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论文doc.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论文Word版

景观生态学论文Word版

景观生态学在土地可持续利用上的应用摘要:在分析景观、景观生态学与土地的关系基础上, 探讨了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等级尺度理论、景观变化与稳定性理论等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诠释。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土地;景观Research on Landscape Ecology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Abstract S us t ai nab l e l an d u se is a l wa y s t he re se ar c h t op i c o f l an ds c ie n ce an d r el a ted d is ci p li ne s. I n th i s p ap e r, we ma k e r e se a rc h o ns u st a in ab le l an d us e un de r th e g ui d e o f ne wl y la nd sc a pe e c ol o gy. I ti s a b en e fi ci al a tte m pt to e xt en d t h e r e se a rc h s co p e o n su s ta i na bl el a nd us e. B a se d o n t he an al ys i s of th e r e la ti on s hi p b et w ee n l an d,l a nd s ca pe a n d la n ds c ap e e co lo g y, w e m a ke a ne w a nn ot a ti o n o f th ec o nn o ta ti on of s u st a in a bl e la nd use a c co r di ng t o s uc h l a nd s ca pee c ol o gy t he o ri es as st r uc tu re an df un c ti o n, e co l og ic a lh oli sm a nds p at i al he te r og en ei t y, hi e ra rc h y a nd s c al e, a nd la n ds ca pe c ha ng e an ds t ab i li ty.Key words s u st ai na b le la nd u s e; l a nd s ca p e ec ol o gy; l an d; l an ds ca p e1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自然资源, 自从人类开始种植与定居, 便开始了土地利用的历史。

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5篇范例]

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5篇范例]

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5篇范例]第一篇:生态美学视野下园林景观设计优秀论文一、树立生态价值观,重塑生态人审美文化是人文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沟通和连接科技与人文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众所周知,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某种人文条件,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掌握科学技术的主体也是人,所以无论是发展科学技术还是促成它的社会应用,都离不开人。

人的具体状况构成了社会的人文条件,如其表现在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人们的价值认同、人文素质等方面。

可见,重塑生态人是促进生态美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生态人是指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遵循生态伦理规则,能够用科学的生态观、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的人,是具有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环境意识,并且日常行为生态化的人。

生态人必须具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责任感、和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的生态人格。

个人理解“生态人”就好比一粒种子,要孕育成为一棵参天大树,首先要有一片土地,使它融入、取之、反哺于这片土地所在的环境之中,与环境共同协作成长,构建出一个生态环境,使它可以孕育出一片森林,且使这片土地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同时使其可持续发展。

正如道家老子所言,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如同宇宙的诞生,可以造福人类、自然、福及子孙后代。

树立生态价值观对于促进生态美学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面对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危机的出现,重新审视、认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变得越来越重要。

树立生态价值观首先需要我们将自身融入大自然中,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国家应该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伦理素养,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要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让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态化;此外,要鼓励人们积极自觉地参与到环保行动和环保监督中去,使人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建设者,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人人有意愿而且有能力参与的自觉行动。

景观生态特征论文景观生态规划论文

景观生态特征论文景观生态规划论文

景观生态特征论文景观生态规划论文摘要: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景观生态规划和景观评价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我国应用的人不多。

目前我国的许多规划设计主要是凭经验行事,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盲目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造成环境破坏很严重。

但是,现存的问题是暂时的,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和精神需求的提高,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人们对完美生活品质的一种追求。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源流主要来自于地理景观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其研究核心是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总的来说可归为两类:一是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行为的研究;二是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是实现景观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只有对景观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合理的进行生态规划,才能达到人与景观的和谐,才能实现景观的持续发展。

一、景观生态规划1. 含义及应用景观生态规划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以一种多学科的知识为基础的,运用生态原理,在一定尺度对景观资源的再分配,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资源的优化利用方案。

其基本任务是协调和改善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保护人类健康,增强自然生态协调的经济价值,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发展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完整。

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应用在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两个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合生物生存的区域在不断地缩小,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保护生物多样性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

既要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还要重视保护影响物种生存和进化的生态学过程。

让我们看下面的例子:在美国华盛顿州进行的城市规划中,合理地运用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把溪沟作为廊道将城市中零散分布的动植物园与野外的天然的生物群落区直接联系起来,使这些野生的水禽类可以直接进入城市公园,同时,公园里的水生生物也可以直接进入野外的自然栖息地,既保护了物种,又节约经费,一举两得。

景观生态学实习论文

景观生态学实习论文

景观生态学实习论文生态景观规划实习论文湿地公园特色简析摘要:由于湿地的类型、区域以及周边环境等等各种因素,湿地公园多种多样,其各自的规划设计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于公园的概况、总体规划等方面来发现湿地公园的特色。

关键字:湿地公园特色1.1 引言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有着难以言喻的生态功能,而近年来,随着湿地退化所呈现的种种问题,湿地公园应运而生,主要起到恢复与保护作用。

湿地公园是指保留该区域内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系统内部生物、植物、水体的平衡发展,在不破坏的基础上建设对公园有利的公共设施,将生态旅游和教育结合于一体,成为生态保护、生态科普教育、生态观光旅游和实地研究的多功能公园,它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

由于湿地的类型、区域以及周边环境等等各种因素,湿地公园多种多样,其各自的规划设计也不尽相同,通过此次上海实习,我们了解到了上海梦清园、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后滩湿地的大体情况,下面就对于上述4个湿地公园的特色做个简单的分析。

2.1 梦清园简介梦清园依偎着苏州河,位于昌化路桥和江宁路桥之间,分为梦清馆、大鱼岛和人工湿地三大部分。

整个公园分为室内展示区(用保护的产业建筑改造而成)、环路内室外展示区(含人工湿地与人造风景林)和环路外的滨江景观带(由石阶竹露、曲水梦清等九个小景区连接而成),满足人们游园、休闲的多重需求。

2.2 总体规划梦清园在总体规划上以水体的净化再生为主题,把景观轴线与历史文脉用“活水”的主题串联起来,给整个生态休闲公园赋予园林的外观、科普的实质和文化的内涵。

总体布局采用“一心、一环、两轴线”的方针。

一心,即以活水广场为中心,统率全园。

一环,即以主环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路既作为一二期工程的分界线,又作为一二期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

两轴线,即景观轴线和文脉科普轴线 ,体现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使梦清园既有西方园林之大气,又有中国园林特有的精致,同时体现对科学的热爱,在科普教育方面凸显亮点,具有较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经济效益。

景观生态学期末论文-几个重要概念和其之间联系以及在本课中的地位

景观生态学期末论文-几个重要概念和其之间联系以及在本课中的地位

景观⽣态学期末论⽂-⼏个重要概念和其之间联系以及在本课中的地位《景观⽣态学》期末论⽂总体把握景观定义:景观是⼀个由不同⼟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态系统之上,⼤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态和⽂化的多重价值。

景观⽣态学以⼈类对景观的感知作为景观评价的出发点,通过⾃然科学与⼈⽂科学的交叉,实现建⽴宜⼈景观与保护⾃然景观的⽬标。

景观⽣态学以⼈类活动对于景观的⽣态影响作为研究重点,注重景观管理、景观规划和设计的研究,因⽽它应该属于应⽤⽣态学体系;相对于保护⽣态学和恢复⽣态学⽽⾔,不妨称之为建设⽣态学。

⼀. 临界阈(critical threshold)对于所提出的研究结果有时需要进⾏外推,及根据已知值进⾏推测,将信息从⼀个尺度转移到另⼀尺度,或从⼀个系统转移到另⼀个系统。

此时将系统在性质、属性或现象上产⽣变化的点称为临界阈值(critical threshold)。

*渗透理论与临界阈现象间的联系:渗透理论(percolation theory),它认为当介质密度达到某⼀临界值(critical density)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介质的⼀端到达另⼀端。

这种因为影响因⼦或环境条件到达某⼀阈值(threshold)⽽发⽣的从⼀种状态过渡到另⼀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被称为临界阈现象,它在⾃然界⼴泛存在,显⽰出由量变到质变的特征。

⽣态学的限制因⼦定律和最⼩存活种群,流⾏病的传播与感染率,景观连接度对于种群动态、⽔⼟流失和⼲扰蔓延等影响,都属于⼴义的临界阈现象。

⼆. 空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的定义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成构成的系统(webster's new dictionary)。

景观是由异质要素组成,异质性作为⼀种景观的结构特性,对景观的功能和过程有重要影响,它可以影响资源、物种或⼲扰在景观中的流动与传播。

异质性同抗⼲扰能⼒、恢复能⼒、系统稳定性和⽣物多样性有密切联系,景观异质性程度⾼有利于物种共⽣,⽽不利于稀有内部物种的⽣存。

《景观生态学》结课论文

《景观生态学》结课论文

《景观生态学》结课论文Beijing ForestryUniversity目录1、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变动 (3)2、东北虎濒危的原因 (4)2.1人为直接干扰 (4)2.2生境遭到破坏,景观破碎化 (4)2.2.1生境的变化 (4)2.2.2景观破碎化造成猎物的减少 (5)3、应对措施 (6)3.1定期调查,长期监测 (7)3.1严禁捕杀 (7)3.2保护生存环境 (7)3.3保护现存走廊,建立生态走廊 (8)1. 建立保护区间的廊道,形成区域性保护区网络 (8)2. 建立中、俄两国的生态通道,促成东北虎跨国保护区网络 (8)参考文献 (8)东北虎濒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景观生态学角度)摘要:东北虎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之一。

目前在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已经不足20只。

本文站在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东北虎濒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人类的猎杀、栖息地破碎化和猎物密度降低等原因使得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下降。

并且根据这些原因阐述了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东北虎;景观生态;景观破碎化;措施The Reason for Amur TigerEndangering and Measures to Protect Wild AmurTiger(Perspectives of Landscape Ecology)Abstract: Amur tiger is 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species in the world. Currently in China, there are less than 20 surviving wild Amur tigers. This paper analyzedthe reason for the sharp decline of Siberian tiger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 primary cause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tiger population were poaching, habitat loss, and habitat fragmentation. In addition,thispaper elaborated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se reasons.Key words: Amur tiger;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measure 目前保护界普遍赞同把虎分为8个虎亚种,即孟加拉虎、东北虎、华南虎、里海虎、印度支那虎、爪哇虎、苏门达腊虎、巴厘虎,这些亚种在体型、骨骼特征、体色和斑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5篇范文]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5篇范文]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生态园林设计论文一、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1.1调和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选择的植物要遵循调和原则。

要使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外在环境,如建筑物等物质有着相互协调、相互撑托的作用,让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设计有一种美的感觉,适合人们的观赏,也让整个生活环境有一种平静、舒适的氛围。

1.2统一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的配置也要遵循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是指在植物的选择比例上要恰当,在植物外形的选择上要跟前面所选择的植物进行适当的调和,或是在植物颜色的配置上也要错落有序,不能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

1.3均衡原则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现状,根据周围的环境现状设计一个规则的或是不规则的生态园林,让人工的生态园林与自然的园林相互依托。

因为如果周围的植物枝繁叶茂,并且是一簇一簇的,颜色是浓厚的,这样会给人一种疲倦的和压抑的感觉,不利于生活的舒适,所以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清雅的植被,这样就可以综合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1.4韵律感及节奏感原则所谓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生态园林中是指给人一种视觉美感,各种植物整齐有规律的配置。

例如,对于比较宽阔的道路上,可以种植一些品种相同的植被以相等的距离分别的树立在道路两旁,或者按不同的距离有规律地种植不同品种的植被,如小灌木。

这样有规律性的配置可以让人在行驶道路中有放松的心态。

1.5生态位原则生态位是指一种植物在整个生态环境所处的地位,它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与其他植物的关系。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也要充分地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位因素,合理地选择配置一些相互依赖的植物,尽可能地避免物种为了争夺水源或是阳光而出现让另一种植物陨落的现象,让各种植物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群落。

二、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2.1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是指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多种植一些颜色多变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观赏到颜色艳丽的花朵,也可以观看到颜色淡雅的绿叶,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园林变得让人舒适。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农学13-1 许家辉20136559景观生态学概念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

景观生态学作用与意义强调尺度在研究生态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色之一,尤其是研究宏观尺度上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1、研究大尺度地域内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2、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类、评价、规划、管理3、原理方法对促进景观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指导作用,是人们从宏观方面认识自然并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4、应用领域:农业、林业、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自然保护、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利用等理论基础1、景观异质性与异质共生理论景观异质性的理论内涵是:景观组分和要素,如基质、镶块体、廊道、动物、植物、生物量、热能、水分、空气、矿质养分等等,在景观中总是不均匀分布的。

由于生物不断进化,物质和能量不断流动,干扰不断,因此景观永远也达不到同质性的要求。

日本学者丸山孙郎从生物共生控制论角度提出了异质共生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增加异质性、负熵和信息的正反馈可以解释生物发展过程中的自组织原理。

在自然界生存最久的并不是最强壮的生物,而是最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并能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物。

因此,异质性和共生性是生态学和社会学整体论的基本原则。

2、空间分异性与生物多样性理论空间分异性是一个经典地理学理论,有人称之为地理学第一定律,而生态学也把区域分异作为其三个基本原则之一。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景观生态学结课论文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转化,研究景观的空间构造、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异质性发生发展及保持异质性的机理,建立景观的时空模型。

景观生态学把景观(Landscape)定义为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形式重复出现。

景观是由景观元素(Landscape element)组成。

景观元素是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可以视之为生态系统。

景观的这一定义尤其适合于土地利用的规划,自然与人文因素并重的共同特点使之同样能非常恰当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

景观生态学中“模地”、“廊道”、“网络”、“结点”等概念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整体描述提供了手段,把园林绿化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赋予了新的内涵。

城市景观规划目标城市景观规划目标为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完善城市景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

具体可以概括为如下目标:生态稳定性、通达性、舒适性、美观性。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还能适合人类居住。

具体包括进行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土地发展规划、城市设计、区域景观规划、生态规划设计等内容。

景观异质性一、景观异质性的来源——系统和系统要素的原生差异。

如:时间差(进化度),空间差(进化位与生态位)、质量差、数量差、形状结构差、功能差、信息差等,统称系统差。

现实运动的不平衡与外来干扰,特别是人类错误生态行为的干扰。

二、就景观生态而言,异质性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①时空两种异质性。

通常所谓异质性系指空间异质性,即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事实上,时间各区段和单元彼此也是异质的。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论文[五篇范例]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论文[五篇范例]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引言广东省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数量不断攀升领全国之先,日渐突出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因而审视生态的声音也日益高涨。

因此,景观生态学适时地被人们寄予了厚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景观生态学在整合城市资源、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方面有着很特别的意义,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更显得独特。

景观生态学从最初造园观赏过渡到重视环境保护,再过渡到重视生态建设为主,其核心在于促进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城市绿道设计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创建高质量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本文欲以珠海绿道工程为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道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2.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一词,人们公认为是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CarlTrol1)于1939年撰写的“LuftbildplamandokologischeBodenforschung”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表示支配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关分析,是对景观中环境关系的研究。

2.2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很多,在此仅涉及到与景观密切相关联的原理,就本文而言就城市绿道设计所关涉到的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应原则性的阐述与介绍。

其一,景观生态学景观概念,认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人工干扰斑块,城市视为一个景观单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等结构要素构成,且能共同完成生态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及还原自净等功能。

其二,景观生态学斑块理论,可以解释城市对绿地的尺度、数量、形状、位置进行因地制宜的整合。

并通过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正常循环和流动,构建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

【格局】景观生态学论文

【格局】景观生态学论文

【关键字】格局2010年度《景观生态学》论文作业浅析临颍县景观与格局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生态学班级:07级学生姓名:刘鹏学号:024指导老师姓名:田桂泉浅析临颍县景观与格局【摘要】景观尺度上的过程,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在形成景观结构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应地,已形成的结构对过程或流具有基本的控制作用。

景观单元间的相关、系统源与汇的并列,以及由风、水、动物和各种人类活动造成的流的延伸,就是最为关键性的结构—功能关联。

事实上,景观生态学的整体性原理正是表现为连接不同单元之间的各种过程。

【关键词】景观生态格局过程一、格局简介河南省临颍县地处中原腹地,因濒临颍水而得名。

全县辖9镇6乡,361个行政村,70万人,总面积821平方公里。

临颍县区位优势突出,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位置,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三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南北临颍县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器制造三大工业主导产业。

以全威制药为依托,建成了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医药生产基地:全县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183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加工基地县,全国最大的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生产基地,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46个“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之一,河南省惟一的奥运会专用苗木基地和长江以北最大的“南水北调”绿化工程育苗基地。

二、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对象,从整体综合的观点研究其空间格局、过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探讨景观优化利用的原理和途径。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新兴交叉性学科。

对空间格局与过程相互关系研究是其主要特色和理论核心之一,加之它在解决各种宏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现实问题中明晰的应用前景,近十几年内,已经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地理、生态、环境、农业及各种管理部门学者们的重视和参与。

国际上,景观生态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由侧重空间格局的定量和定性描述阶段转向强调其中各种生态过程的分析阶段。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论文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论文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解析摘要:本文就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相关内容作了详细分析,首先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概念,重点阐明了景观生态设计在房地产中的作用。

对以后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景观生态学的几个概念1.1 景观景观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1.1.1 景观“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西伯来文本的《圣经》的旧约书中,是一个含义覆盖范围广泛的术语,在地理、建筑和园林等许多方面使用。

现在我们所说的景观一般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应该说,园林上“景观”概念比较容易理解,即“风景”、“景致”、“景色”。

1.1.2 生态学“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次提出。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为生物之间的关系,其二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1.1.3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

从一开始,troll 就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由两种科学思想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是地理学的( 景观) ,另一种是生物学的( 生态学) 。

景观生态学表示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贾宝全杨洁泉《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

1.2 园林景观生态学园林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生态学为依托,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园林景观生态学可理解为两个层次:1.2.1 园林的景观特性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

园林景观生态学在景观层面上来说,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则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论文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论文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论文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学论文1景观的组成部分1.1廊道是指不同于两边基质的线性地带,它的多种类结构跟随不同宽度的廊道而随之变化。

绿廊建设和块状绿地的连接度不断加强,可以使走廊起到分隔作用,作为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重要依据,作为城市道路、河流等狭长线性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现实应用中廊道理论中的核心保护作用还体现在不同树种、狭长带、狭长带与二维面的互相制约等方面。

1.2基质是指连通性最好、面积最大、能起控制作用的景观要素。

例如园林的铺地或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影响,影响着生态环境中斑块与斑块间互换物质、能量,同时影响了连接全局的景观。

研究景观生态学是为了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营造和谐的人类居住环境。

将景观生态学中的和谐共生理念贯通到实际的城市园林设计中,理论结合实践,迎合社会需要,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2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现今,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应用在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中的案例比比皆是。

例如天津的“绿岛园”,占地面积大,其园林规划里涵盖了三种特色景观生态,湿地景观、高地树林景观和保留了原生态景观的缓坡草坪,有利于恢复本土动植物群落,维持了生物多样性。

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是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模式为依据的,这也是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最基础的模式。

在进行“绿岛园”绿地规划之时,按照“源”、“流”、“展”三岛相合的设计思路,营造了具有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格局。

公园的景观水体是由大面积的沼泽地开挖整改形成,同时将瀑布茶室、嬉水广场等人文景观融合,即维护了湿地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又发挥了斑块在环境资源中的作用。

车场和广场采用的硬质铺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道路不同感空间,完善了经管的层次感、充实感。

假山、小桥、鹅卵石等硬质铺装的巧妙设置使不同的廊道连接了不同的斑块,化零为整,充分发挥了廊道中的整体作用。

壁画、浮雕、陶雕丰富了“绿岛园”的历史沉淀感,增加自然景观的可观赏性。

景观设计中生态性的应用论文

景观设计中生态性的应用论文

景观设计中生态性的应用论文景观设计中生态性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日益增长的经济效益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性的保护俨然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尤其在生态农业观光园一块,生态性的建设尤为重要。

本文从扬州市某生态农业观光园入手来阐述生态性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景观;水景生态化;植物配置1.扬州沙头镇生态农业观光园玲珑水街南区基地分析基地位于扬州市沙头镇,地处扬州南郊,南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境内长江支流夹江环绕,施港公路和在建的沿江高等级公路穿越而过,水运、铁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

该园区以沙壤土为主,肥力中上,地势平坦;温、光、水3要素协调,极适宜蔬菜生产;排灌条件较好,灌溉水源直接来自长江,水质优良。

园区雨水充沛,光照条件优越,附近无污染性工业企业、无三废排放、无城市垃圾。

据监测,大气、农田灌溉水、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估均为一级。

园区内将路、沟、河、渠、堤、坡等进行合理的绿化,田林路综合配套,排灌设施齐全,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其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办成休闲观光旅游的一个景点,一个亮点,充分突显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中的特色和内涵。

2.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生态观光农业的具体形式之一。

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国家,最初多为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庄,逐渐演变至今成为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形式。

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可初步定义为以景观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环境美学为指导,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集农业生产与示范、观光旅游和环境保护为一体,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地域性和参与性的交叉型农业产业园区。

2.1“生态”的概念“生态”与“生态学”在英语中属于同一个词语,而最早的“生态”一词是来源于古希腊文中的,它的原意是“居住的地方”和“家”。

1869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1]首先将生态一词用于科学研究,并生态学的概念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

以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合集5篇]

以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合集5篇]

以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合集5篇]第一篇:以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论文园林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生态思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文章首先阐述了生态思想对城市园林景观营造的影响,然后对城市园林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营造的有效措施,以更好地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资源缺乏等问题。

园林行业在当代中国是一个逐渐兴盛的行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团队建设、部门设计、领导人物的决策等。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没有健全科学的法律法规性文件;(2)行业规范不够完善,缺乏具有高素质、较强业务水平的管理人员做决策;(3)设计团队的水平参差不齐,队伍在施工建设方面缺少较为规范化的指导。

以上多种因素说明我国在建设城市园林景观时,在绿化率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工程带给城市系统的好处,导致现代多地区展现出的是一种生态效益较为低下的城市园林景观,也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城市园林景观,从根本上缺乏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生态思想对城市园林景观营造的影响当前城市化推进让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建立宜居生态城市势在必行,就要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创新设计思维,不仅要优化平面园林设计,更要创新多元的立体生态空间。

为优化城市环境,有效利用资源,要将生态学理念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实践中,使园林景观因为生态思想的加入而更具魅力与吸引力。

目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生态学思想为城市注入了更加符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但也存在用人工景观取代很多自然景观,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利有弊。

还有观点认为,在生态思想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作用下,最重要的是要强调自然美,比如要懂得保护当地不可再生资源,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要学会尊重当地的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达到人文、文化、景色相得益彰的效果[1]除此以外,还有学者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认为要重视和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侯条件及污染程度,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能够改善环境污染并适合当地的物种在当地种植,以确保生态环境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景观科学【论文】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景观科学【论文】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景观科学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景‎观科学‎景观生态学家‎们将继续在未‎来欧洲政策、‎研究和规划等‎更广阔的范围‎内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景‎观生态学正在‎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是同人们‎要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并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还有其他‎有价值的景观‎特性。

由许多‎不同的文化和‎生态系统背景‎国家组成的欧‎洲更是如此。

‎景观生态学‎家们将继续在‎未来欧洲政策‎、研究和规划‎等更广阔的范‎围内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景观生态学正‎在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是同人‎们要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并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还有其‎他有价值的景‎观特性。

由许‎多不同的文化‎和生态系统背‎景国家组成的‎欧洲更是如此‎。

但是,‎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

为了保持‎未来景观生态‎学的活力,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

景‎观生态学不仅‎要保持其自然‎科学的属性,‎还要加强同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断‎地改造和创新‎。

这样,景观‎生态学才能拓‎展成为综合的‎景观科学。

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3个途径‎是:‎尺度一致‎性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

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欧‎洲农业、环境‎和自然保护问‎题的国际管理‎格局的形成,‎尺度将越来越‎大,这些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相关科学的‎研究方法。

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科学‎研究结果均来‎源于小尺度研‎究,这些小尺‎度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定大尺‎度问题研究,‎但是其准确程‎度有多大还不‎清楚,所以需‎要研究选择相‎关尺度的必要‎性及如何使用‎可靠的方式把‎一种尺度的成‎果推广应用到‎另一种尺度,‎同时还必须特‎别重视景观、‎社会问题和决‎策过程中的‎尺度协调。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推荐五篇]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推荐五篇]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推荐五篇]第一篇: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在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段发展。

我国的生态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景观生态越来越受人关注,于是提出了生态环境主义这一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学和生态学作为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蓝本来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开展景观评价、对景观进行规划与管理的应用性学科。

其重点是探讨生态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的系统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景观与文化的协同性问题。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园林景观设计;分析1引言随着世界经济不段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一味地寻求经济的发展,而忘记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环境恶化。

我们需要在全球倡导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并在这影响下,尊重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越发深入人心[1]。

2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2.1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平衡是自然界中一个十分重要法则,在景观园林的建设中,景观园林设计师们就会着眼于整个景观园林的内部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的地貌地形和江河湖海甚至城市各部分功能区的分布关系。

景观园林的合理布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并且可以长期保持,生生不息[2]。

2.2互利共生原理互利共生是共生中的一种形态,是生物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它指的是共生的物种双方互相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竞争、捕食等等。

2.3生物多样性原理生物多样性的种类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就会比较稳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就会越强,景观园林就能更长久地存在。

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作用3.1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知识,保护并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无论是哪方面的景观的建设和设计,都应该基于当地的自然风情和文化背景来建设,就是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文化设计及。

景观生态学结课论文

景观生态学结课论文

《景观生态学》结课论文目录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3城市景观规划目标3景观异质性3城郊景观异质性4城郊景观异质性的表现4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5城市—城郊景观生态建设一体化原则5尊重自然,依靠自然原则5地方性5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5让自然做功5生物多样性6城郊景观建设6案例:宁乡县城市边缘区村庄进行建设与规划7景观生态学各理论在成都市绿道体系公园体系中的应用7景观生态学各理论在成都市道路系统中的应用9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转化,研究景观的空间构造、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异质性发生发展及保持异质性的机理,建立景观的时空模型。

景观生态学把景观(Landscape)定义为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形式重复出现。

景观是由景观元素(Landscape element)组成。

景观元素是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可以视之为生态系统。

景观的这一定义尤其适合于土地利用的规划,自然与人文因素并重的共同特点使之同样能非常恰当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

景观生态学中“模地”、“廊道”、“网络”、“结点”等概念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整体描述提供了手段,把园林绿化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赋予了新的内涵。

城市景观规划目标城市景观规划目标为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完善城市景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

具体可以概括为如下目标:生态稳定性、通达性、舒适性、美观性。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还能适合人类居住。

具体包括进行景观设计、小区规划、土地发展规划、城市设计、区域景观规划、生态规划设计等内容。

景观生态规划论文

景观生态规划论文

景观生态规划论文论文题目城乡景观和谐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班级资管09-2班姓名高龙2012年4月28号城乡景观和谐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共同构成了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长期以来,重城市轻乡村的发展思想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不断尖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后的国际化冲击,未来的10-20年问,中国将进入一个乡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将使得中国本来紧张的人地关系变得更加严重,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乡村发展将而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契机。

本文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及方法,通过研究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组合、结构、功能以及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化进程,城乡协调、全盘布局和保留自身特色等相应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和对策,尽可能使乡村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异质性,并在功能上表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最终实现城乡景观和谐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乡村城市化;景观生态学;对策1 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乡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建立新型城乡之间关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农业集约化、乡村现代化与产业化的关键途径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和乡村城市化的步伐,以往长期落后的农村,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

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由于急功近利、缺乏合理规划和不顾及地方的实际情况等原因,使得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景观生态问题,阻碍了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同的国家比较,落后5个百分点以上,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于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未来10~20年间,中国必定会进入一个乡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主要的推动力一是继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另一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加人WTO后的国际化冲击,必然加速农村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从而激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论文浅析中国城市流动人口
班级:2010级风景园林一班
姓名:余玲
学号:20102830320046
指导老师:袁媛
浅析中国城市人口流动
[余玲]
([风景园林、一班、2010283032004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再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巨大人口流动潮。

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状、概念、构成、农民工,老龄化、利与弊、应对措施
一、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相关概念
(一)流动人口的概念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

从我国公安部门统计城市暂住人口的时间标准来看,城市暂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居住三天以上的人口。

城市流动人口可分为正常流动人口和非正常流动人口两大类。

正常流动人口包括探亲访友、旅游、求学、公务、劳务等类型的外地人员;
非正常流动人口则包括盲目流人城市的无业游民、乞丐、逃避计划生育的夫妇,流窜作案的犯罪分子和逃避通缉的罪犯等。

(二)流动人口的构成及变化
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高度集中在15~30岁这个年龄段。

中国流动人口大部分不带子女,因而15岁以下少年儿童占比极低,进而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在过去30年间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也在发生变化,这个群体已不再完全是90年代以前的“打工妹”、“打工仔”,已婚流动者比例不断上升,更多的是与配偶子女同在流入地居住。

妇女比例在流动人口中占了将近一半。

流动人口构成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受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

2010年的国内流动人口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44%和40%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

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归因于近年来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普遍提高了青年人口总体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地区通过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成功吸引了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人。

与之相应的变化是,流动人口中从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有所上升,从事农业比例大幅度下降。

流动人口构成的变化,将会影响未来人口
流动和居留的变化趋势。

(三)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国外学者认为,人口流迁的动因可以理解为“推和拉”两个方面的力量(Bouvier,et al,1977)。

“推”是指原居住国或居住地的不好的条件,包括人口过多、恶劣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不好、缺乏机会和宗教迫害等;“拉”的力量是指吸引移民迁居别地的因素,包括丰富的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廉价的土地和政治自由等。

许多别的因素可以调节这些推和拉的力量(Stouffer,S.A.,1940)。

距离、搬家的费用、欲迁居的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纽带的强弱等都会最终影响迁居的决策;法律及物质的因素也会起作用。

但总的来看,人口流动的主动因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城市人口流动的利与弊
(一)城市人口流动的利
1、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里,带动了本地区的发展。

因为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从而拉动了消费增长,为城市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2、促进了城市当中的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由于人员的竞争,使得各个岗位的人员流动更加合理与优化。

3、有利于缩小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这样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4、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在城市的生活当中,各种不同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交汇,在文化上的差距也会让迁入者不断的自我学习,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5、那些在城市当中学得一技之长的人,有了致富的本领,再回到原来的地方,可以带领更多的人走发家致富的道路,走向小康之路。

6、可以给自己的子女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不仅使自己的孩子有了更高的文化素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二)城市人口流动的弊
1、给城市的交通运输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尤其是在节假日里和春运期间,这样的现象处处可见,给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压力。

2、给城市当中的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之处。

由于与城市中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随地吐痰,乱仍纸屑的现象都是屡禁不止,给生活的环境带来了压力。

3、使城市当中的住房压力进一步上升。

导致对城市当中的土地的过度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

4、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城市当中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外来人口犯案的几率与比例升高,给城市市民的生活与安全带来了更多不稳定性。

5、大量的农村中轻壮年涌入城市当中,就使得农村中缺乏足够的劳力,农村中多剩老弱妇孺,农业生产会因此造成下降,给整个农业领域带来不良结果。

三、对于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合理流动,防范流动失衡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均衡,过度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加工制造业城市,部分城市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倒挂严重,使得当地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为此,一方面应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适当限制大城市人口的无限流入;同时,应适当分流高度集中的大城市社会资源,引导制造业集聚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避免过度集中到大城市。

(二)积极探索户籍改革,逐渐打破二元体制约束
目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利于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

但完全取消户籍一步到位仍有难度,一些体制性问题还无法解决。

深圳等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居住证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二元户籍的制约,已收到良好效果。

我国应积极总结各地实施居住证制度的探索,淡化“户籍”、“乡土”概念,强化“居住”身份共识,增强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

以居住证为载体,逐步建成与户籍居民接轨的民生福利保障体系。

(三)积极构建流动人口全国服务平台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分属多个部门,分别涉及公安、劳动保障、医疗、计生、房管等等,这些部门大多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调。

同时,各地区之间、各省区之间、同一系统的不同层级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也未建立,不利于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流动人口情况。

因此,应积极建立各部门参与、全国联网的流动人口信息
服务平台,一方面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的各项信息,精确把握流动人口轨迹,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合理流动提供支持;同时,全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续接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有利于提供就业信息等各方面的社会服务。

(三)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积极维护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目前,流动人口引发的违法犯罪和社会稳定问题突出,很重要原因在于各地在对待农民工问题上更多的是进行管理,而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服务严重不足。

因此,各级政府应强化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为流动人口解决后顾之忧。

如加强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在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过程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农民工集体宿舍。

目前,东部沿海地区正在进行工业企业进园区建设,一些工业园已经为农民工集中修建了大型的集体宿舍,一些大企业也给农民工修建了集体宿舍。

但是对于量广面大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政府可以考虑集中建宿舍出租的方式,解决农民工居无定所的问题。

再者是给农民工子弟提供教育优惠。

江苏宿迁市给本地没有进入高中的农民工子弟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关专家建议,农民工子弟在城市阶段,如果进入城市的中小学就读,国家是否能考虑在税收上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减免,或者考虑向农民发放教育券的方式,凭教育券减免学费。

对于无能力进入高中阶段的农民工子弟,给予减免职业教育收费的优惠。

另外,可考虑给农民工办理大病医疗保险。

目前农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解决了农民看大病的负担。

但是农民工在城市里普遍没有大病医疗保险,一旦得大病往往导致农民工生活陷入极端困难的状态,应该设计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为他们解决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丁军.沿海地区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分析[J].城市问题,1993,(2):21-24.
[2]李永宠.对我国流动人口制度的探究[J].经济问题,1995,(12):14-16.
[3] 林盛中.试论市场经济与人口流动[J].人口学刊,1993,(4):31-34.
[4] 朱传耿,顾朝林,张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J].人口学刊,2001a,(2):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