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长三角和珠三角综合实力哪个强
长三角和珠三角综合实力哪个强
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看,人口迁移主要从城镇化到都市圈化再到城市群化。可以说城市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标志,我国目前大概有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了75%人口,创造了88%GDP。
首先,从地理条件和规模上来看。长三角是长江的入海口,包括了上海以及江苏、浙江、安徽等部分城市的共26个市,面积有整整21.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了1.5亿人;珠三角是珠江入海口,珠三角城市群主要由广东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9个城市构成,土地面积合计4.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300万人。不过由于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打造,真正把珠三角9市与港澳紧紧联系在一起,如今的大珠江三角洲地区还包括香港和澳门。从规模上来看,长三角更胜一筹。
从经济体量上来看,2018年长三角GDP达14.9万亿元,且有6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珠三角为8.1万亿元,3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显然,经济总量上,长三角高于珠三角,但是珠三角经济增速总体上更快。
从吸引人才方面看,虽然大家都在“抢人”,但是珠三角吸引人才的力度更大,政策更优惠。比如广州降低了落户的学历的要求,深圳也在人才引进方面补贴力度很大。而长三角地区,相应出台“抢人”政策的城市不多,造成长三角人口净流入减少,经济活力受到影响。从对人口的吸引力上来看,珠三角最近这几年要明显高于长三角。
从交通方面看,长三角是中国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最多的城市群,很多城市都开通了地铁;珠三角城市群有着全国密集的公路网,二者的交通都十分便捷发达,在区域连接性、一体化发展方面实力很接近。
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珠三角与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
摘要: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
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区域,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本文对这两个区域
城市群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加
快形成世界级大城市群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两大城市群。比较
研究它们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特征,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不仅可以
为进一步推进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而且还可以为其他
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对加快形成我国具有世界级水平
的大城市群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
珠江和长江两个三角洲都位于西太平洋边缘的中纬度地带,其发育和形成有
许多共同性,但毕竟两河所处的流域面积等自然地理要素是不同的,这又造成两
个三角洲发育特征上的差异。对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比较,有助于
进一步对两个三角洲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珠江和长江入海后,水面比降迅速减小,在径流、波浪、潮汐和流场系统等相互作用下,大量泥沙在河口区有规律堆积,形成了相对不同的三角洲。
两个三角洲都有着相似的发育过程,都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水资源、基本构造和气候上也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地形地貌
不同、发育程度不同而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珠江三角洲的地貌形态不规则,发育程度也相对较低;在气候和生态方面,两个三角洲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两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大湾区研究:基于国内外比较的视角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大湾区研究:基于国内外比较的视角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区域一体化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
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长三角大湾区作为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国内外比较的视角出发,探讨长三角大湾区的发展现状、特点
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长三角大湾区的基本情况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大湾区概念最早提出于2013年,是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联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构想。201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正式提出构建长三角大湾区的总体规划。长三角大湾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和经济总量,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相对较慢。
二、长三角大湾区的特点
1. 经济发达
长三角大湾区以上海为核心,以江浙沪为龙头,拥有发达的经济体系和强大的产业基础。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大湾区在制造业、金融业、航运业等方面具
有较强的竞争力。
2. 人口密集
长三角大湾区人口众多,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大量的人口优势为区域经济
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支持,也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3. 交通便利
长三角大湾区交通发达,包括陆路、水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便捷的交通
网络。长三角大湾区还拥有多个国际知名的港口,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
三、长三角大湾区的问题
1. 地区发展不平衡
长三角大湾区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经济发达程度明显高于江
对比分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
(二)产业结构情况比较
三大经济圈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比分别为:长 三角5.8:51.9:42.3 ;珠三角5.6:49.3:45.1;京津唐 三大区域产业发展概况比较表 4.0:42.3:53.7 。三次产业的排序分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 区域 GDP中三次产业绝对数值(亿元) GDP中三次产业相对结构 呈现为二、三、一结构、京津唐为三、二、一结构。从三 次产业结构看,长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珠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三角,京津唐最低;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相反的态势,由高 到低依次为京津唐、珠三角和长三角。上述现象说明环渤 1112.72 9919.47 8092.8 5.8 51.9 42.3 长三角 海经济圈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换代快,且达到一个较 536.01 4716.57 4312.72 5.6 49.3 45.1 珠三角 高水平。在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北京三次产业构成 3.1% 、 34.7%、62.2%,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最高,此外河北省廊坊 261.83 2773.48 3517.34 4.0 42.3 53.7 环渤海 、保定、秦皇岛三市的产业构成也呈现为三、二、一结构 。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只有上海、南京、广州的三次产 16117.3 53540.7 35132.6 15.4 51.1 33.5 全国 业构成为三、二、一结构。
长三角:以产业创新为重点的战略取向。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之比较【优质PPT】
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经济总量一直名列
全国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GDP总量
54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1 %,到2002年GDP总量达19983亿元,占全国总量
的19.5%,所占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人均GDP从1978年的800元提高到24685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之比较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两大区 域.特 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个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两个 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在于比较两个三角洲在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市场化进程方面的差异.
2021/10/10
2021/10/10
高新 技术 产品
第二 产业
长三角
Fra Baidu bibliotek
工业 经济
制造 业
从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以 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是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90年代,工 业的基础和主导作用突出;第三产 业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助力器,从社 会各个领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并在努力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
7
从经济国际化方面分析
2021/10/10
国际化
在长三角,80年代以来,经济国际化
成为长三角各城市发展的目标,上海和江 苏 部分城市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浙江七市 在90年代以后也趋向于外向型经济作为经济 跨越式发展的新支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 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利用外资增长强劲,出 口连年提高。1990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 资仅4.30亿美元,2002年达到180.67亿美元, 增长41.0倍,年均增长36.5%,占全国实际 利用外资的比重从12.3%上升到34.3%,13年 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49.56亿美元;自营 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67.59亿美元上升到 2002年的941.99亿美元,增长12.9倍,年均 增长24.6%,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从 10.9%上升到28.9%。 从以上数据可看,珠 三角的出口量比长三角的出口量大,珠三角 经济依靠出口的程 度比长三角深。
中国房地产市场地区差异分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比较研究
中国房地产市场地区差异分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比较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中。房地产市
场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主要受到地区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
中国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二者在房地产市场领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
将主要探讨这两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差异,并总结出原因。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等城市。长江三角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不仅有
最大的港口和贸易中心,还拥有完善的交通和通信网络,吸引了越来越
多的外资和科技公司。2021 年,长三角城市群GDP 总量达到20.8 万亿,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以及香港、澳
门等地。作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珠江三角洲一直以来都是
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制造业也是在中国的竞争
中处于领先地位。2021 年,珠三角地区GDP 总量达到10.1 万亿。
房地产市场现状比较
长江三角洲:房价高企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房价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原因,房价更是高企。以上海
为例,2021 年上海的房价环比增长了2.7%,平均房价已经达到了6 万
元/平方米。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在其他城市看到,价格甚至还在上涨。由
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优良的住房品质的需求不断增加,房价水平可能会持续上涨。
珠江三角洲:商住楼数量多
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得更加平稳。它不同于长江三角洲,商住楼、写字楼数量较多。以广州为例,这里的商住楼开发十分活跃,这也是当地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特点。此外,珠江三角洲的房地产市场也在逐渐成长,而且长期存在于市场上的房产项目也越来越多,大部分人在选择房产时更多会选择中期或是其他时间节点。
关于珠三角与长三角区域竞争的思考
心 、具有较强 国际竞争力 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
群要建成世界第 六大城市群 ,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 群 。该城 市群 由江浙 沪三省市包括上海 、南京 、杭州 、
苏州 、无锡 、扬州 、 南通 、 江、湖州 、 镇 宁波 、 绍兴 、 舟
山、 温州 、 嘉兴 、 常州等在内的1 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 6 上海作为国家核心城市 ,是跨国资本 、大银行总部和研
关于珠三角与长三角区域竞争 的思考
_马建 会
珠三角 、 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 ,被认为是 中国 经济 中最具活力 的区域。20 年和今年 5 国家发改委 09 月
目前上海确定 “ 四个 中心”的发展战略 ,其定位的 核心就是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 形成 以服务经济为 主导 ,
பைடு நூலகம்
先后公布 了 《 珠三角区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和 《 长江 角洲地 区区域规划 》 。中央给出长 三角 与珠j角相似
定位 :都是扩大开放 的重要 国际门户,都是世界先进制 造业基地 ,都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珠 三角和长j角两者 国土面积约 占全国的26 G P . %, D 总量 占全 国的三分之一 ,财政收入 占全 国的 4 %,作为中国 0 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 作为引领全 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 引擎 ,未来决定这两个区域的重要 因素有那些?珠三角 又该如何在未来区域竞争中发挥 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更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地理孕育了机会,历史创造了机会, 政治催生了机会。
①独特的地理优势:这里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毗邻港澳,有天然 海道良港,对外贸易方便。
②优越的人缘优势:这里是全国较大的侨乡之一,在港澳台和海外的 侨胞达10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利于招商引资。
③较强的互补性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资本、信息资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位条件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东北亚和东南亚交汇处的中心地带,处在东亚 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位于我国沿海的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交汇处的中心地带,能够很方 便地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产生经济联系; ——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内陆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有对外开放的有 利条件,又有十分广大的内陆腹地。
以上的长江流域作为其广阔、发达的腹地和市场,可以促进经济一体化及 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的形成。由于长江三角洲位于东海岸线的中段,扼长 江入东海的出海口,并处在世界环球航线附近,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独特的 优势,使长江成为我国内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走廊,长江 三角洲成为联结内地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纽带。从地理环境看,本地区属北 亚热带湿润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区内水网密布,东西 是长江黄金水道,南北有京杭大运河,并有太湖为中心、250多个大小 湖泊组成的湖泊群,内河航运四通八达,并与江、海、湖沟通,水运条件 十分有利。
长江三角与珠江三角经济发展比较
长江三角与珠江三角经济发展比较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
一、长江三角、珠江三角是全国经济的增长极
1、经济总量方面
2003年1-3季度,两大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7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0.2%,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从增速上看,长三角15城市和珠三角9城市中,增速最高的达到18.8%,最低的9.8%,都远远高于全国8.5%的平均水平。
2、三大需求方面
2003年1-3季度,两大三角洲地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5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8.7%,其中长三角投资迅猛,占全国的21.4%。
利用外资方面,全国利用外资前列的城市几乎都集中在这两大三角洲,1-3季度到位外资接近30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
两大三角洲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8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4.1%,比上年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
两大三角洲对外开放程度较高,1-3季度实现出口近200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4.8%。
3、居民生活方面
2003年1-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47元,从两大三角洲23个城市(缺江门数据)情况看,仅有两个城市略低于全国水平,超过10000元的城市达到10个。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
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港口
珠三角也有黄埔港、深圳港、 惠州港、珠海港、南沙港、香港港 等诸多大型海港, 无论是货物吞吐量, 还是港口数量上“与 长三角”相比 都有过而无不及在空运方面,在珠 三角香港、广州、澳门、珠海、深 圳都有大型国际机场; 在陆路方面, 广州是华南地区铁路、公路交通枢 纽, 香港是国际交通枢纽, 广东省内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快速干 线、轻轨、地铁等即将或已经开通。 一个四通八达“的 珠三角”快速交 通网络将形成。目前,已经形成了 广州为中心的放射形公路,公路网 络四通八达。
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港口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有: 上海港、舟山港、 嘉兴港、台州港、 南京港、杭州港、 绍兴港、宁波港、 湖州港、泰州港、 南通港、镇江港、 无锡港、常州港、 扬州港、苏州港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是全国开发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三 省市的开发区大部分布局在沿江、沿沪宁高速公路、 沪杭甬高速公路等交通资源周围。以江苏为例,沿江 和沿沪宁线有以下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 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仪征经 济开发区、扬州经济开发区、镇江经济开发区、泰州 经济开发区、扬中经济开发区、中国精细化工(泰兴) 开发园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靖江经济开发 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江苏扬子江化 工园区和冶金工业园、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南通经 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海门经济开发区、 太仓港经济开发区。
长三角VS珠三角从这五个维度来比较长三角水平高于珠三角
长三⾓VS珠三⾓从这五个维度来⽐较长三⾓⽔平⾼于珠三⾓珠三⾓经济强度略⼤,综合质量⽋佳
1. 珠三⾓⾯积、⼈⼝、经济总量⼩于长三⾓,但强度⼤于长三⾓
珠三⾓范围9个城市,国⼟⾯积仅占全国的0.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9.0%,常住⼈⼝0.59万
⼈,规模相⽐长三⾓明显偏⼩。但珠三⾓的⼈⼝密度、经济密度与城市化⽔平都⾼于长三规模相⽐长三⾓明显偏⼩。但珠三⾓的⼈⼝密度、经济密度与城市化⽔平都⾼于长三
⾓。
2015年长三⾓与珠三⾓基本社会要素⽐较
2. 珠三⾓经济增速由⾼于长三⾓变为两者持平
珠三⾓发展速度较快,2003-2007年为经济⾼速增长时期,GDP年均增速超过15%,从2007年
开始,珠三⾓经济增长增速开始下降,2011-2015年GDP年均增速维持在10%以下,2012年增
速低于全国⽔平。以2009年为界,在之前珠三⾓的发展速度⾼于长三⾓2个百分点左右,在此之
后,发展速度与长三⾓基本持平,呈交互波动。
发展速度与长三⾓基本持平,呈交互波动。
2000-2015年长三⾓与珠三⾓GDP及增速
(图⽚来⾃⽹络)
3. 珠三⾓济外向性⾼于长三⾓,进出⼝总额由“⾼于长三⾓”转变为“低于长三⾓”
珠三⾓外贸依存度⼀直远⾼于长三⾓,但总体在逐渐下降。长三⾓与珠三⾓对外进出⼝总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以
以2003年为转折点,珠三⾓进出⼝总额由⾼于长三⾓转变为低于长三
⾓,且差距逐渐拉⼤。
2000-2015年珠三⾓与长三⾓进出⼝总额与外贸依存度
4. 珠三⾓国际影响⼒落后于长三⾓
领事馆数量、全球⾦融中⼼指数、举办国际会议次数、举办国际会议次数等指标来看,从领事馆数量、全球⾦融中⼼指数、举办国际会议次数、举办国际会议次数
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城市群演化比较的分析研究
对区域产业升级、城市职能演进及价值链跃迁过程中城市群演化的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城市群演化的一般性规律,探索城市群演化过程中城市体系结构演进、区域一体化程度变化、城市地位变迁的深层原因,为城市群及群内城市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3技术路线
本文首先以城市群理论为基础,自开发的分析软件USAS为手段,通过腹地演化比较、发展轴线演化特征比较、联系强度比较三个方面分别研究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城市群近20年来的空问演化规律,并通过横向比较得出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共性特征。之后,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以主成分分析、区位商运算、聚类分析等(以SPSS软件进行运算)为主要方法,分析研究了三大城市群职能演化的规律,并与空间演化规律进行比对,得出价值链视角的城市职能演进对城市群结构的影响规律。最后,本文从微观的企业行为角度出发,以企业发展升级理论为基础,以波特的钻石体系为主要理论模型,研究企业发展升级过程中组织分化后不同组分的区位条件需求,并以此分析企业发展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本文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1技术路线框架图
《长三角与珠三角》课件
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 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
农业
虽然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程度高, 但仍有部分地区从事农业生产,
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
经济发展特点
外向型经济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大量企业与世界各地进 行贸易往来。
高科技产业
珠三角地区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这些企业在全 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城市群协同发展
01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应加强协同规划,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
补和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交通网络建设
02
加强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促进城市群内部的人员和物资流动。
公共服务设施
03
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生
活品质。
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长三角与珠三角》ppt 课件
目录
•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概述 • 长三角的经济状况 • 珠三角的经济状况 •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比较 •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未来发展
01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概述
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沿江经济发 达地段,以沪宁杭为中心,主要 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 三省部分城市。
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体比较
1.珠三角的区域规模、城市群规模都相对偏小,建制镇少、城镇密度高,整体城镇化水平达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长三角城市群的规模虽然较大,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条件较好、发展相对成熟,但从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上看,长三角还不如以珠三角的水平高,大城市群还需要进一步更新改造和提高环境质量。
3.两个三角洲城市群的现状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分布和城乡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机场、港口、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区域布局仍然不够合理,一些地方严重损耗自然资源,并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等。
4.长三角具有南北居中的得天独厚区位条件,有可能率先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之一,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发展后劲将强一些,发展空间也会大一些。
5.珠三角虽然
也具有江海交汇并通过香港更好连接世界的区位条件,但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吸引外资速度已经开始慢于长三角城市群。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
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一)行政区划和城市等级序列的比较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以及浙江省的东北部地区,面积99688平方公里,全部人口为7504.78万人(2000年底),人口密度为753人/平方公里。城市群主要包括直辖市上海,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3座;地级市有苏南的常州、无锡、苏州、镇江,苏中的扬州、南通、泰州和浙江东北的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共计11座,2000年底城市人口2596.29万人。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在我国广东省境内,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全部人口为2306.56万人(2000年底),人口密度为553人/平方公里。城市群主要包括副省级城市广州、深圳2座,地级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以及惠州和肇庆的部分地区共计6座,2000年底城市人口1198.27万人。
从城市等级序列上看,目前两大城市群都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县属镇和乡集镇组成的七个层次等级,各类城市数量呈现出“宝塔型”特点(见表1)。第一层次是国际性或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层次为副省级的区域中心城市,第三层次为人口在20-100万的中小城市,第四层次为其他小城市和卫星城市。
(二)城市群发展的轴线与经济发展腹地比较
从发展轴线上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轴线是沪宁、沪杭和杭甬三条铁路。在这三条总长不超过660公里的铁路沿线,密布着20座城市,占全区总数的37%,其中沪、宁、杭为三大节点城市。除轴线外的次级圈层中,逐步形成上海大城市区、宁镇扬城市群、苏锡常城市群、通泰城镇群和杭州湾城市群这五个二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发展轴是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顶点的“金三角”发展轴心,三座城市间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纽带加以联系,同时深圳和珠海又分别与香港和澳门毗邻,在这一轴心的周围,分布着该区的其他城市。由于该区其他城市的发展历史均不长,次级城市群的发展相对较慢。
我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气候效应的检测与对比的开题报告
我国三大城市群城市化气候效应的检测与对比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城市化会对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热岛效应、城
市大气环境、水体和土地的影响等。而城市热岛效应作为城市化对气候
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城市化进程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
较高的城市化率。我国三大城市群分别为环渤海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
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这三个城市群都拥有着较高的人口密度和经济活
动强度。城市热岛效应对这三个城市群的气候影响是需要被认真研究的
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气候效应并进行检
测与对比,以期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1. 论文综述部分:
介绍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形成机理及其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介
绍国内外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成果,探讨城市化与城市热岛效应的
关系。
2. 研究方法部分:
采用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遥感图像来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不
同城市规模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和分布情况,并据此分析城市规模与
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探讨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方法
1. 遥感技术:
通过遥感卫星图像获取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分布情况。
2.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通过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别探讨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表时间:2010-05-06T12:04:34.420Z 来源:《城市观察》2009年第1期供稿 作者: 顾涧清
[导读] 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区域
摘 要: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区域,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 题。本文对这两个区域城市群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形成世界级大城市群的有关百度文库策 建议。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 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经济最富有朝气和活 力的两大城市群。比较研究它们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特征,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不仅可以为进一步推进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 展和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而且还可以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对加快形成我国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大城市群 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 珠江和长江两个三角洲都位于西太平洋边缘的中纬度地带,其发育和形成有许多共同性,但毕竟两河所处的流域面积等自然地理要素 是不同的,这又造成两个三角洲发育特征上的差异。对两个三角洲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进行比较,有助于进一步对两个三角洲城市群进行比 较研究。珠江和长江入海后,水面比降迅速减小,在径流、波浪、潮汐和流场系统等相互作用下,大量泥沙在河口区有规律堆积,形成了 相对不同的三角洲。 两个三角洲都有着相似的发育过程,都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水资源、基本构造和气候上也都有一定的相似 之处。但由于地形地貌不同、发育程度不同而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珠江三角洲的地貌形态不规则,发育程度也相对较低;在气候和 生态方面,两个三角洲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两个三角洲在入海口的地形地貌有明显不同,珠江三角洲以基岩海岸为主,而长江三角洲已 多是淤泥海岸了,这使得建港条件发生差异。从自然地理条件看,虽然两个三角洲都是我国大江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但是两个三角洲在全 国形成的辐射面却是不同的,珠三角偏居南方一隅,位于珠江的下游,位置处于广东省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境内,远离中原和内陆地 区;而长三角则地扼大陆的中东部,是由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的长江冲积而成的,处于整个国家海岸的中点,它对于我国南北两翼和以 长江为纽带的中西部发展都容易产生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深入进行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有助于研究两个三角洲城市群进 程,有助于对两个三角洲的城镇形态进行比较,当然在这里还主要是提出问题。 二、两个三角洲主要经济地理特征的比较 虽然港澳在自然地理上同属珠三角,但是要将两个三角洲主要经济地理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还是要将广东与港澳分作不同的经济区域进 行研究为宜,否则,在三大产业比例等方面还是难以比较。珠三角的经济区域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 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 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99600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 两个三角洲都具有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都是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开放门户和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能最足的区 域。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长三角和珠三角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 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走势,两个三角洲对全国经济的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资料显示,2005年双三角 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202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83085亿元)的28.4%。但是任何区域经济增长的轨迹,都与本地区的社 会环境、经济基础和人文资源相联系,两个三角洲内部和外部特征上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珠三角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量虽然不如长三角,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比长三角要高;从经济结构上分析,两个 三角洲的三大产业结构基本相同,总体上呈“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首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相对 而言,珠三角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更高,但长三角第三产业发展快。珠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相比1993年呈上升趋势,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 发展的新基地。 三、两个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进程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涌现出一批规模不等、水平各异的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是两个突出典 型,代表着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水平,具备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的条件和潜力。一般认为,城市群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中小城市独立发 展、大都市区发展、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等阶段,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城市群和以香 港、广州为双中心的珠三角大城市群,已经呈现出大都市连绵区的初步形态。 在80年代中期,珠三角区域的建制镇不到200个,而到2008年,平均每个市县有20多个建制镇,城镇密度达100个/平方公里,珠三角 整体城镇化水平达到8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珠江三角洲以镇为主体的城市群进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由铁路、公路、河道、 港口等交通要冲牵动发展起来的城镇;二是以工业小区为主体形成的新城镇;三是以专业市场、综合市场为主导的商贸型城镇。2008年, 国务院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更直接以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为目标。 长三角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条件较好,发展相对成熟,因而城市群的规模相对也比较大。2000年的“五普”数据显示,长三角平均城 市化水平已达到52.63%,高于全国36.09的平均水平。从城市群内部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城市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上看,长三角地区的 城镇发展也比较合理,大多数城市沿江、沿线(铁路轴线)分布,形成分工有序、联系紧密的城市走廊,城市群的整体效应较好。 将两者的城市群进程再作进一步比较:一是珠三角的区域规模、城市群规模都相对偏小;二是长三角城市 群的规模虽然较大,但从后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上看,长三角还不如以珠三角香港与广州两极拉动的水平高,大城市群还需要进一步更新改造和提高环境质量;三是两 个三角洲城市群的现状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分布和城乡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机场、港口、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区域布局仍然不够合 理,一些地方严重损耗自然资源,并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等等。 因为长三角具有南北居中的得天独厚区位条件,长三角城市群有可能率先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群之一,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发展后劲 将强一些,发展空间也会大一些;珠三角虽然也具有江海交汇并通过香港更好连接世界的区位条件,但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速度和 吸引外资速度已经开始慢于长三角城市群。然而,我们没有必要对珠三角城市群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失去信心,因为以香港和广州为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