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集
申辩篇解读

申辩篇解读一、申辩概述《申辩篇》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收录在《柏拉图对话集》中。
该篇对话主要讲述了苏格拉底被指控煽动年轻人反对旧制度,并被判处死刑。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进行了申辩,为自己辩护,并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二、历史背景《申辩篇》的历史背景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政治危机。
当时,雅典处于民主制向僭主政治转变的动荡时期,各种政治力量互相角逐。
苏格拉底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和言行在政治上被视为异端和反动,因此成为了政治迫害的牺牲品。
三、人物特点苏格拉底是《申辩篇》中的主角,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西方哲学史上的奠基人之一。
他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同时,他也是一个机智幽默的人,善于用巧妙的言辞和反问来引导人们思考问题。
四、故事情节《申辩篇》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苏格拉底的申辩展开。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对自己的罪名进行了反驳,并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他指出,哲学是一种探索人类存在和真理的力量,而不是反对政府的阴谋。
他批评了当时雅典的腐败和道德沦丧,认为这是导致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最后,他拒绝了法庭的要求,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念,最终被判处死刑。
五、语言艺术柏拉图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在《申辩篇》中展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他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对比等,表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他的语言简练明快、表达准确,使得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境界。
六、主题思想《申辩篇》的主题思想是探讨人类存在和真理的问题。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力量,它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同时,他也强调了道德和精神的价值,认为这是人类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苏格拉底的申辩,读者可以深入思考人类存在和真理的本质问题,以及道德和精神的价值问题。
七、社会意义《申辩篇》的社会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当时雅典社会的政治危机和道德沦丧。
柏拉图对话

《柏拉图对话集》(会饮篇)读书笔记在没有接触过《柏拉图对话集》以前,我也曾在小说或是电视剧里听到过所谓的“柏拉图式爱情”,最初对它的印象是精神恋爱,一种超越了物质而存在的永恒情感。
我一直都将这种情感定义成爱情的理想状态,特别是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爱情早已变得不纯净。
在翻开手边的《柏拉图对话集》的时候,我几乎是怀着迫切的心情想要去阅读关于爱情讨论的部分。
由于这是一本比较难懂的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一边记录着每个发言人说话的大致意思,以便最后可以通篇地理解这些人关于爱情,关于爱神的言论。
酒会举行的背景是阿伽通的第一部悲剧得了奖,为了庆祝而邀请了不同的人前来。
包萨尼尔提议想办法喝得从容些,而马珂提出可以谈论爱神(裴卓跟他说过,没有一个人写过诗赞扬爱神的功德,爱神往往被忽略。
)首先裴卓发言,爱神是最古老的神,也提出若一个城邦或者一支军队完全由情人、爱人组成,会很好治理,因为只有相爱的人肯为对方牺牲生命。
而他所举的三个例子也很好地印证了对人类,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爱神也是最能导致品德和幸福的。
作为第二个发言的包萨尼尔,他认为应先把论题弄准,指出颂扬哪个爱神。
爱神分为天上的和人间的,一切行动,专就其本身看,并没有美丑之分。
美和丑起于做这些行为的方式。
我们不能一遇到爱就说美,值得颂扬;只有那驱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爱神才美,才值得颂扬。
凡间的爱神是凡俗的,对象是娈童和女子,只图达到目的,不管方式的美丑。
而天上的爱神,爱的对象的少年男子,情人要等到爱人达到一定年龄才钟爱他,因为要终生相守,而不是哄骗年幼无知的少年。
而对于他所说的两条规矩,我认为是一种爱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的最好表现。
迅速接受情人是可耻的,因为时间对于许多事物是最好的考验;受金钱引诱或者政治威胁而委身于人是可耻的。
只有一条路可以让爱人很光荣地接受情人,就是增进品德。
一方面乐于拿学问道德来施教,一方面乐于在这方面受益,只有这两者合二为一时,爱人眷恋情人才是一件美事。
柏拉图《美诺》篇(根据Jowett英译本校注)

美诺MENOPlato王太庆译1·黄睿校注2美诺: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格拉底呀,美德是可以传授的呢,还是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锻炼来获得?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行,那是人天生就有的?还是用什么别的办法取得的?苏格拉底:美诺啊,你们帖撒利人在希腊人曾以骑术和财富著称,现在,要是我没搞错的话,你们在智慧方面也闻名于世,尤其是你的朋友阿里斯蒂波的家乡拉里萨。
这都得归功于高尔吉亚3。
他来到这个城邦,以智慧吸引了阿娄阿家族的精英人物,包括你崇拜的阿里斯蒂波,以及帖撒利地区的其他杰出人士。
他使你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有人向自己提问题,总是大大方方地马上作答,就像一个真正懂得的人一样。
任何一个希腊人,只要提问题,你们从来不闭口不答。
可是在我们雅典这里,亲爱的美诺啊,情况正好相反,70A 70B 70C1据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之《枚农篇》,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参照黄向阳未刊译本校改。
2这份译文是从百度文库/view/d184b626ba1aa8114431d979.html下载的。
我根据Benjamin Jowett英译本《柏拉图著作集》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进行校对,对大量译文进行了改译,并增加了注释(脚注除第一条外都是我加的),在右侧标注了标准页码和分栏,重绘了所有插图并撰写说明。
页面右侧有标准页码,可帮助你进行定位。
——黄睿3Gorgias,古希腊智者。
智慧这种商品非常稀缺,似乎所有智慧都已经移居到你们那里了。
我敢保证如果你问雅典人美德是否可教这样的问题,他们一定会哈哈大笑,然后对你说:“外乡人啊,你把我想得太厉害了吧?你以为我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实话告诉你吧,我连美德本身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美德能不能传授了。
”美诺啊,我自己也是这样呢。
生活在这乏智之城,我也和他们一样犯了智慧短缺。
很惭愧,我对美德是什么一无所知。
我既然不知道美德是什么,怎么知道美德有哪些性质呢?就好像说,如果一个人完全不了解美诺,又怎么能了解他长得帅不帅,是不是富有,是不是高尚?你想这可能吗?美诺:当然不可能。
柏拉图对话讲疏:美诺篇

《柏拉图对话讲疏:美诺篇》
课程名称:柏拉图对话讲疏:美诺篇
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76102320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课程类别:人文学科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授课教师:黄瑞成副教授
课程简介: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奠基人,西方哲学传统的奠基之作就是35篇“柏拉图对话”和13封“柏拉图书简”(尼采正确地指出,“书简”也是一种“对话”),这正如为中华文明传统奠基的典籍就是由孔子编订的“六经”。
当代大学生若要涵养“古今中外了然于胸”的精神追求,不但要研读中国古传的“六经”,还必须同时研读柏拉图的传世作品。
“柏拉图对话讲疏”系列课程,就是为引导本科生研读35篇“柏拉图对话”和13封“柏拉图书简”而设计的。
参考教材:
(1)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商务印书馆,2004;
(2)刘小枫主编,“柏拉图注疏集”,华夏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3)[古希腊]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徐开来、溥林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4)刘小枫主编,《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华夏出版社,2008;(5)刘小枫主编,《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现代编:上、下),华夏出版社,2009;(6)[德国]施莱尔马赫,《论柏拉图对话》,黄瑞成译,华夏出版社,2011;
(7)Plato, Complete Works, John M. Cooper, Indianapolis/Cambridge, 1997。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
(完整word版)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序言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篇的内容是哲人苏格拉底在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讨论正义和不朽,以及服毒而死的过程。
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
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史上这是第一宗。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
伯罗奔尼撒的故事,令现存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
从业石匠的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市集内牵引市民参与讨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后世称为“接生法”:苏格拉底并不作长篇大论,而是提问,在往返之间令对方渐渐自缚于矛盾,而从困境中获得新见地。
他在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
从柏拉图对话录之《辩护》中,我们得知他的罪名是误导青年、颠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祇的存在。
事实上,恐怕嫉妒和毁谤才是他被控的主因。
苏格拉底本人不曾留下文献。
可想而知,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不尽出于其口,其中有不少应是柏拉图借老师的口说话。
《理想国》内最脍炙人口的意志论即是其中一例。
苏格拉底的风韵神态令门徒心仪,倒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种风韵和他的相貌无关,纯粹是灵魂的外发力量。
从另一对话录《酒会》中可以得知,他又胖又矮、相貌奇丑、酒量惊人、充满反讽,而且能言善辩。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予人的印象最为活泼而深刻。
如果他要苟且偷生,大可以逃往其它城邦,或答应从此保持沉默,不再到雅典街头与人论道。
但他拒绝背叛他的信念。
即在今日,他在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侃侃论道的情景仍令人惊叹向往。
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祇”,指引他正直的途径。
我们可以说,在西方文化中,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
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限于个人,而是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类共同的价值。
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
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快乐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能战胜死亡。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最后时刻的描述,至今还是西方伦理学的基础。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自然有不同的传统,但与西方文化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Socrates 人格分析

从《柏拉图对话集<治国篇>》分析苏格拉底的人物品格每每谈及伟人,中国人总免不了想起孔子,而令人不得不想起西方的孔子——苏格拉底。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通过《柏拉图对话集》中的《治国篇》来看看这位历史伟人的思想品格。
在治国篇的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就说:“格帕洛啊,我也很喜欢跟老年人谈话。
因为我认为他们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人生道路,这条路我们大概也要走,应当向走过的人讨教它是崎岖的还是平坦的,所以我也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一段体现出苏格拉底的谦虚和好学,懂得向长者、向拥有更多生活阅历的人请教。
接下来苏格拉底又谈道:“赚钱的人才比别人更加爱钱。
他们对赚来的钱有特殊感情,就像是人对自己的文章、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样,情有独钟。
他们和别人一样因为钱有用而重视钱,更因为这是自己的所爱物而爱之如命。
所以这种人是很难处的,他们眼睛里只有钱,没有别的。
”这一段最直接地体现了苏格拉底对钱财的淡泊心境。
然后苏格拉底开始与朋友们探讨何为公正,他说道:“所以损害并不是公正的人所起的作用,波雷马尔柯啊,他不会损害朋友,也不会损害任何人,适得其反,不公正的人才会害人……如果有人主张偿还欠项就是公正的,而把欠项理解为欠敌人损害、欠朋友助力,说这番话的人就不是聪明人,因为他没有说出真理来。
因为我们已经表明,不管损害什么人都是不公正的。
”这一段体现了苏格拉底认为公正即不损害任何人,即使是坏人也不能损害,体现了苏格拉底不愿损害任何人高尚情操。
除此之外,我们还认为苏格拉底为人谦和有礼。
特拉叙马柯对于苏格拉底是比较暴躁的,只是后来略微收敛以后苏格拉底就称其‘温和’,体现出苏格拉底为人宽厚仁德、懂得宽恕。
他甚至说自己没能理解公正是因为自己过于急躁,而事实是他之所以没能继续探讨关于“公正是什么”的话题,是由于特拉叙马柯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的谈话,对他大声指责,将话题转到了“公正究竟是邪恶和愚昧还是智慧和品德”上去。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一段话深刻地感受到苏格拉底的宽厚和友善,谦虚和自律。
关于柏拉图及古希腊的书目

关于柏拉图对话的中文和英文译本- -中译本:《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对话七篇》戴子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申辩·游叙弗伦·克力同》严群译,商务印书馆《赖锡斯·拉哈斯·费雷泊士》严群译,商务印书馆《泰阿泰德·智者》严群译,商务印书馆《巴门尼德》陈康译,商务印书馆《会饮》刘小枫译,华夏出版社《古希腊散文选》水建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蒂迈欧》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政治家》黄克剑译,中国青年出版社《政治家》原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柏拉图全集》(四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英译本:柏拉图全集本最常见的英文本有三种:1.Plato,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12 volumes.(《洛布古典丛书》中的柏拉图对话集),此书流行很多年,最大的好处是希英文对照,使用极为方便。
但由于是多人执笔翻译,译文质量良莠不齐。
2.B.Jowett 译《柏拉图对话集》,Jowett为牛津大学希腊文教授。
他所译《柏拉图对话集》以文笔精美著称。
但少数地方与希腊原文相差甚远。
3.H.Hamilton 和H.Cairns曾把学界公认的优秀英译本汇编在一起,集成《The Collected Dialogues of Plato》,这是质量最高的全集本,成为现代西方语文学的通行读本。
此外,如要细读柏拉图,选取带有注疏性质的单行本才是最好的,其实,西学也有类似于国学中的注经传统。
一些关于柏拉图及古希腊的书- -《柏拉图》[美]约翰?彼德曼著,胡自信译,商务印书馆《柏拉图其人及其著作》[英]A.E.泰勒著,谢随之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法]莱昂?罗斑著,陈修斋译,广西师大出版社《希腊哲学史》(5卷)(英文),W.K.C.格思里著《潘迪亚:希腊文化的理想》(3卷)[德](德文,有英译),W.耶格尔著《希腊哲学(1):从泰勒斯到柏拉图》(英文),[英]J.伯奈特著《哲学的开端》(德文,有英译),[德]伽达默尔著《对话和辩证法:关于柏拉图的八篇释义学研究论文》伽达默尔著,余纪元译《柏拉图的辨证伦理学:《斐莱布》的现象学解释》(德文,有英译)伽达默尔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善的理念》(德文,有英译)伽达默尔著《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幸运和伦理》(英文),[美]Martha Nussbaum著《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法文,有英译),[法]Pierre Hadot著《古希腊哲学史纲》[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山东人民出版社《古希腊文学史》吉尔伯特?莫雷著,孙席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希腊精神》[美]H.汉密尔顿著,葛海滨译,辽宁教育出版社《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法]让?韦尔南著,杜小真译,三联书店《主体解释学》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转自/usuos/index.html原著类: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塔西佗,(Tacitus)著马雍,傅正元译阿里斯托芬喜剧集罗念生译埃斯库罗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爱经(附杨周瀚译《变形记》)奥维德著戴望舒译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陈中梅译奥狄浦斯王罗念生译奥古斯丁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向云常译巴曼尼得斯篇柏拉图著陈康译注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4卷)王晓朝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柏拉图著朱光潜译兵法简述[古罗马]弗拉维乌斯•韦格蒂乌斯•雷纳图斯著袁坚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册)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长征记[古希腊]色诺芬著崔金戎(英转)译沉思录——一个罗马皇帝的哲学思考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著朱汝庆译达夫尼斯和赫洛亚真实的故事[古希腊]朗戈斯[古希腊]卢奇安水建馥译法学总论--法学阶梯[罗马]查士丁尼著张企泰译范畴篇解释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方书春译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杨绛译高卢战记凯撒著任炳湘译工作与时日神谱[古希腊]赫西俄德著张竹明蒋平译古代希腊、罗马经济思想资料选辑巫宝三主编厉以平,郭小凌编译古罗马喜剧三种[古罗马]谱劳图斯泰伦提乌斯古罗马戏剧选[古罗马]普劳图斯等著杨宪益等译古希腊悲剧故事全集薛远村主编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选罗念生编古希腊诗歌经典冯国超主编(内蒙古少儿,滑稽)古希腊抒情诗选水建馥译古希腊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国家篇法律篇[古罗马]西塞罗著沈叔平苏力译荷马史诗•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回忆苏格拉底色诺芬著吴永泉译金驴记[古罗马]阿普列乌斯著刘黎亭译经典对话录被盘问的宙斯罗念生等译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古希腊]色诺芬著张伯健陆大年译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古罗马]撒路斯提乌王以铸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劝勉希腊人[古希腊]克莱门(Titus Flavius Clemens)著王来法译历史上下[古罗马]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灵魂论及其他[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论灵魂[古罗马]西塞罗王焕生译论农业[古罗马]M.T.瓦罗著王家绶译论义务[古罗马]西塞罗著王焕生译罗马十二帝王传苏维托尼乌斯(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著张竹明等译罗马史上卷阿庇安著谢德风译罗马史下卷阿庇安著谢德风译买卖契约[古罗马]优土丁尼著刘家安译面包里的幸福人生[古罗马]塞涅卡著赵又春张建军译内战记[古罗马]凯撒著任炳湘王士俊译农业志[古罗马]M.P.加图著马香雪王阁森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古希腊]欧几里得著兰纪正朱恩宽译欧里庇得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诗学[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诗艺亚里斯多德,贺拉斯著罗念生,杨周翰译十二铜表法/江平主编;《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编委会编世界文学名著文库古希腊散文选柏拉图等著水建馥译索福克勒斯悲剧两种罗念生译塔西佗《编年史》上、下塔西佗《历史》天象论宇宙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物性论[古罗马]卢克莱修著方书春译(不清晰)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塞罗散文[古罗马]西塞罗著郭国良译希腊悲剧:英文[英]伊斯特林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法]克代斯(Coedès,G.)编耿升译希腊罗马名人传普鲁塔克著黄宏煦主编陆永庭等译(上)希腊罗马散文选罗念生编译悬疑与宁静——皮浪主义文集杨适张妮妮卢海燕译寻妻记[希腊]卡里同著朱志顺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六卷(需要重新下载)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四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十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五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亚历山大远征记[古希腊]阿里安著李活译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著陈中梅译伊利亚特傅东华译周作人文类编8 希腊之余光希腊西洋翻译伊索寓言陈洪文罗念生王焕生等译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研究及其他/Post/Topic.aspx?BID=692856&TID=2240732程志敏/柏拉图著作的翻译与理解[内容提要]学术翻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柏拉图著作的汉译尤其嘉惠学界。
西方哲学书籍推荐清单

西方哲学书籍推荐清单西方哲学是一门深奥而古老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经典著作和思想体系。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思想观点,本文将推荐一些重要的西方哲学书籍,供读者参考。
1.《柏拉图对话集》- 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是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
书中以对话的形式,展示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阐述了他对真理、美、正义等概念的理解,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主要探讨了道德和伦理学的问题。
通过对人类行为和道德判断的分析,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伦理学理论,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存在与虚无》-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认为人的存在是基于自由选择,并揭示了存在与自由之间的紧密关系。
这本著作在20世纪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论法的精神》- 伊曼努尔·康德《论法的精神》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重要哲学论著。
该书着眼于道德和法律的问题,通过探讨人类自由意志、道德行为和法治思想,提出了康德的法律和道德哲学观点,对现代法律和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论自由》-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主要探讨了个人和社会自由的问题,认为个体的自由应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并提出了经验主义和公共利益的重要观点,对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存在与时间》-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是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该书主要研究人类存在的本质及其与时间的关系,揭示了存在的真实含义,并对西方哲学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反思。
7.《论国家》- 尼各马可·马基雅维利《论国家》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尼各马可·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著作,阐述了马基雅维利对政治权力、统治和政策制定的观点。
2021年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

2021年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
1.《几何原本》
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
深刻影响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巨著
知名译者张卜天翻译
根据著名数学史家希思的英译本为底本翻译
2.《柏拉图对话集》
难以超越的经典名著、经典译本
由著名学者型哲学翻译家
王太庆先生遗稿编辑而成
全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译文,计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十二篇,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
第二部分是王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柏拉图和古代希腊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将外国哲学著作译为汉语问题的理论看法。
这些论著是译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翻译经验的总结。
3.《小逻辑》
代表黑格尔晚年成熟的逻辑系统的著作
著名学者贺麟翻译
本书是自黑格尔著《哲学全书》中的第一部《逻辑学》译出。
这书讲黑格尔哲学的人有时称《全书本逻辑学》,有时称《小逻辑》,以示有别于他的较大的两厚册《大逻辑》而言。
《小逻辑》构成黑格尔《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
黑格尔于最后十余年内随时留心增删,最足以代表他晚年成熟的逻辑系统的著作。
此书可说是《大逻辑》的提要钩玄和补充发挥。
4.《理想国》
柏拉图的代表作
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
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一系列的注脚。
——怀特海
5.《尼各马可伦理学》
西方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开山之作
西方哲学的基本经典
被公认是西方人教养的基本来源之一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人会像称赞公正的行为那样称赞幸福。
幸福是受崇敬的、完善的事物,对幸福要体味,更要敬畏。
《柏拉图对话集》第七卷

《柏拉图对话集》第七卷第七卷苏:接下来让我们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比作下述情形。
让我们想象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
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
让我们再想象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
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
沿着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
矮墙的作用象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
格:我看见了。
苏:接下来让我们想象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或其它材料制作的假人和假兽。
而这些过路人,你可以料到有的在说话,有的不在说话。
格:你说的是一个奇特的比喻和一些奇特的囚徒。
苏:不,他们是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人。
你且说说看,你认为这些囚徒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而外,他们还能看到自己的或同伴们的什么呢?格:如果他们一辈子头颈被限制了不能转动,他们又怎样能看到别的什么呢?苏:那么,后面路上人举着过去的东西,除了它们的阴影而外,囚徒们能看到它们别的什么吗?格:当然不能。
苏:那么,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你不认为,他们会断定,他们在讲自己所看到的阴影时是在讲真物本身吗?格:必定如此。
苏:又,如果一个过路人发出声音,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你不认为,囚徒们会断定,这是他们对面洞壁上移动的阴影发出的吗?格:他们一定会这样断定的。
苏:因此无疑,这种人不会想到,上述事物除阴影而外还有什么别的实在。
格:无疑的。
苏:那么,请设想一下,如果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你认为这时他们会怎样呢?如果真的发生如下的事情:其中有一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你认为这时他会怎样呢?他在做这些动作时会感觉痛苦的,并且,由于眼花潦乱,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1000字

标题:对理性与智慧的探寻——读《柏拉图对话集》有感柏拉图的《对话集》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阅读这部作品,我仿佛穿越回了古希腊的黄金时期,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伟大的哲学家对话,感受他们对知识、美德和真理的追求。
这些对话不仅仅是对哲学问题的探讨,更是对人类理性的挑战和对智慧的赞美。
《对话集》中包含了许多篇对话,每一篇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
在这些对话中,我特别被“理想国”这篇所吸引。
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
他认为,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来分工合作,以达到最大的公共利益。
同时,他还提出了“哲人王”的理念,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成为最好的统治者。
这些观点在当时是相当激进和前卫的,但今天看来却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理想国”,我还特别喜欢“费多”这篇对话。
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通过对灵魂不朽的论证,试图证明灵魂的不朽性和知识的永恒性。
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该追求超越肉体的知识,探索灵魂的本质和永恒truth。
这些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也让我更加重视精神和思想的力量。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柏拉图对理性和智慧的热爱。
他认为,理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探索,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同时,他也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智慧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是一种对世界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表面的现象,触及了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阅读完《对话集》,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柏拉图的观点和见解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世界和认知的看法。
我开始思考如何运用理性来探索真理、如何追求智慧来丰富生命、如何通过对话来交流思想。
这些思考不仅让我对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总的来说,《对话集》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提供了对理性、智慧和真理的独特视角,还提供了对人类思想和精神的深刻洞察。
柏拉图对话集

目录分析
1
莱西斯(或友 谊)
2
拉克斯(或勇 敢)
3普罗塔哥拉4Fra bibliotek梅尼克齐努士
5
蒂迈欧
克立托封
克里蒂亚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 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 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 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谢谢观看
我说,对呀,亲爱的年轻人,照这样说来,原因不在于年龄上有不足,而在于知识上有不足啊;到了有一天 你父亲认为你的知识胜过了他,那时他马上就会听信你的话,并且把他的财产交付给你的。
希波泰勒士呀,你应当照这个样子同你所爱的人去交谈,贬抑他,降低他,而不要用你那样的办法,捧得他 飘飘然,把他惯坏了。
凡是彼此最最相类的东西,必然最最互相嫉妒,互相倾轧,互相憎恶,而最最不相类的东西,则最最互相亲 近。
王太庆老师译的,汪子嵩老师写的前言(我手里商务印书馆这本是),明上午大概上弗雷格,下午就是美诺 篇,这里面译为枚农篇(Menon),差点没找到。
感叹千年前的人,竟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和智识。
总会忘记我该**的不是内容,而是他如何得出他的观点整个逻辑链才是我该去**的地方由此贴近他思想的内 容除此以外,这部收集的几篇对话真的很无聊,车轱辘话来回说,没有舌战群儒,一长大段的发言真的让人头皮 发麻。
读书笔记
在书店随意挑选的,看过一部分,很容易进入。
虽为名著,营养不多。打个不太熨贴的比喻,就如让某个希腊人现在读《离骚》,即使译笔再好不过,恐怕 也索然无味。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

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序言柏拉图对话录之《斐多》篇的内容是哲人苏格拉底在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讨论正义和不朽,以及服毒而死的过程。
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
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史上这是第一宗。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
伯罗奔尼撒的故事,令现存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
从业石匠的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市集内牵引市民参与讨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后世称为“接生法”:苏格拉底并不作长篇大论,而是提问,在往返之间令对方渐渐自缚于矛盾,而从困境中获得新见地。
他在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
从柏拉图对话录之《辩护》中,我们得知他的罪名是误导青年、颠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祇的存在。
事实上,恐怕嫉妒和毁谤才是他被控的主因。
苏格拉底本人不曾留下文献。
可想而知,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不尽出于其口,其中有不少应是柏拉图借老师的口说话。
《理想国》内最脍炙人口的意志论即是其中一例。
苏格拉底的风韵神态令门徒心仪,倒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种风韵和他的相貌无关,纯粹是灵魂的外发力量。
从另一对话录《酒会》中可以得知,他又胖又矮、相貌奇丑、酒量惊人、充满反讽,而且能言善辩。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予人的印象最为活泼而深刻。
如果他要苟且偷生,大可以逃往其它城邦,或答应从此保持沉默,不再到雅典街头与人论道。
但他拒绝背叛他的信念。
即在今日,他在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侃侃论道的情景仍令人惊叹向往。
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祇”,指引他正直的途径。
我们可以说,在西方文化中,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
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限于个人,而是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类共同的价值。
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
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快乐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能战胜死亡。
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最后时刻的描述,至今还是西方伦理学的基础。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自然有不同的传统,但与西方文化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五篇范文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五篇范文第一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读后感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阶级,师从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柏拉图的思想影响到西方的一切精神领域。
引用评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他不但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时代。
”其著名论著《文艺对话集》蕴含了丰富的文艺理论思想是希腊文学中一个卓越的贡献。
读了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你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的观点。
他的一般美学思想都是从维护贵族政治的基本立场出发,神是永恒的理式,而最接近理式的只有贵族阶级中文化修养最高的人,这些人才能统治国家,才能达到“正义”。
因此,他轻视劳苦大众的生产实践,轻视肉体式的情感欲望,轻视观照以外的实践活动。
首先,关于《文艺对话集》值得提及的是其灵感说。
在《伊安篇》中,谈到伊安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
认为是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他,就像磁石不仅能吸引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
并且认为高明的诗人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并且说大诗人们都是受到灵感的神的代言人。
所以,对于文艺才能的来源,柏拉图的解释是不是锻炼积累出来的技艺,而是神灵赋予艺术家的独特的灵感,就像无形中有一只上帝之手推动着艺术家去创造。
“上帝之手”给予艺术家以灵感,艺术家又通过灵感创作出作品感染无数观众。
他将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认为“不失去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很显然,柏拉图把灵感和理智区分开来,形而上学地对艺术家的创作、对灵感加以不科学的解说。
关于灵感一论,其否定了技艺和理性。
而在《斐德篇》中他又提出来与之相矛盾的观点,文学家要有的三个条件中,他把知识和训练列为第二、三点。
总的来说,他强调艺术通过灵感创作而富有感染力,但是又轻视劳苦大众的实践,否定了艺术的真实性。
反理性的思想为基督教所利用,埋下了颓废的种子。
在文艺的社会功用方面,柏拉图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

《柏拉图对话集》读后感本书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生活贫困的苔丝因貌美而被地主少爷亚利克玷污了贞节。
因此,苔丝曾一度精神不振。
后来,经过时间的洗涤,苔丝重振精神开始新的人生。
她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克莱尔,两人情投意合。
然而,就在结婚的当天,克莱尔知道了苔丝的过去……旅行,单单说这个字眼,我的脑海只有玩耍和休息,现在旅游更多的只是累,而不是享受,但我们应该享受游玩的过程,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明白这个地区的优势及劣势,这样做才是最有意义的旅行,似乎自己在这儿生活了几年了,但事实上,我们却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活书总比死书学的快吧!这一篇,是苏格拉底在受到控告后,于衙门口遇到欧悌甫戎与之探讨“虔诚”一事。
梅雷多等人控告苏格拉底,其实就是控告他给下一代灌输“邪门歪道”,“歪曲”神灵,“毒害”青年等莫须有罪名,以此延伸到虔诚一词。
好家伙,第一次看到苏格拉底论证哲学的方式,我脑中第一个概念是“唐僧” 。
特此抄录一段让读者感受一下吧。
“可是,亲爱的欧悌甫戎啊,如果神灵喜爱的和虔诚是一回事,那么,如果虔诚的是因为虔诚而被喜爱,神灵喜爱的也就是因为神灵喜爱而被喜爱;而如果神灵喜爱的是由于神灵在喜爱它而成为神灵喜爱的,虔诚的也就是由于它被喜爱而成为虔诚。
现在你就要看到,这二者是对立的,因而必定彼此完全不同。
”还有好多,不想打了…… 开始这种如线团一般的逻辑思维,很快就把我绕在里面了。
反复的读反复的看,才真的读到苏格拉底想要表达的表层意思。
虔诚,是神灵喜爱的,但神灵喜爱的却并非只有虔诚。
就如同数字与奇数的关系,数字涵盖奇数与偶数,正如此我们不能说奇数就包涵数字,虔诚便包涵一切神灵喜爱的。
菊朵家因为有一块两寸的腊肉就被医生称作“富人”了;孩子们都没有玩具,上完学后就得去放牛、喂猪、砍柴、从地里挖吃的,好不容易才能看上一场黑白电影;菊朵10多岁了还没有吃过城里的绿豆棒冰,仅在城里饭店里吃了碗面条就让小伙伴芹香吃惊的赞叹了;村里人也不敢乱说话,在背地里信神,否则就得遭到批斗·······这段对话并未透彻虔诚二字背后真正的意义,而是在欧悌甫戎匆匆离去而结束。
《柏拉图对话集》读书笔记

《柏拉图对话集》读书笔记
《柏拉图对话集》读书笔记
此书以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为背景,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人生的许多基本问题,很真诚,西方文化本源,古罗马希腊神话为参照。
留下深的`章节是有关灵魂和爱与美的论说。
记得大学时读《古罗马希腊哲学》时,特别喜欢,从人类最初的感觉、理性上认识世界,人生的各种问题。
时隔多年,翻看这本书,很是亲切。
一路读来,很好看又深奥。
不愧为西方哲学之源!
本书内容包括伊安篇论诗的灵感;理想国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诗人的罪状;斐德若篇论修辞术;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斐利布斯篇论美感;法律篇论文艺教育。
最后还有题解、译后记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等内容,供读者阅读思考。
本书以文艺理论题材为主,选收《斐德篇》《会饮篇》《理想国》和《法律篇》等八篇对话构成“文艺对话集”。
作品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法”,把各方观点都提出来,把其中矛盾剥茧抽丝般地逐层揭露,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作者把对话体运用得十分灵活,他从日常具体事例出发,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不但把人自然而然地引到结论,而且使人看到活的思想进程,激发自己的思考。
民国时期柏拉图对话汉译简述

民国时期柏拉图对话汉译简述作者:袁鹏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6年第02期[摘要]民国时期柏拉图对话的汉译以1920年吴献书译《柏拉图之理想国》出版为开端,经历20世纪20-30年代初期“柏拉图对话集”式的翻译,至1944年陈康《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译注而达致最高峰。
这些译本不但在对话翻译方面有开辟之功,而且于今人对柏拉图思想的理解和研究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本文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对话全译文为中心,对民国时期柏拉图对话翻译的基本状况作一梳理,期于今日翻译及研究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陈康[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2-0069-07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之一。
因此,理解柏拉图对于人们深入认知和全面把握西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阅读和翻译柏拉图传世的数十篇对话理所当然成为后人理解这位古希腊思想家的起点。
柏拉图对话的汉译事业起始于民国时期,在学人们的努力之下,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对其后的翻译和研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系统地梳理民国时期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成果,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但具有学术史的意义,且可令译者“更集中、更深入反思前辈们所指明的门径”而对翻译工作有所助益。
[1]一、从“共和国”到“理想国”柏拉图事迹见于中文可追溯至明代,但国人对柏拉图对话有所认识则始于清末。
1857年11月,英人伟烈亚力等主办的《六合丛谈》第一卷第十一号刊载传教士艾约瑟所著《百拉多传》一文,不但提到柏拉图有“遗书”十五种,并且简介了其中七种的名称和主题。
这是中文世界中首个对柏拉图对话的介绍。
此后,随着西学书籍的不断译介,国人对柏拉图对话的了解亦随之加深。
至迟1905年前后,其全部35篇对话之名已尽为国人所知晓。
与此同时,在一些对柏拉图或苏格拉底的介绍文章中,某些对话的片断也被翻译为中文。
不过,此类译文基本上不注明出处,而且也没有任何一篇对话的全译本问世。
人应当坚持正义

人应该坚持正义
我们应该重视好 的意见、明白人的意 见、内行的意见,而 不必理会坏的意见、 糊涂人的意见、外行 的意见。不理睬好的 意见,而听信外行的 意见,要使我们受到 损害。
道义比身体更 贵重。身体坏了、 毁了,我们不能就 不能活了。道义受 到损害,我们也不 能活。人最重要的 不是活着,而是活 得好,活得体面、 正派。
这话说得对,到现在就显然成了空谈,无非是戏言和废话而已?我希望和 你一道弄明白,在我现在的情况下,格黎东啊,我们说的那个道理究竟是 变了,还是仍然有效,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那些思想严谨的 人,曾经多次断言在人们的意见中间有些必须高度重视,有些不必理会,
~~~~~~~~~~~~~~~~~~~~~~~~~~~~~~~~~~~~~~~~
人的意见。
~~~
而听信外行的意见, 必将使我们受到损 害。
如果不服~~从~那一位内行,不理睬他的意见和赞许,
而听信另外一些外行的话,要就遭到损害。
身体坏了、毁了,我们就不能活了。 道义受到损坏,我们也不能活。 道义比身体贵重。 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 活得好就是活得体面、正派。
道义比身体更贵重。 身体坏了、毁了,我们 不能就不能活了。道义 受到损害,我们也不能 活。人最重要的不是活 着,而是活得好,活得 体面、正派。
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是邪恶的、可耻的。 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 以不正当报不正当也不行。 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 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人应当坚持正义
有些意见我们应该注意,也有些意见我们应该不
考虑~。~~~~~~
~~~~~~~
我们应该重视
在人们的意见中间有些必须高度重视,有些不必 理会。
枚农篇读后感课程论文

浅析《枚农篇》一枚农篇,又名《论道德》,选自《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是柏拉图从初期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转入开始提出“相论”的一篇重要对话。
谈话人有枚农、苏格拉底、枚农的小厮、安虞铎。
对话内容以美德如何取得为中心问题,为了取得这一问题的答案,在苏格拉底的循循善诱下,枚农与苏格拉底第一探讨了美德的概念,未果;第二,苏格拉底提出灵魂“回忆说”来进一步启发枚农;再次,苏格拉底引导枚农得出美德全然不可能被教的结论;最后,苏格拉底得出最终结论:美德是神的给予。
这四大部份的具体内容如下:枚农,问苏格拉美德如何取得。
苏格拉底宣称自己不能回答:因为他乃至不明白什么是美德,那么他如何明白如何取得美德呢?枚农第一同意处置美德的本性问题而且提供给苏格拉底一个概念,更确切地说是一系列不同种类的美德,而非美德本身。
通过一些论证后,他承认这些是不够的,而且给出另一个概念一美德是统治的一种力量,但这一点也被否定了。
为了帮忙枚农继续这种探访,苏格拉底给枚农上了短暂的一课,以后,枚农给他提供第三种也确实是最后一种关于美德的概念:期望好的事物并有能力去取得他们。
当这一点受到反对后,他失望的不希望再进行任何探讨,并说:“你如何能找到一些你不明白它本性的情形?即便是你偶然发觉答案,你如何会明白这件情形确实是你以前不明白的情形?”面对如此的挑战,苏格拉底改变了策略。
采纳了宗教的语气,他判定灵魂是不朽的;咱们所说的学习实际上是对灵魂所拥有的以前知识的学习。
在枚农的需求下,苏格拉底提供了一些证据,而且把枚农的一个奴隶召唤过来加入他们的行列。
苏格拉底在沙子上画一个图形后给那个男孩设置了一个几何谜语:画一个边长为两尺的正方形而且它的面积为四平方尺。
那么面积为原先两倍的正方形的边长会是多少?为了回应苏格拉底的问题,那个男孩提供了两个错误的答案。
可是慢慢的,在持续的给他提问以后,他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苏格拉底论证到:他只是提问问题而且从没教他,那么答案确信一直在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对话集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
我这才明白了一件事:诗人们创作并不是靠智慧,而是靠天分、凭灵感,正如先知和解说神签的人一样;因为这些人也说出很多美好的话,却不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很明显,诗人们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两样。
同时我也发现,他们凭着能写诗,就以为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很智慧,其实一窍不通。
P31
因为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导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我跟你们说,美德并非来自钱财,钱财和一切公私福利都来自美德。
P41
你们如果置我于死地,是很不容易找到另外一个人来顶替的,这个人附在城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好像牛虹附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大太肥,年龄末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
我想是神灵把我拴在城邦上的,具有这样一种资格,可以走来走去,激发、催促和责备你们每一个人,整天不停地到处紧跟着你们。
P42
请不要因为我说实话而不高兴。
因为一个人如果刚正不阿,力诽众议,企图阻止本邦做出许多不公不法的事,就很难保全生命。
一个人如果真想为正义而斗争,又不想活一个短暂的时期,那就只能当一名平头老百姓,决不能做官。
P43
如果我又说,人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天天谈美德以及其他你们听见我谈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考查,不经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那你们就更加不肯相信我的话了。
P50
可是公民们,逃避死亡并不很难,逃避邪恶却难得多,因为邪恶跑得比死亡快。
P51
因为死的状态有两种可能:死可能是绝对虚无,死者全无知觉;死也可能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灵魂从这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P53
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
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
P55
会饮篇
一切行动,专就其本身看,并没有美丑之分。
比如我们此刻所做的事,如饮酒、唱歌或谈话,本身都不能说美,也不能说丑。
美和丑起于做这些行动的方式。
做的方式美,所做的行动就美,做的方式丑,所做的行动也就丑。
爱是一种行动,也可以这样看它。
我们不能一遇到爱就说美,值得颂扬;只有那驱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爱神才美,才值得颂扬。
P300
所以,情人和爱人来往,就各有各的指导原则。
情人的原则是爱人对自己既然表现殷勤,自己就应该在一切方面为他效劳;爱人的原则是情人既然使自己在学问道德方面有长进,自己就应该尽量拿恩情来报答。
一方面乐于拿学问道德来施教,一方面乐于在这些方面受益,只有在这两条原则合而为一时,爱人眷恋情人才是一件美事,如若不然,它就不美。
P304
爱神的威力伟大得不可思议,支配着全部神的事情和人的事情。
P306
我们应该爱品格端正的人,以及小有缺陷而肯努力上进的人;这才是应该保持的爱情,才是那个美好的、天上的爱神,才是天上仙女们的爱情。
P307
从前的人和现在不一样。
从前的人本来分成三个性别,不像现在只有两个性别。
在男人和女人之外,从前还有一种人不男不女,亦男亦女。
……此外,从前人的形体是一个圆形的东西,腰和背部都是圆的,每个人有四只手,四只脚,一个圆颈项上安着一个圆头,头上长着两副面孔,一副朝前一副朝后,可是形状完全一模一样,耳朵有四个,生殖器有一对,其他器官的数目都依比例加倍。
……宙斯说到做到,把人剖成两半,就像切水果做果脯,用头发割鸡蛋一样。
剖开之后,他吩咐阿波隆把人的面孔和半边颈项扭转到切开的那一边,让人常见切割的痕迹,学乖一点;扭转之后,再把伤口治好。
于是阿波隆把他们的脸扭过来,把切开的皮从两边拉到中间,拉到现在的肚皮的地方,好像用绳子封紧袋口一样。
他把缝口在肚皮中央系起,造成现在的肚脐。
然后他像皮匠把皮子放在鞋楦头上打平一样,把皱纹弄平,使胸部具有现在的样子,只在肚皮和肚脐附近留了几条皱纹,使人永远不忘过去的惩罚。
……由于这种安排,如果抱着相配合的是男人和女人,就会传下人种;如果抱着相配合的是男人和男人,至少也可以平息情欲,让心里轻松一下,好去从事人生的日常工作。
就是这样,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与人相爱的欲望就植根于人心,它要恢复原始的整一状态,把两个人合成一个,治好从前剖开的伤痛。
P310
一般说来,凡属对于好东西、对于幸福的企盼,都是每个人心中最大的、强烈的爱。
P330
确实是这样。
为什么以生育为目的呢?因为在会死的凡人身上正是生育可以达到永恒的、不朽的东西。
根据我们已经得出的看法,必然会得出结论说: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好的东西,而且是不朽的东西,爱所盼望的就是永远拥有好的东西。
P332
所以说,人们凭着那种纯真的对少年人的爱,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开始看到那个美时,可以说接近登峰造极了。
因为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可以自己遵循着它去爱,也可以由别人领着去爱,先从这个个别的美的东西开始,一步一步地不断上升,达到那统一的美,好像爬阶梯,从一个到两个,再从两个到一切美的形体,更从美的形体到那些美的行动,从美的行动到美的知识,最后从各种知识终于达到那种无非是关于美本身的知识,于是人终于认识了那个本身就美的东西。
P338
《柏拉图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