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恰当的记叙方法,提高记事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和实践,使学生了解记事文章的写作要点,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记事写作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记叙方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记事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记事文章,了解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为学生讲解记事文章的写作要点。
2.实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优秀的记事文章,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记叙方法及其作用,使学生对记事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
3.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记事写作中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事件的核心,合理安排材料;(2)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人物性格特点;(3)运用恰当的描绘手法,使文章具有生动性;(4)注重环境描写,丰富文章内涵。
4.实践训练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记事作文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力求把事件写得生动有趣。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大家互相评价、借鉴,教师给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方向。
四、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修改和完善上交的记事作文,力求做到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生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学会记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协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动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导语: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有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升。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看完后,请同学们先列出写作的情节思路。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几个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记事的结构和技巧。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记事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事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3. 记事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等。
4. 记事的语言:生动、形象、简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事的要素、结构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记事具有条理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记事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记事的要素、结构和基本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记事文章,让学生了解记事的技巧。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编写一个记事短文。
5. 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记事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作品的条理性和生动性。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记事文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记事的技巧。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记事短文的编写。
3. 师生互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表达事物。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记事要素、结构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 优秀文章: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记事文章,用于实例分析。
3. 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学生作品的准则,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编写记事短文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会记事_教案

在上完这节“学会记事”的课程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节课让我意识到,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必须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成功的。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记叙文的学习状态。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导入方式,如播放相关视频、讲述有趣的生活片段等,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记事方法和表达技巧,使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作者的情感与观点;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有序、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3.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案例,学生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今后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缺乏自信。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作文符合语法规范。
举例: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正确使用标点,避免出现错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分钟)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记事的技巧和方法;(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素材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写出具体、生动、有趣的记事文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记事的方法和技巧;(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并进行提炼和运用;(3)通过修改和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2)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乐于分享的品质;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方法和技巧;2. 生活素材的发现和提炼;3. 记事文章的写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事的方法和技巧,生活素材的发现和提炼,记事文章的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记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事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好一篇记事文章。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并进行提炼和运用。
4.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记事文章的写作实践。
5. 修改和讲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讲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事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提炼素材的能力;3. 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文章的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记事文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记事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就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提炼和分享。
3. 写作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事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记事知识。
2. 示范法:以实例演示如何将生活素材运用到写作中,让学生模仿和借鉴。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记事文章的写作水平。
《学会记事》作文指导 教案

《学会记事》-作文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记事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记事作文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记事作文的定义记事作文的重要性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事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记事作文的了解和经验1.4.2 讲解记事作文的定义和重要性1.4.3 引导学生讨论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1.4.4 总结并布置作业第二章:记事作文的基本结构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记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学会合理安排事件的顺序和重点。
2.2 教学内容:记事作文的基本结构事件的选择和安排细节的描写和突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事件的选择安排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事作文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描写细节2.4 教学步骤:2.4.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记事作文的写作技巧2.4.2 讲解记事作文的基本结构和事件的选择安排2.4.3 分析优秀记事作文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描写细节2.4.4 练习写作:让学生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记事作文第三章:记事作文的开头和结尾3.1 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编写引人入胜的记事作文开头和结尾,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完整性。
3.2 教学内容:记事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开头和结尾的呼应和过渡开头和结尾的实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事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事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实例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开头和结尾的写作练习3.4 教学步骤:3.4.1 引导学生思考记事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3.4.2 讲解记事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3.4.3 分析优秀记事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实例3.4.4 练习写作:让学生尝试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记事作文开头和结尾第四章:记事作文的语言和表达4.1 课程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记事作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学会记事》-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举例:《学会记事》教材中,通过分析《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老师的形象,以及如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
(2)记叙文中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学会在叙述事件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学会记事》-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会记事》-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章节:
1.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要素,掌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2.叙事与抒情的结合:通过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明白如何在记叙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学会记事》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记叙文写作训练,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发展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多元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3.记叙文的结构与布局:学习如何安排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
4.叙事中的修辞手法:介绍并练习运用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课堂实践: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素材,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加强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学会记事教案

学会记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了解记事的重要性;2.学习记事的基本方法;3.掌握记事的技巧与技巧;4.培养良好的记事习惯。
二、教学内容1.记事的定义和意义;2.记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记事的应用场景;4.记事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用一句引人入胜的话题或故事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记事的兴趣。
Step 2 讲解记事的定义和意义1.引导学生讨论记事的定义,解释其含义;2.向学生介绍记事的意义,强调记事对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Step 3 探讨记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分析记事的基本方法,如文字记录、图形记录、音频录制等;2.介绍记事的技巧,如清晰明了地记录、简洁准确地表达、重点突出等。
Step 4 实践记事的应用场景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场景,让学生尝试运用记事的方法和技巧,如会议记录、学习笔记、旅行日记等。
Step 5 强调记事的注意事项1.教师列举常见的记事错误,如拖延、不准确、杂乱无章等,引导学生避免这些错误;2.指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教学总结1.复述本课所学的记事的定义、意义和基本方法;2.总结记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学的记事方法,并将实践中的成果撰写成一份记事报告。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讲解、实践和总结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高效地进行记事。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提高他们的记事能力和技巧。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写作能力尚待提高。在学科方面,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已有一定了解,但在记叙文写作方面,尚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结构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提炼主题的能力,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4.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运用多种叙述方法进行写作。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如事件的六要素、叙述视角等。
2.分析《学会记事》这篇课文,讲解作者如何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叙述视角,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3.讲解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强调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重要性。
4.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句式等方面的妙处,并引导他们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以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学会记事》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并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等叙述视角,丰富文章的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提高自己。
《学会记事》教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会记事》案例【背景】(一)团队引领,研思同行9月21日参加了吴丹青名师工作室活动听了两位学带进行了展示,不同的课却呈现出了共同的价值追求:1.在情境中真实写作2.善用巧用支架3.写作评价量表的形成与使用4.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
写作教学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活动,没有真实的过程难以实现真实写作的追求。
而自己也应该在同伴的启发下尝试写作教学的新追求。
(二)课标引领,课堂实践2022年新课标的颁布,给教学提供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写作教学也是如此,课标提供了写作的思路:1.目标确定: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2.内容选择: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3.活动设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基于此,我尝试以课标引领,依托吴丹青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和资源,努力进行写作课堂教学的实践。
【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文章都充满真情实感。
在这一作文学习时,教师要结合课文所学引导学生写作。
通过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让学生懂得写作就如我们平常说话一样,要勤于练习;在平淡而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发现,用写作的方法真实表达自我情感。
同时,教材也明确指出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训练,最好能培养学生写日记或者周记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记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他们平时的习作当中容易出现事件叙述过程不够具体、平铺直叙、细节描写也不够生动,情感不够真切这样的问题。
因而,教师在教学要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让学生借助波折聚焦细节,锤炼表达情感的词语,让文章起波澜,有情味,显得更动人心魂。
三、学习目标1.学会梳理脉络,将事件写清楚。
2.学会抓住细节,将事件写具体。
3.学会融入情感,将事件写真切。
(重难点)四、学习过程【写作情境】教师节将至,学校文学社想出一期“我与老师的故事”的特辑。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精准引导学生通过准确抓要素把事情清晰、有条理地写清楚,让学生理解六要素在记事中的关键作用。
2. 深度引导学生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得具体生动,并巧妙地在作文中自然融入真挚感情,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3. 有效引导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40分钟四、教学难点1. 选择最有表现力的细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细节,选择能够最准确地表达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细节。
例如,在描述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时,选择自己看到成绩时失落的眼神这个细节,比描述周围同学的反应更能突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细节筛选。
五、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精心挑选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不仅包括优秀的范文,还包括存在不同问题的作文,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实践练习:增加实践练习的次数和形式,除了课堂上的即时练习,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和写作练习。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次日落,然后用文字描述出来,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
3. 情感引导:创设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
比如,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视频,让学生回忆与家人相处的温暖瞬间,然后在写作中融入这些情感。
4. 习惯培养:定期检查学生的日记或周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开展日记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他们记录生活的积极性。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精心挑选用于播放与记事相关的精彩视频片段或展示能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图片,如家庭聚会的欢乐场景、校园活动的热闹瞬间等。
2. 写作纸:准备充足的适合学生书写的纸张,纸张上可印有简单的写作提示或鼓励话语,如“用心记录,精彩无限”。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培养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事的习惯。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 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
3. 细节描写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事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2. 教学难点: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细节描写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事的基本要素、事情发展顺序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事文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事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记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记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事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并阐述它们在记事文中的作用。
3. 讲解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引导学生学会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记事。
4. 讲解细节描写的运用,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5. 分析优秀记事文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事技巧。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7. 讲评练习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记事能力。
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记事基本要素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事情发展顺序的把握能力。
3. 评价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使记事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写一篇记事文,要求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并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事。
2. 在记事文中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存在需要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共5篇)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写作学会记事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课时一、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插叙。
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1.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2.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一、新课导入在生活的长河中,每一天都如同翻动的书页,记录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长与探索。
这些珍贵的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我们心灵的夜空。
学会记事,就是学会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它们化作文字,永久珍藏。
它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二、新课教学(一)学习方法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一、明记叙要素。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本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 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自然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传真情实感。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有:(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通过记叙这些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三、会锤炼语言。
要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例如《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就强调了文中感人的力量,来自一些细节。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公开课教案第【1】篇〗《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详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会从平常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2.掌握记事的六个要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条理,懂得写事情要抓住重点。
3.记事要写自己经历的事,要有真情实感。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掌握记事的六个要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教会学生从平常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1.重温《散步》一文,理清写作脉络。
2.复习《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体会细节中蕴藏着的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些事情却给人以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写法指导记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有条理地写出来。
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文的“六要素”。
那么,如何记事呢?这里介绍三种方法:方法一写清楚(写明记叙要素,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叙事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
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例如:(引导学生填写教材中的表格)点评:莫怀戚的《散步》写一家四口在初春田野中散步的事情,其中重点写了选择路线的经过。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同意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就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作者这样写,将一家人散步的过程交代得完整、具体、清晰,并且突出了散步过程中的“分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会记事作文教案

学会记事作文教案【篇一:记事作文教案完整版】奥林教育学校作文精品课,主讲人:徐钱敏记事文教案记叙文:简言之就是把你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和事按一定的顺序记录下来。
记叙人物和事件,必须掌握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记叙文贴近生活因此比较简单。
1、作文内容的分类所看到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社会、学校和家庭里发生的不常见的事情;社会、学校和家庭里发生的说明某种问题的事情;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景物:美的景色;很少见的东西;有趣的造型。
人:身边的任何值得你去写的人。
所做的:记录自己做的日常事情,旅行,小实验,重大事情等。
所想的:感想:对看到的事的感想,对自己做的事情的感想,读书中的内容的感想。
心情:记录快乐、悲伤、感谢、痛苦、仇恨、看不起、羡慕、赞扬、生气等心情,以及产生这些心情的原因。
2写作过程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
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叙述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
注意事项:作文过程中,必须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3,写作技法一、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
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记事作文,应以“事件”这个要素为核心,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
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
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方案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记事”的含义,掌握记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日常生活中的记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记事的含义2. 记事的方法(1)手写笔记(2)电子设备记录(3)手机APP记录3. 记事的重要性4. 记事的技巧(1)合理安排时间(2)选择合适的记录工具(3)注意记录的条理性和完整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有哪些需要记录的事情?”(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记事的重要性。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记事的含义、方法和技巧。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手写笔记、电子设备记录和手机APP记录。
3. 小组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记事方法进行实践。
(2)各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选择合适的记录工具,以及如何注意记录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4. 实践操作(1)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分享与交流(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记事的经验和心得。
(2)教师点评,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强调记事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等。
2. 实践成果:评估学生实践操作的效果,如记事的条理性、完整性等。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记事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学会记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事情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2. 记事文章的写作技巧:细节描写、情感表达、逻辑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写作技巧将事件描述得生动有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事文章,提炼写作技巧。
2. 实践训练法: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记事文章,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新课讲解:讲解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事文章,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的应用。
4. 实践训练: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记事写作。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点评。
6.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7. 课后作业:让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8.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训练环节中的写作成果,关注其对记事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评估其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写作指导》等相关教材。
2. 案例文章:收集一些优秀的记事文章作为教学案例。
3.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生活素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事文章的基本结构。
2. 第二课时:讲解记事文章的写作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记事教案
1. 教学目标
1. 交流耳闻目睹或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
2. 明确何为快乐,理解快乐的理由,理解快乐的因人而异,因时境而异。
明确如何
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实现快乐。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交流耳闻目睹或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
难点:明确何为快乐,理解快乐的理由,理解快乐的因人而异,因时境而异。
明确如
何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实现快乐。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1.导入:各位同学,你们都过得快乐吗?快乐的,请举手!(请某位同学开始统计人数)不快乐的举手!不知道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举手!(请统计者念出
数据)可见,快乐和不快乐的都占极少数,大部分同学都不能肯定自己是快乐
还是不快乐。
今天,我们就围绕“快乐”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和写作。
(板书:
快乐)
2.现在,就请几个觉得快乐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身体验到的快乐情景,别忘了把快乐的原因讲清楚。
请大家在听的时候想象一下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和
滋味。
3.各位同学现在是不是都很想把自己经历过或耳闻目睹的难忘一乐讲给大家听呢?那么,为了你的描述更精彩更有条理,还请大家耐住性子,把它们用文字
或者简笔画表现出来吧。
请大家尽可能描写出快乐的个性化表现形式。
写画好后,可别藏着,一定要让同学分享一下你的快乐。
4.分享了几个同学的难忘的快乐之后,有的同学一定很想弄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快乐或不快乐吧?那么就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在本子上写一写。
然后分析
一下这个原因对你的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有什么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你愿
意继续享有这种快乐呢?还是陷在这种不快乐中不愿自拔?最后说说你的打算。
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板书:(不)快乐
5.我们了解了几位同学的心情,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快乐,关注了某些同学的苦恼。
我们也就更能明白,我们同龄同学之间可以有许多的共鸣,也会有许多新
的发现和感悟。
现在大家可能都想就“快乐”这个话题正式写成一篇作文了吧。
先别着急,我们下节课还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要欣赏,欣赏完了再写,可能会
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上突破自我,达到一个新的作文水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