣都表现出很明显的缺乏远见和一致性策略的缺陷。

正是源于此种认识,从而也能够透过现象更加完善了对日本参展原因的借鉴,更有利于全面了解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对战争的未完成的理解。

正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的交织和利益权利的冲突,日俄战争几乎一触即发。

1.2 日俄战争结果及影响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的进行战争,并让当时与此事态紧密相关的国家,也就是中国和朝鲜保持中立态度,这给中国地区和朝鲜半岛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日本战胜俄国,战后签订的条约,其主要的内容有:沙皇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包括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方面的“利益”,同时也同意不妨碍或干扰日本对朝鲜的任何举措;沙皇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及其周边领海转移至日本政府;库页岛南部和俄罗斯南部到辽东半岛和附近所有岛屿的租借权将永远转让给日本;俄罗斯将从长春(宽城)转移到旅顺口铁路和所有分支机构,并将所有附属权利、财产和煤矿转让给日本政府等等。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岳麓版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5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岳麓版

课时规范练5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2021·广西5月模拟)1840年2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曾指令赴华全权大臣:“你们应记住,女王陛下政府不想为英国臣民获得不同样给予其他每个国家臣民的任何专有贸易特权。

”鸦片战争后,和这一认识直接有关的是( )A.美国攫取了在华领事裁判权B.英人享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C.清政府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D.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2.(2021·河南开封三模)1840年《悉尼商报》刊登文章称,鸦片交易“在过去和现在都在损害这个国家的合法商业,威胁到我们收入的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1850年纽约《商人杂志》发表文章说,“中国不能同时接受商品和毒品,因此,就英国而言,哪个工业应该受到鼓励?”材料主要反映出( )A.鸦片贸易造成了英国对华贸易逆差B.鸦片贸易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C.部分商人理性认识鸦片贸易的影响D.英国政府应大力提倡鸦片贸易3.(2021·福建福州三模)1850年,福州士绅要求将租住神光寺的英国传教士强行驱逐至城外。

福建巡抚徐继畬为免别生枝节,采用施压之法使英国传教士半年后自行搬迁;结果咸丰帝以未能及时整顿地方应办事件的理由将他解职。

这表明( )A.民意主导涉外事务B.反帝斗争日趋激烈C.官员问责形成惯例D.夷夏之防根深蒂固4.(2021·1月湖南适应性考试)1875—1894年,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

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

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B.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C.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D.清朝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5.(2021·四川成都三联)下面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大事年表。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传统朝贡体系解体B.外交制度全面转型C.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近代外交意识渐显6.(2021·山东济宁5月模拟)1860年,曾国藩上奏清廷表示“吾方以全力与粤匪相持,不宜再树大敌”,主张“俟该夷(英法)就抚”。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原因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原因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原因及背景分析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中国少数民族史姓名:金承志学号:2015010121【一】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

战后双方于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大陆政策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随着军事实力的上升,萌生对外侵略的野心,并企图在对外扩张中找出路。

为此制定了以中国味中心的“大陆政策”。

明治维新后日本由被侵略者成为侵略者,这说明资本制度的侵略性、扩张性。

也说明了明治维新使日本独立、富强起来。

这里是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我国也仿效过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一次重要变革---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也是从政治,经济,教育军事这几个方面展开的,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2、国际环境:欧美列强纵容、默许日本侵略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

对于日本的侵略行径,列强处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均采取了纵容默许的态度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3、朝鲜1894东学堂起义——机会公元1894年在朝鲜境内爆发了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

朝鲜政府向清政府寻求援助,于是给了日本可趁之机,日本也借机派兵朝鲜,但是起义平息后日本却不撤兵,还不断挑衅清军。

比较日俄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

比较日俄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

比较日俄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日俄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两次战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战争地点:都是发生在远东地区。

2,战争规模:都是一场局部战争。

3,主要战场:主要参战国都是在别国领土上展开战争。

日俄战争双方为俄国和日本,但是主战场在中国东北;抗美援朝战争主要参加双方和中国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朝韩双方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是战场却是在朝鲜半岛。

4,爆发目的相似:都是对他国内政的一种干涉。

日俄爆发战争是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以及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而美国参与朝鲜战争阻止朝鲜人民军南下统一则是为了维护其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5,战争方式相似:都是海陆并进,海军和陆军协同作战。

日俄发生的战争不光有陆战,还有海战。

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必说,美国海军策动了著名的仁川登陆,以及派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

6,战争双方国家类似:都是东方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和西方国家(一个是俄国,一个是美国)发生的战争,而且结果都是以东方国家的胜利而结束。

区别:1,战争性质不同: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发生在日,俄两大帝国主义国家。

抗美援朝战争于美国一方来说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而对于中国来说是反侵略战争。

2,战争时间不同:日俄战争发生于1904-1905年,20世纪初。

朝鲜战争则发生于1950-1953年,二十世纪中叶。

3,发生地点不同:日俄战争主要发生在中国东北;抗美援朝战争主要发生在朝鲜半岛。

4,交战双方国家不同:日俄战争双方只有日本和俄国;抗美援朝战争双方为中国朝鲜以及韩国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5,背景不同:日俄战争:日俄两国既定的侵略政策的矛盾决定了日俄战争的历史必然性(一)日俄战争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

(二)俄国在远东奉行的霸权政策与日本发生冲突(三)英日同盟给了日本极大的国际支持。

抗美援朝战争:(一)朝鲜半岛的分裂(二)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三)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四)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6,战争原因不同:日俄战争:(一)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对华侵略的加紧(二)日本的“大陆政策"和对俄战争准备(三)战前的形势:到1902年春,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俄战争的原因有什么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

不过这场战争就整个世界局势而言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日俄战争的原因,希望你喜欢。

日俄战争的原因1900年,中国北方闹起了一股暴力排外的运动,史称“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是好是坏,在此暂不评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义和团运动中,驻黑龙江清军对俄军态度强硬,俄军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

注意:是俄军,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

从1900年至1905年,持续占领了五年之久。

注意:是俄军,持续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五年”之久。

1904年,日本在征得清政府的同意之后,出兵到东北,发动了“日俄战争”。

注意:是“征得清政府同意”之后。

这一点,和青年朋友的历史认知有悖。

但是,它是事实。

不但这一点是事实,而且清军还派兵支援日军、共同抗击俄军。

闻所未闻吧?这些,都是事实。

经过一年半的战斗,在战死十万名日本兵之后,日本打胜了俄国。

日本军队将俄国军队从中国东北驱赶出去之后,日本将东北99%的土地,归还给了大清国。

注意:在这里,日本将它所收复的99%的东北土地,归还了大清国。

这个历史事实,与许多青年的认知相悖,但是,它是事实,铁的事实。

日本为什么要这样做?日本是活雷锋吗?日本当然不是活雷锋。

俄军败退之后,1905年,日本约了清政府,在北京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谈判之后,清、日两国签订了一份《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在这个附约里面,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以下几项主要的主权,以作为日本从东北撤军的条件,在日本方面,则视为此次出兵抗俄的政治报酬:1、割让旅顺、大连两处租借地;2、割让南满铁路的经营权以及沿线的林产、矿产;3、允许日本在南满铁路两侧驻军。

依据这个条约,日本开始派人接管南满铁路、移民旅顺、大连,并且派了一支部队、进驻南满铁路两侧,这支部队,就叫做“关东军”,驻扎的依据是《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理由是“保护日侨”。

换言之,日本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已经在中国东北,驻扎了二十六年,而且在这二十六年当中,关东军无论与张家父子,还是与东北的中国居民,基本上都保持了相安无事。

这个事实,也与我们青年的历史认知相悖,可是,它又是事实。

这就是旅顺、大连、南满铁路、林矿产主权流失的简要经过,以及“关东军”的来历。

事后,绝大多数中国人责备清政府“卖国”。

但是事实上,当年在东北全境被俄国侵占的情况下,清政府只有以下的几项选择:选项一、任由俄国侵占,奋发图强,期望有朝一日,与俄国决战,收复东北。

(评:这个选项并非不可行,但是遥遥无期)选项二、同意日本军队驱赶俄军,但是,不给日本报酬。

(评:日本打仗死了十万条人命,奢望它不要报酬,是不现实的) 选项三、同意日本军队驱赶俄军,但是事后不与日本交涉,任由日本替代俄国、侵占东北全境。

(评:这个选项没有意义,只是换了一个侵略者)选项四、同意日本军队驱赶俄军,事后收复东北全境,然后割让小部分土地和主权,作为给日本的报酬。

冷静思考之下,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已经发生的历史,是清政府在当年所能选择的最佳方案、也是在木已成舟、米已成炊的历史条件下、符合当时大清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其他三个选择,都比这个选择更坏。

这就是为什么清政府甘愿签署《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向日本割让小部分主权的原因。

因为,当时只能这样办,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中、日两国在20世纪的大打出手,归根结底,就是根源于这个条约、根源于日本依据这个条约,向旅顺、大连、南满铁路两侧移民、并开始“经营满洲”。

而日本这个“经营满洲”的殖民行为,与中国后来突然兴起的民族主义,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浩如烟海的史料显示:国民政府从发动北伐开始,就喊出了“收回东北一切主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民族主义激进口号,尤其是强行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成功,使国民政府斗志变得更加昂扬,在冒进的路上一路狂奔。

不料,在东北,国民政府碰到了日本这只硬钉子,结果,出事了。

国民政府认为那些都是不平等条约,必须要废除。

而日本则拿二十六年前的日俄战争说事,它指责中国忘恩负义、不守信用。

中、日两国交恶的历史,就从这场“鸡同鸭讲”的争辩中,步步激化。

国民政府“铁腕救国”,在民族道义上,对不对?当然对。

但是,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这样做,是否符合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则未必。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我写史的态度,是“只讲事实,不讲道理”。

谁对谁错。

读者可以自己去评判。

我只负责还原事实。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爆发的主要历史背景和缘由。

当然,要求我在这篇短短的介绍文里面,作充分的史料列举和论证,是不现实的,否则,我也不需要花两年时间、写一本20万字篇幅的书。

拙作《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对这一切,讲得十分详细。

当然,有的人不读书,只骂人。

他要这样才痛快。

也就随他了。

西方人有一句话:it is never wrong to tell the truth。

意思是:只要讲的是事实,则永远都是对的。

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如果要再具体一些,那么就是在辽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

在1904年的时候俄国曾经向我国海军部建议过将所有的舰队都送到内港中,并且表示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让旅顺付出代价。

然而即使中国按照俄国所说的做了,旅顺还是没能逃脱被作为战场的命运。

日本很快就向旅顺大连方面进攻,并在海岸上袭击了俄国的军舰,这也是双方战争的开端。

作为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旅顺很快就变得生灵涂炭,财产被两国军队洗劫一空,工厂因此而受损,房屋也全部被摧毁,就连寺庙都不能幸免于难,流离失所的百姓很快就达到了十几万,其中千万个普通群众被他们当做了间谍残酷的杀死,在这场战争中类似这样的主要战场还有许多。

中国因为清政府的无能而遭受了无妄之灾,损失惨重。

日俄战争日本赢了中国人高兴的原因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保持中立,而实际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般百姓,鉴于沙俄对东北的侵占和不按期撤兵,是倾向日本一边的。

正如吴玉章所说:“人们对沙俄的痛恨,还把同情寄予日本方面,听到日本方面打了胜仗,大家都很高兴。

”王芸生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中国久受俄人凌虐,故当日俄战争期中,一般皆怀兄弟急难之义,虽云中立,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均为日本之助。

”作为政府官员的袁世凯也是这样,他表面中立,实则偏向日本,而且还为日本提供一些人员方面的支持,如派吴佩孚与日本情报人员一起,深入东北地区,为日本收集情报等。

中国税关之新设。

凡满洲陆路输入外国货物,须征之某输入税,宜于国境地方及内地重要都府新设税关。

教育机关之新设。

欲图人民知识之发达,宜于各都市新设学堂,授以外国语及普通教育,渐次进于高等教育。

袁世凯的东北政策,实际上是他对东北全面进行改革的方案,包括东北地区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的改革,全面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即全面推行新政,将早期现代化拓展至东北地区,以和内地相一致;还包括开放东北,正确处理和外国的关系等。

袁世凯改革东北的方案,对于在东北推行新政,加强对东北的治理、建设,以改变东北的落后面貌,巩固东北的国防,抵制外国对东北的侵略,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个改革方案,是面对沙俄对东北侵占即将结束而提出来的,因此是非常及时的。

袁世凯改革东北的方案,由于沙俄没有如期撤兵和随后的日俄战争爆发而没有能够实现,但它却是全面改革东北的先声,对以后的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俄战争爆发后,清政府由于自身的软弱和无奈,不得不选择了局外中立。

局外中立是袁世凯提出和具体负责实施的。

这在当时来说也是出于无奈,不过即便局外中立,也需要一定的实力准备,正如袁世凯所说,“就我现在情事而论,不得不谨守局外,然公法局外之例,以遣兵防边,不许客兵借境为要义。

防之不力,守局立隳,不但人之溃卒,我之土匪,必须认真防堵,而两大抅兵,逼处堂奥,变幻叵测,亦不得不预筹地步”。

他在给清廷提出的局外中立国所负责任要点中有这样一条:“局外者,不得允战国借境攻敌,如无力阻止,亦为背局外之责,敌国即可引兵入境,自行抵御。

”袁世凯将北洋新军开赴战区,严守中立区域,密切注视着战局的发展变化。

不过清政府的中立,是有着原则性的前提条件并向各国严正声明的,即“东三省疆土权力,无论两国胜负,仍皈中国自主,不得占据”。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即清末袁世凯对日本的认识问题。

袁世凯在任职于朝鲜12年的主要使命,即秉承李鸿章和清廷的意旨,维护中、朝传统宗藩关系,抵制日本和其他列强向朝鲜的渗透。

袁世凯在完成这一使命时有得有失,但总体上说他对日本是有着一定认识的,对日本的抵制是非常明显的。

1882年,袁世凯参加了平定朝鲜“壬午兵变”的军事行动。

1884年,袁世凯又亲自指挥中国军队平定了“甲申政变”,粉碎了日本扶持开化党颠覆政府脱离中国的企图。

正因为如此,甲申事变后中、日两国谈判,日本代表提出要对袁世凯进行严惩。

袁世凯在任职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期间对朝鲜的积极经营,促使中朝贸易额激增,1885-1893年间竟增长了6倍多,而同一时期的日朝贸易额仅增长2倍。

日本人惊呼,“我国商人与中国商人在朝鲜的竞争优势已失,朝鲜大量的商业利益从我国商人手中转向中国”。

这对野心勃勃要侵占朝鲜的日本来说是决不甘心的,终于在1894年发动侵朝侵华的中日战争,打败中国,吞并朝鲜。

而袁世凯由于对日本侵略的抵制和对中国权益的维护而被日本视为仇敌,日本政府“以执政亲中国,疑朝鲜拒日,皆中国驻朝总办袁世凯所为,殊怨袁”,对袁世凯“憾之刺骨,百般排陷之”。

然而,日本是不以占领朝鲜为满足的,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侵占中国,而侵占中国首先要占领中国东北。

早在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山县有朋就抛出《外交政略论》,提出主权线和利益线的新概念,“何谓主权线,即国家的疆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与我国主权线安危相系的相关地区”;“我国利益线的焦点有三,即朝鲜、西伯利亚铁道和中央亚细亚是也”。

侵略中国和朝鲜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对外扩张的既定目标,山县把朝鲜和中国作为日本利益线的焦点,只不过进一步确认日本政府的国策而已。

沙俄利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单独出兵中国东北,与日本向这一地区的扩张是相抵触的,日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日俄战争的爆发。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保持中立,而实际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般百姓,鉴于沙俄对东北的侵占和不按期撤兵,是倾向日本一边的。

正如吴玉章所说:“人们对沙俄的痛恨,还把同情寄予日本方面,听到日本方面打了胜仗,大家都很高兴。

”王芸生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中国久受俄人凌虐,故当日俄战争期中,一般皆怀兄弟急难之义,虽云中立,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均为日本之助。

”作为政府官员的袁世凯也是这样,他表面中立,实则偏向日本,而且还为日本提供一些人员方面的支持,如派吴佩孚与日本情报人员一起,深入东北地区,为日本收集情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