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旋转和平移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运动一、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运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运动知识,对旋转和平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旋转和平移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学生能够发现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和平移的概念,它们的基本性质和运用。
2.教学难点: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旋转和平移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引出旋转和平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旋转和平移的基本性质和运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旋转和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旋转和平移的掌握情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和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8)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和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2.难点:如何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用具(如图形卡片、小物件等)。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利用教师提供的图形卡片和小物件,进行平移和旋转的实践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有关平移和旋转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及应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的平移、旋转。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平移、旋转的判断和操作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能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旋转的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图形是否发生平移、旋转,以及如何运用平移、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平移、旋转的过程。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平移、旋转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学生动手操作。
3.教学视频:收集一些平移、旋转的实际应用视频,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平移、旋转的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风扇、平移的电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图形在平移、旋转过程中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平移、旋转的性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及旋转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并能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1为本章的起始例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现象,探索旋转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对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概念、性质及运用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度数、方向。
2.培养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概念及旋转的度数、方向。
2.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创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旋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旋转的性质。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5.练习巩固:设计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现象。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圆片、直线等学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提问:这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如何变过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旋转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旋转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讲解,给予评价。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87页例4教材分析:教材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阅读与理解”呈现了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一是小鱼图案是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拼组的,二是观察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到达小鱼图案的位置的.“分析与解答”展现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直接在小鱼图案上按七巧板的图形进行分解,找出拼组方案再移动,也可先动手拼拼看,再看看七巧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到达相应位置的. “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回顾总结,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 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自主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来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有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加深对图形运动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体会拼组方案的多样性和图形运动的不同路径,渗透优化策略.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感受并体会平移,旋转在图形变化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感悟图形的运动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动画出示七巧板,调查了解七巧板的数学知识.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生:七巧板。
师:那你知道有关七巧板的数学知识吗?指名回答。
课件展示七巧板的知识,师简要介绍.2﹑揭题展示学生作品,相互欣赏,发现不同:(由七巧板拼组的多种图案) 师:七巧板居然可拼组1600多种图案!这是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拼的,看大家的想法多奇妙!在这些图案中,你能发现有一个与众不同吗?生:鱼图。
师:有什么不同?生:其他图案都能看清每块板是怎么拼组的,而鱼图只有一个外形的轮廓,看不清每块板是怎么拼组的。
师:真细心!那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运动来拼组鱼图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出示对比图,板书课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会画指定角度、边数的旋转图形。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轴对称的知识,对图形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旋转的规律和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归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理解旋转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空间想象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特征,旋转的概念。
2.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规律,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
2.准备旋转的教具,如圆规、直尺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旋转的图片,如风扇、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旋转的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旋转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旋转。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过程,并提问:“旋转是如何进行的?旋转的中心在哪里?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转动,旋转的中心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描述旋转的过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例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图形的运动(三)例4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中心小学孙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学段目标”中提出:“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推理、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空间观念得以增强。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图形的运动(三)例4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
教材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1.教材前后的联系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三次,分别是在第一学段(二年级下册),第二学段(四年级下册),第二学段(五年级下册)。
呈现方式从整体上看,整个小学阶段都只是初步认识图形的运动,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表象。
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如折纸、画图等活动来进行。
2.教材所处的地位:教材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例4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图形的运动(三)例4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中心小学孙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学段目标”中提出:“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推理、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空间观念得以增强。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图形的运动(三)例4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
教材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1.教材前后的联系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三次,分别是在第一学段(二年级下册),第二学段(四年级下册),第二学段(五年级下册)。
呈现方式从整体上看,整个小学阶段都只是初步认识图形的运动,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表象。
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如折纸、画图等活动来进行。
2.教材所处的地位:教材以解决问题的形式,编排了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小鱼图案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课件第2张)生1:这是旋转现象。
(2)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课件第3张)方向盘的运动、旋转门的运动、水龙头的开关、飞机螺旋桨的运动、钟表上指针的运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从旋转现象到图形的旋转,使学生知道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把图形旋转也离不开这三要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旋转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二)探究新知1、描述线段的旋转。
(课件第4张)(1)师:你能说说指针是怎样运动的吗?生1: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生2: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2)总结旋转的三要素:(课件第5张)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其中的点o 叫做旋转点,顺时针方向就是旋转的方向,30°,叫做旋转的角度。
生3: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运动三的实例。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和解决图形运动问题Biblioteka 掌握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能够识别和判断图形运动的类型
培养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提高几何直观能力,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图形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测试与考试: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以检测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学习效果。
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
反馈机制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
教学目标:掌握图形运动三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学重点:平移、旋转、对称的几何意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平移、旋转、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05
教学反思与总结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董杰玲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7页例4。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学段的图形运动(三)的内容,图形运动(三)内容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运动(一)(二),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第二学段重点是介绍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图形运动(三)内容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是解决简单的问题,是以前学习的对称、平移、旋转知识的综合应用,从以前一个图形的运动,变成七个图形的运动,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发现问题,再次巩固变换的知识,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在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在方格子里运用学过的平移、旋转等图形的运动变化知识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体验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空间想象力和增强空间观念。
2、以七巧板为载体,动手操作,经历分割图案活动的探索,积累活动经验,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和对基本特征的理解,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3、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与欣赏,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平移、旋转等知识拼组鱼图,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行探究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等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1、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师:近期我们一直学习图形的变换,你们还记得平移旋转的各要素是什么吗?生答师板书平移:要确定方向、距离(二要素)旋转:要确定旋转点、方向、角度(三要素)2、引入课题“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也运用平移旋转这些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多个图形运动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同学们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设计意图: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唤醒学生旧知,为后面学习做铺垫】二、活动探究出示七巧板师问:这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你知道七巧板是有哪些形状的板块组成的?现在每块板都标上了1至7的序号,我们都知道七巧板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大家来看看(一)出示教材第87页例题4。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第【1】篇〗《图形的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旋转的含义,知道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我能在方格纸上亲手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知道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学习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一、自主学习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有很多,风车、秋千、钟表的指针等的运动都是()。
例1 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我会总结归纳:旋转是指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的现象。
在叙述旋转时,应说出()、()和(),既要说物体是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二、交流展示如图,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何如变化的。
我观察发现:(1)旋转时O点的位置始终()。
(2)每次旋转时,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0()针旋转()°。
(3)三角板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次后回到原位置。
我知道旋转的特征: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的()、()都没变化,只是()变化了。
旋转的性质: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在每次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时,它对应的点,对应的边到点O的距离都(),对应的角,对应的线段也都分别()。
三、实践意义1、钟摆绕点O()时钟摆绕点O()时翻斗车车厢按()2.针旋转不超过10°。
针旋转不超过10°。
时针方向旋转50°。
3.我会填。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
(2)经过旋转和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和()不发生变化。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征,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理解,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与用8个方向描述地图上两地的相对位置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的运动及位置有关的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剪刀彩纸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1)出示教材97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轴对称图形,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能说一说图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独立汇报。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幅不是)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前三幅是轴对称图形,而第四幅不是呢?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个体汇报:生:因为前三幅图通过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而第四幅图无论怎样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都不能完全重合。
预设师:大家能从学习过的图形中或是生活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吗?生1:我们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有的京剧的脸谱是轴对称图形,还有妈妈过年时剪的窗花有的也是轴对称图形。
生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凡是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个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镜像运动。
2.能够自如地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镜像操作。
3.掌握图形运动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的旋转运动。
2.理解图形的平移运动。
3.理解图形的镜像运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图形的改变。
2.知道如何利用运动来判断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备好相应的图形和纸张。
2.准备足够的纸笔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图形的运动概念,简单回顾一下平移、旋转、镜像运动的定义。
第二步:新知讲解1.旋转运动:–给出一个具体的图形,讲解如何对其进行旋转运动,并说明旋转的性质。
2.平移运动:–引导学生感受平移运动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尝试平移一个图形并展示出来。
3.镜像运动:–示范给出一个图形,可以通过镜面反射来实现镜像运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运动方式。
第三步: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让他们练习旋转运动,然后练习平移运动,最后练习镜像运动。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拓展•让学生举一反三,尝试用新学的知识解决其他类型的图形运动问题。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三种图形运动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六、课堂作业1.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2.自主探索其他图形的运动方法并写出对应的运动规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运动展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方式。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对图形的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作适当调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本章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在实际情境中欣赏和创造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概念,对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2.让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的图形。
2.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情境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3.采用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方格纸和绘图工具,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情境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旋转的特点。
提问:你们能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吗?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旋转得到的?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沿着某条直线进行平移。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运动(三) 解决问题》研讨课教案_9
“组合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87页。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旋转、平移两部分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和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而本课组合图形的运动则是将静态的图形通过旋转、平移的手段产生新的图案,对于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想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平移、旋转在拼组图形中的应用,而学会利用平移、旋转等方法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本课需要用到的旋转、平移有了充分的理解认识。
这节课图形的运动考验的则是学生对旋转、平移的综合运用和深化理解。
因七巧板的块数较多,将七巧板进行平移、旋转组合运动对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错,比如学生很可能在旋转过程中找不准旋转点、弄不清旋转方向和度数等,我认为可以通过七巧板实物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在方格纸上平移、旋转的方用七巧板拼组鱼图,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移、旋转等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先观察、再操作、后交流,在交流反馈中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的美,感受旋转、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课件播放视频:海底世界,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美丽的海底世界看一看。
2、问:你们瞧,这些五彩的小鱼多可爱啊,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用七巧板拼一条可爱的小海鱼?3、既然大家都有兴趣,这节课老师就陪同学们玩一个七巧板拼鱼的游戏。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游戏第一关、从图中任选2块七巧板拼出一条小鱼,还要用彩笔画出小鱼的轮廓线。
(1)任选、轮廓线什么意思?(2)大家看明白游戏要求了吗?那好,每个组桌上都准备了七巧板和图纸,我们开始玩游戏吧。
(3)汇报展示。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
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鱼图,正确记录图形平移、旋转等运动变化,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实际操作,在想象、判断、推理的过程中,探索出拼摆鱼图的方法,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在数学文化介绍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好玩与美妙,培养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拼组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鱼图。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
学情分析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一、欣赏美图导入新课:1、欣赏有七巧板拼成的图案,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拼图,欣赏。
简单介绍七巧板的历史发展,激起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学生在低年级就了解过七巧板,这里简单介绍七巧板的历史发展和有关七巧板的数学文化。
2、用数学语言描述七巧板的构成,培养学生使用严谨的数学语言的习惯。
二、玩转七巧板课件出示例4上的情境图1、活动一:①用自己的话说说题意,动脑想象。
指名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把题意理解清楚,重在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小鱼图案是如何由七巧板的图形拼组出来的,在脑子里拼拼看。
板书:构成运动【设计意图】学生往往看到问题就急于解决,甚至没看懂问题就急于用七巧板进行拼摆。
所以,在这里教师要慢下来,在解决问题前请学生先看懂问题,再想象每块板子的位置。
鼓励学生在脑子里拼鱼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尝试用语言描述简单图形的拼组过程。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运动(三) 解决问题》研讨课教案_1
5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指导】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教学内容】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情景导入】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广州市荔湾区耀华小学董杰玲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7页例4。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学段的图形运动(三)的内容,图形运动(三)内容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运动(一)(二),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平移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第二学段重点是介绍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会在方格纸上画旋转后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图形运动(三)内容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是解决简单的问题,是以前学习的对称、平移、旋转知识的综合应用,从以前一个图形的运动,变成七个图形的运动,既需要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发现问题,再次巩固变换的知识,也需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推理,在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方格子里运用学过的平移、旋转等图形的运动变化知识解决问题,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体验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空间想象力和增强空间观念。
2、以七巧板为载体,动手操作,经历分割图案活动的探索,积累活
动经验,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和对基本特征的理解,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3、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与欣赏,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平移、旋转等知识拼组鱼图,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行探究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
师:近期我们一直学习图形的变换,你们还记得平移旋转的各要素是什么吗?
生答师板书
平移:要确定方向、距离(二要素)
旋转:要确定旋转点、方向、角度(三要素)
2、引入课题“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也运用平移旋转这些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多个图形运动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回忆平移、旋转的各要素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唤醒学
生旧知,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二、活动探究
出示七巧板
师问:这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你知道七巧板是有哪些形状的板块组成的?
现在每块板都标上了1至7的序号,我们都知道七巧板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大家来看看
(一)出示教材第87页例题4。
(荔湾教育网出示题目)
1、阅读与理解
师:请大家读题,并观察情境图,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我们干些什么?
生:知道了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旋转拼组成一副鱼图。
鱼图只有一个鱼的外形轮廓。
要求我们:画出每块板所在鱼图中的轮廓线,找到每块板的位置,并标出序号;再说明每块板的运动过程。
师板:(1)画:每块板轮廓线标:序号(2)说明:每块板怎样平移或旋转
【设计意图:回忆七巧板的组成,为学生后面推理小鱼图每块板的位置做铺垫;紧抓解决问题的步骤,指引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让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
2、分析与解答(2人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活动1:
(1)解决第一个问题:拼一拼、画一画,确定鱼图中每块板的位置,画轮廓线,标序号。
(2)小组汇报: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如何找出每块板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拼图法:先利用七巧板拼出鱼图,再对应画轮廓线,标出序号;
分图法:直接在鱼图上,把鱼图分割为鱼头、鱼身、鱼尾,共七块,并标出序号。
小结方法:通过拼图或分图办法找到每块板的位置,并标出序号。
动手操作活动2:
(1)解决第二个问题:写一写,填空,记录运动过程
(2)小组汇报:每块板是怎样运动?
要求:每个小组中请一位代表解说每块板的运动情况,,另一位根据解说演示运动过程。
拼法一:
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
(1)把鱼图分成七块,可以知道:
鱼头是由板拼成的,
鱼身是由板拼成的,
鱼尾是由板拼成的。
(2)观察每块板的运动,记录纸登记,可以发现:
板1:
板2:
板3:
板4:
板5:
板6:
板7:
还有其它答案吗?
不同的拼组方案:
………
发现问题:不能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特别是6拼不了此
方向的平行四边形
原因分析:现在我们学的平移、旋转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变换,不能翻转拼图。
跟我们生活中的拼图不一样。
【设计意图:为解决七巧板拼小鱼图案的活动,设计了两个操作活动。
活动1,让学生通过动手小组合作,进行拼图、分图,找到每块板的位置;活动2,根据自己的拼图活动,记录每块板的运动情
况。
让学生在不断的合作交流、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加深对图形变换特征和性质认识,培养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
3、回顾与反思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生1:在鱼图中找出每块板的位置,可以利用分图或拼图的办法。
答案是不唯一,小鱼可以有不同的拼组方案。
生2:利用了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师生小结:
(1)在同一平面内,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分图/拼图的方法在小鱼图里找到每块板的位置,拼组方案不唯一。
(2)平移和旋转都要记住:平移“要确定方向、距离”;旋转“要确定旋转点、方向、角度”。
(平移旋转的各要素)
(3)平移和旋转后,每块板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改变,只是位置改变了。
(平移旋转的特征)
(4)变换方法:
4、老师多媒体演示其中一种运动过程
5、看书质疑第87页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
】
三、应用拓展
1、变式欣赏(多媒体):把例4的“小鱼图”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或逆时针90度
2、拓展练习(诗配画)
小小设计师:结合我们学校语文的诗歌配画特色,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右边,通过平移或旋转设计一幅你喜欢的图案,并配上诗歌。
【设计意图:设计了两个练习,练习1“变式欣赏”主要让学生感悟平移旋转的特征:虽然每块板的位置、运动情况也改变了,但每块板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改变;练习2“诗配画拓展练习”,是结合本校语文科组的特色,让学生把数学的知识与别的学科知识进行沟通,加深学科间的联系,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体会七巧板拼图的千变万化,再次巩固图形变换的知识,发挥自己个性和创造力,感受数学的美感,学以致用。
】
四、全课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利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过程。
2.变换方法:多个图形的变换,可以转化为一个一个图形的变换。
即
五、作业:小小设计师“把刚才课堂中利用方格纸,通过平移或旋转设计出来自己所喜欢的图案,画出轮廓线,标出序号,并写出每
块板的运动情况。
”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设计出来的图案,紧扣本课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活学活用。
】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
例 4:
阅读与理解:(1)画:轮廓线标:序号
(2)说明:每块板怎样平移或旋转
分析与解答:
平移:确定方向、距离
旋转:确定旋转点、方向、角度
平移旋转
方法不唯一
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