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威地区殖民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性规划研究
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34a632e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0.png)
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西班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拥有广袤的殖民地,涵盖了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菲律宾等地。
在这些殖民地时期,西班牙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西班牙殖民地时期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首先是建筑方面,西班牙人在殖民地修建了许多宏伟的教堂、堡垒、宫殿等建筑,如麦士切港的圣多明各古堡、廷波的圣地亚哥堂等。
这些建筑融合了西班牙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充满了艺术与历史的魅力。
其次是艺术方面,西班牙艺术在殖民地时期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其中最知名的艺术形式之一就是壁画。
通过壁画,西班牙艺术家向当地居民传递了信仰、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墨西哥的特恩斯壁画和秘鲁库斯科的因卡墙画就是两个著名的例子。
此外,殖民地时期还涌现出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油画、雕塑和金属工艺品。
此外,西班牙语言的传播也是殖民地时期的一个重要遗产。
西班牙人将西班牙语引入殖民地,并成为了那些地区的官方语言。
至今,西班牙语仍然是南美洲和中美洲以及部分加勒比国家的主要语言,成为了这些地区居民之间交流的桥梁。
然而,尽管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们却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年久失修、自然灾害、盗窃和不当使用等。
因此,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任务。
首先,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重要建筑、艺术品和文物的保护力度,投入资金用于修复、巩固和保护这些遗产。
此外,加强监管和法律保护,打击文化遗产的盗窃和非法贩卖,维护遗产的完整性。
其次,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
通过开设博物馆、艺术展览和文化节等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遗产。
同时,学校应将西班牙殖民地历史和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护和传承西班牙殖民地时期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西班牙可以与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共同保护和研究这些遗产。
伪满皇宫是一种警示性文化遗产_——访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李立夫
![伪满皇宫是一种警示性文化遗产_——访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李立夫](https://img.taocdn.com/s3/m/0b24b8315727a5e9856a6173.png)
问:如何认识为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这样一个人的政治道路和人生命运对后来人有什么启示?
伪满洲国确实是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一段屈辱历史,但耻辱也是一种力量,它从反面更能激发民族精神。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反面教材,反题正做,使人们能够牢牢记住这段历史,记住“国弱被人欺,落后必挨打”的沉痛历史教训,并以此来激励我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我们将其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合理利用,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使观众在震撼中达到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主题思想,使旅游观光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其教育辐射面,真正起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问:沈阳有“918”纪念馆。北京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你们建设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并举办勿忘“918”展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全景式展现伪满洲国这段历史?
李立夫:沈阳的918纪念馆是在柳条湖918事变爆发地建立的一个专题博物馆,它是一个点切入,侧重的是沈阳和东北沦陷的过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则是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地为依托建立的,反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主题纪念馆,侧重的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而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是依托伪满皇宫旧址建立的,全面反映中国东北沦陷史以及中华民族抗争史的综合历史类陈列馆。在展览内容上,是“点”和“面”的关系,为进一步发挥为伪满皇宫作为警示性文化教育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完善博物馆陈列展览体系,弥补遗址博物馆缺少现代化展示空间的不足,我们本着与伪满皇宫整体风貌既区别又联系的原则,在伪满皇宫东部区域内,设计建设了东北沦陷史博物馆。该展览无架起了完善而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体系,又使之成为反映东北沦陷史、伪满宫廷史和溥仪生平史的一部客观、全面、生动、立体的教科书,对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倡导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以及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行径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邱园介绍——精选推荐
![邱园介绍——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ee8402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6.png)
邱园介绍⽬录⼀、研究价值⼆、邱园简介三、邱园园林历史四、邱园园内馆区:a.花园 b.温室园 c.植物进化馆五、富有特⾊的规划六、风格独特的建筑七、布置合理的专类园区⼋、邱园⾥中国元素摘要:邱园的建造时期正是英国风景园盛⾏之际,⽽且,⼜处于欧洲园林追求东⽅趣味的热潮之中,加上⼗分崇拜中国园林的造园家威廉.钱伯斯的多年经营,使邱园成为这⼀时期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之⼀。
本⽂从邱园的研究价值、园林历史、园内馆区、富有特⾊的规划、风格独特的建筑、布置合理的专类园区、邱园⾥的中国元素等多个⽅⾯洞察邱园,了解邱园。
关键词:历史规划园区建筑中国元素⼀、研究价值1、当我们把⽬光转向欧洲造园系统时,不难发现,在近代,英国的造园活动成了欧洲规则式园林和⾃然式园林的分⽔岭,使它对欧洲,乃⾄世界园林景观发展起到了⾥程碑的作⽤,直⾄今天仍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着重要的影响。
因⽽,对英国英国风景园进⾏全⾯研究,掌握其造园精髓,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了解英国园林,为现代的园林建设起到借鉴作⽤。
⽽邱园是英国风景园的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之⼀。
2、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植物园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由于集中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草⽊花卉,被誉为“活的植物标本馆”,为都市增加了⼀道靓丽的风景线。
全球有不少闻名遐迩的植物园,其中最引⼈注⽬的可以算是英国皇家植物园,通常被称作“丘园”。
⼆、邱园简介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植物园之⼀,是第2个被列为世界⽂化遗产的植物园,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古⽼的建筑、优美的景观,还拥有丰富的植物、合理的规划。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邱园将景观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形成了各专类园区布置合理、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建筑风格新颖独特、道路交通⽅便快捷、游览服务周到完善的体系。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经过250年的建设,形成了合理的规划布局,门区设置⽅便游⼈,3条透景线和4条景观路构成了游览的⾻架系统。
通过地形改造,形成疏林草地与湖、池、⼭、⾕相结合的景观效果。
研究南洋风格学术价值
![研究南洋风格学术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566f26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8.png)
研究南洋风格学术价值
1.历史与文化研究:南洋风格是指20世纪早期在东南亚地区兴
起的一种建筑和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殖民地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研究南洋风格,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殖民地时期的建筑发展和文化交流,探究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与碰撞。
2.艺术与建筑研究:南洋风格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建筑和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
研究南洋风格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其建筑、装饰和绘画等方面的艺术特点,探索其中的设计理念、技术和表现形式。
3.社会与人文研究:南洋风格的兴起和流行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南洋风格,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从而深入研究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多元性。
4.保护与传承价值:南洋风格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代表了特定时期和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研究南洋风格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5.文化交流与跨学科研究:南洋风格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艺术史、文化研究、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跨学科的研究价值。
南洋风格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拓宽研究视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
研究南洋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可以帮
助我们深入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大连的殖民地民居保护
![大连的殖民地民居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7aee8fa10a6f524cdbf8522.png)
大连的殖民地民居保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介绍了大连的殖民地民情情况,阐述各国在殖民地民居问题的历史认知,建议通过加强殖民地民居保护,达到文化传承、铭记历史的目的。
作为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海滨城市,大连的日本殖民地民居--和式洋风民居也亟待得到保护。
标签:大连;和风建筑;殖民地民居;建筑保护时下国内尤其是大连很多年轻人对日本的印象,只有满街的丰田车、高端的松下电子产品、日资对中国的经济贡献等,却不知庄河花园口登陆、卢沟桥事变是何物,这是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
对一个国家的认识绝不能仅仅停留于当下,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去深入分析.最近安倍政府参拜靖国神社、否定侵略历史,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在哈尔滨修建安重根纪念馆,中韩等二次世界大战受害国联手在国际场合遏制日本美化侵略历史。
恰逢临近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如果从历史问题上想对这个东瀛国家一探究竟,那就从大连的日占时期殖民地民居说起。
前身为辽南大地上一个被称作“青泥洼”的小渔村的大连,在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开始对大连的殖民统治。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建筑史仿照欧美将正在流行的建筑思潮在大连实践,住宅空间不仅延续着日本传统生活方式,涵盖了西方、日本与中国的多个文化特征,并融合一起形成具有自身“和魂洋才”与“中体日用”的特色,所谓的“和风时期”建筑也就是指这个时代的建筑[1]。
就是对西方建筑的理解产生的再消化、融合,折中、浪漫、哥特、古典复兴、巴洛克、现代、中国古典各种建筑理念交相辉映,在大连发展成以广场辐射为中心的建筑理念。
坦率地说,日本殖民者是把大连当做其海外殖民飞地进行开发。
凤鸣街、南山、水仙街这一范围,原有两百余栋老民居,这些是上世纪日本殖民大连时期,依照当时欧美规划模式建造的住宅区典型,这类“和式洋风”民居,一般为2~3层。
小楼造型别致,每栋楼都不同极少重复,配独立的小院,树木、假山点缀其中。
在大连110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日俄印迹浓重。
世界遗产知识概述
![世界遗产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e06784fc850ad02de8041a9.png)
三、世界遗产的数量
截止2009年 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90处 截止2009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90处, 其中文化遗产689处 自然遗产176处 其中文化遗产689处,自然遗产176处,世界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 。(不包括非物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 。(不包括非物 质文化遗产) 质文化遗产)
1、将世界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 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 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产名录》 2、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审定各国提出的 管理世界遗产基金, 技术和财政援助方面的申请 3、对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 对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保护及管理状况进行监测, 保护及管理状况进行监测,以促进其保 护和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3.一种文化的特殊证明,例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宫 一种文化的特殊证明, 是波斯帝国时期留下的, 是波斯帝国时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 当时的情况,各国进贡情况,是文化证明。 当时的情况,各国进贡情况,是文化证明。复活 节岛,只遗留了巨大的石雕像, 节岛,只遗留了巨大的石雕像,其他古物没有留 只有靠石雕像来研究当时的历史。 下,只有靠石雕像来研究当时的历史。 4.一个历史时期的典范。区别于第二条,典范是 一个历史时期的典范。区别于第二条, 指更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梵蒂冈,影响6 世纪, 指更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梵蒂冈,影响6-7世纪, 所有东西都是精华 5.难于保存的突出例证,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区; 难于保存的突出例证,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区; 6.与某些重大事件或先行传统思想或信仰或文学 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此条款不能单 独成立。例如耶路撒冷、 独成立。例如耶路撒冷、自由女神像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产公约》 产公约》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be57a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7.png)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研究回顾与启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利用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议题。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对我国的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发展历程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理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
当时,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价值,并采取了一些初步的保护措施。
例如,法国在 1840 年设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登记和保护。
20 世纪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史街区面临着大规模拆除和改造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和社会组织开始呼吁对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
1933 年,《雅典宪章》提出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保护概念,强调了保护历史环境的重要性。
20 世纪60 年代,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
同时,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历史街区的适应性再利用,通过功能更新和改造,使历史街区重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二、国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主要理论与方法1、整体性保护理论整体性保护强调对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化内涵等进行全面保护,不仅保护单个的历史建筑,还注重保护历史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历史街区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价值。
2、动态保护理论动态保护认为历史街区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变化和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社区参与理论社区参与强调当地居民在历史街区保护利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增强保护的可持续性和社区的认同感。
在保护方法方面,国外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1、立法保护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历史街区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菲律宾西班牙殖民的遗产
![菲律宾西班牙殖民的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07482d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8.png)
菲律宾西班牙殖民的遗产菲律宾作为东南亚国家之一,曾经长期受到西班牙殖民统治。
这段历史对菲律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宝贵的遗产。
本文将回顾菲律宾西班牙殖民的历史,并探讨其对菲律宾文化、语言、宗教以及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一、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历史回顾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麦哲伦首次抵达菲律宾并将其命名为“拉斯·菲利皮纳斯”,标志着西班牙殖民菲律宾的开始。
西班牙殖民者逐渐建立了殖民地政府,并将其作为西班牙在东亚的重要殖民地。
西班牙在菲律宾殖民期间建立了许多城市,包括现在的首都马尼拉。
他们引入了西班牙语、天主教信仰和西班牙文化,并强制居民接受这些影响。
西班牙在菲律宾殖民持续了近300年,直到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夺取了菲律宾的控制权。
二、菲律宾文化的西班牙遗产西班牙殖民给菲律宾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戏剧、文学、音乐和舞蹈都受到西班牙传统的影响。
西班牙语成为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之一,并深深融入了当地语言中,形成了西班牙语与菲律宾语的特殊形式——菲律宾西班牙语(Tagalog)。
在菲律宾的节日和庆典中,西班牙传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象征着耶稣受难的复活节仍然是菲律宾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中“受难表演”在全国范围内举行。
另外,西班牙殖民也对菲律宾美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菲律宾传统菜肴中的许多元素,如番茄、辣椒和香菜,都是来自西班牙的传统食材。
如今,在菲律宾美食中,西班牙菜肴和风味仍然能够找到。
三、天主教的传播和影响西班牙殖民期间,天主教传入菲律宾,并广泛传播。
至今,天主教仍然是菲律宾主要的宗教信仰。
西班牙殖民者带来了天主教的信仰、教堂建筑以及宗教仪式,深深地影响了菲律宾人的宗教观念和生活方式。
菲律宾各地遍布着古老的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教堂和修道院,如马尼拉的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和小城镇瓦尔寇尔的圣保禄教堂。
这些建筑以其壮观的建筑风格和浓重的历史氛围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
四、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菲律宾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也是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848b6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a.png)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建筑风格到建筑材料,从公共设施到市民生活空间,都深 受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影响。例如,青岛的欧式建筑风格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青岛独特的城市名 片。
对青岛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对市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生活在殖民地式建筑和欧式建筑风格的区域内的 市民,他们的生活习俗、社交活动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天津
青岛与天津同为沿海城市,两地建筑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海滨建筑、殖民地风格等 。然而,两地建筑文化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天津的租界区建筑更加多元化,而青岛则更
注重德式风格。
上海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建筑风格更加现代和多元化,与青岛的地域性建筑风格差异 较大。
与其他内陆城市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04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代表作 品与案例分析
八大关建筑群
八大关建筑群是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价值。
建筑群以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 格。
八大关建筑群包括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如日租界的日本式建筑、德租界的德国式 建筑等。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
汇报人: 2023-12-15
目录
• 引言 • 青岛地域性建筑风格与特色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影响与
传承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代表作
品与案例分析
目录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其他地 域性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是指在青岛地区 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建筑文 化,它反映了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 、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
试论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历程
![试论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89fb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b.png)
近现代建筑是我国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近现代建筑因其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独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试论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历程,以及对该历程的评价和展望。
一、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历程1.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起源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并研究城市的近现代建筑,并提出了保护近现代建筑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这一时期,国内外有关方面开始开展对近现代建筑的考察和研究,为后来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2.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19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推进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系列政策法规陆续出台,为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相关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展,为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学术支持。
3.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近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表明我国在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地也纷纷开展了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修缮和保护了一批有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的评价1. 成绩在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些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得到了保护,并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些保护工作的成功展示了当代我国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和努力。
2. 不足尽管在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珍贵的近现代建筑仍面临被拆除或改造的困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对于近现代建筑的认知和理解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近现代建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挖掘。
三、展望1. 加大力度未来,我们需要加大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强对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避免遗失与破坏。
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书单
![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书单](https://img.taocdn.com/s3/m/af3f14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d.png)
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书单建筑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历史和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以下是一份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书单,旨在为您提供广泛而全面的参考资料。
一、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1. 《建筑保护入门与实践》——本书介绍了建筑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详细阐述了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是最佳的入门指南。
2. 《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者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护策略和方法,为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 《城市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本书以城市更新为背景,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了城市更新中的建筑保护原则和实践,对于城市更新工作者和建筑保护者来说具有参考价值。
二、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与案例分析:1. 《世界建筑遗产保护指南》——本书对世界各地的建筑遗产进行了分类和解读,以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保护和修复不同类型的建筑遗产。
对于实践工作者和学者来说,这是一本宝贵的参考。
2. 《古建筑保护与修缮技术》——作者从实际工程案例出发,介绍了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技术,包括材料选择、修缮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既适合古建筑修缮工作者,也适合对古建筑保护感兴趣的读者。
3. 《文化遗产与城市更新》——本书从城市更新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通过多个案例,分析了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在城市更新中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策略。
三、建筑遗产保护的跨学科研究:1. 《建筑遗产保护与人文学科》——本书从历史学、艺术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角度,研究了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通过对历史建筑的解读,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与人文学科的相互关系。
2. 《建筑遗产保护与科技创新》——本书结合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探讨了科技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9fe42eb4daa58da0114ab8.png)
11 保护工作必须是城镇经济社 会发展政策和各层次计划的组成部 分 。21 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31 要制 定专门的保护规划 ,确定保护对象 ,并 要用法律 、行政 、经济等多种手段保证 规划的实施 。41 要精心建设和改善地 段内的基础设施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 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51 要控制汽 车交通 , 在城市规划中拓宽汽车干道 时 , 不得穿越历史地段 。要有计划地 建设停车场 , 并注意不得破坏历史建 筑和它的环境 。61 在历史地段安排新 的功能要符合传统的特色 , 不否定建 造现代建筑 , 但新的建筑要考虑其在 地段中的空间布局 、体量 、尺度和与传 统特色的协调 。
第二 ,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 , 积极改善基础设施 。要提高历史地段 内居民生活的质量 ,唯其如此 ,才能得 到居民的支持 , 才能使这些地区得到 真正的保护 。
第三 ,注意保存历史遗存的原物 , 保护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 。保护文 物 、保护历史地段 ,其宗旨都是要保存 历史的信息 , 历史遗留的原物是包括 着大量历史信息的 , 它的特别珍贵之 处在于它可以不断地被研究 、被解译 , 不断有所发现 。今天的人有今天的认 识 ,后人还可以有新的认识 ,可以长久 地 、不断地发挥作用 。如果我们改动 了它 , 对历史信息的认识也就到此为 止了 , 也就停留在我们今天认识的水 平上 ,后人再无法利用原物进行研究 , 有新的发现了 。现在 , 有许多地方从 旅游需要出发 ,搞仿古一条街 ,有时甚 至很有经济效益 , 但这决不是保护历 史文化名城 、保护历史地段的方法 ,千 万不要把仿造当成保护的手段 。有的 地方为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 , 搞一些 传统风格的建筑 ,这或许也是必要的 , 但也决不能以此取代保护历史地段的 真实历史遗存 。
19世纪末殖民地城市选址典型案例
![19世纪末殖民地城市选址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68576ab284ac850ad024249.png)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E n 琅 E 1.
V0 _ 【36No 1 .9
J1 2 1 u. 0 0
・ 11 ・
文 章编 号 :0 96 2 (0 0 1 .0 10 1 0—8 5 2 1 )90 1 —2
知名城市选址的理念。
欧洲湾 口位置的城市选 址常 常同殖 民地 的城 市性质 联系起
来 。早在古希 腊时期 , 米利都等小亚细亚城市都 是位于海湾岬 角
两位现代地理学创始人 中, 拉采 尔为青 岛殖 民地选址 提供了 理论背景 , 李希特霍芬则更加具体的参与到青岛选址 的论证过程中。
的湾 口位 置 , 著名的希波丹姆斯 城市模式就是主要针 对此类殖 民
土地 。在世界各 国殖 民活动基 本停滞 后 , 国从 1 8 的纳 米 德 8 3年
该结论充分体现 了欧洲 传统 的殖 民城 市选址 理念和 维特鲁威 的
城市选址思想 。
2 1 湾底和 湾 口—— 殖民地 的防御 传统 .
青岛 的城市建设用地 的选择 并没有选择常见 的湾底用地 , 而
1 纪末 殖 民地城 市选 址 典型 案 例 9世
蒋正 良
摘
王 东波
裘 耐冬
要 : 究论述 了青 岛城 市选址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 研 证明青岛的城 市选 址是德 国凭借 当时先进的现代地理学思想, 是对
地形地貌等 自 然条件详细勘察后做 出的决定 , 充分体现 了 国传统人文思想理念, 1 世纪末城 市选址的典 型案例。 德 是 9
1 宏观 层面 的选址 : 现代地 理 学的成 果
1 9世纪末的中国成 为了西方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对象 , 德国 殖民者凭借先进的现代地理学理念 , 在德 国著名地 理学 家冯 ・ 李希 特霍芬 的勘察和建议下 , 选定青岛所在的胶州湾作为殖 民对象。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5854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3.png)
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近现代建筑是指中国近代以来所建造的建筑物,包括清朝末年至今的建筑。
由于中国近代历经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这段时期的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
一、理论方面:1.文化认同理论:近现代建筑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代表着中国社会进步和变革的过程。
通过对建筑的保护,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传承与创新理论:近现代建筑保护需要在传承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意识和技术,推动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保护工作应该兼顾保持建筑原貌和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理论:保护近现代建筑需要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可持续的管理和利用方式,才能实现建筑遗产的长期保护。
二、方法方面:1.认定与登记: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鉴定和认定,确定其保护等级,并进行建筑登记,确保其合法性和存在性。
2.修复与维护:对于受损的近现代建筑,需要进行修复与维护,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关键元素。
修复工作需要依据历史文献、照片和遗留构件等资料进行科学的复原。
3.功能转化与再利用:对于无法保持原有功能的近现代建筑,可以通过功能转化和再利用,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可以将建筑改造成博物馆、艺术中心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4.社会参与与教育:保护近现代建筑需要引导公众参与其中,增强社会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建筑展览、举办讲座和举办相关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5.法律法规与资金支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近现代建筑保护的责任和要求。
同时,需要向近现代建筑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6.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中国的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积极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
总之,保护中国近现代建筑遗产需要运用文化认同、传承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并采取认定登记、修复维护、功能转化再利用、社会参与教育、法律法规资金支持和国际合作经验交流等方法。
2018国考申论模拟卷:城市文化(2)
![2018国考申论模拟卷:城市文化(2)](https://img.taocdn.com/s3/m/17c6c6b3d1f34693daef3e44.png)
2018国考申论模拟卷:城市文化(2)5.从波士顿设计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其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已遍及全国多个地市。
是否采用波士顿设计,决定权自然在地方政府。
“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就是,这么荒唐的改造思路,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
”谢辰生说。
以郁家巷项目为例,朱儁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个项目在请我们来主持设计之前,他们已经请过东南大学、浙江园林设计院等很多设计单位做过很多轮设计,但是还停留在一个原址保护的阶段。
规划部门和操作部门把我叫过来,希望能加入一些新的力量,争取换一个角度,不仅能够保护,还能够改造历史街区。
”地方政府的倾向还远不止于此。
在郁家巷项目中,波士顿设计与当地文保、规划部门尽管频频产生冲突,但地方决策者最终均站在了波士顿一边,甚至更加激进。
朱儁夫举了一个例子:“街区里面当时有个很有价值的小洋楼,本来是堵在路中间,我们也不太建议把小洋楼搬迁掉,但是开发商和市领导坚决认为小洋楼应该搬掉,文保部门则坚决反对。
”“但从商业利益角度,市场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朱儁夫接着说,“最后市领导决心搬了,但是没有通知文保部门。
”“中国五千年文明要给人看得到,要给子孙后代留点古的东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城区改造中的大拆大建现象疾呼。
“北京的城墙拆了以后,现在又在永定门城南那边造了个假的。
拆的是真东西,建的是假东西。
看了以后多伤心呀,还不如不造”。
宋镇豪委员主张,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有代表性的旧城改造,应该是在古城外面再建新城,如此才能保护古城的原汁原味。
宋镇豪说,文化大发展是在我们固有的优秀文化基础上去挖掘、保护、开发,而不是把原来的丢掉,重新营造。
“有的地方为旅游开发,对旧遗址不关注,反倒在边上占了大量的良田,建了一些造假的景观,但是造好后游人很少,成了死城;有这些资金,还不如投到对旧遗址的保护上”。
他认为,对古建筑的保护,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并按照《国家文物法》,修旧如旧,不应该盲目追求规整、豪华,致使历史文化气息没有了。
朝阳街、所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保护规划
![朝阳街、所城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保护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d4863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e.png)
44441
49183
38518
比例
17.87% 27.62% 30.57% 23.94%
合计 160900 100.00%
3 规划条件分析
朝阳街、所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
14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1.1 区位分析
1 区位概况
朝阳街、所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
5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朝阳街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project of weifang town village
10
3.1街区历史名胜与老字号分布
烟台山-朝阳街历史街区领事馆、邮局、商行洋行 公司、银行银号,及酒吧、饭店、妓院、客栈、照相 馆、牙医号服务业等老字号众多,历史记载十分详尽,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老照片,位置可考的约有一百余 项,街区内领事馆可考的即有英、法、美、德、日、 丹、俄、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挪威、瑞典、芬兰、 比利时、朝鲜等十五国、邮局有大清、德国、法国、 英国、俄国、日本邮局等六处,著名的洋行有太古、 和记、茂记、盎斯、捷成、三井、政记轮船有限公司、 信丰股份有限公司等,银行有汇丰银行、大清官银号、 横滨正金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中国交通银行烟台支 行、中国银行烟台支行等,知名的客栈饭店酒吧等服 务业老字号众多不一一列举,见街区名胜与老字号分 布图。
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研究——以芝罘路71_号为例
![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研究——以芝罘路71_号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bbc5a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则》),旨在科学引导青岛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
导则一方面贯彻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另一方面又能提供更详细完善的说明导引,无论在记录建筑风貌特色,还是在为建筑保护和方案设计提供依据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文章以四方路历史街区实际落地修缮项目——芝罘路71号为例,依据建筑保护技术导则,提出近代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的建议与修缮设计要求。
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是由各级政府颁布的非文物保护建筑。
不同之处在于,历史建筑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而传统风貌建筑仅对历史地段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
前者在价值和特色方面更胜一筹。
主要立面、主体结构和平面布局是历史建筑的三项重要价值要素,对于建筑的价值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导则解读1.1保护原则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以下简称“历史与风貌建筑”)强调在保护其价值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持续利用,以及其对城市历史风貌的延续作用。
因此,结合青岛近代历史与风貌建筑的保护现状及价值,导则遵循了两项保护原则:分类保护原则与价值要素保护原则。
1.1.1分类保护原则分类保护原则是指根据历史与风貌建筑的价值及现状的完好程度,将建筑分为四类保护等级,分类实施修缮、改善、更新或改造的保护与利用措施,有效控制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特色的建筑立面、结构技术、空间布局、特色的装饰部位,以及重要历史人文事件场所的保护。
不同的保护等级对应着不同的保护与控制要求。
摘要 目前,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文章通过总结青岛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对《青岛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技术导则》的具体解读,并以芝罘路71号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设计为案例,对青岛近代建筑保护利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为青岛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导则;主要立面;主要结构;平面布局;芝罘路71号中图分类号 TU201.1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0ME216);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项目(SDYKC21113)DOI 10.19892/ki.csjz.2023.05.38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in China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protection of modern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Qingdao, and draws forth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Traditional Style Buildings in Qingdao”. Taking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design for the historic building on No. 71 Zhifu Road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odern historic buildings in Qingdao,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Qingdao modern historic buildings.Key words historic buildings; traditional style buildings; protection guidelines; main facade; main structure; plane layout; No.71 Zhifu Road青岛是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海旅游城市,城市风貌独具特色。
青岛山炮台“一战”遗址建筑价值评价及保护利用
![青岛山炮台“一战”遗址建筑价值评价及保护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84826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8.png)
青岛山炮台“一战”遗址建筑价值评价及保护利用Value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Utilization of"World War I"Emplacement in Qingdao Mountain刘阳I Liu Yang聂彤I Nie Tong杜晓嬪I Du Xiaojing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1)06-0127-05收稿日期2020-01-06摘要“一战”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保存至今的遗址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更需保护利用。
该文以青岛山炮台“一战”遗址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价值评价及保护利用策略。
通过对“一战”军事防御体系及炮台建筑历史演变的梳理总结,分析归纳出青岛山“一战”炮台遗址建筑的价值评价,总结炮台建筑保护利用的问题,并依据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提出保护利用策略,为青岛山“一战”炮台遗址建筑的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使其能够凸显真正的价值并焕发新生。
关键词青岛山“一战”炮台建筑价值评价保护利用策略Abstract"World War I",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s development process.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related to this period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and needs to be protected and used.Taking Qingdao Mountain emplacement left over from Qingdao during the"World War I"period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 discuss its value evaluation,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trategies.Through summarizing the historical defense system of"World War I"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emplacement, we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the"World War I"emplacement in Qingdao Mountain.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the emplacement,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 are summarized,and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bu订dings,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World War I"emplacement in Qingdao Mountain,to regenerate and rejuvenate this heritage.Keywords Qingdao Mountain,World War I,Emplacement,Value evaluation,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trategy距今一百多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尼西亚的棉兰老城了解印尼殖民历史与文化遗产
![印度尼西亚的棉兰老城了解印尼殖民历史与文化遗产](https://img.taocdn.com/s3/m/071034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2.png)
印度尼西亚的棉兰老城了解印尼殖民历史与文化遗产印度尼西亚的棉兰老城:了解印尼殖民历史与文化遗产印度尼西亚的棉兰老城(Kota Tua Jakarta)位于该国首都雅加达的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地区。
作为印尼的历史遗迹,棉兰老城保存着丰富的殖民地历史,反映着过去几个世纪来印尼的多元文化与宗教。
棉兰老城原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始建于17世纪。
这个区域曾经是当时殖民者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贸易与商业活动的核心地带。
在棉兰老城,可以看到荷兰风格的建筑,如巴塔维亚古城市厅、巴塔维亚古堡、总督府等。
这些建筑反映了荷兰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向游客展示了殖民地时代的历史面貌。
此外,棉兰老城还保存了一系列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和遗址,展示了不同民族和宗教的交融。
例如伊斯坦布尔穆斯吉德清真寺,它是棉兰老城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具有印尼穆斯林社区的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印尼社区中最古老的中国庙宇、教堂等宗教场所,它们代表了当时各个宗教在殖民地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除了建筑物外,棉兰老城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示了印尼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参观印尼国家博物馆,了解印尼的历史与艺术发展。
此外,还有雅加达历史博物馆、道具博物馆等,展示了印尼殖民历史的方方面面。
棉兰老城的复兴工作于2004年开始,目的是保护和恢复这个历史悠久的地区。
近年来,该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不仅因为其独特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建筑,而且因为附近的文化和艺术活动。
棉兰老城还有许多古董市场、艺术画廊和小吃摊,给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购物和饮食体验。
总的来说,印度尼西亚的棉兰老城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
游客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印尼的殖民历史和文化遗产,欣赏独特的建筑风格,体验多元的宗教与文化交融。
这个地区的复兴工作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条件,同时也为印尼人民重新认识和重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贡献。
要充分了解印尼的殖民历史和文化遗产,首先要学习印尼的历史,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关于青岛地区建筑风格的研究报告
![关于青岛地区建筑风格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e95d282af90242a895e5e8.png)
关于青岛地区建筑风格的研究报告作者【摘要】青岛地区的建筑风格,是在近现代历史中,在其独特的历史、政治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作为德、日殖民地的青岛,虽历经不同的统治占领时期,但在德占期间形成了主要风格,因此极具有欧洲风情,与欧洲的近现代建筑史相契合,总体可分为古典复兴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折衷主义思潮。
不同的思潮在建筑中体现了不同的特色。
欧式建筑中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的建筑风格,以致中国式建筑元素在建筑中很少出现。
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在中西方建筑的特色对比中各显风骚。
【关键词】建筑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新青年主义风格中国建筑特点【引言】青岛是一个新兴的近代城市。
1891年登州总兵章高元驻兵青岛,被认为是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7年德国与清政府签定了《胶澳租界条约》,开始了近代青岛大规模的规划建设。
此后虽然政权数度更迭,青岛的建筑风格体系还是得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总体来说青岛建筑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也有中西文化碰撞融和而形成的创新元素。
文化因素是建筑形式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形式的产生是在原型基础上不断调整的过程,文化因素决定了形式的产生。
文化因素包含了宗教、社会两方面。
历史因素表现为建筑法规和建筑思潮。
建筑法规是城市规划的指导,建筑思潮对建筑风格施以影响。
前者决定了城市形态、街道尺度和建筑的尺度,后者决定了建筑的外在形式。
地理、地质、天气的因素是客观自然因素,它为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原动力。
德国人将自己认为最优秀的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带到了青岛,而青岛的地理、地质和气候因素也为实现这些思想提供了可能。
一、青岛德占时期主要建筑风格及其历史渊源。
1、建筑的定义:建筑这个词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还是很不明确的,认为下水道、铁路、水坝、房屋等都可以包括在“建筑”以内。
专业人士一般都将铁路、水坝、下水道等称为“土木工程”,只有在设计和建造房屋的艺术和科学才叫做“建筑学”。
2、欧洲近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在青岛建筑中的体现2.1古典复兴古典主义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想在文化上的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作品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二等奖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青烟威地区殖民地时期建筑遗产保护性规划研究
学校全称: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Ideal Space (理想空间)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报送方式:
■省级报送作品
□高校直送作品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
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E.全国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
G1.全国评审委员会预审意见粘贴处
G2.全国评审委员会终审意见粘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