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1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复习提纲及针对性练习
四川省2013年高中通用技术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 第一节 .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第一节:材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必修)》中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围绕“认识材料”和“选择材料”,介绍了材料的一些基本常识,包括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常见材料,并阐述了在设计时选用材料的思想方法,指明正确、合理的选择材料是设计时的一个重要而实际的问题。
此节内容是后续知识的一个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初步具有选材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材料的分类。
2、理解材料的性能。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其基本性能及主要用途。
4、掌握在设计活动中选择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展示,了解材料的分类。
2、通过对材料性能的简单测试,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
3、经历技术设计活动中材料的分类、性能等常识的研讨,初步掌握在设计制作活动中合理选择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材料知识和现代技术思想,合理选材的初步能力,增强其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及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材料的性能。
2、设计制作活动中材料的合理选择。
难点: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和材料在实际运用中的妥当把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探索法、实物展示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材料样品、自制台灯
六、教学课时:一节课40分钟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实践与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理论知识可以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又可以正确指导实践。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1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练习题及学习材料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练习题及学习材料一.练习题:1、在钢板上加工螺纹孔,用到的工具是()A、钢锯和丝锥B、锉刀和丝锥C、钻头和丝锥D、板牙和丝锥2.工艺的一般过程正确是()①备料②部件装配③零部件加工④总装配⑤形成坯件⑥表面涂饰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③②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⑤②③④⑥3、张明用薄铁板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下列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4、周文用麻花钻加工了一个孔,该孔剖开后的形状应该是( )A.划针紧贴导向工具,在薄铁板上划线,样冲倾斜对准交叉点,扶正冲眼B.左手紧握薄铁板,右手握紧手锯进行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C.用台虎钳夹紧零件,锉削锯割面,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施压由小变大D.将钻头正直装夹在台钻上,用手钳夹紧零件,对准冲眼钻孔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闻名天下。
它是一座三层的纯木结构建筑,斗拱、飞檐的结构复杂,工艺精美,令人惊叹。
斗拱使屋面凹曲,飞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
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木结构的各个构件,先表面处理,后进行榫卯连接。
用于表面抛光的工具是( )。
A、锯B、刨子C、锉D、凿子6.小兰家的茶几的一个铁质脚断裂了,她最好采用那种连接方式进行修补。
( )A、焊接B、榫接C、胶接D、铆接7.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是( )A、锯割B、划线C、刨削D、切削8、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下列不需要的工具是( )A、钢锉B、台虎钳C、刨子D、手锯9下列不属于金属加工工艺的是:( )A.攻丝B.锉 C.錾D.刨削10王强家里的木质靠背椅的靠背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坏,详见示意图圆圈部分。
现要对这张椅子进行简单的木工处理,使它变成一张小茶几。
他完成这个任务最适合的工具组合是()。
A.锯子和木锉。
B.刨子和手钻。
C.凿子和手钻。
D.刨子和凿子。
11、小鑫利用钳工工具,将图一矩形铁块加工成图二梯形铁块,其加工环节主要有:①锯割,②划线,③锉削,铁块加工的正确流程是()。
通用技术(复习提纲打印版)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本章关键词: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一技术的价值知识要点:1.技术与人(1)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2)技术产生之后可以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2.技术与社会总的来说,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使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产业结构和劳动者的素质)(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还丰富了人们在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生活。
(4)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3.技术与自然(1)人们依靠技术利用自然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的资源,并改造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2)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人们更应该注重依靠先进技术保护自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力要求:1.了解技术对于人、社会、自然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影响2.会结合实例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简单的分析二技术的性质知识要点:技术的五大性质: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
1.技术的目的性总述: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成果。
(1)技术的产生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法,从而满足人们在某方面的需求。
(2)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两种形式。
3.技术的综合性(1)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技术侧重于解决问题,科学侧重于发现问题;二者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第一节材料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第一节材料一、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高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按照材料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人造材料)和混合材料三类。
(2)理解材料性能的含义,对常用的材料性能指标(强度、弹性、韧性、硬度等)有所了解并能定性地进行简单分析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2)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实验、讨论交流,学会区分材料的种类及分析材料的性能,为下一步选择好材料打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对技术设计工作过程的了解与认识,培养交流和分析的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材料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前面第三章指导学生在设计课题的基本完成之后,用材料制作原形或模型的方式将设计的内容展示出来。
学习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种类、性能等介绍给学生认识材料方面引路。
以便学生在设计中涉及到选择材料时有进行思考的知识基础,也能体现学生在选材制作时考虑到材料与人、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于本节的教学安排问题。
用2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1课时,主要以实物展示,导航教学内容中的材料分类和性能,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分析,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进一步掌握设计中如何选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注:本次课的内容为第1课时)三、学情析分学生虽然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材料,但对材料的理性认识却只是毫基础的。
因此教材应引导学生步入对材料的理性认识轨道。
此外,有关材料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新材料技术的意义问题等,学生可能从来不曾考虑,而这些常识却应该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注意启迪。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选择材料应用于设计能力,基于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先进技术思想水平,包括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工艺知识、设计原则等。
通用技术复习总提纲简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技术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开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解放人的手脚、脑等: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开展人]〔只要是能开展或提升人的智力或精神的技术〕技术的根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开展的核心。
2.技术的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展胎儿鉴别〕3.技术及科学的区别及联系:科学活动:是发现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技术活动:是创造如:蒸汽机的创造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开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局部。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创造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例: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展历程〕③技术是设计实现的根底,平台。
2.设计的分类:①技术设计。
〔侧重于功能、材料、工艺和程序等〕②艺术设计。
〔侧重于欣赏和审美〕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及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表达为人及环境的相互关系。
《展现设计成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展现设计成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背景设计是一门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而展示设计成果则是设计师展示自己才华的重要途径。
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展示设计成果的方式,展现他们的设计才能和创意思维,提高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目标1.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意能力;2. 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展示技巧;3. 激发学生对设计的热爱和探索欲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作业内容1. 学生将以小组形式完成本次作业,每个小组成员将共同设计一个创意作品,并展示出来;2. 每个小组将选择一个设计主题,如插画、海报、产品设计等;3.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稿,并准备展示所设计的作品;4. 展示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口头介绍、展板展示等。
四、作业流程1. 第一周:确定小组成员和设计主题,开始头脑风暴,收集灵感;2. 第二周:细化设计方案,确定设计风格和呈现形式;3. 第三周:开始制作设计稿,完成初步作品;4. 第四周:修改完善设计稿,准备展示材料;5. 第五周:展示并评审,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
五、评分标准1. 设计创意性:设计思路新颖,独具个性;2. 创作技巧:表现技巧娴熟,作品精致美观;3. 展示效果:展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4. 团队合作:小组成员合作默契,共同努力完成作品。
六、作业要求1. 每个小组成员需积极参与设计过程,完成所分配的任务;2. 提倡团队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作品;3. 作品应符合设计主题,展示出学生丰富的创意和设计才能;4. 展示时需准备好展示材料,展现设计成果。
七、作业考核1. 每个小组的设计作品将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审,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2. 评选结果将作为该次作业的成绩,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与展示,相信学生们将能够在展现设计成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表现水平,培养出更多的设计人才,展现出设计行业的无限魅力和创意潜力。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1. 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2.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人机关系的目标包括:高效、健康、舒适、安全;(2)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与动态的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信息交互3.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1)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2)技术试验应该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1. 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原型或模型④测试、评估和优化⑤编写产品说明书2. 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3. 设计的评价:(1)设计过程评价:过程是否完备,分工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正确等;(2)最终产品评价的两个依据:①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②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1. 发现问题:(1)问题来源:生活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别人给出的问题;主动发现的问题。
(2)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2. 明确问题:(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问题是否有价值6条判断依据(P84);(2)明确问题受到的限制: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标准②设计者的技术能力和条件。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方法1. 方案的构思方法:(1)产品设计考虑的三要素:物、人、环境;(2)方案构思方法:草图法、模仿法(与原物体功能相似)、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P99)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1. 设计表现图:(1)技术语言:如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2)技术图样:采用某种规范形式将设计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3)正等轴测图:夹角120°,P1172. 常见的技术图样:(1)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P12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复习资料(必修1)正等轴测图的画法(2)形体的尺寸标注:P124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1. 模型的不同作用:①草模用于深入探讨使用;②概念模型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③结构模型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④功能模型研究产品性能和人际关系;⑤展示模型提供实体形象2. 工艺:(1)概念: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2)①划线工具: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样冲(防止钻孔中心滑移);②锯割:手锯;③钻孔:设备是台钻、钻头是麻花钻。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第一节材料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第一节材料一、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节的教学内容,以及高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按照材料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人造材料)和混合材料三类。
(2)理解材料性能的含义,对常用的材料性能指标(强度、弹性、韧性、硬度等)有所了解并能定性地进行简单分析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2)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实验、讨论交流,学会区分材料的种类及分析材料的性能,为下一步选择好材料打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对技术设计工作过程的了解与认识,培养交流和分析的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材料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前面第三章指导学生在设计课题的基本完成之后,用材料制作原形或模型的方式将设计的内容展示出来。
学习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材料种类、性能等介绍给学生认识材料方面引路。
以便学生在设计中涉及到选择材料时有进行思考的知识基础,也能体现学生在选材制作时考虑到材料与人、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于本节的教学安排问题。
用2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1课时,主要以实物展示,导航教学内容中的材料分类和性能,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分析,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进一步掌握设计中如何选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注:本次课的内容为第1课时)三、学情析分学生虽然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材料,但对材料的理性认识却只是毫基础的。
因此教材应引导学生步入对材料的理性认识轨道。
此外,有关材料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新材料技术的意义问题等,学生可能从来不曾考虑,而这些常识却应该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注意启迪。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选择材料应用于设计能力,基于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先进技术思想水平,包括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工艺知识、设计原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展现设计成果一、材料的分类(选择题) 分类 取材 性质 举例取材于大自然 保持着原本特质的材料 木材、黏土、石材 、木鱼石(人造材料) 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 塑料、玻璃、钢铁 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综合 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胶合板、纸、混纺料例题1、下列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塑料B 、纺织毛巾C 、木材D 、纱线2、下列属于混合材料的是( )A 、胶合板B 、玻璃C 、木材D 、塑料二、材料的性能: 、 、 。
我们先来了解材料的几种基本物理性能。
1、 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
① :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
② :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③ :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
④ :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2、 :材料受外力作用时改变了形状,当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
典型例子如橡皮筋、弹簧。
实际上,很多材料如塑料、金属、木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3、:材料抗冲击震动的性能。
例如,玻璃的韧性很差,易被敲碎。
4、: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损的能力。
例如,制作切削工具用的钢材,其硬度就比较高。
5、:指材料接受折、锻、压等外力,被改变形状或被延伸,而材料没有运受破坏的性能。
例如,铝的延展性好,可以压制成盘、碗等,而木材则不能。
(延展性是延性和展性的合称。
延性:物体可以拉成细丝而不折裂的性质,金属多具有延性。
展性,物体可以压成片断而不断裂的性质,金属多具有展性。
)6、其它---材料具备的物理性能还有、、等。
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有关的性能,主要有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例如铁容易被氧化,而不锈则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有些特殊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材料的加工性能是指与材料被加工时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又称工艺性能。
例如,塑料和一些金属材料可以熔铸成型,有的金属适宜锻造成型,有的金属适宜弯折成型,而木材则只适应切削加工,此外各种材料材质不一样,加工时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例题1、在我校进行拔河比赛之前,选择比赛用绳的时候,对用绳的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其()的要求上。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弯强度D、抗剪强度2、钢筋混凝土梁中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强度更强。
A、抗弯B、抗压C、抗拉D、抗剪3、某厂生产一种抗拉能力为2000N的钢丝,生产出一部分样品要进行技术测试,下面方法最合理的是()A、用2000N拉力作用在钢丝上,看钢丝是否被拉断B、用2500N拉力作用在钢丝上,看钢丝是否被拉断C、用钢丝剪测试是否容易被剪断D、看弯曲后看是否容易恢复形变4、自行车的辐条,一端穿在轴盘上,另一端拧在穿过轮圈的空心螺纹上,辐条在工作中的承受力是( )A、拉力B、压力C、弯曲力D、扭转力三、几种常用材料简介㈠木材1、质地较软的木材⑴杉木,又叫沙木。
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家俱制作中,例如做房屋的门窗、屋架、桌椅的面板等,都很合适。
⑵松木:有许多品种,如红松、白松等,是很好的软质木材,被广泛用于建筑、家俱、乐器制造等行业。
2、软硬适中的木材⑴樟木。
它有一股樟脑香气,能防虫蛀,是制作家俱的上等木材之一。
缺点是易变形。
⑵槠木,又叫株木。
也是常见的家具用材。
⑶梓木。
在要求较精致的木制品中常被采用。
3、人造板材: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房屋装修、车船制造等各个行业。
⑴胶合板,又叫夹板。
(2) 其他人造板。
常用的有纤维板、刨花板等。
⑶饰面板。
经过处理的表面色泽光亮,耐磨耐高温,且具有美丽的纹理和色彩,可产生很好的装饰效果。
用饰面板做成的制品表面不需要涂漆。
㈡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分为黑色金属(含铁金属)和有色金属(不含铁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同主要有铸铁、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工具钢、高速钢、不锈钢等;有色金属主要有铝、铜、铅、锌等。
㈢塑料1、的物态变化是可循环的。
加热时.固态塑料会软化、熔解而变为液态;冷却时,又会回复到原来的形态和硬度。
此类塑料不宜制作承受高温的物品,仅可做一般日用品和建筑用品,如瓶类包装材料、水管等。
2、的物态变化不可循环,原料加热后变为液体,可倒人模具成型,冷却后凝固成一定的形状,而不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此类塑料可做机械零件、座椅、工具手柄、电器壳体等。
例题1、一木产品加工公司欲购买大量木材,用于制作一套较精致的十二生肖的艺术品,若站在一个设计师的角度上,你推荐他们用()来加工。
A、杉木B、松木C、柳木D、梨木四、木工工具及设备㈠木工手工工具简介1、:用来把木料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
2、:用来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的工具。
3、 :有平凿、圆凿等,主要用于凿削抹眼或其他局部形状的铲削。
4、 :用来砍削木料,在需要去掉较多的毛料时使用。
5、 :用来钻孔。
6、木工通常使用作敲击工具,羊角锤又可用来拔钉。
7、通常用将钉子冲入木料中。
8、木工使用的量具------主要是、、等。
9、划线工具------有、、、等例题1、(山东高考)可以变废为宝用来制作蚊香,那么,使用下列哪一种工具产生的木屑最适合直接制作蚊香?()A、锯子B、斧子C、凿子D、刨子2、刨子是木工常用的工具,刨身越(),越能将材料刨的平直。
A、“长”B、“短”3、王强家里的木质靠背椅的靠背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损坏,详见示意图圆圈部分。
现要对这张椅子进行简单的木工处理,使它变成一张小茶几。
他完成这个任务适合的工具是()A、锯子和木锉B、刨子和手钻C、凿和手钻D、刨子和凿子4、加工书桌一般不需要的工具是:()A、刨B、钻C、锯D、锉5、下列各项不属于木工工具的是()A、凿子B、錾子C、手锤D、样冲6、说出右图的金属加工工具的名称。
()A、划针B、划规C、凿子D、样冲㈡木工常用的基本设备木工最基本的设备是或,都是木料制成的。
有的工作台上安装有扳钳装置,可以用来牢固地夹持工件。
此外木工常用的机械设备有钻孔机、带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
五、钳工工具及设备㈠钳工手工工具及量具1、常用的画线工具及其用法⑴⑵⑶⑷2、手锤与錾子及其基本用法⑴手锤。
手锤又叫榔头,是常用的敲击工具。
⑵錾子。
有扁錾、尖錾和油槽錾三种:①扁錾主要用来錾削平面,去除毛刺和分割板料等;②尖錾主要用来錾削沟槽及分割曲线形板料;③油槽錾主要用来銮削平面或曲面上的油槽。
3、:对不规则部件进行微量加工处理。
4、:手工攻丝常用的工具有手用丝锥和攻丝绞手。
用于在孔加工内螺纹。
手用丝锥是加工内螺纹的工具,绞手是用来夹持丝锥的工具5、:套丝工具包括板牙和板牙架。
用于在轴或杆上加工螺纹(外螺纹)。
6、钳工量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百分表、数显卷尺、数显千分尺例题1、在用手锯进行锯割操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右手满握锯柄,左手轻扶前段B、在推锯和回拉时,压力要均匀C、锯条的行程要长,用到锯条的有效长度D、回拉较推锯稍快,要有节奏2、在利用手工工具制造螺丝杆的时候,应选用的工具是()。
A、锤和錾子B、锉刀和样冲C、手用丝锥和攻丝绞手D、板牙和板牙架㈡钳工常用的基本设备1、:又称钳桌,是钳工专用的工作台,用于安装虎钳并放置工件、工具。
2、: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的,有台虎钳、机用平口钳及手虎钳等。
固定在钳台上,是放在钻床等机床的工作台上夹持工件的,则用于夹持轻巧的小工件,并用手把持。
3、:砂轮机主要用来磨削錾子、钻头等工具或刀具,也可用来修磨小型零件。
4、:钻床是用来对工件进行钻孔、扩孔、或孔、绞孔和攻丝等操作的设备。
六、工艺的一般过程(生产及工艺过程)1、工艺过程:是将原材料(含元器件)转换成设计产品的过程。
2、工艺的一般过程:→→→→→。
例题1、工艺的一般过程正确是:()①备料②部件装配③零部件加工④总装配⑤形成坯件⑥表面涂饰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③②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⑤②③④⑥七、常用工艺简介⒈木工工艺包括锯割、刨削、凿削、砍削、钻削等加工方法,钉联接、榫联接、胶联接、活动联接等联接方法,以及画线、测量、制作等方面的一些操作方法,适用于一切木制品的生产制作。
旋转体木制品可用木工车床制作。
⒉钳工工艺括锯、挫、錾、刮、研、钻孔、攻丝、套丝等加工方法和铆接、粘接、螺栓联接等联接方法,以及划线、测量、按照各种配合方式将零件装配成整体的方法等,主要适用于机械制造和装配、机械维修以及不使进行机床加工的各种金属加工制作。
⒊机械加工工艺是使用各类机床设备及相应的工具和专用夹具对各种零件所进行的加工工艺⑴——主要应用于使用车床加工旋转体零件,如轴套类零件等⑵——主要应用于使用刨床加工零件的平面,如平板、机身床面等⑶——主要应用于使用镗床加工零件的内圆孔,如箱体类零件的内圆孔等⑷——主要应用于使用铣床加工各种异形或凹槽等,如齿轮的齿面、零件的键槽等⑸——主要应用于使用磨床对零件表面的精加工。
⒋是利用高温和焊接材料将分离的零件(或材料)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制造方法,主要适用于各种金属框、架等结构的联接,如桥梁、房屋等的钢架,钢板焊接的机械零件,自行车的车架等等。
⒌是将铁或其他金属熔化成液体,浇注入一定的型腔中,以获得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制造方法,主要适用于制作那些外表形状比较复杂而不太规则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零件毛坯。
有些零件的成品,也可采用精密铸造的方法获得。
⒍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软化,然后通过锤打、锻压改变其形状,使其符合预定要求的制造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
主要应用于制作钢制零件毛坯,如轴套、曲轴等。
⒎是利用冲床结合模具将具有较好延展性的金属冲压成型的制造方忽,例如金属盘、碗、门扣、铰链等都是冲压成型的。
⒏是利用一定的设备将化学能、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产生瞬间高温熔化金属材料的一种切割加工方法,如氧割,主要应用于下料;激光加工,主要应用于精细加工。
⒐:热处理工艺是通过“加热一冷却”多操作程序改变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结构,使其物理性能(如硬度、韧性等)得到改变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五金工具的处理。
⒑:表面涂覆工艺有多种,如涂,喷油漆,广泛应用干木制品、金属制品,起到增强外表美观,防止金属氧化腐蚀等作用;还有涂覆一层金属,如镀铝、镀锌,起到改善外观和防腐作用例题1、钳工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工艺,下面不属于钳工加工方法的是()A、攻丝B、矬C、錾D、刨削2、号称“天下第一名钟”的景云钟,制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
景云钟的制造主要应用了什么工艺?()A、锻造工艺B、冲压工艺C、钳工工艺D、铸造工艺八、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金属的加工工艺包括:包括划线、锯割、锉削(切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工序。
1、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
划线一般步骤为:①划出基准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冲眼。
工具一般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和样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