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阳性登记本
放射科温湿度记录表范文

放射科温湿度记录表范文英文回答:Radiology Departm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og Template.Date: _____________。
Time: _____________。
Temperature (°C): _____________。
Humidity (%): _____________。
Remarks: _____________。
Example:Date: January 1, 2022。
Time: 9:00 AM.Temperature (°C): 22。
Humidity (%): 50。
Remark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evels are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Date: January 1, 2022。
Time: 12:00 PM.Temperature (°C): 25。
Humidity (%): 55。
Remarks: The temperature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ideal range, but the humidity is within the acceptable limits.Date: January 1, 2022。
Time: 3:00 PM.Temperature (°C): 20。
Humidity (%): 60。
Remarks: The temperature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optimal range, and the humidity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recommended level.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ll be adjusted accordingly.中文回答:放射科温湿度记录表范文。
传染病管理督导检查记录

检查科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从出入院登记本随机抽查与网络报告病例进行对照,对三个内科、康复科、外科、门诊部、检验科、放射科等传染病管理重点科室进行第四季度考核
检查结果
全院共上报传染病卡25张,网络直报的25人。有效报告卡25张,报告法定传染病7种25例。
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多例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1例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存在问题
1、门诊日记内科部分专家、外科部分专家需要进一步完善;
2、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已完善,并有登记;
3、网络直报每月登陆,定期修改密码;未出现零报告现象;
4、住院病人登记规范;
3、网络直报按规定修改密码,无零报告现象;但有一例感染性腹泻误报为细菌性痢疾,已改正;
4、住院病人登记比较规范;
整改措施
1、在一年开始时,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网络直报人员业务的学习。
2.加大督查力度,避免传染病的漏报。 感染性腹泻、发热病人归口治疗。
3、科室主任要切实加强对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工作的管理,督促医生严格按传染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的上报传染病信息。
传染病管理督导检查记录
检查时间
检查科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从出入院登记本随机抽查与网络报告病例进行对照,对三个内科、康复科、外科、门诊部、检验科、放射科等传染病管理重点科室进行第一季度考核
检查结果
一季度全院共上报传染病卡18张,网络直报的17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与早期病例重报告1人次,其中重复报告卡1张。有效报告卡17张,报告法定传染病7种17例。
传染病结果阳性反馈制度

传染病结果阳性反馈制度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范传染病管理工作,杜绝传染病漏报现象,特制定传染病结果阳性反馈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和首诊发现负责制。
2.化验室登记项目包括检查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送检医生、检查时间、检验结果、检验医师签名、阳性结果。
3.防保科人员定期到化验室查看登记本,发现阳性结果督促诊治医师填写报告卡,杜绝漏报。
4.化验室和放射医生发现的传染阳性结果、检出阳生结果当天反馈送检医生,送检医生需签字领取结果,不得直接交予患者本人。
5.接诊的门诊医生根据阳性结果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控感办负责人员。
6.每月检查放射科、检验科阳性登记。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科室:起始日期:危急值记录填写说明1.临床科室(医护)接到电话、HIS上信息通知等通报危急值上查看到危急值时,接听护士应立即报告当班医师,医师接听到时应告知管床医师,管床医师不在时告知当班医师立即处理,同时告知上级医师。
2.处理完毕需及时填写危急值记录本3.医师需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开具医嘱进行处理,后续要追踪查看复查。
一、“危急值”(Critical Values)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有关信息,迅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凡检验科、放射科、超声影像科、心功能室、核医学科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时,应及时复查(影像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复查),如两次复查结果相同,应立即电话通知或者同步上传到HIS电脑上显示有危急值闪烁。
三、相关检查科室应制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预案,对于在检查现场出现“危急值”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
四、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可以接获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复述一遍结果后,在危急值登记本上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项目及结果、报告者等信息。
五、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生,同时记录报告时间、报告医生姓名。
六、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对“危急值”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及处理时间(具体到分)。
七、“危急值”报告范围。
(一)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律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2)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7)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8)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医院各种登记本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wei)险值”的管理,确保“危(wei)险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第一条“危(wei)险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wei)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赋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者治疗,可能拯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浮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条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浮现“危(wei)险值”后,应即将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者延迟报告,并填写《检验科危(wei)险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临床科室接到“危(wei)险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wei)险值报告处理登记本》,应即将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第三条“危(wei)险值”报告程序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检验“危(wei)险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正常的情况下,即将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即将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填写《检验科危(wei)险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接到检验科“危(wei)险值”报告后,应即将报告主管医师或者值班医师并在《临床科室危(wei)险值报告处理登记本》详细记录,主管医师或者值班医生接到通知时应即将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者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复查。
检验科必须即将复检,及时向临床报告“危(wei)险值”复检结果。
确认浮现危及生命的“危(wei)险值” 报告时,下级医师应即将报告上级医师并进行相应处理。
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

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11、认真按实记载门诊日志,门诊日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
15岁以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年级及班级。
2、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登记病人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防保科和临床首诊医师。
3、临床首诊医生在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防保科。
4、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防保科。
对于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短期内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并上报防保科。
5、防保科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或卡报市疾控中心,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3年。
6、对于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疾病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儿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7、报告时限: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在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在6小时内,丙类传染病在12小时内。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于2小时内向医院办公室、卫生局报告。
9、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转尘洁分院治疗(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除外)。
10、日常诊治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防保科核实后及时向市疾病中心报告。
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2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时,应遵循<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2、传染病报告病种(37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放射科管理制度

放射科管理制度Ⅰ 目的为加强放射科科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Ⅰ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
Ⅰ 制度一、在院长、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对放射科各专业组(包括普通X 线诊断、CT、MRI)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科主任一般由学科带头人或高年资医师担任。
二、科主任下设副主任或专业组长协助主任工作。
三、住院医师应实行不同影像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研究,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使之能够掌握放射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主任为科室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科室的财产、各项质量管理工作和优质服务;负责安排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各级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培养。
五、科室的管理和决策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
Ⅰ 参考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Ⅰ 附件无放射科工作制度Ⅰ 目的为加强放射科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特制定此制度。
Ⅰ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放射科。
Ⅰ 制度一、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
急诊患者随到随检。
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二、重要检查,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
特检检查,待诊断医师认定检查合格后方嘱患者离开。
三、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患者,必要时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患者应到床旁检查。
四、影像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五、影像资料,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
影像资料都应由放射科存储保管。
保存时间5年以上。
六、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检查方案,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要妥善安排休假。
八、注意用电安全,严防不良事件。
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九、800mA以上X线机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
急诊登记本等11种格式样本

急诊患者就诊登记本×××××医院××医院急诊患者就诊记录注:时间以24小时制书写,具体到分钟;患者去向:住院、转诊、回家、死亡、留观、手术室、监护室科室:__________门诊患者就诊登记本××××××××××医院门诊患者就诊登记本科室:__________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医院科室:病区:科室:__________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医院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科室:病区:科别:_____________医师交接班记录本××××××××医院交接班记录科室:病区:医师外出会诊登记本××××××××医院医师外出会诊记录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登记本××××××××医院邀请院外专家会诊记录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第一条“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大型医疗设备阳性率检查结果及分析报告

大型医疗设备阳性率检查结果及分析报告报告显示,XXX在2012年1-6月份的大型医疗设备阳性率检查结果中,CT室的阳性率为82.8%-84.6%,放射科为76.9%-84.6%,B超室为81.01%-88.3%。
总体来看,阳性率明显提高,但仍有个别科室个别月份的阳性率不达标。
这表明医院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甚至过度使用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
因此,建议加大对医院大型设备检查治疗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增强医生主动控费意识。
同时,我院大型设备的检查大多针对有效人群,不合理检查现象逐渐减少。
放射科:在本季度内,放射科共进行了4857次DR检查,其中阳性数为4073人,阳性率为83.9%。
从全年统计来看,阳性率达标且有所提高,表明我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得到了改善和合理运用。
彩超室:在本季度内,彩超室共进行了2365次检查,阳性数为2056人,阳性率为86.9%。
全年统计结果也显示阳性率达标,均超过85%以上。
CT室和放射科的阳性率也达到了70%以上,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
根据以上结果,我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控费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其中,临床医师层次不同导致阳性率差异的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培训;同时还存在部分医师依赖大型设备检查的依从心理和影像诊断医师补充问诊不到位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2013年1-5月期间,根据国家规定,门诊诊疗应该先进行一般检查治疗,然后再进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
CT、放射和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应该达到70%以上。
这样可以减少乱开单、乱检查和过度检查的现象,减轻医保基金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临床医师和影像技术、诊断医师的业务水平,并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阳性率统计的认识。
在2013年1-5月期间,CT室的阳性率分别为71.6%、77.4%、85.8%、73.3%、77.5%和75.0%,放射科的阳性率分别为85.1%、78.6%、82.7%、82.0%、84.2%和75.7%,彩超室的阳性率分别为88.9%、92.7%、95.1%、91.4%、98.2%和90.9%。
医学影像科(放射科、CT室、核磁室)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现场检查。
现场询问。
查相关记录。
未落实,一项扣3分。
落实、记录不规范,一项扣1分。
提问回答不规范一人扣
1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岗位职
责,开展质量控制
10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医院医学影像科质量考核标准
受检科室:放射科、
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扣分标准
得分
疗标分医指10
医学影像资料质量
5
CR摄片甲级率≥70%°
CT、MRl检查阳性率≥60%.
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N50%。
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90%.
随机查阅CT、MRI、X光片等。
并查看统计与分析评价记录。
甲级片率、阳性率、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不达标各扣1分,无统计与分析各扣1分。
5.通过重点病例随访分析评价,改进诊断工作,提高诊断质量。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参加人员覆盖科室80%人员。
现场检查。
查相关记录。
未落实,一项扣3分。落实、记录不规范,一项扣1分。
未体现持续改进扣2分。
有受检者和工作人护用品,保障医患防护需要。
现场检查。
现场询问。
10
1.有科主任、护士长及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有科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具体工作。
3.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教育、培训计划,质量与安全指标。
4.有质量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常规。
5.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红头文件样)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和处置、异常信息报告及处置、传染病预检分诊、传染病报告培训、传染病自查与奖惩等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提高异常信息处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下列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处置相关制度,并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小组领导及成员名单如下:组长:XXX (职务)副组长:XXX (科室及职务)成员:XXX (科室及职务)负责传染病报告卡采集、登记、审核、录入、查重、订正和报告工作。
XXX (科室及职务)组织传染病自查工作。
XXX (科室及职务)参预传染病自查工作。
XXX (科室及职务)参预传染病管理工作。
附件:1.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2.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3.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4.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5.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制度6.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7.传染病报告自查与奖惩制度8.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9.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10.传染病病例处置工作制度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13.异常信息报告及处置制度14.发热门诊工作制度XXX 医院XX 年XX 月XX 日一、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二、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者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三、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 2 种)。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 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7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