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地区传统服饰纹样特征分析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
瑶族服饰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人形纹是其独特的特色之一。
人形纹是指在瑶族服饰上所织、刺绣或印制的人物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文化传承、纹样特征、历史演变等方面对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进行研究。
一、文化传承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其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不仅在服饰中得到广泛应用,还成为了瑶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瑶族人形纹的传承与发展与瑶族的祭祀习俗、婚丧嫁娶等生活场景密不可分。
瑶族人形纹的传承还受到了家族、村落、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纹样在不同地区或家族间有着细微的差异。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瑶族人形纹的研究必须结合瑶族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动、婚嫁礼仪等方面,并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方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其意义。
二、纹样特征瑶族人形纹的纹样特征鲜明而独特,其图案多以人物形象为主题,表现为瑶族男女、孩童、长者在生活、劳作、娱乐等场景中的形象。
这些人形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展现了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还反映了瑶族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理解和表达。
在图案设计上,瑶族人形纹的线条简洁流畅,色彩明快鲜艳,极具装饰美感。
其图案构图多采用对称、复制、重叠等手法,形象生动,富有变化。
瑶族人形纹的图案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形纹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风貌和工艺水平,是瑶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历史演变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
在古代,瑶族人形纹主要表现为简单的人物形象,线条流畅,色彩单一,形象朴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瑶族人形纹逐渐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元素,造就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纹样形式。
近现代,随着工艺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瑶族人形纹在服饰上的表现形式越发精美细致,深受瑶族人民喜爱。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等地。
瑶族服饰在整个少数民族服饰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其中的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本文将围绕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进行研究,探究其历史渊源、图案特点以及文化内涵,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瑶族服饰文化。
一、历史渊源瑶族历史悠久,其服饰文化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瑶族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的一大特点,它可追溯至瑶族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信仰以及劳动方式。
瑶族的人形纹最早可以追溯到先民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和丰富。
在纹饰中表现为人物的形态与动作,反映了瑶族古代社会的劳动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研究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不仅可以了解瑶族的服饰文化,更可以从中窥见瑶族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
二、图案特点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具有鲜明的特点,其图案多种多样,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精致的工艺。
人形纹的主体形象多为男女老少,以及动物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人形纹的造型以线条为主,简洁明了,表现了瑶族人的朴实与勤劳。
人形纹的构图以生活场景为基础,如农田劳作、祭祀神灵、家庭生活等,突出了瑶族人的劳动与情感。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在颜色上多采用红、蓝、绿等鲜艳的色彩,富有活力。
三、文化内涵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人形纹是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人形纹中的图案往往反映了瑶族人的信仰、价值观以及传统生活方式,它是瑶族文化的一种直观展示。
人形纹是瑶族文化的象征和抽象表达。
在人形纹中,表现了瑶族人对自然界、生活现实、社会关系等的认知和理解,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人形纹是瑶族民族意识的体现。
在瑶族服饰中,人形纹的图案可以看做是瑶族人对自身民族身份认同的一种表达,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四、保护和传承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要加强对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的调查和研究,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和资讯。
要加强对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的保护和宣传,做好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 -回复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回复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广东等地。
瑶族文化独特丰富,其组合纹样作为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本文将以“瑶族组合纹样解析”为主题,详细介绍瑶族组合纹样的形状、图案、象征意义等方面内容。
首先,瑶族组合纹样的形状多样,包括圆形、方形、菱形、六边形等,形状的选择往往与图案的含义和特殊意义密切相关。
其中,圆形象征着完整、团结和和谐,方形象征着稳固、坚定和均衡,菱形则寓意着智慧、勇敢和聪明,六边形则代表着吉祥和祈福。
其次,瑶族组合纹样的图案丰富多样,包括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等。
花鸟纹样常见的有牡丹、梅花、啄木鸟等,这些图案寓意着文化繁荣、生命力旺盛和美好愿景。
动物纹样则有虎、龙、凤凰等,这些图案代表着力量、龙族、灵动和神圣。
人物纹样多数是瑶族传统服饰的图案,展示了瑶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而山水纹样则常常代表着瑶族人民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和追求,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瑶族组合纹样还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不同的图案组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些纹样广泛应用于瑶族的服饰、家具、织物和建筑等方面。
例如,把花鸟纹样与人物纹样结合,寓意着瑶族人民会团结一致,勤劳勇敢地创造美好生活。
而将山水纹样与方形组合,寓意着瑶族人民追求稳固、平衡和和谐的生活。
这些组合纹样不仅体现了瑶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他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最后,瑶族组合纹样的设计和制作方式也是独具特色。
瑶族人民通常采用刺绣、织布、雕刻等传统工艺技术来制作组合纹样,经过反复设计和精心制作,使其图案更加精美、独特。
这些纹样不仅在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装饰作用,更体现了他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总之,瑶族组合纹样具有丰富的形状、图案和象征意义,展示了瑶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纹样的设计和制作方式也是独具特色,体现了瑶族人民对于传统工艺技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 -回复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回复[瑶族组合纹样解析]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了瑶族的传统手工艺品。
瑶族的组合纹样是瑶族手工艺品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们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蕴含着瑶族文化和民族特点。
本文将对瑶族组合纹样进行解析,逐步揭示其寓意和文化价值。
首先,瑶族组合纹样的基本构成是由各种几何图形和符号组成的。
这些图形和符号通常都是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形式,有时还会与动物、植物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富有特色的纹样。
这些图形和符号代表了瑶族的某种意义,比如象征着丰收、幸福、长寿等。
此外,瑶族的组合纹样还具有很强的饰品功能,可以用于装饰服饰、器皿等物品。
其次,瑶族组合纹样中的每一个图形和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寓意。
比如,瑶族中常见的龙凤图案代表着吉祥、权力和高贵。
龙代表着皇族和权威,而凤则象征着善良和美德。
瑶族人相信,将这种图案应用在家居装饰和服饰上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
此外,瑶族中还有一种称为“蓬莱图”的组合纹样,它由多个圆形图案组成,寓意着瑶族祖先的乐土和美满的生活。
再次,瑶族组合纹样的设计和绘制过程也是独特而精细的。
瑶族艺人通常会用蜡烛燃烧蜡,在纸上绘制出所需的图案。
然后,他们会用黑色的涂料将图案填充,形成明暗对比鲜明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艺人必须具备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以保证纹样的精确和完美。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瑶族人还会将组合纹样刺绣在绸缎、丝绸等材料上,以增加纹样的艺术效果。
这种细致入微的工艺也使得瑶族组合纹样成为了瑶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最后,瑶族组合纹样除了作为装饰品和服饰的元素外,还承载着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瑶族人通过组合纹样的绘制和传播,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承给后代。
瑶族组合纹样中的每个图案都代表着瑶族的一种信仰和智慧,它们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瑶族组合纹样已经被人们广泛运用于设计和艺术领域,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多个省份,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
省等地,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瑶族服饰。
在瑶族服饰中,人形纹是一种常见的图案。
人形纹即用人形来装饰衣服的一种图案,
包括男女、老少、站立、坐着等形态。
人形纹的来源可能与瑶族的祖先崇拜有关,也可能
是瑶族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在瑶族服饰中,人形纹常常呈现出一种简约而富有流畅感的特点。
瑶族服饰以红、黑、白、黄等鲜明的色彩为主调,人形图案多采用簇新的黑线描绘,形态各异,有的呈现出铁
塔般的堂皇气势,有的则呈现出细腻柔婉的灵动之美。
在色彩和线条的运用上,瑶族服饰
的人形纹表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除了在服饰中,人形纹也常常出现在瑶族的陶器、竹编和木雕等手工艺品上。
这些手
工艺品以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为特色,其中人形纹图案则突显出瑶族文化的
独特性和多样性。
总之,人形纹是瑶族服饰和手工艺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展现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内涵
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通过研究人形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瑶族文化的魅力和
特色,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
瑶族的服饰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常见且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种图案。
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上常见的一种图案,其形象是以人为基础,经过艺术加工和设计而成。
人形纹的图案形态丰富多样,有完整的人体形象,也有只有头部或局部的形象。
人形纹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绣花、刺绣、打印等方式,适用于不同种类的服饰。
人形纹在瑶族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人形纹代表了瑶族人民对于人类形象的尊重和崇拜。
在瑶族传统信仰中,人是万物之灵,人类的形象被视为神圣的。
通过在服饰上使用人形纹,瑶族人民表达了对人类形象的敬仰和祈祷,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保佑和庇护。
人形纹还代表了瑶族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
人形纹的图案形态复杂多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纹饰设计,人形纹给瑶族服饰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和趣味。
人形纹也是瑶族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服饰上的人形纹,瑶族人民能够传承和展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实用功能。
人形纹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族群和地域,展示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瑶族人民通过不同的人形纹图案和纹饰,可以传递自己的信息和意愿,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认同感。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 -回复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回复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他们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传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其中,瑶族组合纹样作为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纹样的起源、特征、意义等方面一步一步地解析瑶族组合纹样。
一、起源瑶族纹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瑶族的祖先曾在云贵高原地区生活,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才能。
这些祖先创作了大量的纹样作为装饰品和器物的图案,这些纹样成为了瑶族组合纹样的基础。
二、特征瑶族组合纹样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瑶族组合纹样十分繁多,形式丰富。
它们可以是几何图形,也可以是动植物的形象,还可以是抽象的符号。
这些纹样不仅在形状上有所差异,还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2. 对称性:瑶族组合纹样通常具有很高的对称性。
无论是图案的左右对称还是上下对称,都能展现出纹样的和谐与美感。
3. 动感和流动性:瑶族组合纹样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勾勒出纹样的形状和轮廓。
这种动感和流动性为纹样增添了一种生命力和活力。
4. 色彩丰富:瑶族组合纹样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常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
不同的颜色组合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三、意义瑶族组合纹样在瑶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符号系统。
1. 艺术表现形式:瑶族组合纹样是瑶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等要素的组合,展现出瑶族人民丰富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
瑶族人民通过创作纹样,将自然界的美景和丰收的喜悦表达出来,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2. 符号系统:瑶族组合纹样还是一种符号系统。
不同的纹样形状和组合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例如,一些动植物的形象常常与神话传说和崇拜的对象有关,能够表达出瑶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四、应用瑶族组合纹样在瑶族文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既能见于日常生活的物品上,也能见于建筑和服装等方面。
文化瑶绣上的传统纹样剖析

文化瑶绣上的传统纹样剖析【提要】本文从丰富多彩的瑶族服饰实物出发,结合有关考古、民族民俗资料,探究瑶族服饰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揭示服饰文化与民族历史、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等民族意识形态的关系。
【作者】罗坤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邮编 530022蔡荭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邮编 530022瑶族服饰,以色彩斑斓、图案繁缛、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
然而,“五岭无山不成瑶”,瑶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环境,让世人难以窥视到瑶族服饰的“庐山真面目”。
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博物馆为举办《中国瑶族服饰》展览,在广西及毗邻的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瑶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征集、收藏了各种瑶族服饰近百套,几乎囊括了国内50多个瑶族支系的服饰,为瑶族服饰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文拟从这些服饰实物出发,结合有关考古及民族民俗材料进行研究,对瑶族服饰纹样作一探讨,挖掘深藏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揭示服饰文化与民族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瑶族服饰用蓝靛染成的土布裁制,在领口、袖子、胸襟、衣角、裤脚、裙边等部位,多有以五彩丝线挑绣的繁缛纹样图案。
这些纹样中,大部分是一些经过历代先民严格“筛选”及一代代人一丝不苟地重复至今的、已经定型化规范化的传统纹样。
它并非出于实用目的或单纯为了审美需求,而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而存在的。
瑶族与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通过歌、舞、戏、图志等艺术形式来记录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作为“三苗”之后的瑶族先民,自蚩尤战败被杀后,部众被迫频频迁徙。
退入江淮后,继又南移武陵和五溪地区,至宋后才逐渐在两广地区形成聚居中心。
漫漫四千年,处处荆棘地,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限制了那些需要固定场所或不易移动的大型艺术的创作。
而能随时随地跟人走、又易于保存的服饰,可以为人们提供表达或“记录”各种文化信息的广阔天地,因而成为瑶族人民特别钟爱的文化传承工具。
以固定形态和特定含义出现于服饰上的传统纹样,以一个个形象、鲜活的文化符号,凝聚着整个瑶族文化的灵魂,成为民族文化的表征。
解读广西瑶族服饰文化

解读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瑶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饰文化。
那么瑶族的服饰是怎样的呢?有哪些种类呢?有哪些特点呢?请看下文。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
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纹饰。
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
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
广西南丹县瑶寨男子喜着绣边白裤;广东连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以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
妇女喜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胸襟、腰带、裙边饰以**斑斓的挑花、刺绣,鲜艳夺目。
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
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
红头瑶:妇女头缠红布,衣袖裤脚绣五*花纹,胸前缀银排扣,戴银耳环和银项圈。
自称“孟”或“洞班黑尤”。
白头瑶:妇女顶蓝布红边头帕,缀红白线缠头为饰,青蓝*长衣裤并缘以红白*花边。
自称“黑尤蒙”。
蓝靛瑶:以善种蓝靛(蓝*植物染料)得名。
用芭蕉叶作平顶帽,青布盖头,青*衣裤,胸饰银排扣,系红珠线,自称“秀门”,“吉门”。
沙瑶:妇女打扮与壮族支系“布沙”相似,头缠黑*纱帕,穿青蓝*斜襟上衣,衣裤饰以条纹状花边。
喜依山傍水,住在炎热的红河两岸,受“布沙”的影响很深。
亦称“黑尤蒙”。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西6省区。
瑶族服饰丰富多*,在不同自称的瑶族各部之间各有差异。
早在《后汉书》中就有瑶族先民“好五*衣服”的记载。
瑶族男装以青蓝二*为主。
有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长衫之分。
广东曲*瑶族男子“衣服*绣花边”,云南文山瑶族男子着大领长衫,领襟除绣少量花纹并饰红*绒球花。
裤子长短不一,长者至脚面,短者及膝。
广西南丹县大瑶寨的男子,穿白*灯笼裤,长及膝盖,近膝盖处,绣红*而长短不一的直条花纹6条,人们称为“白裤瑶”。
广西金秀瑶族服饰造型研究

广西金秀瑶族服饰造型研究广西金秀瑶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瑶族人民以其精湛的手工艺、独特的服饰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广西金秀瑶族服饰的造型进行研究。
金秀瑶族的服饰造型丰富多样,每个部落和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首饰是瑶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常见的有发饰、耳饰、项链、胸针等。
发饰通常由银质制成,形状各异,如花朵、鸟、蝴蝶等,寓意吉祥和美好。
耳饰也是瑶族妇女的重要装饰品,多为银质制成,形状独特,如铜铃、花朵、动物等。
项链通常由多个银制或珠子串成,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胸针是瑶族男子的重要饰品,常用银质制成,形状多样,如动物、花朵、凤凰等。
服装是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女性的传统服装包括上衣、裙子、裤子和腰带。
上衣一般为黑色或白色,采用手工绣花和刺绣的工艺,图案多样,寓意吉祥和美好。
裙子通常为蓝色或红色,也是手工绣花和刺绣的,富有民族特色。
男性的传统服装包括上衣、裤子和腰带。
男子的上衣一般为黑色或白色,样式简洁,多采用竹编等工艺。
裤子一般为黑色或蓝色,长度及膝盖,舒适实用。
腰带是男子的重要装饰品,多为红色或黑色,常用丝线织成,寓意吉祥和祝福。
瑶族服饰造型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服饰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更是对瑶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入了解。
通过研究瑶族服饰的造型,我们可以了解到瑶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艺术表达方式。
同时,研究还可以帮助保护和传承瑶族服饰的手工艺技术和文化传统,促进瑶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总之,广西金秀瑶族服饰的造型研究是对瑶族文化的一次深入了解和探索。
通过对瑶族服饰的造型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促进瑶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这个领。
瑶族服饰文化特点

瑶族服饰文化特点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
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
瑶族好五彩服饰,服装均用自染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
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或圆领对襟或右斜长袖黑外衣,黑色镶边背心产,黑色宽裆长裤;朴实无华。
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
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
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有着黑布彩边长袍上衣,下着黑长裤绣花圆边,还有穿长衫配裤的。
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
瑶族因支系和居住环境不同着衣亦白裤瑶与红瑶瑶族支系众多,分布广阔,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
所以,过去瑶族曾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
广西南丹瑶族男子穿交领上衣,下着白色大裆紧腿齐膝短裤,因而得"白裤瑶"之称;龙胜的瑶族由于穿红色绣花衣而得"红瑶"之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服饰的色彩、款式之丰富。
多彩多姿的头饰瑶族头饰颇具有特色,她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头饰:有"龙盘"形、"A"字形、"月牙"形、"飞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壳。
广西贺县的瑶族妇女戴十馀层的塔形帽子,颇为壮观。
湖南瑶族的女子以蜂蜡涂发,椎髻于顶,无论寒暑,均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风遮阳,清秀大方,犹如"学士帽",又似宫妃绣冠,婚后则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业,开始新的生活。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 -回复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回复【瑶族组合纹样解析】是一个关于瑶族传统纹样的主题。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瑶族的组合纹样在其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瑶族组合纹样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解析。
第一步:了解瑶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份。
他们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
瑶族的组合纹样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步:揭示瑶族组合纹样的特点和意义瑶族的组合纹样是一种多样化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和线条相互交织、组合而成。
这些纹样通常以鲜艳且丰富多彩的颜色呈现,富有民族特色和艺术感。
这些组合纹样在瑶族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们代表了瑶族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观察和体验,反映了瑶族人民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纹样中的各种图案和符号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传递着瑶族人民的价值观、信仰和智慧。
第三步:分析瑶族组合纹样的图案和形式瑶族组合纹样的图案和形式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型。
其中包括:自然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以及抽象纹样等等。
自然纹样通常以花草、树木、山石等自然元素为基础,寓意着瑶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热爱。
动物纹样则以瑶族常见的动物如鸟、鱼、虫等为主题,象征着瑶族人民对动植物世界的理解和崇拜。
人物纹样则以瑶族人物形象为主要元素,透露着瑶族社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抽象纹样没有固定的具体形象,却通过线条的错落有致和几何形状的变化来传递瑶族人民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
第四步:解读瑶族组合纹样的象征意义瑶族组合纹样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
其中,一些常见的象征意义包括:和谐、幸福、繁荣、长寿、团结、智慧、勇敢、自由等等。
不同的纹样和图案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一些类似于螺旋的纹样代表着生命的循环和不断的成长;一些以几何形状为主的纹样则象征着秩序和平衡;一些以动物为主题的纹样则表达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和广东等地。
瑶族服饰在瑶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既反映了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也承载了瑶族人的情感和文化传承。
其中,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常见的一种花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人形纹的特征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常见的一种花纹,用来点缀衣物或挂带。
人形纹通常由对称的人像组成,表现出瑶族人对于生命、家庭、亲情等情感的关注。
人形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同的瑶族地区、族群和时期所用的人形纹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广西瑶族的人形纹饱和度和颜色比云南和贵州的要高,云南的人形纹则更加细致精巧。
人形纹寓意深刻、富有象征性,反映了瑶族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广西瑶族服饰中常见的“白头人”纹饰,意味着长寿和幸福,也代表瑶族人对于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
云南瑶族的“梅花女”纹饰则代表着美丽与高尚,女性穿上这样的服装,不仅可以显示自己的美貌,也可以展现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三、人形纹的制作技艺人形纹的制作需要用到多种技艺,包括刺绣、织造、彩画等。
刺绣是瑶族服饰中常见的装饰方式之一,瑶族刺绣的特点是用线条表现细腻、线缝饱满,并融入当地的崭新颜色。
织造方面,瑶族人以手工编织为主,常用的编织方式包括畲编、绳编、梭编等。
彩画方面多用彩泥或彩绢进行绘制,图案丰富多彩,并能够保持持久不褪色。
四、人形纹的文化价值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文化遗产和民族身份的象征。
研究人形纹可以进一步了解瑶族人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也可以起到推广瑶族文化的作用。
同时,对于瑶族手工制品市场开拓及旅游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和推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于瑶族手工艺术的保护和研究,以挖掘其中的更多文化符号和价值。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 -回复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回复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等地。
他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其传统纹样是其文化的一部分。
瑶族的纹样多种多样,每个纹样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
本文将以瑶族组合纹样为主题,从解析其纹样的意义和象征出发,一步一步回答中括号内的内容。
第一步:了解瑶族组合纹样的背景和来源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瑶族的纹样并非单一的图案,而是由多个元素组合而成的。
这些元素可以是动植物、几何图案、神话传说等。
瑶族的纹样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信仰和价值观,是对自然界和神秘力量的崇拜和表达。
第二步:解析纹样的意义和象征每个瑶族的组合纹样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
这些意义和象征往往通过纹样的形状、颜色和组合等方式来表达。
1. 形状:瑶族的纹样形状多样,有些纹样呈动物的形状,如鸟、龙、鱼等;有些纹样呈几何图案,如圆、方、三角形等。
这些形状往往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意义,比如鸟代表自由和幸运,龙代表力量和权威,圆代表完整和和谐等。
2. 颜色:瑶族的纹样颜色多种多样,有红、黄、蓝、绿等。
每种颜色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红色代表瑶族人民的勇敢和激情,黄色代表土地的丰收和富饶,蓝色代表天空和水的清澈和悠远,绿色代表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等。
3. 组合:瑶族的纹样是由多个元素组合而成的,这些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也有其特定的意义。
比如,两只鸟并排飞行的纹样代表双倍的幸福和好运,三角形和圆形的组合代表地球和天堂的交融,象征瑶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
最后,瑶族组合纹样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瑶族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表达,也是对自然界和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探索。
通过解析纹样的形状、颜色和组合等要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瑶族人民的文化和信仰,以及他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和云南等地。
瑶族服饰在各地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其中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的一种重要纹样。
这些人形纹在服饰上的运用不仅展示了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传承,也反映了族群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本文将对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进行研究,分析其图案特点、意义以及在现代时尚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人形纹的图案特点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可以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种类型。
在男性服饰上,人形纹常常表现为英武挺拔的形象,如战士、猎人、神明等。
这些图案多以直线、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勾勒出来,线条简洁硬朗,给人以刚毅阳刚的印象。
而女性服饰上的人形纹则更多地表现为婀娜多姿的形象,如少女、仙女、妃子等。
这些图案则更注重曲线的流畅和细腻,线条柔美婉转,给人以温柔娴雅的感觉。
整体上,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在形态上着重表现了性别特征,展现了瑶族人民对男女形象的不同审美情趣和追求。
二、人形纹的意义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图案,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人形纹是瑶族人民对自身形象的一种表达。
通过服饰上的人形纹,瑶族人民展示了对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美化,也展现了对自身身份和价值的肯定。
人形纹还是瑶族人民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瑶族的传统信仰中,人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被认为是与自然和宇宙息息相关的存在,因此在服饰中使用人形纹也是对这种信仰的一种体现。
人形纹还反映了瑶族人民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在瑶族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世界密切相关,人形纹既是对这种关系的一种表达,也是对生命、幸福、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三、人形纹在现代时尚中的传承和发展。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研究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广西、贵州、湖南和云南等四个省份。
瑶族的服饰非常讲究,其特点是色彩丰富,花纹和图案精美繁复,每一个细节都注重处理。
其中,人形纹是瑶族服饰中常见的一种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可以分为男女两种形态,一般是在衣裳、帽子、腰带等多种服饰上出现。
人形纹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造型比较简单,线条流畅、自然。
2、人形纹的头部、躯干、手臂、腿部等各个部位很清晰,不会模糊不清。
3、男女的人形纹造型略有不同,一般男性的人形纹显得更加雄壮粗犷,而女性的人形纹则比较柔美细致。
4、衣服的花纹和颜色与人形纹相协调,整体视觉效果非常和谐。
二、人形纹的寓意和文化内涵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设计丰富多彩,其中很多是寓意深刻的,表达了瑶族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思想。
以下是人形纹寓意和文化内涵的几个方面:1、祈求安宁:很多人形纹都是用来祈求安宁和幸福的,例如“夫妻纹”、“双人舞抱子纹”等,这也是瑶族人礼仪文化的一种表现。
2、表达情感:一些人形纹还可以表达某种情感,比如“情侣纹”、“母女纹”、“父子纹”等,这些纹饰充满人情味,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3、象征力量与勇气:在瑶族文化中,男性通常被赋予扛起家业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男性的人形纹通常都比较雄壮、粗犷,富有力量感和勇气精神。
4、表达敬意:一些人形纹还表达出对某些事物的敬重和敬意,比如瑶族妇女常常把空竹、纽扣等常用物件的形状做成人形,以表达对生活用品的珍视和感激。
三、结语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是瑶族文化中非常独特和重要的部分,其寓意和文化内涵不仅代表了瑶族人们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信仰,同时也展示了瑶族服饰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研究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不仅能够了解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也能够拓宽我们思考中华文明多样化的视野。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 -回复

瑶族组合纹样解析-回复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等地。
在瑶族的文化中,纹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体现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审美观念和文化传承。
瑶族的纹样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叫做瑶族组合纹样。
本文将以瑶族组合纹样为主题,一步一步解析其含义和象征。
对于瑶族人民来说,纹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瑶族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瑶族组合纹样是瑶族纹样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由多个基本图形或单一纹样组合而成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瑶族组合纹样的基本构成要素。
瑶族组合纹样常常由几个基本的线条和几何图形组成。
这些线条和几何图形包括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方形等。
这些基本要素在不同的组合和排列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纹样。
接下来,我们分析瑶族组合纹样的含义和象征。
瑶族组合纹样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它反映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界、生活和宇宙的理解和崇拜。
首先,瑶族组合纹样中常常出现的直线和曲线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直线代表坚定和力量,曲线代表柔软和变化。
这些线条的交错和组合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节奏感,象征着生命的律动和多样性。
其次,瑶族组合纹样中常常出现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和方形,也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圆形代表着完整和无限,象征着宇宙的循环和永恒。
三角形代表着稳固和平衡,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方形代表着稳定和秩序,象征着社会和谐和家庭幸福。
此外,瑶族组合纹样中常常出现的花纹和动物形象也具有特殊的含义。
花纹代表着瑶族人民对自然界花香、花开的热爱和崇拜。
动物形象则代表着瑶族人民对自然界动物的尊重和崇拜,同时也象征着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瑶族组合纹样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多个基本图形和线条的组合,传递出丰富的象征意义。
瑶族组合纹样所蕴含的生命的律动、自然的循环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反映了瑶族人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对于瑶族人民来说,瑶族组合纹样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穿在身上的信仰——瑶族服饰

穿在身上的信仰——瑶族服饰瑶族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等省,以广西为最多。
瑶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传瑶族是盘瓠和帝喾之女的后裔,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服饰文化。
瑶族服饰所选用的布料色彩较多,常见的有蓝、白、黑、红等色,不同聚居地的瑶族服饰主色会有差异。
总体而言,均以色彩斑斓、图案繁杂,做工精美著称。
精通刺绣的瑶族妇女会在领口、衣襟、袖口、裤脚、裙边等部位,用五彩丝线绣上繁缛而精美的图案花纹,这些花纹大部分都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不仅能起到美观的装饰专用,更是已经成为一种能展现瑶族精神风貌的文化载体。
瑶族分支较多,各分支的服饰也各有特色。
如生活在广西南丹一带的瑶族人,其服饰特色就非常突出。
南丹瑶族的男子服装分为盛装和便衣,一般便衣多为蓝黑色立领对襟款式,盛装则要在上衣外沿用蓝布镶边。
无论盛装还是便装,上衣腰部两侧都会绣上鸡仔花图案。
裤子则用白布做成,裤长过膝,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这些红色线条中间三根长,两边两根短,寓意着祖先征战沙场时的血手印,裤脚以黑布镶边。
因此,南丹瑶族也被称为“白裤瑶”。
白裤瑶女性夏季穿一种由两块方布缝合成的“褂衣”,在肩膀处用两根黑色布条进行连接,前襟为纯色黑布,而后襟多用各种染绣技法做出精美图案作为装饰。
冬季则穿右衽袖服。
下身则穿蓝色的百褶裙,裙上多用树汁染上环形图案,裙边镶红色边。
生活在广西龙胜一带的红瑶,其名字也正是根据他们服饰的颜色而得来的。
红瑶的服饰以红色为主色,配有各种式样的图案,主要有绣衣和织衣两种。
绣衣主要以藏青色棉布作底,用红色搭配其他颜色的丝线精心刺绣。
所绣的图案有瑶人崇拜的犬图腾形象,以及狮、鹿、龙、麒麟、凤凰等动物瑞兽形象,还有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山川河流、花木果蔬等。
织衣是以白线为经,红线为纬,用古老的织机织就并缝制而成,胸前左右有两个两寸见方的“瑶王印”图案,据说有了它就可得到“瑶王”的护佑,安居乐业。
广西瑶族地区传统服饰纹样特征分析

广西瑶族地区传统服饰纹样特征分析
广西瑶族地区传统服饰纹样特征分析
作者:吴红梅;陈若茜
作者机构: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2016
卷:000
期:018
页码:192-193
页数:2
中图分类:J523.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瑶族服饰;传统纹样;特征
摘要:瑶族服饰纹样以其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图纹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本文通过对广西瑶族传统服饰纹样的宗教、色彩、图纹、寓意等特性进行分析,阐述瑶族服饰纹样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人文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瑶族地区传统服饰纹样特征分析
作者:吴红梅陈若茜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09期
【摘要】瑶族服饰纹样以其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图纹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本文通过对广西瑶族传统服饰纹样的宗教、色彩、图纹、寓意等特性进行分析,阐述瑶族服饰纹样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人文魅力。
【关键词】瑶族服饰;传统纹样;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广西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较典型的山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瑶族服饰以其绚丽多彩、古朴典雅、工艺精湛著称[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长期居住高山丛林,出于自我的保护意识,产生了对宗教信仰的强烈依赖,使服饰图案纹样既有图腾寓意,又具有更加丰富的自然色彩,把自然界中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等形象进行高度概括,绘出瑶族先民对大自然、对土地、对祖宗神灵的敬仰和依恋。
心灵手巧的瑶族妇女运用四种色彩的丝线织绣出图案鲜艳夺目、纹样简炼、物象突出、生动传神等特点的服饰[2]。
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本土特色,展现了瑶族服饰纹样的美学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通过寻求分析这些特殊性,对研究广西瑶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广西瑶族的区域分布
瑶族是广西11个少数民族之一,据2007年统计,广西瑶族已有近150多万人口,“大分散,小集中”是瑶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主要聚居在金秀、巴马、都安、富川、大化、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贺县、凌云、田林、南丹、全州、龙胜、融水等县,在散居的瑶族地区建立了49个瑶族乡[3]。
广西瑶族的支系较多,如桂林龙胜的红瑶,河池南丹的白裤瑶,百色凌云的背篓瑶、蓝靛瑶,贵港桂平的盘瑶等支系,贺州和富川主要聚居过山瑶和平地瑶两个支系。
广西金秀的瑶族最集中,分为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和花蓝瑶五个支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支系的服饰往往有较大差别,服饰的传统装饰纹样也反映出各支系的历史文化、生存方式及审美理念,从而形成了款式多样,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而代表着不同地域特征的传统服饰纹样。
二、瑶族传统服饰的纹样特征
(一)宗教性质
瑶族人民的信仰及生活深受宗教的影响,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广西瑶族传统服饰纹样多与宗教信仰有关。
瑶族先民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神灵,他们祈求神灵,消灾除难,保佑家人平安、民族兴旺,赐予他们平安富足的日子。
在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影响也越来越大,因而信仰崇拜也自然反映在瑶族传统服饰的纹样上。
他们按照自己对大自然花、鸟、虫、木的理解,不断丰富纹样的表现形式,提炼出现了狗纹、鸟纹、龙纹、鱼纹、树纹等纹样。
这些纹样比现实生活中的动植物更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成为一种带有宗教观念的形象语言,创造出了最原始的神话和古老的服饰文化。
如广西西林县瑶族至今保留着一件已有数百年的“师公”(宗教)服饰,上面绣有许多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纹样,表达了瑶族人民多种崇拜的心理特征[4]。
南丹县白裤瑶服饰图案里,鸡仔纹最为常见,男女的服饰上都有,表达对鸡的崇敬。
还有金秀瑶族女子服饰上红色的鸟纹、龙胜县“红头瑶”妇女服饰衣背上的“盘王爪”、贺州瑶族男子婚礼长衫后背正中绣饰的“盘王印”图案等都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5]。
(二)色彩特征
色彩是瑶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居住地理环境的影响,瑶族服饰纹样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特点,在历史的发展中,服饰纹样颜色的认知得以延伸运用。
不同的支系,常用服饰纹样色彩来划分为白裤瑶、蓝靛瑶、红瑶等,以色彩区分尊卑贵贱。
大部分服饰纹样用色主要以红、蓝、黄、黑、白等五种,五行色彩运用有着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这种民族情感和特殊的文化理念,反映了瑶族先民内心对自然、土地、祖先的崇拜。
服饰的色彩对比是瑶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特征,通过对色彩的强烈对比,使服饰更具有节奏感,主要有冷暖色的对比,也有单色与多色的对比。
常用黄、红作主色,间以绿、白、黑、等色,色彩绚丽多彩。
红色用于服饰图案代表血液与生命,象征热情、勇敢。
黄色是最辉煌、最明亮的色彩,代表阳光,象征富贵、神圣。
白色、蓝色、黑色成为瑶族沉重的民族心理情感代码,把华丽的黄红色用在服饰上更有视觉冲击力,去掩盖内心的悲凉,反映特殊民族情感和视觉审美情趣[6]。
如金秀花蓝瑶女子服饰纹样的色彩运用上,对橘红色十分偏爱,认为橘红色比红色更加张扬、鲜艳。
采用橘红绣线配深褐自染蓝靛布,图案中间用白、紫、黑、绿或蓝色点缀,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广西南丹白裤瑶服饰图案纹样,黑白对比是白裤瑶服饰最显著的色彩特征,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很独特,黑色和白色是其重要表征,离开了黑与白,白裤瑶族民族就失去了自身的民族色彩[7]。
(三)纹样特征
图案纹样是瑶族民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观念的产物,有着独特的艺术感和民族魅力,代表着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瑶族男女服装都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棉布,在黑色或青蓝布底上,用红、黄、白、绿、橙等丝线,在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图案花纹进行装饰,绣出的纹样非常精美。
其最大特点是:
首先源于大自然。
广西瑶族地处山区,依山傍水,风光秀美,对日常所见的事物非常熟悉,这种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影响了他们的审美取向,以致传统服饰纹样的素材大多是从现实生活与自然界中吸取,如花草、虫鸟、山水、禽兽等,用简炼生动的手法来概括生存环境的景物形象。
其次是具有抽象性,很多图案纹样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确定的含义,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大胆夸张、抽象与提炼,加以几何化构成纹样。
广西瑶族服饰纹样主要有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等数种,动植物是瑶族服饰纹样的主题。
通过瑶族妇女一双精巧的手,把简单的几何纹样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无不展现出广西瑶族妇女的细腻。
如广西龙胜的红瑶,因身穿红衣而得名。
上衣以大红为主调,浅红、绿、紫、黄各色调相间搭配,手法简练,其图案构思新颖,造型丰富生动,使整件衣服都呈现出一片鲜艳夺目的色彩。
展现了民族的智慧与才情,创造了灿烂的瑶族服饰文化。
(四)寓意特征
传统服饰纹样具有独特的寓意,详实地记述着本民族艰辛的生活与历程,从始至终都和瑶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瑶族传统纹样中寓意化、象征性、谐音是常用的手法。
纹样的寓意性图案纹样涉及面广,花、草、木、鱼、虫、鸟、兽无所不用,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题材去表现,将自己内心的意念注入到服饰图案纹样中,如松、柏、石、桃、龟、鹤来寓意长生不老,石榴象征多子,寿桃象征长寿,表示多子、多福、多寿等。
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无限憧憬。
动人的民族寓意在白裤瑶中也表现很突出,白裤瑶妇女夏衣背面的方形图案,表示对祖先苦难历程的纪念[8]。
象征手法:是借表面现象来深化内在寓意,如“万事如意”,用两只如意和万字格底纹构成图案。
谐音手法:是在纹样中以谐音来隐喻美好祝愿,围绕福、禄、寿、多子、吉祥、平安等主题,如佛与福谐音、鱼与余、瓶与平等等,很直观地表达对幸福美满生活和财富的热切和渴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瑶族传统服饰纹样不仅结构严谨、绣工精细简练,视觉情感语言也极其丰富,既保留了自然与生活物象的基本特征,又表现出古朴典雅、寓意深刻的纹样美感,展现本民族信仰及对生命的感悟,彰显广西瑶族的人文魅力。
通过审视这些纹样特征,让我们对瑶族服饰纹样艺术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广西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廖莎.瑶族服饰图案的生活美[J].艺术教育,2013(3).
[2]周生来.浅析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J].贵州民族研究,2006(02).
[3]《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来自http://www.
/zjgx/gxrw/ftrq/201104/t20110402_285604.htm
[4]张露.瑶族刺绣图案中的宗教色彩分析[J].艺术科技,2015(4).
[5]钟巧玲.论瑶族传统服饰的象征意义[J].神州民俗,2007(8).
[6]李薇.传统瑶族服饰色彩在现代设计运用初探[J].艺术品鉴,2016(02).
[7]张玉华.白裤瑶族服饰的审美价值探析[J].艺术教育,2015(12).
[8]吴红梅.试论广西民族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作者简介:吴红梅(1971-),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陈若茜(1991-),女,汉族,广西凌云人,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