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1)

合集下载

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与借鉴

荚 、 活 跃 , 意 收 购 很 少 发 乍 。德 国 的 银 美 恶
行 向 企 , I k派 遣 内 部 萤 事 ,一 方 面 获 得 更 多 信 息 , 强 风 险 管 理 ; 加 一 一方 面 银 行 可 以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 括 地 说 , 发 达 的 市 场 经 概 在
上 抑 制 _管 理 腐 败 . 管 胂 人 员 激 励 机 制 二 r 似 却 不 如 英 美 囤 家 健 令 与 完 善 。
三 、 司 治 理 制 度 的 趋 同 公
多 是 由 外 部 人 员 或 独 立 董 事 组 成 , 公 司 的 董 事 并 没 有 实 际 的 股 东 背 景 。从 理 论 上 讲 , 这 种 结 构 难 以真 正 实 现 股 东 、董 事 会 与 经 理 班 子之 间 的 制 衡 ,但 在 实 际 上这 种 制 衡
终 聘 用 , 靠 大 股 东 躲 饼 . 体 决 策 以 依 集
及 级 乡 。 rJ , I 仍j 住 J 人 I 终 卜J . , f l ・ 程 度 定
的 变 动 刈 竹 』 肯 彤 成 nJ 约 束 1接
美 公 司 注 蕈= 期 效 益 , 把 股 东 财 富 最 大 化 短 视 为 企 业 经 营 的 最 高 目标 ,公 司 愿 意 把 收 入 中 较 大 的 比 例 作 为 红 利 .英 、 的 董 事 会 . 美
维普资讯
FA
栏 目主持 汪克让
“/ 司 治 理 结 构 ” ( r re 及 , C p a o ot
g v r a c ) 称 “ 人 治 理 结 构 ”、 oe n n e又 法 “ 、 治 理 结 构 ”、 企 业 治 理 机 制 ” 。 公 企 “ 等 司 治 理 结 构 研 究 的 是 市 场 经 济 中 的 公 司

公司治理不同模式比较(案例)

公司治理不同模式比较(案例)

Βιβλιοθήκη 三、治理结构变革 长期以来,杜邦公司一直都在杜邦家族的直接控制之下, 其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杜邦家族的人,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 初才由培养出来的亲信来代替。 在19世纪中叶,杜邦公司基本上是单人决策式经营,这 一点在亨利这一代尤为明显。公司所有的主要决策和许多细 微决策都由他亲自制定,所有支票都得由他亲自开,公司所 有契约都由他签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由他一人决定。 1902年,三位堂兄获得了这一家族公司的控制权以后, 开始了组织机构的变革,果断地放弃了“亨利将军”的那种 单枪匹马式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了一个集团经营的管理体 制。在美国,杜邦公司是第一家把单人决策改为集团式经营 公司,曾成为美国各公司特别是著名大公司的模式,并反映 了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演变的一般特点。集团式经营最主要的 特点是建立执行委员会,隶属于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之下, 是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

五、执行委员会 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机构。在董 事会闭会期间,大部分权力由执行委员会行使。董事长一般兼 任执行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其成员除董事长外,还包括负责经 营部门、销售部门、开发部门及财务部门的副董事长,而且这 些执委会成员都负有双重责任。作为副董事长,他们要对分管 的职能部门的业绩负责;而作为执委会成员,又要对公司做全 盘性的管理。这二者中,后者居于优先地位。所以 ,每名副 董事长配备一名负责处理该部门日常工作的总监,而副董事长 则将精力集中于全面性的政策制定、进行规划和工作评估上。 在执委会下,还设有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务和咨询两个总部以 及按各产品种类设立的分部,在各分部的经理可以独立自主地 统管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



金,普通员工从退休时起,15年内可领取基本养老金,以 后便改为终身养老金,养老金加上保健金可保证达到退休 前工资的60%,高管的养老金可达到退休前的80%。 公司在1984年又出台了全额支付型工资制度,该制度 取消了退休金和一部分福利费,将与其相当的金额放入现 行工资中支付给公司职员。也就是说,过去员工要等到退 休时才能领取的退休金和福利费,现在从已进入公司就开 始领取。 松下公司对经营者的约束主要采取大股东的监督和高 级经理的终身聘用两种方式。公司的股权大部分掌握其他 法人团体手中,出于利益的考虑,大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状 况、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形成了严格的监督。公司对高级经 理实行终身聘用制,但要求其绝对忠诚于公司,一旦发现 经营者对公司有不忠诚的行为,将受到开除处分,由于日 本缺乏经理人才市场,一旦被开除将长期失业,从而保证 了经营者对公司的忠诚和尽职尽责。

中外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中外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店 景 窜
特别是法人之 间相互稳定持股 ,以及银 行对公 司的持股 和干 预, 使公 司内部 的各 相关利益主体 监控公司成为可能。但 是这 种公司治理模式存在市场治理机制薄弱 的缺陷 。
3 以 东 南亚 国 家和 地 区 为代 表 的 家族 治理 模 式 、
的治理模式 与前 述西方发达 国家不 同。中国上市公 司的出现
监督力度 的薄弱 , 经理们对企 业实行强有力 的控制 , 在某种 程 度上成为实际 的企业 所有者 , 出现 内部人控制现象 。因此 , 中
国现行 的上市公 司治理结构主要有两种模 式 ,即控股股东模 式和 内部人控制模式。 在控股股东模式 中 , 当控股股 东为私人或私人企业 时 , 往
这种模式是 建立 在 以家族 为主要控 股股东基 础上 ,以血 缘为纽带 的家族 成员 内的权力分配 和制 衡 。其特征 是 :一方 面, 董事会 成员 、 经理 人员具 有一定 的排外性 ; 另一方 面则表
但包括管理层 和股东之 间的利益 冲突 ,更 多的是控股 大股东 和广大 中小股 东之间的利益 冲突 。同时 , 在对数 量众多 、 规模
式为代表 , 以内部监控为主的银行 主导模式。主要表现模 式如 权 过于分散 , 股权结构不稳定 , 一般股东不可能联合起来对公
下 图 1、 2。 图
司 实施 有 效 的影 响 ,使 股 东 对 高级 管 理 人 员 的 监 控 力 度 大 为
2 0世纪 8 0年代 , 由于德 国和 日本的公司后来居上 , 全 在 球市场上对英美 的公司造成 巨大威胁 ,引起 了公司治理专 家 对英美的外部监控模式进行反思 。 一些专家认为 , 国和 日本 德 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得益于其有效 的内部监控模式 , 因此 , 这 在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借鉴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借鉴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借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公司治理成为各国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模式各有特点,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美国是全球公司治理的典范之一,其公司治理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股东权益保护,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

美国的公司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股东权利、董事会和公司高管。

在股东权利方面,美国的公司治理体系注重股东权益保护,股东有权利参加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监督董事会和高管履行职责等。

此外,美国还采用了“激励机制”,即通过授予高管股票期权等方式,使其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在董事会方面,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强调独立董事制度,即董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以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此外,美国还建立了董事会委员会,例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以进一步提高董事会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在公司高管方面,美国的公司治理体系注重高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激励方面,美国公司通常会授予高管股票期权、股票奖励等,以激励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约束方面,美国公司通常会设置高管的薪酬上限、福利待遇等,以避免高管薪酬过高和滥用职权等问题。

二、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注重公司内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以及与股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

日本的公司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两大要素:股东会和董事会。

在股东会方面,日本的公司治理体系注重股东利益的长期稳定性和股东会的合法性。

日本的公司通常会有一定比例的长期股东,他们与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在股东会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此外,日本的公司通常会采用“三方面协议”,即股东、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协议,以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性和股东利益的保护。

在董事会方面,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强调董事会的内部稳定性和公司的长期发展。

日本的公司通常会有一定比例的内部董事,他们与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具有重要的话语权。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评 价 中 欧 准 则 等 效 问 题 上 足 很 重 要 的 。因 此 , 市 公 司 上
新 会 计 准 则 的 执 行 效 果 不 仅 关 系 到 我 同 资 本 市 场 的 健
康 运 行 和 一 市 公 司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也 关 系 列 我 同 会 计
等 效 1作 。 会 汁准 则 等 效 就 是 在 我 国 会 计 准 则 与 际 _

般 只 是 落 实 监 管 董 事 会 决 议 ,负 责 公 司 日 常 的 经 营
职 能 南 董 事 会 及 其 下 设 的 审 汁委 员 会 行 使 。 经 营 者 主 要 采 取 “ 票 期 权 制 ”的 激 励 方 式 , 营 者 有 行 使 股 票 股 经 期 权 的 权 利 , 没 有 行 使 期 权 的 义 务 。当 公 司 股 票 市 价 但
上 扬 时 , 营 者 就 町 以 行 使 股 票 期 权 , F市 场 抛 售 以 经 彳
管 理 。 因 为 德 同 的证 券 市 场 不 发 达 , 以 主 要 采 取 “ 所 用
手 投 票 ” 内 部 治 理 机 制 。银 行 存 德 公 司 中 的 特 殊 角 的
色 使 其 能 够 直 接 对 公 司 进 行 控 制 。 《 国 股 份 公 司 法 》 德 规 定 : 使 企 业 法 人 持 股 超 过 25 . 投 票 权 也 限 定 彳 即 % 其 F
( )美 国 公 司 的 治 理 模 式 — — 市 场 主 导 型 。 机 构 一 投 资 者 和 个 人 是 美 国 公 司 的 基 本 持 股 者 , 主 要 持 股 者 是 机 构 , 各 类 基 金 。机 构 代 表 个 人 进 行 投 资 , 个 人 如 而 通 过 购 买 和 持 有 基 金 份 额 而 分 享 机 构 。监 管 董 事 会 行 使 董 事 会 职 能 , 理 董 事 会 行 使 管 管 理 层 职 能 , 监 管 董 事 会 是 公 司 股 东 和 职 T 利 益 的 代 表 机 构 和 公 司 经 营 的 决 策 机 构 , 监 管 董 事 会 地 位 高 于 管 理 董 事 会 , 权 任 免 管 理 董 事 会 成 员 , 管 理 董 事 会 有 而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一)概要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一)概要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一)论文摘要:比较分析“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家族模式"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特点和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家族模式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主要处理这一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主要被概括为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随着东亚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兴起,家族模式也开始被广泛关注.公司治理是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得到均衡.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管理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力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摆在许多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三种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一)英美模式英美模式又称为保持距离型模式(armS-length)或市场型,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股权高度分散。

在美国,公众参与股市交易的程度相当高,约有51%的美国家庭持有股票.2.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治理目标。

由于企业融资结构是以股权资本为主,其公司治理就必须遵循“股东至上”逻辑,以股东控制为主,债权人一般不参与公司治理.3.健全的董事会制度.英美公司重视独立董事的作用,纽约证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引入非执行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出于中立地位,能够客观公正地维护股东权益,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制度保证。

4.企业控制权市场活跃,外部控制机制高度发达。

英美国家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票流动性高,公司治理表现为由外部控制来实现。

5.采取“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

力图实现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结合,从而就把经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捆绑起来.(二)德日模式德日模式,又称为控制导向型(controloriented)融资模式或内部控制式治理结构,其特点是:1.广泛的法人之间交叉持股。

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股东、员工、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因此企业管理所采用的公司治理模式非常重要。

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带来不同的管理效果和经营业绩,因此探讨和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监管机制型、家族式、股份制、金字塔式等。

相应的,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在实践中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同的企业结构也适用不同的治理模式。

本文将从国际范围内最典型的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入手,旨在探讨不同的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对于企业自身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日本式治理模式日本式治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集权型治理模式。

在日本式企业治理模式中,公司董事长和CEO通常兼任,企业家精神经常被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日本企业里,高级管理层通常不能因为自己的决策而被解雇,这也使他们往往更多地考虑企业长期利益。

相比其他国家的企业情况,日本企业经营并不是单靠股权制度控制的,股东比较弱势。

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共同利益关系和长期持有投资的特点,管理层的考核主要基于员工业绩和企业长期发展的的目标实现程度。

这种治理模式的优点在于长期稳定的公司目标和保障了员工利益的优势。

而在现代企业治理的环境下,某些日本企业在面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压力时,可能较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2. 美国式治理模式与日本不同,美国式治理模式是一个以股东为主导的企业治理模式。

在美国,股东是企业关注的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因此,美国式企业治理模式在投资人利益和股东权益上坚持优先原则,企业决策注重维护股东利益,并积极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保持沟通。

除此之外,美国式企业治理模式偏向于平等与竞争,并且在决策时通常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式企业治理模式被认为是对短期利益的过分追求,但它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治理模式被广泛推广,形成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规章制度。

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众所周知,治理模式是一个公司决策、管理、经营等方面工作的指导,是企业管理的
基本理论和技术。

不同的国家的治理模式各有千秋,但有许多不同的模式比较令人改变他
们自己的模式,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首先,美国的治理模式普遍侧重于股东参与,而忽视非股东的利益。

这是由于股东有
权控制董事会推行有利於股东的战略,务必维护他们的利益,但并不一定考虑在经营中涉
及到的别的利益。

然而,可以从美国的治理模式中借鉴到,董事会在公司决策中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而股东通过奖励和监督,确保董事会执行股东愿景。

其次,中国治理模式更多的是基于家族式经营,董事会和股东会的作用不是很重要,
它被看作是一个非正式的组织,它的主要决定权掌握在家族的手中,家族成员为首的三大
管理小组之一。

根据这一模式,中国企业可以专注于长期投资,股东权益也受到有效保护,家族为企业制定了坚实的策略,减少了经营和投资风险。

此外,日本也有其独特的治理模式,这称为“传统方式”或“离散治理体系”。

它的
特点是将治理工作划分为投行、外资机构、报纸公司和大型股东等各类股东,各拥有其不
同的角色和权力,投行定期召开董事会,给公司提供长远策略,其召开的策略以及决策会
议也能有助于提高运营质量。

综上所述,美国、中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治理模式都存在一些优势,可供企业采用。

尤其是若企业能够有效整合每个模式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它的最优运行状况。

但是,由于
不同的模式采用的严苛程度不同,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弊病,这也需要企业适当改进,以保
证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公司治理模式是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权力结构、监管机制、股东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增强股东信心和投资者信任,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

下面将分别对两种常见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和借鉴。

首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股东至上”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的股东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公司的管理层对股东负责。

股东在公司运营决策中拥有广泛的发言权,并通过投票来选择董事会成员。

这种模式下,公司董事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并采用更为透明和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此外,股东有权监督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与解聘,并控制公司的盈余分配。

这种公司治理模式在提高公司决策效率和投资回报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并且能够激励企业管理层更加注重股东利益。

另一种广泛应用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的经营不仅仅关注股东利益,还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员工、客户、供应商等。

同时,这种模式中,公司董事会的构成更加多元化,既包括内部经营者,也包括来自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表。

这种模式下,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与股东利益并重,公司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相比于“股东至上”模式,这种公司治理模式更注重共同发展,注重长期稳定发展。

尽管两种公司治理模式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

在美国的“股东至上”模式中,过度注重短期股东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忽视长期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

同时,股东集权会增加公司决策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在日本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中,由于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较低,制约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借鉴和改善两种公司治理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股东至上”模式下,可以引入少数股东利益保护的机制,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实现股东长期利益和其他相关利益的平衡。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概要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概要

试论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及启示概要近年来,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备受关注,因其在提升企业效益、增强公司竞争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比之下,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尚需和完善。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架构、董事会职能、监管机制和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对国外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的比较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关的启示。

首先,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在公司治理架构方面更加完善和科学。

在国外,公司治理架构一般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而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以董事会为核心,忽略了监事会的作用。

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以确保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的充分保护。

其次,国外公司的董事会职能更加明确和专业化。

国外公司的董事会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为公司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决策支持。

而我国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数量和作用往往较弱,导致决策不够科学和合理。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独立董事的选拔和培养,提升他们的权力地位和影响力,以实现董事会职能的有效发挥。

再次,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的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和有效。

在国外,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进行监督和审查,例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英国的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

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监管相对薄弱,缺乏独立的、专门的监管机构。

因此,我国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监管体系,强化对公司业绩和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防止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最后,国外公司更加注重股东权益的保护。

在国外,股东的权益受到法律和监管机构的保护,例如,股东拥有投票权、参与公司决策等权益。

而我国的股东权益保护体系尚需完善,存在股东权益利益分配不公、缺乏有效的维权途径等问题。

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股东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的股东权益保护机制,增强股东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总之,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在架构、职能、监管和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具有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文献号】5-6【原文出处】南开学报:哲社版【原刊地名】津【原刊期号】199906【原刊页号】41〜50【分类号】F31【分类名】工业企业管理【复印期号】20RR01【标题】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作者】何自力【作者简介】何自力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系300071【内容提要】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该问题的研究也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倍受各国重视。

公司治理的涵义有多种解释,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对公司内部经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制衡机制。

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特定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决定的,从公司治理机制的演进过程看,公司治理主要有三种模式:私人股东主导的模式、经理主导的模式和法人股东主导的模式,其中法人股东主导的模式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高级或现代形式,它又有美国、日本和德国三种典型的模式。

对他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只可学习和借鉴而不可盲目照搬。

中国不能发展私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也不具备发展经理主导模式的国情。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法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改革【正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国有企业治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许多学者围绕公司治理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比较的角度对公司治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和提出问题的背景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公司治理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任、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管理企业。

再一种解释认为,公司治理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以及在公司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雇员、供应商和用户等)当中,由谁来控制公司。

公司治理模式 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  比较与借鉴

【内容提要】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该问题的研究也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倍受各国重视。

公司治理的涵义有多种解释,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对公司内部经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制衡机制。

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特定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决定的,从公司治理机制的演进过程看,公司治理主要有三种模式:私人股东主导的模式、经理主导的模式和法人股东主导的模式,其中法人股东主导的模式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高级或现代形式,它又有美国、日本和德国三种典型的模式。

对他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只可学习和借鉴而不可盲目照搬。

中国不能发展私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也不具备发展经理主导模式的国情。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法人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改革【正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国有企业治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许多学者围绕公司治理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比较的角度对公司治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和提出问题的背景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公司治理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任、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管理企业。

再一种解释认为,公司治理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以及在公司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经营者、雇员、供应商和用户等)当中,由谁来控制公司。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公司治理包括董事和董事会的思维方式、理论和做法,它涉及的是董事会和股东、高层管理部门、规制者与审计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因此,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行使权力的过程。

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

公司治理模式及其借鉴随着企业的发展,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中包括了公司内部结构、决策流程、信息传递和责任分配等方面。

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透明度。

本文将阐述公司治理模式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探讨其对于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

一、公司治理模式的定义公司治理模式指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和相关机制,目的是确保公司的各项决策与运作都符合法律法规,同时最大化股东权益和稳定公司经营。

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和流程之上,包括股东权益保护、信息公开透明、董事会职责等多方面内容。

第一个成功推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建立,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

这种模式不仅被应用于华尔街的金融企业,在全球各地的公司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公司治理模式的应用1. 股东权益保护股东权益是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保护股东的利益是公司治理模式致力的目标。

企业应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股东的权益,并制定相应的决策流程。

此外,公司应该明确股东的投票权,并及时向股东披露公司信息,向布伦特·U斯特雷德所述的那样,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2. 董事会职责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模式的另一个关键部分。

董事会成员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商业领导经验,并且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所有法律法规。

董事会还应该制定公司的战略和目标,确保公司的财务和法务合规,评估董事会成员的绩效和职责,保障公司运营的有序进行。

3. 信息公开透明信息公开透明是公司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应该及时向股东和投资者披露公司信息,包括财务状况、市场表现、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等方面。

此外,企业还应该公开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董事会成员的背景和资质等信息,以便股东更好地评估公司的价值。

三、公司治理模式在实践中的案例1. 美国万事达信用卡公司万事达信用卡公司是美国一家知名的金融企业,其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借鉴(一)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借鉴(一)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借鉴(一)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质量。

而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银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显,有些则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研究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功案例,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一般泛指公司管理与激励约束的方法。

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差异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控制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

(一)两种模式的比较1.英美模式由于英国和美国的股市比较发达,银行的中小股东较多且高度分散、股市流动性强,银行资产结构中股市的地位举足轻重,因而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更多地依赖于银行外部市场的力量和相应完善的立法及执法机制,强调银行财务数据的充分公开,增强透明度,禁止内部人交易,用股票市场监督经理活动。

2.德日模式德国和日本等控制导向型的公司治理则由于银行资本主要来自于占据支配地位的财团,因而更多地依靠债务约束和经营者的“团队精神”,以及法人股东在银行非正常状态下的控制力。

客观地说,上述两种模式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环境下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各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两种模式也在不断互动、不断融合,以进一步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英美模式中,机构投资者开始成为主导性的投资者,并且更为积极地参与公司事务,监督公司管理层。

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公司治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治理不当等。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社会形象以及投资者利益,因此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已成为各国政府与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首先,要认识到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它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即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等各方利益的博弈。

因此,公司治理方案应该是一个全面、平衡的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很难形成有效的投票机制,导致股东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相反,如果是少数股东控制了公司,又可能导致少数股东的利益得到优先保障,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

因此,合理的股权结构应该能够保障大股东的利益,同样也保证了小股东的权益。

比如在美国,基金经理和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持股往往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0%,因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日本,公司股东通常以少数人持有大部分股份的形式出现,因此这种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管理的决策产生垄断性影响。

2、董事会的构成和运作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董事会成员的素质和专业性,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一个高素质的董事会,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在欧美国家,董事会成员通常是由独立董事、高管、大股东等股东代表组成,实现了多方参与决策的平衡。

而在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则倾向于由企业内部人员担任董事,导致董事会制度过于内向,难以体现对外开放的企业文化。

3、信息披露机制信息披露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和提高公司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在信息披露方面,美国是相当完善的,美国企业要求定期公开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规定了标准化的报告制度和报告格式。

公司管理制度的国内外比较与借鉴

公司管理制度的国内外比较与借鉴

公司管理制度的国内外比较与借鉴公司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规范了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员工绩效。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管理制度存在差异,因此,进行国内外比较与借鉴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分析不同管理制度对企业运行的影响,以及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一、国内公司管理制度的特点我国公司管理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规范的法律法规:我国公司管理制度建立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如《公司法》、《劳动法》等,为企业的日常运营提供了明确的规范。

2. 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我国公司管理制度强调中央集权,决策权和管理权主要集中在高层管理层手中。

这种模式有助于迅速作出决策,但也可能削弱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 人情关系的影响:在我国,人际关系在公司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员工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人情纠葛。

这可能导致业务决策受到人情因素的影响,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二、国外公司管理制度的比较与国内相比,国外公司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科学性、透明度和灵活性。

以下是几个国外典型的公司管理制度:1. 美国的公司管理制度:美国公司管理制度注重法律和市场约束,企业的决策权主要由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层负责。

美国的管理制度注重透明度和公平性,对于公司治理和内部监管有着严格的要求。

2. 德国的公司管理制度:德国采用了联合企业制度,注重企业内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参与决策的公平性。

这种制度在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维护劳动关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 日本的公司管理制度:日本公司管理制度注重长期经营和企业文化的培育,强调员工的忠诚和团队合作。

这种制度在实现稳定增长和员工稳定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三、国内外公司管理制度的借鉴与启示在国内公司管理制度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借鉴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的董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和外部约束,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借鉴(一)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借鉴(一)

中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借鉴(一)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质量。

而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

但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银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显,有些则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因此,研究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功案例,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一般泛指公司管理与激励约束的方法。

由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差异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控制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

(一)两种模式的比较1.英美模式由于英国和美国的股市比较发达,银行的中小股东较多且高度分散、股市流动性强,银行资产结构中股市的地位举足轻重,因而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更多地依赖于银行外部市场的力量和相应完善的立法及执法机制,强调银行财务数据的充分公开,增强透明度,禁止内部人交易,用股票市场监督经理活动。

2.德日模式德国和日本等控制导向型的公司治理则由于银行资本主要来自于占据支配地位的财团,因而更多地依靠债务约束和经营者的“团队精神”,以及法人股东在银行非正常状态下的控制力。

客观地说,上述两种模式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环境下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各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而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两种模式也在不断互动、不断融合,以进一步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英美模式中,机构投资者开始成为主导性的投资者,并且更为积极地参与公司事务,监督公司管理层。

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

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借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治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

如何建立规范、透明、有效的企业治理体系,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进行探讨。

一、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的概述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模式主要包括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高管治理三个方面。

股东治理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股东会、股东权益保护等,是企业治理的基础环节。

董事会治理是企业决策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董事会构成、运转机制和责任等方面。

高管治理则强调高管队伍建设、履行职责、披露信息等方面。

二、外资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外资企业在治理模式上有诸多亮点,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借鉴。

例如,外资企业注重组建高效的董事会,确保各种决策顺利执行。

此外,外资企业通常执行多层级治理模式,从而保证了企业管理的严谨性和透明性。

同样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还有外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以及对股东权益的保护。

这些特点不仅提升了企业治理水平,同时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国内公司治理模式的创新随着国内企业不断成长,我们也需要创新企业治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例如,建立专业的监事会,强调公司内部控制和稳定发展,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此外,在强调阳光管理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同时,还需要注重提高高管队伍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加强专业培训,保持与市场同步发展。

四、治理模式的结合与创新经过国内外的比较与借鉴,我们应该注重结合自身国情,创造自己的治理模式。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治理模式进行借鉴,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特点,创新提出适合自身企业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在国内企业中寻找优秀治理模式的创新点,汲取有益经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治理体系。

总之,企业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完善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国外先进治理模式的借鉴,同时也应该注重自身企业特色的创新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贝利和米恩斯不认为两权分离是效率来自的源泉,也不是股份公司的本质特征。
(二)对现代企业制度权利结构的新界定
1。公司所有权(corporate ownership ) 该权利是公司出资人的权利,它决定着公司剩余的 分配,是公司控制权的基础。
2。公司控制权(corporate control ) 该权利本质上是决定公司董事会成员任免的权利, 该权利属于所有者或股东。
2。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陷入持续衰退。 3。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休克疗法和内部人控制。
(1)休克疗法:在极短时间内,通过紧缩财 政和信贷、放开物价、货币自由兑换、私有 化,以实现经济稳定的措施。
(2)内部人控制:前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靠 政府的优惠政策,成为本企业股份的主要持
有人,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行为不符合现代 企业制度的运作规范。
与公司控制权相统一。“用手投票”发挥决定作用。
3。公司治理权(corporate governance) 该权利是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管理和经营行为进行 监控的权利。
4。公司经营权(corporate management) 该权利是公司经理人员所从事的公司日常经营和管 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等。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模式和经验模式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模式
股东中心论
• 该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公司的经营目标自然首先 要体现股东意志和要求。为了实现这也目标,公司的权利机构 都要以股东的意志和利益为发挥作用的基础,股东大会是体现 股东意志的最高权利机构,董事会受股东委托,在公司决策中 发挥主导作用。
经理中心论
• 该理论认为,现代公司制度是一个管理职能高度专业化的组织 机构,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承担管理工作,他们是公 司内部真正有权利的阶层,而公司出资人已经失去了控制公司 的能力。
(二)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背景
1。美国:经理阶层收入过高和经济竞争力下降 (1)有资料显示,美国大公司经理人员收入的增加与公司 绩效之间缺乏正相关性。有学者对美国150家大公司经理报 酬进行研究,发现当每股的收益上升10%,经理人员基本薪 金和年度奖金就上升13。4%。而当每股收益下降10%,经 理人员的报酬却上升4。1%,甚至每股下降55%,经理人员 的收入仍跟过去一样。现在,大公司总经理年收入超过1000 万美元已不罕见。 (2)80年代中期,巨额联邦赤字和贸易赤字;低下的劳动 生产率和投资率;美国产品对日本和德国缺乏竞争力。
4。中国:国有企业亏损和资产流失及内部人控制。
二、公司权利结构的新界定
(一)对“两权分离”理论的再认 识
“两权分离”理论的含义:
• 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 等经济关系的体系;
• 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各项权能可归结为所有权 和经营权,且两权即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
两权分离理论的缺陷:
一、1980年美国联邦赤字738亿美元,1988年达2123亿美元。 二、美国贸易自1976年以来一直是赤字,1988年达到1370亿美 元。而日本1987年的赢余是804亿美元,为世界之最。 三、1960年-1984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 4%,日本则为8。3%。 四、经济增长率,1980-1987年,美国为2。7%,日本则为3。 7%。 五、1988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318美元,美国19733美 元。
(2)公司治理是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 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以及在公司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当中,由谁来控制公司,怎样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 同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等。
(3)公司治理包括董事和董事会的思维方式、理论和做法 ,它涉及的是董事会和股东、高层管理部门、规制者和审 计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因此,公司治理是现 代公司行使权利的过程
(4)公司治理就是借以委托董事、使之具有指导公司业务 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制度,是以责任为基础的。一种有效 的公司治理制度应能够提供规制董事义务的机制,以防止 董事滥用手中的这些权利,从而确保他们为公司的最佳利 益而行动。
2。公司治理的实质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旨在对公司
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和行为 进行约束和规范,以实现公司经营目 标的制衡机制
利益相关者中心论
• 该理论认为,现代公司内部和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利益主体是多 元的,他们是股东、董事、经理、雇员、债权人、供货者、社 区、政府等。股东关心股息、雇员关心工资、债权人关心本息 的偿还、经理关心职位和薪水、社区关心环境和就业、政府关 心税收和社会目标的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应该体现各利益相关 者的要求。
一、公司治理的实质及研究公司治 理问题的背景
(一)公司治理的含义及实质
1。关于公司治理含义的四种解释
(1)公司治理是所有者、董事会和公司 高级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 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 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 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 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 理人员的聘任、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 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 权范围内管理公司。
• 将所有权与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割裂开,否 定了所有权的统一性;
• 将控制权与经营权相混淆,否定了所有权的主导 性
“经理革命”论与两权分离理论的比较:
1。贝利和米恩斯将控制权理解为所有者 对董事会的支配和监督,两权分离指股 东丧失人事权;“两权分离”理论强调 分权,突出法人财产权。
2。贝利和米恩斯认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 离股东利益会受损,两权分离理论则认 为这样可以下放企业自主权,实现政企 分开。
三、公司治理的理论模式和经验模式
(二)公司治理的经验模式
1。私人股东主导的治理模式(家族资本主义)
• 从股权结构看,股东均为私人股东,股份持有相对集 中,主要被少数私人家族持有,一般在50%以上。
• 从持股的稳定性看,稳定性高,股票流动性差,持股 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公司,而非投机牟利。
• 从持股形式看,参与制是基本形式。 • 从权利结构看,大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公司所有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