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合集下载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注释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佚名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江城⼦·密州出猎诗词原⽂及赏析江城⼦·密州出猎诗词原⽂及赏析苏轼 江城⼦·密州出猎宋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平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何妨! 持节云中,何⽇遣冯唐⑦? 会挽雕⼸如满⽉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

眉州眉⼭(今四川眉⼭县)⼈。

北宋⽂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家"之⼀。

与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博的历史⽂化知识,显露出多⽅⾯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佑⼆年(1057年)考进⼠时,主司欧阳修见其⽂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年(1079年),御史台有⼈摘引其⾮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翰林学⼠、知制诰,充任侍读,⼜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兼翰林侍读学⼠、守礼部尚书。

元佑⼋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忠。

[注释] ①狂:豪情。

左牵黄:左⼿牵黄狗。

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

古⼈打猎时⽤狗和鹰来捕捉猎物。

②锦帽:头戴锦蒙帽。

貂裘:⾝穿貂⿏⽪⾐。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2,左牵黄3,右擎苍4,锦帽貂裘5,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7,亲射虎,看孙郎8。

酒酣胸胆尚开张9,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0?会挽雕弓如满月11,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1.密州:即今山东诸城。

2.老夫:苏轼自称,时年40。

3.黄:黄犬。

4.苍:苍鹰。

5.锦帽貂裘:锦蒙帽与貂皮裘。

6.“千骑”句:《祭常山回小猎》有“黄茅冈下出长围”,可作此句注脚。

7.为报:传言。

倾城:空城,尽全城所有的人。

8.孙郎:本指孙策(参看《三国志·孙策传》),这里却指孙权。

《三国志·孙权传》说,孙权曾“亲乘马射虎于凌亭”。

9.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开阔,胆气仍豪壮。

10.“持节”二句:前后倒装,即何日派遣冯唐持节赴云中。

节:符节。

云中:汉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

遣冯唐:云中太守魏尚被错误地免官,冯唐认为魏尚有功,不应受这样的处分。

汉文帝接受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赴云中赦免魏尚,并复原官(参看《史记》与《汉书》的《冯唐传》)。

诗人用这个故事,表示希望出守边疆。

11.会:预期。

满月:圆月,形容拉开的弓。

12.天狼:星名,主侵略,这里指侵扰中国边境的敌人。

【译文】老夫也暂且来一次少年狂游,左牵黄狗,右擎苍鹰,锦蒙帽、貂皮裘,千余铁骑,漫卷山头。

传语倾城百姓跟随太守,我要像那孙权亲自射杀猛虎野兽。

酒正酣畅、胸怀宽广、胆气豪壮,鬓发稍染白霜,又有何妨?何日遣来冯唐,手持符节到云中宣命魏尚。

那时老夫我呵,定当力挽劲弓如满月,往西北方向,一箭射落天狼。

【赏析】此词题一作《猎词》。

傅藻《东坡纪年录》云:“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后果得雨,于是再往常山祭谢。

归途中与同官梅戶曹会猎于铁沟。

苏轼写有《祭常山回小猎》诗: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倾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江城子 -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江城子 -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江城子 -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作者简介: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背诵lt;lt;《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中心lt;lt;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译文lt;lt;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lt;lt;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一、本篇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文章翻译:我虽已年老,却兴起少年时的狂放之志,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起苍鹰,头戴华美的锦帽,身披贵重的貂裘,率领着千骑骏马如同疾风般席卷过平缓的山冈。

这是为了回应全城百姓倾城而出,追随太守我一同出猎的盛情。

在这场狩猎中,我将亲自射杀猛虎,以展现如三国孙权般的英勇。

酒酣之际,我的胸襟更加开阔,胆气越发高昂,尽管两鬓已微微泛白,但这又何足挂齿!我内心期待着,何时能在云中接到朝廷的符节,如同汉代的冯唐被派遣出使,获得重用的机会。

那时,我定会拉满雕饰精美的硬弓,目光坚定地向西北方向望去,瞄准那象征侵扰边境的“天狼星”,表达我愿为国御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三、文章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zhengzhi家和思想家。

他出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24日,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文三个方面。

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变,既有咏史抒怀的长篇叙事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感慨的短篇抒情诗。

他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形式上打破了旧有的束缚,内容上则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苏轼的散文同样卓越,他的议论文深入浅出,记叙文生动形象,书信体则充满真情实感。

除了文学成就外,苏轼在书画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他的书法作品以遒劲有力、自然流畅著称,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方面,苏轼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山水画,他的画作以简练的笔墨和深远的意境著称。

以下是《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详细解析:词牌与背景《江城子》是词牌名,本为单调,苏轼在此基础上创新为双调,使其成为一首豪放激昂的抒怀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字的含义是什么?狂‛又表现在哪 里? 用‚‘狂’在 ”的句式回答。
‚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 ‚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在‚千骑卷平冈‛的声势 ‚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 ‚狂‛在‚亲射虎,看孙郎‛的气概 ——狂放的外表
找出表现词人心胸开阔,胆气豪壮的句子。 “酒酣胸胆尚开张”
表现太守年愈长而志弥坚的句子是哪句? “鬓微霜,又何妨!”
找出表现作者希望再展宏图,为国立功(重返 朝廷)的句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拓展阅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 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 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 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 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 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 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 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这年十月, 他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 黄茅冈,作此词。这首词,是他写 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 放词。
1、《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什么情感?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2、《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记梦》 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苏轼的形象。
他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而又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朗读要注意停顿、语速、语调、重音、感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即文中最能揭示 主旨、概括内容的关键性字眼。文眼往往奠 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阅读时,抓住文眼斟酌字句,可以深刻 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请判断哪个字是这首词的文眼?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பைடு நூலகம்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 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读文: 作者借‚狂‛一字统摄全文 ,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政治上,苏轼仕途坎坷,饱尝艰辛。苏 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 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 ,三年后又移知密州。期间,他与同僚猎 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读文:
大声自由读,想一想,这首词的上片和 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腔 调来朗读这种风格的作品? 上片: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声 苏轼: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 音要洪亮 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 下片: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 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 势豪迈 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狂‛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自信 作者已经‚鬓微霜‛了,还想驰骋疆场,报效祖国 ‚狂‛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盼;
‚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迈;
‚狂‛在‚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表现出御敌立功 报效国家的愿望。
——狂放的内心
朗读要注意停顿、语速、语调、重音、感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 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 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的悼亡词。
读文: 作者借‚狂‛一字统摄全词 ,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狩猎、打 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作者渴望被朝廷重 用,建功立业,杀敌为国的豪情壮志。
你能找出描写太守形象(装备)的句子吗?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请你找出表现狩猎人数之多,速度之快句子。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找出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的句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读题: 从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词牌 名
地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读人——知人论世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诗、词、 文、书、画均卓然大 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是北宋词坛豪 放派代表词人。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