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合集下载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利 用方式来适应 由于 气候 波动 、降水变化.
的 自然过程 。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 ,逐水 草而居 ;农 民则实行 农田轮作制等。在人
1 8 ~l 9 9 7 9 3年的 7 间 ,由 3 5 6 k 年 2 8 m ( 占监测 区域总 面积 的 6 5 %)下降 到 7.
3 4 6 7 m ( 0 9 . k 占面 积 的 6 . %) 3 5 ,减 少
方地 区 ;土地 利 用 ;沙 漠 化
1 引言
水土流失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近几十年来受到 了广泛关注。水土流失
感数据分析测算 ,约有 1% 的沙漠化土 0 地得到逆转。
在 上述 工作 的基 础上 ,选 择 另一 个 时段的遥感资料 (9 7年和 1 9 18 9 3年 TM 数据 )对 毛乌素 沙 区进行 了连续 动态 监
而 引人 关 注 。
了 l3 3 6. km 9 ,总 体上处 于逆转过程
沙漠 化是 在干 旱 、半干 旱及部 分半
0 中, 平均每年约有2 6 6 i 7 .k 土地得到 了治 制或 日游耕制 ,贝 充分利用 了天然草场的 n 再 生能 力和土 壤物 理化 学特性 的恢 复能 理。 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 自然恢复 但就 整个北 方而 言 ,进入 9 0年 代 , 力, 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 势 ,以每 之 间的关系 , 达到 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 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 自然资 源的 负荷限度 , 天然植被 自我恢复能力 在
如 温 室效 应 气 体 增 加 ,大 河 断 流 、火 灾 、库区地震 、水 土流 失等 ,而 土地 沙 漠 化 则是 更 为 明 显 的 一 例 。 在我 国北 方 ,历史 上游 牧 民族 由于 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

我国土地沙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我国土地沙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我国土地沙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随着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土地沙化现象日益严重。

沙化对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土地沙化现状我国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等土地沙化类型丰富,沙化程度也不同。

据统计,我国土地沙化面积已经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5%以上,其中严重沙化面积达到80万平方公里。

这些沙化区域多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地沙化情况最为严重。

土地沙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贫瘠化:沙化土壤的肥力和持水能力都较差,导致土地贫瘠化,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2.水土流失:沙化土地的地表覆盖物较少,易受风蚀、水蚀等自然力的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3.生态破坏:沙漠化区域的生态系统已经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4.气候变化:土地沙化会导致当地气候变化,如降雨量减少、气温升高等。

土地沙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受阻:沙化土地的肥力较差,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导致农业生产受阻。

2.水资源短缺:沙漠化区域水资源稀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3.生态旅游业受影响:沙漠化区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旅游业也受到影响。

土地沙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生活困难:沙漠化区域的居民生活困难,缺乏水、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源。

2.移民潮增加:由于沙漠化区域的土地无法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成为流离失所的灾民。

3.社会稳定受影响:沙漠化区域的社会稳定受到影响,社会治安问题也随之产生。

二、土地沙化原因土地沙化的原因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因素:气候干旱、降水不足、风力强大等因素是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人类活动: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等活动也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自然地理论文12-沙漠化1

综合自然地理论文12-沙漠化1

有关沙漠化与荒漠化问题的研究——以中国北方为例李金龙(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 由于环境与发展不相协调所引起的沙漠化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环境体系的破坏而且波及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是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沙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是我国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由于原生沙漠戈壁与沙漠化形成发展的时空范畴不同、成因的主导因素不同和演变的可逆性不同,要求我们在开展沙漠化基本问题的探索、确认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点区域,为国家沙漠化防治战略决策的制订和技术措施的执行提供科学依据,使沙漠化防治工程在国家有限经费的投入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关键词:沙漠化;研究内容;重点区域;中国北方1.沙漠化和荒漠化的概念及区别1.1沙漠化的概念和内涵1.1.1沙漠化的概念关于沙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的概念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和学者,由于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所强调的研究内容不同,并从各自学科的侧重面出发,特别是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对沙漠化做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

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 )一词,最早出现在Lavauden 1927年的一篇科学论文中,他使用“desertification”一词来描述Sahara地区荒漠化的景观,指出这一地区的荒漠化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949年,法国科学家A.Aubreville在研究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稀树草原更替进展过程时使用了“desertification”一词,用来描述稀树草原化的极端情况,即荒漠植物稀少的干旱区范围扩大,通常是向半干旱地区的扩展。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在技术手段应用方面,提出了增加植被覆盖、水土保持等措施,并建议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治理工作。

未来展望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治理工作,逐步改善荒漠化土地的生态环境,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当前荒漠化土地治理的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启示,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关键词】荒漠化、沙漠化、土地治理、现状、影响因素、对策探讨、技术手段、政策措施、未来展望、研究总结、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据统计,全球大约30%的土地面积受到荒漠化的影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损失。

荒漠化土地的扩张已经成为全球生态安全的一大隐患,亟待制定有效的治理对策与措施。

在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已经影响到农田和牧场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针对荒漠化土地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相关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理对策和技术手段应用,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通过对荒漠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可以促进荒漠化土地的整治和恢复,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荒漠(沙)化土地治理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荒漠(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治理对策和技术手段应用,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建议,旨在为提高荒漠(沙)化土地治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地形 位置
西北 地区
山脉和盆地 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进入
干旱
山岭重重 阻隔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西部
东部
降水 少
以下 200mm以上

海陆位置 距海远

载畜量 小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干 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 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
沙漠
b工程措施——流沙地区——设置沙障
宁夏毛乌素沙地草方格固沙
一方面增加 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截 流水分,提 高沙层含水 量,有利于 固沙植被生 存。
设置沙障——草方格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灌草地带——发展林业、牧业 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
严重破 坏草场
过度樵采
加速荒 漠化
樵采天 然植被
破坏固 沙植物
过 短期的经 度 济利益

超载

放牧
草场载蓄 量降低
土地 沙化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过程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
结构破坏
过度开垦
• 1、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 2、绿洲地区
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 人口和农业规模
次生盐渍化
灌溉不当
蒸发旺盛
⑤控制人口
5.我国治理沙漠成功的措施和经验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和沙漠化防治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和沙漠化防治
势极为严峻。 ● 、l 利 用 ‘沙 漠 化 的 发 展 _地 _ : j
蔓 延 又 有 加速 的趋 势 , 以每 年 2 6 方 公 里 的速 度 扩 展 , 4 0平 形 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 ,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 生育上
r实行 照顾 政 策 等 一 些 原 因 , 况 更 是如 此 。 情
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 8 代 以后 , 方 沙 漠 化 地 区 很 少 再 有 移 民 涌 人 , 由于 人 0年 北 但 E基数 大 , 加 的速 度 并 不 见 减 缓 , 别 是 在 农 牧 交错 区汉 族 l 增 特
但就整个北方 而言 , 上世 纪 9 0年代 以来 , 沙漠化 土地 的
响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 和生 存环 境。为此 , 深人开展人为作
在 我 国 北 方 , 史 卜 牧 民族 由于 政 治 经 济 利 益 的驱 使 历 游
用 , 别 是 土 地 利 用 在 沙 化 过 程 中 作 用 的研 究 , 于 阐 明 沙 或 气 候 变 化 , 有 南 进 和 北 退 的 过 程 ; 广 大 地 区 随 着 统 治 特 对 时 而 漠 化 形 成 机 制 , 富 沙 漠 化 研 究 的理 论 和制 定 防 治 沙 漠 化 的 民族 的更 迭 ,农 业 或牧 业 为 主 的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也 多 次 交 替 , 丰
下游地 区: 现代 的沙漠化土地从上世纪 5 年代后期到 7 0 0年 因 素 与 自然 因 素 的 相 互 作 用 使 北 方 干 旱 草 原 地 带 的 沙 漠 化 代 中期 平均以每年 16 5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蔓延 , 8 到 0年代 几度发 生和蔓延 , 随着人 口的增加和 经济活动 的加剧 , 沙漠
甍 ≮
N E( t E NG N y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

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土地沙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

治理土地沙漠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技术和方法是治理该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一些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技术和方法。

一、生态工程技术生态工程技术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恢复和稳定当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常见的生态工程技术包括:1. 绿化绿化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一种常见方法,它可以通过种植树木、草地和其它地被植物等,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逐渐扩大的沙漠化。

我国西北等沙化地区的绿化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在祁连山等地区进行的退耕还林项目,使得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2. 梯田梯田是一种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传统农业技术,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稳定,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梯田工程,对于当地的水土保持和防止沙漠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防护林带防护林带是为了防止风沙侵蚀而种植的一种人工林带,在有风沙侵袭的地区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减缓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我国沙化地区广泛应用的塞北防沙林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节水技术水资源是土地沙漠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

正是因为水资源缺乏,才会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资源逐渐丧失,加重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因此,节约水资源,降低耗水量是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1. 循环利用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循环利用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洗脸水等,进行循环利用,减轻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此外,农业灌溉也应该采用良好的循环系统,不断打磨较佳的管道、泵站等装备,进行全面维护。

2. 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一种常用的节水技术,它可以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供人们和植物使用。

在治理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海水淡化技术可以为干旱土地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帮助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_生命环境论文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_生命环境论文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_生命环境论文生命环境论文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水的减少、作物产量下降、土壤侵蚀以及过度土地利用等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

目前,全球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6万k2的速度增加。

土地沙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h2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

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t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之多。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策略,以提供大家参考。

1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成因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

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

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纳于人为原因:(1)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渴不适合更耕种。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2)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

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

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

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土地沙漠化的危害2.1 土地退化严重,农牧业减产(1)土地沙漠化造成的草场退化使得草场载畜量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随之降低。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一、本文概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深入探究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文章将从多个维度对我国荒漠化问题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将概述我国荒漠化的基本情况,包括荒漠化的范围、程度以及发展趋势。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包括政策层面的引导、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等方面,以期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共同推动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我国荒漠化现状荒漠化,这一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

其中,西北地区受影响最为严重,特别是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荒漠化现象十分普遍。

这些地区的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从类型上看,我国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多种形式。

其中,土地沙漠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导致了大片肥沃土地的丧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石漠化则主要发生在喀斯特地貌区,这些地区的地表土层薄,岩石裸露,一旦遭受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

水土流失则主要发生在坡地、丘陵地区,它导致了土地肥力的下降,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但总体来说,荒漠化现象仍在不断蔓延。

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荒漠化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防治荒漠化,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研究沙漠化对土地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研究沙漠化对土地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研究沙漠化对土地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沙漠化正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给土地和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深远的影响。

首先,沙漠化对土地造成的损害是显而易见且极其严重的。

当土地开始沙漠化,其肥沃度急剧下降。

原本富含养分、能够孕育丰富生命的土壤逐渐变得贫瘠,不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这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减少,对于以农业为主要生计的地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土地的蓄水能力也会大幅削弱,雨水无法有效地被留存和吸收,而是迅速流失。

这不仅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匮乏,还使得河流、湖泊的水量减少,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被破坏。

同时,沙漠化使得土地的植被覆盖率急剧降低。

植被是土地的守护者,它们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一旦植被减少,土壤失去了保护,在风力和水流的作用下,更容易被侵蚀和搬运,土地的表层结构被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沙漠化的进程。

沙漠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更是多方面且深刻的。

在经济层面,依赖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区,由于沙漠化导致的土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下降,农民的收入减少,地区的农业经济受到重创。

而在一些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沙漠化使得可利用的草场面积缩减,牲畜的饲料来源减少,畜牧业的发展也面临困境。

此外,沙漠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比如修建道路、铺设管道等工程,由于土地的不稳定和脆弱性,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技术。

在社会层面,沙漠化导致一些地区的人口被迫迁移。

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不得不寻找新的居住地。

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会给迁入地带来压力,引发社会矛盾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同时,沙漠化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劣,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条件。

在健康方面,沙漠化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沙尘天气增多,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上升,人们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而且,沙漠化导致的水源污染和食物短缺,也会影响人们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

为了应对沙漠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我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论文)

我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论文)

小组成员:张月20093349宋颖20093350李智会20093359钟昀20093371分工情况:资料收集:李智会钟昀资料整理:宋颖张月PPT制作:宋颖李智会报告:张月钟昀演讲:李智会我国土地沙漠化及其控制教师:唐永金班级:农学 09组员:宋颖李智会钟昀张月2011年12月5日我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关键词】土地沙漠化成因现况危害防治【摘要】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问题是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后才正式广泛采用,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

”由此可见,沙漠化与沙漠、戈壁不同,沙漠化不能抽调人为活动的实质,沙漠化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矛盾造成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与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

沙漠化防治是人地关系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环境,土地生产力再恢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正文】一.沙漠化的定义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 )和亚湿润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该定义明确了3个问题:①“沙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②“沙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沙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③“沙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沙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我国《防沙治沙法》中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二.沙漠化的成因、危害及现状1.沙漠化的成因(1)气候变化异常有关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升高。

浅谈北方荒漠化防治与土地利用

浅谈北方荒漠化防治与土地利用
后 期 的 7 .% : . 旱 地 带 绿 洲 边 缘 及 内 陆 河 下 游 地 区 , 2 .% , 76 3 干 占 30 主 要 表 现 存 固 定 沙 丘 的 活 化 ,如 弱 水 下 游 沙 漠 化 土 地 的 发 展 从 5 0
简 单 地 说 土 地 荒 漠 化 就 是 指 土 地 退 化 , 叫 “ 漠 化 ” 19 也 沙 。 9 2年
的3 0个 省 ( 自治 区 、 直辖 市 ) 8 9个 县 ( 、 ) 我 国荒 漠化 土地 的 8 旗 区 。” 中 。 大风造 成 的风蚀 荒漠 化 面积 最大 . 了 1 07万 平 方公 里 。据 以 占 6.
统 计 .0年 代 以 来 仅 土 地 沙 化 面 积 扩 大 速 度 . 年 就 有 2 6 7 每 4 0平 方 公
关 键 词 :北 方 ;荒 漠 化 防 治 ;土 地 利 用
中图 分类 号 : 7 X11
引 言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09 83 (0 00— 03 0 10— 6 12 1 )7 0 1- 2
现 代 的 沙漠 化 土 地 从 本 世 纪 5 O年代 后 期 到 7 0年 代 中期 平 均 每 年 以 1 6 k 的 速度 在 蔓 延 。通 过 大范 围野 外 调 查 和 遥感 技术 5 0 m 的 应 用 . 合我 们 的研 究 和 分析 结 果 表 明 , 7 结 从 0年 代 中期 至 8 0年 代 后 期 , 漠 化 土 地 更 以 年 均 2 0 k 的 速度 在 加 速 扩 展 , 样 , 沙 10 m 这 整 个北 方 沙 漠 化土 地 面 积 已达 近 3 0 0 k , 分 布 和 蔓延 主 要 在 5 0 0 m 其 以下 3个 地 区 : . 干 旱地 带 的农 牧 交错 地 区 . 1半 占北方 沙 漠 化 土地 总 面 积 的 4 .% . 别 是 草 原农 垦 区 , 河 北 省 坝上 及 内蒙 古 后 山 05 特 如 的 草原 农 垦 区 ,沙 漠 化 土地 面积 从 5 O年代 末 期 占农 田面 积 的 3 % 增加 到 7 0年 代 中期 的 1% ,0年 代 后期 的 2 %: .半 干 旱地 带 波 3 8 5 2 状 沙 质 草 原 区 , 3 .%, 科 尔 沁 草 原 沙 漠 化 土 地 的 发 展 , 5 占 65 如 从 0 年 代末期 占草 原 面积 的 2 % ,增 加 到 7 O O年 代 中期 的 5 %, O年代 3 8

沙漠化防治与土地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沙漠化防治与土地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沙漠化防治与土地资源利用研究进展近年来,沙漠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大片土地逐渐转变为沙漠,给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沙漠化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沙漠化防治和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

一、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沙漠化是指土地逐渐失去水分和肥力,形成沙漠或半沙漠的过程。

它不仅影响土地的生产力,还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由于沙漠化导致土地荒漠化,很多农田不能耕种,造成大量农民失业和贫困。

此外,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

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保护和恢复土地的肥力,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防治沙漠化可以有效减少沙尘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最重要的是,沙漠化防治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沙漠化防治的方法与技术为了解决沙漠化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防治方法与技术。

例如,植被恢复和保护是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种植具有抗旱和耐盐碱性的植物,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利用工程手段,如沙障、沙坑等,阻止沙漠的进一步扩散。

除了植被恢复和保护外,还有其他一些创新的方法在沙漠化防治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土地整理与复垦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重塑地势,恢复土地的生产力。

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也是重要的沙漠化防治方法之一。

通过开展节水灌溉、雨水收集和水资源调度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地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分的浪费。

三、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除了沙漠化防治,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也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

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

在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中,一项重要的进展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华北地区荒漠化进程与防治对策

华北地区荒漠化进程与防治对策

华北地区荒漠化进程与防治对策荒漠化是指原本非荒漠地区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植被丧失,土壤贫瘠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一种生态环境变化现象。

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也面临着严重的荒漠化问题。

本文将探讨华北地区荒漠化的进程,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华北地区荒漠化的进程华北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华北地区面临着严峻的荒漠化问题。

1. 自然因素华北地区地处内陆,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干旱,降水量不足。

这些自然因素导致了其水资源短缺,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容易遭受荒漠化的侵袭。

2.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华北地区荒漠化进程的加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植被的生态平衡,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的扩张。

二、华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荒漠化对华北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1. 生态环境破坏荒漠化导致的植被丧失、土壤贫瘠,破坏了华北地区的生态平衡。

这不仅影响着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面源供应稳定,还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和宜居性,给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 气候变化荒漠化加速了土地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减少了土壤的湿度,使得华北地区的气候变得更加干燥。

这种气候变化会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和荒漠化的扩张。

三、华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对策为了应对华北地区面临的荒漠化问题,政府和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

1. 加强植物恢复和保护增加植被覆盖是防治荒漠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植树造林的投入,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并建立相关的保护制度,保护原始森林和天然草场。

2. 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地下水和水库蓄水,不浪费水资源。

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湿度,抑制荒漠化的进程。

3. 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

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一、引言中国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土地退化问题,了解其空间分布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和水土流失。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三、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国土地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区域。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疏松,容易受到风化和侵蚀,加上过度放牧和不当的农业耕作方式,加剧了土地退化的程度。

四、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该地区山多平地少,植被覆盖率低,加上陡坡耕作和过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五、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挑战。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

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六、东北黑土区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严重的黑土退化问题。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和肥力下降。

过度耕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是导致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

七、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威胁。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和冰川融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青藏高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八、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但同时也存在着土地退化问题。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是导致长江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九、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挑战。

保护环境的论文2000字

保护环境的论文2000字

保护环境的论文2000字篇一:环境论文2000字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学院:理学院姓名:刘加平学号:101103112目录1引言………………………………………1 2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1 3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3 4结论 (4)提要: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

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

我国北方地区近 50 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 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

关键词: 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1 引言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

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

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

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

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

近50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防治战略及途径

近50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防治战略及途径

近50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防治战略及途径*王 涛(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摘 要] 中国北方在过去的50年里,沙漠化土地以其广泛的分布和迅速发展构成了区域主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

对北方250 104km2范围内的遥感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到2000年,主要典型地区沙漠化土地已达到38.57 104km2,主要分布在农牧交错带及其以北的草原牧业带、半干旱雨养农业带和绿洲灌溉农业与荒漠过渡带。

北方沙漠化土地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00年一直处于加速发展的态势,沙漠化土地年均发展速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为1,560km2,1976年到1988年发展到2,100km2,1988年到2000年之间达到3,600km2。

但最近几年来,经过政府和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沙漠化有明显逆转的趋势,大约每年以1280km2的速度在减少。

通过对沙漠化发展和逆转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基于多年来我国沙漠化治理的成果,文章就防治沙漠化的战略和途径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防治战略[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8)03-0023-08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荒漠化可划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即:沙漠化(Aeolian Desertification)、水土流失(Water Erosio n)和盐渍化(Salinization)等,在过去50年里,它们的发展速度、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都在逐渐增大。

我国北方荒漠化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沙漠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已经提出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其中沙漠化的防治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近50年来沙漠化土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北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对防沙治沙工作的需要,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就涉及到一些沙漠化的问题。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荒漠(沙)化土地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荒漠化是指土地逐渐丧失植被覆盖,并逐渐演变成荒漠的过程。

全球范围内,荒漠化问题严重,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干旱,植被脆弱,加之人类活动影响,荒漠化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压力愈发加剧,荒漠化问题愈发突出。

荒漠化土地的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荒漠化土地治理涉及到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土地保护等多方面的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减缓荒漠化问题,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对荒漠化土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荒漠化土地治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荒漠化土地的扩张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荒漠化土地的治理不仅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能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荒漠化土地治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调控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恢复和重建植被,可以改善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荒漠化土地的治理还可以提高土地的碳储存能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荒漠化土地治理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可以有效地应对荒漠化土地问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统一。

2. 正文2.1 荒漠化土地问题现状当前,荒漠化土地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议题。

荒漠化是指原有的土地逐渐失去生产力和植被覆盖,最终演变成荒漠的过程。

据统计,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40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30%,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研究

我国北方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研究

由此 不 难 看 出 。 地 沙 漠 化最 主 要 的原 因是 人 类 的 不合 理 土 用地 , 度樵 采 、 度 放牧 以及 过 度 农 垦等 不 合 理 用地 , 过 过 加
剧 了 土地沙 漠化 。
k / ,0年 代达 到 24 0k / 【 土 地沙 漠 化 已严 重 影 响 mz 9 年 6 m2 3 年 J 。
我 国沙 漠 化 土 地 主要 分 布 于包 括 内蒙 古 、 宁夏 、 肃 、 甘 新疆 、 河北 等 省在 内 的部 分半 湿润 、 旱 、 干旱 地 区 。 国 干 半 我

沙 漠 化土 地 面积 达 3 7万 k 占国土 总面 积 的 3 5 。 中 m, .% 其 8 严 重程 度 、 烈发 展程 度 、 强 正在 发展 ( 中等程 度 )轻 度 但 有 、 潜 在 危 险 的 分 别 占 沙 漠 化 土 地 面 积 的 1. 、8 % 、 0 % 1. 2 3
2 土地 利用 与沙 漠化 发展 的关 系
21 土 地 利 用 与 沙 漠 化 之 间 的 相 互 关 系 .
3 .% 、 10 。 05 4 .%


野 外调 查及 遥 感 图像 的探测 结果 表 明 ,0世纪 7 2 0年 代 中期至 8 O年 代后 期 , 地 沙漠 化速 度 达 21 0k / 。 2 土 0 m2 而 0 年 世纪 5 0年 代 后期 到 7 0年代 中期 仅 为 l5 0kn/ 2 目前 , 6 l2 1 年[ 。 北 方 沙 漠化 土 地 面积 已达 3 5万 k 半 干 旱 地带 的农 牧 交 m,
我 国生 态 环境 建 设 和 社 会 经济 发 展 , 造成 了土 地 生 产 力 衰
退、 生态 破坏 、 境恶 化 , 及 人类 生存 发 展 , 利 用 土地 资 环 危 可 源 丧 失 。 通 、 利等 设施 及 国 防基 地 的安 全和 正 常运 行 受 交 水 到威 胁 。 强沙 漠 化研 究及 其 灾 害防 治 工作 已刻 不 容缓 , 加 而 且 沙 漠化 并 非不 可 治 理 , 遥感 数 据 分 析 表明 经 过 积 极 采 取 措 施 进 行 治 理 的地 区 , 漠 化 土 地 空 间 范 围有 所 减 少 , 沙 约 1%的沙漠 化 土地得 到 恢复 。 0

中国东北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

中国东北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

中国东北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中国东北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其中包括主要原因、影响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东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主要源于两个因素: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

首先,气候变化是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东北地区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降雨量减少,蒸发增加,导致土壤湿度下降。

这种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从而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为活动,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等。

过度放牧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的程度。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导致了土地的生态环境退化,使土壤质量下降,土地变得更加易于沙漠化。

中国东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沙漠化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水资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

其次,土地沙漠化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系统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最后,土地沙漠化也对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农民失去了耕地和收入来源。

针对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开发行为,保护并修复受损的土地和植被。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采取适当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入适应性农业技术,例如节水灌溉和高效肥料利用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减少对土壤的负荷。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梯田和栽培草坡等措施,防止水和土壤流失,提高土地保育能力。

除此之外,教育和宣传也是解决东北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加强对农民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土地沙漠化问题的认识,促进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提要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

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

据历史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对典型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过程的发展及其防治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

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 20 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

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

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
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 10% 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 90 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 2460km2 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

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

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

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

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
程中。

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

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

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

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4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

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