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中士道43

合集下载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

道次引导1、为什么说三士道中总摄一切圣言?答:成办二种义利:暂时增上生的善趣和究竟决定胜的三乘解脱。

2、按以下《道炬论》的颂词,认定下士、中士以及上士的体相。

(1)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

(2)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

(3)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

答:(1)下士体相:追求轮回增上生安乐的士夫。

分为一般和殊胜二种。

一般下士是指仅仅重视现世安乐的士夫。

殊胜下士则不以现世为重,而是以追求后世增上生的圆满为主,以此动机真实趣入增上生的修行。

“殊胜下士”又分二种,一类以下士道为究竟者,称为“唯下士”,如修士、道士、世间善人等;二类以下士道作为前行者,称为“共下士”,如佛教徒。

下士道的界限是从了达死亡的粗无常开始,到了达微细无常之前。

(2)中士体相:发起厌患一切三有的出离心,为追求自己的利义,希求获得超出三有的解脱,由上趣入解脱方便之道即戒定慧三学。

分唯中士和共中士二种,差别:唯中士以中士道为究竟,即以小乘的解脱为究竟;共中士以中士道为前行,以修习四谛等,作为趣入上士道的前行。

就是否入道而言,中士道分未入道和已入道二种,前者刚刚通达细无常;后者为生起无伪出离心的中士。

已入道又分凡圣二种: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中士为凡夫中士;已入圣流的二十种僧,为圣者中士。

中士的界限是从通达细无常开始,到产生增上意乐之前。

(3)上士道体相:由于深刻体认到自身的痛苦而想要远离痛苦,更以此推己及人,对一切有情的苦难感同深受,而以大悲心欲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者,即为上士。

即:最后初由大悲心的摧动,一心想要遣除有情的痛苦,故而发起希求成佛的菩提心,修习显教的六度和密教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等。

上士道分未入道和已入道二种。

刚刚苏醒大乘种姓的士夫,是未入道的上士。

已生起无伪菩提心的士夫,为已入道的上士。

后者分凡圣二种: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上士,为凡夫上士;见道与修道的上士,为圣者上士。

三主要道讲解3

三主要道讲解3
如果生起贪图此世的心就会因之而生起贪或者瞋,有了贪或瞋,就只有沾染罪恶而已。我们也可以为贪图来世而修法,所修的法可能会引导我们来世投生到善趣。我们希望来世获得解脱的果报现在还不能完全成办,可是至少现在可以为来世投生到善趣而修,这是修下士道的法可以得到的。
虽然我们要猛力去思维死亡,也要思维死后的心识并不像灯灭一样完全断灭了。我们一定会再去投生,而投生的地方除了善趣和恶趣这二者之外别无他处。为了要投生善趣,我们就应该断除十恶、行十善。教导我们修行的就是我们的导师,而实际能够用来实修的就是这个法。导师是佛宝,法就是法宝,协助我们在这条道上具足顺缘的就是僧宝,这三者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要皈依佛法僧三宝。
广论将业果列到下士道主要是劝我们行善业,这样才能投生善趣,断除恶业才能够防止堕入到三恶道去。三主要道将业果列入中士道思维,主要是不论白业或是黑业,都是由烦恼而来。凡是有烦恼,就会造业。有造业的话,就会在轮回里面。所以凡是业,不管白业、黑业,都是轮回的因,都是所应断除的,因此把它列入中士道思维。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主要是勉励我们去思维念死无常。在广论中思维念死无常,可以说是下士道主修的,我们要修道,修行之首就是要念死无常。
但是就实修而言,不可以说中士道的解脱和上士道的遍智果位,对我们现在的实际修持不是很急需的,也不是我们一时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心就好像有点放弃,或把它们摆得远远的,等以后再来做,这样是不可以的。虽然目前我们应该努力以下士道来修持,可是也须要把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果位摆在一个我们将来要去实修的寄望之处。先把它们放在一个寄望之处,我们就可以在道上慢慢增长,以后就可以去修中士道和上士道了。千万不可以说:"我做不到!"好像心中有点把它们放弃的意思。心里面有把它们舍弃的念头,自认为不行的话,这样就造了类似谤法的业。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 七因果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 七因果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七因果首先我们看到《掌中解脱》的第820页,这个是第十六天的教授当中的「易于圆满资粮」的这个部分当中,有讲到这个偈颂。

至尊宗喀巴大师曾经说过:转二资粮如金汁,摄纳众善为福藏,犹如最胜点金汁,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胜者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在这个偈颂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在大乘的众多法门当中,「菩提心」是所有法门的根本,也就是说大乘的所有教证的功德,都必须建立在此心之上。

就如同我们在装藏的过程当中,我们都知道在装藏的同时,需要有这个命根,也就是说在装藏的过程当中「命根」的这个部分,就是装藏的一个重心。

那就如同此一般,在大乘的众多法门当中,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

如果说在我们的心续当中,能够生起这样一颗殊胜的菩提心,那对于我们修学大乘的佛法而言,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这当中又有讲说「转二资粮如金汁」,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了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纵使我们所行的善事,是很小的一件善事,但是也因为透由菩提心的摄持,它能够成为「大乘之因」,也就是说它能够成为「成佛之因」。

并且在发起菩提心的当下,我们不管是行什么样的善业,都能够快速的圆满福德以及智能资粮。

所以菩提心它不仅仅是入大乘之门,而且是大乘所有教法的根本。

所以我们平常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就应该以修学菩提心为主,所以这个当中,也有讲述到说「故应坚持菩提心」。

我们也知道说在大乘的法门当中,可以分为:方便以及智慧两种。

但是在方便以及智慧两种法门当中,我们应该修学的是以「方便品」为主。

在众多的方便品当中,比如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众多的方便品当中,我们是要以修学「菩提心」为主。

所以就是说在修学的过程中,修学「菩提心」变成我们主要修学的一个内涵。

其它的法门,比如说像观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等等,就连观修空性的内涵而言,它都可以变成支分。

所以对于一个修学大乘的行者而言,修学「菩提心」的法门是最重要不过的。

纵使说我们没有其它的功德,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于菩提心能够生起一种体会,甚至多加的认识它的话,这个时候在我们的心续当中,就能够留下这样的一种习气,藉由这样的一种习气,透由不断的发愿、不断的修行,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是能够快速的生起这样的一颗殊胜的心。

《广论-共中士道》笔考复习题-1前三部份参考答案

《广论-共中士道》笔考复习题-1前三部份参考答案

《广论-共中士道》笔考复习题正修下士意乐-1一、填空题:1、如是随念当死_及_思死后堕恶趣_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

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

(原文:P143;讲记6 P1)2、《弟子书》中亦云:“如如于诸趣中起乐想,如是如是痴暗极重厚;如如于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暗极微薄;如如修习净相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炽然;如如修习不净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殄息。

”(原文:P143;讲记6 P7)3、此说从无始来,执著三有盛事为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

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净相,彼等便息,若不修习便增痴贪,转诸有轮,故修诸有过患为要。

(原文:P143;讲记6 P7)5、言解脱者,谓脱诸缚。

此复业及烦恼,谓于生死是能系缚。

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

以趣分别,谓天趣等或五或六。

依生处门谓胎等四,即于其中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

(原文:P144;讲记6 P8)6、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

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

(原文:P144;讲记6 P9)7、发此之方便者。

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于渴逼,见非爱相。

如是欲得诸取蕴苦寂灭解脱,亦由观见取蕴苦性所有过患。

故若未修三有过患、于彼发起欲舍之心,则于苦灭不起欲得。

(原文:P144;讲记6 P13)8、次知生死众苦,皆由有漏业生生,其业复由烦恼发起,烦恼根本是为我执,便知集谛。

(原文:P145;讲记6 P18)9、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

”(原文:P146;讲记6 P20)10、如是四谛,大小乘中皆数宣说,是为善逝总摄生死流转、生死还灭诸扼要处,故修解脱极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须如是次第引导学者。

(原文:P146;讲记6 P21)11、若未思集、善知惑业生死根本,犹如射箭未见鹄的,是即断截正道扼要,遂于非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劳而无果。

速疾道论第1讲上士道

速疾道论第1讲上士道

速疾道论第1讲上士道讲述:日宗仁波切中译:如性法师声音档:2002年-38在修学共中士道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透由共中士道的法,看是不是能够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殊胜的出离心,这个时候就会讲到「生起出离心之量」。

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当中,我们才会知道我们的心续当中,拥有这样一颗殊胜的心识呢?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三主要道》当中有讲到:修已故于轮回诸盛事,剎那希愿亦不暂生起,昼夜恒常唯求解脱心,此生起时即为出离心。

也就是说不管在白天也好、或者是晚上也好,我们对于轮回当中的种种盛事,也就是轮回的安乐以及种种的享用,你在看到它的那一剎,你都会觉得这只是轮回当中的一部分,其实它的本质都是痛苦的,而不会对它生起强烈的这种贪着。

并且无时无刻的生起一颗「我想要得到解脱果位」的这种心的状态,称之为出离心。

也就是说在每一剎那之间,我们对于种种轮回的胜事,透由思惟之后,了解它都是痛苦的本质,而生起一颗想要从这样的一种状态脱离的心,我们称之为出离心。

之前对于共下士道这个部分,就是说以我们现今的现状而言,我们在「来生」以及「今生」这两者当中,我们是以「今生」为主的,在我们的意识当中(也就是在我们的想法里面),我们不会觉得「来生」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也就是透由修学「共下士道」的过程当中,生起一颗「来生」确实比「今生」还要重要的这样一种心态,如果能够时时生起的话,这个就表示我们已经生起了「共下士道道次修心之量」。

“在修学共中士道的过程当中,如果说这个时候,我们能够透由修学「中士道」,然后在内心当中生起一颗殊胜的出离心的话,以小乘的行者而言(比如说像声闻或者是缘觉等),他们这个时候就会透由生起出离心,而继续的往他的目标,也就是小乘的最究竟的目标,也就是获得解脱轮回的这种目标继续的迈进。

但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我们所要修学的是「共中士道」的部分,所以在生起出离心之后,我们必须要往大乘的这一条路,也就是往「上士道」的这一条路继续迈进,我们要想办法在内心当中发起一颗殊胜的悲心以及菩提心。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

中士道·除邪分别1、遣除邪分别:若于生死修习厌患令心出离,则如声闻堕寂灭边,于生死中不乐安住,故修厌患于小乘中可名为妙,然诸菩萨不应修此。

答:遣除邪见分八:一、这种说法实为错解经义的大谬误。

经中虽说菩萨不应厌离轮回,不是教导菩萨不应厌离由“业”和“烦恼”而漂流生死轮回的生老病死等各种苦,而是教导菩萨要“精进”,为利益有情,即便众生一切之苦加在自己身上,也要甘心承受,精进不退,勤修利他大行,绝不会被苦吓怕而产生厌离。

二、佛说不应厌离三有轮回是说不应厌患在生死中利益有情,而且应当对此发起大欢喜心。

三、应怖畏以惑业受死,但应欢喜以悲愿力受生。

就像理应厌离沉溺水中,但不应厌离入水救人一样,能勇猛地入水救人,是大义大勇,不应厌离。

四、如果没有分清何种厌离合理,何种厌离不合理,却说菩萨不应远离惑业所引生死,若已受菩萨戒,则染犯了恶作罪。

五、虽见三有过患而极为厌离,但此心由大悲牵引,不断受生三有,救拔有情,是极为稀有的行为。

六、此邪见与《菩萨地》所说相违。

《菩萨地》宣说了一百一十种苦,是引发大悲之因。

正是由于见到三有的无边众苦,所以心生恒常猛利的不忍(悲愍)。

就如父亲会毫不犹豫地跳下粪坑去救孩子,但对父亲本人来说,始终都厌离粪坑。

七、出离心是大小乘共修之道,称为共中士道。

大乘行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引发大悲。

八、金刚乘也以出离心为基础。

2、何种不舍生死应当舍弃?何种不舍生死应当随学?何种厌患生死应当舍弃?何种厌患生死应当随学?答:贪着三有盛事而不舍生死应当舍弃;利益有情而不舍生死应当随学;因自身受苦求自己解脱而厌患生死应当舍弃;因见众生苦希望众生解脱而厌患生死应当随学。

3、如果菩萨和声缘一样厌离生死,那有什么超胜于声缘之处呢?如果超胜于声缘,菩萨的厌离生死和声缘的厌离生死有何不同呢?答:超胜之处是菩萨有大悲大愿。

不同之处在于菩萨虽然厌离生死,但由大悲大愿而不舍生死,在三有中摄受救拔众生,而声闻只求自己解脱生死。

《道次第》第50课(共中士之发心)心得分享

《道次第》第50课(共中士之发心)心得分享

《道次第》第50课(共中士之发心)心得分享“讲完了,真的讲完了。

”当第二遍《道次第》修学结束,再次听到导师说这句话时,心中不禁又生起对导师深深的感恩之心。

是谁“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是导师一直在三有苦海中寻找着我们,是佛法的智慧、导师的慈悲宏愿把我从一个充满迷惑烦恼,在轮回中艰苦跋涉、不停寻找生命出路的凡夫,一步步救拔出来。

进入三级修学之前,自己的生活痛苦而无助: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服管教;家庭矛盾重重,和老公很难沟通……通过修学,我知道了自己所有痛苦的根源是因为惑和业,惑是无明我执烦恼,业是由此造作的业力。

就像导师开示的,所有的想法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感觉、建立在自己过去错误观念的基础上。

可想而知,不仅自己整天生活在痛苦中,同时还伤害着家人及身边的人。

我现在唯有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在内心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发展出健康的心态。

不想有情绪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除错误的观念。

在听闻法义的过程中,常常被导师的开示深深震撼,心生感慨:我是多么幸福啊!能够遇到一位具格的善知识,告诉我人生的真相、究竟的智慧,有正确的方法,有次第地把我从迷茫痛苦中一步步解脱出来,让我清楚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并且在内心坚定地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六年的学习,感觉时间一晃而过,丝毫没觉得长。

已经习惯了每天晚饭后坐在书桌前听导师的开示,不知不觉,烦恼和低落的情绪悄悄融化于慈悲智慧的氛围中,那是最静谧、最安宁、最温暖的时刻。

随着修学的深入,自己对三宝、对善知识的依止越来越强,漂泊无依的心找到了究竟皈依处;贪嗔烦恼的力量减弱了,错误观念逐渐瓦解,佛法智慧在心中慢慢扎根;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家庭关系变得融洽;带着一颗理解、接纳、宽容友爱的心与人相处,与周围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当《道次第》第一遍学到一半的时候,我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腿脚肿胀疼痛,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并且越来越严重,痛得几乎走不动路了,上楼梯一步一挪横着上,几步台阶都要费半天劲。

第二正取心要分三于共下士道次修心于共中士道

第二正取心要分三于共下士道次修心于共中士道

第二,正取心要分三: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三、于上士夫道次修心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为两科,一是对三士道总的建立发起定解,二是正式于三士道取心要之理。

换言之,取心要就是要在三士道上修心,依次修行共下、共中、上士三种道。

这样随顺缘起的正道修心,就能取得现时增上生和毕竟决定胜解脱成佛的大义,而这种取心要欲又通过逐步地修心来实现,最终转入上士道取成佛的大义。

下面就正式开始修心的历程。

修心的第一步就是修无常,可见这个是极端重要。

换言之,如果没有修出无常来,那就没办法开展整条菩提道的修行,因为心一直耽著在现世的欲乐当中,连修道士的名称尚且不得,更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修道士,又如何能成办伟大、宏深的成佛大义呢?初中分三:一、正修下士意乐二、发此意乐之量三、除遣此中邪执初中分二:一、发生希求后世之心二、依止后世安乐方便这又包括三方面,首先是修下士的意乐。

总的来说,修共下、共中都是为了修出下士和中士的意乐,有了这两种意乐才能够进入上士,所以关键就是修意乐。

对于下士法类来讲,首先在修意乐上要生起希求后世的心,这是一个标准。

因为他不希求成办现世的利益,而是以希求后世的利乐为重,所以是殊胜下士。

所以凡是真实的修道者都是舍世者。

这不同于一般的世间善道,只是为了完成现世的利益,遵循缘起的正道,那是属于一般的下士。

但是由于一个人他的眼光看到的是一个无上的佛道,这是何等深远的事。

因为这是一条很深远的路,人生又这么短暂,所以他必须得抛开一切次要因素,一心励力地求取无上道,而且道不完成他不会轻易地涉世的。

所以一般地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是盛唐时期的极殊胜根器者,他能够迅速开悟,然后又能保任,之后能在世俗中和光同尘。

这不是一般的人能行的,所以不要高谈什么汤镬中行、五欲中行,首先就是要发起毅然决然的求道之心,为了完成这无上的大义,必须得首先抛弃一切的琐事,不然就分散了心力,所以怎么入菩提道呢?首先就要发起舍世的心。

11册 上海佛学书局版本.广论—视频与法本页码对应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3

11册 上海佛学书局版本.广论—视频与法本页码对应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3
广论讲记-视频与法本页码对应表-益西彭措堪布讲解(上海佛学书局版)
——释道净 整理 (仅供学习参考 欢迎批评指正 请勿擅自修改 qq 973451196) 页码 4-17 17-33 33-45 45-57 52.57-74 75-88 90-106 107-115 115-127 127-135 135-151 151-163 164-177 178-193 193-206 206-219 219-240 240-251 251-268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43-53 53-68 68-81 81-90 90-102 102-115 116-125 125-136 137-151 152-155 169-181 181-194 195-207 208-226 227-240 240-255 255-268 268-28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133-150 中士道共 31 课: 150-162 162-179 195-204 204-216 第 103-133 课 第 6 、7 册 第 103-123 课 第* 课 页码 1-20 20-36 36-51 51-66 66-85 85-101
208、25 209、26 210、27 211、28 212、29 213、30
213-224 225-239 240-246 246-260 261-274 274-282
上士道共 80 课: 第 134-213 课 第 7、8、9、10 册 第 7 册共 14 课: 第 134-147 课 第* 课 134、五 1 135、2 136、3 137、4 138、5 139、6 140、7 141、8 142、9 143、10 144、11 145、12 146、13 147、14 页码 129-142 142-154 154-175 176-189 190-202 202-211 211-221 229-232 221-229 232-242 242-256 257-269 270-279 279-295 295-3

[VIP专享]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01

[VIP专享]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01

释名1、说出菩提的体性、分类及比喻。

答:菩提体性分为二:一是断菩提,心中已将烦恼障和所知障无余净除;二是证菩提,现证如所有和尽所有一切诸法。

菩提分类:分法、报、化三身。

从难以测度而甚深功德方面,安立为法身;从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量功德而广大的方面,安立为报身;从普应一切众生根机而行利他,因而是大自性的方面,安立为化身。

菩提比喻:智慧光明的证德,比喻为日轮;二障清净的断德,比喻为离云虚空。

《宝性论》中宣说了九种比喻,即:莲花中显露的佛身;远离蜂群的蜂蜜;脱离皮壳的果实等。

2、解释道次第的涵义。

答:按照《现观庄严论》,“道”,指甚深道与广大道;“次第”,指深广二道在资粮、加行、见、修四道中的修行次第。

按照《入行论》,“道”,指菩萨行所依的菩提心,及依于此心所发起的六度万行,也即是愿行二种菩提心。

“次第”,指内心安住不放逸之后修习布施、持戒等。

按照《道炬论》及本论观点,“道”,即三士道,包括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及不共上士道;“次第”,指在具足共下、共中二道次第的前提下,修习不共上士道。

以下士道为例,亲近善知识是修习佛法的基础,只有如理地依止且德善知识,才能趣入佛法,因此是第一步,然后趣入佛法后,应思惟睱满人身难得,以此才能策励自心,勤行精进,修习正法,所修即是三士道。

如果不脱离恶趣,就没有修学佛法的机会,更不能出离生死,成就菩提,因此应先修下士道。

在修下士道中,如果贪著现世五欲,就不能对后世安乐生起猛得希求,也不能对恶趣苦生起真实怖畏,因此,应首先思惟人身无常,恶趣痛苦,才能由此怖畏恶趣。

由怖畏恶趣的心推动,才能至心皈依三宝,深信佛所说的因果道理,由此遮止恶行,行持十善,才能远离恶趣。

3、以理成立本论所诠的深广智慧是道,并说出道的比喻。

答:《道炬论》和《广论》中所说的甚深和广大智慧,乃为正道,因为它是达到果地菩提的现证。

依于世俗中无误取舍的广大智慧及胜义中现证空性的甚深智慧,决定能现证无上菩提,因此安立是“道”。

掌中解脱-科判表-略观用-自制

掌中解脱-科判表-略观用-自制

《掌中解脱》科判表总论——纠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菩提道次第引导分四:甲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圆满种姓中受生之理、其身获得功德之理、得已于圣教所作事业之理(于印度所作之理、于藏地所作之理)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易获佛陀密意殊胜、极大恶行自趣消灭殊胜。

甲三如何闻说具二种殊胜法之理:乙一听法之理:思惟闻法利益、于法与法师发起承事、正听闻之理(断除违缘器之三过、依止顺缘六种想)乙二说法之理:思惟说法利益、于大师与法发起承事、以何等意乐及加行而说、于何等境应说与不应说之差别。

乙三结束时如何共作之次第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丙一座上如何修之理:丁一加行法:洒扫住处,庄严安布身语意所依;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严陈设;身具八法或随宜威仪坐安乐座,从殊胜善心中修皈依发心;观想资粮田;摄集积净关要——奉献七支与曼荼罗;如教授启请决定令与自心和合。

丁二如何修正行:戊一依止知识利益:近得佛位、令诸佛欢喜、魔与恶友不能加害、一切烦恼恶行自然遮止、地道诸德辗转增长、一切生中不缺离善知识、不堕恶趣、无难成办现前与究竟一切利益。

戊二不依止与不如法依止之过患:若轻毁上师即轻毁诸佛;若于上师生嗔,即坏与彼剎那数相等劫之善根,而经等量劫生于地狱;虽依咒乘亦不得殊胜成就;虽勤修续义亦与修地狱相似;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此生中为病等不如意事缠绕;后世漂流于无边恶趣;一切生中匮乏善知识。

戊三意乐依止法:根本修信:1.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

2.总之开悟之大小,赖修大小信心力,于悉地源具恩师,思惟功德不观过,愿持此教为中心,此誓无碍达究竟。

应观师为佛之原因:1.上师加持大与小,不关本身待自己。

2.汝藏人不获悉地,乃于上师仅起凡庸想所致。

3.若不敬诸师,依佛亦无益,如善星故事。

能观之原因:应取规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过不成就。

如何观法(上师是佛乃金刚持所许、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即于现在诸佛菩萨仍在利益有情、自所见相无法决定)念恩生敬:师恩胜佛、说法恩、加持心相续恩、以财物摄受为眷属恩。

《道次第》第69讲内容摘要

《道次第》第69讲内容摘要

《道次第》第69讲内容摘要中⼠道的内容⼀共分为四节:第⼀节就是发⼼,中⼠的发⼼也就是出离⼼;第⼆节讲思维轮回的苦;第三节讲思维流转的次第;第四节讲中⼠道的发⼼和上⼠道的发⼼的区别在哪⾥?第⼀节共中⼠之发⼼(出离⼼)⼀、修下⼠道意乐的时候不能停留在下⼠道,⽽是要作为进⼊中⼠的基础;修中⼠道的时候也不可以停留在中⼠道的意乐,⽽是要进⼊上⼠道。

通过在下⼠道的修学,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死亡、三恶道的痛苦,使我们感觉到现实的快乐是不实在的,所以我们不以追求现世的快乐为⽬的,⽽是⽣起希求后世的乐趣。

为了要得到后世的乐趣,就要皈依三宝。

皈依了三宝之后,尤其是要深信业果、了知业果的差别,了知业果对我们⽣命的重要性、决定性。

对业的道理,我们要⽣起坚定不疑的信解,这样我们就会去断罪修善,⾃觉修善,我们⽌恶⾏善的程度其实和我们对业果的信的程度是成正⽐的。

通过这种断罪修善、⽌恶⾏善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天果报。

当然这是从下⼠道来说的,其实整个修⾏来说,整个修学佛法事实上也都没有离开断恶修善。

虽然通过这样的努⼒之后,就能够得到⼈天乘的果报,但是我们不要以此为满⾜,不可以停留在对下⼠道的执著,觉得我能够做⼈、我能够⽣天就可以了,⽽是要从下⼠道的意乐⾥进⼀步地引申共中⼠的意乐,也就是出离⼼。

共中⼠的意乐特点就是要遮⽌对⼀切世间的贪著,就是出离⼼。

也不可以停留在出离⼼上,更要以这个出离⼼作为基础引发最为殊胜的菩提⼼,然后进⼊上⼠道的修⾏。

所以出离⼼在《道次第论》⾥它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为什么要⽣起出离⼼?为什么我们不能满⾜于⼈天的快乐?原因是⼈天的快乐,还没有摆脱⾏苦。

⾏苦就是⽆常的苦。

⽆论是欲界、⾊界乃⾄⽆⾊界的⼀切快乐都是⽆常,所以它是不可靠的,是不究竟的。

如果我们把⼈天之乐当做是⼀种⾃性乐,那就是⼀种颠倒。

如果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说,世间上所有快乐的本质都是痛苦的,叫有漏皆苦。

三界的快乐只是⼀种假象,事实上都是建⽴在痛苦上的,最终还是要产⽣痛苦。

掌中解脱-科判表-略观用-自制

掌中解脱-科判表-略观用-自制

《掌中解脱》科判表总论——纠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菩提道次第引导分四:甲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圆满种姓中受生之理、其身获得功德之理、得已于圣教所作事业之理(于印度所作之理、于藏地所作之理)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易获佛陀密意殊胜、极大恶行自趣消灭殊胜。

甲三如何闻说具二种殊胜法之理:乙一听法之理:思惟闻法利益、于法与法师发起承事、正听闻之理(断除违缘器之三过、依止顺缘六种想)乙二说法之理:思惟说法利益、于大师与法发起承事、以何等意乐及加行而说、于何等境应说与不应说之差别。

乙三结束时如何共作之次第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丙一座上如何修之理:丁一加行法:洒扫住处,庄严安布身语意所依;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严陈设;身具八法或随宜威仪坐安乐座,从殊胜善心中修皈依发心;观想资粮田;摄集积净关要——奉献七支与曼荼罗;如教授启请决定令与自心和合。

丁二如何修正行:戊一依止知识利益:近得佛位、令诸佛欢喜、魔与恶友不能加害、一切烦恼恶行自然遮止、地道诸德辗转增长、一切生中不缺离善知识、不堕恶趣、无难成办现前与究竟一切利益。

戊二不依止与不如法依止之过患:若轻毁上师即轻毁诸佛;若于上师生嗔,即坏与彼剎那数相等劫之善根,而经等量劫生于地狱;虽依咒乘亦不得殊胜成就;虽勤修续义亦与修地狱相似;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此生中为病等不如意事缠绕;后世漂流于无边恶趣;一切生中匮乏善知识。

戊三意乐依止法:根本修信:1.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

2.总之开悟之大小,赖修大小信心力,于悉地源具恩师,思惟功德不观过,愿持此教为中心,此誓无碍达究竟。

应观师为佛之原因:1.上师加持大与小,不关本身待自己。

2.汝藏人不获悉地,乃于上师仅起凡庸想所致。

3.若不敬诸师,依佛亦无益,如善星故事。

能观之原因:应取规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过不成就。

如何观法(上师是佛乃金刚持所许、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即于现在诸佛菩萨仍在利益有情、自所见相无法决定)念恩生敬:师恩胜佛、说法恩、加持心相续恩、以财物摄受为眷属恩。

《广论-共中士道》笔考复习题-1前三部份参考答案

《广论-共中士道》笔考复习题-1前三部份参考答案

《广论-共中士道》笔考复习题正修下士意乐-1一、填空题:1、如是随念当死_及_思死后堕恶趣_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

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

(原文:P143;讲记6 P1)2、《弟子书》中亦云:“如如于诸趣中起乐想,如是如是痴暗极重厚;如如于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暗极微薄;如如修习净相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炽然;如如修习不净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殄息。

”(原文:P143;讲记6 P7)3、此说从无始来,执著三有盛事为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

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净相,彼等便息,若不修习便增痴贪,转诸有轮,故修诸有过患为要。

(原文:P143;讲记6 P7)5、言解脱者,谓脱诸缚。

此复业及烦恼,谓于生死是能系缚。

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

以趣分别,谓天趣等或五或六。

依生处门谓胎等四,即于其中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

(原文:P144;讲记6 P8)6、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

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

(原文:P144;讲记6 P9)7、发此之方便者。

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于渴逼,见非爱相。

如是欲得诸取蕴苦寂灭解脱,亦由观见取蕴苦性所有过患。

故若未修三有过患、于彼发起欲舍之心,则于苦灭不起欲得。

(原文:P144;讲记6 P13)8、次知生死众苦,皆由有漏业生生,其业复由烦恼发起,烦恼根本是为我执,便知集谛。

(原文:P145;讲记6 P18)9、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如病应知断病因,当得乐住应依药,苦因彼灭如是道,应知应断应证修。

”(原文:P146;讲记6 P20)10、如是四谛,大小乘中皆数宣说,是为善逝总摄生死流转、生死还灭诸扼要处,故修解脱极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须如是次第引导学者。

(原文:P146;讲记6 P21)11、若未思集、善知惑业生死根本,犹如射箭未见鹄的,是即断截正道扼要,遂于非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劳而无果。

善说精髓

善说精髓
如何聞 其法
(甲三) 如何聞 其法分三:(乙一) 聽法之理;(乙二) 法之理;(乙三) 結束時共作之理。
(乙一) 聽法之理分三:(丙一)思惟聞法利益;(丙二)於法與法師發起 承事;(丙三)正聽聞之理。 (丙一)思惟聞法利益: 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
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 (丙二)於法及法師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承事:
善 精髓
(决定菩提道次第中所 實修之門一切善 精髓)
達波貢欽昂旺札巴 著 江波(仁欽卻札) 譯
(作者簡介:達波貢欽昂旺札巴,公元十五世紀出生於達波沓地方。幼年出家, 從杰洛卓佩巴聽般若、量論。至色拉杰,以善習大論聞名。於下密院從舉欽堅 讃桑波聽“集密四家合注”,於甘丹從杰卻炯嘉措(甘丹墀巴, 1534-1539) 聽怖畏、時輪等。曾任下密院法臺。復任達波扎倉第二任法臺。“貢欽”是大修 行者的意思。此師的詳細傳記似乎闕如。)
(辛二)思惟後世二趣苦樂如何分三:(壬一)思地獄苦;(壬二)思餓鬼 苦;(壬三)思旁生苦。 (壬一)思地獄苦: 如是速死無暫息,死亡之后非斷滅, 為業力引生二趣,墮惡趣感熱冷苦。 (壬二)思餓鬼苦與(壬三)思旁生苦: 饑 枯瘦癡苦多,長久難忍可經劫, 人間一月為一日,餓鬼壽長達萬年。 畜苦甚者亦經劫。若惟芒刺尚難忍, 惡趣苦觸又如何?
(乙二) 法之理分四:(丙一)思惟 法利益;(丙二)於大師及法發起 承事;(丙三)以何意樂與加行而 ;(丙四)於何等境應 與不應 之差 別。 (丙一)思惟 法利益: 斷求利敬等染心,及除邪見如實宣, 《勸發增上》、《具威經》, 無量理當思之。 (丙二)於大師及法發起承事: 佛 佛母自設座,法乃諸佛應敬境, 故應於法及大師,隨念德恩起敬重。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自子妻財與隨從,洗浴按摩擦侍病, 遵行師教無違逆,修供為主令歡喜。

道次第第26课修学心得分享

道次第第26课修学心得分享

道次第第26课修学心得分享通过前一节暇满、义大、难得的学习我认识到要用足暇满人身,精进修学,实现暇满人生的巨大价值。

我应该如何修学呢?本节课所学的《道次第》建构的三士道的修学道路,就是对我的修学引导,是非常合理的修行次第。

“一种发心、两大利益、三类设教”是对修学引导的概括,“一种发心”,即发菩提心它贯穿整个《道次第》和成佛的修行,发菩提心的目标是为利有情愿成佛。

这个“发心“是可以获得”两大利益“的即世间的暂时利益和出世间的究竟利益。

依两大利益施设“三类教法”即三士道,即不同根机的人的修行途径和方法。

根据世间暂时利益安立下士道,根据出世间究竟利益安立中士道和上士道。

下士道是念死无常,念恶趣苦,通过修行五戒十善希望未来世获得善趣身份;从自身修行来说,通过持五戒十善获得人天果报,称为正下士道;下士道又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础,称为共下士道。

中士道是看到轮回苦通过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只求自己涅槃解脱;以获得声闻乘和独觉乘果位为目的称为正中士道;中士道的修行是为上士道服务,导向上士道称为共中士道;上士道是看到众生苦通过修六度四摄成就无上菩提。

经过本课的学习对比自己这两年的修学,我的发心是什么?刚开始进入书院的目标是要系统学习佛法,为什么要系统学习佛法呢?只是因为自己东拼西凑捡来的一些佛法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我本能想要有一个系统学习仅此而已。

这对比三士道的发心来看,我连最基础的下士道的发心都不算,因为我还没有意识到三恶道苦、世间无常,也没有升起想要不堕恶道的心,更没有升起为有情众生修五戒十善,修未来身份。

第一年修的还算欢喜,靠着小聪明蒙混过关,觉得这些知识(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正见啦)很浅显易懂。

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如此往复。

直到学到道次第我才觉得自己像是在剖析自己了。

现在再次学到发心,对照前面学的皈依里的发心时候,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境不一样了,也理解了《孙子兵法》中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

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2013-7-16…………………………………………………………………抗美援朝零伤亡的经典战例葛岘岭阻击战朝鲜战争的记叙中,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曾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

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

1950年11月28日夜,朝鲜北部三所里通往龙源里的小路上,一支身着黄色棉服的队伍正奋力疾行。

他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识,千余人的行军纵队除了有力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听不到一个人讲话。

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数人扛着步枪,重火器也只是轻、重机枪。

在朝鲜的寒夜中,士兵们敞开棉衣,呼出的热气和身上冒出的热汗。

这只队伍的番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

38军此次的任务是向军隅里、三所里猛插,切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志愿军第39军、40军围歼美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13师进行了彪炳军史的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

读者熟悉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

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

龙源里地处丘陵地区,在三所里的西面。

它不仅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而且它的北面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公里。

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美军也可能从这里逃跑。

不迅速守住龙源里,敌人的逃路还是切不断。

113师师长下达死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337团,拼死也要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

军情紧急,337团立即猛扑龙源里。

担任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2排排长郭忠田。

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

序~第三章、五乘共法

《成佛之道》序~第三章、五乘共法/圓融法師【目次】《成佛之道》序.................................................................................................................... A-3壹、本書的意趣............................................................................................................ A-3貳、不能統貫條理佛法,會落入雜亂與偏向............................................................ A-3一、佛法的多樣性................................................................................................ A-3二、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會有兩種過失............................................................ A-3三、統攝總貫才能應機說法,保持佛法的完整性............................................ A-3參、以全體佛法綜貫三階與二道................................................................................ A-3一、以五乘、三乘、大乘三階開顯由人向佛的正道........................................ A-3二、直入的「正常道」與迴入的「方便道」.................................................... A-4三、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 A-4第一章、皈敬三寶................................................................................................................ A-4壹、三界無依怙,三寶最吉祥.................................................................................... A-4一、知苦求依怙.................................................................................................... A-4二、抉擇究竟歸依處............................................................................................ A-4貳、三寶真實德,化世真亦俗.................................................................................... A-5一、三寶內涵........................................................................................................ A-5二、理事三寶........................................................................................................ A-8參、盡形壽皈依,自力自依止.................................................................................... A-8一、皈依後的修學................................................................................................ A-8二、皈依的真義.................................................................................................... A-9第二章、聞法趣入................................................................................................................ A-9壹、聞法的功德與態度................................................................................................ A-9一、功德................................................................................................................ A-9二、態度.............................................................................................................. A-10貳、趣入正法的方法與條件...................................................................................... A-10一、方法.............................................................................................................. A-10二、條件.............................................................................................................. A-11參、隨機差冸,歸極一乘.......................................................................................... A-12一、隨機有三品.................................................................................................. A-12二、同歸於一乘.................................................................................................. A-12第三章、五乘共法.............................................................................................................. A-13壹、正信歸依者,修正見正命.................................................................................. A-13一、正見.............................................................................................................. A-13二、正命.............................................................................................................. A-14貳、人生之正觀,有四種正見.................................................................................. A-14一、總述.............................................................................................................. A-14二、四種正見──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後生、有凡聖境.................. A-14參、五趣多苦迫,修善宜積極.................................................................................. A-17一、五趣──地獄、旁生、餓鬼、人趣、天趣.............................................. A-17二、苦樂由業集,修善應及時.......................................................................... A-19肆、依人乘正行,趣入於佛道.................................................................................. A-19一、得人不生天,願生佛陀前.......................................................................... A-19二、三種福業...................................................................................................... A-20三、抉擇──由人向佛之宗要.......................................................................... A-24伍、心性怯畏者,應多修六念.................................................................................. A-24一、念的定義與修念的根性.............................................................................. A-24二、六念的內涵.................................................................................................. A-24陸、生彌勒淨土,見佛能聞法.................................................................................. A-25《成佛之道》序~第三章、五乘共法/圓融法師序~第三章、五乘共法(編者:釋圓融,2013.11)《成佛之道》序壹、本書的意趣從前在香港時,尌想依據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綜合在法藏中的管窺一斑,寫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乘。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来要学习的是进入空性道的次第。

戊二、明入彼道之次第分三:一、明入甚深义道之次第;二、明失坏道次第之过患;三、以彼理明权实二教之大义。

在这一科里,圣天菩萨阐明进入甚深空性道的次第。

首先阐明修行甚深空性道的次第;其次阐明违反空性道次第的过患;最后以甚深空性道次第之理,来阐明权实二教的巨大意义。

己一、明入甚深义道之次第分三:一、教诫入殊胜道甚深义;二、明入彼道之次第;三、最胜深道断证之体性。

圣天菩萨在这一科从三个方面来阐明修甚深空性道的次第。

首先是教诫修行者应该修行殊胜的空性之道;其次阐明修行空性道的次第;最后阐明最殊胜的空性甚深道的断证体性。

庚一、教诫入殊胜道甚深义设问:既然要证得大涅槃必须依靠空性法,那导师佛陀为什么还要说布施等法呢?答:为下根说施,为中根说戒,为上说寂灭,常应修上者。

颂文直解在三种福业中,如来为还没有成熟戒性、修性根器的下根者说布施;为已住于布施,但未入修的中根者说戒;为已住于布施与戒的上根者说修寂灭分别的空性道。

因此,应当恒时作上根的修行。

释义虽然甚深空性法是佛法的心要,但是根器不够的人,修较高的法,不能直接相应,因此佛陀就说了三种福业事:施性福业事、戒性福业事、修性福业事。

通过布施,可以获得很多财富;通过持戒,能转生人天;而由修空性可以胜伏而断尽烦恼,并将证得涅槃。

因为修性根器没有成熟,所以对于中下根器者,布施、持戒等世俗修法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同时也要“常应修上者”,因为只有胜义的空性法,才是寂灭分别的出世修法,因此要争取能尽快成熟修性,修胜义空性法。

一个学修佛法的人,就应该经常这样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心还不能获得解脱?为什么我的心与胜义空性法还不相应呢?”那么空性道的次第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圣天菩萨就来讲这个问题。

庚二、明入彼道之次第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后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

颂文直解三士道的次第是这样的:首先是入共下士道,遣除非福的不善;中间是入共中士道,对于坏聚之五蕴遣除我执;最后是入上士道,遣除一切边执戏论之见,证悟一切法的无我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一:由於苦集门中思惟 癸二:正修苦谛 子一:思惟生死总苦
丑一:思惟
六苦
丑二:思惟六苦
一、无定过患
於生死流转时〄父母等亲〄於他生中〄转为怨敌〄诸怨敌等转成亲属〄如是父转子、子转父、母转妻、妻转母〄全无可凭信处;即现法中〄亦复辗转互为亲怨。

如是修习〄破於亲怨分别党类而起贪嗔;
观生死法中〄全无任何安心之处〄应起厌离。

二、无
饱足过患
思惟生死之中〄盛事、苦事无所未经〄
若谓受乐令意满足〄然三
有乐
任受几多〄非但无饱〄转复增长贪爱〄由此常夜驰骋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然其安乐不及一分。

[
如诸癞人为虫痒〄为安乐故虽近火〄然不能息应了知〄贪著诸欲亦如是。

][
数於地狱中〄所饮诸烊铜〄虽大海中水〄非有而许量。

生诸犬豕中〄所食诸不净〄共量极
超过〄须弥山王量。

又於生死中〄由离诸亲友〄所泣诸泪滴〄非海能为器。

由互相斗诤〄积所截头首〄如是高耸量〄出过梵世间。

][
今求菩提具禁戒〄由禁於此摧诸欲〄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未能承
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

]

谓尽所得三有盛事〄悉皆欺诳〄领受无量无义大苦。

如前唐捐无量无
色身〄若后仍不策励勤修〄更当如此〃
三、数数舍身过患
一一有情受身之骨〄若不烂坏〄多於须弥。

四、数数结生过患
[
若时虽一果〄初因非可见〄见一亦增多〄而时何不畏。

]
由诸难
可度量稠林相续〄令极难行生死大野〄常应厌患〃
五、数数高下过患
[
既成百施世应供〄业增上故复堕地〄即满转轮圣王已〄复於生死
为奴婢。

虽得天界大欲乐〄及诸梵天离欲乐〄后堕无间为火薪〄忍受众
苦无间绝。

][
积集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
六、无伴过患
[
独生此一身〄俱生诸骨肉〄坏时尚各散〄何况余亲友〃生时独自生〄死时还独死〄他不取苦分〄何须做障亲。

]
总摄为三〄於生死中
一、无保信处〄分四
(一) 於所得身不可保信〄谓身数数舍。

(二) 作诸前益不可保信〄谓无决定
(三) 於得盛事不可保信〄谓高下变易。

(四)
於诸共住不可保信〄谓无伴而住。

二、受彼安乐〄终无饱期(谓无饱足)
三、无始而转(谓数数结生。


壬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已一:正修意乐 庚二:希求解脱方便 《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道 苦谛
43

若於生死取蕴自性〄未能发起真实厌离〄则其真实解脱心无发生处;
於诸有情流转生死〄亦无方便能起大悲〄故随转趣大小何乘〄此意
乐极为切要〃发生此者〄亦随当从无垢圣语、如量解释〄先正寻求清净了解〄次须长时观择修习〄引发其心猛利变动。

[
是生死相〄是生死
性〄住
生死时〄必不能越。

我等於此〄若起厌离〄须断其生〄
此须断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