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案例-南锣鼓巷历史街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街区保护案例——南锣鼓巷

(资料整理)

1.背景:

它同诸多历史文化保护区一样是平房四合院居住区,典型性在于它保存了元大都时代的胡同街巷肌理。该地区作为北京仍保持传统街坊格局、传统四合院和文物相对集中的地段,在整个北京旧城保护与更新的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南锣鼓巷四合院保护区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其古城街坊的形式与富有历史感的建筑及树木一起,共同形成独特的视觉空间与氛围;同时承载着历史的居住形式与少量受西方影响的建筑或建筑局部共存,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城市风貌。

2.区位:

位于北京旧城北中轴北端东侧,西临地安门外大街,北边为鼓楼东大街,南至地安门东大街,东侧为交道口南大街,占地约84公顷。西、南两侧分别与什刹海和景山历史文化保护区相邻。

3.定位:

将南锣鼓巷的形象定位为:大都之心,元生胡同,民居风情,创意空间;在近期和远期分别打造两个旅游产品,分别为南锣鼓巷创意文化长廊和胡同民居风情体验区。

4.传统街巷肌理:

A传统的街巷胡同呈“鱼骨式”,巷在其中主要连接各胡同,大部分居住建筑不直接向巷内开口。

巷宽约6一8米,两侧主要分布一些小的商业建筑。一般在胡同的端头临“街”或“巷”的地方是铺户所在,作为居民生活的供应点,这些临街商业建筑空间开敞,因此街道封闭感不强。

东西向胡同一般宽5~6米。宅院一般面向胡同开口,进深也较大,纵向常二、三进院,有的大院进深达前后胡同。

南北向胡同一般宽3~5米,大多数形成的边界较为偶然,等级较东西向低,走向也较曲折,开口于其间的宅院一般也较小。

改造中,根据不同情况分级拓建了胡同,每隔一至两条胡同拓宽一条,此外为了增加南北巷的联系,只增加一些3~4m的人行小路,限制区内交通,鼓励步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元代的街巷肌理。

5.院落空间的更新

--拆除违章建筑和梳理庭院空间

6.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南锣鼓巷保护区内的建筑主要为清末明初建造的传统居住建筑,在临街和巷口的地方为商业建筑。

A。建筑色彩

北京旧城的整体色彩:大面积的平方民居建筑、灰色墙面、灰色清水砖墙、转墙外加水泥砂浆魔免、砖墙外加灰色贴面砖—整体色调素朴宁静。整个南锣鼓巷的窗框和门框颜色大多数为原木色、黑色和红

色。这几种颜色能够和灰色的墙面较好的融合,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北京合院建筑的色彩基调,是四合院建筑的传统用色,不会和环境造成冲突,同时也不会和四合院建筑这个载体相矛盾。

B建筑及附属元素

1)对于建筑的屋顶、屋檐、砖花、雕饰等建筑要素,基本保持原状,未作太大的改变。

2)招牌—精心设计,增加了街道的品质感,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视觉污染。

3)灯光:夜晚照明比较简洁,可以跟环境较好的融和。基本上是红灯笼或者白炽灯和节能灯,灯光大体为暖色,且照度都不高。没有霓虹灯等色彩复杂的灯光,保持了南锣鼓巷平民化的四合院氛围。

4)空调—暴露在外,对风景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采用格栅遮蔽,或者结合建筑立面采用其他的遮掩措施。

7.空间的保护和更新

A街道高宽比D/H,D为街道宽度,H为建筑外墙高度,北京胡同的高宽比约为1,南锣鼓巷胡同地区的高宽比维持在0.5-2之间,改造前后街道空间基本没有变化,街道和胡同在改造过程中没有大幅度拓宽,保留原始的胡同空间。

南锣鼓巷大街,宽约12米,两侧为一层或两层建筑,因此,建筑高度和街道的宽度形成了非常适宜的高宽比(趋近于1:1),空间尺度不会让人觉得压抑也不会过度宽广。12米的街道宽度对于步行逛街来说非常适宜,它可以让人非常容易从一侧穿行到另一侧。但与一层高为主的建筑放在一起,使得高宽比稍大,但整条街上的行道树—国槐和柳树对街道空间起到二次限定作用,弥补了高宽比稍大的缺陷,同时使得整条街道在夏天非常阴凉,可以形成非常宜人的步行逛街环境。

B绿化

--尽力保护现状古树名木,现状四合院以更新整治为主,有条件对四合院内的大量树木进行保留,维护了原有平房居住区院落高绿化覆盖率的特点。绿化体系则以行道树和新辟小块绿地为主体形成。

8.功能发展

定位: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四合院特色旅游区。

南锣鼓巷大街上,总共约有门面160家,除保护区内居民居住空间的门户通道外,大致分为特色餐饮(餐馆、小吃店、饮料店)、会所客栈类、特色服装服饰类、创意制作及商品零售店(瓷器、火柴、手绘本等创意产品)、酒吧咖啡馆类以及其它类(包括小型杂货铺零售、美容按摩、单位等)。

而每一个种类下面的店铺又有自己各自的特色,例如创意文化类下面又包含有瓷器、家具装饰、火柴、手绘本、音乐、民族特色饰品等。不同文化特色的小店加重了整个南锣鼓巷地区的文化气息和氛围。

将历史与潮流相连接。另外,咖啡馆酒吧类店铺又以咖啡馆为主。相对于酒吧来说,咖啡馆更加安静,更容易和四合院的氛围相融合。

9.氛围的塑造和其它

在整个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中,通过主要在南锣鼓巷大街中发展商业,其余

地方保持居民居住。通过把商业活动内容纳入到传统建筑空间中,并且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了原有的生活形态,使得现代生活内容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协调统一了起来。

10..总结

A.首先,南锣鼓巷元代的街巷肌理保持完好,胡同空间比较典型,加上国槐和柳树作为

行道树,非常适宜人们步行。本身己经具有形成商业街区的较好条件

B南锣鼓巷的特色在于对建筑的最低限度的改造。在南锣鼓巷对建筑的更新中,不管是对建筑本身(包括墙体、结构等)还是建筑的元素(门窗等),采取仿古建改造方式的店铺比较少,即使采用也只是小面积地使用一些古建的元素。这样的做法使得南锣鼓巷街区更加富有历史真实感。

C。南锣鼓巷街区更新过程中介入的新要素能够和历史要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新要素的介入让历史保护区有了新的面貌,使得它载着历史获得了新生,成为继续活着、不断变化的街区,而非“城市博物馆”

D。功能发展与物质空间的改造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使得这个历史地区在新时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在历史古朴宁静的氛围里散发出现代的活力和生机。

E南锣鼓巷大街的国槐和柳树的行道树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活动环境

F南锣鼓巷以创意文化为龙头且多功能多方向的商业经营使得它获得了更多的客源,在年轻人和外国人心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G南锣鼓巷大街允许机动车通过,整个交通方便,方便人们到达。同时行驶在其内的机动车速度较慢,并不会对安全造成太大的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