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测试题6

合集下载

(完整版)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用)

(完整版)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用)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ax2+bx+c=0(a≠0).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提高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根后,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定是实际问题的根.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分析】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不难列出方程x(x+10)=900,整理可得x2+10x-900=0.(1)问题2 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解: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我们知道,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1+x)万册,同样,明年年底的图书数又是今年年底的(1+x)倍,即5(1+x)·(1+x)=5(1+x)2万册.可列得方程5(1+x)2=7.2,整理可得5x2+10x-2.2=0(2)【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解决问题.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讨论问题1和问题2分别归结为解方程(1)和(2).显然,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共同特点:(1)都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归纳总结】上述两个整式方程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ax2+bx+c=0(a、b、c是已知数,a≠0).其中ax2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例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解:①是;②不是;③是;④不是;⑤不是;⑥是.【教学说明】(1)一元二次方程为整式方程;(2)类似⑤这样的方程要化简后才能判断.例2 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2x2-13x+11=0;2,-13,11.【教学说明】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时,通常要将首项化负为正,化分为整.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1)5x2-1=4x(2)4x2=81(3)4x(x+2)=25(4)(3x-2)(x+1)=8x-3解:(1)5x2-4x-1=0;5,-4,-1;(2)4x2-81=0;4,0,-81(3)4x 2+8x-25=0;4,8,-25(4)3x 2-7x+1=0;3,-7,1.2.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2)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 ;(3)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长的平方,求较短一段的长x.解:(1)4x 2=25;4x 2-25=0;(2)x (x-2)=100;x 2-2x-100=0;(3)x=(1-x )2;x2-3x+1=0.3.若x=2是方程ax 2+4x-5=0的一个根,求a 的值.解:∵x=2是方程ax2+4x-5=0的一个根.∴4a+8-5=0解得:a=-43.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2+bx+c=0(a ≠0),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都是根据一般式定义的,这与多项式中的项、次数及其系数的定义是一致的.3.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知识与技能】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a(x-k)2=b(a≠0,ab≥0)的方程.2.灵活应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使学生了解转化的思想在解方程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综合运用探究式、启发式、活动式等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体验求知的成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合理选择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怎样解方程(x+1)2=256?解:方法1:直接开平方,得x+1=±16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15,x2=-17方法2:原方程可变形为:(x+1)2-256=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1+16)(x+1-16)=0 即(x+17)(x-15)=0所以x+17=0或x-15=0原方程的解x1=15,x2=-17【教学说明】让学生说出作业中的解法,教师板书.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例1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3x+1)2=7;(2)y2+2y+1=24;(3)9n2-24n+16=11.【教学说明】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漏掉负根.例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5x2-4x=0(2)3x(2x+1)=4x+2(3)(x+5)2=3x+15【教学说明】解这里的(2)(3)题时,注意整体划归的思想.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3(x-1)2-6=0(2)x2-4x+4=5(3)(x+5)2=25(4)x2+2x+1=4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3.把小圆形场地的半径增加5m得到大圆形场地,场地面积增加了一倍,求小圆形场地的半径.解:设小圆形场地的半径为xm.则可列方程2πx2=π(x+5)2.=5+52,x2=5-52(舍去).解得x1答:小圆形场地的半径为(5+52)m.【教学说明】可由学生自主完成例题,分小组展示结果,教师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忆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对于形如a(x-k)2=b(a≠0,b≥0)的方程,只要把(x-k)看作一个整体,就可转化为x2=n(n≥0)的形式用直接开平方法解.3.当方程出现相同因式(单项式或多项式)时,切不可约去相同因式,而应用因式分解法解.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配方法【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配方法的推导过程,熟练地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在配方法的应用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掌握一些转化的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配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配方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设场地的宽为xm,则长为(x+6)m,根据矩形面积为16m2,得到方程x(x+6)=16,整理得到x2+6x-16=0.【教学说明】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如何解方程x2+6x-16=0?问题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现在会解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举例说明.【教学说明】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明确我们现在会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等号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即(x+m)2=n(n ≥0),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可求解.问题2 你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吗?(1)(x+3)2=25(2)x 2+6x+9=25(3)x 2+6x=16(4)x 2+6x-16=0【教学说明】教师启发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将x 2+6x-16=0转化为(x+3)2=25的形式,从而求得方程的解.解:移项得:x2+6x=16,两边都加上9即(26)2,使左边配成x 2+bx+(b2)2的形式,得: x 2+6x+9=16+9,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得:(x+3)2=25,开平方,得:x+3=±5,(降次)即x+3=5或x+3=-5解一次方程得:x 1=2,x 2=-8.【归纳总结】将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从而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例1填空:(1)x 2+8x+16=(x+4)2(2)x 2-x+41=(x-21)2 (3)4x 2+4x+1=(2x+1)2例2 列方程:(1)x 2+6x+5=0 (2)2x 2+6x+2=0 (3)(1+x )2+2(1+x )-4=0【教学说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完成例题,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归纳.【归纳总结】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应该遵循的步骤:(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2)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 2-4x-8=0(2)x 2-4x+2=0(3)x 2-21x-1=0 2.如果x 2-4x+y2+6y+2 z +13=0,求(xy )z 的值.【教学说明】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3.公式法【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2.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推导出求根公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情感态度】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用配方法解方程:(1)x2+3x+2=0 (2)2x2-3x+5=0解:(1)x1=-1,x2=-2 (2)无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问题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的题目已做得很多,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推导下去.探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a acbbx24 2-±-=就得到方程的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a acbbx24 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教学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配方法推出求根公式,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可让学生小组展示.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①2x2-4x-1=0 ②5x+2=3x2③(x-2)(3x-5)=0 ④4x2-3x+1=0解:①x1=1+26,x2=1-26②x1=2,x2=-31③x1=2,x2=35④无解【教学说明】(1)对②、③要先化成一般形式;(2)强调确定a,b,c的值,注意它们的符号;(3)先计算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x2+x-12=0(2)x 2-2x-41=0 (3)x 2+4x+8=2x+11(4)x (x-4)=2-8x(5)x 2+2x=0(6)x 2+25x+10=0解:(1)x 1=3,x 2=-4;(2)x 1=232+,x 2=232-; (3)x 1=1,x 2=-3;(4)x 1=-2+6,x 2=-2-6;(5)x 1=0,x 2=-2;(6)无解.【教学说明】用公式法解方程关键是要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2.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产生过程;2.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情感态度】1.体验数学的简洁美;2.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教学重点】根的判别式的正确理解与运用.【教学难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5x+6=0(2)9x2-6x+1=0(3)x2-2x+3=0解:(1)x1=-2,x2=-3(2)x1=x2=31(3)无解【教学说明】让学生亲身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回顾已有知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观察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把系数代入求根公式之前,需先确定a,b,c的值,然后求出b2-4ac的值,它能决定方程是否有解,我们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Δ”来表示,即Δ=b2-4ac.我们回顾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发现:【归纳结论】(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 acbbx24 21-+-=,aacbbx2422---=;(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x 2=-ab 2; (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例1利用根的判别式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解:(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无实数根;(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2 当m 为何值时,方程(m+1)x 2-(2m-3)x+m+1=0,(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没有实数根?解:(1)m <41且m ≠-1; (2)m=41; (3)m >41. 【教学说明】注意(1)中的m+1≠0这一条件.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2.已知x2+2x=m-1没有实数根,求证:x2+mx=1-2m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1.B2.证明:∵x2+2x-m+1=0没有实数根,∴4-4(1-m)<0,∴m<0.对于方程x2+mx=1-2m,即x2+mx+2m-1=0,Δ=m2-8m+4,∵m<0,∴Δ>0,∴x2+mx=1-2m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1)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2.运用根的判别式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隐含条件.【教学说明】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回忆整理,再由小组代表陈述.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关系的运用.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观察判断到发现关系的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规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情感态度】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态度及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运用.【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完成下列表格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①用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②设方程x2+px+q=0的两根为x1,x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x1+x2=-p,x1·x2=q)2.完成下列表格问题上面发现的结论在这里成立吗?(不成立)请完善规律:①用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两根之和为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之比的相反数,两根之积为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之比)②设方程ax 2+bx+c=0的两根为x 1,x 2,用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x 1+x 2=-a b ,x 1·x 2=ac )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对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这一规律是否成立?试通过求根公式加以说明.ax 2+bx+c=0的两根a ac b b x 2421-+-=,a ac b b x 2422---=,x1+x2=-a b , x 1·x 2=ac . 【教学说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求根公式推导出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1 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1)x 2-6x-15=0;(2)3x 2+7x-9=0;(3)5x-1=4x 2.解:(1)x1+x2=6,x1·x2=-15;(2)x1+x2=-37,x1·x2=-3; (3)x1+x2=45,x1·x2=41. 【教学说明】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找出对应的系数.例2 已知方程2x 2+kx-9=0的一个根是-3,求另一根及k 的值. 解:另一根为23,k=3.【教学说明】本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根据根的定义,将x=-3代入方程先求k,再求另一个根;一种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例3 已知α,β是方程x2-3x-5=0的两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1)x2-3x=15(2)5x2-1=4x2(3)x2-3x+2=10(4)4x2-144=0(5)3x(x-1)=2(x-1)(6)(2x-1)2=(3-x)22.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7x2-12x+5=0B.6x2-13x-5=0C.4x2+21x+5=0D.x2+15x-8=0【教学说明】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满足两根之和为负数,两根之积为正数.【答案】1.(1)x1+x2=3,x1x2=-15(2)x1+x2=0,x1x2=-1(3)x1+x2=3,x1x2=-8(4)x1+x2=0,x1x2=-36(5)x1+x2=35,x1x2=32(6)x1+x2=-32,x1x2=-382.C【教学说明】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抢答,教师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2.3 实践与探索【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领悟数学建模思想,体会如何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情感态度】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感知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交流互动,逐步培养合作的意识及严谨的治学精神.【教学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学校生物小组有一块长32m,宽20m的矩形试验田,为了管理方便,准备沿平行于两边的方向纵、横各开辟一条等宽的小道,要使种植面积为540m2,小道的宽应是多少?问题2 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56元降为31.5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很明显,即抓住种植面积为540m2来列方程,设小道的宽为xm,如何来表示种植面积?方法一:如图,由题意得,32×20-32x-20x+x2=540方法二:如图,采用平移的方法更简便.由题意可得:(20-x)(32-x)=540解得x1=50,x2=2由题意可得x<20,∴x=2【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学会一题多解,同时要注意检验所解得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意义.问题2 【分析】这是增长率问题,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明了,即原价56元经过两次降价降为31.5元,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6(1-x)2=31.5解得 x1=0.25,x2=1.75(舍去)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青山村种的水稻2011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200kg,2013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450kg,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2.用一根长40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求长方形的面积为75cm2.(1)求此长方形的宽.(2)能围成一个面积为101cm2的长方形吗?如能,说明围法.(3)若设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为S(cm2),长方形的宽为x(cm),求S 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为何值时,S的值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答案】1.解: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有7200(1+x)2=8450,解得x1=121≈0.08,x 2=-1224≈-2.08(舍去).即年平均增长率为8%.答: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2.解:(1)设此长方形的宽为xcm,则长为(20-x)cm. 根据题意,得x(20-x)=75解得:x1=5,x2=15(舍去).答:此长方形的宽是5cm.(2)不能.由x(20-x)=101,即x2-20x+101=0,,知Δ=202-4×101=-4<0,方程无解,故不能围成一个面积为101cm2的长方形.(3)S=x(20-x)=-x2+20x.由S=-x2+20x=-(x-10)2+100可知,当x=10时,S的值最大,最大面积为100cm2.【教学说明】注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配方法在第2题第(2)、(3)问中的应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找、列、解、答.最后要检验根是否符合实际意义.2.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特殊图形问题时,通常要先画出图形,利用图形的面积找相等关系列方程.3.若平均增长(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基数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有:a(1±x)n=b(常见n=2).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本章复习【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本章知识,回顾解决问题中所涉及到的化归思想、建模思想的过程,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在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说明】一般考虑选择方法的顺序: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或公式法.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b2-4ac(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在应用时,要根据根的情况限定Δ的取值,同时应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条件.3.一元二次方程y=ax2+bx+c(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应用时要注意变形.同时要明确根与系数的关系成立的两个条件:(1)a≠0,(2)Δ≥04.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重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同时要注意检验其是否符合题意.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7x=0(2)x2+12x+27=0(3)x(x-2)+x-2=0(4)x2+x-2=4(5)4(x+2)2=9(2x-1)2解:(1)x1=0,x2=7;(2)x1=-3,x2=-9;(3)x1=2,x2=-1;(4)x1=2,x2=-3;(5)x1=47,x2=-81.【教学说明】依据各种不同方法所对应方程的特点来解.例2 关于x的方程ax2-(3a+1)x+2(a+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2,且有x1-x1x2+x2=1-a,则a的值是().A.1B.-1C.1或-1D.2例3 (2012·江苏徐州)为了倡导节能低碳生活,某公司对集体宿舍用电收费作如下规定:一间宿舍一个月用电量不超过a 千瓦时,则一个月的电费为20元;若超过a 千瓦时,则除交20元外,超过部分每千瓦时要交100a元,某宿舍3月份用电80千瓦时,交电费35元;4月份用电45千瓦时,交电费20元.(1)求a 的值;(2)若该宿舍5月份交电费45元,那么该宿舍当月用电量为多少千瓦时? 解:(1)由题意得20+(80-a )×100a=35,解得a 1=30,a 2=50,∵a >45,∴a=50.(2)设5月份用电x 千瓦时,依题意得20+(x-50)×10050=45,解得x=100,则该宿舍当月用电量为100千瓦时.【教学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实际应用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构建方程模型.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 1.方程x 2-3x=0的解为( ) A.x=0B.x=3C.x 1=0,x 2=-3D.x 1=0,x 2=32.(2012·河北)用配方法解方程x 2+4x+1=0,配方后的方程是( ) A.(x+2)2=3 B.(x-2)2=3 C.(x-2)2=5 D.(x+2)2=53.(2012·辽宁本溪)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8x+15=0的两个根恰好分别是等腰△ABC 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 的周长为( )A.13B.11或13C.11D.124.(2012·山东日照)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2)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k <34且k ≠2 B.k ≥34且k ≠2 C.k >43且k ≠2 D.k ≥43且k ≠2 5.设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 2+3x-7=0的两个根,则α2+4α+β= . 6.(2012·内蒙古包头)关于x 的两个方程x 2-x-2=0与ax x +=+211有一个解相同,则a= .7.(2012·湖北鄂州)设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5x-3=0的两个根,且2x 1(x 22+6x 2-3)+a=4,则a= .8.(2012·山东济宁)一学校为了绿化校园环境,向某园林公司购买了一批树苗,园林公司规定:如果购买树苗不超过60棵,每棵售价120元;如果购买树苗超过60棵,每增加1棵,所出售的这批树苗每棵售价均降低0.5元,但每棵树苗最低售价不得少于100元.该校最终向园林公司支付树苗款8800元,请问该校共购买了多少棵树苗?【答案】1.D 2.A 3.B 4.C 5.4 6.4 7.108.解:∵60棵树苗的售价为120×60=7200(元),而7200<8800,∴该校购买的树苗超过60棵.设该校共购买了x棵树苗,由题意得x[120-0.5(x-60)]=8800,解得x1=220,x2=80,当x1=220时,120-0.5×(220-60)=40<100,∴x=220不合题意,舍去;当x=80时,120-0.5×(80-60)=110>100,∴x=80,即该校共购买了80棵树苗.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堂课你能完整地回顾本章所学的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吗?你还有哪些困惑与疑问?1.布置作业:从教材本章“复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章热点专题训练”.第23章图形的相似23.1 成比例线段1.成比例线段【知识与技能】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意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2.会利用比例的性质,求出未知线段的长.【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题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数学逻辑推理的魅力.【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直接运用.【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探索比例的其他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挂上两张照片,问: 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是相似图形. 2.这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的图形看起来相像又不会相似呢?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本节课先学习线段的成比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两条线段的比(1)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 ∶CD=m ∶n ,或写成ABCD=nm,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 ,则CDAB =k 或AB=k ·CD. 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 (2)做一做。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教学案例_4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教学案例_4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配方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运用.【重点难点】:1.重点 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难点 如何对一元二次方程正确进行配方【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x+a )2=x 2+2ax+a 22、(x-a )2=x 2-2ax+a 22.解下列方程:(1)(x 2+8x+ ) = (x+ )2(2) (x 2-10x+ ) = (x- )2(3) (x 2+ x+ 25) = ( )2(二)合作探究你会解方程 你会将它变成(x+m )²=n (n 为非负数)的形式吗?试试看.如果是方程 x²-4x+3=0呢?(三)定义像这样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x+m ﹚²=n (n 为非负数)的形式,从而能够直接开平方求解的方法,叫做配方法.(四)规范过程例 解方程 x² - 4x + 3 = 0移项,得X² - 4x = -3方程左边配方,得x² - 2•x•2 + 2² = -3 + 2²822=+x x即 ﹙x - 2﹚² = 1所以 x – 2 = ±1得 x1= 3,x2 =1(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移项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配方:依据二次项和一次项配常数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的一半的平方)•整理:将上式写成﹙ ﹚² =a 的形式•开方 :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求解 :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定解 :写出原方程的解.【随堂练习】:(一)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 x² - 6x – 7 = 0(2) x² -4x +3 = 0(二)勇攀高峰方程 能用配方法解吗?若能,请求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提示:与上题相比,有什么不同?能否变成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呢?(三)比一比,看谁争第一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⑴ x² - 3x – 4 = 0⑵ (一)课后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那些收获?•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有哪些是你需要注意的?(二)作业课后习题05822=-+x x 02532=-+x x。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2.2.2 配方法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2.2.2 配方法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2.2.2 配方法
轻松预习
1.配方法的定义 通过配方成 (x-a)2=b(b≥0) 的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
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思考】想一想,配方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轻松预习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将常数项移到方程 右边; (2)将 二次 项系数化为1; (3)配方: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一次项 系数一半的
名师讲解
考点一: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1)x2-4x-1=0;(2)2x2+6=7x. 【分析】运用配方法时,应先将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再
求解.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要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 【解答】1.
跟踪训练
±1 A
跟踪训练
名师讲解
考点二:配方法的其他应用 【例2】用配方法证明:-4x2+8x-6的值恒小于0,并求它的
平方,使方程左边成为一个 完全平方式 ; (4)解方程:利用 开平方 直接解方程. 注: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
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 广泛的应用.
轻松预习
3.配方法的其他应用 (1)通过配方来构造完全平方式,利用完全平方式的
非负性来确定代数式的取值范围; (2)通过配方解决恒等变形问题.
A
跟踪训练
LOGO
谢谢观看
最大值. 【分析】首先运用配方法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再
利用完全平方的非负性来进行判断.
【解答】-4x2+8x-6=-4(x2-2x+ )=-4(x2-2x+1+ -1)=-4(x1)2-2x-1)2=0时 ,此式取最大值-2.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根的判别式》公开课教案_3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根的判别式》公开课教案_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55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会运用关系定理求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并会解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概括能力,在运用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渗透整体的数学思想,求简思想。

(三)情感态度: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根与系数的关系,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根与系数关系及运用教学难点:定理的发现及运用。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我们知道生活中许多事物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有人发现并验证后就得到伟大的定理。

那么一元二次方程中是否也存在什么规律呢?探究规律 先填空,再找规律:思考:观察表中1x +2x 与1x .2x 的值,它们与前面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二、 得出定理并证明(韦达定理)若一元二次方程a 2x +bx+c=0(a ≠0)的两根为1x 、2x ,则1x +2x = -b a 1x . 2x =ca特殊的:若一元二次方程2x +px+q=0的两根为1x 、2x ,则1x +2x =-p 1x . 2x =q证明此处略(师生合作完成) 三、 运用定理解决问题练习:不解方程说出下列方程的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⑴ X 2-3X+1=0 ⑵ 3X 2-2X=2 ⑶ 2X 2+3X=0 ⑷ 3X 2=1 1.已知方程x 2-(k+1)x+3k=0的一个根是2 ,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2.方程2x 2-3x+1=0的两根记作x 1,x 2,不解方程,求:进一步巩固根与系数的关系,体会“整体代入”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可起到简便运算的作用。

3.(2013•荆州)已知:关于x 的方程kx 2-(3k -1)x +2(k -1)=0(1)求证:无论k 为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x 2, 且│x 1-x 2│=2,求k 的值. 四、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知识?方法?思想?等,教师可适当引导和点拨。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6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6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22.2.6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六)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变化率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变化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 百分数的概念在生活中常常见到,而量的变化率更是经济活动中经常接触,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问题:某商品经两次降价,零售价降为原来的一半,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一样。

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精确到0.1%)二、探索解决问题分析:“两次降价的百分率一样”,指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降价的百分数是一个相同的值,即两次按同样的百分数减少,而减少的绝对数是不相同的,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若原价为a ,则第一次降价后的零售价为(1)a ax a x -=-,又以这个价格为基础,再算第二次降价后的零售价。

思考:原价和现在的价格没有具体数字,如何列方程?请同学们联系已有的知识讨论、交流。

解 设原价为1个单位,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1-x) 2=21 解这个方程,得 x =222± 由于降价的百分率不可能大于1,所以x =222+不符合题意,因此符合本题要求的x 为 222-≈29.3%.答: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29.3%.三、拓展引申某药品两次升价,零售价升为原来的 1.2倍,已知两次升价的百分率一样,求每次升价的百分率(精确到0.1%)解,设原价为a 元,每次升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得2(1) 1.2a x a +=解这个方程,得3015x =-±由于升价的百分率不可能是负数,所以3015x =--不符合题意,因此符合题意要求的x 为3019.5%5x =-+≈答:每次升价的百分率为9.5%。

四、巩固练习P37 练习1、2小结:关于量的变化率问题,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都是变化前的数据为基础,每次按相同的百分数变化,若原始数据为a ,设平均变化率为x ,经第一次变化后数据为(1)a x ±;经第二次变化后数据为2(1)a x ±。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公式法》精品课件_17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公式法》精品课件_17
x (4) 36 25 1
x1 1, x2 5 .
例1.解下列方程.
(4)x2 17 8x. 解:x2 8x 17 0 a 1,b 8, c 17 b2 4ac (8)2 4117 4<0 因此方程无实数根.
教科书第30页练习
1.求根公式: x b b2 4ac(b2 4ac 0).
2a 2.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3.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a 0).
(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 实数根:
b b2 4ac
x1,2
2a
;
(2)当Δ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 实数根:
4.
x2
px
p
( 2 )=2 ( x
p 2
)2
共同点:
左边:所填常数等于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一、知识回顾
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成 (x n)2 p 后, 根的情况是什么?
一般地,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 (x n)2 p 化成 那么就有:
(1)当P>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2)当P=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

x2


b 2a
.
(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
1.第36页第2题; 2.第36页第4题.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 九年级上册
22.2.3 公式法
一、知识回顾
填上适当的数或式,使下列各等式成立.
xx 4 1. x2 6x 32 =(
2. x2 8x 2 =(
3 +
)2 观察,所填的常数 与一次项系数之间

华东师大版中学数学九年级上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

华东师大版中学数学九年级上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5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难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复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如果 b 2-4ac ≥0,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2b x a-±=导入新课【问题1】活动1(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例1 解下列方程,并求出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1)x 2+3x -4=0; (2)x 2-5x +6=0; (3)2x 2+3x +1=0. 【解】(1)x 1=-4,x 2=1,x 1+x 2=-3,x 1·x 2=-4; (2)x 1=2,x 2=3,x 1+x 2=5,x 1·x 2=6; (3)x 1=12-,x 2=-1,1232x x +=-,1212x x =.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和与两个根的积与系数有怎样的关系,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第5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探究新知探究点一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问题2】活动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2+bx +c =0(a ≠0). 我们在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过程中,得到2b x a +=即x =所以x 1x 2.所以x 1+x 2=ba-,x 1x 2=c a .【总结】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分别是x 1,x 2,那么12bx +x =a-,12cx x a=. 特殊形式:若x 2+px +q =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p ,x 1x 2=q . 例2 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各是多少? (1) x 2-3x +1=0 ; (2) 3x 2-2x =2; (3) 2x 2+3x =0; (4)3x 2=1.【探索思路】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直接求出即可. 【解】(1)123x x +=,121x x =;(2)1223x x +=,1223x x =-;(3)1232x x +=-,120x x =;(4)120x x +=,1213x x =-.探究点二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问题 【问题3】活动3(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1.求代数式的值例3 已知x 1,x 2是方程x 2+6x +3=0的两实数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 1-x 2)2; (2)2112x xx x +.【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方程x 2+6x +3=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什么?所求代 数式与它们的关系有什么联系?【解】∵ x 1,x 2是方程x 2+6x +3=0的两实数根,教学反思∴ x 1+x 2=-6,x 1x 2=3.(1)(x 1-x 2)2=(x 1+x 2)2-4x 1x 2=(-6)2-4×3=24.(2)2112x x x x +=222112x x x x +=2121212()2x x x x x x +-=2(6)233--⨯=10.【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时,一般先将所求的代数式化成含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的形式,再整体代入. 【归纳】常见的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和、积有关系的代数式变形: ①21x +22x =(x 1 + x 2)2-2x 1x 2; ②(x 1-x 2)2=(x 1+x 2)2-4x 1x 2; ③12121211x x x x x x ++=; ④2112x x x x +=2121212()2x x x x x x +-;⑤(x 1+k )(x 2+k )=x 1x 2+k (x 1+x 2)+k 2; ⑥|x 1-x 2|【问题4】活动4(学生交流,教师点评)2.构造新方程例4 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是2和3,且二次项系数为1. 【解】(x -2)(x -3)=0, 即x 2-5x +6=0. 【问题5】活动5(学生交流,教师点评)3.求方程中待定系数例5 方程x 2+px +q =0 的两根之和为6,一根为2,求p ,q 的值. 【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 1.由题意,得 2+x 1=-p =6,2x 1=q , 所以x 1=4,p =-6,q =8. 即学即练已知方程5x 2+kx -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 的值. 【解】设方程 5x 2+kx -6=0的两个根分别是x 1,x 2,其中x 1=2.所以 x 1·x 2=2x 2 =65-,即x 2=35-.由于x 1+x 2=2+355k ⎛⎫-=- ⎪⎝⎭,所以k =-7.所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35-,k =-7.课堂练习1.方程x 2-6x +10=0的根的情况是( )教学反思A.两个实根之和为6B.两个实根之积为10C.没有实数根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x1=1,x2=2,则这个方程可能是()A.x2+3x-2=0B.x2+3x+2=0C.x2-3x+2=0D.x2-2x+3=03.设a,b是方程x2+2x-2 019=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a+b=,ab=,2a2+4a=;(2)求代数式a2+3a+b的值.4.请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1)若x2+bx+c=0的两根为-2和3,求b和c的值;(2)设方程2x2-3x+1=0的两根为x1,x2,不解方程,求1x1+1x2的值.5.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是2和3,且二次项系数为5.6.若关于x的方程x2+(a-1) x+a2=0的两个根互为倒数,求a的值.7.设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分别为x1,x2.(1)若x1=2,求x2的值;(2)若k=4,且x1,x2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试求Rt△ABC的面积. 参考答案1.C2.C3.【解】(1)-2,-2 019, 4 038;(2)a2+3a+b=a2+2a+a+b=2 019-2=2 017.4.【解】(1)b=-1,c=-6.(2)1x1+1x2=3.5.【解】根据题意,得5(x-2)(x-3)=0,即5x2-25x+30=0.6.【解】因为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所以两根的积为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2=1.解得a=±1.当a=1时,原方程化为x2+1=0,根的判别式Δ<0,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舍去a=1.所以a=-1.7.【解】(1)∵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且x1=2,∴x1+x2=-(-6),即2+x2=6,∴x2=4.(2)∵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k=4,教学反思∴x1·x2=k=4.又∵x1,x2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S Rt△ABC=12x1·x2=12×4=2.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则x1+x2ba=-,x1x2=ca.特殊地,x2+px+q=0的两根为x1,x2,则x1+x2=-p,x1x2=q . 布置作业教材第35页练习1,2,3题,第36页习题22.2第10,11题. 板书设计课题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5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问题1】例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问题2】例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公式法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公式法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并运用公式法求解实际问题,掌握公式法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
1.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公式的运用。
2.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公式法与判别式之间的关系,突破难点。
3.设计梯度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公式法的运用,巩固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并正确运用判别式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公式法,求解实际问题,并能够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
-学生能够通过听讲、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公式法的内涵和应用。
3.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4.实物教具:使用实物教具,如数学模型、图形展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5.练习册与评价工具:提供练习册和评价工具,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2.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2.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教学设计
3.学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性质,包括: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无实数根;
4.能够运用公式法求解实际问题中涉及的一元二次方程,并解决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以下能力:
1.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的规律;
1.基础练习题:完成课本P118页第1、2、3题,巩固求根公式的应用。
2.提高练习题:完成课本P119页第4、5题,进一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性质及求解方法。
3.实际应用题:根据以下情境,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1)某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比赛开始时,他距离篮筐3米。在比赛过程中,他向前跳起,跳跃高度为0.5米。求他距离篮筐的最短距离。
(3)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5.课后反思: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并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以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3.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课后反思要真实、具体,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某商品的成本为1000元,售价为x元。根据市场调查,每提高10元售价,销量增加5件。已知该商品销售总收入与成本相等时,求售价x。
4.探究性问题: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并在下节课上分享讨论成果。
(1)为什么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中要加上“±”?
(2)当判别式Δ=b²-4ac=0时,方程的解具有什么特点?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交流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2.2.2 配方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22.2.2 配方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0,配方后得到的方程是( D )


A. + =28
B. − =28


C. + =1
D. − =1
典例导思
2. 一元二次方程 x2-2 x + m =0配方后得( x -1)2=
n ,则 m + n 的值是 1 .

典例导思
题型二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C )
典例导思
4. 解下列方程:
(1) x2-4 x +1=0;
解: x1=2+ ,
x2=2- .
(2)2 x2+ x =5 x +5;
解: x1=1+
x2=1-

.




典例导思
(3)3 x2-6 x -2=0;
解: x1=1+




x2=1-
.

2


(4)- x + x - =0.
=1+






即 −
= .





直接开平方,得 x - =± .∴ x1=3, x2=- .



典例导思
3. 一元二次方程 x2+4 x +1=0配方后可化为(
2
2
A. ( x +2) =5
B. ( x -2) -5=0
2
2
C. ( x +2) =3
D. ( x -2) -3=0



2
2
2
2
配方,得 x -4 x +2 = +2 ,即( x -2) = .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根的判别式》公开课课件_19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根的判别式》公开课课件_19
ABC是等边三角形。
①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②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
课本第53面第1,2 ,3,5题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 a ,b,c
满足 b 3a 2c。试判断ABC的
形状。
解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a 41 1 (2b c) 0 4
a 2b c 0 b 3a 2c
a 2 (3a 2c) c 0 a 6a 4c c 0 5a 5c 0 a c 又 b 3a 2c c a b c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的判别式
利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5x2 3x 2 0 2 25y2 4 20 y 3 2x2 3x 1 0
想一想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a 0)
你能谈论一下它的根的情况吗? 在什么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有解?有什 么样的解? 什么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无解?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25y2 20 y 4 0
( 20)2 4 25 4 0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 2x2 3x 1 0
解: ( 3)2 4 21 5<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练一练
1.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 2x2 5x 4 0 2 7t2 5t 2 0 3 x(x 1) 3 43y2 25 10 3y
2.在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a 0)中
若a与c异号,则方程 ( A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例1. 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 的根的情况。
15x2 3x 2 0 2 25y2 4 20 y 3 2x2 3x 1 0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课时)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课时)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第1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掌握用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会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通过利用已学知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转化思想的应用.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方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20~P2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__平方根的定义__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因式分解法:利用__因式分解__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3.因式分解法的依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两个因式中__至少__有一个等于0.反过来,如果两个因式中有一个等于0,那么__它们的积__就等于0.4.方程(x -1)2=1的解为__x 1=2,x 2=0__.5.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x -1)(x +3)=0时,可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方程是4x -1=0,则另一个方程是__x +3=0__.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用直接开平方法或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 +1)2=2; (2)(2x +1)2=2x +1; (3)-x 2=4x ; (4)12(x +5)2=9.【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观察方程的特点,确定解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解答】(1)直接开平方,得x +1=±2. 故x 1=2-1,x 2=-2-1.(2)移项,得(2x +1)2-(2x +1)=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2x +1)(2x +1-1)=0,所以2x +1=0或2x +1-1=0,得x 1=-12,x 2=0.(3)方程可变形为x 2+4x =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 (x +4)=0,所以x =0或x +4=0,得x 1=0,x 2=-4.(4)方程两边同时乘2,得(x +5)2=18.直接开平方,得x +5=±32,所以x 1=32-5,x 2=-32-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方程两边是否符合x 2=b (b ≥0)或(mx +a )2=b (m ≠0,b ≥0)的形式;②直接开平方,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移项,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③令每个因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一元二次方程x 2-16=0的根是( D ) A .x =2 B .x =4 C .x 1=2,x 2=-2D .x 1=4,x 2=-42.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a 2-b 2,根据这个规则,方程(x +1)﹡3=0的解为__x 1=2,x 2=-4__.【教师点拨】根据新定义,由(x +1)﹡3=0,得(x +1)2-32=0. 3.解下列方程: (1)4x 2=25; (2)x (x +2)=x +2.解:(1)方程可化为x 2=254.直接开平方,得x =±52,所以x 1=52,x 2=-52.(2)移项,得x (x +2)-(x +2)=0.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x +2)(x -1)=0,所以x +2=0或x -1=0,得x 1=-2或x 2=1.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由多项式乘法:(x +a )(x +b )=x 2+(a +b )x +ab ,将该式从右到左使用,即可得到“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公式:x 2+(a +b )x +ab =(x +a )(x +b ).示例:分解因式:x 2+5x +6=x 2+(2+3)x +2×3=(x +2)(x +3). (1)尝试:分解因式:x 2+6x +8=(x +__2__)(x +__4__); (2)应用:请用上述方法解方程:x 2-3x -4=0.【互动探索】理解“十字相乘法”的含义→对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解方程.【解答】∵x 2-3x -4=0,即x 2+(-4+1)x +(-4)×1=0,∴(x -4)(x +1)=0,则x +1=0或x -4=0,解得x 1=-1,x 2=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类题时,要把握新定义的内涵,抓住关键词语,合理套用求解.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直接开平方法⎩⎪⎨⎪⎧定义依据:平方根的定义形式:方程x 2=a (a ≥0)的根为x 1=a ,x 2=-a因式分解法⎩⎪⎨⎪⎧定义依据:若ab =0,则a =0或b =0方法:提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2 配方法(第2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并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经历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推导配方法的过程,掌握新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配方法.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 ±h )2=k (k ≥0)的形式.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25~P2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 (1)x 2+6x +__9__=(x +__3__)2;(2)x 2-x +__14__=⎝⎛⎭⎫x -!!!!__12__####2; (3)4x 2+4x +__1__=(2x + __1__)2.2.配方法: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将左边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__完全平方式__,右边是一个__非负常数__,从而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 2-4x -12=0; (2)22x 2+4x -6=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答】(1)原方程可化为x 2-4x =12. 配方,得x 2-4x +4=16,即(x -2)2=16. 直接开平方,得x -2=±4, 所以x 1=-2,x 2=6. (2)移项,得22x 2+4x =6. 两边同除以22,得x 2+211x =311.配方,得x 2+211x +⎝⎛⎭⎫1112=311+⎝⎛⎭⎫1112,即⎝⎛⎭⎫x +1112=34121. 直接开平方,得x +111=±3411,所以x 1=-1+3411,x 2=-1-341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变形: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2)移项: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系数化为1:方程的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4)配方:在方程的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一半的平方,把原方程化为(x ±h )2=k 的形式;(5)求解:若k ≥0,则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若k <0,则原方程无实数根.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配方正确的是( D ) A .2y 2-4y -4=0可化为(y -1)2=4 B .x 2-2x -9=0可化为(x -1)2=8 C .x 2+8x -9=0可化为(x +4)2=16 D .x 2-4x =0可化为(x -2)2=4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其中应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的是( C ) A .x 2-2x =5 B .2x 2-4x =5 C .x 2+4x =3D .x 2+2x =53.用配方法解方程2x 2-x =4,配方后方程可化为⎝⎛⎭⎫x -142=__3316__. 4.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6x +1=0; (2)2x 2-3x +12=0.解:(1)x 1=22-3,x 2=-22-3. (2)x 1=5+34,x 2=-5+34.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试用配方法说明:无论x 取何值,代数式x 2-4x +5的值总是正数,并指出当x 取何值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互动探索】这是一个二次三项式的最值问题→对x 2-4x +5进行配方→确定代数式的最小值.【解答】x 2-4x +5=(x -2)2+1. ∵(x -2)2≥0, ∴(x -2)2+1≥1,∴不论x 为何值,代数式x 2-4x +5的值总是正数,且当(x -2)2=0,即x =2时,代数式x 2-4x +5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已知代数式是一个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且含有一次项,在求它的最值时,通常用配方法将原代数式变形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加一个常数的形式,再根据一个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求出原代数式的最值.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配方法⎩⎪⎨⎪⎧定义依据:完全平方公式:a 2±2ab +b 2=(a ±b )2形式:方程(x ±h )2=k (k ≥0)的根为x 1=k ±h ,x 2=-k ±h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3 公式法(第3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理解b 2-4ac ≥0是求根公式使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当b 2-4ac <0时,方程无解.3.理解和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28~P31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求根公式是x =__-b ±b 2-4ac 2a(b 2-4ac ≥0)__.将一元二次方程中系数a 、b 、c 的值,直接代入这个公式,就可以求得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__公式法__.2.用公式法解方程2x 2-3x -1=0时,a =__2__,b =__-3__,c =__-1__,则b 2-4ac =__17__,代入求根公式,得x =__3±174__.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5x 2-4x -1=0; (2)3x 2+5(2x +1)=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解答】(1)∵a =5,b =-4,c =-1,∴b 2-4ac =(-4)2-4×5×(-1)=16+20=36, ∴x =-b ±b 2-4ac 2a =4±362×5=4±610,∴x 1=1,x 2=-15.(2)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3x 2+10x +5=0. ∵a =3,b =10,c =5,∴b 2-4ac =102-4×3×5=100-60=40, ∴x =-b ±b 2-4ac 2a =-10±402×3=-5±103,∴x 1=-5+103,x 2=-5-10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2)确定a 、b 、c 的值;(3)求出b 2-4ac 的值;(4)判断b 2-4ac 的符号.当b 2-4ac ≥0时,把a 、b 及b 2-4a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x 1、x 2;当b 2-4ac <0时,b 2-4ac 无意义,此时方程无解.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以x =b ±b 2+4c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是( D )A .x 2+bx +c =0B .x 2+bx -c =0C .x 2-bx +c =0D .x 2-bx -c =02.方程3x 2-5x +1=0的解,正确的是( B ) A .x =-5±136B .x =5±136C .x =-5±133D .x =5±133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3x 2-6x -1=0; (2)(x -1)(x +3)=12; (3)x 2-x +3=0.解:(1)x 1=3+233,x 2=3-233.(2)x 1=-5,x 2=3. (3)方程没有实数解.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我们规定一种运算:⎪⎪⎪⎪a b c d =ad -bc ,例如:⎪⎪⎪⎪24 35=2×5-3×4=10-12=-2.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当x 取何值时,⎪⎪⎪⎪x 1 0.5-x 2x =0?【互动探索】理解新定义的规则→转化所求式子形式→得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公式法解方程.【解答】由⎪⎪⎪⎪x 1 0.5-x 2x =0,得2x 2-1×(0.5-x )=0. 整理,得4x 2+2x -1=0,则a =4,b =2,c =-1,∴b 2-4ac =22-4×4×(-1)=20, ∴x =-2±202×4=-1±54,∴当x =-1+54或-1-54时,⎪⎪⎪⎪x 1 0.5-x 2x =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这是一个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新定义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新定义得到方程,再解方程即可.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公式法⎩⎪⎨⎪⎧定义—求根式公:-b ±b 2-4ac 2a(b 2-4ac ≥0)推导过程—配方法一般形式—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为x =-b ±b 2-4ac 2a(b 2-4ac ≥0)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4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第4课时)一、基本目标1.了解根的判别式,掌握由根的判别式符号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实数根的情况.2.经历思考、探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过程,学会合作交流,并掌握代数学习的常用方法——分类讨论法.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由根的判别式符号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实数根的情况. 【教学难点】推导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b 2-4ac 的符号与其根的关系.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31~P3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__b2-4ac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__Δ__”来表示.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情况:当Δ__>0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__=0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__没有__实数根.3.一元二次方程x2-5x-78=0根的情况是__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__.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不解方程,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16x2+8x=-3;(2)9x2+6x+1=0;(3)2x2-9x+8=0;(4)x2-7x-18=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不解方程,要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结合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Δ的符号与根的关系,各个方程的Δ与0的大小关系是什么?相应的方程根的情况是什么?【解答】(1)原方程可变形为16x2+8x+3=0,则a=16,b=8,c=3.∵Δ=b2-4ac=82-4×16×3=64-192=-128<0,∴方程没有实数根.(2)a=9,b=6,c=1.∵Δ=b2-4ac=62-4×9×1=36-36=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a=2,b=-9,c=8.∵Δ=b2-4ac=(-9)2-4×2×8=81-64=17>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a=1,b=-7,c=-18.∵Δ=b2-4ac=(-7)2-4×1×(-18)=49+72=12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不解一元二次方程,由Δ确定方程根的情况的一般步骤:(1)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3)计算b2-4ac的值;(4)判断b2-4ac与0的大小;(5)得出结论.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一元二次方程x2+3x+5=0的根的情况是(C)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判断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m ≥14B .m ≥-14C .m ≤14D .m ≤-14【教师点拨】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有实数根,则b 2-4ac ≥0. 3.已知方程x 2+px +q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p 与q 的关系是__p 2=4q __. 4.不解方程,试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2+5x =3x 2;(2)x 2-(1+23)x +3+4=0. 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没有实数根.5.已知关于x 的方程kx 2-6x +9=0,问k 为何值时,这个方程: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没有实数根?解:(1)当k <1且k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k =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k >1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c )x 2+2bx +(a -c )=0,其中a 、b 、c 分别为△ABC 三边的长.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互动探索】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a 、b 、c 的数量关系→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c )x 2+2bx +(a -c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0,即(2b )2-4(a +c )(a -c )=0, ∴a 2=b 2+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类题时,先根据根的情况得到判别式的符号,再推出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问题.【例3】如果关于x 的方程mx 2-2(m +2)x +m +5=0没有实数根,试判断关于x 的方程(m -5)x 2-2(m -1)x +m =0的根的情况.【互动探索】方程mx 2-2(m +2)x +m +5=0没有实数根→确定m 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确定方程(m -5)x 2-2(m -1)x +m =0的根的情况.【解答】∵方程mx 2-2(m +2)x +m +5=0没有实数根,∴Δ=[-2(m +2)]2-4m (m +5)=4(m 2+4m +4-m 2-5m )=4(4-m )<0,∴m >4.对于方程(m -5)x 2-2(m -1)x +m =0,当m =5时,方程有一个实数根;当m ≠5时,Δ1=[-2(m -1)]2-4m (m -5)=12m +4.∵m >4,∴Δ1=12m +4>0,∴此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综上,当m =5时,方程(m -5)x 2-2(m -1)x +m =0有一个实数根;当m >4且m ≠5时,方程(m -5)x 2-2(m -1)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此题时,不要忽略对方程(m -5)x 2-2(m -1)x +m =0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讨论,此方程可能是一元一次方程.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定义——Δ=b 2-4ac 与ax 2+bx +c =0(a ≠0)实数根的关系⎩⎪⎨⎪⎧ Δ>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没有实数根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第5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及两根之积与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及其应用.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33~P3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 反馈】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x 2,则有x 1+x 2=__-b a __,x 1x 2=__c a __. 特殊形式:若x 2+px +q =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__-p __,x 1x 2=__q __.2.已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6x -15=0的两根,则x 1+x 2=__6__,x 1x 2=__-15__.3.已知实数x 1、x 2满足x 1+x 2=11,x 1x 2=30,则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__x 2-11x +30=0__.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已知x 1、x 2是方程x 2+6x +3=0的两实数根,不解方程,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 1-x 2)2; (2)x 2x 1+x 1x 2.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方程x 2+6x +3=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怎样?所求代数式与它们的关系有什么联系?【解答】∵x 1、x 2是方程x 2+6x +3=0的两实数根,∴x 1+x 2=-6,x 1x 2=3.(1)(x 1-x 2)2=(x 1+x 2)2-4x 1x 2=(-6)2-4×3=24.(2)x 2x 1 + x 1x 2=x 22 + x 21x 1x 2=(x 1 + x 2)2-2x 1x 2x 1x 2=(-6)2-2×33=10.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解此类题时,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两根和与两根积,再把所求代数式变形,最后利用整体代入法计算即可.(2)常见的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和、积有关系的代数式变形:①x 21 + x 22=(x 1 + x 2)2-2x 1x 2; ②(x 1-x 2)2=(x 1+x 2)2-4x 1x 2;③1x 1+1x 2=x 1+x 2x 1x 2; ④x 2x 1+x 1x 2=(x 1+x 2)2-2x 1x 2x 1x 2; ⑤(x 1+k )(x 2+k )=x 1x 2+k (x 1+x 2)+k 2;⑥|x 1-x 2|=(x 1-x 2)2=(x 1+x 2)2-4x 1x 2.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方程x2-6x+10=0的根的情况是(C)A.两个实根和为6B.两个实根之积为10C.没有实数根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为x1=1,x2=2,则这个方程可能是(C) A.x2+3x-2=0 B.x2+3x+2=0C.x2-3x+2=0 D.x2-2x+3=03.已知关于x的方程5x2+kx-6=0的一个根2,则k=__-7__,另一个根为__-35__.4.设a、b是方程x2+2x-2019=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a+b=__-2__,ab=__-2019__,2a2+4a=__4038__;(2)求代数式a2+3a+b的值.解:a2+3a+b=a2+2a+a+b=2019-2=2017.5.请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解决下列问题:(1)若x2+bx+c=0的两根为-2和3,求b和c的值;(2)设方程2x2-3x+1=0的两根为x1、x2,不解方程,求1x1+1x2的值.解:(1)b=-1,c=-6.(2)1x1+1x2=3.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设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分别为x1、x2.(1)若x1=2,求x2的值;(2)若k=4,且x1、x2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试求Rt△ABC的面积.【互动探索】(1)已知方程一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方程的另一个根.(2)分析法:Rt△的面积→与两直角边的乘积相关,即x1x2的乘积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x1x2的值.【解答】(1)∵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且x1=2,∴x1+x2=-(-6),即2+x2=6,∴x2=4.(2)∵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k=0的两根,k=4,∴x1·x2=k=4.又∵x1、x2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角边的长,∴S Rt△ABC=12x1·x2=12×4=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求(2)问时,弄清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方程两实根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b a ,x 1x 2=c a. 特殊地,x 2+px +q =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p ,x 1x 2=q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2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2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 22章一元二次方程班级:姓名:学习时间: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配方法预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转化为(x+a)2=b(b≥0)的形式,理解配方法的意义.2.会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预习要点配方法是将方程左边配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边是____________,从而可直接______求解.预习自测1.填空,将左边的多项式配成完全平方式:(1)x2+4x+(______)=(x+______)2;(2)x2-10x+(______)=(x-______)2;(3)x2+23x+(______)=(x+______)2.2.方程x2-6x+9=0的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方程:x2-8x+3=0.新知引入1.小明用一段长为12米的竹篱笆围成一个矩形,怎样设计才可以使得该矩形的面积为9平方米?解:设矩形的长为x米,依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识回顾:(1)回顾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a2+2ab+b2=________;a2-2ab+b2=________.(2)填空,将左边的多项式配成完全平方式:x2+6x+(________)=(x+________)2;x2-5x+(________)=(x-________)2.(3)解方程:x2+4x+4=9.合作探究探究一解方程:x2+2x=5.请考虑以下问题:1.你已有什么方法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适合解本题方程吗?2.分析方程的结构特征;3.如何将方程变成(x+a)2=b(b≥0)的形式?4.方程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加上的这个数是什么?探究二解方程:2x2-6x=1.请考虑以下问题:1.本题方程与上题方程的区别与联系?2.如何把二次项系数转化为1?3.如何将方程变成(x+a)2=b(b≥0)的形式?新知应用例1 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3=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x-4)2=13 B.(x-4)2=3C.(x+4)2=13 D.(x+4)2=3例2 解下列方程:(1)x2+6x+1=0;(2)4x2-12x-3=2.课堂小测1.若代数式x2+mx+9可化为(a+b)2的形式,则m的值是____________.2.一元二次方程x2+2x-100=0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下列方程:(1)x2-10x+9=0;(2)2x2-7x+3=0.课堂小结1.总结出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2.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主要是把方程变形成什么形式?3.本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基本技能?参考答案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配方法预习要点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一个非负常数;开平方预习自测1.(1)4;2 (2)25;5 (3)19;13 2. x 1=x 2=33. 解:x 2-8x +3+13=13,x 2-8x +16=13,(x -4)2=13,x 1-4=13,x 2-4=-13,x 1=13+4,x 2=-13+4.新知引入1.x ⎝ ⎛⎭⎪⎫12-2x 2=9 2.(1)(a +b )2;(a -b )2(2)9;3;254;52(3)解:x 1=1,x 2=-5.合作探究探究一:1.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不适合.2.二次项系数为1.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1,得(x+1)2=6.4.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探究二:1.区别是二次项系数不为1,联系是可以把二次项系数转化为1.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x2-3x=12.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94,得⎝⎛⎭⎪⎫x-322=114.新知应用例1.A例2. (1) 解:x1=22-3,x2=-22-3.(2) 解:x1=142+32,x2=-142+32.课堂小测1. 6或-62.x1=101-1,x2=-101-1 3. (1) 解:x1=9,x2=1.(2) 解:x1=3,x2=12.课堂小结1.“除”,二次项系数化为1;“移”,常数项移至右边;“配”,左右两边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开”,直接开平方;“解”,解一次方程.2.变形成(x+a)2=b(b≥0)的形式.3.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九年级数学上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课华东师大

九年级数学上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课华东师大
解:(1)∵Δ=(-2)2-4×3×(-1)=16>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2x2-x+1=0; ∵Δ=(-1)2-4×2×1=-7<0, ∴方程没有实数根.
(3)4x-x2=x2+2; 方程整理为x2-2x+1=0,∵Δ=(-2)2-4×1×1=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4)3x-1=2x2.
方程整理为2x2-3x+1=0,∵Δ=(-3)2-4×2×1=1>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9.【中考·陇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 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C )
A.k≤-4 B.k<-4 C.k≤4 D.k<4
10.【2020·攀枝花】若关于x的方程x2-x-m=0没有实数
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1=0的根的判别式的值为5, 则m的值为( D )
A.±3 B.3 C.1 D.±1
2.【2021·长春师大附中新城校区期末】一元二次方程x2 -x-3=0根的判别式的值是___1_3____.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1-2m,其 根的判别式的值为4,求m的值.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笔记 1 b2-4ac;一般形式 2 (1)> (2)= (3)<
1D 2 13 3 见习题
4C
5A
答案显示
6B 7C 8 见习题 9C 10 A
11 1
16 B
答案显示
12 见习题 17 4
13 D
(2)若a、b、c为△ABC的三边长,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8[(a-b)2+(b-c)2+(a-c)2]=0, ∴a-b=0,b-c=0,a-c=0. ∵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a=b≠0,b=c≠0,a=c≠0, ∴a=b=c.∴△ABC为等边三角形.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像这种先对原一元二次方程配方,使它出现完全平 方式后,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注意:配方时,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的是一次项系数 一半的平方.
华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第 3 课时 公式法
回顾与思考
“配方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1. 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 1; 2. 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 配方: 方程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 变形:化成 (x + m)2 = a(a≥0); 5. 开平方,求解.
解: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 a、b、c 的值;
(2)求出 b2 4ac的值;
(3)若
,把 a、b、c 及 b2 4ac的值
代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此时方程无实数解.
练一练
1.
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23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x2-4x+1=0 变形为 (x-2)2 = 3
变 形
这种方程

怎样解?
•• • • 2 a 的形式.(a 为非负常数)
像这种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将左边配成一个含有 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从而可 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 做配方法.
(1) x2+8x+ 16 =(x+4)2
(2) x2-4x+ 4 =(x-2 )2
(3) x2-_6__x+ 9 =(x- 3 )2
配方时,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的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典例精析 例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 x2 - 4x - 1 = 0; (2) 2x2 - 3x - 1 = 0.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公开课课件_16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公开课课件_16

填空:将左边的多项式配成完全平方式
a2 2ab b2 a b2

x 3 (1) 2 6x _____ 2 (x __3_)2
(2) x2 - 8x ___4_2_ (x-__4_)2
(3)
y2

5
y

_(__5_)_2
2

(
y

__52 _)2
y ( y-___) (4) 2 - 1 y ( __1_)_2
3
开 平 方 得 : x -1 - 1
3
∴原方程的解为:x 2
3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 1 0
解 : 移 项 , 得 :x2-4x -1
配方得: x2 - 4x 22 -1 22 即 : (x - 2)2 3
开平方得: x - 2 3
24x2 -12 x -1 0
(3) y1 1
6 3
,
y2

1-
6 3
.(4)x1

3 2
,
x2

-2
能说出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验, 让大家与你分享吗?
1、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哪些解法?
2、什么是配方法?如何配方? 配方的目的是什么?
3、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 步骤?
4、你体会了哪些数学思想?
布置作业:
必 做 题 : 课 后 习 题 第 36 页第2题.
例2、已知:代数式 x2 - 4x 5 ,用配方法说明, 不论x取何值,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并求 出当x取何值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 多少?
解 :x2 - 4x 5
x2 - 4x 4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课前预习]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2
(2)2x -=
(2)(x -2m)2=4m 2-4mn+n
2
(x 为未
知数)
(3)(3x -1)2
=-5 (4)2
2
(2)9(3)x x -=+
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2
(2)4(2)x x -=-
(2)2
(2)(24)(2)0x x x x -+-+=
3、用配方法解方程: (1)02222
=--t t
(2)02
=++q px x
(x 为未知数)
4、用公式法解方程:012=-+x x (精确到0.01)
[课内练习]
5、关于x 的方程043)5(2
=+--mx x m x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____。

6、分式1
||3
22---x x x 的值为零,则x =___。

7、若最简二次根式132342
+--x x x 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 =___。

8、解方程:m m x +=-3)(2
3m +一定是非负数吗?
9、解关于x 的方程: (1)0)23(2
=--x m x
(2)0)1(2)1(2
=-+-y y y
(3))0(0)(2
≠=---m n x n m mx
10、若(0)n n ≠是关于x 的方程02=++n mx x 的根,则m+n =____。

11、若单项式22++m m
m y ax
是六次单项式,则m =____。

12、已知: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102)42(2
2
+-++-a a x a x 是完全平方式,求a 的值。

13、(1)方程02=++c bx ax 中,若0=++c b a ,则一定有一个根为___。

(2)当m_______时,方程02)()1(2
2
=-++-x m m x m 有一个根为1。

14、已知:的值求2
2
2
2
2
2
,10)2)(1(y x y x y x +=++-+。

15、已知:y x y x y xy x 43,01272
2
===+-或求证:。

(求x
y
呢)
16、已知:x 、y 满足等式)(6)(y x y y x x -=+,求x
y
的值。

17、已知:x 、y 满足等式)3(2)(y x y y x x +=+,求
y
xy x y xy x +++-的值。

18、如图,△ABC 中,AB =AC =a ,∠A =36°, BD 平分∠ABC ,求BC 长。

[课后评价] 填空: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当k_________时,方程kx 2
-k(x+2)=x(2x+3)+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2是方程1)12(2
-=--m x m x 的根,则m=________。

方程x 2=x 的根是________,方程x 2
=0的根是________。

若最简二次根式x x 32
+与15+x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_______。

a 、
b 、
c 为△ABC 的三边,a=b,且c 2-3ac+2a 2
=0,则:c:b=________。

当x________时,y=x 2
+5x+6的值为零。

当a_______时,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x 2+(a+2)x+a 2
是完全平方式。

选择题: 10.方程
213,0),61(31)2)(12(,31,1122
2=+-=-=-+=-=+x x x x y y y y x x x ,
12)12)(1(32+-=+++x x x x x 中一元二次方程共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已知方程(k 2-4)x 2
+(k -2)x+5=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k 满足( ) A 、-2k 2==或k B 、-2k 2≠≠或k C 、-2k 2≠≠且k D 、-2k ≠
12.以方程x 2
-8x+12=0的两根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 D
A 、8
B 、10
C 、10或14
D 、14 13.方程023)1(1
2
=-+-+a x x a a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值( )
A 、1
B 、-1
C 、1或-1
D 、不存在 三.14.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四.解下列方程:
15.212)3(22
=-x 16. 02222
=-+
x x (用配方法)
17.35.003.002.02=-x x 18. 2
2212)52()72(x x x =+--
19.t t 34)3(2
=+ 20.030)5(17)5(2
=+---x x
五.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
21.0)12(2
2
=+++-m m x m x 21. 042)2(2
2
2
=---+b x x b
六、解下列各题
23、已知x 2-5xy+6y 2
=0, 求证x=2y 或x=3y
24、试证明关于x 的方程(a 2-8a+20)x 2
+2ax+1=0,不论a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25、已知a 、b 、c 是实数,且03)(c 1b 23a a 2
2=+++++-,求方程ax 2
+bx+c=0
的根。

26、方程013)x (m 1)x (m 1
m
2
=--+++
①m 取何值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并求出此方程的解; ②m 取何值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27、如图,正方形DEFG 内接于△ABC ,AM 是高,AM 交DE 于N ,且DE =BC -AM ,求AM :BC 的值。

G D
C
B
F M E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