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播新闻脱口秀的“话里话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广播新闻脱口秀的“话里话外”

作者:张立新

来源:《中国广播》2014年第05期

【摘要】广播新闻脱口秀并非一个业已获得公认的概念,因此,本文也仅限于问题的提出,即:作为传统媒体范畴的广播新闻节目,在收听诉求多元的背景下,能否适度引入“脱口秀”元素,在内容趋同的困境中以“个性”风格带动关注度、影响力的提升,进而在同业及广义传播下的媒体“跨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广播新闻脱口秀设计实施接地气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近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的《话里话外》节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此项殊荣也促使该节目主创人员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关于传统读报与“新闻脱口秀”①、新闻节目本土化与“愉悦”功能的种种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梳理,以求从实战经验逐步深化为理论思考。

一、由传统读报样式向“广播新闻脱口秀”的转化

《话里话外》节目开办于2010年,虽然其“京味儿读报”的整体风格(包括编辑思想、主持人表达方式和与听众的日常互动)是在最近一两年内才得以逐渐固化的,但是,毫无疑问,“读报+京味儿”并凸显“个性”②这一基本定位在开办之初就已确定下来。这一点对于当今所有广播节目的创新而言均显得至关重要,我将在后面的阐述中特别强调这一点。

当然,节目开办后经过了两年的摸索方才真正找准定位,这一过程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

1.模糊期

最初,节目的“京味儿”与“个性”并未得到刻意强化,采用的依然是“编辑+主持+直播”的传统编播流程。其信息来源与其他新闻节目相比并无不同,尽管由于主持人自身的地域特性(所谓“北京土著”),在表述方式上侧重“京味儿”,但也仅限于语言层面,而非内容和立场的选取。这一时期的《话里话外》面临着所有采用主持人制的新闻节目共同的难题,即:编播脱节。换句话说,编辑好的文字即便十分口语化也无法令主持人找到“脱口而出”的感觉,“京味儿”和“个性”便无从谈起。

2.探索期

节目开播约两年后,主持人开始独立承担编播双重任务,集编播于一身的主持人开始将产品(自己选取的新闻时事及附带观点)呈现于听众面前并得到听众由短信平台和微博直接回复的检验结果,感兴趣、很感兴趣、不感兴趣皆一目了然。这使得主持人在与听众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由以往的单向信息传输渐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交互传感,由传统的新闻传播者渐变为服务提供者,新闻节目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由此得以确立。这是京味儿、个性或者说本土化风格出现的出发点。换言之,顾客的需求决定了产品。主持人开始觉察到,这个时间段(中午)听广播的人群以本地居民(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出租车司机)为主,而其带动的可能是规模不定的有同样诉求③的年轻群体(这部分人也许会更多地选择网上收听)。通过与听众的互动交流,我们了解到,北京的广播电视节目里缺少“京腔京韵”,是新闻传播本土化缺失留下的空白点。我们有些主流媒体太过专注于“宏大叙事”的惯性思维和“高大上”的排场了。找到了这个与听众的契合点后,便下功夫致力于“本土”特色的营建,努力寻找平民语境,而非官媒语境,即用北京普通市民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和情感倾向去描述、评判事实。在这里,主持人已经不是单纯的居高临下的主流意识的广播者,而是以体验的方式与受众共同完成对主流意识的体认。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力图成为受众的一员,或者说,“扮演”成受众的一员,甚至会适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艺术的某些手法,与受众共同完成传播的过程,而“扮演”的方式就是语态上的北京平民化。

虽然,这一时期,节目在外在主持形态上有一些开创性的尝试,但是,并未完全突破瓶颈。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应用语言学认为,任何形式语言的应用和研究,都离不开对于语言环境的依赖。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语文常谈》中指出:“我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必须充分注意到语境因素对言语表达和理解的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去揭示言语交际中的各种矛盾——特别是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矛盾在不同语境条件下获得统一的规律。”事实上,“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矛盾”恰恰是节目自身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试想,假如新闻报道的内容本身并不足以引起听众的关注,或者说,听众真正关心的在新闻报道中得不到足够呈现,那么,所谓的京味儿、本土与个性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无根之水?毕竟,最需要贴近群众的就是新闻报道本身,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定位期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节目定型的关键,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是“京味儿”读报赢得听众的最大助力。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新闻界产生了很多积极变化,报纸上的民生新闻多了、基层声音多了、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少了。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以来,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向好,中央大报等主流媒体敢于触碰种种痼疾、顽症,群众关心什么,报纸就会报道、评说什么。这让《话里话外》找到了听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无论是主持人做点评,还是根据内容插播戏曲、曲艺选段以烘托气氛,均紧紧围绕于此,针砭时弊、嬉笑怒骂,使说者、听者均有畅快淋漓之感。著名电视人孙玉胜在他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说:“要尝试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拆除媒介和观众之间的界线和戒备,使新闻的传播与接受能有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愉悦。”我认为“愉悦”这个词对于传播中的受众感受而言表达得非常准确,它并不完全指代愉快情绪,而是受众与传媒之间高度认同契合的境界。

这一时期,节目的播出样式和编排方式均根据内容固定下来,读微博、唱京剧、念短信成为不可或缺的“三大件”。其中,微博针对的是网上人群,京剧吸引的是中老年听众,短信则是即时互动。与之相应的形成了个性化的演播方式:讲故事、半脱稿、“High”起来(有激情)。主持人特别注重直播时以及网上与受众的互动,有时也会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和受众拌几句嘴,甚至会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将听众批评主持人的短信直接读出来。之所以如此自揭其短,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所指出的:“如果想在很短的时间里激发起群体的热情,让他们采取任何性质的活动,譬如掠夺宫殿、誓死守卫要塞或阵地,就必须让群体对暗示做出迅速反应。”我们希望营造一种平等的收听、交流氛围,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耳提面命,而是提供“愉悦”,互相“说服”,寓教于乐、引导于无形之中。

至此,《话里话外》节目已经由原先的传统读报样式向“广播新闻脱口秀”转化了。四年间,其在听众中已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形成了相对忠实、固定的收听群体,“人气”已基本聚集起来。正如有听众在来信中说的:“这样的读报形式,京味浓浓,特有新意,感觉就像是在大茶馆里读报,特有意思。”

二、广播节目创新三要素

总结《话里话外》开办四年来的所得,笔者认为广播媒体在创新上有三个要件是必须兼顾的。

1.顶层设计。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生产的是广播产品,而非艺术品。所以,任何节目创新的成败均离不开准确的决策和定位,它取决于决策者对频率功能和目标受众的整体把握,这是《话里话外》取得良好收听效果的先决条件。

2.实施到位。既然我们生产的是产品,而非艺术品,节目定位一经确定,只能不断加以完善而不能偏离,更不能摇摆不定。尽管《话里话外》做了不少自我修正,但“京味儿读报”是始终坚持的。

3.下接地气。节目创新的决策者、实施者心里一定要有听众,失去了这个基础再新颖的创意都是沙子堆砌的城堡。我们一定要记住,听众是有自主意识的,而且今后这一点必将越来越突出,传播者过去不可能、今后更不可能像牧羊犬驱赶羊群那样任意影响受众。

三、对于广播节目创新的进一步思考

1.节目创新和营销一体化。对于广播而言,“节目营销”还是一个极少提及的概念,当然,它和传统的广告创收是两回事。这方面我们需要向网络媒体甚至自媒体学习。如果我们的频率握有若干个有市场前景的节目,那么,除了传统的广告商例行推介之外,有没有更加贴合市场的节目营销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