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的系统界面与交互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Windows的系统界面与交互设计
2012-4-26
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这两个问题诚然令我着迷。一方面,思考的越深入越细化,遇到的阻碍或者说限制就越多,这个时候你需要做很多取舍,同时进行不宥于现有方法而且富有想象力的创新,大量的工作很容易导致你偏离原来的思路。另一方面,你所进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让你能更加深入的认知自己以及你的同类。可以说,更深入的认知自己,了解人思考的轨迹以及习惯背后的原因,同时追求极限,不停的追逐并超越,这是用户界面设计最吸引我的地方。
下面我很乐意通过自己的小作品来谈论我对操作系统界面与交互设计的理解。
一、资源管理器归于桌面
系统即桌面,桌面即系统。根据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情境将桌面划分成三种形态,一为文件态,二为桌面态,三是程序态。
文件态
桌面态
程序态
窗口右上角的切换按钮的作用:
1,文件态与桌面态相互切换
2,当程序需要使用(打开或者上传)文件时,点击该按钮切换到文件态。如下图所示,
整个操作不会打开文件浏览对话框。系统会记录程序上一次打开文件的所在目录,如果该目录在当前文件态中打开,则切换到相应标签,否则在新标签中打开该目录。同时,用户可以切换到不同标签来选择文件,注意下图所标示出的变化,姑且称之为嵌入式对话框,它会
在用户完成选择文件或者取消打开文件操作后消失。取消打开文件有两种方式,一是取消按钮(黑色箭头指示),同时返回程序,而是右上角的切换按钮,取消并切换到桌面态。
小结一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用户的操作和在不同窗口切换的频率,提高效率,增强系统的可预见性,对用户友好。
还有一个特性如下图所示:在文件态,用户可以一个标签拖拽到另一个标签上,使二者以分屏形式共享桌面空间,便于文件复制、比较等操作。相比于Windows7分别拖拽两个窗口到左右两边,这种方法只需一次拖拽,而且鼠标动作幅度小很多。
二、控制面板归于程序
我的做法是先将传统的desktop一分为三,看似使情况更复杂了,其实不然。通过这样的划分,我可以达到将操作系统完全隐藏在桌面下的目的。对用户而言,操作系统是存在三种不同形态的桌面,在桌面态上你可以摆放你喜欢的小工具,或者像Windows8一样,动态磁贴,还可以横向滑动;在文件态可以很方便的管理所有的文件;在程序态,你可以设置背景图片(注意:这里的背景不同于桌面态的背景,而且不允许在这里放置图标),改变程序窗口大小和排列。
至此,实现的目标是系统隐藏于桌面,文件管理统一规范,余者皆为程序,程序定义为对文件、程序以及计算机硬件进行操作的方法,在系统中不对程序进行归类。所以,无论是firefox、word、theme、默认程序设置、磁盘管理等皆是一个程序。设置屏幕分辨率、调整声音、管理用户、任务管理器等等皆通过程序来实现。从而实现控制面板归于程序。
从此,当有人向你询问耳机没声音时怎么设置时,你不用一遍一遍的说打开控制面板,找到Realtek音频管理程序(此处以realtek声卡为例),然后怎么着,你只消说打开Realtek
音频管理程序,再这般这般设置。
这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让最大化的简化系统,是一般用户不用劳神费力去认识系统的各个方面,同时又能有效增强用户对系统的控制感,使系统的行为更直观可见,可预见。
那么对于高级用户,我们怎么满足他们对系统的要求呢?我们知道,像Windows这样的系统提供了很多系统管理配置命令以及组件。在此,收益于Linux系统man命令给我的启发,我的解决方案是系统提供一个完整的帮助手册,便于用户搜索查询。
三、开始菜单归于任务栏
我认为,开始菜单的存在破坏了系统设计上的平衡,它过于强大,不受用户控制,因为更具干扰性。同时,我认为,用户的自由是不可剥夺的,用户的选择高于系统,用户常用程序的优先级高于系统的设定。我更倾向于程序从任务栏启动,这样也更加高效,现在需要改善的是任务栏对用户鼠标操作的响应。通过从任务栏启动程序的方式,很大程度的削弱了开始菜单,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效仿Mac OS X的launchpad来完全取代开始菜单。我不赞成像Windows8那样将程序固定在桌面上,搜索时大量的图标挤满桌面。桌面空间是宝贵的,完全由用户控制。
四、无差别运动
其实,上面的将控制面板归于程序,以及开始菜单归于任务栏,就是无差别运动的一部分。无差别运动的价值观核心在于直观,提倡直接操作。它改变了很多我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形成的观点,但是这种改变又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在这里,文件的操作是无差别的,都可以通过拖拽来实现。而且更重要的时观念上的改变,比如说,对于一个word文档,它可以被拖拽至word程序、回收站、可移动磁盘、压缩文件、打印机、刻录机、某个网盘空间、蓝牙、红外、局域网共享、某个文件夹、邮件程序、google翻译等等,在这些情境中,word文档作为输入,word
程序等作为目标,是无差别的。差别在于不同的目标导致不同的结果,但它们在作为一个操作的目标这一点上是无差别的。
这一理念影响下的设计结果就是,在桌面的文件态中,整个界面的布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是标签栏、地址栏、导航栏、文件视图、任务栏。没有工具栏,唯一遗留的是新建文件夹这个方法,至于搜索、预览、查看(隐藏文件、扩展名)、图标/列表视图的切换,是对视图的调整,并不会增减文件或文件数量。那么,工具栏的元素在哪呢,在任务栏里。可以直接将文件拖拽到任务栏图标上,也可以先选择文件,然后点击任务栏图标。任务栏图标包括常规的程序,如7zip、word、ie、mplayer、picasa,也包含可移动磁盘、打印机、与计算机链接的其他设备,还包含用户使用的网络存储服务等。
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你要向firefox的google图片搜索网页上传图片搜索,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一,像上面的Sumatra PDF打开文件一样,桌面切换到文件态,嵌入对话框。二是,你可以把网页中上传文件的图标按钮拖拽到任务栏,便于你重复使用该功能(需要系统、浏览器支持)。
我是金山快盘的用户,我相信如果能直接向任务栏的金山快盘图标拖拽文件实现上传会是个不错的功能。
附上Axure RP原型及源文件。窗口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等操作没有实现,而且不支持拖拽(Axure RP 不支持)。
源文件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