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与中国立宪运动

合集下载

清末“预备立宪”运动评析

清末“预备立宪”运动评析

清末“预备立宪”运动评析文章对清末的“预备立宪”进行了评析。

认为,在列强的打击下,清政府为挽救自身危亡,自上而下地发动了一场“预备立宪”运动。

这场运动首先从改革官制以为立宪基础开始,发展到把政府权力纳入制度化轨道的《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宣布设立资政院与咨议局;进而,正式出台了《重大信条十九条》等步步推进的三个阶段。

但缓慢地立宪已无法适应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这场持续七年时间的“预备立宪”运动以最终失败而告终。

标签: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政治现代化;历程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为挽救自身危亡,自上而下地发起了一场“预备立宪”运动,开启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政治现代化的先河。

这场运动的实质,就是根据西方三权分立的原则,以定宪法、开国会为核心,实现从中国社会的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向现代民主制度的过渡。

但是,伴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历史重新翻开了新的一页,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以失败而告终。

一清末“预备立宪”运动是清政府实行新政的一个重要成果。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虽然给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一次巨大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一次历史契机。

正如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所指出的,清政府战后被迫与11个西方列强所签订的《庚子协定》使清政府中那部分最排外的顽固派人士坚信,时下的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性改革,它也成为开始改革的标志。

[1]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第一道变法上谕,称:“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2]此后,伴随着清王朝一系列政治、行政、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改革措施的陆续颁布与实施,清王朝“在它的最后十年中,可能是1949年前一百五十年或二百年内中国出现的最有力的政府和最有生气的社会。

”[3]正规地说起来,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运动,是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才正式启动的,它具有广阔的国际背景。

这场日俄西方列强在中国本土厮杀的、以控制中国东北三省和朝鲜半岛为目的的战争,最终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果对于中国的政局影响极大。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1901年4月,清政府宣布成 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 政的中枢机构,任命奕劻、 李鸿章、荣禄、 王文韶、 鹿传霖、昆冈、瞿鸿禨为督 办政务大臣,张之洞、刘坤 一为参与大臣。 1901年7月,刘、张会衔连 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育才兴学、整顿中法、吸 收西法),系统提出兴学校、 练新军、奖励工商实业、减 冗员等内容,成为清廷变法 的蓝本。
治。……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晚 近之学西学者,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 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着(内外臣工)各
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
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
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五、社会改革
允许满汉) 六、其他改革 革新供米制度,发展铁路建设(1901.6) 命令草拟商法(1901.12) 各省征收烟酒税(1903.12) 减少宫廷费用(1903.12) 设立难民营收留流浪者和失业者(1905.6)
3、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第一,首先表现在数量方面的激增。据不完 全统计,1872-1900的30年间,民族 资本主义工矿企业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厂 家有156个,资本总额5000万元;而 1901-1910的10年间,新设厂家340 个,资本总额1亿多元,无论是企业数目 还是资本总额,这10年超过前30年的一 倍以上。速度明显加快了。
材料一:太后哭罢,复自诉沿途苦况,谓连日奔 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 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 已,采秫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 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 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殊不可耐。 尔看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即皇帝亦甚辛苦。今 至此,已两日不得食,腹馁殊甚。

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

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

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1901年至1905年的“新政”未能给清朝统治带来暂时的稳定。

日俄战争后,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普遍认为,日本能够战胜俄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实行了立宪制度。

从而,他们更加卖力地鼓吹立宪,并以积极运动政府有关当道。

而在统治集团内部,以洋务官僚和驻外公使为主的一些人,也就此提出了“立宪”的要求和建议。

此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激荡不已,群众自发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清政府感到越来越难以驾驭局势,于是以“预备立宪”来对付立宪舆论和革命浪潮。

1905年,清政府宣布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以作“立宪”准备。

五大臣于年底成行,分赴日本和欧美国家,次年夏秋之交先后归国,载泽、端方等多次被召见。

他们向西太后力陈实行立宪有巩固皇位、减轻外患、消弭内乱三大好处。

还献策说,立宪究竟何时实行,怎样实行,可从容计议;只要先定下立宪的“国是”,就能够安抚立宪派,稳定大局。

若继续狐疑,就会使希望立宪的人们失望,甚至“激成异端邪说,紊乱法纪”。

经过亲贵重臣的一番争论,清政府于1906年9月1日正式颁布了“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

在这道上谕中,清政府承认,“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而中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险,忧患迫切”;所以“非广求知识,更订法制”不可。

它宣布预备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行宪政,首要任务是改革官制,厘订法律,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

“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

在此期间,天下臣民要“各明忠君爱国之义”,“尊崇秩序,保守平和以预储养成立宪国民之资格”。

这道上谕,确立了实行立宪的基本国策,清政府由此进入预备立宪时期,即宪政改革时期。

但上谕所定原则,说明执政者对政权的开放极为有限。

君主立宪思潮

君主立宪思潮

君主立宪思潮君立立宪思潮是盛行于20世纪初年的一股影响巨大的社会思潮,它所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和要求。

(一)君主立宪思潮之所以在20世纪初年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从它产生的社会基础来说,它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部分化的产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内部逐渐分化为民族资本上层和中下层。

他们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但是,上层与封建势力有较密切的联系,希望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君主立宪,以便同封建贵族平分政权。

因此,20世纪初年,伴随着以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为基本内容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迅猛发展,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君主立宪思想也逐步兴盛起来。

从思想渊源来说,君主立宪思潮又是戊戌维新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在上清帝各书中,先后提出过选议郎、设议院、国事由国会议行的主张。

梁启超、严复等维新志士也曾礼赞西方的民主政治。

这些都为后来的立宪思想所继承。

但是,由于戊戌维新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很少有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戊戌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等只是一些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君主立宪的思想,他们所提出的一些带有君主立宪色彩的主张既没有得到发挥,也没有加以坚持。

康有为所说的“上下议院”,并不具备西方资产阶级权力机构的职能,而只是封建政权的一个咨询机构。

相反,他们大都认为在中国设立议院尚非其时,遽开议院,必然自取大乱。

这些都说明戊戌维新思潮与君主立宪思潮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思潮,二者虽然有某种继承关系,但在戊戌时期,君主立宪思想充其量不过刚刚发端而已。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君主立宪思潮之所以在20世纪初年逐步兴盛,与当时政局的发展变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为了保住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于1901年被迫宣布实行所谓新政,接过了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提出的思想主张,从而正式确认了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给维新派以极大的鼓舞,为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向立宪思想的转化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于是从1901年到1903年间,各种进步报刊再度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立宪派活动——精选推荐

立宪派活动——精选推荐

立宪派活动一、立宪思潮的涌动1,“吾国立宪之主因,发生于外者,为日俄战争;其发生于内者,则革命论之流行”(黄种人与白种人;专制与立宪)2,代表:康、梁、张謇3,1904-1905立宪思潮博兴:外康、梁等宣传;内部开明官僚,“颁布立宪之意”李盛铎(驻日公使)、“仿英、德、日本之制,定为立宪政体之国”孙宝琦(驻法),张之洞、袁世凯。

4,1905年五大臣出洋:载泽、尚其亨、李盛铎,日、英、法、比四国;戴鸿慈、端方,正式考察美、德、奥、俄、意五国,以美、德、俄为重点。

结论:美法民主共和政体,不能仿效;英虚君立宪,不可取;俄正转型,可借鉴;日德君权至上,最可取法(日)――决定立宪(预备)“中国非立宪不可,而速立宪又不可”二、预备立宪(官制入手)1,中央官制:责任内阁与军机处;13部院15名长官,满族7,蒙古1,汉族72,地方官制流产(司法独立,增易佐治各员以为地方自治基础)3,1907年再派大臣考察,汪大燮(14种)、李家驹(宪政书5种)、于式枚英、日、德,决定按日本模式具体运作。

三、立宪团体:1,预备立宪公会(江浙):郑孝胥、张謇、汤寿潜,1906,10-12月成立,“使绅民明晰国政以预备立宪”(诏书)立名,宗旨“发愤为学,合群进化”;成员基础:绅商活动以筹办宪政为中心:出版书刊,宣传宪政知识(《预备立宪公会报》、《宪志日刊》;《公民必读》,《地方自治纲要》,《地方行政制度》,《资议局章程讲义》,《日本宪法解》,《选举法要论》);开办法政讲习所,培养宪政人才(地方自治知识,法律);编纂商法,促成政府颁布商法;推动地方自治的进行与资议局的筹办;参与国会请愿运动。

2,帝国宪政会康梁:保皇会到帝国宪政会成立(1906,10-1907,3)梁启超:政闻社;1907,10-1908,7,国内外均受制杨度:宪政讲习所到宪政公会(1908,6)入官场四、国会请愿运动1,“期以五年,改行立宪政体”-驻外使臣2,五大臣:10-15年,15-20年3,1907年请愿,二三年内开国会4,9年预备,1908《钦定宪法大纲》5,1907年资政院和资议局6,国会请愿:1909,10-1910,1遭婉拒;6月,遭严拒;10月,缩短3年;1911,1,高压――立宪政党7,皇族内阁。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

13撰文/仇晓丽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清末立宪运动是清王朝在民族危急关头的自救行为,资政院是在其影响下的直接产物。

资政院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会性质的机构,标志着中国开始由人治向宪治的迈进。

资政院设立的历史背景随着西方列强侵华进程的加快,帝国主义与中国大众、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中国面临着大变局。

清王朝为了徐图自强开始睁眼看世界,逐步经历了从西技到西政的学习。

在这期间,立宪思潮也在中国发展了起来。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王朝深受触动。

1898年6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起了长达100多天的维新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此次变法在短短一百天内颁行诏令高达上百封,但很少涉及政治层面,政策执行力也较差。

此次运动中康梁也制定了开国会、定宪法的方针,但方针并未实行。

但以立宪思潮救亡的想法在我国显露头角。

因而“中国的立宪运动始于戊戌”。

1901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为躲避战乱一路西逃,在西逃中假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了一道谕旨:“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变法,现在议和,一切政事由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着中央大臣各抒己见,限两月内条议以闻”。

4月,清朝成立了新政的领导机关——督办政务处。

慈禧随后实施新政,但内容基本上延续了戊戌变法时的举措。

显然慈禧的新政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需求,故国内有识之士纷纷著书立说,要求在政治上进行一些改革。

康、梁等知识分子纷纷倡导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总之,君主立宪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发展起来。

1904年日俄战争使君主立宪思潮上升到了高潮。

日本的胜利给了国人巨大的震动,这无疑是“白种优越论”的破产,更体现了日本建立的立宪新政体优于俄国的封建政体。

故“日以立宪胜,俄以专制败”的语调在中国知识分子上层流行起来,这就推动了国人希冀通过立宪来挽救危亡,逐步形成了全国性的运动,立宪派和立宪团体也发展起来。

14清朝为了挽救危亡,特意学习西方政治改革,但始终不得其要旨。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战争定义日俄战争是指1904-1905年间(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疯狂推行其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

这样,就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

《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满,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后中国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

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

而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取代俄国在东北的地位。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沙俄乘机出兵占领东北全境,企图据为己有,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

日本借机与英国订立反俄军事同盟,要求俄国撤出在中国东北的占领军,双方谈判没有结果。

日本便依仗英国的军事支持和英美等国的经济援助,于1904年2月8日派遣海军偷袭停泊在旅顺港外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并击沉在朝鲜仁川的俄国军舰。

日俄两国遂于2月10日同时宣战。

战争经过其时,日本现役兵员13个师,20余万人,海军舰只152艘。

俄国实力远较日本强大。

但俄国陆军精锐集中于西部边境,驻扎远东俄军仅4个师,12万人,海军分布于太平洋、波罗的海和黑海而且舰龄较老,战斗力弱。

沙俄兵力分散,交通运输不便,如调集重兵来远东作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利在推迟决战。

日本则力图一举夺取日本海和黄海的制海权,利在速战速决。

2月,日本黑木第一军6万人,在仁川登陆,迅速北上,5月初强渡鸭绿江,击败沙俄沿江守军3万余人,攻入中国境内。

占领重要据点九连城、凤凰城,取得对俄陆上作战的第一个胜利。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1901——1911)一、背景1、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1902至1903年,英、美、日等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取得免征厘金、增开商埠、扩大内河航行等一系列新的特权。

为外国资本家对华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

日俄战争(1904—1905):《朴茨矛斯条约》规定俄国将旅大租借地、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南满条路)及其他相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2.义和团运动3.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5.来自西方的变革压力列强也要求清政府实行某些新政,因为一个顽固守旧的政府是不利于它们的“以华治华”方针的,而仿行西方的新政,在本质上就是按照它们的需要来改造中国,去掉那些不便于它们在华扩张的制度,建立起适合它们扩张的制度,二、内容(一)清末新政:1901——19051.目的: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的统治;2.内容:①经济:奖励实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商法;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②教育:废科举,办学堂(高等学堂、中小学堂、女子学堂、各类职业技术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行新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③军事:建立练兵处,编练新军;铁良和袁世凯在北京训练八旗兵军制改革的意义:1、一支与旧式军队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军队开始具备了基础。

有知识的军事学堂毕业生于军事留学生排斥与取代了旧式军官而成为军队的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军官制度的基础。

2、大量军事学堂的建立与军事留学浪潮,为清末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掌握了近代军事指挥艺术,具有专门技术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的前途提供了人才的保证。

3、军事改革,从根本上对中国社会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有所冲击。

晚清预备立宪

晚清预备立宪
督抚可奏请皇帝解散谘议局。
谘议局向督抚行文用“呈”, 督抚对谘议局则用“令”。 凡谘议局议决事项,“呈候督抚 公布施行”;督抚对谘议局议决事项 认为不可行,可“交令谘议局复议”; 谘议局议事内容、开会闭会,均根据 督抚的命令。
谘议局对于督抚侵权 或违背法律等事,得呈请 资政院核办
资政院议员钦选者包括:
“时至今日,惟有仿行宪政,大 权统之朝廷,庶政公之舆论,以立国 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 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饬空 文。……待数十年之后,规模粗具, 查看情形,参用各国之成法,妥议立 宪实行之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 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著各省将 军督抚晓谕士庶人等,尊崇秩序,保 守和平,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
徐世昌反对: “逐渐变更之法,已行之有年, 而初无成效。盖国民之观念不变, 其精神亦无由变,是惟大变,乃所 以发起全国之精神也。”
孙家鼐又以国民之程度不及为词: 若遽而立宪, “则恐无益,而适为历阶”。 “仍宜慎之又慎乃可”。
张百煕反驳: “国民程度,全在上之劝导。今上 无法以高其程度,而日俟国民程度高 乃立宪法,此永不能必之事也。与其 俟程度高而后立宪法,何如先预备立 宪而徐施诱导”。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宪政编查馆说: “夫宪法者,国家之根本大 法也,为君民所共守,自天子以 至庶人,皆为率循,不容逾越。”
正文是“君上大权”
附“臣民权利义务”,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 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
“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 干涉” 重大国际关系事项,“由君 上亲裁,不得付议院议决”
三、“预备立宪”的内容
成立宪政编查馆 该馆在工作近四年的时间 里,为筹备立宪作了大量的基 础工作起草宪法及起草或核议 各项法律、章程、制度,约有 近三十项。

清末立宪派为何发起国会请愿运动,其结果如何?

清末立宪派为何发起国会请愿运动,其结果如何?

清末立宪派为何发起国会请愿运动,其结果如何?本文导读:1901年,清朝统治者为挽救危亡局势,实行改革,史称“清末新政”,内容包括改革中央官制、地方自治、改良司法、整顿财政、教育改革等,力度空前。

而随着这些措施的施行,问题逐渐集中到根本的政治体制改革上,立宪的呼声渐高。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立宪派将其视为“立宪国对专制国的胜利”,全国上下欢欣鼓舞,急切施行立宪。

之后,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并于1906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立宪派要求清廷切实立宪,从而实现自己的参政要求;而清廷则集中于官制改革,对立宪派的主张并不回应。

立宪派以“开国会”为立宪的第一要务,为敦促清政府推动立宪,立宪派遂采取了旷日持久的“国会请愿运动”,意图从上到下推动清政府进行立宪。

随后各地成立一些宪政公会,各省出现一些国会请愿运动,但这只是全国性的国会请愿运动的先声,并没有掀起较大的反响。

作为应对,1908年清廷颁布《宪法大纲》《议院选举法要领》等文件,规定“以九年为期”设立议院,以地方设咨议局,中央设资政院对立宪派暂时搪塞。

1909年各地成立咨议局后,反而给各地立宪势力以合法的联络环境,于是全国性的国会请愿运动随即展开,并于1910年内进行了四次规模较大的请愿运动。

清廷先是以好言相劝,但拒不接受请愿代表“即开国会”的要求。

至第三次请愿运动后,立宪派并联合各地督抚向清廷施压,清廷承诺将预备期限缩短三年,在宣统五年(1913)召开国会,并为筹备预备事宜,先设立责任内阁。

面对着这种“模棱两可“的请愿结果,立宪派内部意见分化,有认为目的达到了的,有人则要求继续请愿。

随后以东三省为中心又发动了第四次请愿运动,但这一次清廷拒不接受要求,并以武力驱赶请愿人员,运动遂偃旗息鼓,不复振起。

历史的发展难以预料,就在有些立宪派坐等清廷缓开国会时,1911年5月8日,清朝廷组成以奕劻为首的“皇族内阁”,内阁成员共13人,9人为满蒙贵族,其中7人是皇族。

1949年以前的中国近代宪政史回顾与反思(一)

1949年以前的中国近代宪政史回顾与反思(一)

1949 年以前的中国近代宪政史回顾与反思(一) > [宪政读书笔记 导言 风云激荡的二十世纪已然成为历史,上一世纪是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发 生剧烈动荡与深刻变化的一个世纪,而其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上世纪前 半叶数度与宪政民主失之交臂,以至于整个民族在后半叶付出极其惨重的 代价!早在清王朝末期,即十九世纪末,从体制内到体制外,都涌现出一 大批志士仁人,他们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前仆后 继,牺牲奋斗。

中国是亚洲地区最早建立起共和国的国家。

从上世纪初至今,中国共产生过 13 部宪法草案和宪法。

然而时至今日,除台湾和港澳少数地区率先实行宪政民主制外,广大 的中国大陆地区人民依旧徘徊在宪政的大门之外,与世界潮流相隔绝。

沉思百年中国行宪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争,当有益于未来的中 国宪政转型与宪政政体的最终实现。

须加以说明的是,笔者并非法律及历史学界专业人士,在此仅就笔者 阅读到的有关资料,作一梳理介绍,并加以自己的认识,亦为时间不充裕 的网友了解这一段历史提供便利。

由于个人学识和掌握的资料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方家 指正。

据陈奎德先生,1949 年以前,中国曾先后产生过七部宪法及宪法草案 1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1908 2 辛亥革命南北议和产生的《临时约法》1912 年 3 月 11 日 3 袁世凯主导的《天坛宪草》1913 年 10 月 30 日 4《曹鲲宪法》1923 年 5 蒋介石主导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 年 6《五五宪草》1936 年 5 月 5 日 7《中华民国宪法》1946 年 12 月 25 日,以下简称《民国宪法》 以下将主要以此为线索,分述其产生背景和要义,总结各阶段之经验 教训。

一、清末预备立宪与《钦定宪法大纲》 清末预备立宪,是伴随着辛亥革命之前的晚清十年新政,由体制内外 一批矢志改革、锐意图强的立宪派极力促成的一次得到统治者认可的、自 上而下的和平宪制变革。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1906年下诏预备立宪
1907年预备立宪公会
立宪运动的过程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1909年咨议局选举
1910年资政院开院礼 1911年任命内阁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7月16日,清政府正式打出“仿行宪政”旗号,发布上谕, “派载泽、端方等分东西洋考察政治”。直陈朝廷的难局:“方 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 兴„„兹特简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随带人员,分赴东 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由于受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影响,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名单稍有 调整,并分两路:载泽、尚其亨、李圣铎前往日本、英国、法国、 比利时;戴鸿慈、端方前往美国、德国、奥匈、俄国、意大利。 而其随员中,大都是后来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大腕儿,诸如施肇基、 夏曾佑、熊希龄、伍光建等等。考察政治大臣出访约半年,考察 了14个国家。其间参观议院、行政机关、学校、监狱、工厂、农 场、银行、商会、邮局乃至博物馆、戏院、浴池、教会、动植物 园等,拜会政治家、学者听讲宪政原理,调查各项政治制度,搜 集各类图书和参考资料等。
第一部分:正文“君上大权”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 而未奉 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4.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 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 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5.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 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6.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 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 预。 7.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 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新政的影响与革命的兴起 廢除科舉考試
士子原有出路中斷
(從軍)
練新軍
新階層: 士兵
(出身較好,有較高文化,易接受新思想)
新階層:軍官
(在日本軍事學校留學,接受革命思潮)
新政
官派赴日留學
新階層:留學生
(受日本戰勝俄國強烈刺激,民族主義高漲,轉而排滿)
在中央機構中增加滿人權力 謀求削弱地方督撫權力
各省大員(督撫)不滿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1901-1911)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迫于列强压力,列强需要清变法;侵略中国的需要,洋人朝廷需要采
原因:取一些调整延续统治,新政的整个精神是赋予中国政治更强的买办性;同时,练兵筹饷则是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机构 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巩固统治,新军阀的产生) 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真改革” 从背景、动机看,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下,清政府无法维持旧统治,出于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主动推行新政,有其真的因素。 从内容看,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官制、修刑律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范 围很广,很多戊戌变法的措施得到实现。 从结果看,新政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影响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 变法,尤其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了实践;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从内阁成员名单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年,清廷谕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 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侍郎绍英分赴东 西洋各国(日、英、法、比和美、德、俄、意、奥等国)考察政 治。在考察中,考察团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用心。……最后, 在立宪问题上,清廷采取了师仿德日的政体模式。

国会请愿运动的历史故事

国会请愿运动的历史故事

国会请愿运动的历史故事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推行新政,资产阶级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也积极行动起来,重新议论起开国会、立宪法的问题。

他们认为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改良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组织,开国会、立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只有这样,才能安上全下,即缓和阶级矛盾,消弭革命,抵御外侮,争得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使本阶层获得参政的权益,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

这样,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就成了这一时期改良派的政治纲领及其活动的中心内容,故改良派也被称立宪派。

为此,他们开展了一场延续八九年之久的立宪运动。

立宪派又分为海外和国内两个部分。

海外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

戊戌变法失败,他们受清政府通缉,成为国事要犯,在国内无立足之地,逃往国外,在华侨中建立保皇会,宣传保皇、立宪,反对革命,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影响。

这部分人也被称为保皇派。

国内以较大的商办企业主、商办路、矿公司的主持人以及与他们在政治、经济上有联系的知名人士为代表,如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的主办人张謇、浙江铁路公司总理汤寿潜、湖北铁路协会首脑汤化龙、首倡湖南铁路股东会的谭延?等,都是立宪派里声名显赫的人物。

同身居国外的立宪派比较,他们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实力,是国内立宪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立宪运动的酝酿,起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

这一年,广西会党举起了反清义旗,同时又先后发生了拒俄、拒法运动和《苏报》案事件,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在此形势下,立宪之说以起。

接着,日俄战争和三十一年的俄国革命,又给立宪派的要求提供了最新的例证。

从此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

在立宪派的鼓动下,一部分汉族官僚出于同满洲贵族争夺权力的目的,也先后向清廷奏请立宪;他们并不属于立宪派,但其活动却壮大了立宪运动的声势。

从此,立宪运动也就从酝酿逐渐进入实行的阶段。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9月),清政府正式宣布预备立宪。

对此,立宪派欢欣若狂,认为多年来倡导的宪政终于有了实现的征兆。

预备立宪12.18

预备立宪12.18
运动迅猛发展和群众反抗斗争的持续 高涨,使清朝统治者也感到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 于是宣布“预备立宪”。
同盟会成立
预备立宪过程
立宪的提出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推动下,从 1904 年起, 开始有一些清朝官员奏请立宪。日俄战争以立宪的 日本战胜专制的俄国后,立宪的呼声更高。同时地 方大员也奏请变更政体实行立宪。
再见
预备立宪的发展
1908 年 9 月颁布《钦 定宪法大纲》
预备立宪发展
1910 年资政院在北京召 开第一次常年会
预备立宪的收场
1911 年 5 月,载沣颁布新内阁官制,撤军机处、 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由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 部大臣充任国务大臣,总览政务组成所谓“责任内 阁”国务大臣 13 人皇族 9 人被称为皇族内阁。实 践证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只是一场骗局。
预备立宪开始
1905 年 10 月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 年 8 月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 渐轻、内乱可弥三大好处。9 月 1 日正式宣布预备 仿行立宪。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行宪 政,应该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 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作为实行宪 政的预备。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1、预备立宪: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及社会的发展新知的传播,使中国认识到政治改革的重要性。

清政府为抵制革命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措施,称为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大臣考察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颁布“宪法大纲”时间9年,提前召开国会,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辛亥革命爆发后,预备立宪失败。

2、武昌起义:以保路运动为导火索,1911年10月10日,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临时约法》: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订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

1912年,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4年5月被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1916年为总统黎元洪恢复。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发典。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4、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集团,从1912年袁世凯掌权到1927年张作霖逃出北京,控制中央政权达十五六年之久。

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梦想破灭。

5、宋教仁刺杀案:1913年初国会选举,国民党胜,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成为了袁世凯独揽大权的最大政敌,袁世凯收买其不成便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刺杀宋教仁,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枪击,21日逝世,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索。

6、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无奈“局外中立”:日俄战争素材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无奈“局外中立”:日俄战争素材

无奈“局外中立”:日俄战争1904年发生的日俄战争,是日俄两个强盗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侵略、争夺我国东北的战争。

正如漫画中所示,末世的王朝官员,跪在列强的脚下,宣布“局外中立”,请求列强予以保护。

当时,俄国人趁着中国民众熟睡未醒,抢走了他的马,象征着俄国意欲独霸东北。

而列强,特别是日本的介入,使得沙俄的企图落空,1904年2月8日,日本海军突袭旅顺港内的俄舰,日俄战争爆发。

1905年,双方在美国调停下,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

战败的俄国将包括旅顺口、大连湾在内的辽东半岛租借地和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附属的支路、煤矿等一概转让给日本,补偿其战争损失。

令人痛心的是,日俄战争,是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受伤的是吾国吾民,俄国虽败,但“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

为什么清政府要采取“局外中立”呢?诉诸于情感,一概否定清廷这一政策,无法逼近当时的历史实际。

可以说,清政府局外中立政策是在列强的压力下,综合考虑自身实力和列强侵略政策而作出的力求更大限度地保护自身权益的选择。

清政府之所以选择局外中立政策, 根本原因还是自身力量薄弱, 只能力图在列强允许的空间下维护本国利益。

清廷在列强中苦苦周旋,寻觅良机,终究实力不济,对清廷而言,宣布中立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列强的安排, 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值得玩味的是,事实上清廷并没有“中立”,一直在暗中偏袒日本军队,如提供情报,甚至部分清军直接参与了日军的某些军事行动。

日俄战争,从短期来看,客观上对当时中国政治,造成两大结果。

一是,“立宪”的复苏。

日俄战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立宪可以富国强兵、可以救亡图存,时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

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二是,激起了革命党人“排满”的高潮,毕竟“满洲政府”无力保卫“满洲”,革命派开始形成力量。

这事实上就为一场辛亥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从长期来看,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将长春以南的东北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 并在贪得无厌的侵略本性支配下,屡生事端,后有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等,祸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B F B
学习时报/2001年/05月/14日/第004版/
文史经纬
日俄战争与中国立宪运动
张惟英
外交 是国内政治的延续,同时, 外交 反过来又往往会对国内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有时,两国外交甚至会对第三国的国内政治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20世纪初,历时一年多的日俄战争,对中国立宪运动的兴起、高涨却产生了深刻影响。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两个帝国为侵略、争夺我国东北,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沙俄乘机派十几万军队侵占我国东北。

1902
年春订立的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军分三期在十八个月内撤走,但1903年春规定撤军时间即将到期时,俄国不但没有撤军打算,反而增兵东北并向中国政府提出由俄国独占东北等七项无理要求。

此时,经过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的日本帝国刚刚崛起,正在走向军国主义。

它已经吞并朝鲜,其战略目标也是侵占中国东北,并以此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基地。

这样,俄国独占东北的计划与日本夺取东北的战略发生严重冲突。

从1 903年8月起,日、俄两国为宰割我国东北多次谈判,但一直未能达成分赃协议。

在谈判的同时,双方实际都在积极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1904年2月6日,日本对中国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实际爆发。

10月,双方正式宣战。

对这场以中国领土为战场、使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祸害的战争,清政府竟然在12月宣布自守 局外中立 ,甚至声称 彼此均系友邦 !
对这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直接关系中国利害甚至命运的战争,国人当然极为关注。

纷纷预测战争进程、结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对此,此时仍十分弱小的立宪派敏锐地感觉到这场战争有可能使国人的思想发生有利于政治改革的变化,自然关注异常。

自1898年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继续进行立宪运动。

但其活动和影响主要是在海外,对国内的影响十分有限。

对这场两个列强在中国大地上的厮杀,立宪派当然十分愤怒。

同时,他们又作出判断,认为实行君主立宪的日本可以战胜仍行君主专制的沙俄。

就在日俄宣战后的第三天,立宪派的中外日报!即发表社论,认为长期以来都是白种人打败黄种人,白种人对非白种人进行殖民统治,而这次战争将使人认识到 国家强弱之分,不是由于种而是由于制 。

明确提出国家强弱的关键在于制度,而不在其他。

还有文章预料日将胜俄,而此战之后 吾国人之理想必有与今天大异者矣 。

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次战争将使国人 悟世界政治之趋势,参军国之内情,而触一般社会之噩梦,则日俄之战不可谓非中国之幸 。

他们说得很明白: 盖专制、立宪,中国之一大问题也。

若俄胜日败,
则我政府之意,必以为中国所以贫弱者,非宪政之不立,乃专制之未工。

这样,中国的立宪改革将更加困难。

与立宪派预料并希望日本获胜相反,清廷和守旧派则预料并希望俄国获胜,而且已经制
定了亲俄外交方针。

他们认为日本为一小小岛国,远非地大物博的俄国的对手。

他们还认为
日本实行君主立宪是 以权与民 ,这样士兵在战场必然会 各顾其命 ,难打胜仗;而俄
国是君掌大权,军队一定令行禁止,因此必然是俄胜日败。

对此,立宪派反驳说国家的强弱不在大小,而在精神。

日本虽小,但经君主立宪后精神
蓬勃, 俄国虽大,而腐败之象与我国等 。

另外,民权乃天赋之权, 故立宪国民每至战
阵之场,各以保守天权为务,生死不计也 ,而这是 专制之国以军令示威者所可同日语耶?
战争的发展证明立宪派预料的正确。

从1904年2月到8月,双方舰队在旅顺口附近
多次海战,俄舰受重大损失。

同时,日本陆军从新义州渡过鸭绿江,突破俄军防线。

190
5年1月,旅顺口俄军守军投降。

2、3月间,双方以60万兵力展开沈阳会战,俄军败北。

为挽回败局,俄国从欧洲调舰队东驶,结果于5月在对马海峡被日军全歼。

历时一年多的日
俄战争,终以日本大获全胜告终。

立宪派当然借此大作文章,宣传说:这场战争 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

卒之日
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

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


小克大,以亚挫欧,赫然违历史之公例,非以立宪不立宪之义解释之,殆为无因之果。

日俄两国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这场罪恶战争给国人以强烈刺激,促人猛醒,社会舆论和
观念突然大变,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立宪可以富国强兵、可以救亡图存,甚至原先许多反对立
宪的守旧人物也转而倾向、甚至支持立宪,原本影响不大、只是少数人的立宪活动因此突然
影响大增,迅速高涨,形成了全国性立宪运动。

日俄战争对中国清末立宪运动的深刻影响再次说明国际关系对一国国内政治的巨大影响
,因此,清醒、科学地分析、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是国
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