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3.1.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3.1.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三课〖重点〗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难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运用“两点论”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两点论、两分法、一点论基本概念。

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含义;②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

运用:①运用“两分法”去说明怎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一分为二”;②运用“两分法”去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两手抓”。

能力方面:⑴结合教材对矛盾普遍性原理的论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点,观察、思考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对待自己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重点解决办法】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这一原理是正确对待矛盾,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的哲学依据,是教育中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这一原理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对 "时时有矛盾"的问题,认识上常常存在一些模糊之处,对这一重点问题的突破,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搞好分析与综合。

《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要求 "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正如任何哲学观点不是靠归纳所得出的一样,"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也不是靠举例就能够说明问题,"事事"、"时时"是永远说不完的。

所以,应该有 "分析说明"。

但是,"分析说明"也不能是纯理论的,还需以较多的事实为基础。

讲述矛盾普遍性原理,教材采取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高三政治复习知识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二、什么是矛盾?答案: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三、如何正确理解对立和统一的含义?答案:(1)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

(2)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四、对立就是“对抗”,就是阶级斗争,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答案: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

因此,我们不能把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

阶级斗争是斗争的具体表现,不是事物矛盾斗争的全部内容五、教材中漫画“他敢剪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漫画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也就是说,对立着的矛盾双方又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互为存在的前提,离开其中的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六、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2)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

(3)不能把哲学上讲的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第二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材对这一命题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答案:(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2)每一事物从它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

事物在开始萌芽的时候有矛盾,在发展壮大的时候有矛盾,在将要消亡的时候也有矛盾。

尽管有些矛盾一开始比较缓和,后来才逐渐激化起来,但这只是矛盾的差别性问题,而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矛盾普遍性指的是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矛盾,比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这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矛盾特殊性指的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或个体所面临的特殊矛盾,比如某一社会群体的经济困境、某一个体的职业发展等,这些矛盾是特定的,它们影响着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或个体的发展。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矛盾普
遍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矛盾特殊性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它们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细节。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个框架,矛盾普遍性是框架的支撑,矛盾特殊性是框架的表现。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矛盾特殊性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结果。

只有通过解决社会普遍性矛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特殊性矛盾,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课件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课件

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到陶渊明对“世 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 到陶渊明对“ 到陶渊明对 外桃园”的向往,都在期待发现和建设一个没有任 外桃园”的向往 都在期待发现和建设一个没有任 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十八世纪的英国空想社 会主义者欧文更是把这种构想付之于实践,他在十 会主义者欧文更是把这种构想付之于实践 他在十 八世纪中叶的某一年, 八世纪中叶的某一年,带着自己的一批信徒和一 大笔遗产,在美洲买了一大片地皮, 大笔遗产,在美洲买了一大片地皮,希望在那里 建立一个没有矛盾的理想社会。但没过多久, 建立一个没有矛盾的理想社会。但没过多久,资 本主义的重重矛盾就把它淹没了。 本主义的重重矛盾就把它淹没了。这些都是不敢 承认矛盾、害怕矛盾的表现。 承认矛盾、害怕矛盾的表现。
小结
事事有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客观性 矛盾是 普遍存 在的 要求 正确地对待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坚持两分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时时有矛盾
应用 对自己要一分为二 坚持两分法、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看问题
全面理解党的路线、 全面理解党的路线、 方针、 方针、政策
二、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的三点
)、不能把 (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 )、不能把“普遍性” 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是说 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 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 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人们尚未认识 (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 )、人们尚未认识, 释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释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 (3)、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一般来说,处于动态中的、较为激化的矛盾, 一般来说,处于动态中的、较为激化的矛盾,易察 而处于相对静止的缓和的矛盾不易察觉。 觉,而处于相对静止的缓和的矛盾不易察觉。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优秀课件2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优秀课件2

2、正确地对待矛盾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并 敢于揭露矛盾
两分法(两点论)的含义
指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即坚持一分 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 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 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
一点论的含义
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或看 了那一面又丢了这一面。是片面地看 问题的观点。
C、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 关系 D、矛盾是世界的本质
B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决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 一方面,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 这说明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 )
A、无任何联系 B、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的关系
秋 与 冬
机械运动
自然界的 各种运动 形式 物理运动 都包含了矛盾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
阶级社会
阶级之间 阶级内部
社会运动
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
存在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生活中 伦理道德中 生产与消费
存 在 着 矛 经济活动中 盾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 人类思维 领域 存 在 矛 盾
不同学术观点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本节问题
2、思考“人的一生是否都存在矛盾?”“在无阶 级社会,社会矛盾是否就没有了?” 3、矛盾普遍性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 事情有什么意义?(方法论)
1、请分别从三大领域举例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4、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记忆、思考
自然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的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 的特点
反攻阶段
中方 防御 相持 进攻
日方 进攻 相持 溃败
中日矛盾:
战争 性质 国力 对比 人口资 国际社会 源对比 反应 丰富 得道多助
左表反映了什么 问题?
答案 :矛盾双方的
中 反侵略 弱小
日 侵略
强大
贫乏
失道寡助
特点各不相同
思考: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我国社会都有 哪些矛盾。这些的地位相同吗?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两 个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原理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2)正确对待矛盾(方法论)
2、矛盾特殊性原理
(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3)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含义: ①地位: ③重要性
矛盾的普遍性
表现
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表现
空间: 事事有矛盾 时间: 时时有矛盾
磁 与 电
化 合 与 分 解
秋 与 冬
人 与 自 然
运动领域
各种运 动形式 机械运动
矛盾举例
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等等
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
结论 运动是 物质的存 在方式, 事物的每 一运动形 式都存在 着矛盾; 矛盾存在 于一切事 物之中; 矛盾无处 不在。
自 然 界
社会
思维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 认识运动
—— 不同事物的矛盾 具有不同的特点 —— 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的发展阶 段各有其特点 —— 同一事物中的 不 同矛盾,矛 盾 双方各有其特点
提示:这三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①这是因为:“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 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 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则不构成现 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 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 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 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 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 “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 马和马是两回事。”
矛盾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
只看到矛盾普遍性 与特殊性的区别
“白马非马”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 与特殊性的联系
矛 盾 普 遍 性 与 特 殊 性 的 辩 证 关 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 的矛盾运动。
(时时有矛盾)
自然界各种运动都包含了矛盾
物理运动 机械运动 生 命 运 动
化学运动
阶级之间的矛盾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的方法论意义
A、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B、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C、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 据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 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 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 前提
矛盾的普遍性 —— 矛盾的特殊性

1、空间: 事事有矛盾

1、不同事物的矛 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 盾在不同的发展阶 段各有其特点 3、事物矛盾双方 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无处不在的。

在社会生活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个体之间的矛盾,还是群体之间的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的矛盾有着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个体层面,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利益冲突、意见不合等。

在群体层面,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

这些矛盾的普遍性表明,矛盾是社会生活的常态,没有任何社会可以摆脱矛盾的存在。

然而,矛盾又具有特殊性。

不同的矛盾有着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比如,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必须通过不断的认识和改造来适应自然,而人与人的矛盾则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关系中的矛盾。

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文化传统都会影响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

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矛盾的特殊性来具体分析和处理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矛盾是社会生活的常态,没有任何社会可以摆脱矛盾的存在。

而矛盾的特殊性则决定了我们在处理矛盾时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我们在处理矛盾时,既要把握矛盾的普遍规律,又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片面地、片面地看待和处理矛盾。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矛盾。

对于普遍性的矛盾,我们要注重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通过改革完善制度,减少矛盾的发生;对于特殊性的矛盾,我们要注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化解矛盾,不能生搬硬套。

总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处理矛盾时要既把握矛盾的普遍规律,又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片面地、片面地看待和处理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2)、要正确对待矛盾(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敢于承 认矛盾、揭露矛盾。 要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反对一 点论,防止片面性。
像片 为 面看 者问 造题
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 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勇于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 观点),反对一点论。
时间: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注意: 1、事事有矛盾 并不等于 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 物之间都有矛盾 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 物,或还没有察觉的矛盾,矛盾就不存在。 3、普遍性包含两层含义: •①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也指事物的共性 4、矛盾越少越好 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 观意志为转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 关于老子的“小国寡民” • 关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 国” • 关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讨论:桃花源是不是真的就不存在矛盾? 如果有可能存在哪些矛盾?
运动领域
各种运 动形式 机械运动
运动与静止
矛盾举例
结论
自 然 界
社会
思维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 认识运动
《祝福》中对“祥林嫂”外貌特征的 三次描写
“我”第一次见到的祥林嫂
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 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 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 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丧夫失子后的祥林嫂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 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 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 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征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征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征性原理矛盾是客观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等。

因此,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指矛盾存在于各个领域和层次中,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

除了普遍性外,矛盾还具有特征性原理。

这个原理意指各种矛盾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规律。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矛盾的特征性原理:一、矛盾的具体特征矛盾的具体特征主要有两个,即对立统一性和主次性。

对立统一性是指矛盾体系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中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内容。

例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在某些情况下有矛盾,但二者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长远利益的基础。

主次性则是指矛盾的矛盾方面具有主次之分。

其中,主要方面是在矛盾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推动矛盾的发展方向;次要方面则是被动的、被主要方面所制约的、起辅助作用的方面。

例如,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中,社会利益是主要方面,个人利益则是次要方面,社会利益的实现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

二、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的特征性还表现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包括两个方面:阶段性和方向性。

阶段性是指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例如,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它的阶段性表现为从无产阶级可以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再到共产主义建设阶段,不同阶段的矛盾表现方式不同。

方向性是指矛盾发展趋势的倾向性和方向。

例如,在社会发展中,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生产关系必然要发生调整和改变,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的方向性。

在这个方向性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推动矛盾向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三、矛盾发展的曲折性矛盾的特征性还表现为曲折性。

矛盾发展曲折,一方面是由于矛盾本身的曲折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自然界中,存在着光与暗、热与冷、上升与下降等对立统一的矛盾。

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劳动与资本、财富与贫困、正义与不正义等对立统一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矛盾是矛盾双方的统一、矛盾是由两个相对立的方面组成的,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例如,光与暗是一对对立的矛盾,但是没有光就没有暗,光和暗在事物中是互相依存的。

矛盾的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再者,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矛盾中的一方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另一方,这种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例如,在自然界中,水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可以将水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或气态。

而在社会生活中,贫困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奋斗转化为富有的人。

“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结在一起”,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推动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

再者,矛盾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矛盾的发展不是单向的线性发展,而是循环往复、源源不断的发展。

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但随着事物的发展,矛盾会进一步加深和扩大,新的矛盾也会不断产生。

这种循环往复的发展是事物持续存在和进化的基础。

最后,矛盾的解决是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解决是事物向着更高发展阶段的推动力量。

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调节平衡、转化和超越等方式进行,从而达到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没有矛盾的解决,事物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循环往复和解决推动发展的特点。

了解和把握事物矛盾的特点,对于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 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时时有矛盾)
要说明时时有矛盾,同学们怎么论证呢?
需要分析事物从产生、发展壮大 到灭亡一时也没有停止过矛盾
一个活的有机体从 产生到死亡都存在着同 化和异化的矛盾。这种矛盾一旦停止, 生命即 告终结。但是,有机体的结束, 并不是矛盾运 动的终止,因为新的物理、化学矛盾运动仍将 继续进行。 人类社会也自始至终存在矛盾运动,如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 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取 得的成就也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 前发展的。
毛泽东同志曾说“一分为二,这是一个普遍 现象”。这一论断包含的哲理是( )
A、万事万物都是由两部分组成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D、矛盾是世界的本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决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 一方面,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 这说明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 ) A、无任何联系
导入新课
右 边 诗 句 中 蕴 涵 了 什 么 哲 学 道 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悠。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要说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怎样来论证呢?
需要分别从三大领域举例说 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自然界各种运动都包含了矛盾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学生的学需要又教师 的指导。这句话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矛盾和运动的原理

矛盾和运动的原理

矛盾和运动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矛盾两个方面的统一。

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运动。

矛盾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2.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统一。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通过对立统一的运动实现事物的发展。

3. 矛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事物内部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次要矛盾。

4. 矛盾的转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实现的。

矛盾通过内部的斗争和冲突,达到新的统一和平衡状态,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运动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内因和外因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是内因和外因的矛盾运动。

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外因是事物外部的条件和环境。

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实现的。

量变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积累和逐渐积聚,质变是事物内部矛盾的突破和飞跃。

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直接矛盾和间接矛盾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是通过直接矛盾和间接矛盾的矛盾运动实现的。

直接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直接对立和冲突,间接矛盾是在直接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间接对立和冲突。

直接矛盾和间接矛盾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矛盾和运动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矛盾通过矛盾的转化和矛盾的运动实现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普遍存在

矛盾是普遍存在
该同学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态度错在什么地方? 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怎样帮助他摆脱困境?
两分法:指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即坚持一分为二
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 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
让我 一点论:看问题只看一面,
们为 不看另一面,割裂对立与统
看问 一。
题片 者
怎样评价一个人?怎样
画像 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只
抓“一手” 会怎样??
小结
矛盾 是普 遍存 在的
矛盾普遍性 的含义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要求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正确地对待矛盾
解决实 际问题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对自己要一分为二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看问题
全面理解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
课后思考
人们能不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
小结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普遍性的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正确地对待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对自己要一分为二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课后思考人们能不能有意识地制造矛盾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同化异化的矛盾贯穿生物生长的始终。这一矛盾一中止,生 命就会终结。
高二某同学,近来心情很压抑。其主要原因是他 感觉学习压力特别大,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考试 成绩远远没有达到父母和自己的期望值。最近,因 心烦又与同学发生了些冲突,并因此与班主任老师 的关系也有些紧张;而回家之后,本想把自己的苦 衷与父母谈谈,可是父母又总是阴着脸,一听他们 说话的口气就失去了谈话的一切兴趣。因此,他觉 得什么事都处理不好,苦恼极了。他非常想找一个 没有任何问题、任何矛盾的地方散散心。由此他开 始逃学并沉迷网吧、无所事事。

关于矛盾的正确理解

关于矛盾的正确理解

关于矛盾的正确理解矛盾是人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两个或多个方面。

正确理解矛盾的本质是深入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思维方式。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各种矛盾。

例如,在自然界中,夜晚与白天、寒冷与炎热、湿润与干燥等都是矛盾的表现。

而在人类社会中,劳动与资本、个人与集体、自由与平等等也都是矛盾的体现。

这些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是事物内部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解决来实现的。

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还是人类社会中的社会变革,都是通过矛盾的运动和解决来推动的。

第三,矛盾是特殊的。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矛盾的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例如,个人与集体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之一,个人的自由与个人的责任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只有在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

正确理解矛盾,需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思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存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进步。

正因为矛盾的存在,事物才能不断地变化、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时间与任务的矛盾,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

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个人与集体的矛盾,需要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做出抉择。

这些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正确理解矛盾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矛盾。

首先,我们应该正视矛盾的存在,不回避、不逃避。

矛盾原理方法论

矛盾原理方法论

矛盾原理方法论
矛盾原理方法论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它的核心概念是矛盾。

矛盾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内部的矛盾和对立面,这种矛盾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发展的动力。

矛盾原理方法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和方法:
1.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的发展和运动。

2. 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是通过对立面的斗争而得以解决和发展的。

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事物的辩证法。

3. 矛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但其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解决主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关键。

4. 矛盾的转化:矛盾的解决往往通过矛盾的转化来实现。

矛盾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转化为新的矛盾,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5. 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在实践中,要善于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原理方法论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各个学科和领域中,矛盾原理方法论的应用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

通过运用矛盾原
理方法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矛盾普遍性的含义,从而能正确对待矛盾,学会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教学难点]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运用“两点论”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教学设计构思]
在教学方法上,用反证法分析、归纳出哲学理论,再用哲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信息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哲学理论;
在教学模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风格上,穿插使用名人、名言、名著、寓言故事,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觉悟的提高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桃花源记》吗?作者是谁?
[阅读资料] 《桃花源记》
陶渊明(南北朝)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
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思考]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归纳点拔]与外界隔绝,风景优美,人烟稀少,从领导做起关系和谐,生活安宁等。

总之,是一个没有矛盾的世界。

[思考]桃花源中真的没有矛盾吗?
[归纳点拔]
其实这个世外桃源中的矛盾也很多。

如水流、小船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矛盾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山石风化、植物生长包含着化学运动,其中的矛盾是化合与分解。

植物的生长,人的生老病死是生命运动,其中包含着同化和异化的等许多矛盾。

桃花源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球社会运动,人与人之间既共处于桃花源中,又有区别,这是一种矛盾;这种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简略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

桃花源中的人们“只知有汉,无论魏晋”,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这是知与不知、知多与知少的矛盾,属于思维领域的矛盾。

总之,桃花源中,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存在着诸多矛盾。

[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点拔]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

总之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思考] 有人还认为:有时有矛盾,有时没有矛盾。

如孔子就曾设想过人类社会存在没有矛盾的时候:
[阅读资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放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
[教师讲解] 孔子所设想的大同世界是指导在原始社会中没有矛盾。

到了奴隶社会,由于私
有制的出现,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

那么,孔子所设想的大同社会究竟有没有矛盾呢?
[归纳点拔]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看到了阶级、国家产生之后的奴隶社会同原始社会有着本质区别,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但他认为原始社会没有矛盾则是错误的,不符合历史事实。

原始社会虽然没有阶级矛盾,但同样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极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使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压力下艰难生存,并不是一个理想乐园。

结论: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矛盾。

[思考] 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矛盾,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矛盾呢?如一个生命体,从产生到死亡是不是一直存在着矛盾呢?
[归纳点拔] 一个生命从产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一直存在着同化和异化的矛盾,这一矛盾一结束,生命就停止了。

由此可见,整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时刻存在着矛盾。

[思考] 那么一个生命结束之后,在新的生命诞生之前,这之间有没有一个无矛盾的阶段呢?
[归纳点拔] 生命体结束之后,同化异化的矛盾结束了,但体内的化合与分解的矛盾依然存在,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无矛盾的阶段。

可见:
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思考] 根据以上的分析,你能给矛盾的普遍性下个定义吗?
[归纳点拔]
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就要求我们对待矛盾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这个正确态度是什么呢?
[阅读资料]《扁鹊见蔡桓公》(略)
[思考] 蔡桓公犯了什么错误?从故事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归纳点拔] 蔡桓公犯了讳疾忌医的错误,其结果病入膏肓导致死亡。

对我们的启示是: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

由此可见,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因而是回避不了的,回避矛盾只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正确对待矛盾的态度应该是:
(1)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读教材P88页搞清楚什么是两点论两分法。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

[实战演练]分析以下观点:
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解答]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二者不可偏废。

观点只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犯了一点论错误,其结果是使物质文明建设失去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然导致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