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汪曾祺).pptx
人教版高中语文《职业(汪曾祺)》部优课件
1.了解小说情节内容,概括卖糕饼小孩的 形象特点。
2.从情节设计分析作者的构思特点。
3.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小说的主旨。
4.关爱底层劳动人民,挖掘他们身上的闪 光点,培养对职业对生活的热情。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以短
篇小说和散文闻名。被视为京派作家。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在短篇小说创作 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 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职业》, 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 《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 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主张发扬我们
人物形象方面,互相衬托,突出卖糕饼的 孩子的性格特点。
表现了主题,底层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劳 动美。
效果方面,使文章详略得当,引发读者的 思考。
2、小说以“职业”为题是不是太大了,改为“卖糕 饼的孩子”好不好?为什么?
(1)从文章内容上看,小说写了各种职业的吆喝声。 (2)从情节上看:以职业为题,使情节详略得当,详写
❖ 各种职业都有它的辛劳与无奈,但也有它的喜悦与快乐,老 师的教学是如此,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我们要善于发掘职 业蕴藏的乐趣,像小说中的小男孩一样,在“椒盐饼子西洋 糕”单调、辛苦的职业常态中,善于寻找“捏着鼻子吹洋号” 的愉悦与轻松。在尘世里的颠扑与奔波中,直面困苦、随遇 而安的人生态度又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呢?这种境界正是作者 热爱生活,内心乐观平和的体现,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
“小大人” 的形象特点
(1)勤劳能干,身世孤苦但自立 自强。
(2)乖巧懂事,对职业认真负责 (3)吆喝技艺熟练、精湛。 (4)率性天真,对美好生活有所希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三单元《职业(汪曾祺)》课件(共14张PPT)
职业
职 业
汪 曾
祺
合作探究
你们小组认为汪曾祺 的 《职业》这篇小说最 大的特色是什么?
平静的叙述 充满生活气
关注小人物 悲悯的情怀
品美食
悟风俗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 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 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 个士大夫。”
在《五味》中,描写了酸甜苦辣咸臭,最后发出感慨 “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请同学们展示你们 收集的文学作品中描绘 风俗的片段
作业:写一段热爱家乡的文字
要求:1、融入家乡的风俗特色 2、含蓄地叙述中蕴含着浓浓的情感
食
欲
之 与
思 你 共 享
汪曾祺在一篇回忆童年的 文章中说,放学回家总要经过 一个大街和一条弯曲的巷子。 这种气息就是生活的气息,让 汪曾祺感动了一生。
汪曾祺采用了隐身文本背后的叙述策略。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孩子由于生活所迫,从 小就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过早地承担了养家 糊口的职业。小学生的书包与卖椒盐饼子西 洋糕的孩子的木桶形成了对比。在对孩子形 象的叙述中,看得出叙述者对卖椒盐饼子西 洋糕的孩子的同情和欣赏之情。
汪老曾说:“风俗是一个民族 集中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风俗反 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 着所感到的欢悦。”
他在《口味》中写到“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
有完全消化的粪汁,蘸肉吃。广东人还吃一种叫炒肉芽的 食物,肉芽就是腐肉所生之蛆。”
《豆汁儿》“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 过去卖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 同。”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 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 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
汪曾祺《职业》课件PPT(现代文阅读;22页)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一、课文是怎样描写卖糕饼的孩子的? 二、作者为什么称卖糕饼的孩子是个“小大人”? 三、谈你对卖糕饼孩子的形象的理解。 四、文章以卖糕饼孩子的一声吆喝“捏着鼻子吹洋号”结尾, 有什么好处?
一、课文是怎样描写卖糕饼的孩子的?
课文通过外貌、语言、行为描写及身世介绍刻画人物。先描写 他斜挎木盆穿街过巷叫卖的情形。还写他爱看马,表现了他作为儿 童的好奇与爱玩的天性,写他看马时“没有忘记吆喝”,表现了他 的尽心尽职。最后一段,写他趁着没人看到他的当儿吆喝一声,写 出了他难得的轻松、愉快,表现他也有一颗向往游戏乐趣的童心。
C
H
I
N
E
S
E
THANK YOU
生字词
yāo he
吆喝
chēng
饼铛
shā
刮痧
jiāo
椒盐
huǎcnhgēng zi
幌子
mó
模仿
lào
烙饼
yìn
荫凉
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划分自然段。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 职业-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至“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描 写文林街上各种忙碌的叫卖声,为卖饼糕小孩子的出场作铺垫。 第二部分(“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至结尾):写卖饼糕小孩的街头 叫卖生活。先记叙卖饼糕小孩的身世及其日常叫卖生活,再写他在无人 处用其他孩子调侃他的叫卖声的一声吆喝,表现他的童心童趣。
职业
汪曾祺
C
H
I
N
E
S
E
01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1997)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 家、戏剧家。被誉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汪曾祺完整版课件
主要成就
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奖项,作 品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汪曾祺的影响与地位
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在读者中的地位
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
研究汪曾祺的学者和专家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汪学”研究领域
02汪曾祺作品赏析写风格语言幽默风趣,情节曲折跌宕,富 有地方色彩,展现出汪曾祺独特的 写作风格。
03
汪曾祺的文学风格
散淡平 实
语言风格
汪曾祺的文学语言散淡平实,娓 娓道来,不事雕琢。他以平淡的 语言描绘生活,展现出生活的原
貌。
叙事风格
汪曾祺的叙事风格也以散淡平实 为主,他注重情节的自然发展,
不强调戏剧性的冲突和高潮。
叙事风格 《大淖记事》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赢 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了汪曾祺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异秉》全文展示
01
汪曾祺早期作品
《异秉》是汪曾祺早期的作品之一,描写了主人公王二在药铺做伙计的
经历,以及他与药铺老板、同行之间的矛盾纠葛。
02 03
讽刺意味
《异秉》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通过对药铺老板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 会上某些人的虚伪、势利和贪婪,同时也反映了小人物们的生存困境和 无奈。
语言特点
《异秉》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幽默感,让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独特魅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家庭背景: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
求学经历: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学习中 国语言文学
汪曾祺的作品与成就
文学语言
运用地道、平易、富有表现力 的语言,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 界
电子课件-《语文(第六版下册 )》第一单元 5 职业
劈棺》,文论集《晚翠文谈》,
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
等。短篇小说《大淖纪事》获
1981 年 全 国 优 秀 短 篇 小 说 奖 ,
《受戒》《大淖纪事》《天山
行 色 》 ( 散 文 ) 分 别 获 1980 、
1981、1982年北京文学奖。
后一节
回目录页
写
本文写于1982年6月,是对旧作的修改。作者说:
作
“这是30多年前在昆明写过的一篇旧作,原稿已失 去。前年和去年都改写过,这一次是第三次重写
背 了。”
景
课文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昆明市文林街上各种各
样的叫卖声,着重描写了一个卖饼糕小孩的街头叫
卖生活,表达了对底层老百姓辛酸生活的同情。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整 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体
题会接近于对“失落童年”的同情;而以“职业”
为题,作品的内涵更深远,表现的是“人生的艰辛
”。
上一页
回目录页
第六版下册
5 职业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整体把握 课文研读 标题研讨
作
汪 曾 祺 (1920 ~ 1997) , 江
苏 高 邮 人 , 作 家 。 1940 年 开
者 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
介 《 邂 逅 集 》《 羊 舍 的 夜 晚 》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
绍 花集》,剧本《沙家浜》《大
趣。
前一节
后一节
回目录页
课 研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文
在写卖糕饼的孩子的叫卖之前,作者花了不少笔
研 墨写了好几种叫卖声。这些叫卖声各有什么特点,
汪曾祺PPT课件
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
16
.
作品背景
《受戒》,这是作家汪曾祺十七岁那年,抗 战爆发时,避难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 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最早曾以《庙与僧》为题 在上海《大公报》发表,1980年才重新写成了 《受戒》。两部作品比较后发现,两小说都有 “回忆”的特点,但相隔了近三十五年,作家 对往事的回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小说风格也 完全不同。《庙与僧》严格说来,只是《受戒》 的创作素材,作家对人生的理解,还停留在好 奇阶段,并无成熟的见解。经过几十年的发酵, 才酿成醇美清新的《受戒》。
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三师父精明能干,风流倜傥,能玩牌,会“飞铙”,还长于唱山歌
小调。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
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有时,“一场大焰口过后,也
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个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
“作者为两个小恋
人选择受戒与庙宇这样
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具
有诙谐的机智,无疑是
对神的嘲弄,对人的自
然情感与生活权利的肯
定。”
(季红真
《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
造的性格》,1983);
24
.
评《受戒》
“《受戒》中小和 尚与村姑的爱情故事, 是对禁锢人性的宗教的 嘲弄,还是借描写半僧 半俗的生活,表示对那 种略带原始韵味的人情 美的热衷呢?或藉此反 衬城市那种物欲横流的 丑恶世界?” (周荷初《汪曾祺小说 的美学评析》,1988)
艺术小品集 《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作者)
京剧:《范进中举》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015.2职业
2: 赏析买糕饼的孩子的人物形象。(4分) 4: 小说以“职业”为题是不是太大了,改为“卖糕饼 的孩子”好不好?为什么?(5分) 是一个失怙,失学的儿童,但是少年老成,懂事尽职, 在沉重乏味的职业中不失童趣童心。 ①从内容上看,小说写了各种职业的吆喝,买糕饼的孩 子是其中详写的一个点。 ②从主题上看,职业是对人的限制,对人的拘束,意味 着人的生活模式的固化,这种固化体现在一个孩子身上, 格外令人同情。 ③以“买糕饼的孩子”为题,主题会接近于“失落童 年”;而“职业”为题,小说的内涵更深远,是“人生 的艰辛”。
18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 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 子。穿过这条巷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 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 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 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 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 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 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 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 吆喝了一声: 19“捏着鼻子吹洋号!„„”
13、“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请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用诙谐的笔调写出卖糕饼的小孩心猿意马的工 作情态。 用不可能的结果表达对卖糕饼的小孩生活状态 的深切同情。
14、说说这篇小说的结尾的特点,请作简要赏 析。 ①是游戏,也是对自己的揶揄调侃,表现了买 糕饼的孩子的童心童趣。 ②是幽默,但是有些辛酸,是含泪的笑。 ③意料之外,戛然而止,引人回味。
12、在写卖糕饼的孩子的叫卖之前,作者还写 了好几种叫卖,请分析这样设计的作用?(3分) 13、“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请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4、说说这篇小说的结尾的特点,请作简要赏 析。 15、作者觉得本文是其代表作,请探究其认可 这篇小说的原因。
解读作家汪曾祺 课件 (共14张PPT)
素材解读:
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有一颗童心。童心即赤子 之心。艺术家都是有童心 的。有童心,才能有世俗 不能框围的清新。“为人 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 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 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 无机心,少俗虑……”这 是他记述朋友的文字,也 可当做他自己的人生写照。
创作
创作对象
汪曾祺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 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 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 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 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写作导航
创作对象
汪曾祺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 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 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 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 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多写底层人物, 有摸鱼的,卖藕的,吹鼓手,养鸭的, 货郎,理发的,尽是些市井人物。小说 里没有大善大恶,甚至缺少真正意义上 的坏人 。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解读作家汪曾祺
人物介绍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 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小时 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 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身为中文系 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历任中学教师、 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 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 《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 集《蒲桥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 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多写底层人物, 有摸鱼的,卖藕的,吹鼓手,养鸭的, 货郎,理发的,尽是些市井人物。小说 里没有大善大恶,甚至缺少真正意义上 的坏人 。
素材解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三单元《职业(汪曾祺)》课件
课后作业,任选其一,写在作文本上
1、对作者笔下的艺术形象,你还有怎样的感悟,请你写下来。
2、学习汪曾祺风俗化小说的创作笔法,写一段你了解的民 俗情景。
3、请你以“职业”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文字, 表达你的观点。
课外阅读推举
短篇小说《大淖记事》《异秉》 汪曾祺散文集《逝水》 汪曾祺小说集《晚饭花集》
(2)用细节表明态度,以细节展示,完成抒情。
1、专收旧衣烂衫的中年女人声音脆亮,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求和笃定(赞 美) 2、“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们从这种机械的声音背后 感到生活的枯燥和无望。作者写“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 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 (关心) 3、“壁虱药!虼蚤药!” 老人苍凉的声音背后隐藏着生活的艰辛和苦况 。 (同情) 4、“卖杨梅—— !”“玉麦粑粑—— !” 苗家少女清纯稚嫩的声音背后 隐藏着生活的质朴和真淳 。(称赞)
汪曾祺在《小说的思想和语言》写道 :“我 就把在昆明所接触的各种叫卖声 、吆喝声 , 如卖壁虱药的、卖蚊香的、卖玉麦粑杷的、 收破烂的,写了一长串,作为小孩的叫卖声 的背景。这样写就比较饱满,主题就扩大了 一些 ,变成 :人世多苦辛。”
畅所欲言
请你谈谈小说的意义。
写生活,不写命运; 写童趣,不写世态; 写风俗,不写贵贱
(2)用细节反应心理,以细节补偿,刻画人物,完成抒情
1、写第四声时,写到“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 地方站着,高声吆喝”——尽职尽责,有职业智慧——表达作者敬重 2、写第五声时,写到“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童心 未泯,“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表达作者的赞同 3、写第八声时,写到“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他没有看见我,我去看一个朋友, 正在倚门站着),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天真——幽默多于 悲悯,感佩过于同情 4、写第七声时,写到“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职业(汪曾祺)2 PPT
解析:
可从内容,主旨等方面分析。
答案:
①从内容上看,小说写了各种职业的 吆喝,买糕饼的孩子是其中详写的一个点。
②从主题上看,职业是对人的限制, 对人的拘束,意味着人的生活模式的固化, 这种固化体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格外令人 同情。
细读课文
对收“破衣烂衫”吆喝声的描写, 突出了声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 现的?
解析:
从作者描绘声音时所用标点符号的不同, 可看出声音的不同特点。
答案:
清脆。以一个形象的比喻表现 出声音的特点(“就像一个牙口极 好的人咬一个脆萝卜似的。”)。
在写卖糕饼的孩子的叫卖之前, 作者还写了好几种叫卖,这些描写有 什么作用?
③以“买糕饼的孩子”为题,主题会 接近于“失落童年”;而“职业”为题, 小说的内涵更深远,是“人生的艰辛”。
谢谢观看!
解析:
明确所描绘的叫卖声是在营造一种社 会环境。再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
①各种吆喝声形成了一幅四十年代 昆明生活的风俗画,各种忙碌的叫卖声 也为小说定调,表现了动荡年代生活的 奔波劳碌。
②描写了买糕饼的孩子的“同行” 们,为买糕饼的孩子的出场铺垫。
③各种职业,各种风格,与买糕饼 的孩子的动听的叫卖声互相衬托,突出 买糕饼的孩子的特点。
解析:
小说的结尾非常精彩,当然也让人回味 无穷。说它精彩是它非常形象的表现了买糕 饼的孩子的天真无邪,说出人意料,让人回 味无穷是买糕饼的孩子吆喝了一声:“捏着 鼻子吹洋号!”让人回味无穷。
答案:
①是游戏,也是对自己的揶揄 调侃,表现了买糕饼的孩子的童心 童趣。
②是幽默,但是有些辛酸,是 含泪的笑。
课前导入
汪曾祺《职业》优秀课件
5.小说以“职业”为题是不是太大了,改为“卖糕 饼的孩子”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 ①从内容上看,小说写了各种职业的吆喝,卖糕饼的孩子是其 中详写的一个点。 ②从主题上看,职业是对人的限制,对人的拘束,意味着人的 生活模式的固化,这种固化体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格外令人同情。 ③以“卖糕饼的孩子”为题,主题会接近于“失落童年”;而 “职业”为题,小说的内涵更深远,是“人生的艰辛”。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小时候经常听见各种各样的叫卖声,“换 大米”“收长头发”“补锅底”等等,短短几个 字,在大爷的口中却是百转千回。这是一种最原 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是一项拼嗓门的体力活, 也是老百姓谋生的“必备技能”。今天我们来走 近汪曾祺的《职业》,聆听那些年的叫卖声。
《职 业》
汪曾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赏析文中关于卖糕饼小孩叫卖的描写。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赏析文中关于卖糕饼小孩叫卖的描写。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 人,当代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四、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1.深入大街小巷、农贸市场或小商品市场,用 心聆听和观察,描写一段叫卖的场景。要求:既要描 写声音,又要描写人物的神态,300字左右。
2.学完本文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五、情感升华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烟火气,是楼下店铺的豆浆油条,是平凡生 活的柴米油盐,是红泥火炉的把酒言欢,是街巷 市井的嘈杂喧闹…… 认真对待每一餐烟火,用心感悟每一个朝夕。
3.字词积累 刮痧(shā) 饼铛(chēng) 模仿(mó)
职业(汪曾祺) (6)
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让人觉得:活着真 好啊!
——汪曾祺《旅食与文化》
谢谢!
抗战时期的昆明,物价飞涨,中米每石1937 年 值 国 币 年 均 8.8 元 , 1941 年 涨 为 134.3 元 , 1944年上涨到6466.3元,1945年1至8月狂涨到 月均31350元。市场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昆明百年》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 编
1999年9月出版
小说中那个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孩子是一个真人。 我在昆明的文林街每天可以看到他。我最初只是对他有 点怜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学龄儿童”,却过早 地从事职业,为了养家。他的童年是没有童年的童年, 他在暂时摆脱他的职业时高喊了一声街上的孩子摹仿他 的叫卖声,是一种自我调侃,一种浸透苦趣的自我调侃。 同时,这也是对于被限制的生活的抗议。
在情节的设置上,为什么要出现放学的孩子 所改了字的吆喝声?
“椒盐饼子西洋糕”是生存,是职业的劳动, 是“小大人”的任务。
“捏着鼻子吹洋号”是游戏,是玩耍,是通 信渴望的自由。
这是三十多年前在昆明写过的一篇旧作,原 稿已失去。前年和去年都改写过,这一次是第 三次重写了。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记
——作者原注
有不少人问我:“你自己最满意的小说是哪 几篇?”这倒很难回答。我只能老实说:大部 分都比较满意。“哪一篇最满意?”一般都以 为《受戒》、《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 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 《职业》。
——汪曾祺《〈职业〉自赏》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同学们能否讲述 其情节并将情节划分?
年龄身份职业教育水平性格年龄十一二岁身份孤儿小大人职业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教育水平没上过学性格尽职尽责善良温柔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汪曾祺短篇小说《职业》汪老自赏
汪曾祺短篇小说《职业》汪老自赏编者按:《职业》这则短篇只有两千字,刘心武曾说:这样短的小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题目?他读过之后感叹“是该用这么大的题目啊。
”今天推荐汪老的这篇四易其稿的短篇小说《职业》,把四十年代的初稿和八十年代的修改稿同时呈给大家。
职业(初稿)作者:汪曾祺(1945年作)巷子里常有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走过。
所卖皆平常食物,除了油条大饼豆菜包子之外便是那种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是马蹄形面饼,弓处微厚,平处削薄,烘得软软的,因有椒盐,颜色淡黄如秋天的银杏叶子。
西洋糕是一种菱形发面方糕,松松的,厚可寸许,当中夹两层薄薄的红糖浆。
穿了洁白大布衣裳,抽了几袋糯米香金堂叶子烟,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到日影很明显的偏了西,有点微饿了,沏新茶一碗,买那么两块来慢慢的嚼,大概可以尝出其中的香美;否则味道是很平淡的,老太太常买了来哄好哭作闹的孩子,因为还大,而且在她们以为比吃糖豆杂食要“养人”些。
车夫苦力们吃它则不过为了充饥罢了。
糕饼和那种叫卖声都是昆明僻静里巷间所特有。
虽然不知道为甚么叫作“西洋糕”,或者正因为叫“西洋糕”吧,总使人觉得其“古”,跟这个已经在它上面建立出许多新事物来的老城极相谐合。
早晨或黄昏,你听他们叫:“椒盐饼——子西洋糕——”若是谱出来,其音调是:So so la —— la so mi ra这跟那种“有旧衣烂衫抓来卖”同为古城悲哀的歌唱之最具表情者。
收旧衣烂衫的是女人多,嗓音多尖脆高拔。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常为老人及小孩。
老人声音苍沉,孩子稚嫩游转(因为巷子深,人少,回声大,不必因拼命狂叫,以致嘶嗄),在广大的觉寂与远细的市声之上升起,搅带出许多东西,闪一闪,又淀落下来。
偶然也有年青青的小伙子挎一个竹篮叫卖,令人觉得可惜,谁都不会以为这是一个理想的职业的。
他们多把“椒”念成“皆”,而“洋”字因为昆明话缺少真正的鼻音,听起来成了“牙”。
“盐”读为“一”,“子”字常常吃了,只舌头微顶一顶,意思到了,“西洋”两字自然切成了一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