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合集下载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预防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

水利改良措施有: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采用大定额灌溉,冲洗淋溶土壤盐分,并经排水系统排出灌区;引洪放淤,即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引入地块,沉淀留下泥沙,并在排水时,带出原土壤中的盐分;在灌排系统完善的情况下种植水稻。

常用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

此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农业改良措施有:①合理耕作和施肥,即深耕、适时耘锄耙耱、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等,可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

②化学改良,如对碱土施加石膏以改变土壤成分。

③生物措施,如种植牧草、轮作套种、选种耐盐作物和植树造林等。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河西耕地盐碱地和荒漠地的功能区划分、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方案,规范盐碱地治理的行为,保证有序的开发治理,控制盐碱地的增加,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在查清我市现有盐碱地中、低产田形成主要原因,分布状况的前提下,在总结其它地区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实例和分析试验示范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我市盐碱地分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别先用以排水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统一规划,连片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讲求经济实效。

二、规划原则本根据《关于开展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现状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是2015 年。

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任务目标,按2006—2010 和2010—2015 年两个阶段分期实施,前四年力求切实可行,后五年也要量力而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必须符合专业规划并加以以充实和完善。

2、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指标时把需要同可能有机结合起来考虑。

3、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要强调工程质量,重工程实效。

4、择优投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国家和市、群众投入各半的比例分摊。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解读

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预防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

水利改良措施有: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采用大定额灌溉,冲洗淋溶土壤盐分,并经排水系统排出灌区;引洪放淤,即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引入地块,沉淀留下泥沙,并在排水时,带出原土壤中的盐分;在灌排系统完善的情况下种植水稻。

常用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

此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农业改良措施有:①合理耕作和施肥,即深耕、适时耘锄耙耱、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等,可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

②化学改良,如对碱土施加石膏以改变土壤成分。

③生物措施,如种植牧草、轮作套种、选种耐盐作物和植树造林等。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河西耕地盐碱地和荒漠地的功能区划分、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方案,规范盐碱地治理的行为,保证有序的开发治理,控制盐碱地的增加,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在查清我市现有盐碱地中、低产田形成主要原因,分布状况的前提下,在总结其它地区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实例和分析试验示范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我市盐碱地分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别先用以排水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统一规划,连片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讲求经济实效。

二、规划原则本根据《关于开展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现状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是2015年。

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任务目标,按2006—2010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分期实施,前四年力求切实可行,后五年也要量力而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必须符合专业规划并加以以充实和完善。

2、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指标时把需要同可能有机结合起来考虑。

3、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要强调工程质量,重工程实效。

4、择优投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国家和市、群众投入各半的比例分摊。

【地理知识点】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地理知识点】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地理知识点】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化学改良措施: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及矿质化肥改良盐渍土,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有机或无机肥料、矿质化肥、亚硫酸钙、脱硫石膏等。

生物改良措施:植物地上生长的部分具有遮蔽作用,能够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地表积盐速度,植物吸收盐分能降低土壤中盐的含量。

1.改良水利
主要从灌溉、排水、放淤、种稻和防渗等几个关键管理入手。

2.改良农业措施
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作、套种等方面进行操作,加强农业管理,尽量合理化种植。

3.生物改良
种植耐盐碱的植物,或者是种植牧草、绿肥、造林,尽可能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4.化学改良
采用化学改良的方法,见效相对较快,但是并不是长久之计。

化学改良主要采用施入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化学物质来进行改良。

这四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而且每个地区的盐碱地情况也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具体如何操作,采用何种方式,要结合当地的耕作条件以及土壤盐碱化性质来进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土地盐碱化是指毒盐在土壤中的聚集现象,导致土地失去肥力,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及产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治理盐碱化是十分必要的。

治理盐碱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土地改良土地改良是治理盐碱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深耕、开沟、中深翻耕等方式,将深埋在土壤中的盐渍层挖出,并进行改良。

同时,可以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等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减轻盐碱化对土地的破坏。

2.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盐碱地往往是比较适合耐盐碱作物的生长,如红花、花椰菜等。

通过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使盐碱地得到合理利用,既能保证农业生产,又可以放慢盐碱化进程。

3.建设灌溉设施灌溉设施的建设可以保证水分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有助于稳定土壤的盐碱度。

因此,建设灌溉系统是治理盐碱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4.植树造林盐碱地比较容易形成风沙,植树造林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种植能够固定沙土的树种,可以防止土壤风化,维持土地的水分含量,减少盐碱化的发生。

5.特殊化肥的使用土地盐碱化形成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

一些特殊化肥对土壤盐碱化的抑制作用比较大,可以抑制盐碱化的进程,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6.耐盐碱农业技术的使用耐盐碱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对盐碱化的适应能力,使作物适应盐碱环境生长,增加了耐盐碱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既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保证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综上所述,治理盐碱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措施结合应用。

通过加强土地改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建设灌溉设施、植树造林、合理使用特殊化肥等多种有效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为保证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顾名思义,就是土地含盐量较高,不适合种植常见的农作物或决大部份植物,盐碱地的形成与土壤中的碳酸盐含量过高有关,到目前,我国尚有近10000万亩的土地为盐碱地。

那盐碱地改良方法与措施有哪些呢?
第一、深耕,将要治理的地块进行深耕,深度大约三十至四十公分,要求土壤细碎,无明显大块土壤,最好采取纵横多次耕种,当然如果能满足深度和细碎的两个要求,可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目的是能让盐份充分暴露在空气中,便于后期治理。

第二、泡田,将地块周围用泥土砌起,高约30-50厘米,以不漏水为准,并在田地周围挖排水渠,原则上,排水与进水要分开,且排出的水远离进水水源,工作完成后,向地块蓄水,浸泡,浸沟时间大约二天,排出后在蓄水,如此三次后将地块晾干。

第三、客土,泡田完毕后,可以选择客土移培的方法,即,寻找优良的土壤来对盐碱地块进行改良,把优良的土壤铺到盐碱地中,厚度大约在二十厘米即可,目的是稀释原土壤中的碳酸盐成份。

盐碱地改良措施

盐碱地改良措施

盐碱地改良措施引言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分含量过高的土地,由于土壤养分不足,大部分植物无法在盐碱地上生长。

盐碱地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盐碱地问题,科研人员和农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1. 化学改良1.1 石灰施用石灰施用是一种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石灰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提高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酸碱度。

此外,石灰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肥力。

石灰的使用量一般为每亩施用50-100千克。

1.2 硫酸镁施用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改良剂,可以减少土壤中的钠离子含量,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

硫酸镁的使用量一般为每亩施用30-50千克。

1.3 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手段。

有机物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

农民可以使用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来改良盐碱地。

2. 生物改良2.1 盐碱土生物修复盐碱土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生理代谢反应作用于盐碱土表面或内部,降低盐渍度,改善盐碱土结构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盐碱土中自然或人工选择抗盐土壤微生物,可以提高土壤抗逆性,提高植物生长的适应性。

2.2 抗盐碱作物栽培抗盐碱作物是在盐碱地上能够正常生长并能收到可观收益的作物。

抗盐碱作物的栽培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环境。

例如,盐蓬、碱蓬、碱蓬草等植物都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

3. 物理改良3.1 土壤改良通过耕作和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

将盐碱土表层的盐分深埋土中,可以减少盐碱土的盐渍度,提高植物生长的条件。

3.2 引水排盐引水排盐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改良方法,通过引导水流经过盐碱地,将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并带走。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4. 综合改良综合改良是将多种改良措施结合起来,综合施用,以达到更好的改良效果。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盐碱地是指由于淡水资源的缺乏和长期开垦而导致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土壤中离子成分以离子为主,这样会引起土壤植物生长受阻,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因此,如何有效改良盐碱地,大大改善其生态环境,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一直是盐碱地改良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采取抗盐抗碱措施为了减少盐碱地污染,可以采取抗盐抗碱措施,抗盐抗碱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除盐除碱措施。

这种措施是指采用淋雨或水膜等方式,通过溶解或吸走土壤中的盐碱,达到除去盐碱的目的,使土壤的盐碱含量降低。

(2)施肥措施。

它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减少土壤的盐碱含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壤的植物养分含量,促进土壤植物的生长。

(3)固盐碱措施。

固盐碱措施是指将土壤中的盐碱物质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以防止盐碱被洗滤出去,减少土壤盐碱的污染。

(4)施粪措施。

它是指用经过热处理的粪肥和有机质,改善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提高土壤的改良程度,减少土壤中的盐碱含量。

二、采取造林抚育措施为了抑制土壤盐碱,可以采取造林抚育措施,其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方面,通过种植抗盐抗碱植物,采用植物盐碱容忍性,抑制土壤盐碱,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完善植物覆膜,形成合理的水土资源利用体系,减少植物叶片凋落的物质,保护土壤,稳定土壤的盐碱含量。

三、采取植物和微生物改良技术盐碱地植物和微生物改良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物含量,可以利用微生物对土壤进行改良,还可以采用植物对土壤盐碱进行改良,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叶片吸收和储存盐碱物质,以减轻土壤的盐碱污染。

此外,还可以采用植物和微生物来消除土壤盐碱,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

总之,有效改良盐碱地,需要综合运用抗盐抗碱措施、造林抚育措施、植物和微生物改良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有利于减少土壤盐碱污染,提高土壤生态环境质量。

只有全面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有效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绿色社会和可持续发展。

土壤盐碱化的整治措施盐碱地合理利用成功的案例精品

土壤盐碱化的整治措施盐碱地合理利用成功的案例精品

土壤盐碱化的整治措施盐碱地合理利用成功的案例精品一、整治措施:1.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是解决盐碱化问题的关键。

通过精确的灌溉和排水方式,控制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例如,利用滴灌和渗灌技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植物根系周围,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从而避免了盐分聚集。

2.土地改良: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改良土壤性质,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例如,通过添加石膏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碱性物质的浓度;利用有机肥料、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增加土壤的肥力。

3.植物种植:选择耐盐碱性较强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减少土壤中的盐分。

例如,种植一些盐生植物,如牛膝、碱蓬等,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盐碱含量。

同时,在种植体系中加入绿肥和间作作物,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4.引入生物调控:利用微生物、真菌和细菌等生物调控土壤盐碱化问题。

例如,利用盐生放线菌和盐生细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盐分,降低盐碱含量。

同时,引入一些根瘤菌和固氮菌,增加土壤中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的肥力。

二、盐碱地合理利用的成功案例:1.色林格盐碱地改造项目:中国在黑龙江省开展的色林格盐碱地改造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项目利用了精确灌溉、植物栽培和生物技术等方法,成功将盐碱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基地。

通过合理的水分管理,降低了土壤中的盐分含量;通过植物种植和土地改良,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和结构;通过引入生物调控,加速了土壤的恢复过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色林格盐碱地已经恢复为良好的农田,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

2.以色列的盐碱地利用:以色列作为一个干旱的国家,面临着土壤盐碱化的严重问题。

但是,以色列利用了先进的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盐碱地。

他们利用滴灌技术和高效的肥料管理系统,降低了土壤中的盐碱含量;同时,通过种植耐盐碱性较强的植物和盐生植物,有效改善了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这些成功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盐碱地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之,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措施

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措施

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措施引言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壤中盐分积累过多,使土壤酸碱度失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农作物的产量。

在全球范围内,土地盐碱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治理土地盐碱化的有效措施,并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措施一:改良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影响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改良土壤酸碱度的措施包括:添加有机质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适量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覆盖物,可以减缓土壤盐分积累的速度,降低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

施加石灰石灰是一种常见的改良土壤酸碱度的物质。

酸性土壤可以通过施加石灰来中和酸性物质,提高土壤的酸碱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施加石灰可能会导致土壤碱化,因此需要根据土壤酸碱度情况和作物需求量来确定施用量。

措施二:改善土壤排水条件良好的土壤排水条件是防止土地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改善土壤排水条件的方法:疏浚排水沟通过清理、疏通排水沟,加快土壤中的排水速度,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

疏浚排水沟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中小面积的土地。

改良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结构可以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排水性能。

常用的改良土壤结构的方法包括添加改良剂、翻耕土壤、建设排水设施等。

架设排水管网在较大的土地面积上,可以考虑架设排水管网,利用管道将积水排出,降低土壤盐分积累的风险。

架设排水管网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一般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

措施三:适应性种植和合理浇水选择适应性强、耐盐碱的植物进行种植,可以降低土地盐碱化的风险。

同时,合理的浇水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耐盐碱的植物一些耐盐碱的作物和植物品种对土壤中的盐分更加耐受。

通过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可以降低盐分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合理浇水适量的浇水可以帮助冲洗土壤中的盐分,减少其积累。

同时,合理的浇水也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有助于改善土壤的酸碱度和排水条件。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和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分调节:通过改善土壤排水条件,调节土壤水分,减少地下水位对土壤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修建排水沟或排水管道,提高土壤的渗透性,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2.有机质添加:通过添加有机肥料或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的抗盐碱能力。

3.石膏施用:添加适量的石膏,可以在土壤中形成团聚体,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减少盐碱的影响。

4.化学改良剂:例如硫酸亚铁、硫酸镁等,可以与土壤中的盐分发生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并沉淀下来,从而降低土壤的盐分浓度。

5.水分管理: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改善土壤的盐分平衡。

6.耐盐碱植物种植: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分泌作用,调节土壤盐分浓度,改善土壤环境。

7.分层配土:将土壤分为上、中、下三层,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各自进行改良,使土壤层次更加合理,减少盐碱的扩散。

8.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特点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肥料,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盐分的积累。

总之,盐碱地改良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和管理措施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改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1. 深翻土壤:通过深犁耙,将盐碱层深埋,促进土壤中盐分的下渗,从而减轻土壤盐碱度。

2. 施用有机物质:如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质,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 使用石灰:石灰可以中和土壤中的盐碱性物质,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4. 施用石膏:石膏可以将土壤中的钠盐转化为硫酸盐,减轻土壤盐碱胁迫。

5. 翻耕种植绿肥:通过翻耕种植绿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6. 旋耕深松:通过旋耕深松,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减轻盐碱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7. 科学施肥:根据盐碱土壤的特点,合理施用肥料,避免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8. 栽培耐盐植物:选择能够耐盐的作物,如碱蓬、碱蓬草等,降低盐碱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9. 合理灌溉:采用间歇灌溉或滴灌等方式,控制水分含量,减少土壤中盐分的积累。

10. 林木种植:选择适合盐碱土壤的树种进行种植,如油松、柳杉等,改善土壤环境。

11. 生物修复:采用微生物、真菌等生物修复技术,促进盐碱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降低土壤盐碱度。

12. 土壤改良剂:使用专门的土壤改良剂,如硅酸盐改良剂、有机质改良剂等,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质。

13. 盐土分层利用:根据不同土层的盐碱度,合理利用土壤资源,进行分层栽培或分层改良。

14. 地下排水:通过地下排水系统,控制土壤中水分和盐分的含量,有效改善盐碱土壤环境。

15. 土壤覆盖:使用覆盖物覆盖盐碱土壤表面,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16. 小面积养殖:在盐碱地上进行小面积规模的畜禽养殖,利用养殖粪便改良土壤。

17. 轮作栽培:通过轮作不同作物,降低土壤中盐碱物质的积累,改善土壤环境。

18. 土壤复合改良:综合应用多种改良方法,如深翻、施肥、改良剂等,进行综合性的土壤改良。

19. 土地固碱:充分利用工业固碱技术,将盐碱土地固定化,降低土壤盐碱度。

20. pH调节:对土壤的pH值进行调节,使其适合特定作物的生长要求,减轻盐碱土壤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盐碱地指的是土壤中盐类和碱类过多的地区,这种土壤环境对于植物生长非常不利。

为了改良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1.淋洗法淋洗法是通过人工或自然的方式将盐分洗掉。

可以利用自然降水量进行淋洗,也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水源来进行淋洗。

淋洗会将土壤中的盐分冲刷掉,但同时也会冲走一些养分,因此在淋洗后需要施加化肥来恢复土壤肥力。

2.石灰石干垫法石灰石干垫法指的是在盐碱地表面铺设一层石灰石粉末,形成干垫。

干垫能吸湿,能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表面蒸发,减轻土壤盐分浓度,提高土壤的质地和透气性。

石灰石中的钙能与土壤中的盐分反应形成不溶性盐,从而减少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含量。

3.土壤改良剂添加添加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宜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剂有有机肥、石膏、腐殖酸等。

有机肥可以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性和透气性。

石膏主要作用是减少土壤中阴离子的浓度,促进盐类的淋洗。

腐殖酸有良好的络合作用,可以与土壤中的盐类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减少盐分对植物的毒害。

4.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

在水分管理中,可以采用适宜的灌溉和排水技术。

灌溉时要注意水量和水质的控制,不仅要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还要避免过度浇水造成土壤过度湿润和盐分积累。

排水技术包括开挖排水沟和安装排水管等,目的是排除盐分和碱分积累的水分。

5.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种植也是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措施。

盐碱地适宜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如碱蓬、苦草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盐碱适应性,能够在高盐和高碱环境中正常生长,起到控制盐分积累的作用。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还应注意土壤保肥保湿、适时施肥施水等基本农事管理。

通过综合的改良措施,可以逐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于盐碱地改良8种方法方案

关于盐碱地改良8种方法方案

关于盐碱地改良8种方法方案盐碱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由于其土壤盐分过高,不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良措施,盐碱地可以转化为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

本文将介绍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几种主要方法。

一、排水改良排水改良是一种通过挖排水沟或建设排水系统,将土壤中的盐分随着水分排出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雨水较多的地区,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排水改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见效快,但需要注意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灌水洗盐灌水洗盐是通过灌水来溶解土壤中的盐分,再通过排水将溶解的盐分排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地改良。

灌水洗盐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但需要注意灌水量的控制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以避免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

三、种植水稻种植水稻是一种通过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来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的方法。

水稻是一种耐盐作物,可以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来淋洗和排出土壤中的盐分。

同时,水稻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种植水稻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解决土壤改良和粮食生产的问题,但需要注意水稻品种的选择和管理。

四、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一种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

有机肥可以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同时也可以提供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

土壤调理剂则可以吸附和中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增施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的优点在于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提高土壤的肥力,但需要注意使用量和使用方法的选择。

五、深耕深松深耕深松是一种通过加深耕层来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和提高保墒抗旱能力的方法。

深耕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运移。

同时,深耕深松也可以加速土壤中盐分的溶解和排出,有助于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

深耕深松的优点在于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性质,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深度的选择。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盐碱地是指由盐碱化作用而形成的土壤,多分布于河谷、湖泊内部或干涸河流中,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常见的土壤类型。

盐碱地的改良主要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改善其物理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和生态环境,提高其农业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一、改良思路1、物理性改良:物理性改良指的是采取物理方法,例如去除地表的盐碱质,进行减盐碱的工程,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改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

2、生物化学性改良:生物化学性改良指采取生物化学改良方法,如改变土壤pH值,减少土壤盐分,改变土壤溶解有机物含量,改善土壤生物化学性质,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3、生态环境性改良:生态环境性改良指的是采取生态技术改良,如植物排碱技术、浅水湿地建设、植物植物培育技术等,以最大程度地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达到植物生长的最佳状态。

二、改良技术1、去除盐碱质:在去除地表的盐碱质技术方面,可采用以水淋淋浸法为主,加上淋澄、氧化、硝化、蒸化等一系列技术来深层次去除地表的盐碱,或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去除盐碱;另外,也可以利用生物的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土壤中的盐碱质,使其达到改良的效果。

2、土壤减盐技术:土壤减盐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改良技术,主要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改良手段,以减少土壤盐分含量,促使水分对地表及深层土壤的分布,使盐碱地土壤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植物植物性改良:植物植物性改良是一种利用适应性植物改善土壤质量的技术,主要方式有植物技术、培育技术、分布技术和植物护理技术等。

选用的植物要具有耐盐碱性,可以把土壤中的盐碱质净化、耗散减少,同时大量吸收水蒸气,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改良效果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改善土壤物理特性:通过土壤减盐改良技术,可以调整土壤的湿度、比重、表观密度、气孔容量等基本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吸收性,使其更适宜作物生长。

2、改善土壤化学特性:通过土壤减盐技术及植物排碱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学特性,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物、腐殖质含量,改变土壤pH值,以提高土壤的生物生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预防灌溉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技术措施。

水利改良措施有: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至适宜深度;采用大定额灌溉,冲洗淋溶土壤盐分,并经排水系统排出灌区;引洪放淤,即将含有大量泥沙的河水引入地块,沉淀留下泥沙,并在排水时,带出原土壤中的盐分;在灌排系统完善的情况下种植水稻。

常用的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

此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可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农业改良措施有:①合理耕作和施肥,即深耕、适时耘锄耙耱、平整土地和增施有机肥料等,可减少地面蒸发和表土返盐。

②化学改良,如对碱土施加石膏以改变土壤成分。

③生物措施,如种植牧草、轮作套种、选种耐盐作物和植树造林等。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河西耕地盐碱地和荒漠地的功能区划分、特点,确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方案,规范盐碱地治理的行为,保证有序的开发治理,控制盐碱地的增加,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在查清我市现有盐碱地中、低产田形成主要原因,分布状况的前提下,在总结其它地区治理盐碱地的典型实例和分析试验示范中所取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针对我市盐碱地分区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分别先用以排水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统一规划,连片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全面安排,分期实施,讲求经济实效。

二、规划原则本根据《关于开展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现状年为2006年,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是2015年。

以实现我市农业生产任务目标,按2006—2010和2010—2015年两个阶段分期实施,前四年力求切实可行,后五年也要量力而行,并遵循以下原则:1、规划中的主要指标必须符合专业规划并加以以充实和完善。

2、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定各项指标时把需要同可能有机结合起来考虑。

3、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不急于求成,要强调工程质量,重工程实效。

4、择优投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按国家和市、群众投入各半的比例分摊。

5、规划效益计算按静态分析,水利净效益分摊系数采用0.6。

6、同灌溉渠系和田间工程配套等专业规划紧密结合。

第二节治理标准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结合我市现状,对这次规划分了初治和高治两个标准如下表。

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初治应同高治紧密结合,并为高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经济条件富裕的乡镇,最好一次高治到位;在经济条件困难的乡镇,先进行初治,然后再进行高治。

初治、高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尽量减少由初治到高治的重复工程投资。

二、产量标准。

经调查以我省主要农作物小麦为准,产量水平:中产>350㎏/亩;高产>450㎏/亩盐碱地治理标准表标准等级初步治理高标准治理工程要求田间灌排工程尚未配套齐全,仅有一定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

田间灌排工程已配套齐全,具有显著的除涝、改盐增产作用。

改盐标准不能控制地下水们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尚有返盐缺苗现象30~50% 可以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已无返盐缺苗现象.产量标准达到当地中产水平(按分区提出) 达到当地高产水平(按分区提出)三、盐化指标。

在1m厚土层内全盐含量:轻度盐碱地0.4~0.7%;中度盐碱地0.7~1.2%;重度盐碱地1.2%以上。

四、改良碱化型盐渍地的标准,可参照代换性钠初治≤15%,高治≤10%或在土壤中镁钙比值初治<3,高治第三节治理措施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水利工程措施与综合措施的关系,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治理盐碱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是水利工程措施是先导,是基础,因为“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没有水字当头,即使搞好了其它措施也收效甚微,且难以巩固。

兴建排水系统是综合治理措施中的关键措施,也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前提。

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其它措施跟不上,单产不高,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因此要采取经济可行的有效的水利措施,综合治理,保证治理效果,充分体现水利措施的作用,因此,本次规划采取的治理措施是以水利工程措施为基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排水工程排除土壤及地下水中的盐份;控制地下水位,不使土壤返碱;调节区域水文状况,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同时,结合采取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田间管理措施和化学措施等。

根据我市盐碱地的成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治理措施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治理。

一、水利工程措施1、排水出路排水首先要解决出路。

根据玉门市地形、地貌、水文、水流方向,排水向北排入低洼荒漠地带。

2、明渠工程明渠排水一次性投入较低,收效快,但占地多,土方工程量大,由于排水沟一般很深,沟道边坡含水量高,边坡容易滑塌,沟道淤积严重,因此一般边坡陡于1:2的沟道,必须采取生物和工程防护措施固坡。

同时管理养护要求高,维修需要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所以明渠排水以在边坡土质较好不易滑塌,地下水位相对低一些的地段上和人少地多的地方采用。

如:采用明渠排水时,沟道级数视排水渠的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毛、农、斗、支、干沟都齐全。

在地下水流不畅,水质较差、盐碱较重,同时还有洪涝危害的平川的坡地及二级台地上,为了兼顾排洪、排涝排盐和控制地下水位,就需健全干、支、斗、农、毛配套的深沟排水系统。

同时,根据灌区土质情况一些地方在田间布置浅沟,骨干排水沟则采用深沟。

3、暗管排水暗管排水是利用管道集流排水,既可解决深沟占用耕地多,排水沟道边坡容易坍塌堵塞的问题,也可利用机械开挖铺设管道。

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高标准治理盐碱地的目的。

管村先用硬塑料抗酸水泥管、混凝土管等。

暗管排水系统质量好,维修养护费用少,使用寿命长、治理一片成一片,治理增产效果好,但是一次性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是我市高标准治理次生盐碱中、低产田的争取方案。

4、暗管明沟结合排水这种形式选用于地下水位较高,耕地土壤粘土含量大,劳动力少的地方,如赤金镇。

一般为干、支明沟排,斗渠发下几级暗管排水,克服了明沟暗管两者的缺点,适合我市市情,是这次规划主要采用方案。

5、竖井排水一般适用于井灌区和河滩地。

打井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和洗盐,既淋洗了土壤表层的盐份,同时也能降低地下水位,一举两得。

如果抽排的井水不利于灌溉,则可将抽排的井水集中到明沟流入选定的排泄区。

另外,井排灌还可与明沟相结合,组成一个灌排系统齐全的稳产高产灌区。

实行地上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统一调节控制,成为一项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的有效措施。

井排措施一般在土壤透水性较好的地方采用。

其井的布置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定面积上要排水时,就均匀地布置或梅花形群井,以降低整个面积上的地下水位;二是如遇到地下水有补给来源的地方,又需要截断来流时,可呈线形布置。

二、农业措施1、平田整地。

平整土地可以消灭局部洼坡积盐的不利因素,使水份分布均匀下渗,提高降水淋盐和灌溉洗盐效果,可有防治土壤斑状盐渍化。

2、深耕深翻。

深耕深翻有疏松耕作层,破除犁底层,降低毛管作用,并能提高土壤透水性保水性能。

因此,对盐碱地深耕深翻后,可以加速土壤淋盐,抑制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发,防止底层盐分的向上运行而导致表层积盐。

3、增施有机肥料。

合理施用农家肥,以肥改盐是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改良和培肥的措施。

这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性,减少土壤蒸发,还可促进淋丰田,抑制返盐,加速脱盐。

4、客土压碱。

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

有抑盐、淋盐、压碱和增力。

土壤肥力的作用。

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

5、压砂改良。

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土壤,每公顷拉50-70立方米砂土,掺入耕层,防止返盐。

三、生物措施1、调整农业结构。

目前,盐碱地区农业结构中,林、牧业占的比重较小,不利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地多人少的地方,可集中力量种好基本农田,利用旱薄田植树造林,种植绿肥牧草,通过发展林业、畜牧业增加肥源,为培肥地力创造条件。

2、因地制宜布局作物盐碱地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要符合盐碱地特点,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耐盐、耐瘠薄、耐干旱的作物种类和品种,以利恢复和提高地力。

选种耐盐作物:大麦、棉花、甜菜、向日葵以及草木樨、田菁等绿肥作物,均比较耐盐,可在盐碱地上适当种植,并在种植过程中继续改良土地。

四、化学改良措施碱土因含有碱性盐类如重碳酸钠、碳酸钠,直接危害作物生长;或因土壤复合体代换性钠含量高于15%~20%,造成土壤结构破坏,通透性降低等,需要进行化学改良。

最常用的是施用石膏(硫酸钙),使钙离子代换钠离子,变碱土为含硫酸钠的盐土,再经过灌溉冲洗得到改良。

有些地方施用糠醛渣,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每公顷施石膏15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重点施在耕地碱斑的改良土上。

第四节防止措施对盐碱地来说,防是前提,治是基础,对现有的盐碱地主要是治理,同时也要防止继续发展扩大,未出现次生盐碱地的灌区则主要是防止。

其具体措施有:1、今后新建灌区在规划设计中,先应该把排水工程列入计划,同等对待,排水工程可分稍后施工,防止有灌无排的现象,防止次生盐碱地的产生。

2、大力推行增产灌溉技术,提高现有灌区渠道的防渗能力,有效降低地面水位,增加产量,严防在现有的灌区再产生次生盐碱地。

3、重视和加强现有排水工程管理。

新建排水系统工程时要为管理创造条件,如明确管理组织机构,修建管理设施划给一定生产生活用地,划定干、支沟两侧保护区等。

4、新建盐改排水工程时要同时把灌溉系统的改建一并考虑,防止出现排水畅通而灌溉不便的新问题。

5、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这是预防灌溉土地次生盐碱化的一条成功经验,通过渠灌区水盐动态的监测预报,可及时掌握土壤次生盐碱化发展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第四节近期规划任务近期规划目标是:采取集中连片治理,治一片收效一片,到2010年四年间治理盐碱地万亩,其中:初治万亩,提高万亩;高治万亩。

(见附表)第五节远期规划任务远期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在巩固近期治理面积达到中、高目标的基础上,再治理盐碱地万亩,其中:提高万亩,高治万亩。

(见附表)将可利用和碱化土壤转变为宝贵的土地资源,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多做贡献,并在盐碱土壤改造方面走出一条高效、经济、简便、易行的新路,发挥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